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无题》中考试题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断句 2/2/3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中心思想
这首诗写了一个人和自己心上人天各一方却无法相见,心中的思念让他从清晨愁苦到寒夜。无法团圆的爱恋只有寄希望与神佛,期盼能让爱人知道自己的心情的事情表达了多愁善感的人思念远方爱人的感情
体裁
属于七言律诗,近体诗 爱情诗
中考试题
23.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
24.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 可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突出的是哪一种难?(1)困难(2)难受,把两种“难”作对比,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达分别时的难舍难分。
2、“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1)点明离别的季节;(2)渲染离别的气氛;(3)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千古名句,你怎样理解?用生动的比喻,巧妙的谐音,表现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语言摇曳多姿,精彩感人。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用了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1)两人见面很难(2)期待双方互通音讯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此句运用了双关语,“丝方尽”隐喻,“泪始干”隐喻。后被大家常喻为无私奉献的象征,和你的亲人联系起来,你认为谁最有资格享用?为什么?能举一例吗?、思方尽 相思之
泪才干 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只有奉献,不求索取。
11、颔联两句是千古名句,用来比喻 答案:恋人之间情意默契,心心相通。
12、说说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达对昨夜一度春风,旋即间隔的意中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也含有自伤身世的意味。
1.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2 .“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3.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4.“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
5.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篇二: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拼音及解释整理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
wú
tí
xiānɡjiànshínánbiéyìnán
无 题 · 相 见 时 难 别 亦 难
lǐ
shānɡyǐn
李 商 隐
xiānɡjiàn
shí
nán
bié
yì
nán
相 见 时 难 别 亦 难 dōnɡ
fēnɡ
wú
lì
bǎi
huā
cán
东 风 无 力 百 花 残chūn
cán
dào
sǐ
sī
fānɡ
jìn
春 蚕 到 死 丝 方 尽 là
jù
chénɡ
huī
lèi
shǐ
ɡàn
蜡 炬 成 灰 泪 始 干xiǎo
jìnɡ
dàn
chóu
yún
bìn
ɡǎi
晓 镜 但 愁 云 鬓 改yè
yín
yìnɡ
jué
yuèɡuānɡhán
夜 吟 应 觉 月 光 寒 pénɡshān
cǐ
qù
wú
duō
lù
蓬 山 此 去 无 多 路qīnɡ
niǎo
yīn
qín
wéi
tàn
kān
青 鸟 殷 勤 为 探 看
。
。
,
。
,
。
,,
⑴无题:
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 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蜡烛。
⑸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⑹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⑺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⑻应觉:设想之词。 ⑼月光寒:指夜渐深。
⑽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⑾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⒀探看(kān):探望。
相见时难别亦难,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
东风无力百花残。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到死丝方尽,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夜吟应觉月光寒。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山此去无多路,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青鸟殷勤为探看。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三、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创作年代:晚唐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 者: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篇三: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就
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就
在中国晚唐的诗坛上出现过一位很特殊的诗人,他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乍看下似乎毫无章法可循,可是细细品读,却又略有其中的逻辑关系,其辞意飘渺难寻,犹如雾里看花。他,就是李商隐。
李商隐的“无题”一类诗歌,主要包括两种:寄托说和爱情说。其中,最为人传诵的是以无题为名的爱情诗。李商隐笔下的爱情不像宫体诗那样浮艳轻薄,也不似其他诗人描述的那般淫靡,而是更侧重于以一种平等的态度来叙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二句以春蚕寓意,表现了爱情的缠绵悱恻,甚至已经超脱了生死,歌颂了爱情的坚贞与执着,表现的是一种纯纯如流水般的明净之风。又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也是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难以结合的痛楚,然而“心有灵犀”,心目成许。这些都表现了诗人纯正的诗风和高尚的情操,寄予其美好的理想。
其次,其无题诗表现的情感是多层次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首联中写出了无限的离情别恨,是一种情感。其次,颔联中又以“春蚕”、“蜡炬”为寓,比喻了至死不渝的坚贞,把情感进行深化,又是一层。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试想女子对镜梳妆,但容颜易老,已是两鬓发白,月光清寒,独枕眠。这又构成了一层情思,多情却无奈。最后,尾联提起了希望,有青鸟常在,愿为探看。空灵美丽,带着朦胧的希望,又显得情思款款。
所谓“无题”,大多是无理而妙。从古至今,很多学者对这组无题诗都做了分析,然而其意象组合混混沌沌,主观性较强。这与一般诗人不同。比如“蓬山”、“彩凤”、“瑶台”、“青鸟”,这些都不是客观存在于大自然的事物。它们或许本源在外部世界,但是到了李商隐的内心深处却被升华了,从而被重新上色描摹,构成了新的意象,复杂多变,为其他人所不及。最典型的应该算是“锦瑟”一诗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到现在为止依然是众说纷纭。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意象的取决确实是扑朔迷离,很难理清层次。庄生梦蝶、蓝田日暖、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这该如何拼凑才是一个完整的画面?只能说,这首诗超脱了尘世,也超越了时空,真真假假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它依然是一首家喻户晓并被广为传颂的绝世诗篇。
此外,李商隐在其无题诗中还善于运用典故,但其用典却不似其他诗人那般“妥帖”,但恰恰是这般 “晦涩”,才构成了令人遐想的情思,的确是别开生面。比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在诗中却是难以联想到相关联的情景,其实这些典故不是用以表达某种明确的意义,而只是用来作为传递其感受的一种媒介。当然,这种方式也会引来一些异议。比如金代的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曾说道:“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间接地批评李商隐诗歌好用典故,造成晦涩难解的后果。
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咀嚼边不难发现其诗中的处处流露的那种浓厚的感伤、孤寂之情。而那些华美绝伦的意境在此时此刻也会显得更加凄美,更加地让人心伤。
李商隐的无题诗对于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以男女之情为题材的无题诗,李商隐是首创,在诗歌中成为了一种富有特色的新体式。他着力于感情心态的把握和深远意象的构造,堪称是中国古代朦胧诗最杰出的代表。另外,诗中所运用的语言精美绝丽,韵味深长,在诗歌语言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晚唐的诗坛上,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视觉和细腻的情感方式,展开了多层次的艺术创造,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
《无题,李商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662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