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远去的乡愁阅读答案 正文

远去的乡愁阅读答案

2016-11-04 09:35:34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湖北宜昌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宜昌市一中2015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二)

语 文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本试卷与2015年高考试卷没有对应关系。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中听(zhōng)吹毛求疵(cī) 下载(zài)光阴荏苒(rěn) ....

B.酾酒(shī) 偃武修文(yǎn) 荫凉(yìn)...

C.整饬(shì) . 焚膏继晷(jiù) . 转弯抹角(zhuǎn)挨近(ái) 外强中干(ɡān) ...

D.精湛(zhàn) 循规蹈矩(jù) 稔知(shěn)璞玉浑金(pú)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狭隘 博奕 核威慑 醍醐灌顶

B.范文 媚俗 挖墙角 语焉不详

C.法码 虚拟 掉书袋 挑肥拣瘦

D.韬略 讹诈 撒手锏 饮鸩止渴

3.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 的星空,还是 的灰尘,都是大自然 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捉襟见肘高深莫测不足为奇精巧绝伦

B.相形见绌高深莫测不值一提精巧绝伦

C.相形见绌讳莫如深不足为奇巧夺天工

D.捉襟见肘讳莫如深不值一提巧夺天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B.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不仅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有爱情的美好,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诚实守信、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而且充满了时尚文化元素,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林黛玉是一棵世外仙姝。她在孤独的环境中成长,又匆匆地在孤独的环境中凋谢。“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带着对宝玉绵绵的恨,沉沉的爱,带着一生都未流尽的泪,她随着飘扬的花瓣,远去成灰。

B.《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一个能体现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人物。阿Q善于健忘,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了,但也有难忘的,临死前他对画押的圈画的不圆一直耿耿于怀。

C.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他认为要实行王道,关键在于保民,“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而他的性善论的哲学思想是其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同时认为人人都有为善的可能,“人皆可以为尧舜”。

D.“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句台词,是哈姆莱特在装疯时对他的情人奥菲利亚说的,目的是假意疏远奥菲利亚,并让偷听的波洛涅斯和国王认为自己是真疯了。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漫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品格

赵建成

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的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对孔子的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的意味,是对孔子的否定,但对孔子的认识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先声。

然而,这种文化品格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孔子为匡人所困,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是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的,这既为他提供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孔子而言,他的一切行动不是建立在预判了结果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从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出发,去做他该做的事。当然在做之前,他可能已经预见了事情的结果,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应有的行动。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鲁哀公而请讨之。衰公命其告夫季孙、孟孙、仲孙三子。孔子又告夫三子,不可。两次“告”的结果,孔子是早就知道的,但“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子路也曾经说过,君子出仕,要尽其应尽之职责,而其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这种对于形势的认识,应来自孔子。

为与不为,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但孔子所确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朱熹《论语精义》曰:“……夫可不可在天,而为不为在己。圣人畏天命,故修其在己者,以听之天,未尝遗天下。圣人亦不敢忘天下。虽知其不可,得不为哉?”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七亦云:“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之所以贤;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者,夫子之所以圣。晨门但知晨几,而不知夫子之为夫子者也。”他们都看到了这种文化品格的可贵之处与重大意义。

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来。屈原和文天祥便是其中尤为特出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是他们高洁品格、高尚人格的光辉写照。他们的言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突出表现,尤其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影响深远。 今天,“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摘自2014年9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6.下列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确立了“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内涵,在孔子身上,这种品格体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B.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被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继承,特别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

C.“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他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重大的影响,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D.“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起源于上古时代,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正是这种文化品格的前奏。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晨门讥诮孔子,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但他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也肯定了孔子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

B.“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反映了上古时期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是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

C.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告”鲁哀公,要求出兵讨伐,哀公也同意出兵,让他“告”季孙、孟孙、仲孙三子,结果不被三子许可。

