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正文

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2016-11-01 13:16:54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环境化学答案

《环境化学》A/B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 80%~90%,而干沉降只有 10%~20 。

2、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表面吸附 、离子交换吸附 和专属吸附。

3、众所周知,化学工业是产生 废水 、 废气 、 废渣 的“三废”大户,对化学工业来说, 清洁生产 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4、无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主要通过沉淀-溶解、氧化还原 、 配合作用 、胶体形成、吸附-解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5、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 溶解氧 ,而在有机物累积的厌氧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物质是有机物 。

6、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 90%以上 。

7、绿色产品标志,或称 环境标志 、 生态标志 、蓝色天使等。

8、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 分解区、腐败区、 恢复区 及清洁区

9、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引发 、 自由基转化和增殖 、自由基氧化NO、 链终止 ;

10、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既是 环境综合治理 的最终目的之一,也是从治理中获得 综合效益 的集中表现。

11、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为 CO2、

H2CO3 、HCO3-;

12、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 吸附 、凝聚絮凝、溶解沉淀 、 配合 、 氧化还原 ;

13、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有SO42-、 NO3- 、 Cl-、 HCO3- 。

14、通常被称为“生态结构重组”或“生态的结构重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作为资源重新使用废料 、 封闭物质循环系统 和 尽量减少消耗性排放 、 产品与经济活动的非物质化 、能源脱碳。

15、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其中,活性酸度是土壤中 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而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

Al3+ 。

16、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 、 同向絮凝、 差速沉降絮凝。

17、次生铝硅酸盐由 硅氧四面体 层和铝氢氧八面体 层构成,它们是 高岭 石、蒙脱石和 伊利石。

18、长期以来,企业的污染防治一般采用 末端控制 的方式,即把污染物全部集中在 尾部 进行处理。其主要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投资大,规模效益和综合效益差;二是: 不利于原材料、能源的节约;三是: 有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四是: 企业员工仍在有污染的环境中工作,有碍员工的身心健康 。而清洁生产的优点在于,大幅度减少污染的 产生和排放 ; 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投资少,有一定的 经济效益 。

19、pH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 。

20、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引发 、 自由基转化和增殖 、自由基氧化NO、 链终止 ;

二、名词解释:

1、优先污染物:

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称之为优先污染物。

2、生长代谢

当微生物代谢时,某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碳,该有机物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生长代谢。

3、洁净煤技术

参见教材p209页

4、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却有所改变

5、分配系数

颗粒物从水中吸着有机物的量,与颗粒物中有机质的含量密切相关,而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Kp)。

6、光化学烟雾

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7、清洁生产

参见教材p147页

8、酸性降水

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三、判断题:(16 %)

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温室效应。( √ )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Hg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 )

3、环境意识中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的内涵,而环境科学知识可以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 )

4、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Hg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 )

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有O3 、H2CO、H2O2、HNO2、的光离解。( × )

5、绿色食品就是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符合一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的产品。( √ )

6、酸雨是指pH <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 )

7、气溶胶中粒径>10μm的颗粒,称为飘尘。( × )

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称为大气垂直递减率(Γ),对于逆温气层的大气垂直递减率Γ﹤0( √ )

8、在氨氮的测定中,氨与盐酸萘乙二胺显色剂生产黄色的络合物,可在425nm波长下比色测定。( × )

9、绿色产品标志等同于一般的商标,它是用来标明产品在生产、配置、使用和处置全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危害最小,属于绿色产品类型。( × )

10、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R自由基。( × ) 根据Whittby三模态模型,粒径小于0.05 um的粒子称为爱根核膜。( √ )

11、环境意识中包括的哲学内涵是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人与人的关系。( √ )

12、土壤胶体吸附碱土金属粒子吸附现象属于离子交换吸附( √ )

13、在一封闭的碳酸体系中加入重碳酸盐,其中,酚酞碱度不发生变化。( √ )

