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发现学习理论中的有效教学 正文

发现学习理论中的有效教学

2016-10-28 13:28:59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学习理论与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理论学习体会

“有效课堂教学”就其内涵来说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解读课标、背景分析、资源整合,有效预案等)、有效的教学实施(即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有“四性”:1.发展性: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学习成为一种发展需要。2.生活性: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3.生命性: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命需要。4.反思性:课堂教学充满真实气息,学习成为一种重建需要。

第一、有效课堂的发展性

“教学与发展”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永恒主题。有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面发展”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有效课堂不是不要知识,而是要使知识及其理解和掌握从属服务于发展。发展是什么?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发展不是外界强加的,发展是一个主动的建构的过程。有效课堂教学的走向: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知识性教学以学科为本位,旨在传授知识;发展性教学以人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

第二、有效课堂的生活性

生活不直接等同于教育,但教育若是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于将课堂教学仅仅作为一个知识授受的简单过程,将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简化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以致课堂教学渐渐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远离了学生的道德生活,远离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审美生活,从而也就失去了不断促进学生创新与发展的生命活力。人总是生活中的人,离开人的生活去谈人的培育,等于把人抽象化、简单化,换言之,教育对象在此时此地的教育中便没有被当人看待。生活之于教育,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溶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

第三、有效课堂的生命性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的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有效课堂可以充分地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光把世界和人自身照亮应当是教育最真切的意义和使命。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命被激活、被

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成为生命的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这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第四、有效课堂的反思性

“教”是为了“学”,检验“教”的有效是积极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是动态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是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的教学。对有效课堂的反思就会“逼”着教师们提高自身素质,尽快由教书匠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强化自己的有效意识,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而是要持续不断地追问自己:“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等等

篇二:试论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试论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启示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既蕴含着积极因素,也有不少是符合时代潮流的陈渣,这种观念层面上的局限所产生的巨大惯性和教育体制中不合理部分结合起来,成为改革、发展、突破和创新的巨大障碍,“发现法”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也会与之碰壁,影响实施效果。可以说,包括“发现法”在内的所有教育理念的实施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和推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科学的新方法才能迎来自己的春天。传统教学大多只注重知识的价值,强调一个人通过学校学习,“学会”一定数量的知识;现代教学除了注重知识的价值以外,更强调能力及方法的价值,要求学生通过学习, “会学”知识,也就是“学会学习”、“发现学习”。

一、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萌芽背景

布鲁纳是一位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学界都享有盛誉的学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应召服兵役,先后在美国战争情报署和同盟远征军最高统帅部心理战部门工作,这样的工作让他的所学知识得到准确应用。在此期间他主要是研究公众的态度和纳粹德国的宣传技术,为美国积攒大量的人气。①因为拥有这样的经验,所以让他平步青云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宣称:“任何学科以一定的知识的正当形式,能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时期的任何儿童。”学习、了解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为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探索新情境的态度,由此,他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发现学习作为布鲁纳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方法的精髓,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概述

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不是一种结果。布鲁纳曾经说过,“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②他还指出,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他主张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发现知识并不是要学生去寻求那些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他说:“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因此,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理论的中心思想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如果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的结构,这种理解就会使他不断地发现知识,独立前进。在布鲁纳看来,任何学科都有一定的基本结构(即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性)。由于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知识的范围和深度都是有限的,所以只有让他们理解了知识的基本机构,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在一生当中都能源源不断地获取大量的知识。

其二,学生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就可以推断所学知识的个别属性。也就是利用学习迁移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境地。

其三,学生不需要在头脑里记住大量的知识,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就自然会使他获得大量的知识。布鲁纳特别重视人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强调

要把学生当作是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并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三、布鲁纳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学生主动的认知和发现,也就是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过程)。虽然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为主,但我认为在此理论帮助下的素质教育的背景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方法来加强:

第一,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使学生感兴趣,“兴趣”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第二,提出来的问题要让学生体验到对该问题的某种层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起学生的“探究反射”,即好奇心③;第三,应该由老师协助学生查阅和搜集可靠的信息资料以供解决问题可能的多种假设;第四,组织学生审查这些信息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去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最后使该问题得到解决。虽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但如果正确结合了教学实际, 适当运用,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结果,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师正确带领下学习会得到一定成果。教育过程是一个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并重的过程,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技能和智力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倡发现学习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认为在发现学习中应使用一定的策略。这样,布鲁纳就把知识、技能和智力统一起来,为探索三者的关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发现学习理论将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注释:

①〔美〕杰罗姆·S·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

②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③朱峰.布鲁纳“发现学习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008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2] 季爱民. 试析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篇三:发现学习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现学习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川师影视学院附中 刘烨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布鲁纳关于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即任何学科都须使学生掌握其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和发现教学;靠内部诱因支持学生的学习。并结合地理教学的案例,阐述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应用这些理论。

关键词:基本结构;发现学习;地理教学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理论,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获得发现的经验和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尽量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将来尽快地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布鲁纳的这些解释、提法和要求体现了他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学习和教学的重要任务的思想。在现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方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发现式教学策略运用在地理课上有其特殊意义。无论是自然、经济地理还是区域地理都存在着许多客观规律和原理。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索和发现地理规律和原理,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地理是一门对生活有用的科学,引起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学生的发现性学习,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1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任何学科都必须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强调学生的学习要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要掌握各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也要掌握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或方法。他认为:“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它怎样才能成为教学的中心,这方面的探索是有实际意义的。”[1]各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不仅是组成该学科的结构和知识系统,而且是进一步发展并产生出新的概念的基础[2]。

教学中基本结构是构成该学科的基本框架。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易理解。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基本框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该门学科的基本轮廓,以后学生的学习也就是往这种基本的框架中添砖加瓦,对于学生来说,这就容易多了。基本结构就是该门学科的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科的基本结构进行教学,这是关键。[3]

领会基本原理与观念是促进知识技能迁移的重要途径。人们常说,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学习的迁移就是检验是否达到“培养能力”与“发展智力”的最可靠的指标。而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相关概念和原理

概括程度越高,包容范围越大,迁移能力就越强;新旧知识分辨度越高,越能抗干扰;原知识巩固程度越高,越有助于迁移,而提高可利用性、可辨别性与稳定性的前提则是掌握知识的结构。 没有对基本原理、概念的深刻掌握,事实、例证就无所依附,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智慧的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了。

使考试成为改进课程和教学的同盟军。把考试设计成理解基本原理的形式。这样,即使知识再琐细,学生也能用基本原理去分析,考试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扎实的基本功,而非死记硬背一些毫无联系的具体事实[4]。

1.2 提倡发现式学习和发现式教学;

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发现学习和发现教学是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是对传统教学法的突破。发现学习的精神实质,就在于怎样提高学习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5]发现教学法”就是指由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从而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提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设想,通过分析、运算、操作等过程,对教材进行加工、改组,最后自行发现原理、原则,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由发现法的实质可以看出,布鲁纳把教学看作是一个归纳的过程。[6]布鲁纳提出认知发现学习的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有启发的,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7]也是有益的。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观察、推论和实验的各种技能,

并在科学推理和批评性思维时把过程和知识结合起来[8]。

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不是看结果,二是看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在于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们是怎样掌握知识的。一位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记得了十个知识点,而另一位学生经过他自己的思考而获得一个知识点,我们在评价的时候到底是哪一个要好些呢?当然是第二个。在教学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地获得知识,在布鲁纳的理论中,这点是重要的,就是采用“发现法”,这是布鲁纳很有影响的一个观点。

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策略和其他教学思想相比有以下优点:

(1)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发现规律的主动性,增强学生主动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不断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这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是很有必要的。

(2)可以增强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 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3)通过亲身体验去发现和探索问题的整个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记忆。

(4)获得了利用信息资料发现和提出问题、用科学方法去分析问题,利用直观思维去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的科学探索的方法。

但这一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现时教学更适用于强调逻辑思维的理科,而且需要学生事先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9]。

1.3 靠内部诱因支持学生的学习

布鲁纳认为,能否很好地获得知识,关键在于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整个过程的中心是学生,学生要进行积极的思维。因此,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是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来说,最好的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并从中体验到乐趣。

[6]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10]

2. 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应用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2.1 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

中学地理学教授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地理的四大规律和人文地理的两大属性。即自然地理的四大规律——太阳能在地表的分配规律,地球表面无知的运动规律,地表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地表地理区域的分异规律。人文地理的两大属性——人文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阶段性,人类的精神文明现象往往呈现为区域性特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抓住这两条主线,首先给学生将地理内容的框架建构起来,使学生从宏观上对地理这门学科有一定的认识,这样在之后的教学和学习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2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发现式教学的实例

