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正文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2016-11-04 13:40:1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传感器实验报告(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传 感 器 技 术 实 验 报 告

院(系) 机械工程系 专业 班级姓名 同组同学 实验时间 2014年 月 日,第周,星期 第 节 实验地点单片机与传感器实验室 实验台号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每只约20g)、、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用表(自备)。

三、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R5、R6、R7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

?E?E??R?Ek?(1-1) U0??

41??4R4

2R

E为电桥电源电压,R为固定电阻值,式1-1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L??

1?R??100%。 2R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图1-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1、R2、R3、R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

2.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短接,输出端Uo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档),调节电位器Rw3,使电压表显示为0V,Rw3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关闭主控台电源。

图1-2 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电阻(如R1)接入电桥与R5、R6、R7构成一个单臂直流电桥,见图1-2,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直流电源±4V(从主控台接入),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节R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4.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调节Rw4,改变差动放大器的增益,使数显电压表显示2mV,读取数显表数值,保持Rw4不变,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记录实验结果,填入表1-1,关闭电源。

五、注意事项

加在应变传感器上的压力不应过大,以免造成应变传感器的损坏!

六、实验报告

根据表1-1计算系统灵敏度S=ΔU/ΔW(ΔU输出电压变化量,ΔW重量变化量)和非线性误差δf1=Δm/yF..S ×100%,式中Δm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yF·S为满量程(200g)输出平均值。

七、思考题:

采用单臂电桥时,作为桥臂的电阻应变片应选用: (1)正(受拉)应变片; (2)负(受压)应变片;

(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 答:

传 感 器 技 术 实 验 报 告

院(系) 机械工程系 专业 班级姓名 同组同学 实验时间 2014年 月 日,第周,星期 第 节 实验地点单片机与传感器实验室 实验台号

实验二 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二、实验仪器:同实验一

三、实验原理:不同受力方向的两片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两片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

U0?

EE?Rk??(2-1) 22R

U0比单臂电桥灵敏度提高一倍,半桥输出与应变片阻值变化率呈线性关系。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1、R2、R3、R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

图2-1 应变式传感器半桥实验接线图

2.差动放大器调零。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短接,输出端Uo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档),调节电位器Rw3,使电压表显示为0V,Rw3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关闭主控台电源。

3.根据图2-1接线,R1、R2为实验模板左上方的应变片,注意R2应和R1受力状态相反,即桥路的邻边必须是传感器中两片受力方向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电阻应变片。接入桥路电源±4V(从主控台接入),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节R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4.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调节Rw4,改变差动放大器的增益,使数显电压表显示10mV,读取数显表数值,保持Rw4不变,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记录实验结果,填入下表,关闭电源。

五、实验报告

根据表2-1计算系统灵敏度L=ΔU/ΔW和非线性误差δf2。

六、思考题:

1.半桥侧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在接入电桥时,应放在:(1)对边?(2)邻边的位置? 答:

2.桥路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误差?(2)应变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3)零点偏移? 答:

篇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习题

1、 一应变片的电阻R0=120Ω,K=2.05,用作应变为800μm/m的传感元件。

(1)求△R与△R/R;

(2)若电源电压Ui=3V,求其惠斯通测量电桥的非平衡输出电压U0。

解:(1)△R/R=Kε=2.05x800μm/106μm

-3 =1.64x10

-3-3则△R=1.64x10 x R=1.64x10 x 120Ω=0.197Ω

Ui(2) U0 =4xKε= 3?1.64?10?3V=1.23mV 4

2、如果将 120Ω的应变片贴在柱形弹性试件上,

-42该试件的截面积 S=0.5×10m,材料弹性模量

1124E=2×10N/ m。若由5×10N的拉力引起应变片电阻变化了 1.2Ω,求该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K。

解:△R/R=1.2/120=0.01

ε5x104=σ/E=F/SE=0.5x10?4x2x1011=0.005

K=△R/R/ε=2

3、以阻值R=120Ω,灵敏系数 K=2.0的电阻应变片与阻值 120Ω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3V,并假定负载电阻为无穷大,当应变片的应变为 2με和2000με时,分别求出单臂、双臂差动电桥的输出电压,并比较两种情况下的灵敏度。

解:单臂:UU3

o=4Kε=4x2.0xε={

双臂:UUi3

o=2Kε=2x2.0xε={

电压灵敏度:KUo

u=Ui=

4、在材料为钢的实心圆柱试件上,沿轴线和圆周方向各贴一片电阻为 120Ω的金属应变片R1和R2,把这两应变片接人差动电桥。若钢的泊松比 μ=0.285,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K=2,电桥的电源电压Ui=2V,当试件受轴向拉伸时,测得应变片R1的电阻变化值 △R=0.48Ω,试求电桥的输出电压 U;若柱体直径d=10mm,材料的弹

112性模量E=2×10N/ m,求其所受拉力大小。

解:由?R1/R1?K?1,则

?R1/R10.48/120?1???0.00 2K2

?2=???1 =-0.285x0.002= -0.00057 所以电桥输出电压为

UiUo=4K(ε2

1-ε2)=4x2x(0.002+0.00057)

F时,由?1?E?SE =0.00257V=2.57mV 当柱体直径d=10mmF??1ES?0.002?2?1011??,得 ??(10?10?3)2

4

=3.14x104 (N)

