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知母和黄柏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吗 正文

知母和黄柏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吗

2016-11-04 13:41:32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中医护理学

1、望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姿势:病人应自然伸舌,充分暴露舌体,舌面要平展,不可卷缩,也不能用力太过2光线:望诊是采用充足的自然光为好,灯光下望舌,容易失诊3顺序:医生应循舌尖、舌中、舌根、两旁顺序察看,先看舌苔后看舌质4染苔:某些药物食物可以影响舌象,出现染色假苔(如橄榄、乌梅可使舌苔染黑,枇杷、黄连可使舌苔染黄;饮水可使舌苔湿润;进食、漱口影响舌苔厚薄;刺激性食物使舌质变红)

2、望舌的意义1

3区别病邪的性质;4推断病情的进退

痹、步履不正、语言不利、舌红苔白或腻,脉弦有力,严重者猝然昏扑,舍强不语,口角歪斜半身不遂。(护)滋阴替阳、平肝熄风 :高热,神昏,躁扰如

狂或手足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舌红绛,脉弦细数(护)清热熄

肌肉颤动,关节拘急不利,肢体麻木,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爪甲不荣,舌淡苔白,脉细(护)养血熄风。

加重肝脏负担,所以肝病的患者饮食宜清淡,慎食油腻,忌辛辣刺激及动火食品,忌酒或少饮酒,郁怒之时不宜进食,以免气食交阻1肝气郁结者宜常食树肝理气之品,如金橘等。2肝火上炎者,要保护肺阴,以防木火刑金。可多食梨子、百合等养阴之品,或以决明子煎汤代茶饮,一清肝明目。忌食生热动火之品。3肝风内动者宜多饮菊花茶,忌食公鸡、鹅、猪头肉等动风之品。4肝血不足者宜多食补血食物如动物肝脏、红枣及血肉有情之品5肝胆湿热者宜多食清热利湿之品和清淡素食,以清热利湿通便,忌食甜食、辛辣、肥腻之品。平素须多饮水。6肝肾阴虚者宜多食滋阴食品和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煎炸之品。肝病患者除以上饮食宜忌外,还应忌食易引起脾胃气滞的食物,如糯米、红薯等。同时应注意养护脾胃,进食具有健康益气作用的食品。饮食应定时定量,饥饱有度,软烂适中。对症处理:神昏、抽搐者立即针刺人中,含谷等穴,取平卧位,去除假牙,头侧向一边,防止痰液阻塞,勿随意搬动。上下牙齿之间放牙垫,防止舌头咬伤。勿强压 肢体,以免损伤筋骨,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四肢不温时注意保暖。床两侧加安全护栏,慎防发生意外。

5、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的基本原则:顺应自然、平衡阴阳、起居异常、劳逸适度、慎避外邪、形神共养。

6、情志护理与养生的基本原则:精神内守、情绪平和、豁达乐观。

7、情志的自我调护:①清净养神②养性修身③怡情快志④平和七情:以礼胜情、以耐养性、以静制动、以宣消郁、思虑有度、慎避惊恐。

8、灸法的注意事项:(1)灸治体位与针治体位相同,应舒适自然而能持久,以体位平直便于施灸为宜。(2)施灸时,一般先上部、后下部,先背腰部、后胸腹部,先头身、后四肢,依次施灸。如遇特殊情况,亦不必拘泥。(3)使用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或艾条熏灸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制年龄和施灸部位而决定。艾柱一般为3~5壮或5~7壮,艾条一般为10~15分钟。(4)柱灸后,局部有轻度烫伤,无须特殊处理。直接灸在灸疮化脓期间,防止感染。每天换药时,去除脓液,以消毒敷料保护灸创或贴清水膏药,约三四周即可愈合。(5)施灸时,要防止艾绒脱落烧伤皮肤或烧坏衣物。未用完的艾条,应插入火筒灭火,以防复燃。

: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1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由一个由多层次结构

构成的有机整体(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3)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

10、阴阳辩证1

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等,病程长,病势缓 /养阴清热 2

肢不温,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溏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温补阳气

扰,恶热,口渴欲饮,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色赤,唇舌干燥,脉细数; /救阴敛阳

4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 /回阳救逆

11、心病辩证

1

痿、精冷,女子宫寒不孕,小便清长,夜尿多或尿少浮肿,腰以下肿尤甚,按之没指,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弱;/温补肾阳

健忘,齿松,发脱,口咽干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骨蒸发热,颜面午后潮红,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经少或闭经、崩漏,小便短黄,舌红少津,

少苔,脉细数;尿,夜尿多,小便失禁,男子滑精,女子带下清稀,胎动易滑,大便滑泄不止,舌淡脉弱;12

一早期治疗,二控制传变:(《金匮要略》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临床上治肝病时需要配合健脾和胃之法,首先调理脾胃,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侵,以防肝病传脾,从而控制肝病的传变。)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原则