D.宋代钱时认为晨门“贤”在“知其不可而不为”,但晨门不了解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样“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因而晨门成不了“圣人”。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为”与“不为”,孔子不是站在个人得失上所作出的功利性选择,而是“听命于天”,“不敢忘天下”,因而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

B.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直到今天,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C.孔子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处处碰壁,主要原因是他总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他的自信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

D.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只要符合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即使在做之前明知会失败,他仍会毫不动摇,这也正是其人生悲剧所在。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颓圮,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甃筑,墉堞屹然。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寻以母忧去官。服阕,授江西广饶九南道。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时群苗交煽,军事方殷,古州姑卢硃洪文诸叛案,德荣治鞫,详慎重轻,咸称其情,众心始安。及苗疆渐定,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急见能。二年,贵阳大火,德荣谒经略曰:“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广泗感动,戒将吏如德荣言。

四年,署布政使,疏言:“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小民难於工本,不能变瘠为腴。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自非牧民者经营而劝率之,利不可得而兴也。今就邻省雇募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诏允行。乃给工本,筑坝堰,引山泉,治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育蚕,於省城大兴寺缫丝织作,使民知其利。六年,疏陈课民树杉,得六万株。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诸州、县报垦田至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 又大修城郭、坛庙、学舍。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益囚粮。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设义学二十四于苗疆,风气丕变。十一年,迁安徽布政使,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十二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循吏列传》,略有改动)

【注】①陴(pí):附属的土墙。②甃(zhòu):修砌。③堞(dié):城上如齿状的矮墙。④鞫(jū):审问。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 疏:上奏

B.六年,疏陈课民树杉 课:督促

C.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 比:近来

D.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 勖:勉励

10.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陈德荣“宽厚仁慈”品格的一组是( )(3分) ①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 ②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③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④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

⑤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 ⑥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

A.②⑤⑥B.①②④C.①③⑥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德荣防守威宁时,他设法加固城墙,与叛军相持,令叛军不敢攻城,直至援军到来,打败敌人,表现出他的勇敢与谋略。

B.陈德荣担任贵州按察使,对苗族叛乱,处置谨慎公平,大得民心。他告诫属下将领,对苗裔④②③①

不能一味镇压。

C.陈德荣任贵州布政使期间,采取雇募临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设立机构进行集体培训等措施,推广先进技术,发展生产。

D.陈德荣不仅重视农业,而且在兴礼宣教方面也不遗余力,他大修坛庙、学舍,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3分)

(2)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

(3)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3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山寺

项 斯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1)简述本诗的行文思路。(4分)

(2)分析“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2)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6)怀良辰以孤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8)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贺《李凭箜篌引》)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篇二:2014年春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

2014年春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

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狡黠(jié) 惟妙惟肖 扶掖 . 浑身解(xiè)数 .

B.吊唁(yàn) 粗制烂造 绯红 情不自禁(jìn) ..

C.疮痍(cāng)恃才放犷 陨落 怏怏(yànɡ)不乐 ...

D.缄默(jiān)正襟危坐 招徕 鳞次栉(zhì)比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

B.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

C.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

D.张璐同学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离岛免税政策实施还不到一个月,就有数十万的消费者蜂拥到三亚免税店抢购各种高档商品。

B.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又看见外面绿树发芽和翻新的泥土气息。

C.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多次“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上海市物价局近日对其作出200万元罚款。

D.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使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而弋阳腔和昆山腔又是其中影响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两大声腔。 ②在明中叶以后的南戏舞台上,出现了诸多声腔激烈竞争的繁荣局面。

