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城市地理学论文 正文 本文移动端:城市地理学论文

城市地理学论文

2017-05-03 05:49:2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城市地理学论文

摘 要: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由大中小城市在一定地域内聚集而成的, 在空间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轴线、圈层和网络特征。由于各中心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面临严重的障碍, 主要表现为行政分割、产业趋同、缺乏创新的合作模式、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只有尽快抓住机遇,完善区域空间管治制度并细化落实,才能真正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空间结构; 区域协调发展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 长江三角洲是指上海市全部、江苏南部与中部地区和浙江东北部地区,该区 域总面积为 10 万平 方公里, 约占 全国的1%, 人口 7534 万人, 约占全国的 6%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通过交通网络、商品网络、技术网络、资金网络、人才网络和信息网络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城市群体系。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及其特征

(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长江三角洲地区现有 15 个地级以上城市、67个县及县级市、1479 个建制镇, 地级以上城市、县及县级市、建制镇三级比例为 1∶4. 5∶98. 6, 从而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并举、城市等级较为完善的“金字塔”结构。从城市的经济地位和综合实力来看,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由中心城市和次级城市群构成。

长江三角洲地区 15 个地级以上的中心城市包括: 1 个直辖市——上海, 3 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 11 个地级城市, 即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 形成了我国密度最大的城市带。上述城市构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体系, 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主体。

以中心城市为基础, 长江三角洲还形成了 5个次级城市群(如图1): ( 1) 上海都市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 3 个层次, 即中心城区、卫星城镇( 6 个) 、外围小城镇( 31 个) , 具有典型的都市区空间结构特点。( 2) 以南京为中心的宁镇扬城市群。包括南京、镇江和扬州 3 个中心城市和丹阳、扬中、句容、高邮、江都、仪征 6 个县级市。( 3) 苏锡常城市群。包括苏州、无锡、常州 3 个中心城市和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吴县、江阴、宜兴、锡山、金坛、溧阳、武进 12 个县级市, 具有城乡一体化的都市区特征。

4) 通泰城镇群。(以南通、泰州为中心,包括如皋、通州、海门、启东、泰兴、姜堰、靖江、兴化等县级城市及其下属小城镇。由于这一地区城镇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城镇间联系不密切, 属于潜在的二级城市群。( 5) 以杭州为中心的杭州湾城市群。包括位于杭州湾北翼的杭州、嘉兴、湖州, 位于宁绍平原的宁波、绍兴以及海岛城市舟山共 6个地级市, 萧山、余杭、建德、富阳、临安、平湖、海宁、桐乡、余姚、奉化、慈溪、诸暨、上虞、嵊州等 14个县级市。

(二)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特征 图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轴线特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明显表现出按照一定的轴线发生联系, 这种轴线的方向和路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分布在沪宁、沪杭、杭甬三条交通轴线上, 形成“ 字之”形空间格局。 宁、沪、 杭是三大节点城市, 联结这三大节点城市的沪宁、沪杭、杭甬铁路、高速公路、江河沿线和沿海地带是产业集中和城市分布的主要轴线。沿线城镇稠密且分布均匀, 平均每 30 公里一座城市, 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城市梯度发展的城市连绵区。尤其在苏锡常地区, 许多城市工业区与小城镇几乎沿着铁路、大运河和高速公路发展, 形成“交通走廊式”的城市分布格局。

从城市之间的联系和扩散效应来看, 以上海为增长极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了三条基本传导方向和运动路径, 即: ( 1) 北线, 大致由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京: ( 2) 南线, 包括上海→嘉兴→湖州→杭州→宁波; ( 3) 东线, 即上海→绍兴→宁波→舟山。上述三条基本运动路径所依赖的交通框架分别是: 长江沿岸河港航运、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 沪杭、杭甬铁路和沪杭、杭甬高速公路; 东部沿海城市的远洋港口运输。总体上来看, 上海这个增长极主要是沿着铁路扩散的, 沿江扩散轴和沿海扩散轴属于次一级扩散轴。

