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西蒙.波娃 正文

西蒙.波娃

2016-10-30 18:28:4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西蒙简介

59722721 实习小编 一级|消息|我的百科|我的知道|百度首页 | 退出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我的任务为我推荐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学 体育 核心用户 NBA

请按义项进行编辑 西蒙添加义项设置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1.《妖精的尾巴》人物 2.《霹雳布袋戏》人物 3.外国常用人名 4.西班牙足球运动员 5.美国剧作家 6.法国网球运动员 7.《恶魔城》游戏角色 8.全球著名的通信布线领导厂商 9.日本动漫作品 10.《家庭教师》中的意大利黑手党组织 11.泡沫之夏故事人 1.《妖精的尾巴》人物 编辑本义项目录

人物

作品简介

西蒙(漫画)

编辑本段人物

出自妖精的尾巴 艾露莎旧时(奴隶时)的同伴,喜欢艾露莎。 为保护艾露莎被杰拉尔用魔法打伤,已故。

编辑本段作品简介

《妖精的尾巴》是由真岛浩编著的一部少年漫画。英文名《fairy tail》,台译名《魔导少年》。该作由A-1 Pictures与Satelight联手改编成TV动画,并已经于2009年10月正式播映。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开放分类:

动漫人物,妖精的尾巴

2.《霹雳布袋戏》人物 编辑本义项编辑本段霹雳人物闍皇西蒙

闍城之主,嗜血族王者,闍城一脉牺牲全族举行血祭,西蒙因此不畏阳光。西蒙个性沉稳,冷漠,极端,具有嗜血者强烈的爱憎之心。西蒙身负先代让嗜血者一统世界的遗愿,因此有著王者的狠绝无情,为人擅控人心,处变不惊,永远不相信不在自己利牙下重生的人。内敛、沉静、尊贵、令人折服的王者风范,正是西蒙迷人的所在。名称 西蒙其他称号 闍皇性别 男身份 嗜血族王者诗号 古墓得不到满足,天堂容不下真相 ;地狱管不住狂傲,人间止不了卑微。圣界因吾而诞生,神魔不许界。初登场 霹雳劫之阇城血印 第11集退场 霹雳劫之末世录 第17集 (被四分之三重伤后,将功力传承邪之子后死亡)根据地 闍城、冰城奇域、天禁不日城妻 柳湘音(侠刀之女)子 邪之子侍从 维特部属 冰爵禔摩、血琴希恩、人形师、阴阳师、红寅、冷艳色、离菲大公、莱特大公、莫留斯伯爵、洛航伯爵、塔德侯爵武学 闍皇血燄兵器 邪之刀交通 卜魄游魂车 光明与黑暗永远相随,黑暗总是追寻著光明的脚步。嗜血者只能生存在黑暗之中,见光即化为灰烬而亡。嗜血者以鲜血为食,以夜为日,以日为夜,永远见不得光。嗜血者超越人类,拥有不死之身与强悍的力量,华丽、美貌、骄傲、奢华又堕落於对鲜血的渴望与迷醉之中。西蒙,闍城一脉遗孤,全族为西蒙可以不畏阳光而举行血祭全部牺牲,西蒙也因此注定了肩负统一嗜血一族继而君临天下的重担。身为嗜血族最强悍最美貌的至高王者,优雅、高傲、华艳、尊贵,散发魔魅般的气质,令人为之倾倒。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3.外国常用人名 编辑本义项目录

美国名人

法国名人

荷兰名人

奥地利名人

英国名人

加拿大名人

西蒙(英语:Simon)是一个西方名字,源于西缅,可以指:

编辑本段美国名人

保罗·西蒙(Paul Simon)美国流行音乐歌手妮娜·西蒙(Nina Simone)美国歌手、钢琴表演家大卫·西蒙(David Seymour)美国摄影师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俄裔美国经济学家,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 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