布鲁纳主张教学活动中要把学习知识和探索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自身发现概念的过程来发展自身推理思维能力。而地理学中有许多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但地理课本上无现成答案或有争议的问题,例如,全球变暖的原因、建造三峡大坝的利与弊等。这些内容对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地理教师在地理课教学中一定要防止地理名称、地理现象的罗列和简单的灌输,要求学生去机械背诵的倾向。

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教学顺序是: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习者在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学习者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对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从理论和实践上检验假设,不同观点可以争论;对争论做出总结,得出结论。如在

讲大陆漂移学说的相关内容时,可以提供有关的材料: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煤矿、喜马拉雅山顶发现了海生动物化石,创设出一种问题的情景,提出假设海陆是变迁的,并让学生讨论变迁的方式: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就是以此为顺序。以下我们就具体每个环节举例说明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是如何应用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发现式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兴趣出发来提出问题,创设相应问题情境,当学生遇到新问题时, 会在兴趣的支配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动机, 有利于学生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9]

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或者是提出与学生常规的思路相矛盾的地理现象,以引起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举例如下:

1)提出与学生常规思路相矛盾的问题:

a我国南方降水量大,不利于晒盐,但为什么在台湾和海南岛的西部有盐场分布?

b纬度越高,气温应越低,但北半球一月份气温最低的地方为什么在西伯利亚,不在北极?

c喜马拉雅山海拔很高,乌鲁木齐地处内陆,远离海洋,为什么它们有海洋生物化石出现?

d温带地区大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平原上,为什么热带地区大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如圣保罗、墨西哥城等)?

2)易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有思考余地的问题:

a为什么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撒哈拉沙漠而不在赤道,最冷的地方在南极而不在北极?

b为什么新疆盆地上是沙漠,而天山和阿尔泰山上有牧场分布?

c石油是由地质时期的低等生物沉积在海洋(或湖泊)中生成的,为什么新疆克拉玛依和塔里木有石油贮存?

d俄罗斯大部分领土在亚洲,但为什么说它是欧洲国家?

3)通过故事引出问题:

例如在讲解经纬度知识时,引用1958年获世界大奖的法国电影《四海之内

皆兄弟》的有关情节。一艘法国渔船在大洋中航行时,绝大多数船员因误食变质的罐头而中毒,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有生命危险。经过求援,一架苏联飞机带了急救药品赶赴出事地点空投。但如何在茫茫大洋中找到这艘船呢?引起学生好奇后,引入经纬网知识。

再比如讲时区和日界线时,给学生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19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壮举,回到西班牙时惊奇的发现,航海日志上明明写着这一天是9月6日,而西班牙的日历上却是9月7日,这是为什么?麦哲伦和他的船队真的被魔鬼偷去一天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趣盎然,为后面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如在讲到密度流时可以引用“1944年6月英美联军的潜艇在德军的严密监控下,成功地利用地中海深处的密度流,关闭发动机,借助洋流运动的水力,成功地躲过了德军的监视,实现了诺曼底登陆,成为二次大战的转折点”。通过这样的小故事,课堂就像一块磁铁一样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了。如:在讲世界气候的季风气候之前,引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东西就好讲多了。又如讲海水的盐度时,可这样导入新课:“不知你是否见过浩瀚的大海,是否在海滩上寻觅海贝,尽情玩耍。这时你用手掬起一把海水,仔细品尝海水的味道。你会发觉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为什么海水又苦又咸呢?”教材内容往下讲,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已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这样能深深吸引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课堂气氛。

(2)分析材料,提出假设

教师要根据具体问题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关材料或事实。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媒体提供一些有关情节、景色的图片或是影像资料,真实的或模拟的相近的画面(如大陆漂移的模拟动画),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共同经验。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资料的观察、感知,形成表象,以便作为归纳、概括知识和形成概念的依据。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已有的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将其与自身已建构的经验进行比较,提出问题的各种假设。

(3)形成并审查概念

在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后,教师要使这些不确定的假设形成精确概念,并引导学生审查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供各种实例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学生


发现学习理论中的有效教学》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1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发现学习理论中的有效教学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