③所以说,这两大声腔的成就上面都凝聚着江西艺术家的聪明智慧、才干和辛劳。

④其中以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江西的弋阳腔、江苏的昆山腔为著,戏曲史

上并称为“南戏系统四大声腔”。

⑤弋阳腔是江西人的创造,而昆山腔改良的鼻祖也是江西人。

A.⑤①③④②B.④⑤①③② C.②④①⑤③ D.②①⑤③④

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 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 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 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6.概括下列语段的主要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批评有多种,一种是不痛不痒的,讲点鸡毛蒜皮的问题,无关宏旨,不伤和气;一种是和风细雨的,用词委婉,语调平缓,不动筋骨;一种是一针见血的,意见尖锐,直指痛处,不留情面。平心而论,听得进前两种批评不难,难的是能听得进、容得下尖锐批评。因为这种批评可能会声色俱厉,不留余地,可能会言语过激,有失分寸,很容易使人面红耳赤,难堪窘迫,下不来台。如忠言逆耳往往指的就是这种批评,即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它真正能使我们进步、给事业带来帮助。

A.批评有多种多样B.要听得进尖锐批评

C.忠言逆耳利于行D.批评要讲究方式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在今江西新建县赣江西岸)。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了诗人长夜枯坐,眼下就只有寒灯一盏,摇曳作伴。

B、颔联点明了“除夜”,吐露与亲人有万里相隔之感。

C、颈联中的“支离”,指形体不全,写出了路途辛苦。

D、尾联写一年伊始,万象更新,可是诗人的愁情苦状却不会改变。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起句突兀,却在情理之中。“谁相问”,用设问的语气,更能突出旅人凄苦不平之情。

B、颔联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性和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暗中俯仰、百感苍茫的情思和意境。

C、颈联写出了这种沉思追忆和忆后无法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

D、全诗写情切挚,寄慨深远,一意连绵,凄恻动人,自非一般无病呻吟者可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率五百骑守捉①东路,彦章以兵少战败,被擒。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

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见杀,年六十一。

【注释】①守捉: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军、城、镇、守捉皆有使。

9.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彦 章 武/ 人 /不 知 书B、彦 章 /武 人/ 不 知 书

C、彦 章 武/ 人 不 知/ 书D、彦 章/ 武 人 不知/ 书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活() (2)谢()

11.说说“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的意思。(2分) 答:

12.选文记叙他“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3.结合文意,评价王彦章的品质?(2分)

答: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 。

(4)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

(5)在古代忠君与爱国紧密相连,所以古代很多爱国诗人或词人留下了一些忠君思想的千古名句,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 ”。

(6)《岳阳楼记》中既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又表达了作者自己高远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7分)

远去的乡愁

陈平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乡愁,颇像一曲古老而又充满着温馨的歌,每当夜阑人静之际,它会时隐时现,忽远忽近在你耳边响起,恰如游子剪不断的情怀和思念,洒满了童年的酸甜苦辣,这时,真恨不得两胁生出翅膀飞向故乡!

我的故乡是一个典型的盆地式客家小山村,一排排的小青瓦房傍着四周山下建造,中央是水旱二用的田野,村子里屋前东西二条小溪清澈见底,水中小鱼小虾偶尔可见,整条小溪上有不少?石跳?和石板小桥,每天早晨,妇女都会三三两两地蹲在一起洗衣服并呱呱啦啦地唠叨着家常。春天季节,桃红柳绿,竹篱兼小青瓦屋、绿树一角的屋檐下袅袅炊烟,真是?小桥流水人家?!(A)俨然一幅生机盎然的设色?国画?!(设色:美术术语,涂色、着色之意。)

当然,最使人眷恋的还是故乡那一片片屋后的树林,尤其是我们村子祠堂后面那一片,大的可二三人合抱,小的如缸瓦罐粗。这树林子下面,连接长着贴着地面生长的野草,是我童年的乐园。这一片?园子?树林,会长出如针刺般的?园子?,秋深果熟季节,掉得满地皆是,剥去带刺外皮,咬开果壳,如板栗肉一样喷香;这些树木,一年四季,郁郁蓊蓊。还有,不管多么热的酷暑天,只要往那里看上一眼,就会感到浑身凉爽……然而,这些长了几辈人的森天古树,经?人民公社?办食堂以后,被伐作食堂柴薪或大炼钢铁烧作木炭,早已荡然无存。就连新中国成立后就断了?香火?改作小学的祠堂,如今也已经断壁残垣,长满野草了!故乡的小学,上世纪80年代初期,老师10多个,学生200多名,因为校舍拥挤,迁出原来改作学校的祠堂。但到如今,故乡的小学去年仅剩下三个教师七名学生了!据说不久要撤掉并校。

