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 正文 本文移动端: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

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

2017-05-07 06:27:4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浅谈社会道德冷漠问题

浅谈社会道德冷漠问题

摘要:对社会而言,遵守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现代社会,道德冷漠现象随处可见,社会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体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道德冷漠是一种“平庸的恶”,其出现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抑制机制受损,因而缺乏与恶作斗争的自觉意识。 但是,鉴于社会道德在我们的个人生活的集体生活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我们必须要通过感化、引导、建立健全道德规范机制等方式,以消除道德冷漠,营造一个安宁祥和的社会大环境。 关键词:善的缺乏、平庸的恶、消除冷漠,教育引导

一、 道德冷漠的表现

道德冷漠,简单地说,就是善的缺乏。万俊人先生指出,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他进一步指出,道德冷漠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淡薄,而是人与人之间道德意识沟通的阻塞、道德心理互感的缺乏、道德情感的丧失以及道德行为上的互不关心。这种冷漠看似与道德无涉,实际上是一种缺乏道德感、缺乏同情和逃避道德责任的表现,是一种善的缺乏。

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具体表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 第一、道德敏感的缺乏。所谓道德敏感,“是一种道德感知、感悟、反应能力,是从人文社会现象包括人与自然关系中发现道德问题的能力,是对人文、社会现象进行道德考量的能力”[2]。道德敏感的缺乏,意味着道德的缺席、道德的边缘化和道德的失语,将导致社会的道德失范。同时,道德敏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和特征,一个没有道德敏感的人是一个不健全的人,一个没有羞耻心的人,一个没有同感能力的人。

第二,道德判断的搁置。道德判断是关于行为的善恶、正当与否的判断,“它断定在特定情况下这种行为是对那些规整人与人之间秩序的原则的最切近的体现”[3]。道德判断是一种直观判断,是我们不假思索而做出的本真反应,也是一种理性判断,是我们依据一般的道德法则,结合一定的道德知识,并充分考虑当前的特殊情境所得出的一种综合判断。不管是直观判断,还是理性判断,都具有改变道德情感和影响道德行为的功能。对于冷漠者而言,他具有关于行为善恶、正当与否的道德知识,具有做出道德判断的能力,却吝于做出道德判断,导致道德判断的悬置。

第三,道德义务上的不作为。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不同,法律义务针对合法而言,道德义务则针对是否合乎道德。它更多地体现了个人对他人所负的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道德上的不作为更多的是指人们面对恶行的一种麻木,这种麻木使得他们成为作恶者的帮凶,使恶得以横行和泛滥。

二、 道德冷漠的形成机制

道德冷漠作为善的缺乏,是一种“平庸的恶”,作恶者只是对受害者缺乏同情,对自己的冷漠可能造成的后果没有自觉意识,因而默认了现有行为,而不思考现有行为本身是否合理。“平庸的恶”是20世纪60年代阿伦特在《艾克曼在耶路撒冷》这一报告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4]。艾克曼是二战德国一个组织实施种族大屠杀的纳粹军官,他的双手沾满了犹太人的鲜血,而战败审判时,艾克曼反复强调他所做的都是当时国家法律所允许的,只是服从和执行上级的命令,他个人没有过错。阿伦特指出,艾克曼的行为是现代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恶,这种恶的特征就是不思考,既不思考人,也不思考社会,默认并实践体制本身隐含的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行为。这种平庸的恶体现了行为的兽性与当事者行为动机的肤浅之间的巨大反差,它不是指行为或隐藏在行为之后的原则是平庸的,而是指作恶者自身心灵和性格的一种特殊属性。这种恶的动机是很平常的人性的弱点,邪恶因动机的肤浅而平庸。

为什么会出现道德冷漠这种平庸的恶?这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抑制机制受到损害,失去反对暴行的自觉意识。凯尔曼指出,个体道德抑制机制受到损害有三个条件[5]。

