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正文 本文移动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2017-05-03 05:49:4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xx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 2015年12月20日星期日

中国近代史现代化艰难曲折的原因探析

摘 要: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性的潮流,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组成部分,中国

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进程是迟缓的,从文化学视角、社会结构、政治学视角,历史地、

动态地分析了中国现代化道路发展迟缓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进程;迟缓原因;分析

如果把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看作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开始 得并不算晚。从时间上看,俄国亚历山大二世于I860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德国于1862年实现国家统 一,日本于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三国都是在大体同一时期开始了现代化的起步,中国的洋务运动也是 在这一时期开始的。所以,在时间上中国具有现代化发展的机遇,或者说中国是有时间优势来赶上西方 国家的。另一方面,直到甲午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强行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还主要限于自由贸易和 外交方面,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地位还没有受到根本的动摇,政府仍然保持一定的机能和效率。因 此,当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成功是有可能的。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从那以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步履艰难,一再延误。 为什么一个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古典农业文明大国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如此步履艰难,险 阻叠起,前路漫漫?

中国现代化进程迟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给予动态的、综合 的分析。

1从文化学视角分析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制约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它不仅在历史上有过灿烂的鼎盛时期,而且有着任何 其他文明都无法比 拟的文化积累过程,其系统性和完善性以及对这种文化成就

的历史印证,世界上很难 找出第二种能与之相比的文化来,在这种文化特征基础上孕育出来的是一种强烈的文化自我中心主义, 表现为两个方面阻碍现代化的因素:

1民族的崇古心理

任何一个在农业性文化中成长的民族,都是比较保守,比较安于现状,比较崇古的。而中华民族的 保守性与崇古心理尤甚。传统中国人的心态,借用雷斯曼的术语,是“传统导向”的,缺少“变的理念”或历史的进化观”由于传统中国人的这种崇古心态,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会遭到阻力。因为现代 化工作基本上需要一种创新改革即“未来时间取向”的心态与行为,而这些正是中国民族崇古心理的反 面。现代化是一种变迁,要快速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必须有一种“他人导向”的心态,传统的中国人难 于走出传统,中国的现代化必然要拖延。

2知识分子的不健全心态

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被迫的,因此,一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心理上就有一种“不得不”的 痛苦,为了避免亡国灭种之祸,而欲“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是中国现代化的手段,“以制夷”才是 中国现代化的目的。把“洋枪船舰”看作了西方文化,认为西方文化是“必须学”但“不值得学”的,西方 文化是低于中国文化的。有了这种心理和观念就不能正面地理解和接受西方文化,对于汹涌而入的西 方文化,总是带着半分轻蔑与半分钦佩,任何新的西方思想和学说,都不免遭到“欲迎还拒”的待遇,这种 中国知识分子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自卫反抗”明明是无价值的东西,虽然心里不一定喜欢,但因为它 是中国的总要找出可能的理由加以维护。明明是有价值的东西,虽然心里很喜欢,但因为它是外国的, 总要找出可能的理由加以拒斥。这是中国文化在特定的条件下所塑造的心态。

由于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步步落伍,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形,传统中国人的“价

值取向”又 发生转变,产生一种偏激的情绪反应,以为中国的文化没有价值,这一心态最后终于演变而走向反传统 主义、反民族化道路,只要是旧的、中国的,则不问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一概加以“反对” 一概加以“打 倒”反之对西方文化则是全面的赞成。只要是西方的,则不问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一概加以吸收。 表现在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则是摹仿西方人的现代化模式,如“西化”“苏化”对本民族的文化 缺少自信。这一百多年来,有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已由传统的优越意识“转变为“自卑意识” 这种全面的反传统行为是无助于中国现代化的。中国现代化基本上是有民族特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 新陈代谢,决不是建立在虚无上的,而是对中国传统的合理的创新。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多年来之所以没 有理想的成绩,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越意识”的维护传统及基于“自卑意识”的反传统的不健全心态是 有主要关系的。

2从社会结构分析中国超稳定的二元社会结构对现代化的制约性

一个社会为了能够顺利地实现向现代化发展的转变,其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必须发生向现代化的 转变。即现代产业应迅速増长,并在社会结构体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农业等传统部分的生产 方式和社会关系也应向现代化方向转变,使之与城市现代部分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相适应,最终形成 制度规则一致的,均朝向现代化的社会结构体系。