在我的家乡,我是第一个走出去的人。1976年,我悄悄离开那贫困的小山村去到外面的世界。刚出来的头几年,每逢过年,总想回家看看,由于渴盼着回家,提前多少天心旌就摇荡了,觉睡不好,饭吃不香,合上眼睛就感觉走进家门。背着鼓囊囊的大包小包的年货回到家里之后,一连几天晚上,全村子里老老少少都会到你家里闲聊,听你讲外面的精彩世界;讲到吃的时候,和你一起咽口水;

讲到快乐的时候,和你一起欢笑;讲到惊险的地方时,一起和你捶胸顿足;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着我带回村子里很少见到的香烟,满屋子烟雾缭绕,满地的烟头烟灰,人来了一拨又一拨,二三十条香烟,不到一周便一扫而光了。这也许便是?乡音?和?乡情?吧!那时节,许多的人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试探着如何离开!

离开故乡的开头几年,我回去过年了。城市的丰富生活经常使我忘却那些?乡音?和?乡情?,回到老家,最不习惯的就是上厕所,客家人乡下的粪缸大而深,上厕所时那些花脚大山蚊会把你的屁股咬得起个大包,奇痒难受。还有,因为交通不便,虽说乡下老家离城里直线也不超百公里,但无论从哪里绕道,坐车坐船也得整整一天时间。

父母去世后,我去了更远的杭州、上海和北京。到换了世纪的前几年回到乡下老家时,原来1300多人的村子,平时仅剩下400多个老弱病残在留守,年轻人像我当年一样离开了家乡,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和小孩子了。

村子里的小青瓦屋正在慢慢消失,许多不伦不类的?小洋楼?杂乱无章地长在原来村中央的田地里,(B)那一幅生机盎然的设色?国画?再也没有了!

今年春节,我回乡下住了几天,拜访一些同龄人或长辈时,仍然很少见到年轻人。他们说前几年过春节时村里还很热闹,但这种景象这二年好像也没有了。

早几年就随着打工的父母到城里上学的侄孙还未开学,来我家玩电脑,看着他飞快点击键盘,我问他:你想你爷爷奶奶不?他摇摇头。我又问他,想老家不?他专心玩着电脑,连头也不回了。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C)远去的,看来不仅仅是村子里的热闹和那幅生机盎然的设色?国画?,还有那淡淡的?乡愁?。

(选自《光明日报》2012年2月29日)

15.根据作者的思路,梳理一下作者回忆了故乡哪些方面的内容?(3分) 答:

16.作者为什么会说“最使人眷恋的还是故乡屋后那一片片的树林?(3分) 答:

17.文中A、B、C三处均提及那幅设色的“国画”,请分别体会这三句话的作者的感情。(3分)

18.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4分)

(1)乡愁,颇像一曲古老而又充满着温馨的歌。

答:

(2)一连几天晚上,全村子里老老少少都会到你家里闲聊??不到一周便一扫而光了。

答:

19.文中“远去的乡愁”是什么意思?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结合下面的材料或

篇三:2015年上海徐汇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5年上海徐汇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僻字的文化意义

蒋原伦

(1)《汉字听写大会》这一类的电视竞技节目,短短一年间成为小时尚,节目的看点就在于中学生能写出不少笔画繁复的汉字和艰深冷僻的词汇,那些躺在典籍或文献中某个角落难得一见的字词:比如“捍蔽,比如,唼喋,还有“觳觫”等,如果没有这类竞技节目,我们可能一辈子不会用到它。

(2)人们有理由质疑节目策划者的意图:那些艰深冷僻的字词除了难倒学生,在最后关头起到淘汰参赛者的作用,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吗?

