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人际关系极其改善与测量
第八章 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 1
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
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
一哲学家的话 2
1.缺少知心朋友 2.与个别人难以相交。 3.与他人交往平淡。 4.感到交往有困难。 5.社交恐惧症。 6.不想交往。
人际交往的困惑 3
第八章 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第三节建立与维持良好
人际关系的具体策略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4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人际关系的状态 三、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 四、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五、人际关系的深入 5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一、交互原则 二、功利原则
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尊重) 四、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 五、平等原则 六、相容原则 七、互利原则 6
第三节 建立与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的方法 二.维持的方法 三.改善的方法 7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一、社交测量法的原理 二、社交测量法的步骤 三、图形法社交测量结 果的处理 8 广义 狭义
指人们交往过程中
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心理距离), 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
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
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 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9
人与人的心理距离缩小:
双方互相理解、信任,可形成和谐、谅解和愉快的心理环境,有安全感,有利于心理健康。 10
人与人的心理距离拉大:
双方关系不融洽,可产生压抑、烦恼和紧张的感觉,有损于心理健康。严重者可出现仇视,甚至犯罪。 11
有关人士对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的评议 心理专家评议
马加爵可能是一个有人格障碍的人,一方面属分裂性质,表现在他性格内向、孤僻、不爱与人打交道;另一方面属攻击性质的人格分裂。其心理处于一种扭曲心态。 同学评议
马加爵平时让人觉得怪怪的,不爱说话,和同宿舍的同学关系一般,常常指责别人。 12
二、人际关系的状态
第十一章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13 切记
无论人们的关系多么密切、情感多么融洽,也无论人们主观上怎样感受彼此之间的完全拥有,关系的卷入者都不可能在心理上取得完全一致。
两个人是两个世界、两个理解的基点、两个情感的基点、两个利益的基点。 14
三.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
长期与短期人际关系的不同作用 社会角色与影响力 个人性与非个人性关系 15
四.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定向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
感情交流阶段
稳定交往阶段
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 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彼此探索双方在那些方面 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关系。
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 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 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16
五.人际关系是深度
(一)自我暴露的范围与深度 17
(二)自我的层次
第一层:最表面水平,自我情趣爱好第二层:自我的态度
第三层: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第四层:最深层次的、隐私方面 18 思考与讨论
人际交往是否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19
交往需要的有限性 1.独处需要的原因
人身上有两种截然不同、彼此独立的需要。 哲学家说:过多的交往使人浅薄。
2.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 20
两种截然不同、彼此独立的需要
人身上有两种截然不同、彼此独立的需要:
一方面,人需要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进行社会比较,因而需要与别人共处,需要与别人交往并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
另一方面,人也需要有内省的经验,有无拘无束、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需要有独处的时间,需要暂时地远离和逃避别人。 21
社会接触的实验
社会心理学家(I.Altman,1971)的实验证明,对于过多的社会接触,人们或早或晚会产生同样的消极反应。把自愿参加实验的被试成对地关在一个屋子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被试彼此进行交往的时间也随之减少。
在奥特曼的研究里,被试被成对地关在一起8天。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同伴的兴趣越来越下降,注意也越来越退回自己的心理世界。前4天,50%醒着的时间与同伴沟通。后4天降为25%。
另一个实验,5名被试在一起呆了12个星期。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试越来越不想说话,到后来竟发展到相互之间视而不见,一言不发,充满了一种沉寂、肃穆的气氛。 22
哲学家说:过多的交往使人浅薄 原因如下:
一是社会交往的情境要求人们检点自己的行为,使人们的
行为表现受到限制。越正式,限制感越强烈,越难以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使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真实期望去做。
二是在社交情境中,我们必须将注意力或多或少地投向别人,留心别人的状态和反应,这就使我们不能潜心于体味自己的经验,对自己的外部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更不能很好地反省自己的内部状态。不能有良好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然就缺乏有效的自我矫正,缺乏应有的自知。 23
心理学家的解释
科学研究证明(D.E.Berlyne,1960),人的机体作为一个信息加工和综合性的需要系统,不仅需要使自己接受的刺激总量保持最佳,也需要保持各种刺激量的匹配和平衡。 刺激总量过多或过少,或者某种刺激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机体的调整反应(M.Patterson,1976) 24