编辑本段法国名人

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法国天文学家、数学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女权运动创始人之一朱尔·西蒙(Jules François Simon)法国哲学家,1876-1877年法国总理克洛德·西蒙(Claude Simon)法国小说家,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米莉·西蒙 (Emilie Simon)法国女歌手吉勒·西蒙(Gilles Simon) 法国网球运动员

编辑本段荷兰名人

西蒙·斯蒂文(Simon Stevin)荷兰数学家、工程师西蒙·范德梅尔(Simon van der Meer)荷兰物理学家,198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编辑本段奥地利名人

西蒙·维森塔尔(Simon Wiesenthal)犹太裔奥地利籍建筑工程师、犹太人大屠杀的幸存者,纳粹猎人

编辑本段英国名人

西蒙·拉特爵士(Sir Simon Rattle)英国指挥家

编辑本段加拿大名人

西蒙·普劳夫(Simon Plouffe)加拿大数学家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4.西班牙足球运动员 编辑本义项 姓名:西蒙(José Simeón)国籍:西班牙场上位置:中场出生日期:1974年6月22日身高:180cm体重:77kg现效力俱乐部:阿尔巴塞特曾效力俱乐部:勒雷达、比利亚雷亚尔、隆格雷塞、巴伦西亚辉煌战绩2002/2003赛季技术统计西乙出场次数 10出场时间(分钟) 509进球数 1职业生涯统计赛季 俱乐部 出场数 入球数 1993/94 巴伦西亚 0 01994/95 巴伦西亚 0 01995/96 隆格雷塞 24 3 1996/97 比利亚雷亚尔 10 11997/98 勒雷达 18 11998/99 勒雷达 13 0 1999/00 勒雷达 33 22000/01 勒雷达 14 12001/02 阿尔巴塞特 30 2 2002/03 阿尔巴塞特 10 1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5.美国剧作家 编辑本义项 西蒙,N.Marvin Neil Simon (1927~ ) 美国剧作家。出生在纽约一贫困的犹太裔服装推销员家中,1944~1945年,先后在纽约大学和丹佛大学念过两年书。卓别林的喜剧电影给他很大影响。1961年第一出喜剧《吹起你的号角》使他在百老汇崭露头角。此后20多年,他写了20多部剧本和十几部电影脚本,并被誉为“百老汇喜剧之王”。 主要作品包括《赤脚在公园里》(1963)、《华而不实的女人》(1970)、《最后的狂恋者》(1969)、《一对怪人》(1965)、《纽约二号街上的囚犯》(1971)、《快乐的小伙子们》(1972)、《第二章》(1977)等。西蒙后写的两出戏《布莱顿海滩回忆录》(1983)和《从军布鲁

斯》(1985)是半自传体剧作。前一出戏讲犹太少年尤金的家庭生活,其中两兄弟的关系被经济大萧条的阴影笼罩着。此剧涉及了几乎所有困扰着美国社会的问题:金钱、权势,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上,在一片精神混乱中,寻找自我;后一出戏讲尤金在军队里遭受歧视的境遇,此剧获1985年度百老汇托尼最佳戏剧奖。西蒙剧作中的人物都是观众所熟悉的普通人,内容也不涉及深奥题材,他拿美国一般观众所喜闻乐见的通俗笑料做素材,也多多少少揭示了美国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令人深思而无法解决的矛盾。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6.法国网球运动员 编辑本义项 西蒙(Gilles Simon)中文姓名 西蒙英文姓名

Gilles Simon国籍 法国生日 1984-12-27身高 180cm体重 65kg握拍 右手转入职业年份 2002年使用球拍:Head Microgel Prestige 98 网球拍 更多相册贴吧相册

08_上海大师杯 (111)

2010中网 (108)

09_Australianopen (92)

09_泰国网球公开赛 (70)

09_USopen (67)

ATP1000上海大师赛 (65)

09_Wimbledon (65)