二、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一) 上海市核心功能继续深化

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的地位已完全确立,但与伦敦、纽约、东京等全球城市相比(见表1),其核心地位和功能仍有待提高。据统计,上海2004 年人均GDP 为6 820 美元,而伦敦、纽约分别超过和接近30 000 美元,东京则超过 50 000 美元;2004年上海 GDP 总量仅占全国 7.7%,而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占本国经济总量的比重都在 20%以上[6]。随着世博会的召开和高速铁路的建设,上海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流入,大大加强其核心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上海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功能的提升。

(二)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层级结构扁平化发展,“单核引导”向“单核 + 多中心支撑”转变

上文已分析到,从空间发展历程上看,上海市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单核的条件不会改变,作为引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上海的核心功能仍将持续完善。而在管理层级扁平化、时空距离压缩和区域分工逐步完善的条件下,作为次级中心的南京、杭州的地位将受到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追赶和挑战。因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呈现出“单核 + 多中心支撑”的空间格局。

(三)行政区边界概念逐步淡化 ,区域及次区域联合发展成为主流

长久以来,行政区经济是制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竞争的加剧,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也逐步意识到必须通过加强合作或强力扩大行政管理区域来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各城市往往倾向于忽视既有行政边界,选择有利于己方的发展方向和结构,如苏州、无锡与上海关系的紧密度远远大于与南京的紧密度,同样而作为县级市的昆山更是以上海马首是瞻,上海为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延伸至昆山境内。有些城市则选择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行政兼并,来减少区域内的恶性竞争,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三、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域协调发展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协作现状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竞争不断加剧,为减少不必要的恶性竞争,中央政府及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不断寻求区域合作发展的模式和手段。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的协作发展已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广泛认可。但相比世界级较为成熟的区域空间管治机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协调合作机制仍然存在着“貌合神离”的问题。除去行政绩效考核、财政分配等“先天性”国家层面的制度约束外,区域协调机制的成果往往停留在指导性或方向性等原则性的意见上,并无实质性的配套政策和举措,这些都对长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区域和城市管理体制及税收政策都将逐步改革,只有抓住机遇,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区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操作的措施和方案,才能真正保证区域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对策

随着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强和综合实力的提高, 大中小城市在商品、服务、人口和资讯等方面的交流与协作将会更加紧密, 促进商品第三, 要逐步打破地方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三位一体”的传统格局, 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规范地方政府的调控行为。

1.合理进行产业定位和分工

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应根据未来共生演绎形成的各自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确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地位和分工关系。城市之间的合理角色分工与通力合作, 有利于避免各城市产业功能的重复建设, 实现经济与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因此, 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 在都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联合投资建设等领域, 努力实现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功能互补, 为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上海作为该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增长核心, 担负着调配该区域经济和社会资源, 建设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三大中心的重任, 根据上海工业发展条件, 以轿车、通讯设备、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设备、微电子和电脑、生物工程等作为 21 世纪的重点行业。南京和杭州要发挥对长江三角洲南北两翼城市群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进行协调的次中心功能。根据目前的状况,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产业定位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区域: ( 1) 苏、锡、常、通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杭、 湖、嘉、 绍高新技术产业区, 这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区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 加快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 高起点发展、高水准建设生物工程、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成为长江三角洲南北两翼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 2) 宁、 扬重镇、化工基地, 成为区域工业基础和产业升级的支撑,以炼油、石化、汽车制造、造船、建材、电子等行业为主; ( 3) 沪、 舟深水枢纽港口群, 力争成为连甬、接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枢纽; ( 4) 杭州和苏州要充分利用旅游资源, 努力发展专业化的国际旅游业。 个中心城市的战略角色分工与通力合作有15利于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形成布局合理、协作密切的生产体系, 在长江三角洲的广阔地域空间内避免各城市产业功能的重复建设。