第一, 暴力通过享有合法权力的部门的正式命令来实现,本身被赋予权威;

第二, 通过规章的约束和对角色内容的精确阐述,行动被程式化;

第三, 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暴力受害者被剥夺了人性,被当作“非人类”。

只要具备了其中一个条件,个体的道德抑制机制就会受损。

鲍曼则进一步探索了个体道德抑制机制受损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对组织纪律的遵从。在组织中,消除自己的个性、牺牲自己的利益、无条件地忠诚于组织是个体的一种最高德性,其他道德要求则被取消。[6]用韦伯的话说,无私地遵从这种德性乃是公仆的荣誉。通过荣誉,组织纪律取代了道德责任,组织纪律成为正当性的源泉和保证。符合组织纪律的事情是正当的,反之,就是不正当的。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医患问题,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原因。 另一重要原因是行为的道德特征的不可见,这要归咎于大量行为中介的存在。行为的中介是个人的行为通过中间人来表现的现象,这个人站在我和我的行为中间,使我不可能直接体验到我的行动的后果。行

着大量的细微行为和不相干的行动者。这些中间行为和中间人挡住了行动者的目光,让他看不见行为的结果。因此,对于决策者而言,行为只存在于他们的口头上或者想象中,他们并没有做,所以他们不会承认这些行为是他们自己的;而实际做这些行为的人也会把它们看成是别人的行为,他们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外来意志的无可指责的工具罢了。

三、消除社会道德冷漠的对策

(一)感化道德冷漠,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社会道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选择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道德行为,需要自己和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道德冷漠的行为虽然来源于个体,但是,由于道德冷漠也像道德意识的形成过程一样,是人与人之间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用积极的群体氛围来感化个体的道德冷漠,用制度保障遵守公德者的合法权益,用爱来感化冷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写到:“爱人们,这是你道德的核心。”“我们之所以去爱人们,是因为在人的爱之中自己也有欢乐,也有自己

的幸福。”[7]爱会浇灌一切,爱会滋养一切,爱更会繁荣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公德意识,使社会道德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并达到良性循环。

(二)开展道德教育,做好引导工作。

社会道德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外部灌输,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活动,大力提倡公民的道德自律,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知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准则。在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抓好各种创建活动,大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我们一定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认识,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从而达到一种高层次的道德境界。

(三)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监督机制

国家必须加强对于法律的完善,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去看待社会的问题,必须加强严惩,始终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同时也要建立健全行政监督机制。在规范集体、个人日常行为的同时,也要做好对权利对规章制度的监督工作,坚决打击和取缔有违社会道德的规章制度,为社会群体和集体成员提供正确的制度规范。

四.总结

总之,道德冷漠是对他者的漠视,不仅不利于人们在差异中共存,甚至有可能成为恶的帮凶,从而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不仅要与恶作斗争,也要营造互相帮助、互相关怀的温暖氛围,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切除道德冷漠这根病态的神经。

[1]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M]//万俊人.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6-87。

[2]徐贵权.道德理性、道德敏感与道德宽容[J].探索与争鸣,2006,(12)。

[4]HannahArendt.EichmanninJerusalem:AReportontheBanalityofEvil(Rev.ed.).NewYork:Penguin,1994:287。

[5]

HerbertC.Kelman.ViolencewithoutMoralRestraint:ReflectionsontheDehumanizationofVictimsandVictimizers[J].JournalofSocialIssues,1973,29(4):25-62。

[6]〔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29。

篇二:社会道德论文

题目: 中国社会道德何去何从

——从社会百象看社会心声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实践证

明, 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 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

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 面对社会的诸多

矛盾和利益冲突, 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疑结意志和力量、协调

行动, 步调一致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

加强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 实现构建和谐社

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

重要的精神基石。构建和谐社会, 是一个经济问题、分配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社

会政治问题、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其次,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 也是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仅引起了我国经济生活

的重大变革, 也引起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作

为人类社会道德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是伦理学不能回避的问题。最后, 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一

