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复述神话故事 正文

复述神话故事

2016-10-30 21:51:04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神话故事教学初探

神话故事教学初探

这周我们语文组研讨的话题是“神话故事怎样教?”曾经教过很多篇神话故事,却从来没有把所有的神话故事放在一起去研究这一类的文章该怎样交?这次教研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考、研究的机会。

神话故事也属于故事类文本,故事类课文在小学各年段呈现出由易到难的梯度变化。一二年级主要以活泼而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为主;到了中段开始引入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童话故事逐步减少并主要以科学童话的形式出现;到了高年级则在神话、寓言故事的基础上引入了成语、民间故事,培植文化底蕴,同时还引入了记事散文、小小说等叙事类文章,为初中散文和小说的阅读作铺垫,打基础。

一、神话故事应该教些什么呢?

第一,关注文本特点。

研制目标的第一步,是解读文本。从故事结构、语言表达入手。某种意义上说,神话文本的魅力,体现在故事的神奇和语言的魅力上,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而无论是语言的魅力还是故事本身的魅力,都是需要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和品味的!因此,“通过想象朗读,品味语言,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和故事叙述方式的独特魅力,激发对神话这一特殊文学样式的浓厚兴趣”是神话故事的教学内容之一。

第二,考虑学生的特点。

根据各学段儿童的特点,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让孩子初步感受神话的美好,进而在自己的心里种下一颗热爱神话故事的种子,让孩子对这种文学样式继续保持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中,

激发阅读兴趣,快乐享受语文是题中之义。故事就是用来讲述的,因此,复述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根据学段的不同,对复述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第三,关注编写意图。

我们研制教学内容,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要努力研究编者的逻辑起点。一篇文章,选入教材,它便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整个语文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课后题,因为这些内容本身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仔细分析这些内容才能理解编者思考的基点。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神话故事的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重要词语,部分词语能结合语境,在复述中运用、内化。

2.通过想象朗读,品味语言,角色表演,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和故事情节叙述方式的独特魅力,把握故事中人物形象特点及所传递的精神,激发对神话这一特殊文学样式的浓厚兴趣。

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复述神话故事。

4.学习文本段落、语言富有特色的表达方法,能在实践中迁移、运用。

5. 挖掘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初步把握神话的特点和价值。

上述教学内容中,1和4是与其他文体共性的教学内容;2和5是最能体现神话文体特点的教学内容;而3介乎两者之间。也就是说,这个教学内容考虑了神话的本体教学价值,关注了课文的共性教学价值。

二、神话故事怎么教?

“教材是个例子”,无论何种体裁的文本,在回答“怎么教”问题上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努力通过教材文本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学会阅读和写作这一类文本的方法,并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基于这一目标,神话故事的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步骤进行:

1、教前教师要多了解一些神话传说的信息,学前学生可观看神话传说的影片或一两本神话传说的课外书。作为教师,在教学之前,多获取一些关于神话传说的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其中,这样两个方面的信息必须了解清楚:一要了解什么是神话?二要明白神话是拟人化的产物。想象和幻想是神话创作的基本特色。

2、紧紧扣住神话的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体会神话的神奇,感受文本是怎么样通过神奇的想象表现的,感知神奇,感悟神奇,读懂神奇。我觉得我们在设计教学中,切忌按照课文一段一段设计,琐碎的分析。可以让学生初读课文,说说课文留给自己的初步印象。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初步体验,引导再次阅读,说说那些地方让你感觉神奇之处,在学生阅读体验相关语段的过程中再进行细致感受,将体验文学作品和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教师要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学生要多用朗读与想象进行情景体验。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神话传说是经过改编后的一个个通俗、优美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也具体而生动。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多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为主。

学生学习神话传说时,通过朗读与想象后的情景体验是最好的方法。其理由是:被改编后的神话传说已经没有了影响读通、读懂的文字障碍,但故事情节生动、离奇,年代久远、陌生感增强,反而刺激学生阅读期待。故事中描绘的事物存在与自然与生活之中,学生已经司空见惯无需逐一理解。因此,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想象着情景,在老师语言描述中体验着情景,在讲述、背诵的同时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故事画面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神话传说的学习。

