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 正文

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

2016-11-04 13:39:22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运用

考点三 正确使用常见词语(成语)

【考纲解读】:近年均是出一项单项选择题,要考生对容易混淆的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进行比较、辨析,能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对虚词的考查集中在关联词(连词、部分副词及部分介词)的使用上;对实词的考查,则主要集中在辨析含有相同语素的同义近义词。

在备考中,重点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落实:

一、落实词义的认读,注重多角度的辨析;

二、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

三、重视语言实践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

考点三之一正确使用实词

【教学目标】 ⒈辨析实词的一般方法;2.掌握各类实词使用; 3.对易混实词进行辨析。

【教学重点】 ⒈掌握实词运用的常见病因; ⒉掌握各类实词使用中的常见病型。

【教学难点】 对易混实词进行辨析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备考攻略】

实词的考查以同义近义词辨析为主。要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般说来,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辨析同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同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辨析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词语的色彩方面进行辨析

A.感情色彩不同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

褒义词: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如:鼓励、成果、抵御、果断、聪明、节俭、维护

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如:煽动、后果、抗拒、武断、狡猾、吝啬、庇护

中义词:不表示褒贬。 如:鼓动、结果、抵抗

B.语体色彩不同

词语除感情色彩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如“表彰——表扬”、“贵宾——客人”、“陪同——陪伴”、“散步——溜达”、“马铃薯——土豆”,这几组词语义同而语体色彩不同,前者属于书面语,后者属于口语,使用时适合不同的场合。语体色彩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等的不同。如“死亡”不带感情色彩,用于与自己不亲近的人;而“逝世”则用于自己尊敬的对象。“嘱咐”多用于临别场合,语气态度恳切;而“吩咐”多用于并不远离的对象,带有命令口气。

例: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篡改√、窜改)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贬) 窜改:一般地改动成语、对联等(中),选“篡改”

1.因此,地区合作、(沟通√、勾通)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勾通:勾结连通(贬)沟通:使两方能通连

为了更好地沟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市政府近日设立了热线电话。

2.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乞求、祈求√)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乞求:向人讨要(施舍、宽恕) 祈求:恳切希望

3.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熏陶√、熏染)下,小林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熏陶:好的影响 熏染:贬

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至√、以致)从前神话、科幻作品中的一些难以实现的事,现在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以至:表中性的结果 ;程度的加深、数量的增加以致:坏的结果

5.我们不但应该对媒体(大肆、大事√)宣传的所谓畅销书多作冷静分析,相反,对一些看似冷门的美学和

哲学书,倒应该添购一些。 大事:大力从事(中) 大肆:无顾忌(做坏事)

(二)从词语的意义方面辨析

1、词义涵盖的范围不同,如:

“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而“开辟”着重指新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而“开辟”着重指新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例: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驱除、祛除√)疾病。

祛除:除去(疾病、邪魔);驱除:赶走,除掉。选“祛除”

? 只要是那些彰显正义、美德,代表了先进文明的人,都有(权力、权利√)得到树碑殊荣。

权利:权力和利益权力:对事物指挥、支配的力量

? 长春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实用双向汉语大辞典》词条多达6万余条,(包括√、囊括)了现代汉语绝

大多数词汇。 囊括:全部包括与“绝大多数”矛盾

? 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体恤、体察√)民情。

体察:体验、观察 体恤:同情、照顾 可搭配“百姓”

? 现代人时常这样欺骗自己:明明是孤独,却要用另一种可怜的方式(掩盖、掩饰√)着,不能坦然面对。

掩饰: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 掩盖:遮盖;隐瞒

? 现代化的北京城需要现代舞团,现代舞艺术更需要扎根于现代化的北京城,这已是无可(质疑、置疑√)

的事实。 置疑:怀疑(常跟否定词连用) 质疑:提出疑问

? 赡养父母是每个儿女应尽的法律义务,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推托)。

推脱:推卸(责任) 推托:借故拒绝。因为前句有“以任何理由”

