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鲶鱼怎样养殖 正文

鲶鱼怎样养殖

2016-10-31 11:47:42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鲶鱼池塘养殖技术

龙源期刊网 .cn

鲶鱼池塘养殖技术

作者:李继文

来源:《吉林农业》2015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从人工繁殖、鲶苗开花、鱼种培育、成鱼养殖及如何提高鲶鱼存活率等方面介绍了鲶鱼池塘养殖的关键技术,以期为今后渔民养殖过程中能够掌握该技术及获得更多产量提供有利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池塘养殖;高产量;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 S965.12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3.034

鲶鱼属鲶科,鲶属,鲶鱼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肉多味鲜,耐低温、耐低氧及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深受水产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管理不规范,致使鲶鱼产量较低。因此,笔者结合实际养殖经验,通过本文介绍了鲶鱼高产养殖技术要点,这对提高鲶鱼产量及促进渔民增产增收都具有积极意义。

1 人工繁殖

1.1 雌、雄亲鱼选择

选择适宜的亲鱼至关重要,一般应选择重量在0.5公斤以上的雌、雄鲶鱼。挑选腹部大,生殖孔红肿且轻轻按压腹部时有卵粒排出的雌鲶鱼,挑选腹部能挤出精液的雄鲶鱼,雌雄比例应为1∶1~1.5∶1区间。

1.2 卵巢制备及人工孵化

好的卵巢,可以有效提高鲶鱼的着卵利用率。底巢一般为人工焊成的长方形的框架,中间着卵位置放上棕榈皮并缝在筛绢上即可。将亲鱼产出的鱼卵及时放入水泥制作的平坦干净的孵化池内,并将水温控制在20℃左右,使其自然发育。3~4天后鲶鱼苗会吸附在鱼巢上,再过2~3天将鱼巢取出进行下塘。

2 池塘养殖技术

2.1 鲶苗开花

通常鲶鱼在出膜3~4天后就可以吞食大型轮虫和小型枝角类生物等,这个时候应培养枝角类生物以供鲶苗食用。培育枝角类生物可采用施用有机肥的方法,采用分次分批进行投放,当后期饵料不足时,可以用50毫米的筛目捞取其他池塘内的枝角类或是将新鲜的动物性饵料进行切碎投喂。在保持饵料充足的条件下,10~15天便可培育成夏花。

篇二:鲶鱼池塘养殖技术

鲶鱼池塘养殖技术

鲶鱼个体大,生长快,而且耐低温,耐低氧,肉味鲜美,深受北方高寒地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我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将鲶鱼池塘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鲶苗发塘:鲶鱼出膜3~4天即可主动吞食大型轮虫及小型的枝角类,此时应及时下塘。鲶苗下塘后枝角类的丰欠是鲶苗成活率的关键,采用施有机肥的方法大量培育枝角类。当后期天然饵料不足时,用50目的筛网从其他池塘中捞取枝角类或新鲜的动物性饵料切碎投喂。池中动物性饵料充足,鲶苗生长速度较快,一般667m2放9万尾左右,经10~15天育成夏花,成活率可达50%,发塘水面最好在667m2以内。

鱼种培育:

生态养殖培育鲶鱼种:大量施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小型杂鱼,为鲶鱼提供营养较丰富的动物性活饵。该方法成活率高,规格大。鲶鱼苗放养密度应以饵料鱼的多少而定,放养时间必须在花白鲢放养10天后才能放养鲶鱼夏花。

鱼种池搭配鲶鱼夏花:在鱼种池塘中搭配10%以下的鲶鱼夏花,不仅能清除池中野杂鱼、水生昆虫、蝌蚪等,还可增加主养鱼种的产量,提高池塘效益。

成鱼池塘套养鲶鱼种:这种方法投资少,效益高,不需增加其他管理措施,特别在小型杂鱼较多的成鱼池中每667m2放养100~200尾的鲶鱼夏花,可育成每尾100~150g的鲶鱼种10~20kg,每667m2增加效益200~200元。

颗粒饵料驯化培育鲶鱼种:鲶鱼食天然动物性饵料或陆生动物性饵料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也较高。在饥饿状态下也食人工颗粒饵料,在池塘中用颗粒饵料可进行驯化养殖。但对饵料的营养要求比较高,驯化养殖中颗料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比鲤鱼含量高,鲶鱼种饵料蛋白质应为40%左右,动物性蛋白质(进口鱼粉)应占饵料蛋白质的30%以上。颗粒饵料的加工及驯化方法基本与鲤鱼相似,这种方法育成的鲶鱼尾重可达50~100g。我认为鲶鱼种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饵料不适口,营养不全而导致规格大小不齐,大个体吞食小个体,当鲶鱼体重达10g左右,相互残杀严重,是影响鲶鱼规模化生产主要因素。为提高鲶鱼种成活率应从夏花开始补充投喂部分适口的动物性饵料。成鱼养殖:

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鲶鱼夏花放养在小型杂鱼较丰富的成鱼池塘中,667m2套养30尾左右。当年可达0.35kg以上,最大个体达0.75kg。667m2增加鲶鱼产量5~10kg。套养时以水源条件、池塘杂鱼多少灵活掌握密度。

成鱼池塘搭配鲶鱼春片鱼种:鲶鱼游动迟缓,对同一规格游泳速度快的养殖鱼类一般捕食不到,池塘中放养一定规格的鲶鱼只能清除池中的小型野杂鱼及有病的养殖鱼类。商品鱼池667m2放养尾重50~100 。

篇三:如何养殖鲶鱼

如何养殖鲶鱼

鲶鱼属热带性鱼类,个体大,肉多刺少,味似河鳗,故有“八须鲶鳗”之称,并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病害少等优良性状,是淡水鱼的优良品种,但它的缺点是耐寒性差,当水温降至7℃以下时容易冻死,因此生长期很短,全年仅5~6个月时间,由于在自然水域不能过冬,故在捕鱼旺季鲜鱼上市量高度集中,造成鱼货积压,售价低廉,效益不高。另外,鲶鱼在养殖过程中相互残杀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放养密度和产量的提高。但如果利用一些生产小窍门,运用科学的方法养殖鲶鱼,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鲶鱼幼苗

两级放苗。刚运来的鱼苗,抵抗力弱,且规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饲养,则因鱼苗活动范围大,体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饵料一时很难吃到,造成白白浪费,还会污染水质。但如实行两级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内精养,然后放入大塘饲养。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小塘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当小塘内培育的鱼苗达到10~15厘米左右时,便可从塘内筛选个头大的鱼种放入大塘饲养,个头小的鱼种仍留在小塘内进行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这就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

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龙大棚),卖早春鱼;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可延长鲜鱼供应时间,且鱼价可成倍提高,真是一举两得。

注意事项

鲶鱼是淡水鱼的优良品种,但它的缺点是耐寒性差,当水温降至7℃以下时容易冻死,冬季注意保温。

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小鱼容易缺食,注意大小鱼分开饲养


鲶鱼怎样养殖》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27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鲶鱼怎样养殖
相关文章
  • 鲶鱼怎样养殖

    鲶鱼池塘养殖技术龙源期刊网 cn鲶鱼池塘养殖技术作者:李继文来源:《吉林农业》2015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从人工繁殖、鲶苗开花、鱼种培育、成鱼养殖及如何提高鲶鱼存活率等方面介...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