5、某120Ω电阻应变片的额定功耗为40mW,如接人等臂直流电桥中,试确定所用的激励电压。

解:由电阻应变片R=120Ω,额定功率

P=40mW,则其额定端电压为

U=PR??40?10?3?2.19V

当其接入等臂电桥中时,电桥的激励电压为 Ui =2U=2×2.19=4.38V≈4V

篇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教案

专业课教案 2010年全国职业培训 参评组别: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教案

专业分类:机电类 课程名:传感器及应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作者姓名: 吕 小 亚

单 位: 陕西省彬县职业教育中心

通讯地址: 彬县西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713500

联系电话: 18717285091

课题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一、教学设计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传感器及应用》开设在机电专业第二学年,本书内容安排采用总分的结构,第二章分别介绍各类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第一节《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正是其中最简单最典型的一类传感器。这一节课的作用就知识体系而言,是机械、电子、化学、光学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就教学策略而言,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模式:掌握原理——实验论证——拓展应用——创新提高,而这个模式是后续章节每一种传感器的整体教学思路。

2、学情分析

本课题的授课对象是08机电2、3班。班内相当一部分学生初中没毕业,逻辑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差,前面学习的专业知识并不扎实,学生心态也比较浮躁,好的方面的是,学生好奇心强,好动性强,经过实习生活阅历有所丰富,对专业以及将来的职业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高。

3、教学目标定位

知识目标:1、掌握应变效应及电阻应变片的结构

2、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1、应用科学的实验方法验证理论的能力

2、知识的拓展与迁移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题实践性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尊重科学的情操。

4、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

重点:应变效应

难点:测量转换电路(电桥)的分析

教学关键点:教师怎样引导学生从熟知的知识到未知的领域,并激发

兴趣,探索新知,将重难点知识渗透在各教学环节中。

5、教材内容处理: 原则——删繁就简,强化实践,弱化理论

本课题重在实验与实践,电桥部分删掉电路分析和公式推导,弱化教

学难点,应变片的种类、粘贴和温度补偿都采用设计问题课外自学的方式,不占用课堂时间。

6、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的分析,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课题采用“理论实践一

体化”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贯穿于本课题的主导方法,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得益彰,使其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更加牢固地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1)教法与学法:

(2)教学准备:多媒体实验室,传感器综合试验台,万用表、托盘、导线、

砝码若干。根据学生强弱搭配分若干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二、教学过程

本课题计划用6个课时,分五个环节完成。

第一环节导入主题 (再现生活情境,逐步引入主题)

以秤的发展为例,对比杆秤和电子秤的原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

出本节课的主题: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第二环节探索新知

首先让学生在试验台上指出传感器的三个组成部分。

教师设问1:电子秤具体哪个元件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

实验探索1:应变效应

教师设问2:电阻的应变可以直接指示被测量(质量)的变化吗?电桥起

到了什么作用?一般有哪些工作方式?

实验探索2:直流电桥的性能

第三环节 讨论总结

学生通过上边两个实验,分组讨论并总结电子秤的整体工作原理,教师经过总结,提炼出如下流程,使学生的新旧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第四环节 基础应用——简易电子秤(任务驱动法)

1、提出任务要求:根据上边两个小实验,以及对电子秤原理的整体认识,

利用现有实验室设备,自制简易电子秤,要求误差不超过5%,量程自选。

2、组内任务划分:小组长根据同学个体水平,制定方案,分解任务,教师

巡回各组,通过提问、观察、交谈来引导学生。

3、问题集中反馈:

1、每加一个20g的砝码,输出电压的增量不一样?有的小组是38mV,

有的是60mV,在同一组内,数值也不是很稳定。

2、砝码质量虽然和数显表上输出电压成正比,但是数字不一致,

无法统一量纲怎么办?

4、讨论与改进:预期效果:物体质量是多少,仪表就显示多少

尝试方法:托盘放入预期量程质量的砝码,调节电压放大器或差动放

大的增益,使仪表显示相同数量,直接改变量纲。

5、效果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优秀成果展示。

第五环节 拓展与提高

设问: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只能用于质量的测量吗?

启发:从敏感传感元件入手,思考哪些量还可以刺激应变片发生应变?

本环节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拓展到压力、扭矩、加

速度传感器,PPT演示其他传感器的图片和应用视频,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课后设计制作压力传感器。

三、教学评估

1、教学效果:

本课题包含的知识比较琐碎,很容易顾此失彼,我抓住了两条主线:

A、知识线:敏感元件(弹性元件)——传感元件(应变片)——测量转换电路(电桥的三种工作方式)

B、能力线:分析任务——发现问题——实验探究——发出质疑——讨论解决——拓展应用

电子秤作为知识线的出发点和能力线的落脚点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学场地采用了多媒体与实验室融合的形式, 学生在问题的诱导和任务的驱动下,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教学启示:

学生是好奇的学生、好动的学生,教师只有投其所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动手做,让他们发现自身知识的局限性,主动探索未知,表面上是拆装电子秤,实质上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即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回归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

3、存在问题及思考

实验设备主要针对理论的验证,对于学生实践探索、放手去做有一定的

局限性,小组活动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这有待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1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相关文章
  •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传感器实验报告(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传感器技术实验报告院(系)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姓名同组同学实验时间2014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实验地点单片机与传感器实验室实验台号实验一金...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