? 三峡水利工程修建完工以后,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收益、受益√)很大。

收益:生产上或商业上的收入 受益:得到好处;受到利益

? 这家医药公司(跃居√、跻身)世界医药行业之首,是因为有三项产品连续获得国际金奖。

跃居:跃升到(第几位) 跻身: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

2、词义侧重点不同

比较分析语素,从词义的不同着重点加以区别。名词性的同义词,着重点往往表现在所指事物的特点方面。如“才能”和“才华”,都含有能力、特长的意思,但“才能”着重指办事的能力或对知识、技能、技巧的运用能力;而“才华”则着重指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与特长。动词性同义词的着重点往往表现在动作的方式方法上。如“发现”和“发明”都有新出现的意思,但“发现”着重于新找到本来就存在的事物,而“发明”着重在新创造出来的本来不存在的事物。形容词性同义词的着重点往往表现在所指事物的性质、属性、状态上。如“陡峭”与“峻峭”都是形容山势的高而陡,但“陡峭”着重指出的坡度大而陡直,而“峻峭”着重指山势的高而险峻。

3、词义的轻重不同

词义的轻重,是同义词表达语言分寸的手段,因此使用这类词要仔细斟酌,区别词义,我们应注意这个特点。如“损坏”与“破坏”,都有使物体毁坏的意思,但“损坏”一般是无意的,“破坏”则是有意的。又如,“诬蔑”和“诬陷”都有无中生有地硬说别人做了某种坏事的意思,但前者是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而后者则是妄加罪名,诬告陷害。两者轻重不同。

例: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问题,但语言表达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疏忽)的一条。 忽视:无意的疏忽; 疏忽:有意不放在眼里,选“忽视”

? 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误解√、曲解)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

学。 误解:理解不正确 曲解:错误解释(故意地)

? 中国政府一再(申明、声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决不能和台湾进行官方接触。

申明:郑重说明(理由)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我再度申明:出版这本书,不是为了几个钱,而是为了难以忘怀的大山情,请大家理解我。

? 在美国的默许和(纵容√、怂恿)下,沙龙政府把阿拉法特封锁在斗室之中,切断他和其他巴勒斯坦官

员及国际社会的联系。 纵容:不加制止 怂恿:鼓动别人做

? 这些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收集、搜集√)到

的。最近,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花费一定心血) 收集:使聚集在一起

这一家的小夫妻是喝咖啡的爱好者,平时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咖啡来品尝。

这种航天器进入太空轨道后,便自动开始工作,可以搜集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

? 县教委编发的《简报》,已按时(呈报、报送√)县委、县政府以及县里其他局(委)等有关部门。

呈报:报告上级 报送:报告上级,送达(平级)

? 看到经过了(鼎盛、全盛√)时期的古典文学作品已经不再有往日的辉煌,正在一点点地被其他形式的

作品侵蚀。 鼎盛:正当兴盛 全盛:极其兴盛

(三)从运用上辨析

1、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如: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交流——思想、经验、物资;交换——意见、礼物、资料

2、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如:

①阻碍(动 词):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障碍(名 词):排除一切障碍。

②强大(形容词):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壮大(动 词):人多可以壮大声势。

③精华(名 词):这是全书的精华。——精彩(形容词):这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

④公然——公开:两个词语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可当谓语,如“真相早已公开了”;可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可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

⑤不齿——不耻:“齿”本为名词,指牙齿,在这里“齿”是动词,有“说到、提及、并列”意。“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齿”前边可以加“所”,构成“×所不齿”。如:“人所不齿”。后边一般不接东西,如果要接就必须在所接东西前加“于”,构成“不齿于??”。如:“不齿于人”等。而“耻”是个形容词,有耻辱、羞愧、可耻的意思。在词中“耻”具有意动用法,有“以??为耻”的意思。“不耻”前边不能加“所”,后边可直接接东西,构成“不耻×”,表示“不以×为耻”的意思。如“不耻最后”等。

3、适用的对象不同,如:

①爱护——爱戴:前者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 ;而后者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②抚养——奉养:前者用于长辈对晚辈。而后者用于晚辈对长辈。

