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马意象及其文化的传承 正文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马意象及其文化的传承

2016-10-27 15:06:1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马意象及其文化的传承

摘要:古人爱马,赋予马很多传奇的故事,为马增添许多灵性,寄托人类对马的深厚情谊,这种情感也逐步渗入各种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为马意象丰富的同时,也传承着马的文化,值得重视。

关键词:马;马意象;马文化

中国古人早有奉马为神的传说,据载马神名步,故称为马步,马又是人类早期耕战必备之物,很早就对马崇奉与祭祀,《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记,周代官方就规定了祭祀与马神的制度,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等。隋时仍沿此习,唐辽宋均于四时必祭马神。由此可见古人对马的喜爱,同时也把这种爱马之情渗入到文学作品创作中。 先秦文学作品中,均有对马的描写,如《诗经》中的载驰四牡白驹等篇多显示马本体的威仪与气派,写的是自然状态下的马,在军事、狩猎、迎亲嫁娶、祭祀、礼仪、杂役等各项事务中都起很大的作用,展示的是周代马文化与周文化的精神。诸子散文中以马为载体多表现出其深厚的思想内蕴和文化意蕴。例如《庄子》中的马承载着庄子的哲学文化精神。庄子崇尚自然、崇尚真,庄子认为最完美的状态就是自然状态。《马蹄》一文中就表现对事物进行加工改造就意味着对事物完美状态破坏的观点。《秋水》中庄子同样通过马表达了他崇尚真的思想,文章中说无以人灭天,就是对贵真的最好证明。韩非、荀子的许多作品也借马及其相关文化来阐释他的思想,如韩非《奸劫弑臣》篇中,用对马的束缚来说明法的作用。荀子也常借马之喻表达治国的主张。

马在古代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奚仲发明了车后,人们在生活中使用车马,战争中更离不开车马。《战国策》是刘向整理的,保留了战国纵横家活动的历史,里面记载了一些战争的场面,战争的实践证明了马在战争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由此人们对马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对马的品评也更明晰,由此相马也就应运而生,伯乐就是当时著名的相马师。战国时代,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千里马成了人才的代称,伯乐被比喻成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的人。 在诗歌极不发达的西汉时代,武帝的两首天马诗体现着诗人所寄寓的象征意义。武帝爱马,不仅仅是个人的一种癖好,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原因。在西汉时期,国家军事的发展离不开马匹数量和质量的保证,以帝王的身份追求和珍视良马,以文学的语言歌咏和颂赞良马,其深刻意义不言而喻。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诗中的天马是征伐大宛所得,战事的胜利以及宝马的获得为武帝提供了炫耀的资本,因而以诗纪事,骋怀扬志,因此这匹宝马在武帝眼里不仅是宝马,更是一个伟大的象征,象征着大汉帝国对外族的征服,而且有德有威,强盛有加。

魏晋时代专门咏马的诗篇很少,但从分散在各篇中的马意象来看,这些马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建安风骨,表现出雄浑、豪迈的气概。建安诗人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直面现实,关心政治,骏马意象体现了他们要求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或理想不能实现的抑郁愤懑。 社会发展到唐朝,作品中的马意象逐渐增加,《全唐诗》中咏马诗有120余首,分散在其他诗篇中的骏马意象更加繁多。初盛唐时期,盛世的繁荣使诗人们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和乐观浪漫的精神,政治的清明又激发了他们建立功业的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热情。在这样的一种时代氛围中,作为战争宠儿的骏马必然成为诗人们喜欢描摹的对象。初盛唐时的诗人笔下的骏马意象充满了浪漫色彩,它们在形象上雄姿英发、气度不凡,在精神气质上体现出乐观向上,慷慨豪迈的格调,虽然有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牢骚,但这种牢骚也是激昂的,如李白的《天马歌》、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杜甫《天育骠骑歌》等都是对骏马英武的外形极力渲染,借以表现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浪漫情怀。中晚唐诗中的骏马与初盛唐有所不同,初盛唐诗人主要选取健壮的马 如紫骝马、骢马、天马、骠骑,而中晚唐诗人笔下病马、瘦马、疲马、老马的意象较常见,这与中晚唐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安史之乱爆发,唐帝国由盛转衰,诗人们在动荡不安的现实中深感忧患,他们对国家和自身的前途感到十分渺茫悲观,又缺乏