(3)这里要谈到僻字的文化意义,所谓冷僻的字和词,是指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不常用而逐渐退出人们视野的字词.当然,“冷僻”是相对的,而且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比如“囧”,“槑”,还有“烎”等等,而今又回来了,成为网络热词。某种意义上,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激活。 ..

(4)据统计,《康熙字典》中收了四万七千多字,而《鲁迅全集》总共用到的汉字才七千七百来个,鲁迅可能是二十世纪作家中用汉字最多的文学巨匠,即使这样,《康熙字典》中还剩那四万来个字没有动用。海明威喜欢用冰山理论采形容文学创作,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与水下的八分之七构成厚积薄发的态势,其实,冰山理论挪用来说明常用字和生僻字的关系也很贴切,常用字必额浸泡在十倍于它的庞大字库中,才能时时焕发出活力。

(5)汉语表意崇尚简而意丰,词语或词组根据表速需要重新组合能衍生出新词,例如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章大家韩愈,在一篇文章中创造了“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等新词,这些“冷僻”词语不符合约定俗成,可能一时流行不广,但它们表意明确有时又不可取代,反倒有长久的生命力。

(6)看汉字听写大会之类的节目,人们惊讶的是这些青涩的学子怎么写得出那么多佶屈聱牙的字和词?花功夫在这些“冷僻”的字词上有意义么?其实许多书本知识在人生旅程中可能是无用的,但是它们在激活个体精神方面不可小觑,年轻学子求知若渴,对那些有难度和深度的文字,怀有一种好奇,更怀有一种朦胧的敬意,在参与竞技的过程中精神力量被激发,才智得到认可。

(7)单纯地说僻字对今人有意义或对现代汉语有推动作用,那是无稽之谈。因为脱离了

文化的发展是创造与淘汰并行的,淘汰的旧文化在某些境遇中被赋予新的内涵,的新因素。

(8)对一档节目而言,我认可这样的说法,即听写那些常用但容易写错读错或互相混淆的词语,对于规范我们的语言更有帮助,毕竟僻字不是为了竞技节目而存在。汉字听写比赛只会时兴一阵,而僻字作为人类文化的化石,则会长久流传下去,它的生命力取决于使用者赋予的活力。

1、第(3)段加点词“激活”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列对第(4)段中的举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康熙字典中四万多字对鲁迅的文学创作有实用价值。

B、用《鲁迅全集》的字数来揭示鲁迅成为巨匠的原因。

C、冰山理论强调了储备足够最的僻字对于写作的功用。

D、以“八分之七”类比海量字库对于字词运用的意义。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7)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

①但是所有的文字都记载了先人的生活历程和开拓精神,

②僻字的产生和弃用,显示了文化演进的轨迹。

③那些得以留存的生僻字词,记录了先人的探索尝试。

④当然也包含在那些生僻字中。

○5在这个意义上,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就包含在语言的丰富性中,

A.○5④①③②B.①②○5④③ C.○5④①②③ D. ①③○5④②

4、结合上文,分析第(8)段存在的必要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僻字的文化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第(5)段内容,针对近年“人艰不拆”“高大上”“萌萌哒”等新创词的出现,表达你的观点并作阐释。(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9分)

月光下的喇叭手

林清玄

(1)冬夜寒凉的街心,我遇见一位喇叭手,

(2那时月亮很明,冷冷的月芒斜落在他的身躯上,他的影子诡异地往街边拉长出去。街很空旷,我自街口走去,他从望不见底的街头走来,我们原也会像路人一般擦身而过,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条大街竟被他孤单落寞的影子紧紧塞满,容不得我们擦身.我不由自主地站定,定定看着他从月光下缓缓步来,他的脚步零乱颠踬,像是有点醉了,他手中提的好像是-瓶酒。

