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真正的有效教学是育人和育分的和谐统一 正文

真正的有效教学是育人和育分的和谐统一

2016-11-04 10:58:4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让教学考和谐统一

让教、学、考和谐统一

[来源:本站 | 作者:喻国平 | 日期:2011年12月23日 | 浏览52 次] 字

体:[大 中 小]

——我对初中语文命题设计的几点看法

公明中学喻国平

我于11月初参加了新区初中语文教师的命题预赛,后又于12月1日参加了深圳市命题决赛;之前还参加了2010年中考命题工作。一路走来,对命题设计有些困惑,也有些感受,也有些思考。写出来供自己反思,也希冀同仁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命制一份高质量的试卷。

先介绍一下本次参赛的情况:比赛方式和命题设计要求。 一、比赛情况

比赛方式:

比赛试卷分为“改编题”(20分)和“原创题”(80分)两部分,满分为100分。选手根据命题要求针对初中毕业生水平进行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设计。

改编题,两小题,每题10分,根据提供的原题改编,写出答案和修改理由;原创题,80分,四小题,每题20分,根据提供的文段材料设计试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以及说明设计意图。

改编题文段选用议论文文体包利民的《创造生活》。后来才知道,两道题目都是2009年辽宁锦州市语文中考原题。

原创题文段《书房》选自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此文还未曾用于中高考。 比赛为全电脑操作,不能带任何资料,也上不了网。比赛的作品由广州的专家进行盲评和点评。

命题设计要求:

1.题目设置符合《课标》对现代文阅读评价的具体要求,很好地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题干表述简洁、得体、无歧义,并能体现文体特点; 3.考点具体,指向明确,针对性强,有一定的考查价值;

4.题目设置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梯度,含有内在逻辑性,呈现不同的能力层级;

5.题目设置能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兴趣; 6.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明晰,分值设置科学,体现重难点,分有所值,设计意图表述准确流畅。

感受:比赛意图有三,一是考查参赛者对文本的独立、迅速地解读能力,二是考查对课标的理解熟悉程度,三是考查教师的命题设计技能和水平。解读能力来自于长期的阅读和感悟;在日常教学中要用课标理念做骨架,努力达到融会贯通的熟悉程度;在命、评、讲题中,要有对试题的研究反思意识,不断提高自己命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接着我将围绕中考命题和比赛命题,谈几点感受和思考。 二、对命题的几点思考 (一)心中有课标

身体检查有健康指标,教育教学有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其实就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一个共同的基本的统一的要求。教、学、考有了这个标准,就像所有跳舞的人听到了同一首乐曲,有了节奏可踩。

初中阅读教学的总目标: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初中文学作品阅读的具体目标:

1.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5.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6.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下面四道题,我对《书房》一文命制的原创题。 题目1(20分)

试题设计:(10分)仔细阅读第(2)段,请你概要地说说作者写了哪几种人对书房的不同态度。(3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设计:(5分)作者写了三种人对书房的不同态度,寒苦读书人做梦都想有一个理想的读书之所(1分):一般人有能力布臵一个书房却不肯匀出房间来(1分):富有的人不给孩子书桌和书房(1分)。(写到一点1分,关键要写到什么人及其对书房的态度或做法。意思对即可。)

设计意图说明:(5分)考查学生对段落的解读及其梳理概括的理解能力。第一道题最好难度小些,便于考生稳定情绪,顺利进入良好的阅读状态。

题目2(20分)

试题设计:(10分)阅读第(5)(7)段,请你简要地说说作者所描述的两种书房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设计:(5分)周作人书房(苦雨斋)的特点:干净,井然有致,藏书中西兼备(2分,写到其中两点或以上给满分);潘光旦书房的特点:藏书极富,好用书槴,系着书签(2分,写到其中两点或以上给满分)。

设计意图说明:(5分)考察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应用能力:引导帮助学生逐步解构文章。每种书房至少有三个特点,但评分标准只要答对两点即给满分,是对考生的一种关爱表现。

题目3(20分)