是指在疾病临床表现的性质与疾病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法,分a寒则热之b热则寒之c虚则补之d实则泻之

:是指在疾病临床表现的性质与疾病本质不相一致的情况下,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法,分a寒因寒用b热因热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

,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临床上分别用益气、养血、滋阴、壮阳等治法。

即祛除邪气,使邪去正安,临床上分别用发汗、攻下、清热、散寒、消导等治法

:夏季人体腠理疏泄,冬季则致密,同为外感风寒夏天就不宜过用辛温,一方发函太多伤阴,冬天可重用辛温解表

,又称和解法,是运用具有和解疏泄作用的方法,以祛除病邪,调理脏腑气血等,半表半里之阳证,肝脾不和,肠胃不和证等,凡邪在肌表为入少阳,邪已入里而阳明热胜者不宜使用

,又称温里法、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达到补益阳气,祛除寒邪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疗大法,中焦虚寒、阳盛阴衰、亡阳欲脱、寒凝经脉等,阴亏、血热妄行导致的出血不宜使用

:又称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里热证,寒凉之品,常有损伤脾胃阳气之弊,不宜久用

用以增强疗效,石膏知母;③相使:以一种药为主,余药为辅,以提高主要的功效,黄芪茯苓;④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别另一药物减轻或消除,生姜半夏⑤相杀:是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防风砒霜、绿豆巴豆;⑥相恶:一种药可使另一种要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⑦相反: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干草甘遂、贝母乌头

27、合谷穴 定位: 在手背的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中点的桡侧缘;主治: 感冒、头痛、面瘫及眼、耳、鼻、口齿、咽喉、颈、项、肩、臂部病证,中暑、发热、多汗、无汗、中风后遗症、多发性神经炎、阑尾炎、痛经、经闭、滞产等。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28、足三里 定位: 在犊鼻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操作 :直刺0.5~1.5寸。可灸。

29、三阴交 定位 内踝高点上3寸,当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操作 : 直刺0.5~1寸。可灸。孕妇不宜针。

30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1958年中国第一部护理专著《中医护理学》问世,2003年起已有中医院校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在中华护理学会领会下成立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委员会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从疾病的类别来说不属于阴证便属于阳证,疾病的部位深浅来说不在表就在里,疾病的性质来说不属于寒证便属于热证,邪正斗争来说正气虚的称虚证邪气正的称实证

:在16世纪中期发明了人痘接种法法预防天花、用贯众消毒饮水,用板蓝根、大青叶等预防感冒,用大蒜预防肠道疾病,用茵陈、山栀预防肝炎

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能行、能散、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作用,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等,干姜、香附、川穹、石菖蒲

不和、拘挛疼痛、调和药性,人参、熟地、干草

尿、尿频、崩漏,五味子、乌梅、金樱子

苍术、黄柏、知母

43、常用的饮食调护方法:a 汗法 即解表法,是用具有解表作用的饮食发汗以疏散外邪,解除表证的方法。食物:葱、姜、西瓜、薄荷、芦根。 b 下法 食物:蜂蜜、桑葚、香蕉、

植物果仁、各种蔬菜

44、热性食物:狗肉,辣椒,大蒜,胡椒,花椒,桂皮,白酒

45、胃寒:生姜,红糖 忌生冷瓜果

46、中药汤剂煎煮法容器以砂锅为佳

47、特殊药物煎法:先煎、后入、包煎、另煎、烊化、冲服、泡服

48、重要给药时间:一般药,宜在进食后半小时服用;急性病者可随时多次给药;滋补药、开胃药,宜饭前服;消食导滞药、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安神药、润肠通便药,宜睡前服;驱虫、攻下、逐水药,宜清晨空腹服;调经药,宜在行经前数日开始服用,来月经后停服;

49、解表类药的服法与护理:①应温服,服药后应卧床覆被并进热饮,以达发汗祛邪的目的②患者应避风,禁冷敷③应慎与解热镇痛类西药同用,以防出汗过多。④饮食宜清淡,忌酸性、生冷食品

50、理气活血类药的服法与护理:易于影响胎原,孕妇应慎用或禁用。服药期间忌生冷寒凉,脾胃虚弱者应注意饮食护理。

51、中药的外用熏洗疗法的操作及护理方法 药液的温度一般以40~50摄氏度为宜,时间是每次30~40分钟 熨敷疗法的操作及护理方法 温度一般不超过70摄氏度,将热熨袋放置于需热熨部位,时间为30~60分钟

52、气功注重调身,调息和调神。气功的基本原则:有备而练、量力而行、松静自然、意气相随;锻炼的主要方法:①调身②调息③跳神;

53、针刺方法①指切进针法:以左拇指指甲端切按在穴位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②夹持进针法:以左手姆食二指夹持消毒干棉球,夹持针身下端,将针对准所刺穴位,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此法适用于长针;③提捏进针法:适用于皮肤表浅部;④舒张进针法:适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部位