2. 建立区域性投融资管理机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投融资管理机制, 促进资源在城市间的合理流动。首先, 应建立区域共同发展基金, 使协调机构具有相当的经济调控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 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第二, 要建立规范化的民间融资机制。长江三角洲地区民间资金较为充裕, 但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仍以亲友间相互借贷和各种集资为主要融资方式, 制约了民营经济的改造升级和企业规模的扩张,

因此要适当开放金

融领域, 以民间资金为基金建立民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等。第三, 要打破所有制和地域限制, 积极鼓励生产要素跨地域流动, 鼓励个人和企业跨区域投资和创业。

3. 构建区域性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长江三角洲应尽快建立政府—— 中介机构——企业、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各相关中介机构之间、企业之间纵横连接、快捷畅通的信息联通网络及其运行机制, 促进信息的高速流动。可以建立以上海为中心, 南京、无锡、杭州、宁波为次中心的信息网络系统, 同时建设长江三角洲网络型光缆干线网, 辅之以数字微波通信网, 形成宽带、高速、安全可靠的信息通道。特别紧迫的是要建立企业信息、产业信息、法律信息和专业性公用服务信息网络, 以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联动发展。

通过建立区域性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 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区域内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 使之形成研究与开发网络,对关键性的科研项目协同攻关。通过改善科研的政策环境服务设施, 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些高科技领域, 培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科技专业化研究优势。通过与跨国公司在高科技领域的技术研发合作, 培育长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的核心技术。广泛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合作, 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真正建立起区域的产业竞争新优势。

篇二:城市地理学论文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学 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城市地理学

题 目:中原经济区的空间结构

姓 名:xxx

班 级:xxxxx

指导老师:xxx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3年12月

中原经济区的空间结构

摘要:随着区域规划国家化、区域管理精细化、区域发展模式多样化趋势的加强,中原经济区也逐步形成。本文着重于研究中原经济区的空间结构,先对中原经济区作了个整体的概述;其次,简单阐述了中原经济区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再者,对中原经济区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针对现状出现的问题,对中原经济区提出战略举措。

一、 中原经济区概述

(一)原经济区简介

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区域单元,既不同于自然地理区域,也有别于现行的行政区域,而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经济核心区、经济腹地区和经济辐射区构成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原经济区的历史演变主要涵盖四个历史阶段,即萌芽于先秦时期、发展于秦汉隋唐时期、形成于宋元明清时期和成熟于近现代与当代时期。历史上,中原地区经济重心地位虽然几经变化,仍对全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二)中原经济区范围

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全省、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共5省30市3县区。

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南阳、安阳、商丘、新乡、平顶山、许昌、焦作、周口、信阳、驻马店、鹤壁、濮阳、漯河、三门峡、济源

山东省:聊城、菏泽、泰安东平县

安徽省:淮北、宿州、蚌埠、亳州、阜阳、淮南潘集区及凤台县

河北省:邢台、邯郸

山西省:运城、晋城、长治

二、 中原经济区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区域单元,既不同于自然地理区域,也有别于现行的行政区域,而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经济核心区、经济腹地区和经济辐射区构成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原经济区的历史演变主要涵盖四个历史阶段,即萌芽于先秦时期、发展于秦汉隋唐时期、形成于宋元明清时期和成熟于近现代与当代时期。历史上,中原地区经济重心地位虽然几经变化,仍对全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一)中原经济区的萌发阶段——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华夏文明的雏形初显,中原大地在世界上也是风景这边独好。从地域范围来看,这时期中原地区主要以豫州为主,即以现在豫西为中心,涵盖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湖北省西北部、山东西南、安徽西北角、陕西洛南等广大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原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二)中原经济区初步形成时期——秦汉隋唐时期

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经济文化重心的地位毫无改变。

期间,中原地区的行政区划虽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中原地区仍以豫州为主,即以现在豫西(特别是洛阳)为中心,涉及了河北邯郸以南、山西南部、湖北省西北部、山东西南、安徽中西部、陕西中东部等广大地区。秦汉时期,国家的经济文化中心一度西移至关中地区,然中原地区仍是关东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中原经济区持续发展时期——宋元明清时期