试题设计:(10分)品读第(6)段的句子(即最后一段),请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3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设计:(5分)这句话的含义是说:闻一多先生喜欢站着看书考证,把书随手堆在唯一的太师椅上,书房虽乱但却有情趣,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1分,重点应落在对“点缀”的解读上)。作用是:在段末议论,照应(或呼应)段落的开头句(1分,

写到“议论”或“照应”其中一点就给满分);流露了作者对闻先生专心研究的学习精神的敬佩之情(1分)。

设计意图说明:(5分)品析语言几乎是一道必考题,但很多题目都有一种考查答题套路的俗气。这道题内涵丰富,既考查了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鉴赏能力,还考查了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体验作者的情感等多方面的知能。

题目4(20分)

试题设计:(10分)读完全文,你可能也想拥有一个理想的书房了。请发挥想象,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书房。(70字以内)(3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设计:(5分)示例:我理想的书房,掩映在繁花茂林中,能听鸟语闻花香。藏书丰富,符合我的喜好:分类存放,便于我的取阅:书桌结实,能承受我叫绝时的猛拍。(符合题意,有想象,有描述,语句流畅就给满分;其他的酌情给分。) 设计意图说明:(5分)学生在阅读中分享了许多名人的书房特色后,一定会有一种触动。会由一种憧憬,那就是也想拥有自己理想的书房。这道题,及时地引导帮助同学恰当地阐发自己的体验或理想,同时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描述的表达能力。显示命题者的一种美意善情。

感受:心中要有对课标的理解和记忆,才能在阅读和命题时有感觉,才能在文章中看出精妙的考点来。

(二)教中循考纲

考试大纲(即考试说明)是地方性教、学、考的指针,就像跳舞的人除了按照相同的旋律和节奏跳,还可以有自己的发挥而跳出不同的舞姿。就像打羽毛球的人在统一的规则下可以用左手也可以用右手握拍。深圳语文中考的考点、题型、结构就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深刻领会考纲考点,促进教学效率。

考纲中把阅读能力分为三级:理解能力为B级,应用能力为C级,鉴赏评价能力为D级。我原创的前三题,分别先后对应这三种能力,第4题考查了想象和表达能力,呈现了一种能力梯级,题目设置顺序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

感受:在题目、答案、意图中,都会都要自觉不自觉的渗透进课标和考纲的理念。

(三)学中有质疑

平时练习和考试中,我们大多数都是使用现成的中考题目,我们出的试卷大多数是拼凑或复制的。即使是中考题目和答案,也有不完美不完善的,甚至有明显的不足。我们使用和借鉴学习中要学会质疑,学会对题目和答案进行修改,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增强命题设计意识。

例1:比赛中的改编题目1(10分) 原题:文章开头第(1)段的作用。(3分)

答案:作用:归纳三种人的生活态度,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分);引出“创造生活”这一论题(1分);引起下文(1分)。

改编题:文章开头第(1)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

答案:第(1)段在内容上的作用是:列举出三种人的生活处世态度(1分);形成对比,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1分,一点0.5分)。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引出“创造生活”这一论题和观点(1分);引起下文的议论(1分)。

修改理由:原题对“作用”的“问法”比较笼统模糊,指向不够清晰,容易造成学生难以下笔;改后的题目引导学生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方面思考答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原答案中“归纳”不如“列举”恰当;缺少“对比”的作用;“引起下文”不具体,应该是“引起下文的议论”。

例2:比赛中的改编题目2(10分)

原题:作为青少年的你们,应该如何创造自己的生活呢?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案:围绕怎样创造生活去写,言之成理即可。

改编题:除了文中的“创造希望”“创造激情”“创造生活的内容”之外,你还能想到什么创造美丽生活的方法或形式吗?结合你的实际,简略说一点。(3分)

答案:示例:创造生活还要创造浪漫。有了浪漫,就像连绵起伏的山峦,原本枯燥的学习生活不再平淡与乏味;创造浪漫,就如一股春风掀起海面的波浪,沉寂的校园就充满了笑声和感动,变得有滋有味。(不与文中的内容重复,能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一点,语言优美,给满分。与文章重复的不给分;言之成理,符合题意,酌情给分。)

修改理由:原题本身缺乏“创造性”。阅读文章应该启发学生有新的思考,新的创造,才有实质性的意义。改后的题目,就是检查学生的“创造生活”的能力。答案不能省略,像这种情况命题者一定要给出示例。

(回来后,上网查了一下,这两道改编题都是2009年辽宁锦州市语文中考原题)

例3:14.请品析第(6)段划线的句子。(4分)(2011年深圳中考《古藤》)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题干指向明确吗?

