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周处除三害
周处除三害
古时候宜兴叫荆溪。周处是荆溪人,小时候顽皮得不得了,欢喜舞棍弄棒,力气又大,看到哪个不顺眼,拔出拳头就打,不晓得有多少人吃过他的亏,没有一个人不恨他,可又拿他没办法。
这一天,周处又无端端地打死了酒坊看家狗,这事儿一会儿就传遍了全城。城里人都说:本来荆溪有两害,现在变成三害了。一个老人叫士吉,他说:“我来教训教训他。”士吉就在城门口等候,一直等到吃过饭,周处摇啊摇,摇过来了。
士吉等周处走到面前,就自言自语讲:“周处这小子,要么我不看见他,看见他要教训教训他。”
周处听到有人竟要教训他,就大喝一声:“呔!你说什么!”
“我说,念在周处的父亲与我是结拜弟兄,不然要同他拼命。”
周处本来要伸拳头,听到他是父亲的结拜兄弟,就抚了抚袖子。他问士吉:“你为什么要同周处拼命?”
“近年来南山出了一只吊睛白额老虎,白日里都出来伤人;长桥底下有一只蛟龙,不知要伤多少人命。如今又出了一个周处,横行乡里,为非作歹。连同南山白额虎,长桥水中蛟,已成荆溪三害,老百姓还有日子过吗?拼也是死,不拼也是死!”
周处听了,一愣:“周处本领高强,是少年英雄,怎么是荆溪一害?” “哈哈哈!说什么少年英雄,他能斩蛟射虎,为民除害吗?”
“斩蛟射虎算得什么?吃得住我刀枪弓箭吗?”说完,周处转身就走。 周处跑到家,带上宝剑,背起弓箭,直奔南山。满山跑下来,没找到老虎。天黑下来了,他就蹲在树丛里。半夜,一阵风,呼--!一闻,风里有腥气,知道是老虎。这时候,正好云开雾散,露出了皎洁的月亮,几乎是同时,周处发现了老虎,老虎也看见了周处。处拈弓搭箭,对准老虎头“嗒”一箭,射中老虎左眼。老虎痛得纵身一跳,箭尾碰在树丫枝上,箭头穿透后脑勺,死了。周处射死老虎,又去斩水中蛟。
这天大雾天,周处身背宝剑,一早就来到长桥上。一会儿,长桥底下水浪翻滚,水花飞溅。周处知道蛟龙要出水了,眼睛一眨不眨紧盯水面。突然,一个浪头冲天而起,蛟龙半条身子露出水面。说时迟,那时快,周处手持宝剑,纵身一跃,正好骑在蛟龙脖子上。周处左手紧紧握住蛟龙独角,右手的宝剑对准蛟龙颈根刺下去,可是-龙鳞又厚又硬,哪里刺得下呀。蛟龙拿尾巴用力一甩,已经逃进湖中,周处在水里奋力追赶。就这样,蛟龙逃,周处追,三天三夜没上岸。
村里的人见周处一去不回,以为他与蛟龙同归于尽了,大家就互相道贺,庆祝三害已除。
可是周处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最后杀死了蛟龙,爬上了岸,回到了村里。他看见大家正在庆祝三害已除,心里难过极了,心想:一个人被看作和吃人的老虎、害人的蛟龙一样,还有什么意思。他痛下决心,改过自新。得到了乡亲们的赞扬和拥护,后来有人推荐他在吴国做了官,他为官清正,大家都称赞他是个了不起的清官呢!
篇二:周处除三害 定稿
除三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和理解“性格暴烈、横行霸道、欺侮百姓”等词语。
2、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3、懂得犯了错误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教学重点】: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传着一些动人的故事,我们称为民间故事。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则民间故事《除三害》。师板书,生齐读。
3、读着这个“害”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坏、害人、祸害、不好??
4、对呀,正是因为害是坏的,不好的,甚至会害人,所以我们要坚决地——除三害。
5、除三害之前,我们得把眼前的生字词先铲除了。
出示词语:
性格暴烈 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杀虎剁龙 痛改前非 受人敬重
东奔西突 惊涛拍岸 浊浪冲天
奔走相告 喜气洋洋 拍手称快
6、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预设:三害是哪三害?是谁除的三害?结果如何 ?)