14、“工业无废物”必须从“设计”开始,其意义就是一开始就注意到生产中多余的材料形成的废物和污染的潜在影响。( √ )

15、重金属从悬浮物或沉积物中重新释放属于二次污染问题,富营养化加重原因可能诱发重金属释放。( × )

四、问答题:

1、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和成因,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答: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其形成过程为 SO?[O]?SO23

SO3?H2O?H2SO4

SO2?H2O?H2SO3

H2SO3?[O]?H2SO4

NO?[O]?NO2

2NO2?H2O?HNO3?HNO2

式中:[O]—各种氧化剂。

大气中的SO2和NOx经氧化后溶于水形成硫酸、硝酸和亚硝酸,这是造成降水pH降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气态或固体物质进入大气对降水的pH也会有影响。降水的酸度是大气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发生酸碱中和反

应后平衡的结果。如果降水中酸量大于碱量,就会形成酸雨。

2、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1)土壤水分的含量:Shearer 等对林丹在粉砂壤土中的扩散研究表明:干燥土壤中无扩散;含水4% 总扩散系数和气态扩散系数最大;含水4-20%气态扩散>50%;含水>30% 非气态扩散系数最大;含水<4% 随水分的增加,

两种扩散系数都增加;含水>4% 随水分的增加,总扩散系数下降;含水4-16% 随水分的增加,非气体扩散系数下降;含水>16% 随水分的增加,非气体扩散系数增加。

(2)土壤吸附的影响:吸附作用是农药与土壤固相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直接影响其他过程的发生。如土壤对除草剂2,4-D的化学吸附,使其有效扩散系数降低。

(3)土壤的紧实度:是影响土壤孔隙率和界面性质的参数,紧实度高,土壤的充气孔隙率降低,扩散系数也降低。

(4)温度:温度升高,有机物的蒸汽密度升高,总的效应是扩散系数增大,如林丹的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增大。

(5)气流速度

(6)农药种类。

3、举例说明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有哪些?

参见教材p170页

4、在“在硝酸盐氮的测定”实验中,试说明氯化物和亚硝酸盐氮如何影响实验结果,怎样去除氯化物和亚硝酸盐氮的干扰?

(1)少量氯化物能引起硝酸盐的损失,使结果偏低; 加入硫酸银使其生成氯化银沉淀,过滤去除,可消除氯化物的干扰

(2) 亚硝酸盐氮含量超过0.2ūg/ml,使结果偏高;加入高锰酸钾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可消除亚硝酸盐氮的干扰,从测定结果中减去眼硝酸盐的含量即可

5、试述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主要过程。

主要过程包括

(1)有机磷农药的非生物降解过程

a 吸附催化水解 b 光降解

(2)有机农药的生物降解

6、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主要因素有

(1)盐浓度

(2)氧化还原条件

(3)pH值

(4)水中配位剂含量

篇二:环境化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化学课程考试

姓名:杨正坤 学号: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 2、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 、和三种方式。 3、 天然水中的总酸度+4、 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

5、 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有 。

6、 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 7、 无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主要通过沉淀-溶解、、 、胶体形成、吸

附-解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8、 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位的物质是 。

9、 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其中,活性酸度是土壤中的直接反映,而

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 。

10、 pH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 二、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____________。

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C、土壤的盐碱化 D、噪声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HgC、PbD 、As 4、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A、风 B、湍流 C、天气形式D、地理地势 5、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有的光离解。

+

A、O3 B、H2COC、H2O2 D、HNO2 6、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

A 、ROB 、R自由基 C 、H2OD、HO2 7、酸雨是指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A <6.0 B <7.0 C <5.6 D <5.0 8、在土壤中,下列离子____的交换吸附能力最强。

A、Ca2+ B、Na+ C、Fe3+ D、H+ 9、气溶胶中粒径μm的颗粒,称为飘尘。

A >10B <5 C >15 D <10 10、以下__因素可以诱发重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

A、盐度升高 B、pH降低 C 、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D、改变氧化还原条件 三、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 环境污染:

2、 光化学烟雾:

3、 优先污染物:

4、分配系数:

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四、简述题(10分,每小题5分)

1、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和成因,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2、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五、计算题:(30分,每小题10分)

1、 若有水A,pH为7.0,其碱度为6.0mmol/L,水B的pH为8.5,碱度为1.0mmol/L,若以等体积

混合,问混合后的pH是多少?