54、留针时间10~30分钟,其间可行针1~2次,儿童一般不留针

55、晕针原因;多见于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或者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适,以及施术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症。现象;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处理:立即停止进针,将已刺针迅速拔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制衣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预热茶饮之,即可恢复。未能恢复着,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 合谷 内关 足三里,也可灸百会 气海 关元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56、血肿的处理:微量皮下出血而出现局部的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57、灸法的作用:温经散热 扶阳固脱 消瘀散结 防病保健

科,内科,妇科,儿科等不同类型的疾病。如伤科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软组织急性扭挫伤,慢性劳损,骨质增生,骨科及关节脱位的恢复期等,外科手术后的粘连,内科中的感冒,哮喘,胃痛,腹泻,便秘,失眠,瘫痪等,妇科中的痛经等,儿科中的消化不良,小儿麻痹后遗症,泄泻,遗尿等。

;1.急性传染病;2.各种感染性疾病:如丹毒,脓肿,骨髓炎,骨结核,蜂窝组织,化脓性关节炎等;3.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如溃疡性皮炎等。4. 各种恶性肿瘤。

5.正在出血的部位,或内脏器质性病变;6.骨折移位或关节脱位;7.妇女经期或妊娠期,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推拿;8.极度疲劳或酒醉后;9.严重心脏病及精神病患者。

毛巾必须折叠平整,使热量均匀透入,这样不易烫伤皮肤,热敷时可隔着毛巾使用拍法,但切勿按揉,以免破皮;热敷的温度应以患者能忍受为度,要防止发生烫伤和晕厥,对于皮肤知觉迟钝的患者尤须注意。

:①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或骨骼肌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宜。②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③.用火罐是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泡时,小泡勿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④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和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和孕妇的腹部,腰骶不亦不宜拔罐。⑤.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切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以防拉伤皮肤。

62、刮痧方法;方法柔和均匀,应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

是用三棱针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亦称刺血络。

篇二:阴虚火旺-中医学原理

阴虚火旺-中医学原理

关键词: 阴虚火旺症状、原理

阴虚

中医名词, 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阴虚体质者不要吃麻辣火锅

心阴虚症常见于心悸、怔忡、虚劳、不寐等病证中。在心悸、怔忡病证中出现心阴虚证,表现为心中动悸不安、胸闷不舒、虚烦失眠多梦、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甚至出现心中动悸不能自主、惕惕若惊、心痛阵作、五心烦热、盗汗自汗、脉结代。虚劳病中出现心阴虚证,表现为心悸烦躁、气短乏力、口干、舌淡、脉细数无力。不寐病中出现心阴虚证,表现为心悸、五心烦热、不易入睡、舌红、脉数 。心阴虚证的治法是滋养心阴、安神定志,方用天王补心丹 、黄连阿胶汤等。

忌食物品

阳虚之人忌吃下列食物。

鸭肉

性凉之物,易伤人之阳气。《饮食须知》曾说:“鸭肉味甘性寒,滑中发冷气。”《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凡阳虚脾弱,??皆忌之。”因此,阳气虚弱体质之人,尤其是脾肾阳虚者,法当忌食。

兔肉

性凉,能凉血,易损阳气。正如清代食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所说:“兔肉甘冷,凉血,多食损元阳。阳虚者尤忌。”所以,阳气不足之人当忌食之。

獭肉

俗称水狗肉。性大凉,能伤人之阳气,故阳虚之人不宜多食。《本草图经》中早有告诫:“獭肉,消阳气,宜少食。”《随息居饮食谱》中也说:“獭肉,多食消男子阳气。”

甜瓜

其性大凉,易伤人之阳气。如《本草衍义》中早有告诫:“甜瓜,多食未有不下痢者,为其消损阳气故也。”因此,凡平素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肾阳虚之人,切勿多食之。

此外,阳虚之人还应忌吃或少吃鸭血、鸭蛋、阿胶、牛奶、酸奶、甲鱼、螃蟹、田螺、螺蛳、蚌肉、蚬肉、柿子、柿饼、柚子、柑、香蕉、无花果、西瓜、青苦瓜、地瓜、菜瓜、生藕、生萝卜、丝瓜、冬瓜、紫菜、地耳、金针菇、草菇、落葵、莼菜、发菜、君达菜、罗汉果、荸荠、菊花脑、薄荷、金银花、菊花、槐花等。

阴虚和阳虚是肾虚的两个方面,所谓阳虚:是有冷感,腰痛,小便清长,喜热食物,舌白胖大。所谓阴虚:午后潮热,腰痛,小便短赤,夜间盗汗,唇、舌鲜红。阳虚最好吃“附桂地黄丸”,阴虚最好吃“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尽量用中医药,食疗太慢,您自己思虑。