个社会能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

思想道德素质, 即道德建设状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就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而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 固然要靠社会成员的内省, 外部力量的推动也

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 加强道德建设,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基础; 道德建设水平高低,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十八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研究古罗马时期的贵族生活时得出这样一个

结论,即道德与社会的二律背反。卢梭认为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精神不

平等的深化和道德的堕落。反思卢梭在十八世纪提出的社会发展的道德困境,我

们不难看出当时的西方世界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道德水平的下降。当前,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时期,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是否也会遭

遇西方发展经济所付出的道德代价。思考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

重要的意义。因为,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

上还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营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英雄事迹。

1958年12月13日,广州何济公制药厂的化工车间突然失火,二十五岁的

女共产党员向秀丽想到车间里有一些易爆物,如果不抢出来,火焰引起爆炸,整

个工厂和周围群众就会遭到不堪设想的损失和死亡。于是,她奋不顾身地冲向前

去,扑向正在蔓延的火焰,把易爆物安全转移出来。国家财产保住了,她却被严

重烧伤,虽经抢救一个多月,仍未能脱险,终于在次年1月15日牺牲了。向秀

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但她永远活在人民心里。她的共厂主义品德,成为激励人

们的巨大精神力量。

1983年的一天,北京的早春,仍有寒意。傍晚,崇文区清华街小学二年级

的学生吴爱莉来到护城河边玩耍。她尽情欣赏河边的景色,用力地向河里投小石

子,高兴地看河水里激起的朵朵浪花,突然,由于用力过猛,脚下一滑,落进了

水里。她一边向岸边挣扎,一面高喊救命。无情的河水卷着小爱莉顺流而下。首

都机器厂工人、三十一岁的高云涛正骑车路过,见此情景,他毫不犹豫,甩掉外

衣,飞跑过来,跳入水中,扑向爱莉。拼尽全身气力,追游多时,当赶到小爱莉

身边时,她正在逐渐下沉??

在刺骨的冰水中,高云涛虽已感到力不能支,但还是拼命将小爱莉托出水面。

小爱莉得救了,高云涛自己却沉没在水中。当这位受人民崇敬的勇士被打捞上来

时,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

2009年10月24日下午,长江大学学生在长江边发现两名少年落水,不会

游泳的10多名学生手挽手组成“人梯”下水救人。两名落水少年得救,而陈及

时、何东旭、方招3名年仅19岁的大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省政府决定追认

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为革命烈士。

今年47岁的江风华,是福州市公安局晋安分局茶园派出所第二警务中队中

队长。2010年7月22日16时39分,福州晋安区金诺大厦发生火灾,他接到指

令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疏散群众。

当得知起火的2505室可能有2人被困时,江风华走楼梯一口气冲到着火房

间门口拼命敲门,但无人应答。当他拼劲全力踹开房门时,房门后火浪迎面袭来

烧伤江风华等人,导致江风华全身总面积10%烧伤、脸部深Ⅱ度烧伤、双眼膜热

烧伤、呼吸道烧伤,伤势极为严重。但他丝毫不顾疼痛,坚持疏散群众,直到消

防队员赶到,他交接了现场火灾情况,帮助将受伤的群众送往医院后,他才最后

一个上了救护车。此时,江风华像一个“黑人”,身上没一处皮肤是好的,到达

医院后立即被送往ICU病房。

在接受采访时,江风华笑着说,刚刚被烧伤时,根本不觉得痛,那时急着尽

快灭火,救助受伤群众,直到任务都完成了才感觉钻心的疼痛。许多网友称其是

“福州最帅的警察”

道德精神是由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自觉选择的,作这种选择,需要以

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来履行道德义务。从伦理道德中升华出一种巨大的、崇高

的和永恒的精神力量,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推重无私无畏的大丈夫和浩然正气等等,就是