宋金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多次入主中原,全国的行政区划变动更加频繁。中原范围基本上是河北大名以南、山西南部、山东西南、安徽中西部、陕西东部、湖Jt,:lt部以北地区,中心在开.封一洛阳一带。宋金元时期战乱频发,人口锐减,土地荒废,中原经济在曲折中缓慢发展,并逐渐丧失了国家经济重心的地位。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一样:“故今之中原,非古之中原,今13之中原,已与古偏方无异。而古之中原,乃在今东南偏方之域矣。徇名而责实,必有轻重之当,议者可不深考云。”

(四)中原经济区最终形成时期——近代至21世纪

近代以来,中原地区迭遭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相互征伐,地理行政区划的变动比较频繁。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原经济区的区域优势,经过几年的探讨和论证,2010年11月,河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审议并原则同意《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战略正式开始践行。201 1年3月,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正式列入国家发展“十二五”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三、中原经济区现状分析

(一)中原经济区整体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了 5 省 30 市 3 县(区),区域面积 28.9 万平方公里。 2011 年末总人口 1.79 亿,地区生产总值 4.2 万亿元,在经济总量上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的共性是: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文化积淀丰厚;人力资源充裕,人口压力沉重;农业在全国举足轻重,三农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发展潜力比较大。

中原经济区地处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地区的结合部,增长潜力较大、成长力较强,是东、西、南、北经济对流的中转站和交汇点。它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重要基地之一,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它的物产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巨大的购买力市场,对东部沿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处于我国由东向西的技术梯度和由西向东的资源梯度交汇区,对中国东西部发展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同时它处于中原腹地,又是革命老区,对全国的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原经济区分区现状分析

(1)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包括郑州、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等9个省辖市14个县级市,34个县,374个建制镇。中原城市群在中国15个城市群中综合实力名列第7位,位列中国中西部第一位。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有力支撑。

(2)豫北板块及周边地区

该区域涉及晋冀鲁豫4省7个省辖市(安阳、濮阳、鹤壁、邯郸、长治、晋城、菏泽)65个县级市、县、管辖区。豫北地区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区域联盟密切,工业基础雄厚,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充足,紧密连接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山西与关中地带,发展战略相近,产业结构互补,交通相连,有相同的文化渊源、相同的文化习俗和20多年的联盟基

础。

(3)豫西豫西南板块及周边地区

该板块处于河南、山西、陕西和湖北四省交汇处,西联关中—天水经济区,南接武汉都市圈。工业基础好,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黄金、铝土、石墨、稀土、玉石储量丰厚。该区域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支撑力量。

(4)淮海四市及周边地区

该经济区处于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交汇处,是连接长三角、东部沿海地带、皖江带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该区域处于黄淮冲积扇平原,河网密布,灌溉方便,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粮仓,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举措

(一)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形成新优势

中原经济区不沿海,不沿江,不具备水运成本优势,但是位置居中,现有干线铁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已经形成网络,高速铁路建设正全面推进,还拥有全国八大枢纽机场之一,以及与其配套的铁路、公路港等设施,隐藏客观上看中原经济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在全国中西部地区堪称一流,应该逐步进入发展条件相对成熟期。要大胆探索内陆人口稠密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崛起的新模式。

(二)在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由于中原经济区传统文化沉淀丰厚,而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相对比较保守、容易小富即安。因此,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与推进开放发展方面与沿海地区差距异常之大。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实质性瓶颈,下决心在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显著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激活内生机制,建立健全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经济新秩序,为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创造条件,为全球和全国资本更多进入创造条件,增添区域发展的动力,激发区域发展的活力。