08_马德里大师赛 (60)

DavisCup (56)

09_罗杰斯杯 (51)

10_Wimbledon (34)

09_辛辛那提大师赛 (32)

GS2011_悉尼冠军 (25)

GS2011_澳大利亚 (21)

09_日本网球公开赛 (17)

10_伊斯特本草地赛 (16)

08_罗杰斯杯 (15)

08_奥运 (15)

Feelthepower (8)

09__瓦伦西亚 (4)

08_上海大师杯 (111)

2010中网 (108)

09_Australianopen (92)

09_泰国网球公开赛 (70)

篇二:西蒙娜·德·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

百科名片

西蒙娜·德·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波娃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西蒙·波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另一位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讲演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

目录

学历 出身及婚姻 作品 代表作

人生经历 人生解读

展开 编辑本段学历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又译做西蒙·波娃。 全名为西蒙·露茜-厄尔奈斯丁-玛丽-波特朗·德·波伏娃,出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通过考试,和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从未履行结婚手续的事实上的终身伴侣,这才是伴侣的最高境界,不被一纸婚约所束缚,但是又比婚约来得更为真实。 编辑本段出身及婚姻

波伏娃出身于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但她从小就拒绝父母对她事业和婚姻的安排,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她和萨特相识后,两人有共同的对书本的爱好,有共

同的志向,成为共同生活的伴侣,但终生没有履行结婚手续,并互相尊重对方与其他人的性关系,但两人建立在互相尊重,有共同信仰基础上的爱情非常强烈,萨特去世后波伏娃写了《永别的仪式》,是对与萨特共同生活的最后日子的痛苦回忆,流露出强烈的爱意。 编辑本段作品

波伏娃将存在主义哲学和现实道德结合在一起,写过多部小说和论文,她的小说《达官贵人》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小说的主题在于说明知识分子不能为革命和真理同时服务,两位主人公的革命目的和方法虽然不同,但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都失败而牺牲了。此外她还写过多部小说如《女宾》,《他人的血》,《人不免一死》,《名士风流》以及论文《建立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存在主义理论与各民族的智慧》,《皮鲁斯与斯内阿斯》等,提出道德规范与存在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她一直被人们视为是第二萨特。 编辑本段代表作

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别》,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圣经”。 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男性亦然。这是她这本书的最重要观点。 她在书中提出女人因为体力较差,当生活需要体力时,女人自觉是弱者,对自由感觉恐惧,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来,而女人还是甘心服从。她不同意恩格斯所说的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度是男人重新获取权力,认为历史上女人从没有得到过权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她认为妇女真正的解放必须获得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力,并向中性化过度。她这本书的英文译本在美国极度畅销,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女权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波伏娃去世后,和萨特合葬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 编辑本段人生经历

少年

1908年,出生于巴黎,父母均是天主教徒。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父亲的律师工作受到影响,全家生活困顿。因此,波伏娃的少女时代是在枯燥闭锁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的。

1929年,在法国的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萨特哲学会考第一名,西蒙获第二名。这一年,萨特二十四岁,西蒙二十一岁。而此时,他们之间的爱情还只是智力上的相互敬慕。据西蒙晚年回忆:他们一开始的恋情主要是字语的(ver-bol),而这“也许是我们关系如此持久的原因”。

在乡间

考试结束后,萨特与西蒙的来往频繁起来。当西蒙准备到乡下家中去度假时,两人开始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分离的痛苦。几天之内,他们间的关系从智力的讨论变化为肉体的吸引。西蒙后来回忆道:“那个夏季,我好像被闪电所击,一见钟情那句成语突然有了特别罗曼蒂克的意义。”“当我在八月初向他告别时,我早已感觉到他再也无法离开我的一生了。”