二、释疑
1、看来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呢,不急,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学习卡的第2题。
交流:①、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知道三害是哪三害?(生交流师板书)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板书:水里的恶龙、山间的猛虎、地上的周处)恶龙、猛虎害人不浅,这周处为什么也是一害呢?用书上的话来回答(出示第一自然段)
2、力气大,武艺强,这本是好事呀,为什么反倒成祸害了呢?什么叫横行霸道呀?你想想看,周处会怎样横行霸道? (不讲理,胡作非为)
3、是呀,自己拥有的长处不用在正道上,就会成为祸害。当时有民谣这样唱: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象猛虎扑群羊,无人敢与论短长。人们不敢与周处当面论理,只敢在背后抱怨:(出示第二段指名读)我听出了你的愤怒,再指名读(我听出了你的怨恨)咱们一起来抱怨:唉,猛虎、恶龙、周处呀,这三害害得百姓好苦啊。
4、这三害是谁除掉的呢?(板书:除掉) 生答:周处。(板书:周处)
5、让我们看着板书一起来读读。(生齐读)
周处除掉山间的猛虎。用上课文中的一个词。(生答)上山杀虎。
周处除掉河里的恶龙。课文中的哪个词?(生答)下河剁龙。
师板书:杀虎剁龙
6、周处除掉地上的周处?这又该怎么理解?(板书:?)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让课文帮助自己理解。
三、探究全文
1、周处除了周处,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交流。(周处把身上的缺点改掉了。)
2、你怎么知道的?(出示最后一段)
3、周处为什么会痛改前非呢?我觉得周处脑中产生的疑问就是问题的关键。请快速找出周处脑中疑问的句子,划上“ ”。
生交流句子。
4、周处他认为自己“除害有功”,文章哪两个自然段写他除害了?那一段详细?
(1)、那么周处是怎样除掉山间的猛虎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4自然段。
①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周处?
②街坊们会怎样拍手称快呢?
(2)、被夸的滋味很好,第二天周处就提着宝剑下河剁龙了。谁愿意来读一读第5自然段?
①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搏斗?
②自由读,边读边想象,哪一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这场搏斗的可怕、激烈、紧张,把它划出来。
③交流
句1: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能读出这种气势吗?)
句2: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
(这是一条怎样的龙啊?你从哪些动词中感受到了?你能读出恶龙的狡猾吗?)
5、周处出生入死,上山杀虎,下河剁龙,除了两害,立了大功,应该说周处是一位大英雄了。面对英雄,我们想象一下,人们会用哪些方式迎接他的到来? 敲锣、打鼓、放鞭炮、鲜花、美酒、欢呼、高高举起??
6、远的不说,我们来看看我们的航天英雄回来时,大家欢迎他们的场面。(课件)
7、英雄回归是多么荣耀的事啊!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用这些方式迎接心目中的英雄。那么,当周处这位杀虎英雄、剁龙英雄从河里爬上岸来时,人们又是怎么迎接他的呢?读第六自然段。
生交流:(1)点点头,躲得远远的
(2)人们以为他死了,在喜气洋洋地奔走相告
8、迎接他的有锣声吗?有鼓声吗?锣声没有、鼓声没有、鲜花没有、美酒没有,什么也没有!
9、人们非但没有迎接他,反而还在庆祝他的死亡:
谁愿意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指名读、男生、大组、齐读)
10、周处这位杀虎英雄、剁龙英雄实在想不通:我除害有功,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人们的举动引起周处深深地思考,他终于明白自己以前错了。也和猛虎、恶龙一样成了祸害。他如梦初醒,从此,横行霸道的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11、那周处是如何痛改前非的呢?学生说话训练。 修改板书“地上的周处”为“自己的恶习”
四、点题升华
1、这就是周处除三害。课文学完了,你能说说对周处的看法吗?把你想说的话都写在纸上。
2、是啊,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迟也。犯了错误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在这里老师根据大家所说,编成这两句话:
杀虎剁龙显神通 痛改前非受敬重
五、拓展延伸(机动)
1、想知道周处的后来吗?后来呀,周处立志好学,志向高远,为官期间,他执法公正严明,后来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直至战死沙场。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认他为平西将军,还特地建造了周王庙来纪念他。
2、同学们这个故事精彩吗?像这样精彩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件)如《牛郎织女》、《孟家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四个民间故事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传说。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看看。
六、板书设计:
除 三 害
山间的猛虎
河里的恶龙杀虎剁龙显神通 周处 除掉
地上的周处痛改前非受敬重自己的恶习
篇三:周处除三害学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周处除三害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和理解“横行霸道、欺侮、痛改前非等词语。
2、体会“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3、懂得“周处由于知错能改,才成为受人敬重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教学难点:懂得“周处由于知错能改,才成为受人敬重的人”的道理。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词语。
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抱怨 搏斗
上山杀虎 下河剁龙 潜入水底 东奔西突
惊涛拍岸浊浪冲天 痛改前非
2、我能借助工具书并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行霸道 浊浪冲天 痛改前非东奔西突
3、我能做到流利朗读课文,不错字,不漏字,不改字。
4、课文中写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
5、我能提出不懂的问题或值得研究的问题:
质疑定向
一、揭题,读题,审题
1、谈话导入
师: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传着一些动人的故事,我们称为民间故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则民间故事。这则故事叫《除三害》。
回顾:除三害 意思
齐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接下来由四人小组组长组织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并汇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朗读课文的情况,理解课文大意等情况)
2、总结汇报疑惑的地方。
自主合作探究
一、 紧扣“三害”,寻找“三害”
师:三害到底是哪三害呢?课前我们进行了自读,现在请你用跳读法,快速找出文中哪一句话告诉我们答案?