(三)在科技教育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一个区域的发展,只有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了,才能够支撑核心技术创新,培育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搞上去了,人才培养、人才支撑、人才储备问题和老百姓上学难问题才能够真正解决。我们要想真正把中原经济区发展变成一种内生机制,那就要在科技教育发展上下工夫,用更加长远的观点,用更加宽阔的胸襟,用更加开放的思路,用更加前瞻性的魄力,从具体事做起,从今天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图眼前短期利益,为未来着想,为未来投资,认真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立志经过一定时期的特殊努力,用支持创新、支持创业、支持发展等特殊政策,创造更多激励创新创业的机会,吸引全球和全国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集聚中原,建设中原,把中原地区的科技教育水平提升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用扎扎实实的科技教育基础,支撑中原经济区崛起,彻底改善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提高发展的实际效益。

(四)在金融业发展创新上闯出新路子

中原经济区之所以经济发展落后,金融资本不足是实质性制约因素之一。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利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开放金融市场、活跃金融市场、使用金融创新产品为中小企业服务、开展创业投资、贷款担保、开办村镇银行、创办资本市场、完善期货交易、创办地方商业银行等领域,力争闯出我们自己的新路子,激活金融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形成独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吸引全球和全国的资本进入中原,建设中原,发展中原,最终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让更多的民

众懂得用金融工具赚钱,让中原地区成为金融资本活跃的高地,让老百姓能够从中获得更多新的发展机会。

五、小结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我们国家区域发展表现出区域规划国家化、区域管理精细化、发展模式多样化的战略趋势。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山水相邻、血缘相亲、文脉相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的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因此,我们只有积极探索中原经济区有效的合作机制,才能抓住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规避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所带来的风险,努力推动中原地区的迅速崛起,带动西部地区实现国家阶梯式的发展战略,逐步优化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整体布局。

参考文献:

[1] 栗洪伟. 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分析[J]. 商业时代 2012, (25) :127-128.

[2] 陶然, 傅德印.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及间布局研究[J].

[3] 郭志富,张竟竟 . 中原经济区主体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分析[J].

[4] 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篇三: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浅析瑞安市的区位条件及其作用

【摘 要】瑞安是浙江省下辖的县级市,由地级温州市代管,位居我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是泛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连接地带,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又是浙江省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瑞安气候宜人,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捷,民营经济发达,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较好。但是,瑞安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也待调整,统筹城乡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瑞安市更好更快更高发展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浙江瑞安;区位条件;区位优势;城市发展;产业发展

1引言

研究城市发展,进行城市规划,不可不分析城市的区位条件和区位优势。尤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中,城市发展面临着更加扩大的开放趋势,大流通和大市场观念不可避免地融入城市经济的运行机制,故而城市区位条件带来的区位优势也将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合理规划城市,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城市发展方向,将产生重大的影响。[1]

学术界有相当多关于大城市的区位分析,且一般来说是针对某一个区位条件来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而瑞安市,是浙江省下辖的县级市,由地级温州市代管,是浙江省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研究瑞安的区位条件的文献较少,本文通过实地生活经验结合一些文献资料,就瑞安市的区位条件及其在城市发展演化中的作用有一个简单的分析探讨,并对瑞安市的更好更快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2区位条件的概念

区位条件是某地区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并取得好效益的条件和因素综合,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

一般说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它所在区位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历史文化、经济贸易、交通运输,以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条件。这些条件是构成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城市离开必备的区位条件,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形成和维系发展。城市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是人类对大自然赋予的生态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无论人类怎样塑造城市形态,如何促进城市发展,目的均在于借助城市所产生的聚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创造社会财富和精神文明。这种聚集效应的产生有赖于人类对区位条件的选择。[1]