(3)他一步一步逼近,在清冷的月色中我看清,他手中提的原来是一把伸缩喇叭。喇叭斑驳锈黄色的音管因为有许多伤痕凹凹扭粗,缘着喇叭上去握着喇叭的手血管纠结,缘着手上去我便明白地看见了塞满整条街的老人的脸。他两鬓的白在路灯下反射成点点星光,穿着一袭宝蓝色滚白边的制服,大盖帽缩皱地贴在他的头上.他真像一个打完仗的兵士,曳着一把还在滴着血的军刀。

(4)在凌晨的夜的小街,我们便那样相逢。

(5)老人吐着冲天的酒气告诉我,他今天下午送完葬后分到两百元,忍不住跑到小摊去灌了几瓶老酒,他说:“几天没喝酒,骨头都软了。”他翻采翻去从裤口袋中找到一张百元大钞,“再去喝两杯,老弟!”他的语句中有一种神奇的口令似的魔力,我为了争取请那一场酒费了很大的力气,最后,老人粗声地欣然答应:“就这么说定俺陪你喝两杯,俺噍首歌送你。”

(6)我们走了很长的黑夜的路,才找到隐没在街角的小摊,他把喇叭倒盖在油污的桌子上,肥胖浑圆的店主人操一口广东口音,与老人的清瘦形成很强烈的对比。老人豪气地说:“广东,山东,俺们是半个老乡哩!”店主惊奇问,老人说:“都是个东字哩!”我在六十烛光的灯泡下注视老人,不知道为什么,竟在他平整的双眉跳脱出来几根特别灰白的长眉毛上,看出一点忧郁了。

(7)借着几分酒意,我和老人谈起他飘零的过去。老人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县,家里有一片望不到边的大豆田,他年幼的时代便在大豆田中放风筝,捉田鼠,看春风吹来时,田边绽放出嫩黄色小野花,天永远蓝得透明,风雪来时,他们围在温暖的小火炉边取暖,听着戴毡帽的老祖父一遍又一遍说着永无休止的故事。他的童年里有故事、有风声、有雪色、有贴在门楣上等待新年的红纸、有数不完的在三合屋围成的庭院中追逐不尽的笑语……

(8)“二十四岁那年,俺从田里回家,一部军用卡车停在路边,两个中年汉子把我抓到车上,连锄头都来不及放下,俺害怕地哭着,车子往不知名的路上开走……”老人从车的小窗中看他的故乡远去,远远地去了,那部车丢下他的童年,他的大豆田,还有他老祖父终于休止的故事。他的眼泪落在车板上,四周的人漠然地看着他,一直到他的眼泪流干。

(9)他辗转地到了海岛,一个识不得字的退伍老兵,只好靠吹喇叭营生。十余 年来,老人用骊歌为永眠的人铺一条通往未知的道路.他用的是同一把伸缩喇叭, 喇叭凹了,锈了,在这喇叭的凹锈中,不知道有多少生命被吹送了出去。

(10)海岛的天也蓝得透明,稻子从绿油油的茎中吐出他故乡田中小野花的金黄……渐渐地,故乡不想了,有时梦里活蹦乱跳地跳出故乡,他正在房间里要掀开新婚的盖头,锣声响鼓声闹,“俺以为这一回一定是真的,睁开眼睛还是假的,常常流一身冷汗。”

(11)老人的故乡在酒杯里转来转去,他端起杯来一口仰尽一杯高粱。三十年过去了,“俺的儿子说不定娶媳妇了。”老人走的时候,他的妻正怀着六十月的身孕,烧好晚餐倚在门上等待他回家,他连一声再见都来不及对她说。老人酗酒的习惯便是在想念他的妻到不能自拔的时候弄成的。

(12)当袁我告诉老人,我们是同乡时,他几乎泼翻凑在口上的酒,几乎是发疯一般地抓紧我的手,问到故乡的种种情状,我说“我连大豆田都没看过。”老人松开手,长叹一声,眼睛红了。

(13)我们都有些醉了,老人一路上吹着他的喇叭回家,那是凌晨三点至静的台北,偶有一辆急驶的汽车呼呼驰过,我胡乱地跟着喇叭唱着,当唱到“古老的中国没有乡愁,乡愁是给不回家的人”时,声音喑哑了,喇叭哇哇的长音悠长凄楚,在冬夜的空中流荡,流向一些不知道的虚空,总有一丝要流到故乡去的吧!