肾阴虚和肾阳虚

中医认为,任何事物都分为阴阳两个方面,人的肾也有肾阴和肾阳之分,肾功能障碍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肾阴虚造成的,也可能是肾阳虚造成的,所以,补肾要查明原因,分型而补。

提示:肾阴虚的临床表现:1.腰酸腿软。2.口干、烦躁。3.手心发热。4.爱出汗。

由肾阴虚导致性功能障碍的男性,平常可以多吃一些六味地黄丸类的补肾阴的药物,另外食补也是很好的办法,例如,用桑葚子、枸杞煮粥,也有不错的效果。

肾阳虚首先会出现腰痛,因为腰为肾之府,这种痛一般会有冷的感觉。病人痛的同时,觉得腰里面发凉,这是肾阳虚的一个典型表现。另外,它扩展到全身,会出现全身也怕冷。因为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如果根虚弱了,整个身体的阳气的温煦作用就会下降。

提示:肾阳虚的临床表现:1.腰痛而且发凉。2.手脚冰凉、尿频。

肾阳虚的人适合吃的食物有海产品、韭菜籽。补肾可以选用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等。

肾阴虚的情况下火就容易旺,阴虚火旺,如果这时再使用那些温热的壮阳药物,等于是火上浇油,病人热性就更大了。反过来说,假如病人肾阳虚、怕冷,你再用一些滋阴药,等于是雪上加霜,病人同样也受不了。

肾阴虚、肾阳虚是中医的一个术语,肾阴虚和肾阳虚是指中医讲的肾脏功能方面的症,我们平常讲肾虚,实际包括了肾阴虚和肾阳虚,也包括了阴阳两虚,但是现在在宣传上不是很细致,所以说解释不清,把有些问题混淆了。我简单的讲一下,这个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内容很多。肾阴虚是一个物质的,肾阴和肾经是属于物质的,肾阳和肾气是功能的。如果我们消耗的物质比较多,比如说肾精这块,或者是女性生活过于频繁,或者是由于劳动,包括脑力、体力的过度,或者是生下来以后身体就弱,这样他的物质基础比较低,而出现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出现了一些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头晕耳鸣,包括一些脱发,还有一些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容易衰老的也比较早,也还包括临床上的性欲减退,还有容易遗精、早泄等等,这都归为肾阴虚的症状,肾阴虚还容易出现虚热,中医有一个理论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所以有时候容易出现五心烦热,就是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心口感觉热的感觉,还有睡觉的时候,容易盗汗,就是睡着了,一醒身体有汗。他的特点,肾阴虚多发生在中青年的时候,中青年活动量比较大,无论是学习、锻炼,精力上物质耗损比较多,对性功能这块,性欲不是特别低,但是射精容易快,有遗精现象。那么肾阳虚,大多数多少功能性的差,也有和肾阴虚相同的情况,比如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还有性欲减退,但是因为它是阳分虚了,肾气虚了,所以出现一些怕冷的一些症状,中医有句话,阳虚生外寒,这样的人面色比较虚白,比较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汤薄。这种人性欲比较低,和现代医学说的雄性