在乡间的日子里,西蒙极为苦恼。或许是真诚的爱感动了上天,一个清晨,她的表妹跑进来轻轻告诉她:有个青年男子在田野里等她。果然是萨特。 与萨特

可是她的父母却无意邀请她的朋友共进午餐。靠着热心肠的表妹送食物,可怜的萨特在田野里孤独的捱过了几个夜晚。终于,爱驱使着西蒙,不顾父母的反对,自己带着食物前往野地里与萨特相会。他们在一起度过了真正的一天。这一

天,他们第一次做爱。那天晚上,西蒙回到家里“没有人说话,父亲不理睬我,母亲在房中哭泣,表妹认为我们的事件极为罗曼蒂克。我宽了心,一切已很明晰。我的父母已不能再控制我的生活。现在我真的要为自己负责,我可以随心所欲,他们不能再管制我了。”

是的,萨特再也无法离开她的一生了。从他们相爱的1929年起,一直到萨特1980年逝世。他们一起共度了51个春秋。尽管他们一直没有履行法律上的结婚手续,甚至一直各自保留了自己的住房。

1931年,西蒙到马赛教书。萨特则到勒哈佛尔任教。这期间,一个名叫奥尔嘉的女子走进了他们俩的生活。这个三角关系虽然在二人的爱情旅途中占了很短暂的时间,但却留给西蒙足够的题材来完成她的处女作《不速之客》。

1939年,二战爆发。萨特上了前线。在炮火的间隙里萨特每天都给他“亲爱的迷人的河狸”写情书。(“河狸”是西蒙的昵称)

1945年,萨特与西蒙及几个朋友共同创办“存在主义”哲学的《新时代》月刊。

出版

1949年,被后人奉为“女权运动”的“圣经”的《第二性》出版。

1954年,以《达官贵人》获龚古尔奖。

五十年代访问中国。此行的结果是《长征》的问世。

西蒙晚年将萨特给她的情书刊行于世。书名《致河狸的书信》。可惜的是:“河狸”的回信却一封也没编进去。

逝世后

1986年4月14日,西蒙.德.波伏娃于巴黎去世。享年78岁。西蒙的逝世在全世界引起了反响。各种美誉纷纷而至。而当时的法国共产党总书记马歇的话尤其深刻:“波伏娃远不同意共产党人的所有观点,她同我们的争论是毫不动摇的,但我代表法国全体共产党员向她致意,因为她始终代表着我们社会进步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 编辑本段人生解读

西蒙·波娃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她既做到了我心飞扬,又做到了爱你如昨,才会谱写出传世之作。断断续续间,总算是大致浏览了我所崇敬的女人。西蒙·波娃,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女人,一个一生执迷于爱的女人。透过她与萨特一生一世的爱情契约的誓言,如常人所能理解的只是萨特的身边不乏女人,而西蒙也有几个肝肠欲断的恋人。他们这种独特的爱情宣言,允许两个鲜活的个体呈现出开放、自由的性爱观,但彼此又非常明了他抑或她都是第一位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使他们终于险些渡过外界的种种诱惑而最终又回到彼此的灵与肉的交流中。

西蒙与萨特的身上也有着凡夫俗子的烙印,当他们彼此游离于世俗外,尝试着刻骨铭心的爱情时,他们同样也会为新的恋情燃烧与疯狂,最终却又拗不过他俩爱情盟约的自律。于是,在探究和找寻西蒙与萨特的心路历程时,最后的答案却是异常的肯定,天才的喜新厌旧,最终又为天才的执信回到了最初的诺言。因为只有在真诚的融合中,才可能构筑世上牢不可破的爱情堡垒,那就是彼此之间绝对的忠诚与相对的自由。正是这种超凡脱俗的个性使两位文学大家的感情生活变得如此经典与耐人寻味,在特定的三维中打造出了如此这般空前绝后的爱情神话。若要套用国人的“属相论”的话,猜西蒙定是一个属蛇的女子,命中注定要迎接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一生完成了那么多形式多样、富有影响的作品:小说、