我们民族的道德正气。这种道德正气的精神力量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极端重

要的。正是有了这样的道德文化,我们才会从古到今涌现那么多的好人好事。

我们要重视人格能力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正气,这也

是新伦理、新道德发展的前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2011年10月13日,在佛山一大型五金城内,一名两岁小女孩被白色面包车

撞到,见撞了人,小车停了约几秒钟,仍随后继续从倒地的女孩身上辗过扬长而

去!随后路过的18名路人竟地视而不见,不报警也不把女孩扶到安全地方。期

间有辆白色货车车竟然还从女孩身上辗过!最后是一名捡垃圾的女士将女孩抱到

路边。

“地沟油”,一段时期以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人们外出就餐所遭遇

的最大隐忧。地沟油这种极其肮脏的加工制作销售链的产生及向四处蔓延,是黑

心商贩一味驱逐利益开出的恶之花,它危害的是公众的生命健康,乃至严重影响

到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2011年3月,浙江宁海警方在“大走访”中接到群众

举报,发现当地有人利用餐厨垃圾等炼制地沟油。3月28日至30日,宁海警方

采取行动,先后抓获专门收购、粗炼地沟油的黄长水等六名犯罪嫌疑人。9月10

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

地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主要嫌疑人黎

某归案,同时查获位于乌市的地沟油粗加工点两处、成品地沟油加工点一处、地

沟油销售点两处,扣押“食用”地沟油100余吨。

2010年1月10日早上,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许大妈去菜市场途中摔倒。年

过60的她因膝关节不灵活,自己爬起来很费力。当她向周围的人投去求助的眼

神时,却无人愿意上前搀扶。最后,她不得不用了很多时间才自己挣扎着站了起

来。类似的事情或许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2010年末福州一位八旬老人摔倒

路边后猝死的悲剧事件。据当地媒体报道,老人摔倒后,聚集了不少围观路人。

一位好心女子欲上前翻看老人是否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但被人“好心”劝阻。此

后再无人上前施救,直至老人生命终结。2011年9月2日上午,湖北省武汉市,

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门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

他一把。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医院救治,李大爷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社会上不道德的事情太多太多,每天各大报纸都有报道类似的事情,为什么在经

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道德却在滑坡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制度兜底,催化道德冷漠

很多人将这场悲剧归咎于社会道德的沦落,而保障道德不沦落,制度是 基

础。一个好的机制是能“扬善抑恶”,而且可以调节、约束人们的行为,引导、

鼓励人们见义勇为,托举向善的力量。遗憾的是,在很多时候,都缺乏明确的制

度规定。甚至在某些时候,我们的机制起到了“扬恶抑善”的作用,成为冷漠的

催化剂。一般说来宏观上的制度保障应包括:法律明确责任;政府的积极投入;

法院杜绝“彭宇式”的冤案;发达的民间组织、律师给予帮助;舆论的坚定支持

等等。而没有制度上的兜底,所有的人都会自顾不暇,道德将会成为空谈。

二、政府机构的不道德

政府只能民众提供一个环境,让道德滋生,并不能创造出道德来。作为非人

格事物,讲究道德本身就很滑稽,而强迫他人道德本身就是最不道德的。说政府

有道德,其实是官员封自己为道德权威的含蓄表达。2010年10月19日,温家

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突出,人民群众十

分不满。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建设,建

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

荣、失信可耻的氛围。“问题相当突出”、“群众十分不满”,温家宝总理对当

前社会诚信的评价,也正是民众的普遍感受。政府部门对民众作出的承诺无法兑

现,空头支票越来越多,这是政务诚信的缺失;慈善机构“美美”迭出,不能遵

守善众的委托,这是慈善诚信的缺失;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彼此温暖尊重沦为

冷漠型社会,这是公共诚信的缺失??