关于近义词的辨析上面谈了三大点七小点,假如每一个词都去这样逐一比较辨析,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而考试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

二、填充选择题解题方法

1.坚持联系语境辨析词语

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正确使用词语,就要分析语言环境,要综合考虑语句中包括所指对象、使用范

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主要是看其适合语境与否。 如“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__之后,即可付诸实施”,这一句中横线处该填“审定”,还是“审订”呢?“审定”意为“审查决定”,“审订”意为“审查修订”。句中说“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应该是修订过了,只要求“有关部门”决定,所以用“审定”。

2.从区别不同语素人手

成考试题大多选取近义词来作为考查对象,近义词大多具有相同语素,因此,坚持从区别两词的相异语素入手,然后结合句意,进行选择,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医疗质量实时提升与持续发展方法_的研究是

语素入手。“进”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而“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使之更令人满意,不能与“方法”搭配,这样可确定应填“改进”。

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语境意义是明显的,是指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阔太太。“化装”与“化妆”,相异语素是“装”与“妆”。都有修饰、打扮意义,但“装”有服装义,“化装”就是改变自己的服饰而装扮成某种身份的人,“妆”就是打扮义,使自己容颜美丽。因而应选“化装”。

3.运用代入法,进行确定

在做辨析题时,可以将待选词语填入原句,再默读,体味语感,这样可确定所填词语是否妥当。尤其是在做关联词辨析时,将成套的关联词代入原文后,应进行默读,辨析词语与原句间的关系是否一致,据此判断出正确选项。

4.运用反义词,推究确定

当难以区别近义词的差别时,可通过近义词的各自相应的反义词的不同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推究确定其答案。例如:“①敌人的退却是_的,要引我们上钩才是他们真正的企图。”“②你以为她拒绝我,是故意地还是_地?”在这两句的横线处,到底何处填“虚假”,何处填“虚伪”呢?我们可通过它们的反义词来判断。“虚假”与“真实”构成反义词,着重于“假”,指情况与实际不相符合,多用于形容事物的内容、证据、情况、情节、因素、成分、成绩等较抽象的事物,有时也用于人的言行。“虚伪”与“诚实”构成反义词,着重于“伪”,用于形容故意作假,不诚实,多指言语、行为、作风、态度、道德、品质等有关人的言行表现。这样就可以推定前一句应填“虚假”,后一句应填“虚伪”。

同义词辨析 (知识积累)

A

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祥和”指气氛而言。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0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B

01、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2、表率、表帅: “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03、报道、报导: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报道”读bàodào,“报导”读bàodǎo。 04、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暴发:(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05、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06、辨别、辨认、辨析:“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析”指辨别分析。

07、表示、显示、显露:“表示”(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显示”明显地表现;“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08、边疆、边境:前者指*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后者指*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边界: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09、不详、不祥:前者指(1)不详细、不清楚;(2)不细说。后者指不吉利。爱语文网

10、不止、不只:前者是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后者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11、报复、抱负:前者指对别人反击。后者指远大的志向。

12、不齿、不耻:前者指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13、不肖、不孝: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对父母不敬。

14、编辑、编撰、编纂:“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撰”指编纂、编写。“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15、变换、变幻:前者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16、把戏、伎俩: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爱语文网

17、颁布、公布: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

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18、抱怨、报怨:前者指自己不满情绪很大;后者指向别人报仇。

19、辨(辩)正、辨(辩)证:“辨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错误;“辨证”指辨析考证。

20、摈弃、摒弃: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

C

01、沉重、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

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02、刹那、霎那:前者形容极短的时间,后者指瞬间。

03、斥责、叱责: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

“斥责”偏重于严辞指责。“叱责”偏重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04、驰马、马驰:从前,有个人骑马到乡下去。路下,马受到惊吓,突然狂奔起来,把行人撞成了重伤。于是伤者的家属向县衙告状。县官要骑马人写答辩状。骑马人在答辩状上写了自己“驰马伤人”。他写完后向一位朋友请教。朋友问清了情况,提笔将“驰马伤人”改为“马驰伤人”。他说:“‘驰马伤人’的主要责任在你,而 “马驰伤人”的主要责任却在马不在人。”结果,本应重判的骑马人,却因一处妙改而得到了轻判。“驰马”和“马驰”,只颠倒了一下词序,意思却大不一样。