可以改成: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品析第(6)段划线的句子。(4分) .......修改理由:品析句子的角度有很多:句式、炼词、修辞、结构、内容、情感、写作手法等。如果题干指向明确,考点具体,针对性强,就有一定的考查价值。改后的题目给了品析的角度,考生就有思路,答案不会千奇百怪,改卷就有区分,检测就有效度。

感受:多做题,多思考,多质疑,多总结,命题意思就会增强,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四)试题有四度

对一份试卷试题的评价一般从四个度来分析。 1.难度

难度是指测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衡量测试题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参数。难度和区分度会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能的高低。

测试题的难度系数,一般在0.3-0.7之间才认为是比较合适的。0.5左右的平均难度是最好的。低于0.3和高于0.7的试题不要太多的比例。太难都不会答,太容易又都会做,这样就失去了检测、区分、筛选的意义了。

关于难度的定义和公式:

P=x/w (w为某题的满分值,x为该题得分的平均分值。)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难,值大时表明试题容易,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2.区分度

区分度是区分被测对象能力水平高低的一项指标。区分度高的测试题,能够使水平高者得高分,使水平低者得低分,真正地拉开被测者分数的距离;如果区分度低则检测不出对象的水平和能力的差异。

区分度与难度有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中等难度的测试题区分度较大。另外,试题的区分度也与应试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3.信度

信度是指测得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稳定性越大,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如果用同一套测试题对同一被测对象先后进行两次测试,第一次得70分,第二次得40分,结果就不可靠了。

信度通常以两次测评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系数为1,表明测评工具(如试卷)完全可靠;相关系数为0,则表明该试卷完全不可靠。一般来说,要求信度在0.7以上。

评价信度的方法:

(1)重测法,(2)复本法—副题,(3)折半法,或者说:用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内部一致信度三种方法来进行评估。

4. 效度

效度是指考试有效性或正确性的质量指标,即是否考了要考的内容,试题难度、区分度是否适宜,考试最终是否达到了它的预定目的等。

分析:从试题难度来看,选择题第4题和第14-18小题(文学作品《三分春色一分愁》阅读题)的难度比较适中,说明其鉴别性能高,所以其区分度也都最接近0.5,有效区分度最好,能测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而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其中还有四道题已经突破

篇二:让有效教学的魅力在“双分模式”下张扬

让有效教学的魅力在“双分模式”下张扬

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 王爱华 (224100)

“双分教学”,即“分阶段”和“分层次”的教学,就是根据学生认知的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的阶段性规律,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成长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成长期,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这一阶段学生负担轻学习效果好。第二阶段成熟期,是在打好一定基础条件下开展分层次教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主要以自主学习和研究探索的方式学习加深拓展的内容。原来基础较差的学生主要进行复习巩固性学习,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内容居于两者之间,每天既复习巩固以前的知识又开展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双分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它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同时还是一种教学思想,它讲究教学的全纳性、普惠性、适性性、差异性。

在“双分”模式下,打造有效的课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讲究课前导学的有效性

“双分教学模式”倡导编写“导学案”,每课必须向学生提供“导学案”,让学生先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而进行探索性学习。在编写导学案时应将难易不一、混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方法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设计的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地熟悉教材、懂得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生活、向社会、向自然延伸。导学案的编写应注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