激素低有相同之处。所以阳虚表现的是外在的,一般也可能由于身体比较弱,有肾阳虚的情况,但是大多数的是在中老年容易出现这种肾阳虚的情况,中青年肾阴虚比较多。所以说,我想是那样,一般就记住了,这两个特征,一个是年龄上的特征,肾阴虚多发生在中青年,肾阳虚多发生在中老年,肾阴虚容易有虚热的一些症状,肾阳虚有怕冷的症状。在性功能这块,肾阴虚是容易早泄遗精的比较多,肾阳虚的阳萎的比较多。当然有共同之处,比如说腰酸乏力,四肢酸软等等,这个是共同的症状。前列腺炎是一个现代医学术语,和这种肾阴虚、肾阳虚有交叉的地方,确实在临床说有一些人,因为虚火旺盛,也出现了一些在下焦这块有虚火,再加上吃一些辛辣食品等等,结果又有一些湿热,湿热和这种虚火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前列腺炎的症状,尿频等的一些情况,小便黄,甚至也有一些小腹坠胀的一些情况。我们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过程中,如果有肾虚的情况,我们就应该考虑进去,这就是中医治病的特征所在,我们中医治疗前列腺炎和现代医学有一定区别,现代医学大多数考虑的是致病菌,是细菌性的,还是非细菌性的,或者是因为支原体、支原体,或者是淋球菌,在这点上讲,他也是非常对的,找到原因,采取相应的一些抗菌素进行治疗,直接对着病菌,这是非常对的。可是中医在这块治疗上,更有自己的特点所在,我们也把这块考虑进去,中医在治疗前列腺炎这块,我们也认为,他有湿热,我们用一些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的药,这个实际就是中医的抗菌素,比如说我们也常用的一些野菊花、地丁、鱼腥草,实际上用现在药理来分析,也是广谱抗菌素,副作用很小,在杀灭病菌这块效果也非常好,尤其是西药时间长了有抗药性了,换成中药效果竟然也很好,这样在临床上也屡见不鲜,所以中医在治疗前列腺这块也有类似于西医的抗菌素的作用,但是中医同时还有其他方法,比如说我们认为他是一种易病体质,比如说是虚火,我们可以用一些清虚火的药物,改善他的身体情况,改善致病的环境,把虚火去了,把湿邪去了,把他的体质改变了,他的发病几率就少了,中医能够改变,比如湿气大的人可以化湿,有虚火的人可以降虚火。第三,中医可以对于这种致病菌所造成的泌尿系统的一些损害给以修复,或者是我们说修复症状,比如说有很多人,通过化验检查,致病菌已经得到了控制,衣原体支原体感染,通过一段的用药之后,再化验就变成阴性了,但是病人的感觉还难受,这时候如果再用抗菌素,西药好像没有理论根据,效果也不好。但是中医有这方面的药,我们可以用一些化浊、通筋络的,软筋散结的,活血化瘀的这些,能够消除造成的功能性的障碍,效果也很好,有一些坠胀,我们用一些行气的药,作用也非常好。第四,涉及到久病必虚,任何一个病时间长了对身体的正气都是消耗,有些人得前列腺炎之后,出现体虚的症状,睡觉不好,我们中医可以扶助正气,我们可以益肾、健脾、养心,这样人的正气辅助了,也可以好得快一些。所以既可以治病,又可以改善身体的体质,又可以调整前列腺炎造成的功能上的一些问题,还能够辅助人的身体正气。所以不能简单的看肾虚和前列腺炎的关系,而是整体的说,前列腺炎如果出现了肾虚的症状,当然我们可以用补肾的一些药物,无论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可是我们不能认为,所有前列腺炎都一定有肾虚的症状,比如说他得的时间比较短,没有肾虚的症状,就不需要补肾,所以前列腺炎跟肾虚是有一定的关系,是互相交叉的,在治疗的时候,医生自然会考虑这些。

①、如果确属肾阴虚当用“六味地黄丸”,但肾阴虚那么多的特征里,最为明显的就是“夜间盗汗”,如果不能确定,还是改用“桂附地黄丸”,在“六味”的基础上加了“肉桂”与“附子”两味温药,作用就是在滋阴的基础上,温补肾阳,适宜平补,即“阴阳双补”,最适宜服用的季节是从立秋到来年立春。

②、如果自行服药的话,饮食宜忌药品说明书中会有详细说明,但是要补充几点:一是忌食辛辣食物,防止加重阴虚症状;二是地黄丸属于滋补类型的中药,不宜在感冒期间服用,以免“闭门留寇”;三是地黄丸不能与抗结核的药物利福平同时服用,虽然六味地黄丸对结核病的骨蒸潮热、盗汗、口干等阴虚火旺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中的山萸肉可分析出大量的有机酸,能增加肾脏对利福平的重吸收,加重利福平对肾脏的毒性。

③、地黄丸系列均由六味地黄丸演化而来。六味地黄丸的组方出自宋朝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等6味中药炮制而成,方中熟地滋肾填精,为君药;山茱萸养肝肾而涩精;(淮)山药益脾而固精,均为臣药;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温;茯苓淡渗脾肾,以肋山药之益脾,以上共为佐使,各方合用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原用于小儿“五迟”(发育迟缓)等肝肾阴虚症。后代医家在实践中发现其临床疗效显著,将其作为滋补肝肾之阴的代表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并根据不同的症状对原方药物加以增删,先后增加了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一名桂附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六味都气丸、济生肾气丸等“家族”成员。但不同名称功效却不同:

六味地黄丸原方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上升所致的腰膝酸软,头目眩晕,盗汗遗精,耳鸣耳聋等症状;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两味药制成,主要针对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痛、虚烦盗汗、遗精等症,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但方中知母、黄柏药性寒凉,平时大便稀者须慎用,以免损伤脾胃;

麦味地黄丸则是在六味地黄丸内加入麦冬和五味子,以增强六味地黄丸的养阴生津,敛肺纳肾之效,对有咳嗽、气喘、潮热、盗汗等肺肾阴虚症状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两味中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耳鸣、双眼昏花、视物不清、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症状;

篇三: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关键词】 脾胃病;脾胃学说;调肝

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 历代医家颇为重视。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兹参阅部分医家关于脾胃病治疗的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以供参阅。

1升降相因,脾胃同治

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的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的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

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华岫云说:“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说体现了《内经》中“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理论。故治胃当以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

姜春华教授在调治脾胃的学术经验中指出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行于肝肾。升降有度,上下有序,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气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邪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窍失养。上可见眩晕、■胀、胸痞、泛■、呃逆、面浮,下可见泄泻、便秘、腹满、气坠、身重、脱肛。如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候,姜老常用健脾升清,和胃降浊之法,斡旋升降,举清泄浊,大气一转,其病乃解。其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旋覆代赭石汤、枳实导滞丸等。