4、神话的一大特点,就是想象丰富。因为丰富的想象,神话才那么吸引人。当我们在阅读故事时,我们还发现,故事还给我们留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这一点也十分重要。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创造神话,让神话更为丰富,觉得在教学中可以尝试。

5、课后教师要组织阅读神话传说的读书活动。教师不能教学一、两篇教材中编排的神话传说后就此止步,而是要以这一、两篇神话故事的学习为契机,引领学生

进入更多的神话故事中,从语文学习的视角去领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浅谈神话故事的教学

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 洪俊

神话就是关于神的民间故事,神话都有离奇的情节,大胆、夸张的想象,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产生、日月星辰的存在以及山川地形、自然天体等作出解释。它是一种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古代神话不仅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是相当优美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神话故事虽然不多,但神话就像青草地上璀璨的明珠一样吸引着天真的孩童,研究神话故事的教学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神话的教学内容应包括离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奇特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表达方式等。我们认为:神话类语文课堂既要上出神话文体的特点,又要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要寻求两者的完美结合,上出“神话与语文味”。那如何做到呢?这正是我们今天在课堂上想努力探求的。下面结合今天的两节课,谈谈神话故事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凸显神奇,抓住特点。

篇二:第八单元 神话故事 7份

第八单元 神话故事、传说和寓言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都是讲的故事。《女娲补天》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扁鹊治病》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普罗米修斯》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赞扬了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夸父追日》也是我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他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本篇神话弘扬了一种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教学目标:

1、会认20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以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3、积累生动的语言。

4、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化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讨论、复述和表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2.引导学生阅读其它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单元教学准备:

多媒体图片

学生分析

故事的形式丰富,古希腊神话、阿拉伯民间故事深受学生的欢迎,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学生从小在听故事、看故事、讲故事中长大,对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都有接触,他们能在课外自主地阅读不同种类和形式的故事。由于故事的语言较通俗易懂,因此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故事的内容,但对于独立品味故事中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将此确定为教学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课外积累和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时间

《女娲补天》 2课时

《扁鹊治病》1课时

《普罗米修斯》 1课时

《夸父追日》1课时

《语文园地八》 4课时

单元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正确读写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在体会人物心情和拓展阅读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在浏览、复读和绘声绘色的朗读中,记住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构建“为人类造福,誓死不变”的英雄形象。

5、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

6、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三、教学设想: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并尝试学习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4、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知道故事蕴藏的道理。

5、 学习编故事,情节要完整,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塑造人物。

教学过程:

一、课外导入,引入学习。

课前我们已经安排大家做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检测下我们的预习效果。现在, 现在,让我们开启检测之门。

二、检测预习。

1、 我会读。

女娲 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燃烧 熊熊大火 围困 挣扎 熄灭 喷火 缺少 冶炼 液体 金光四射 云霞 扁鹊治病 理睬 肠胃 解释 汤药 医治 浑身 无能为力 悲惨 火焰 驱赶 气急败坏 惩罚 敬佩 承认 饶恕 造福 违抗 狠心 啄食 肝脏 愤愤不平 裂缝 纯洁 蔡桓公 根据 药剂 烫伤 普通 奔驰 押到

2、读句子。

(选择文中难读的或者长的句子,让学生反复练读。

【设计意图:根据学段特点,让孩子能做到正确朗读课文,同时,培养孩子关注文章中人物的习惯,理解词语,熟读难读的句子,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抓住课文脉络,品读课文,

四篇故事中分别有一个主要人物,你能简单说说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

指名交流,集体讨论。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了什么品质?

交流:

【女娲补天】

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ī)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感受到了女娲的善良。“求”变成“叫”行不行,为什么?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感受到了女娲的勇敢。“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等词语体会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辛。指导朗读。

这个故事神奇在哪里?

(一个人干了许多人干不了的事。)

【扁鹊治病】

你觉得扁鹊是个怎样的人?蔡桓公是个怎样的人?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cǎi)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扁鹊?(指导朗读)

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浏览课文,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是怎样的神?

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体会普罗米修斯经历的苦难,感受他为人类所付出的一切。

【夸父追日】

夸父神奇在哪里?