2、 在厌氧消化池中和pH=7.0的水接触的气体含65%的CH4和35%的CO2,请计算pE和Eh。

3、某水体中含有300mg/L的悬浮颗粒物,其中80%为细颗粒(d<50μm),有机碳含量为8%,其余的粗颗粒有机碳含量为4%。已知苯并[α]芘的Kow为106。请计算该有机物的分配系数

答案 一、填空

1、 80%~90% 2、机械迁移、 物理-化学迁移和 生物迁移 3、[HCO3-] +2 [H2CO3*] + [H+] - [HO-] 4、风,湍流 5、80%~90% ,10%~20%6表面吸附、离子

3+

交换吸附 7氧化还原 ,配合作用 8、溶解氧、有机物9、氢离子浓度、Al 10、存在形态、吸附量 二、选择题

1、C 2、A 3、B4、ABCD 5、ACD 6、BC 7、C 8、C9、D 10、ABCD 三、名词解释

1、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或者,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动植物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系统遭到不适当的干扰和破坏,不可再生资源被滥采滥用,以及因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恶臭、放射性等造成对环境的损害。

2、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3、优先污染物: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称之为优先污染物。

4、分配系数:颗粒物从水中吸着有机物的量,与颗粒物中有机质的含量密切相关,而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Kp)。

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每千克干土中所含全部阳离子总量,称阳离子交换量,以(cmol/kg土)表示。

四、简述题

1、答: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1分),其形成过程为

SO2?[O]?SO3SO3?H2O?H2SO4SO2?H2O?H2SO3H2SO3?[O]?H2SO4NO?[O]?NO2

2NO2?H2O?HNO3?HNO2式中:[O]—各种氧化剂。

(2分)

大气中的SO2和NOx经氧化后溶于水形成硫酸、硝酸和亚硝酸,这是造成降水pH降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气态或固体物质进入大气对降水的pH也会有影响。降水的酸度是大气

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后平衡的结果。如果降水中酸量大于碱量,就会形成酸雨。 (2分)

2、答:(1)土壤水分的含量:Shearer 等对林丹在粉砂壤土中的扩散研究表明:干燥土壤中无扩散;含水4% 总扩散系数和气态扩散系数最大;含水4-20%气态扩散>50%;含水>30% 非气态扩散系数最大;含水<4% 随水分的增加,两种扩散系数都增加;含水>4% 随水分的增加,总扩散系数下降;含水4-16% 随水分的增加,非气体扩散系数下降;含水>16% 随水分的增加,非气体扩散系

数增加。(1分)(2)土壤吸附的影响:吸附作用是农药与土壤固相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直接影响其他过程的发生。如土壤对除草剂2,4-D的化学吸附,使其有效扩散系数降低。(1分)(3)土壤的紧实度:是影响土壤孔隙率和界面性质的参数,紧实度高,土壤的充气孔隙率降低,扩散系数也降低。(1分)(4)温度:温度升高,有机物的蒸汽密度升高,总的效应是扩散系数增大,如

林丹的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增大。(1分)(5)气流速度、农药种类(1分)。

五、计算题 1、 解:(1)求水A的总碳酸CT1:(2分)(3)求混合后的总碳酸CT和总碱度AT:(3分) 当pH?7.0,查表得??1.224,

CT?(CT1?CT2)/2?(7.344?0.9925)/2?4.168mmol/L

已知AT1?6.0mmol/L,由CT???AT得:AT?(AT1?AT2)/2?(6?1)/2?3.5mmol/L

CT1?1.224?6.0mmol/L?7.344mmol/L(4)求混合后的?:(3分)