我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发展之所以迟缓,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不具备这样的社会结构特征,及由此 形成的社会结构的制约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出现新的社会结构体系,即城市产业和农业这两个 半封闭的独立发展系统,并且形成鲜明的对照,打破了鸦片战争前的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结构体系。但 是,通观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其结果是社会结构体系并未发生朝向现代化的转变。以城市现代工 业和现代交通业为主要代表的现代经济部分及相应部分,在中国发展的十分缓慢。特别是自辛亥革命 以来,除了在第一次世界大

战期间,及其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时间,有过短暂的飞速发展外,更多的时间 是处于被压抑和苦苦挣扎之中,它们不但没有逐渐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且本身存在也因独裁政权、帝国 主义列强和大小军阀的压制而变得岌岌可危。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化工业仍然集中在城市,集中了 全国绝大部分先进的生产力。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广大农村,虽然实行了互助组、合作化,但基本上还 是手工工具劳作,物资装备基础薄弱,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自给半自给的消 费结构模式基本上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刚刚开始发育和发展,面广量大的小农经济格局尚未改观。

城市现代部分与农村传统部分在制度化规则上是根本对立的。两种建立在不同制度化规则基础上 的结构体系,在满足中国社会发展、自身行为取向、生存发展方式上均是相互冲突的。从辛亥革命以来, 中国农村的传统结构过分强大,其落后性与城市现代经济在原料、市场、组织体系和组织结构上都本质 上不相容。中国农业的传统落后的社会结构,无法为现代工业的成长提供物质财富,而且由于这一结构 的过分强大,在政治上、文化上、社会环境上都直接或间接地严重制约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变进程。 建国以来,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动员并运用全社会各种资源,在传统农业部门没有得到根本改造的情 况下,依靠农业提供原始积累,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发展战略来推行工业化,并建立自给自足的工业 体系,但城市与农业二元结构对立的格局并没有得到改观。由于农村社会结构的过于强大并始终保持 着优势,致使中国社会与世界现代化潮流和自身要求相比较,带有极为突出的落后性和发展滞后性。整 个中国社会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始终处于二元社会结构的对立之中,因而无法集中全社会的资源 和人力资本,共同朝向现代化的发展。

3 从政治学视角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迟缓的原因

3.1政治衰败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原因

篇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河南工程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

专业论文

论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学生姓名:

学 院: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1442班

专业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任课教师: 邢恩源

2016年4月5日

摘要:孙中山先生缔造的中国国民党,曾经有过大革命和抗日战争这两页闪光的历史,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是这两页都和中国共产党联系在一起。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但是,两次合作都未能延续下来,从而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不幸局面。中国共产党在与中国国民党长期和分阶段的合作中,既互相协作,又坚持斗争;既取得了成绩,也经历了挫折;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留下了沉痛的教训。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成为中华民族近代史的缩影,直接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研究国共历史上的两次大的合作,对于巩固爱国统一战线,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国家复兴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合作、分裂、民族利益、阶级利益。

一、 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及条件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背景

1. 北洋军阀腐朽的统治,社会黑暗,民不聊生。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中国大地并没有像资产阶级革命派预想的一样实行民主和共和。相反,新旧利益的交织,新旧势力的冲突,使得满目创痍的中国大地异常黑暗。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政府分裂,各派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混战不断,闹得民不聊生。

2. 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受挤压。

一战过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结束了中国民族工业昙花一现的“黄金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趁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水平低、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大好时机,加速了其在华的经济侵略。华盛顿召开后,欧洲列强竭力扩大在中国的势力,妄图使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侵略的境地。面对外国资本的强劲势力,民族工业受到严重打压,大战期间掀起的建厂高潮被压制。

(二)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及条件

1. 国共内战时期战火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自大革命失败以后,国共十年内战开始。中国共产党的力量经历了由弱小变强大再变弱小的过程,蒋介石极力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红军展开空前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的胜利,击碎了蒋介石企图扼杀中国革命的野心。短时间内,蒋介石难以灭掉中国共产党,而共产党也难以解放全中国,中共和蒋介石处于暂时的内战相持阶段。