05、呈现、浮现: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多是想象的,有时是直接看到的;浮现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如“脸上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

06、嘲笑、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07、查看、察看: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08、处罚、惩罚: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

09、沉思、深思、寻思、神思:“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神思”指精神、心绪。

10、才能、才华: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和特长。

11、篡改、窜改: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改动或曲解;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动。

12、处世、处事:前者指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指处理事务。

13、查核、察核:前者指检查核对(帐目);后者指对某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14、查访、察访:前者指调查打听案情;后者指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15、草率、轻率:前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行事;

后者(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爱语文网

16、常(成)规、陈规:前者指久已通行的规则(不带贬义);后者指不实用的旧规章。

17、筹划、筹备:前者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

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18、陈设、摆设: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19、传诵、传颂:前者多用于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迹。

20、船、船只:前者表具体的,后者表概括的。

篇二:考点3、4、5正确使用词语(成语)教案

3、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教学要点】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课时安排】

十五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导入:

词语是构成言语、文章的基本材料,正确地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词语包括一般实词、虚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1)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

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成语的运用是必考点,虚词的运用是常考点。

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分三节来学习。

正确使用实词

一、了解一般实词的特点。(见复习用书)

二、看“高考例题大观”,把握命题趋势

看复习用书,并补充一例讲解:

(2002年春季高考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 话题。

A、限定 抨击 生僻 B、限制 批评 生僻 C、限制 批评 冷僻 D、限定 抨击 冷僻 解析:“限定”是指在数量、范围等方面的规定,而“限制”或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约束等动词性短语,或专指一种规定的范围,从语境上看“八股文”既涉及范围,也涉及数量的规定,所以应用“限定”。“抨击”是指用评论来攻击(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结合语境,新文化运动对八股文的批评形式更应用“抨击”,而“批评”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较为泛泛。“冷僻”和“生僻”都指“不常见的”,前者偏重于“名称、典故、书籍”等,后者更重于词语、文字,结合语境,“八股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简单的字词了。应选D。

(2002年全国高考第3题)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过错(过失、错误) 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 过瘾(满足癖好) 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

B、道义(道德、正义) 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道歉(表示歉意) 能说会道(善于言辞、

很会说话)

C、工会(职工团体) 适逢其会(恰巧碰上了那次聚会)会谈(多人商谈) 心领神会(不用明说就已经领悟)

D、张望(向远处看) 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张榜(贴出文告) 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

高考试题大多选取近义词来考查。近义词又大多具有相同语素,因此,两词的相异语素就成了辨析的关键点。辨析近义词可以从词义、色彩、功能三方面着手。仔细分辨其词义在大小、轻重、褒贬、表达的侧重点等差异;分辨其在使用的对象、范围以及上下文的照应、搭配上的差异。

三、介绍“正确使用实词”考点落实的技巧。

1、要重视积累,强化训练。 2、认读近义词,学会辨析。

近义词的辨析一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辨析:

①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的不同,如:年华——年岁 年代——年月 风俗——风尚

书籍——书 河流——河 局面——场面 时代——时期 边疆——边境 这些词中都有相同的语素,横线左边的词义范围比右边所指的要大。

②词的感情色彩不同。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如:成果——后果 节俭——吝啬

维护——庇护 聪明——狡猾 横线左边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如:果断——决断——武断。

词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如:陵墓——坟 富态——胖

马铃薯——土豆 苍穹——天空 默诵——嘟囔 头部——脑袋

③词义的轻重不同。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如:

处罚——批评 请求——恳求 批评——批判 研究——探讨 蔑视——轻视 制止——阻止 绝望——失望

④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

发挥——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侵犯——主权、利益、领海、人权

侵占——土地、财产、领土、公款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

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

⑤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如:阻碍(动词) 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阻碍(名词) 排除一切阻碍。 强大(形容词) 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 人多可以壮大声势。深刻(形容词) 他分析得很深刻。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入(动词) 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深入(形容词) 必须深入批判反动理论。