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受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鼓励,学习艰苦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讲究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双分”课堂教学一般由自学、互学、助学、检学、补学五个环节组成,但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不同,要求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双分教学模式”并没有刻板的课堂模式,但各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教案审查、课堂教学评价时都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注重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杜绝繁、难、偏、旧、深、怪,这样才能拥有充分的教学创新精力和时空,让所有学生不断拥有学习成功的快乐,充满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其次,倡导课堂的灵动性。灵动的课堂,就是看学生是否学得积极,学得高效,学得快乐,学生是否身、心、智、德得到全面发展,亦即学生素质是否得到提升。这个灵动主要表现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表现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悟感,促进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共同发展。教师应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教师在课堂中要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课堂内容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带入特定情境。同时,教师还要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并用,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或回答,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强调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课堂上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第四,追求平等,张扬个性。 “双分教学模式”立足于“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惟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才能激活思维,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教师要真诚的爱自己的学生,爱他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亲近他们,与他们心心相印,尊重他们的人格,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使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实践证明:无论是在成长期还是在成熟期,只要是基于平等的“爱和兴趣的教学”,定是高效的教学。

三、讲究自主学习的层次性

“双分教学”要求教师在成熟期的教学,每天布置一份研究性学习材料,材料内容80%左右为巩固复习的内容,20%左右为加深拓展的研究性学习内容。要求基础有问题的学生主要做巩固性练习题,基础好的学生在

巩固知识的基础上主攻加深拓展的题目,大多数学生介于两者之间,既巩固复习又开展一定的研究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讲究课后辅导的差异性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师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也是分层施教的有益途径。 教师在实施“双分教学模式”时尤其强调对学困生的“点”的辅导,要求每位科任教师每天必须依据学生课堂提问的表现、作业的正误、学习状态的轻松与否确定辅导对象,课后作适当的辅导。对于中等生则突出“线”的辅导,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例如女生对抽象的图形识别有障碍,男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散漫、怕烦不愿意计算、不肯主动做练习等。也可以对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生作集中辅导,其目的就是不让一位同学掉队。

“双分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现代的教学理念。它探索的是一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和谐统一的道路。“双分教学模式”的实施为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了时间保障,有效地解决了社会对应试教育的需求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矛盾。当然,教学的内容是复杂多变的,各个学科有其各自的特点,不同阶段的教学也有不同特点,时间比例和教学的形式必然是灵活多变和丰富多彩的,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人加入到“双分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来。

“双分教学模式”的推进,让我们懂得: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勤于思索、勇于探究,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课改要求,才能真正实施有效教学,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成长。

篇三: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几点思考和探究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几点思考

——参加区进修学校教研〔备课〕组长培训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指的就是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的教师,如何能够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客观的评价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中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性的?

通过学习知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标准已不仅仅是停留在“我听懂了,我会做了”这样的层面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走入了一种误区。真正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三维目标达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三、如何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1、树立正确的观念。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不是传统的“我听懂了,我会做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停留在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掌握,还要关注学习过程中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心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新时期国家的建设和竞争更需要有创新性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就要从小抓起,是一个可持续的,长期的行为。

2、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更应夯实双基,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比如专业知识和素养,师德师风的建设。

?1?提升教师的素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课堂和教学的评价标准、制度和体系,也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再“唯分数论英雄”,不再”考分考分,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真正让学生既能学到当前的知识,又让学生的学习有了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2?、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3、确实开展好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每上一节课,我通常要准备一个月”,国内某著名教师如是说。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和途径。通过教研活动,可以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得到提高,通过同课异构,又可以使得教法教学丰富多彩,通过交流讨论,使得上课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总之,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认为要认真学习《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了解其中的纲领和内容,体会它的精神和实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作到有的放矢,提升和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现在数学出现差生面大、低分多,优生不优。所以,如何做好培优转差工作,是摆在我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对待差生问题上,了解为什么差,什么原因差。差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学习习惯差。“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是说明只要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会有好的成绩。差生在听课、复习、作业这几个环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加上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只要有一个环节没弄懂,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后面的学习。二、学习方法、策略不足。在学习方法上千篇一律,默守成规。常常见不少同学“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都是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点,只是一知半解,或根本就没有弄懂。有学生抱着数学课本死记硬背,对于数学这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却不会活学活用。

加强概念性讲解,同时在学生探索,讨论,学习的过程中,不觉体会了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在讲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可以先复习和联系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讲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时,都可以构造成三角形来做;讲分式可以联系分数;平时注意数学思想和数学素养的培养,我相信这一定会成为学生一生的财富。