(2)求水B的总碳酸CT2:(2分)??CT/AT?4.168/3.5?1.191

当pH?8.5,查表得??0.9925,当pH?7.1,查表得??1.178,

已知AT2?1.0mmol/L,由CT???AT得:pH?7.01.191?1.224 ?CT2?0.9925mmol/L7.1?pH1.178?1.191

解得:pH?7.07

2、 解:(1)求pE:

111

CO2?H??e??CH4?H2OpE??2.87

884

/8?1/8

pE?pE??lg(p1[H]/p) CO2CH4

0.351/8

?2.87?lg[()?10?7]??4.16 0.65

(2)求E:

h

Eh?0.059pE?0.059?(?4.16)??0.25V3、

解:(1)求标化的分配系数Koc:(2)求分配系数KP:

Koc?0.63Kow?0.63?106?6.3?105

fKP?Koc[0.2(1?wf)ws?wwocfoc]

?6.3?105?[0.2?(1?0.8)?0.04?0.8?0.08]?4.1?104

篇三:《环境化学》AB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环境化学》A/B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 80%~90%,而干沉降只有 10%~20 。

2、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表面吸附 、离子交换吸附 和专属吸附。

3、众所周知,化学工业是产生 废水 、 废气 、 废渣 的“三废”大户,对化学工业来说, 清洁生产 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4、无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主要通过沉淀-溶解、氧化还原 、 配合作用 、胶体形成、吸附-解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5、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 溶解氧 ,而在有机物累积的厌氧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物质是有机物 。

6、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 90%以上 。

7、绿色产品标志,或称 环境标志 、 生态标志 、蓝色天使等。

8、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 分解区、腐败区、 恢复区 及清洁区

9、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引发 、 自由基转化和增殖 、自由基氧化NO、 链终止 ;

10、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既是 环境综合治理 的最终目的之一,也是从治理中获得 综合效益 的集中表现。

11、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为 CO2、

H2CO3 、HCO3-;

12、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 吸附 、凝聚絮凝、溶解沉淀 、 配合 、 氧化还原 ;

13、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有SO42-、 NO3- 、 Cl-、 HCO3- 。

14、通常被称为“生态结构重组”或“生态的结构重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作为资源重新使用废料 、 封闭物质循环系统 和 尽量减少消耗性排放 、 产品与经济活动的非物质化 、能源脱碳。

15、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其中,活性酸度是土壤中 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而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

Al3+ 。

16、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 、 同向絮凝、 差速沉降絮凝。

17、次生铝硅酸盐由 硅氧四面体 层和铝氢氧八面体 层构成,它们是 高岭 石、蒙脱石和 伊利石。

18、长期以来,企业的污染防治一般采用 末端控制 的方式,即把污染物全部集中在 尾部 进行处理。其主要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投资大,规模效益和综合效益差;二是: 不利于原材料、能源的节约;三是: 有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四是: 企业员工仍在有污染的环境中工作,有碍员工的身心健康 。而清洁生产的优点在于,大幅度减少污染的 产生和排放 ; 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投资少,有一定的 经济效益 。

19、pH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 。

20、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引发 、 自由基转化和增殖 、自由基氧化NO、 链终止 ;

二、名词解释:

1、优先污染物:

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称之为优先污染物。

2、生长代谢

当微生物代谢时,某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碳,该有机物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生长代谢。

3、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是指煤炭从开采到利用的全过程中,主要是在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

高利用效率的加工、转化、燃烷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包括洁净生产技术、洁净加工技术、高效洁净转化技术、高效洁净燃烧与发电技术和燃煤污染排放治理技术等。