2. 日本侵华的步步深入和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欧美列强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日本再次乘机大肆侵略中国,妄图借此转嫁国内危机,先后发动了“九.一八”、“华北”等大的事变,一步步地蚕食中国土地。中日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国难当头、大地当前,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关头。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迫使国共政策发生变动,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创造了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显示出中国各阶层,包括国民党内部的爱国人士,要求实现团结抗日的强烈愿望,标志着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 两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民党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于1924年,建立了黄埔军校,在大革命期间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随后国共两党合作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二) 第二次国共合作过程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赴西安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6项条件。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又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1937年2月中旬至7月中旬,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博古)、叶剑英、林伯渠等与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宋子文、顾祝同等进行了多次关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谈判。但双方没有达成协议。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中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17

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等在庐山与蒋介石继续谈判。同一天,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谈话。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由于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直接受到威胁,国民政府于8月14日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三、 两次国共合作的性质

两次合作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为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第二次国共合作时,中国处于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次国共合作都有着反帝的成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推动中国的国民革命。国民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斗争。而第二次国共合作所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矛头直指入侵的日本帝国主义。两次合作,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首先倡导并促成的,也是在国民党表达了合作态度后完成的,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更是一个首倡者

四、 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作用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作用

1、 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长期沉寂的北方革命运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2、 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

3、 共产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4、 合作失败后,使共产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5、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并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篇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河南工程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

专业论文

论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学生姓名:

学 院: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1442班

专业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任课教师: 邢恩源

2016年4月5日

摘要:孙中山先生缔造的中国国民党,曾经有过大革命和抗日战争这两页闪光的历史,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是这两页都和中国共产党联系在一起。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但是,两次合作都未能延续下来,从而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不幸局面。中国共产党在与中国国民党长期和分阶段的合作中,既互相协作,又坚持斗争;既取得了成绩,也经历了挫折;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留下了沉痛的教训。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成为中华民族近代史的缩影,直接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研究国共历史上的两次大的合作,对于巩固爱国统一战线,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国家复兴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合作、分裂、民族利益、阶级利益。

一、 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及条件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背景

1. 北洋军阀腐朽的统治,社会黑暗,民不聊生。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中国大地并没有像资产阶级革命派预想的一样实行民主和共和。相反,新旧利益的交织,新旧势力的冲突,使得满目创痍的中国大地异常黑暗。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政府分裂,各派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混战不断,闹得民不聊生。

2. 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受挤压。

一战过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结束了中国民族工业昙花一现的“黄金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趁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水平低、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大好时机,加速了其在华的经济侵略。华盛顿召开后,欧洲列强竭力扩大在中国的势力,妄图使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侵略的境地。面对外国资本的强劲势力,民族工业受到严重打压,大战期间掀起的建厂高潮被压制。

(二)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及条件

1. 国共内战时期战火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自大革命失败以后,国共十年内战开始。中国共产党的力量经历了由弱小变强大再变弱小的过程,蒋介石极力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红军展开空前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的胜利,击碎了蒋介石企图扼杀中国革命的野心。短时间内,蒋介石难以灭掉中国共产党,而共产党也难以解放全中国,中共和蒋介石处于暂时的内战相持阶段。

2. 日本侵华的步步深入和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欧美列强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日本再次乘机大肆侵略中国,妄图借此转嫁国内危机,先后发动了“九.一八”、“华北”等大的事变,一步步地蚕食中国土地。中日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国难当头、大地当前,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关头。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迫使国共政策发生变动,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创造了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显示出中国各阶层,包括国民党内部的爱国人士,要求实现团结抗日的强烈愿望,标志着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 两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民党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于1924年,建立了黄埔军校,在大革命期间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随后国共两党合作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二) 第二次国共合作过程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赴西安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6项条件。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又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1937年2月中旬至7月中旬,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博古)、叶剑英、林伯渠等与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宋子文、顾祝同等进行了多次关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谈判。但双方没有达成协议。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中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17

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等在庐山与蒋介石继续谈判。同一天,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谈话。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由于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直接受到威胁,国民政府于8月14日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三、 两次国共合作的性质

两次合作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为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第二次国共合作时,中国处于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次国共合作都有着反帝的成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推动中国的国民革命。国民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斗争。而第二次国共合作所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矛头直指入侵的日本帝国主义。两次合作,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首先倡导并促成的,也是在国民党表达了合作态度后完成的,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更是一个首倡者

四、 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作用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作用

1、 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长期沉寂的北方革命运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2、 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

3、 共产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4、 合作失败后,使共产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5、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并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27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相关文章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xxxxxxxxxxxxx姓名:xxxx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xxxx2015年12月20日星期日中国近代史现代化...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