董建华教授在诊治胃脘痛中,强调升清降浊。他认为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其通降作用与脾之升清功能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运化和转输。若由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滞,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脾运无权,形成中气下陷之证,虚中挟滞之候。如一味补益,则胃气更加壅滞;如单纯疏理,则胃气愈益虚陷,疏而又滞。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升清降浊的分寸。 2润燥互济,脾胃兼顾

叶天士在《脾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柔润养胃的治则,补充了李东垣之不足。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常用方剂如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冬汤之类。此从生理角度将脾恶湿而喜燥,胃恶燥而喜润加以阐发。但在病理变化中,因胃阳伤亦可耗及脾阴,脾有湿亦使胃生痰浊。所以太阴湿土,可有阴虚津伤之候,阳明燥土,每见痰湿垢浊之疾。临床治疗需脾胃同治,润燥互济,用药如生地配苍术、沙参配半夏、麦冬配川厚朴等。

在滋阴药中加香燥助运之品,静中寓动,润而不滞,养胃不伤脾。

3攻补得当,勿伤脾胃

临床中脾病以虚为多,胃病以实为主。故有“实则阳阴、虚则太阴”之说。脾虚扶养则健,胃实予通为补。如脾胃同病,往往虚则俱虚,实则俱实,脾病也有实证,胃病也有虚证,且每多正虚挟实,虚实相间,故治疗中应做到补不留邪,攻不伤正,掌握虚实,统筹攻补。如滋阴和通降并用的增液承气汤,通补并施之调胃承气汤等,均为通中有补,通补结合之例。 4重视调肝,以济中州

葛仰山在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中认为:“中流换澜之法,莫贵乎升降。而升降之法又各有千秋,调和肝胆以济中州,是升降中的法中之法。”提出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应从肝胆入手,紧扣由实到虚,因虚致实的病理转机,旨在力复中州升降之权。在临床上,创制的3个有效方剂,①益脾启中汤(黄花、党参、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干姜、柴胡、升麻、黄连、陈皮、炙甘草),用于肝胆不升、疏泄不及、中气下陷之证。临床见气短乏力,腹胀便溏,面黄舌淡或边有齿印,脉虚弱等症。②养胃启中汤(生赭石、旋覆花布包、吴茱萸、黄连、全瓜蒌、干薤白、煅瓦楞子、煅牡蛎、陈皮、柴胡),用于肝气犯胃,郁火灼阴之证。可见心口嘈热易饥,口苦口酸,呃逆或呕吐,脘腹胀痛,舌红少苔或剥脱,脉弦等症。③舒肝启中汤(柴胡、生白芍、生内金、炒白术、陈皮、佛手、佩兰),用于肝郁阳虚湿阻,胁胀或痛,食后或傍晚脘腹疼痛更甚,面青黄而暗,时叹息,烦躁易怒,舌暗苔腻,脉弦滑等症。

5寒热得当,温凉互协

脾胃同居中焦,但脾病多寒,胃病多热,两者又可相互影响,致脾热而胃寒。脾胃功能失常,既能呈现寒与热的病理现象,也和寒与热的病因相关。临床上治寒常选附子、干姜、高良姜、吴茱萸、川椒等温中助阳。清热常用黄连、黄苓、山栀子、黄柏、知母、石膏泻火清胃泄热。但脾病及胃,胃病及脾,脾胃病临床上每见寒热错杂。治疗当寒热并用,湿凉互协。此法遵张仲景,方用黄连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后李东垣倡升脾阳、泻阴火之法,创升阳益胃汤、升阳泻湿汤,使脾胃病寒热错杂之治法、方药更加全面。 6行气导滞,详辨病因

寒凝、食积、肝郁、血瘀、痰湿均可致气滞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以脘腹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病证,治疗中当详细辨证。寒凝者当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食积者当消导行滞、健脾和胃;肝郁者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血瘀者当化瘀通络、行气止痛;痰湿阻滞者当化痰除湿、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方选保和丸、柴胡疏肝散、失笑散、平陈汤等加味治疗。 7重视脾胃,统观五脏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胃有病可损及其他脏腑,反之其他脏腑有病,亦可损及脾胃。《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李东垣云:“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强调五脏有病,当治脾胃。张景岳曰:“凡先天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亦可居其强半。”周慎斋有“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由此可见,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如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营血亏虚、心神失养用归脾汤,心脉得充,心神自宁。脾虚土不制水,水湿泛滥,肾阳受伐,关门不利用实脾饮,健脾温肾、通阳利水,脾阳振则肾气复,土实则水治等。由此可见,临床治疗脾胃病要统观五脏,全面考虑。