力挽狂澜的雄心和意志,因此他们的创作表现出低沉抑郁的格调,如杜甫《瘦马行》、《病马》等诗,表现诗人借马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索,也是诗人自身遭际的反映。尽管初盛唐和中晚唐诗中的马意象内涵有所不同,但骏马意象都展示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这一意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中国古代文化一向很重视天地间一股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宋代是文化继承、总结、创新的集大成阶段,无论是在政治、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还是在饮食服饰建筑园林等方面均有翻陈出新气象,宋词中的马意象包含着时代的文化气息。在古人文化观念中,马为阳性,基于此后人编出了青衣女神嫁马而长生不老,民女嫁马而成蚕神的神话传说。宋词中见乾马坤牛约有4处,马为阳性的观念以及马性的刚烈造成了骑马多为男性。如秦观词《望海潮》写误随车事,用典纯熟,突出风流士子的形象;晏几道《生查子》所言,也不难识马上主人性别。宋词中虽也有写瘦马、病马的,但更多津津乐道的是宝贵勒骄马、绿杨春系马、戏马台南、马上墙头等颇具青春姿色和富贵气息的意象营构,这与宋代重文的社会风气分不开,狎妓、访艳、观赏、宦游、春游、漫游、赴请、送别等都是文人士子抛头露面的机会,这也是当时文人俊游生活的反映。 从很多考古资料显示,人们在很久以前就认识马,利用马,用马寄托精神信仰,马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而人们赋予马以神性,留下关于马的神话传说,对文学,社会生活等方面也产生了影响,为文学作品提供了素材,所以文学作品中的马意象越来越丰富,每个时代作品中的马意象也反映着当代的文化特点,寄寓着创作者的情怀与思想。随着作品的流传,作品内的马文化也将随之传承下去。

篇二:尔雅东方文学史答案

1

“东方主义”是()时期提出的一种观念。

?

?

?

? A、19世纪上半期 B、19世纪末 C、20世纪上半期 D、20世纪末

我的答案:D得分: 0.0分

2

“东方”形成的主义从()时期就开始了。

?

?

?

? A、清代中国 B、古罗马 C、古印度 D、古希腊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

希腊文化自身的源头在东方。()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西方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开放性。()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是三权分立的()。 ?

?

?

? A、条件 B、前提 C、基础 D、核心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

中国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是()。

? A、学习

?

?

? B、模仿 C、注经 D、著述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

18世纪之前西方对中国的专制主义是持否定态度。()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

我的答案:×得分: 0.0分

1

下列生产方式中()的最基本特点是出现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

?

?

?

? A、亚细亚生产方式 B、古典古代的生产方式 C、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D、未来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

马克思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

?

?

?

? A、非洲生产方式 B、欧洲生产方式 C、亚洲生产方式 D、西方生产方式

我的答案:D得分: 0.0分

3

《创世纪》中提到上帝只花了7天时间用()创立了世界。

?

?

? A、泥土 B、语言 C、面粉

? D、文字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4

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批判》一书分析了东方专制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1

下列国家中属于典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是()。

?

?

?

? A、越南 B、泰国 C、朝鲜 D、俄罗斯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

东方文化中最根深蒂固的东西是()。

?

?

?

? A、重农抑商思想 B、官本位思想 C、儒学思想 D、道家思想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

西方权利中在法律框架内独立于行政权的是()。

?

?

?

? A、立法权 B、行政权 C、舆论权 D、司法权

我的答案:A得分: 0.0分

4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专制主义是相辅相成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和而同”的东方传统思维方式是体现在()。

?

?

?

? A、政治层面 B、经济层面 C、社会层面 D、思想层面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

马克思·韦伯认为东方的宗教是()宗教。

?

?

?

? A、禁欲主义 B、崇拜主义 C、神秘主义 D、神权主义

我的答案:B得分: 0.0分

3

马克思·韦伯认为宗教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印度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锻造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1

作为文学史的整理,需要将()两者结合使其兼具历史价值和理论价值。 ?

?

?

? A、清、广 B、合、释 C、宏、简 D、博、约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

目前中国最大规模的现代小说史编纂人是()。

? A、夏志清

?

?

? B、洪子诚 C、杨义 D、汪明凡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

《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文学史的著作。()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日本文学史的书籍数量要多于中国文学史的书籍量。() 我的答案:×得分: 0.0分

写就一部文学史的理论架构能力主要是指()。 ?

?

?

? A、理论思维能力 B、情感思维能力 C、学术探究水平 D、理论梳理能力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

文学史按照区域分布可分为若干类,其中不包括()。 ?

?

?

? A、国别文学史 B、东西方文学史 C、断代文学史 D、世界文学史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

《低地国家文学史》主要是指()国家的文学史。 ?

?

?