3、根据语境,仔细辨别。

强化语境意识。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坚持做到“三审视”:

(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

(2)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如:2001年高考第3题。①句中“庄重”与“郑重”比较:“郑重”有“严肃认真”之意,一般搭配为“郑重声明”“郑重其事”。“庄重”指“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有“严肃端正”之意。“郑重”在句中一般作状语,而“庄重”在句中常作谓语,从①句语境看,“郑重”是恰当的,符合描写发言人的态度。

②句中“演示”与“演练”的比较:“演示”词义为“利用实验或实物、图表把事物的发展过程、变化过程显示出来,使人有所认识或理解”。“演练”是指训练演习、操练,比如可以说“运动员正在演练各种技巧动作”。从句意看,第②句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对开通保安报警系统的一次演习,一次操练,“演练”是恰当的。

③句“引导”与“导致”的比较:“引导”一种词义为“带领,使后面的人跟随”,如“主人引导我们参观了几个主要车间”;一种词义为“启发诱导,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如“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这个词一般不于贬义的语句中。“导致”有“引起”之意。一般用于指引起不好的事,造成不良的结果,如“矛盾导致决裂”。该句中,事情的结局是对本国历史错误地认识,偏离事实,是不良的后果,因此选用“导致”一词是恰当的。

四、引导学生熟记“易混词辨析”

五、强化训练

(一)课堂巩固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领导干部应该廉洁奉公,决不 职权,谋取私利。

⑵几年过去了,她那光润的脸上平添了皱纹,短暂的青春像流水一般 。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每一个公民都具有民主 。

A、滥用 消失 权力 B、乱用 消逝 权力 C、乱用 消失 权利 D、滥用 消逝 权利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主要原因是生产电池的主要材料天然二氧化锰 下降。 ⑵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勤于 和思索。 ⑶我喊他来,他 说:我今天要写一篇文章,来不了。 ⑷他感到有点 ,微微涨红了脸。

A、品味 考察 推托 难过 B、品位 考察 推脱 难堪 C、品味 考查 推脱 难过 D、品位 考查 推脱 难堪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他们请一些儿科专家担任“电脑医生”,在互联网上就儿童保健问题 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⑵父亲多才多艺,在研究外国文学和影视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

⑶如果阅读古典作品,因受感动而去摹仿书中人物的行为,这就证明读者没有 能力,糊糊涂涂做了古代作品的俘虏。

A、提供 刮目 鉴别 B、进行 侧目 鉴赏 C、进行 侧目 鉴别 D、提供 刮目 鉴赏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要大胆 和积极培养成千上万中青年经济管理干部。 ⑵他很 果树栽培知识。

⑶我们对待屡教不改的人和 犯错误的同志所采取的态度是不同的。

A、起用 熟习 偶然 B、启用 熟悉 偶然 C、起用 熟习 偶尔 D、启用 熟悉 偶尔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1999年8月,在长江大堤上,人民解放军与滔滔洪水苦战乐20个昼夜,终于 了洪灾。 ⑵那些不法商人,以各种卑劣手段制假贩假,以 暴利。

⑶威苏威火山 ,熔岩掩埋了庞贝小城。

A、治服 牟取 暴发 B、制服 牟取 爆发C、制服 谋取 暴发 D、治服 谋取 爆发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叶剑英同志曾 南昌起义,领导广州起义。

⑵从4月11日起,国际联络小组的代表开始对前南地区的新一轮

⑶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间有相互 的义务。

⑷经过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这个厂近日已 为国家一级企业。

A、策划 斡旋 抚养 进升 B、策划 调停 扶养 进升C、策应 斡旋 抚养 晋升 D、策应 调停 抚养 晋升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2002年3月29日,三湘女巨贪蒋艳萍一机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死刑,已于昨日 。 ⑵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 的各项工作多要抓紧抓好。