三、社会的冷漠

18路人对小悦悦幼小生命的冷漠,其实是最近一两年来所谓“老人倒地扶

不得”这一社会现象恶性发酵的后果,而这一后果与媒体报道很大关联。在报道

有关“老人摔倒反诬救助者”的事件中,很少有扎实的调查,只把事情的一个方

面或表象呈现给人们,而看不到事情的全部真相。再加上在用词造句或标题制作

上为追求新闻效应,用诸如“又一起南京‘彭宇案’”、“又一起天津‘许云鹤案’”

等刺激性题目,从而给人一种感觉,老人的摔倒诬人,并不是一个个案,而是社

会的一种现象。

四、功利化,失去了与同类守望相助的本能

人心的冷血、道德的沦丧,只是公民不安全感爆棚的最终结局,由“果”用

篇三:浅论青年群体道德冷漠现象

本科毕业论

论文题目: 浅论青年群体道德冷漠现象

学生姓名:

学号:专业:指导教师:

学 院:

2015年5月25日

目录

中文摘要 ................................................................................................................................... 1

英文摘要 ................................................................................................................................... 1

一、 青年群体道德冷漠的概述及表现形式 .............................................................................. 2

(一) 道德冷漠的概念 ....................................................................................................... 2

(二) 青年群体道德冷漠的表现形式 ................................................................................. 2

1. 对道德规范的鄙弃 .................................................................................................. 3

2. 道德情感的麻木 ..................................................................................................... 3

3.道德行为的不作为 .................................................................................................... 3

4.道德信念的缺失 ....................................................................................................... 3

二、 青年群体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 ......................................................................................... 4

(一) 网络影响 .................................................................................................................... 4

(二) 利益诱惑 .................................................................................................................... 4

(三) 城市化的冲击 ............................................................................................................. 5

(四) 教育方式失当 ............................................................................................................. 5

(五)社会文化环境错位 ......................................................................................................... 6

1.信任缺失 .................................................................................................................. 6

2.利益至上 .................................................................................................................... 6

(六) 个体道德修养欠缺 ..................................................................................................... 6

1.主流价值观认同缺失 ................................................................................................ 7

2.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 7

三、 解决青年群体道德冷漠的方法 ......................................................................................... 7

(一) 优化道德生存的社会环境 .......................................................................................... 7

(二)发挥奖惩文化的作用 .................................................................................................... 8

(三) 完善施善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 8

1.建立相关的网络安全保护机制 ................................................................................... 8

2.完善社会诚信机制 ..................................................................................................... 9

3.寻求法律支持 ............................................................................................................. 9

(四) 强化教育两层............................................................................................................... 9

1. 加强价值观教育 ....................................................................................................... 9

2. 推进教育方式革新 .................................................................................................... 9

3.发挥家—校—社会的联合效应 ................................................................................. 10

参考文献 ................................................................................................................................. 11

浅论青年群体道德冷漠现象

***

摘要:本文通过简述道德冷漠的概念,描述青年群体道德冷漠的表现形式,展现现代青年群体道德冷漠的突出现象,来分析总结青年群体道德冷漠的内外部原因,即网络影响、利益诱惑、城市化的冲击、教育方式的失当、社会文化环境错位和个体道德修养欠缺。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从优化道德生存的社会环境、发挥奖惩文化的作用、完善救人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强化教育两层这四个方面采取相应解决措施,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青年群体;道德冷漠;道德教育

Shallow Theory Of The Youth Group Phenomenon Of Moral

Indifference

******

Abstract: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moral indifference, youth groups the expression of moral indifference, and show the modern youth groups outstanding phenomenon of moral indifference, moral indifference to the analysis conclusion youth group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namely, network effects, interests temptation, the impact of the urbanization, the education way of misconduct dislocation, social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individual moral cultivation.For this problem, we should from the optimized living culture of social environment, piaying a roal of disciplinary culture, perfecting the rescuer social support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two layers of the four aspects corresponding solving measures, guide youth group set up the correct world outlook, the outlook on life, values,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Key words:The youth group,Moral indifference,Moral education