3瑞安市的概况

瑞安市位居我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是泛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连接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0′至121°15′之间,北纬27°40′至28°之间。这里气候宜人,物资产丰富,属江南鱼米之乡。自古市井繁华,商贸发达,人文荟萃,郭沫若曾题联“玉成桃李,海涌波澜”。瑞安陆域面积1271 km2,海域面积3060 km2,辖5个镇、10个街道,总人口119.05万,是浙江省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瑞安市拥有“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中国包装机械城”、“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中国男装名城”和“中国胶鞋名城”“中国工艺礼品生产基地”等国字号金名片。瑞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8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14个沿海经济开发区之一,为全国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之一,浙江省小康县(市)。

4瑞安市的区位条件及其在城市发展演化中的作用

4.1 瑞安自然资源与产业发展

瑞安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水域面积广阔,渔业历史悠久,水产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天气温暖,大量的降水加上气温回升较快,雨热同期,适宜各种水生生物的繁衍与生长,鱼、虾、蟹、贝、藻等,一年四季无明显生长停滞期,发展海水养殖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瑞安全市行政管辖海域3037km2,是陆域面积的2倍多,海岸线长130.33km,拥有500m2以上的海岛98个,海区生物种类1140种,受海洋暖流、沿海岸流及入海迳流的交替影响,形成多种鱼类洄游,鱼汛迭呈。拥有北麂渔场和飞云江渔场,海域辽阔、气候温和,适应各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瑞安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是东部沿海地区可依托大陆腹地和邻近内陆地区沟通外部世界以及扩大区域范围的重要通道,并已规划纳入温州大都市范围的南翼中心城市。[2]海洋与渔业资源优势为瑞安开发和利用海洋、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使瑞安成为全国重点渔区和水产品的主销区。

瑞安的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水产资源,且气候适宜,这是一个很大的区位优势,而瑞安也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大优势,面向市场,积极开拓,农林牧渔业持续快速地发展,同时又带动了水产加工业的崛起。

4.2瑞安旅游资源与经济发展

瑞安城市依山面海傍水,拥有“七山二水一分田”,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全市拥有六处风景名胜区,其中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仙岩、寨寮溪。仙岩风景名胜区尤以朱自清先生梅雨潭的《绿》一文而驰名天下,山清水秀,奇景壮观,瀑潭溪泉、奇峰异洞和“天下第二

十六福地”仙岩寺等珍贵的名迹古胜为之添光增彩。寨寮溪以瀑潭联串,滩溪蜿蜒,山林华茂而著称,水质特优,水景奇特,被誉为“云江明珠”,其中寨寮秀溪、花岩叠翠、祭门筏趣、九珠凝碧为“寨寮四灵”。 加上三个温州市级风景名胜区——以宗教文化为特色的圣井山风景名胜区、湖光山色绝佳的桐溪风景名胜区和“碧海丽岛、岩洞多姿、金沙渔火”为特色的铜盘岛风景名胜区。 还有一个瑞安市级风景名胜区——圣井,景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87%;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海楼;九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利济医学堂、观音寺石塔、圣井山石殿、外三甲窑址群等。

宜人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国内和海外游客,带动了瑞安旅游业的发展,每年都有一笔可观的旅游收入,也是瑞安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点。

4.3瑞安人口资源与城市发展

瑞安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目前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有10多万人,归侨侨眷12万人,台胞台属4万人,形成强大的人文网络优势。在海外侨胞中,担任侨团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以上的有200多人。瑞安华侨总体实力雄厚,拥有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有近2000户,5000万至l亿元以上的也为数不少。他们不但回到瑞安投资创业,而且内外相联,形成了畅通发达的工贸产销网络,为瑞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4瑞安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瑞安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具有独特的人文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瑞安自古商风鼎盛,形成了较强的经商意识,加之人口较多,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人均资源贫乏,练就了瑞安人学本事、闯天下、不甘落后、吃苦耐劳的精神,解放初期就有个体摊贩数千人。当全国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瑞安人悄悄“复辟”一些家庭手工业,在随后鼓励发展社队工业、乡镇企业及至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十六大后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过程中,瑞安人次次抓住机遇,形成了巨大的发展浪潮,较早地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并迅速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目前瑞安人具有很强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他们正在为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而拼搏。[3]