无论怎样亲密的关系,也需要适度的分离。如果一味认为关系亲密、情感甚笃而总是长相厮守,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侵犯别人的隐私,伤害别人的情感。那么,终会有一天,你会发现,这种亲密的关系实际上早已在危机之中挣扎。 切记: 25
一、交互原则
北京的某一路公共汽车上,一位优秀售票员请别人给抱小孩的人让座有一非常成功的绝招。她先将抱小孩的人引到一位坐着的年轻小伙或姑娘面前,引导孩子先说“谢谢叔叔”或“谢谢阿姨”,紧接着再说:“请您给这位抱小孩的让个座。唉,谢谢。”研究者跟踪观察售票员请人让座的方式,结果这位售票员的方式竟然屡试不爽。而另一位售票员看到抱小孩的人上车后也同情地大声喊:“请哪位给抱小孩的让个座。”可真正得到让座的机会却不多。 例1 让座 26 例2 让座
一位很友好的小伙给一位年纪较长的妇女让座,不知为什么,这位妇女对别人的友好行为未作任何应答就要泰然落座,让座的小伙就再她刚要坐下的一瞬间,突然说:“先别坐,我的钱包。”等这位妇女再直起腰的时候,小伙又一侧身坐回了让出来的座位上,引起了车上人的哄然大笑。 27
二、功利原则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换
篇二: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cn
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
作者:赵晶
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3期
摘要:培养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分析了“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提出了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人际关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45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恶性事件,如复旦大学投毒案,马加爵事件,其导火索都是人际关系的不和。大学生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和谐校园的重要影响因素。个性鲜明的“90后”一代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学会人际交往是他们大学阶段的必修课。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采取何种策略来帮助“90后”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这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1.1 人际关系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一个对北京3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1%的学生觉得自己人际关系很差,39.1%的学生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一般[1]。另有研究表明14%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46.2%的大学生存在轻度的人际关系困扰[2]。多数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半数的“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人际关系状况堪忧。
1.2 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性别、城乡差异
1.2.1 年级差异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差异,人际交往能力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大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差,二三年级学生居中,大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强[3]。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随着年级的上升而提高[4]。
1.2.2 性别差异
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女生相对于男生表现出许多优势。一方面女生在利他、自我价值、沟通方面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高于男生,即人际交往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更容
篇三:作业2
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互动(人际关系)
13092104 李志辉
导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变化,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在整个社会人际关系中,经济作用开始占主导地位。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所秉承的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经济影响。
当前,我国社会由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道德,社会价值观的发展畸形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异化,产生了很多违背社会道德等人际关系问题。拜金主义,人性的冷漠,人性的怠责与严重信任危机等。其次,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通讯工具应运而生,“手机党”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市场经济人际关系异化信任危机拜金主义 手机党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的现状
当前,我国社会由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道德,社会价值观的发展畸形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异化,产生了很多违背社会道德等人际关系问题。拜金主义,人性的冷漠,人性的怠责与严重信任危机等。其次,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通讯工具应运而生,“手机党”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文化的传播。
1、拜金主义盛行
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拜金主义,拜金主义的金钱至上理论颠覆了传统的道德理念与价值体系,夸张以为金钱能改变一切。湖北长江大学学生为救两名落水儿童溺亡,这种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行为时候却遭受天价捞尸费的勒索。一种彻底摈弃伦理道德,金钱至上的行为是人际关系异化的显著特征。有些为了获得自身利益不惜违背市场准则,无视道德法律,甚至不惜以残害他人生命财产来谋取自身利益,如造假制假,各行各业的诈骗。
2、冷漠、怠责、怯懦
遭遇两车碾压,18路人无一搀扶,最后来自农村的陈贤妹将其扶起的小悦悦去世了。什么原因让这十八位人畏惧,没有扶起这个小孩子的勇气,什么原因让一个农村老太太伸出援手。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人际关系的冷漠、怠责、怯懦,深刻的教训。这种现象是典型畸形化发展的人际关系异化现象。
3、严重的信任危机