(14)每次在凌晨的夜里步行,老人的脸与他的喇叭便毫不留情地占据我,可能我再也看不到他了。我知道,老人永远记得他掀开盖头的新娘的面容,而那新娘已然是鬓发飞霜的老太婆了,时光在一次一次的骊歌中走去,老人酌生命已是伸缩喇叭凹凸扭扭的最后一个长音。

(15)在冬夜寒凉的街心,我遇见一位喇叭手。春天来了,他还站在那个寒凉的街心,孤零零地站着,没有形状,却充塞了整条街。

7、篇首称“喇叭手”,为什么第(3)改称“老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2)、(3)段多处描写“月”,其意图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简析第(10)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文中描写老人的语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5)段第一处引述可推断老人嗜酒成性却无钱买酒。

B、第(6)段老人为讨好小摊店主而与店主攀附半个老乡。

C、第(8)段引述交待了老人当年离开故乡的原因及情景。

D、第(10)段老人的话暗示生活中的他常错把梦境当现实。

11.联系全文,鉴赏结尾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探究文中的“喇叭”对于塑造老人形象的意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任选6空填写,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分)

13.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②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④郁郁涧底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思《咏史》)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6越明年,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8仁者不忧,____________________,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四)阅读下面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关雎 《经》

1,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 关关雎鸠○

3,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荇菜○

求之不得,寤寐恩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充淑女,琴瑟友之。

4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

1雎鸠:即鱼鹰。○2逑:配偶。○3荇菜:可食用的水生植物。○4芼:采摘。【注】 ○

14、本诗运用了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如_____ 、 _____。(2分)

15、对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开篇以雎鸠和鸣起兴,引发读者相关联想。

B、参差茂盛的荇菜,以乐景反衬君子的忧思。

C、以“采”“芼”等词描摹淑女劳作的姿态。

D、重章叠句的咏唱,增强了诗歌缠绵的韵味。

16、赏析本诗中“君子”思绪的变化过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

以健侠知名。

及帝崩,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谋诛阉宦,而太后不许,乃私呼卓将兵入朝,以胁太后。初,卓之入也,歩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洛中无知者。寻而何进及弟苗先所领部曲皆归于卓,卓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而并其众,卓兵士大盛。

乃讽朝廷策免司空刘弘而自代之。因集议废立,百僚大会,卓乃奋首而言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何如?”公卿以下莫敢对。卓又抗言曰:“昔霍光定策,延年案剑,有敢沮大议,皆以军法从之。”坐者震动。尚书卢植独曰:“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过千余,故有废立之事。今上富于春秋,行无失徳,非前事之比也。”卓大怒,罢坐。明日复集群僚于崇徳前殿,遂胁太后,策废少帝。曰:“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仪不类人君,今废为弘农王。”乃立陈留王,是为献帝。

——节选自《后汉书〃董卓列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2明旦乃大陈旌鼓币还 ○1乃私呼卓将兵入朝 ○..

○3不可以奉宗庙 ④令上宦于春秋 ...

1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是介词的一项是()(2分)

A.尽与豪帅相结 B.后归耕于野 C、皆以军法从之 D、卓又抗言曰 ....

19.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概括第(2)段体现董卓“性粗猛有谋”的两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第(3)段内容,推断董卓废帝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

(1)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①。

(2)《传》②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臯陶为士,将杀人,臯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


远去的乡愁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770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远去的乡愁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 远去的乡愁阅读答案

    湖北宜昌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宜昌市一中2015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二)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本试卷...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