参见教材p209页

4、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却有所改变

5、分配系数

颗粒物从水中吸着有机物的量,与颗粒物中有机质的含量密切相关,而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Kp)。

6、光化学烟雾

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7、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参见教材p147页

8、酸性降水

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三、判断题:(16 %)

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温室效应。( √ )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Hg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 )

3、环境意识中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的内涵,而环境科学知识可以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 )

4、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Hg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 ) 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有O3 、H2CO、H2O2、HNO2、的光离解。( × )

5、绿色食品就是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符合一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的产品。( √ )

6、酸雨是指pH <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 )

7、气溶胶中粒径>10μm的颗粒,称为飘尘。( × )

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称为大气垂直递减率(Γ),对于逆温气层的大气垂直递减率Γ﹤0( √ )

8、在氨氮的测定中,氨与盐酸萘乙二胺显色剂生产黄色的络合物,可在425nm波长下比色测定。( × )

9、绿色产品标志等同于一般的商标,它是用来标明产品在生产、配置、使用和处置全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危害最小,属于绿色产品类型。( × )

10、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R自由基。( × ) 根据Whittby三模态模型,粒径小于0.05 um的粒子称为爱根核膜。( √ )

11、环境意识中包括的哲学内涵是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人与人的关系。( √ )

12、土壤胶体吸附碱土金属粒子吸附现象属于离子交换吸附( √ )

13、在一封闭的碳酸体系中加入重碳酸盐,其中,酚酞碱度不发生变化。( √ )

14、“工业无废物”必须从“设计”开始,其意义就是一开始就注意到生产中多余的材料形成的废物和污染的潜在影响。( √ )

15、重金属从悬浮物或沉积物中重新释放属于二次污染问题,富营养化加重原因可能诱发重金属释放。( × )

四、问答题:

1、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和成因,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答: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其形成过程为

SO2?[O]?SO3

SO3?H2O?H2SO4

SO2?H2O?H2SO3

H2SO3?[O]?H2SO4

NO?[O]?NO2

2NO2?H2O?HNO3?HNO2

式中:[O]—各种氧化剂。

大气中的SO2和NOx经氧化后溶于水形成硫酸、硝酸和亚硝酸,这是造成降水pH降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气态或固体物质进入大气对降水的pH也会有影响。降水的酸度是大气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后平衡的结果。如果降水中酸量大于碱量,就会形成酸雨。

2、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1)土壤水分的含量:Shearer 等对林丹在粉砂壤土中的扩散研究表明:干燥土壤中无扩散;含水4% 总扩散系数和气态扩散系数最大;含水4-20%气态扩散>50%;含水>30% 非气态扩散系数最大;含水<4% 随水分的增加,两种扩散系数都增加;含水>4% 随水分的增加,总扩散系数下降;含水4-16% 随水分的增加,非气体扩散系数下降;含水>16% 随水分的增加,非气体扩散系数增加。

(2)土壤吸附的影响:吸附作用是农药与土壤固相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直接影响其他过程的发生。如土壤对除草剂2,4-D的化学吸附,使其有效扩散系数降低。

(3)土壤的紧实度:是影响土壤孔隙率和界面性质的参数,紧实度高,土壤的充气孔隙率降低,扩散系数也降低。

(4)温度:温度升高,有机物的蒸汽密度升高,总的效应是扩散系数增大,如林丹的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增大。

(5)气流速度

(6)农药种类。

3、举例说明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有哪些?

参见教材p170页

4、在“在硝酸盐氮的测定”实验中,试说明氯化物和亚硝酸盐氮如何影响实验结果,怎样去除氯化物和亚硝酸盐氮的干扰?

(1)少量氯化物能引起硝酸盐的损失,使结果偏低; 加入硫酸银使其生成氯化银沉淀,过滤去除,可消除氯化物的干扰


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537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环境化学答案《环境化学》A B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80%~90%,而干沉降只有10%~20。2、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