课文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了。如,课文用“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形容夸父奔跑的速度快;写夸父为了解渴,“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等等,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你觉得夸父是个怎样的人?

我读了这一组课文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以感知人物形象为主线,重点品读相关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初步学习抓住文章中人物情感(情况)变化的词语来理清文章的脉络的方法。】

三、提炼主题,从故事中获得启发。

再次浏览四篇文章,看看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要听别人的劝告,懂得奉献??

指名说。

出示语文园地八的日积月累。

诵读,理解。

29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朗读、讲解、理解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课前一分钟演讲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1、板书题目:女娲补天

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指名读课文。

3、出示生字,指名拼读。

(三)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课文讲的是过着快乐幸福生活的人们遇到了灾难,女娲求雨神熄灭了天火,造船救出了洪水中的人们,用五彩石补好了天上的大窟窿。

(四)指导写字

作业设计

必做:1、完成自主性作业第1页。

选做:2、熟读课文。

板书: 29、女娲补天

原因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灭火人民又安居乐业起火 发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篇三:走进神话故事的殿堂

走进神话故事的殿堂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谈话:你们读过那些神话故事?谁来告诉大家?(学生自由发言)

2.多媒体播放神话故事画面,学生说一说是哪个神话故事。

师评价:你们真是爱读书的好孩子,神话故事充满神奇、丰富、美好的想象。

3.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开天辟地》去领略神话的独特魅力吧!(师板书课题)

4.复习生字词: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领读。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1.引用名言: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请学生认真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可以互相商量讨论。 (学生自主交流,找出中心句——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2. 指名学生交流

教师评价: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这句话就是文中的中心句。他与课题遥相呼应,请女同学读课题,男同学读中心句,认真体会中心句的特点。

3. 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呢?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1.研读,体验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

a.找出文中描写盘古动作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找出动词在下面加“△”。(生汇报, b.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指导读好这句话。两个“猛”字可以看出盘古力气特别大,狠狠得劈,狠狠得凿。

c.天地出现了,和老师接读“轻而清的东西??变成了地”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并引导学生感受运用反义词和近义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d.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2.研读第三自然段,体验盘古顶天蹬地的不易

a.天地虽然分开了,但盘古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如果你是盘古,你会担心什么呢?想象说话。

b.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盘古在干什么?

c.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请学生再来当盘古,做一做顶天蹬地的动作。(请一名学生到台前做顶天蹬

地的动作,其他同学读课文)请做动作的同学说说自己的亲身感受。

d. 师顺势引导:我们只做了这一会儿就感觉累了,而盘古却这样一动不动地坚持了不知多少年。一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师引读描写盘古顶天蹬地的句子)此时,你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生自由表达)

e. 带着对盘古的崇敬之情再读这句话。

3.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 巨人盘古抡斧猛劈,顶天蹬地,天地逐渐形成,然而盘古却倒下了。闭目,听老师朗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师引读第四自然段。

c.教师出示删减掉后的句子:读一读,请生说说自己的感觉。(学生自主交流,体会这样写的枯燥无味)

d.让我们把这些词美美地读一读吧:隆隆的雷霆 ??

e. 我们把这些短语放回到课文中去,看,多整齐的句式!就像列队的士兵!大家合作朗读,共同分享这段美妙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男女生轮读全段,感受排比句的气势。)

f. 想象: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g. 盘古把他的身体化生出世间万物!(板书:化作万物)

四、复述故事,总结线索

1.教师提示:复述课文就是把每段的主要内容连起来说。(指名复述)

2.根据提示与板书复述故事。

3.课堂总结:盘古真的存在吗?他只是一位神话人物,象这样的人物还很多,比如同学们说过的女娲、精卫、夸父等。他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和智慧的结晶。请同学们带着自豪的心情去阅读更多的神话故事,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板书设计

猛 劈猛凿

开天辟地 顶 天 踏 地身造福人类

化 做 万 物


复述神话故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9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复述神话故事
相关文章
  • 复述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教学初探神话故事教学初探这周我们语文组研讨的话题是“神话故事怎样教?”曾经教过很多篇神话故事,却从来没有把所有的神话故事放在一起去研究这一类的文章该怎样交?这...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