青年群体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界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划分,15至34岁的人为青年,①本文所讲的青年群体即指15至34岁的年轻人,即80后与90后群体。青年群体的观念新颖,消费观上追求时尚、新潮,崇尚标新立异;价值观上,注重自身利益,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人生观上,普遍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存在不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便是道德冷漠。本文主要探讨青年群体的道德冷漠现象。

一、青年群体道德冷漠的概述及表现形式

道德冷漠是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而青年群体表现的尤为突出。本文从对道德规范的鄙弃、道德情感的麻木、道德行为上的不作为和道德信念的缺失四个方面揭示了青年群体道德冷漠的表现形式。

(一) 道德冷漠的概念

冷漠是指对人或对事的冷淡、不关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即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不及法律有约束力。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②表现为道德意识冷漠、道德关系冷漠以及道德行为上不作为。道德冷漠的出现反应的是社会环境的恶化。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友好关系的纽带。随着社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青年群体的道德意识开始下降,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出现道德冷漠的现象,

(二) 青年群体道德冷漠的表现形式

“2014年10月26日,64岁的老汉陈忠贵为了营救3名落水遇险的男青年,他和同伴一起跳入长江中,救起一人后不顾劝阻,再次下水救人,最终3名青年全部获救,但陈忠贵却在返回时体力不支,不幸被漩涡卷下水低后失踪,而3名男子获救后准备直接离开,态度冷淡。”③这件事在社会以及网络上引起极大的反响,再一次将青年群体道德冷漠推向风口,使青年群体再一次受到抨击。青年群体道德冷漠有诸多表① 引自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2014-06-21 .

② 舒毅彪.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5):50-55. ③ 引自搜狐新闻,2014年10月27日,荆楚网.

现形式,让我们来一一解读一下。

1. 对道德规范的鄙弃

道德认知是品德的核心,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道德认知。而许多青年人将道德规范看作是一道枷锁,认为道德规范于生活是个鸡肋,无任何作用,于是他们抛弃道德规范,漠视主流价值观。案例中的三名男青年获救后准备直接离开 ,态度冷漠,便是对道德规范的漠视,表现出道德信念的缺失。

2. 道德情感的麻木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即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青年群体面对道德情境时所表现出的无所谓的态度、冷淡的神情,都是道德情感麻木的表现。案例中的三名男青年在救命恩人生死不明的情况下,没有焦急,没有难过,有的只是麻木的神情。我们也不用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他们,而是应当进行反思,易地而处我们又会如何选择,在惊慌失措情境下的表现往往是我们最真实的自我。他们的种种表现只是绝大部分青年群体的一个缩影。

3.道德行为的不作为

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青年群体自身不作为,即见义不勇为。面对他人需要援助之手时,很多青年人直接选择旁观,他们内心可能同情,但是却没有行动,这是同情中的冷漠。而当今青年群体绝大部分属于这一类型,他们觉得别人的痛苦,并非自己造成,也不去伸手消除他人的痛苦,只是在内心给予怜悯。2006年震惊全国的南京彭宇案以及最近几年花样百出的“假摔”事件,这一桩桩事件,让青年群体感到心寒外,不敢乐于助人,生怕自己担责任。就像一位主持人说的“做好事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个代价,青年群体都不愿意去承担甚至承担不起,他们于是选择跳出道德的束缚,他们用冷漠来回应这个时代。

4.道德信念的缺失

道德意志是我们对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大多青年人意志薄弱,道德信念缺失。在相关道德情境下青年群体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面对他人的痛苦,既不在内心给予同情,也不在行动上给予援助,只是作为一个透明人来旁观,这是青年群体的道德麻木。这一类青年群体面对道德问题时没有任何反应,甚至是意识不到道德的存在,道德对于他们没有丝毫约束力。种种表现都体现了青年群体道德信念的缺失。


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490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
相关文章
  • 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

    浅谈社会道德冷漠问题浅谈社会道德冷漠问题摘要:对社会而言,遵守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