瑞安为瓯越古邑,三国吴赤乌二年 (239年) 置县,始称罗阳县,迄今已经有1760多年历史。瑞安历来文风鼎盛,人文荟萃,素有“理学名邦”和“东南小邹鲁”之美称, 二十五史正式立传的瑞安人有 22 人。其中南宋“永嘉学派”开山鼻祖陈傅良、集大成者叶适, 元末明初“南戏鼻祖”高则诚,清末巨儒孙诒让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影响。在现有瑞籍人士中,走出了4位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25人。瑞安文

化的核心是务实崇商的事功学说,这是温州发展的一种文化渊源,为温州模式的诞生奠定了哲学基础,在探索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4]

4.5瑞安交通运输与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系统是产业经济布局形成的基础要素之一。在其他经济发展要素相当的情况下,一个地区对外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劣决定了它与其他地域进行物质和人员交流的便利程度,对产业布局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见图1)。瑞安经济是典型的民本经济,区域特色明显,市场机制灵活,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资本密集型产业为辅。“两头在外”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大量密集的交通需求,转型时期的产业调整对交通运输系统提出更高要求。[5]

图1 交通运输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5]

近几年瑞安的经济总量占浙江省的比重基本维持在1.8%-2.1%,跻身浙江省13强县(市),在温州市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亦不断提升(如图2所示)。公路方面,瑞安处于温州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内,位于温州市区与南部各县市以及闽南地区的必经之地。纵向的甬台温高速公路、104国道、桐(岭)——曹(村)公路、57省道、瑞枫公路,构成其公路主骨架。水运方面,瑞安港区是温州“一港七区”之一,2008年港口吞吐量381.76万吨,占温州市港口吞吐量的7.6%,有很大潜力。铁路方面,温福铁路建成通车改变了瑞安没有铁路的历史,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位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发达地区之间,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闽、浙两省便捷铁路通道。这条铁路对于发挥地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作和优势互补,推动两岸直接“三通”具有重要的作用。配套建成的瑞安火车站,将对瑞安物流系统整合、市区南部组团发展起到快速推动作用,增强对南部县市的辐射作用。

航空

方面,瑞安距温州永强机场约30公里。

瑞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赐予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绝佳契机。温福铁路建成通车、永强机场近在咫尺,使得瑞安借助外力打造种类齐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变为可能。交通运输的便利快捷和交通网络的合理格局,促进了瑞安区域经济向网络化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6]

图2 瑞安交通区位[6]

4.6 瑞安港口资源与城市发展

港口是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带动区域经济起飞的龙头。瑞安港作为浙南地区一个中小型工贸港口城市之一,位于温州三大江之一——飞云江的中下游,港口资源丰富,战略和经济地位相当重要,经济腹地广阔,是浙南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依托和窗口,担负着瑞安、平阳、文成、泰顺、欧海、洞头等地区的旅客和货物中转任务,并且向外辅射至深圳、广东、福建、宁波、上海、南京、大连、青岛等省份及重要的港口城市。港口的最高潮位

6.88米,港口通航条件较好,并且即将作为国家的二类口岸对外开放,发展前景良好,是温州地区主要的港口之一。北麂列岛和大北列岛水深在 10m 以上,海岸线约有 500m,且岸线前沿水域宽阔,具有建造 5 万 ~30 万吨的深水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国家级中心枢纽港———温州港的主要辅助港。 目前,瑞安港已成为浙南闽北地区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在瑞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4.7瑞安市场环境与经济发展


城市地理学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27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城市地理学论文
相关文章
  • 城市地理学论文

    城市地理学论文(1)重庆市交通问题----公共交通设施2012级城乡二班李霞摘要: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发展和健康运行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随着重庆的直辖崛起和近几年的迅速发展...

  • 城市地理学论文

    城市地理学论文摘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由大中小城市在一定地域内聚集而成的,在空间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轴线、圈层和网络特征。由于各中心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