关于试卷讲评,我想应该更多的从改卷实际出发,把试题和知识点联系起来,同时注重教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不要变成考试的“机器”,“高分低能”。教学方法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关乎教学的成败。课上老师讲授,学生听受,如果不给学生以独立思考与

独立活动的机会,学生就会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所以,试卷讲评不再是答案的重复,而更要将它变成一节分析,解决和归纳的课。让学生掌握其方法,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我想这就是一节成功的试卷讲评课。

想用中靶实验验证“用频率估计概率”,同时,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设想应该比“掷硬币”更能联系中考,更多地体现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同时这个选例更高吸引力,更具创新性。

在实践中,确实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极其活跃。但有一个因素,没有料想到,就是时间控制,学生抛掷中靶难度大,所以次数不可能很多,耗时还很长,而“分组掷硬币”的试验则不会有以上情况发生。就教学效果来说,后者更能体现教学目的。我终于领悟到为什么教材上把它安排到“数学活动”上去了。

由此可知,实验操作课不仅要明确实验目的,告知操作步骤,更要道具准备充分。实验目的要明确,同时,还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如果迟迟出不来效果,那么整节课的教学计划就会打乱,更无从谈教学目的了。

复习课怎样上?我开始的思路是“三步法”,即先过一遍知识点,复习例子;然后是讲评

学生的文章写得越来越好了,我念了几篇风格迥异的文章 确实,教学方法的提高犹如在黑暗中踯躅前行,虽艰难而有收获。“写三年教案成不了教学专家,但是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会成为教学专家”。我在想,为什么八班的课比较难上,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自身的原因还需认真思考。我上课不可谓费尽心机,同时也千方百计地钻研教材,尽量按教学规律科学有效的上课。这个学期,自认为要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也更加敬业,常常是挑灯夜战,明思苦想的。

1、学习教学大纲,确定教学任务、目标和基本的教学方法;

2、认真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和德育智育因素;常见教学目标上写:理解某某概念,性质和定理什么。关于教学中的“理解”,《学生学习方法与策略探究》中说:包括三个层次:1、能正确陈述所学内容;2、能够解释这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内在逻辑性;3、能够举例;4、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那么如何提高理解知识的效果呢?要做到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学生的感性认知;3、利用突出本质属性;4、准确的语言陈述;5、使知识系统化;6、培养学生的优良思维。知识的巩固:

运用变式:1、不在多,在精;2、具有代表性;3、不一定在课堂上解决,在课后作业上也行;4、用变式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习动机就是要学,想学,有兴趣学。靠命令,体罚,课后留下是没有用的。是会扼杀学生积极性的。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当学生有了外部学习动机之后,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并促使这些因素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当学生有了内部学习动机之后,仍然要利用外部条件去激发外部学习动机;以激发和维持内部学习动机为主,适当利用外部学习动机,使两者并行不悖,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几个要素:1、要有扎实深厚的知识基础;2、要有明确和强有力的学习动机;3、兴趣的形成还有赖于认识和情感的不断加深。

如何培养兴趣:

有意注意的几个规律:1、有兴趣;2、活动的紧张性;3、学习的目的性;4、较强的意志力;5、减少学习疲劳。

那么老师应如何做呢?1、先提问,再点名;2、走到他身边给些暗示;3、讲关键或重点难点时指出来;4、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方法不等于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驾驭和使用学习方法的能力。学校学习只是学习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训练,学校后的学习和教育对人的一生更为主要也更为重要。

好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效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综合素质的改善产生影响,使他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是培养了学习兴趣。其次,铺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会明显增强。第三,养成思考习惯,会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

根据认知规律,遵循“观察—〉发现—〉规纳—〉运用”的过程。我深深地质疑


真正的有效教学是育人和育分的和谐统一》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789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真正的有效教学是育人和育分的

    让教学考和谐统一让教、学、考和谐统一[来源:本站|作者:喻国平|日期:2011年12月23日|浏览52次]字体:[大中小]——我对初中语文命题设计的几点看法公明中学喻国平我于11月初参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