关于脾胃病的治疗法则及选方用药

摘 要: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脾胃,如李东垣说:“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病证中常预示着疾病的预后。在治疗疾病时,顾护胃气是治疗疾病的

基本原则。脾胃病为临床常见之疾病,不论内伤,还是外感都累及脾胃。脾胃病证候复杂,治法繁多,但遵《内经》及李东垣脾胃学说之理论,结合本人多年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对脾胃病的治法总结如下。

关 键 词:治疗法则 脾胃病 选方用药 有胃气则生 历代医家 调和脾胃 顾护胃气 临床常见 脾胃学说 《内经》

和法治疗脾胃病初探

【摘要】和法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脾胃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及病机特点,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气机升降失调,因而采用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

【关键词】 和法 脾胃病 虚实夹杂 寒热错杂

和法是通过调和以达到消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所谓调和者,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

1 历代医家对和法的论述

《素问·正气通天论》:“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而人体的阴阳协调,内外调和,精神正常,身体健康,是一种“和”的状态。和解是和解少阳、治疗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但尽此一意是不够的,和为调和,意义则更广也。正如《景岳全书》曰:“病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阵。”“和方之剂,和其不和也。”岳美中讲:“和法是指和解表里,疏瀹气血,协调上下等各方面,凡属补泻兼施,苦辛分消等均是。”[3]蒲辅周亦讲:“和解之法,具有缓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衰偏盛归于平复,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皆谓和解[4]。”综上所述,和法是一种寒热互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以调节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状态的方法。

2 和法治疗脾胃病理论基础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为湿土,胃为燥土,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为阴土,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得阴则安;脾与胃,一脏一腑,一纳一运,一升一降,相辅相成,维持着正常的消化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的相互协调中完成的。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互为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从而影响胃之受纳和降,可出现脘胀食少,恶心呕吐等;如饮食不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影响脾主运化和升清,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因此脾胃病的病机就其本脏而言,主要表现为纳运失调,燥湿不济,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尤以升降失常为重要。

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条畅脾胃气机,“土得木而达”,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滞,横逆脾胃,运化不及,升降失调,则表现为脘胁胀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呆便溏等症。正如唐容川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

综上,分析研究古今医学论述和治疗脾胃病的文献,并结合脾胃的生理特性和病机特点,认为脾胃病往往脏腑同病,寒热互存,虚实夹杂,升降失调,并且与肝胆互为影响,病因多种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临证时单选一法治之,恐难取效。唯采用调和脾胃,调和肝脾,

调和胆胃,调和肝胃,调和肠胃等和法,注重脏腑同治,寒温相宜,虚实同理,阴阳兼顾,从而达到脾胃升降有序,肝胆疏泄有度,以调理脏腑功能,调畅逆乱之气机,使阴平阳秘,元气生生不息,病势才能迎刃而解。

3 和法治疗脾胃病临证应用

3.1 调和脾胃法 用于脾胃不和,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为特点,以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纳少腹泻为主症,伴脘痛厌食,嗳腐吞酸,苔厚腻,脉弦滑,辨为饮食积滞证,方用保和丸加减。伴脘痛喜按,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辨为脾胃虚弱证,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伴倦怠身重,口淡无味,舌淡,苦腻,脉沉濡,辨为脾胃湿阻证,方用三仁汤加减。伴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脉弦数,辨为胃热炽盛证,方用左金丸合海贝散加减。伴脘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无力,辨为脾胃虚寒证,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伴咽干口燥,嗳气便干,舌红少津或剥苔少苔,舌面有小裂纹,脉小弦或细数,辨为胃阴不足证,方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3.2 调和肝胃法 用于肝胃不和,以肝疏泄失职,胃和降失常为特点。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以胀为主,或攻窜两胁,或胃脘痞满,每因情志因素而症作,嗳气则舒,胸闷叹息,纳呆腹胀,排便不畅,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方用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加减;若气机郁滞,日久不解,肝胃蕴热,症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烦躁易怒,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

3.3 调和肝脾法 用于肝脾不和,以肝脏气机不和,横窜犯脾,脾运失健,脾气不升为特点。《景岳全书》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临床表现多从本脏部位开始,然后循经扩散,以两胁胀痛最为明显,进而出现纳呆,嗳气,呕吐,泄泻等脾胃症状,证见两胁胀痛,脘痞易饱,纳呆呕吐,嗳气,大便时干时溏或排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加减。

3.4 调和胆胃法 用于胆胃不和,以胆气郁结,疏泄失利,横逆犯胃,胃气不和,湿浊中蕴为特点,《张氏医通》认为:“邪在胆经,木善上乘胃,吐则逆而胆汁上溢,所以呕苦也。”证见脘腹胀满或持续钝痛,胃脘灼热,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口苦纳呆,或见咽部梅核气,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方用温胆肠加减。