散文、哲学论文、社会调查等;一生在经济上又与萨特是互相独立,完全不依附男人的新女性;一生游遍了世界各地,享尽了人间的良景美肴。在这一点上,忽然让我想到了故去的三毛,她同样也写过很多,也去过很多地方。唯一不同的是三毛是个缺乏爱情滋养的憔悴的夜归人,而西蒙则是在萨特不老的爱情里编织着各种仙梦的小姑娘,哪怕在她四十多岁荷尔蒙减少、更年期来临之时,依然有小她多年的少年郎向她扑来。西蒙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她既做到了我心飞扬,又做到了爱你如昨,才会谱写出传世之作。让我心跳不已的并不是二人漫漫五十年的爱情长跑,倒是他们二人才智上的比拼与互补及渐入佳境的默契,对生命欢悦的体会,以及真爱的对撞与吸引,使他们成为后人剖析时的真实伟人。

篇三:浅析波伏娃

浅析波伏娃《第二性》中的女性气质 内容摘要:西蒙娜·德·波伏娃,又译做西蒙·波娃,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此书被誉为 "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 ",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 "圣经"。她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在波伏娃看来,女性气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社会制度和社会习俗改变了女性气质,女性气质是后天所形成的,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父权社会下的女性气质。当然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不断变化,女性气质也是在逐渐变化的。

关键词:存在主义 后天形成 双性气质

作为萨特的终生伴侣,波伏娃的部分理论很明显是受到萨特存在主义影响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远持久的。在看完《第二性》后,许多人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女人是什么?可是波伏娃在书中并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但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具智慧的断语:“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成的”。这是一种存在主义式的回答。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人不同于先有规定性或本质的物,他“不抱任何目的出生”,只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自觉而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定义,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人是一种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规定、自我造就的存在物,正所谓“懦夫是自己造成懦弱,英雄是自己造成的英雄。”人的自由选择使其要对自己的人格、品质、境遇和命运负责。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波伏娃同样把自由看作最本质的东西,把争取自由看成是人的义务。但她同时也看到了女人在争取这种完全自由时的困境,对女人来说完全的自由是无法实现的。波伏娃认为,女人作为一类存在者在某些“处境”中,所谓的自由选择只不过是一个骗局,她要想得到真正的自由是不可能的。因为女人始终在扮演他者的角色,她的本质不是她自己的选择,而是父权制文化“保护”的产物,女人永远都带着一副男人为她特制的女性气质的面纱。波伏娃号召妇女们为争取自由而努力,摘掉这副象征着第二性的面纱,摆脱社会世俗的影响和支配,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道路。她的观点始终贯彻着存在主义的哲学精神,而她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归宿也是这种视自由为真正本质的存在主义哲学。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成的”,这是波伏娃的经典理论,在波伏娃看来,女性的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女性天生应同男人一样,不具备任何具有明显标志的气质,是后天的社会制度的以及社会习俗,给女性定下了所特有的气质,形成了社会上一股“女性气质之风”。就这点来说,上古时期的社会生产最为明显。前农业时期的人类过着残酷的游牧式生活,在这种颠沛流离、充满危险的环境里,体力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使部分女人很强健,她在生理上的症状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可怕的障碍,“怀孕、分娩和月经消弱了她们的劳动能力,使她们往往完全依附于男人,以得到保护和食物。”(1)艰难的生活常常使得人们把孩子看作是部落的负担而倍受冷漠,得不到照顾,甚至会有出现杀婴行为。在这种环境中,分娩的女人并没有因为创造了物种而感到自豪,她把这种痛苦的分娩和哺乳看作是一个无用乃至令人讨厌的偶然事件,而不是一种自然功能。女人服从了生物学命运,并担当起家务劳动的任务,她把自己禁锢在了重复性和内在性之中。而同样是作为生存者的男人,他利用身体上的优势不断地创造和突破,在确保重复生命的同时,也通过生存超越了生命。男人冒着生命危险同野兽搏斗,和其他部落作战以保护本部落的生命财产安全。借此,男人以其身体上的优势获取了高于女人的优越地位,他开创了女人也在追求着的未来,只可惜同样作为存在者的女人却只能因为自身生理上的束缚而被禁锢在一个由男人独立创造的女性领