1、生找,划句子。
2、指名说,相机出示:背地里人们都抱怨说:“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
3、师板书:要求学生用最简洁的方法说出三害的名字猛虎 恶龙周处
二、再读文本,了解“三害”
师:文中没有写猛虎与恶龙对人们的危害。但老师查了资料,原文中有描写的。
1、补充:师相机介绍作品中对猛虎对恶龙的描写。(结合图片)
小结:其实这样的描写是比较夸张,并且具有丰富的想像力。这正是民间故事的特点。
2、那周处又是怎么危害村民的呢?
出示:(第一段相关句子)
1)指名读
2)周处这样的表现,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3)老师也从资料上找到了这样一个例子:(出示资料,介绍,相机理解横行霸道) 师:这三害让百姓们过得是怎样的生活啊!难怪百姓们抱怨不停。谁能通过朗读读出人们此时的心情?(组内互读,再推荐读,指导读好人们对周处怨恨的句子:还有,永远没有 !)
小结:人们把周处和猛虎、恶龙放在一起,可见周处在人们心中已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不讲理的动物,会害人的野兽。甚至比猛虎恶龙都可怕。这样的人,你喜欢吗?
组内互说,交流,再全班交流。(带着厌恶再读第一段)
板书:厌恶
三、以“除”二害为载体,重新认识周处
师:怨恨周处的人们用激将法让周处去杀二害。周处答应了。面对猛虎和恶龙,他能成功吗?
拿起笔,默读课文,找出写周处降龙伏虎的句子。
交流出示:“周处上山了。傍晚,他把一只断气的大老虎拖下山。”
“恶龙可不那么容易对付。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
奔西突。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
1)比较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详略)说明降龙不易。
2)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
A、边读边想像,你看见了什么?
(预设:仿佛看见一条凶猛的粗壮的龙扭曲着身体在拼命挣扎,张开血盆大口,用尖利的牙齿扑向周处,周处随着这样凶猛的龙在干什么?可能骑在龙身上,抓着龙角,上天入水,一会儿在水面,一会儿在天空,一会儿又在水底,用刀使劲砍着恶龙……)
B、交流(忽而---忽而--- 浮出潜入)
C、相机结合朗读
第二句: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
A、让学生用“边读重点词边想像的方法”和同桌学习这一句,从哪些地方看出龙的难以对付?
B、交流
“三天三夜”、“惊涛拍岸,浊浪冲天”
(周处和恶龙从早晨打到天黑,又从晚上打到黎明,从黎明又打到傍晚,一刻也不停打,没有一分钟能喘一口气,“搅”看出周处和恶龙纠缠在一起,搏斗得十分激烈,搞得翻江倒海,河面上波浪翻卷着冲到岸边,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浑浊的浪汹涌着冲到半空……)
C、 把这两句话连起来再读一读,感受龙的难以对付。
3)练说:课文中周处与老虎打斗时的过程没有写出来,只是把大老虎拖下山的结果告诉了大家。现在让我们发挥丰富的想象,想象一下当时周处与老虎搏斗的场面,试着把杀死老虎的过程,比如当时打斗的动作、神态、武器、声音,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等内容写下来。我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词语你可以选择用上去,还可以用上自己的词语。
课件出示:
咆哮 猛扑 忽而……忽而 一躲 一闪 目露凶光 锋利 抡起铁锤般的拳头 鲜血直流动弹不得 一命呜呼
出示:周处上山了。--------------------------------------------- 傍晚,他把一只断气的大老虎拖下山。
4、让我们拿好书,把写周处伏虎降龙的句子再来读一读。读着这些句子,这时,你对周处有了哪些认识?(勇猛机智、为民除害的周处)板书:佩服
四、周处怎样除三害?
师: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是奇迹却在周处身上发生了。他从一个性格暴烈,横行霸道,欺侮百姓的人,成为励志好学,光明磊落的忠臣孝子。(再次出示成语)那你们还想知道周处生命的最后一分钟是在哪儿吗?
(出示资料,配乐)
在除二害之后,周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1、自由读。
2、师:刚才,我们看到周处勇猛地除了二害。按理说,人们应该怎样对他呢?
3、练说:周处水淋淋地从河里爬上岸来。他看到人们( ),个个( ),听到人们( )。他呆住了。
师:如果你是周处,见到此情此景,会有什么感受?
出示句式: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 心里十分惭愧。(他万万想不到自己竟与禽兽一起被列为三害。原来我以前作恶太深,是个这么可恨的人。)
4、交流小结:这就是痛改前非。周处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成为一个大将军,大英雄,受人敬重(板书)。你有什么对自己说的呢? 师生共学:
1、小组汇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师生共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强化朗读。
2、其他小组根据听后继续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以深化学习。
五、总结全文
1、师出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再度质疑:
引导学生看板书,周处并没有死,只除了两害,课题怎么说是除三害呢?
师:是啊,谁来解答?(提示:这祸害指的是周处这个人吗?那是指什么?) (性格暴烈、横行霸道、欺侮百姓、行凶斗殴的恶习)
1、想知道周处的后来吗?
后来周处立志好学,志向高远,为官期间,他执法公正严明,后来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直至战死沙场。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认他为平西将军,还特地建造了周王庙来纪念他。
2、同学们,这个故事精彩吗?像这样精彩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件出示)如《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四个民间故事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传说。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看看。
《周处除三害》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7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