3.5 调和胃肠 用于胃肠不和,以邪犯胃肠,寒热夹杂,升降失常为特点,证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王旭高云:“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故苦辛平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辛配伍,泄中有开,通而能降,阴阳相和,扶弱抑强,用以温阳散结,疏通气机,而恢复肠胃之功能。

4 和法治疗脾胃病施治要点

4.1 和法应用当辨明病性,随证施治 脾胃病的形成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两方面,有升降失常,寒热相兼的特点,往往以脾胃虚弱为本,水湿,湿热,瘀血,浊毒为标,故要明确证候性质来选用和法。如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云:“有当和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也,是不可不辨也??由是推之,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同时要根据寒热、虚实、升降之孰轻孰重,决定药量,如吴鞠通所谓:“治中焦如衡,”意为治中焦之病要达到平衡、平和之状态。

4.2 和法应用当平补缓攻,动静相宜 脾胃病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病机特点,单纯补益或补益太过,湿热毒瘀非但不能祛除,反而使邪气滞留加重,使气机升降受碍,正气更虚;若攻伐太过,湿热毒瘀虽祛,但元气大伤则气机升降出入无力,体虚不复,疾病难愈,

故宜平补缓攻之和法。慢性胃炎治之以和,可取法效法,或在化湿、消食、散寒、泄热、行气、活血之时辨证配合益气,养血、养阴,使正气复,邪气去而趋平和,亦乃和法之旨意。处方用药时也往往在补益剂中,加用鸡内金,砂仁以防止补益太过而致气机壅滞或碍胃,以补配消,以塞配通,在静药中适量加入动药,既行补之滞又增补益之力,此即《内经》“动静相召”之意,也是和法的具体体现。

4.3 和法应用当顺应特性、配合得法 脾胃同居中焦,脾宜升、宜健、宜燥、宜温、宜补;胃宜降、宜和、宜润、宜清、宜泄,脾胃二者在生理特性上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病理机制上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治疗时应顺应脾胃特性,或因势利导,或逆向调整,使异常的升降状态恢复正常,临证用药时宜选轻清平和之品,时时扶护脾胃之气,同时将不同升降作用的药物进行合理搭配,使药剂的作用与气机升降相因的规律相顺应,以升促降,以降促升,有利于流通气机,提高疗效,使中焦脾胃气机通达,升降协调,出入有序,邪去病却。

【参考文献】

[1] 成无已.伤寒明理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68.

[2] 陈可冀.岳美中医学文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74.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摘要】 本文以脾胃的生理功能为基础,对其病因病机,疾病传变规律及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症候特点及表现,同时阐释其治疗原则、组方及用药特点,以供同仁临床借鉴。

【关键词】 脾胃病 病因病机 辨证治疗

脾胃互为表里,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所以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异常。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失健运则便溏,腹痛,倦怠,消瘦等,胃失受纳则胃痛,痞满,大便秘结。胃失和降则嗳气呕吐,呃逆,噎嗝等,临床以脾胃为本,以通立论,通补结合,知常达变,证病结合,寒湿并用,仔细辨证,颇有疗效。脾胃病多由脏腑功能虚衰,情志所伤,疾病影响,劳倦太过,饮食不慎等原因引起,因而脾胃病患者,本虚标实者居多,虚在脾,为本,实在胃为标。与仲景“虚则太阴,实则阳明”相符,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肝主疏泄,协调脾胃纳化,胃脾与肝,三者一气相通,则升降有度,纳化有常,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功能,是气血生化之海,亦是元气升化之本,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治疗亦应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以益气养脾,和胃降浊为本,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功能是其关键。

1 益气活血,扶脾助运

本法适用于脾气虚证,脾气虚证临床颇多见,其特点是病久且虚,症见脘腹隐病,时作时止,空腹尤甚,喜温喜按,脘腹胀,嗳气不扬,食饮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印或喜甜食,或便溏薄,脉细弱等一派脾胃气虚,运化无力之象。脾气久虚而不散布精气,则血行无力,久病入络成瘀。临床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部分患者胃镜检查,可见到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溃疡或炎症。炎症也是瘀血的病理基础之一。虚是本,在脾;瘀在肠胃,是标。李东垣明确指出: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研究都足以证实,使用甘温益气的药,能恢复脾胃生化气血、运化水谷之功能,能增强细胞活化,增加免疫功能,改善胃肠运动,促进药物吸收,改善全身情况。笔者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药应时时处处顾护胃气,常用太子参、黄芪、白术、云苓、淮山药、甘草等甘温之品为主药,佐以半夏、陈皮、木香、山楂,白芍、枳实等消积和胃化瘀之品为辅药,常用方有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


知母和黄柏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吗》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2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知母和黄柏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吗

    中医护理学1、望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姿势:病人应自然伸舌,充分暴露舌体,舌面要平展,不可卷缩,也不能用力太过2光线:望诊是采用充足的自然光为好,灯光下望舌,容易失诊3顺序...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