域。这一观点在私有的出现后更是被体现的淋漓尽致,私有制的出现把女人贬到了社会的最底层,不论是在娘家还在夫家,她都被谨慎地排斥在继承人的序列之外,她的命运掌握在父亲、丈夫或者儿子的手中。最令人感到可怕的是,顽固的传统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了,大多数女人只能从事一些劣等性的职业,而且她们和男人同工不同酬,女人要成功,就必须得到男性的支持。男人在经济生活中的特权地位,他们的社会效益,婚姻威望以及男性后盾的价值,这一切都让女人热衷于取悦男人,对绝大部分女人来说,她们仍处在受支配的地位。所从孩童断乳开始,女孩和男孩就享有不同的待遇。女孩可以撒娇、任性而不会得到大人们的谴责,若男孩弄姿作态只会惹人生气,看似不平等的表面,可又有谁知道女孩的命运从这一刻起就注定要永远服从于男人。人们对男孩要求苛刻,只是意味着对他的高度评价。有一句名言拿来佐证波伏娃的女性气质后天说,我认为是十分合适的。“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为什么女人不能去征服世界?为什么女人只能征服男人?为什么女人永远要依附在男人的周围?女人真的能征服男人吗?到头来,不过是社会制度的牺牲品罢了。所以,女性气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由后天社会制度和社会习俗所决定的。

女性气质虽然已经被符号化了,但是女性气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公式化的女性气质应当具有人格之美,应该温柔,应当富有书气息等等。可是现实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总有特例独行者。在部分文学作品里,极具个性的拥有独特女性气质的主人公也是比比皆是的。特别是在我国经典的文学名著《红楼梦》里,拥有“双性气质”的女性人物俯拾皆是:从“威重令行”的“脂粉英雄”王熙凤,到她的“老年版”、“宗法家庭的宝塔顶”贾母;从凤姐的“少女版”、“俊眼修眉、顾盼神飞”颇具改革家风范的探春,到稳重豁达宽容理性的薛家之灵魂宝钗;从拥有须眉之豪爽、名士之旷达、人之率真的湘云,到英姿飒爽、从小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宝琴;从“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放诞诡僻”颇得竹林贤士阮籍之“青白眼”遗风的妙玉,到以毒攻毒,以淫攻淫“嫖了男人”的奇女子尤三姐。这些人物形象,或容貌或性情或行为举止闪烁着较为分明的“双性气质”之美。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因为它“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

[2】]现在则可以说,《红楼梦》还打破了“女人完全是阴柔”的传统文化模式。曹雪芹笔下这一大群“女不女男不男”的人物形象身上所具有的“双性气质”,正是二十世纪风起云涌的女权主义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脚踏着中国封建社会土壤的曹雪芹尽管没有创造出“奥兰多”[3】]那样的形象,但他笔下的人物对社会强加给女人和男人的极其荒谬的有悖于人性的“三从四德”和“功名利禄”之说予以或隐或现、或多或少的反叛和解构,从而追求人性的自然本真,追求社会性别差异的最小化,这无疑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追求彻底自由平等的女性观和民主精神。

波伏娃的在《第二性》中的女性气质说,对于女性主义的发展,对于女性追求平等权利,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 波伏娃 《第二性》

2 鲁迅.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3 伍尔夫的小说《奥兰多》中的同名主人公


西蒙.波娃》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61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西蒙.波娃
相关文章
  • 西蒙.波娃

    西蒙简介59722721实习小编一级|消息|我的百科|我的知道|百度首页|退出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我的任务为我推荐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帮助设置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