⑶课文被视为准确无误的典范,学生只有迷信的义务,很少有 的权利,更谈不上去化解了。

A、服法 部署 置疑 B、伏法 布置 置疑C、服法 布置 质疑 D、伏法 部署 质疑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每年高考的作文试题都牵涉到众多高校能否准确地选拔人才,同时也对中学作文教学起着某种 作用。

⑵由过分注重知识传承,变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良好道德培养及 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⑶加拿大驻英大使对中国艺术家在异国土地上为自己的祖国喝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之情,表示由衷的 。

A、指导 终身 敬仰 B、指导 终生 敬佩C、导向 终身 敬佩 D、导向 终生 敬仰

(二)指导学生完成复习用书上的训练题。

六、教学随想:

在备考中,重点要做到三方面的落实:一是落实词义的认读,严格区别差异;二是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三是重视积累,强化训练。

正确使用虚词

一、导入

虚词的运用在高考中属于常考题,从1996年到2001年虚词年年必考,1998年考查了介词、副词等的运用,1999年考查了关联词的运用,2000年考查了助词“的”的运用,2001年春季高考又综合考查了连词、介词、副词。

二、了解虚词的分类及其特点

(见复习用书)

三、看“高考例题大观”,把握命题趋势

在看复习用书的基础上,补充:

(1999年全国高考卷第2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 )

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在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解析:“尽管”是一个连词,它有表示让步的意思,后面可用表转折的“但”一类的词与它相呼应。“再”是个副词,它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的重复或继续,但它多用于指未实现或经常性的动作,对于已经实现的动作只能用“又”。“得以”是个助动词,有能够、可以的意思,它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也不用于否定式。“进而”是个连词,用于连接分句,后面的一个分句往往是表示在前一个分句行动基础上采取的进一步的行动。D句中“进而”后面的分句“副食集体和国家利益”只是前面分句的结果,而不是在前一分句行动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行动。

(2000年全国高考卷第2题)下列各句方括号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是( )

⑴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 ]的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 ⑵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 ]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

⑶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 ]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 ⑷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

A、⑴⑵ B、⑵⑷ C、⑶⑷ D、⑴⑶

解析:“的”是助词,用在定语的后面,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是一般修饰关系和领属关系。本题要求考生找出“必须加‘的’字的一组”句子,应该比较容易回答的,关键是看考生有没有相应的语感。⑴句“加快当地经济[ ]的发展”作介词“为了”的宾语,“的”字可加可不加,因为上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没有用到“的”字,所以这一句不加“的”字,不影响意思的表达。这样

A、D两项就可以被排除。⑵句中“它们”作“存在”的定语,表领属关系。“它们”指代上文的“28颗行星”,“存在”前必须加“的”字,才能作下文“是??的”的主语,这样,C项中没有⑵,又可以被排除。⑶句“你[ ]钱袋立即充盈”作动词“使”的宾语,不能加“的”字,因为下文“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的隐含主语仍是“你”,而不是“你的钱袋”,如果加了“的”字,表意反而不明确了。⑷句中“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则必须加“的”字,因为“是”的宾语是“障碍”,“欧亚高手取胜”是主谓短语作“障碍”的定语,不加“的”字,表意就不明确了。与

篇三:【苏教版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3:正确使用成语.doc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66号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

【考点精析】

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能力层级E级。江苏卷考查的是常用的词语,以成语为主,重在“正确使用”。 江苏《考试说明》对成语题作出简要说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属容易题;要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色彩、搭配以及表达的意义等;注意所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重复赘余等。

根据考点要求和命题说明,结合命题实践,江苏卷考查成语大致有以下特点:

(1)

(2)语料取自生活,鲜活生动。语句大多来自社会新闻热点、焦点。

(3)重复考查。

(4)

【真题体验】

(2013.3分)

(1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A. 如临深渊 B. 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 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买椟还珠” 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第二空根据“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一句,所以选填“殊途同归”最为恰当,“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第三空根据“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选填“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指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本题成语的考查数量虽然较多,但题干中明确的语境降低了解题的难度,三个空都可依据这一点推断答案。

(2013.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66号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

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

答案:B

解析:A、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此处用来形容人们欣赏的状态是不对的;C、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D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不能用二者之间。

【方法归纳】

1.全面掌握成语的含义,切勿望文生义。

留心。

2.