在人际关系乃至公共关系中,各种全体的不信任最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大多数人之间的不信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不信任就代表着一方在欺骗另一方,导致另一方也不再信任另一方,大家相互欺骗、相互利用,就会导致整个社
会中的人处于一种欺骗与不信任之中,使得每个人在这个社会都缺少必不可少的安全感慢慢淡化。如果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要挖空心思、使用各种手段来欺骗对方,那么这个社会其可怕程度让人畏之如虎。
4、“手机党”的大量涌现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各种通讯工具应运而生,涌入市场。取代了以往的面对面交谈,各种手机党涌现在大街小巷,严重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限制了人们情感的表达严重阻碍了文化的传播。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异化问题出现的原因
由于市场经济规则的不完善,以及市场经济的缺陷性容易刺激人们对于金钱的需求进而滋生出对金钱的过分崇拜。拜金主义产生表面原因是对于金钱的过分崇拜,然而实际上是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贪图享乐与自私自利的人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必然会形成高度的拜金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运作过程中各种欺诈行为、制假贩假行为、偷工减料行为等等再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起到阻碍作用,拜金主义会产生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异化现在。
1、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
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处于一个相对稳定静止的状态,竞争力小,产品自产自销,与外界沟通十分有限,是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和市场。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平均分配主义使得社会贫富差距不大,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单位内外和邻里之间交际圈。而纵观今天我们的社会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人们的交际圈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接触范围的扩大使得我们的思想进一步的开放,对于某种人际关系现象中每个人的看法各不一致,这样导致了在是非判断问题的混乱理解,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异常化的人际交往现象。
2、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速度与文化、社会道德发展速度不协调 30年来的社会发展都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在经济腾飞之后我们面对的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与高速发展经济的不相匹配。在人际关系,经济主导性作用明显加强,而其他三项有被忽略的嫌疑。
3、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与之配套的社会公共道德没有深入人心
社会公共道德是指被整个社会所有成员绝大部分认可、遵循的道德守则。它在范围上分为一种是重大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活动由政府提倡大家遵守的社会道德体系,还有一种日常人际交往中人们应该遵守和维护的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守则。在今天国家提倡的社会道德体系比较混乱而且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家需要遵守的守则也没有被广泛认可,而经济高速发展到目前阶段社会公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当中,社会是由人
与人构成的,人际关系的正常化才能够使得在市场活动中建立起市场经济道德标准。
三、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改善的策略
综上所述,出现人际关系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拜金主义的来势凶猛、转型期社会价值观的剧烈碰撞、经济发展与道德、文化、政治发展不协调,使我们在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心理上出现误差。下面旨在通过对于在国内外人际关系危机处理策略上的对比,进一步探讨出适用于我国社会人际关系改善的具体化策略。
1、积极倡导正确价值理念,推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人际关系
和谐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和谐人际关系充满整个社会,和谐人际关系需要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道德观来指导。团结互助、拒绝冷漠,在这个个人主义泛滥的时代是最能温暖人心的一味良药,推广集体主义价值观,建立起更为紧密和谐的人际关系。诚实守信、消除信任危机,让社会交往中人与人放松戒备欺骗的心理阴影才能更好的进行社会活动。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让身处这个社会之中的每一个人能有一份归属感、认同感,让社会更像一个人大家庭包容一切。
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树立人人平等的理念
在现实人际交往中经济基础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双方的交往程度,当一方总是仰视着对方而对方会经常性的做出蔑视的态度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人分高低贵贱观念,这样就在社会地位出现一了一种人与人不平等的理念。这种不平等的现在最终导致了社会公平正义被践踏,而要彻底解决人际关系异常化现象就必须要使每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地位进一步的拉近,通过社会公平正义才确保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歧视、蔑视等等一系列不公正的待遇所消除
四、总结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转轨过快造成社会转型震荡反应强烈,拜金主义、信任危机、冷漠怠责等人际关系异化现象层出不穷。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异化现象,其主要原因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负面作用、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理念的冲突、政治改革推动缓慢以及社会舆论扭曲事实真相对群众的误导。在逐一异化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之后,希望可以从中探索出一条属于适用于我国的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指导性作用。
《人际关系改善策略》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88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