不求甚解等。

特别提醒的是:有的成语意义较为复杂,感情色彩呈现两面性。例如:“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也可以用作谦辞。

3.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和对象。

有些成语的适用对象具有特定性。比如“汗牛充栋”,专指书多;“举案齐眉”,专用于形容夫妻恩爱。因此要记清成语的使用对象的针对性,不可张冠李戴。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66号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①用于男女之间或夫妻之间的。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夫唱妇随、比翼双飞、相敬如宾、破镜重圆、藕断丝连等。

②用于形容文学才能突出。如: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倚马可待、行云流水、脍炙人口、不落窠臼等。

③用于勤奋工作、学习。如:夜以继日、焚膏继晷、韦编三绝、孜孜不倦等。

4.细分成语敬辞谦辞。

敬错位。这点涉及语言得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尤显重要。

等。

常见的敬辞有: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

5.留意成语的语意重复。

的意义与其他部分的语意自相矛盾。

6.

成语的使用都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有的和整个句子的氛围相吻合,有的和人称相对应,有的意义和句子相适合。辨析成语和运用成语,不仅要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还要通读句子,看该成语是否符合语境。一定要养成根据语境做题的好习惯。

【知能巩固】

1.(2013.连云港模拟)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66号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国学著作____________,虽然是很多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正是这种____________的状况,使得国学阅读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国学经典不同于网略上速生速朽的文学产品,它是一种智慧的发酵与岁月的沉淀,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哲理,唯有____________,才能慢慢领悟。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久而久之,才能逐渐进入“温故而知新”的境界,每次重读,都有新得,如此读书,才会受益无穷。

A.凤毛麟角 参差不齐融会贯通B.汗牛充栋 参差不齐 细嚼慢咽

C.凤毛麟角 良莠不一 细嚼慢咽 D.汗牛充栋 良莠不一 融会贯通

2.(2013.无锡调研)在下面四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只有与国家和人民____________ ,得到人民的拥戴。

②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____________ ,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③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____________谨慎。

④时间真如____________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A.休戚与共 不孚众望 鱼龙混杂

B.休戚相关 不负众望

C.休戚与共 不负众望 白驹过隙

D.休戚相关 不孚众望 行云流水

3.(2013. ( )

A佩服他的想象力。

B..十足。 ..

C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是....

.眦必报。 ...

4.(2013.徐州抽测)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才华也许令青年读者们觉得____________,然而阅读活动应 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无须对作者____________ ,而不妨运用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去质疑,去挑战。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真正对作品的深刻意蕴____________。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66号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A.鞭长莫及 顶礼膜拜 心领神会 B.望尘莫及 毕恭毕敬 心照不宣

C.鞭长莫及 毕恭毕敬 心照不宣 D.望尘莫及 顶礼膜拜 心领神会

5.(2013.南京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屈原本可以不死,如果他明哲保身,与世俯仰。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死亡,正是对当时丑恶现....

实的绝望以及对苟且人生的否定。

B.朗朗当晚的演奏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他的手下,键盘是活的,音乐是活的,和乐队的配合更是琴瑟和谐。 ....

C别人就会反戈一击,置你于死地。 ....

D英文文稿,破绽百出,不忍卒读。 ....

1.答案:B

的透彻的领悟。和后面的“慢慢”搭配不当。

2.答案:C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侧重主观上的认识和态度;“休戚相关”指

3.答案 A

解析 AB项“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D项“睚眦必报”形容气量极其狭小,属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

4.出了“不说出来”的意思,不合语境。

5.答案:A

解析:B项“琴瑟和谐”比喻夫妻恩爱,和美融洽。C项“反戈一击”比喻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营垒,或原来支持过的人。D项“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1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
相关文章
  • 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

    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运用考点三正确使用常见词语(成语)【考纲解读】:近年均是出一项单项选择题,要考生对容易混淆的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进行比较、辨析...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