? A、东欧 B、南欧 C、西欧 D、北欧

我的答案:C得分: 0.0分

篇三:中国文学作品中人鱼意象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内容摘要:关于人鱼的传说历来受到中国学者的青睐,由于其背后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这些传说成为文学创作的丰富题材。本文通过探讨对比人鱼形象在中国文学中的演变过程,阐述人们通过人鱼形象来表达爱欲、死亡等主题的表现方式,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民族文化心理,以此表现人鱼形象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人鱼 演变 文化内涵

中国有关人鱼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袁光、孙冬梅 2014)。作为记录中国神话的重要典籍,《山海经》描绘了众多神人形象,人鱼神人形象是该典籍中人兽合体类形象之一。该书对人鱼的描述首见于《南山经》,“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

[1]《海内南经》首次提出了鲛人的说法,“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胸国,皆郁水南。注:离耳,搜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澹耳也,在朱崖海诸中;雕题,葱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2]其中的鱿人外表是人头鱼身,长着四只脚的鱼(黄雪敏 2009)。又如《海内北经》记载“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3]此外,《西山经》中直接提到“人鱼”这一说法,“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4]。以及在《北次三经》中更为详细地提出“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东,无草木,多金玉。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鳗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5]。根据该鱼形状和叫声的描述进行推断,《山海经》记载的人鱼很可能是现实中的鲵鱼,即“娃娃鱼”(黄雪敏 2009;付瑶 2012)。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尽管在《山海经》中人鱼有着多种不同的称呼,如“陵鱼”、“赤孺”等,但使用最频繁的还是“人鱼”,且人鱼最原始的形象为长得像人形,全身披覆着鳞片,一幅怪兽模样的水中生物。以上记载仅只提及了人鱼形象的形态,并未表现出文学色彩。但在《大荒西经》中的描述“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6](袁珂注:据经文之意,鱼妇当即颛顼之所化)在这里,“人鱼”形象开始和性、生殖有了关系,这种形象或是对以前或当时的现实生活文化的一种文学化反映,在其后文学和艺术创造中,这也成为了“人鱼”形象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审美构建(付瑶 2012)。此后的文献中,多把“人鱼”称为“鲛人”,“鲛人”形象的出现使“人鱼”形象的塑造开始丰富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植在《七启》说:“然后采菱华,摧水苹,弄珠蚌,戏鲛人。”讲述了曹植在海中与“鲛人”嬉戏的场景,这里的“鲛人”其实就是人鱼。晋代张华《博物志》云:“南海外有纹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张华所说的鲛人,亦作蛟人,就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人鱼,它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博物志》中又有记载,“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此处增加了鲛人卖绢的行为。且“寓”、“卖”等字的出现,不同于以往神明对人类的“授”,亦表明人鱼与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开始与人平等交流。东晋干宝《搜神记》“南海之外,有蛟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这里提到了蛟人会纺织技术,能泣珠,基本是沿袭先前文艺的续作。其后南朝梁任昉在《述异记》中也有对“鲛人”的描述:“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绢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入水不濡。”这里只提到了鲛人的纺织品,不提泣珠。唐中不乏对“鲛绡”、“鲛泪”等的描写,如李颀在《鲛人歌》中唱到“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以及李商隐在流传千古的名《锦瑟》中说道“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又如唐代诗人吴融以《鲛绡》为题写了一首诗,其中道“莫道不蚕能致此,海边何事有扶桑。”[7]

据此可看出,相比于《山海经》中对“人鱼”的描写,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中对鲛人的叙述更具情节性和动态性,有头有尾;其故事性则与“鲛人眼泪化珠”的故事模型有关。“以珠报恩”这一情节的出现亦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看出海洋所具有的巨大财富价值属性(倪浓水2008付瑶2012)。其次,鲛人“卖绢”、“纺织”等行为的出现,表明鲛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向人类趋近,反映了人鱼的人化过程。再次,从《山海经》到唐诗,尽管中国古代文献中

对“鲛人”的记述层出不穷,但相应的外貌描写不多,多多把它认为是海中奇异的鱼类,突出“泣,则能出珠”的特点。最后,鲛人形象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这得益于“绡(绢)”、“龙纱”意象的出现。泣“泪”和擦泪的“绢”就这样开始联系在一起,以“鲛绢”来代指素绢制成的手帕,使其成为一种诗化意象(倪浓水 2008)。由于文人骚客爱在“鲛绢”上题字作诗,这又使其成为文人们寄托情感之物。如陆游在《钗头凤》中提到,“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鲛绡”在这里被用来象征陆游和其表妹唐婉凄美的爱情。

及至宋朝,人鱼意象经过前人的铺垫和后人的不断加工与完善,变得更加丰富起来。宋代丛书《太平广记》对人鱼也有记载:“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临海娜寡多取得,养之于池沼。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在该书中第一次出现了与西方文化中的美人鱼形象接近的“海人鱼”,强调了女性特征,且对其的描述极为详尽,凸显风情与诱惑。在宋聂田所撰《徂异记》中则明确指出了人鱼的概念:待制查道,奉使高丽,晚泊一山而止。望见沙中有一妇人,红裳双袒,髻发纷乱,肘后微有红鬣。查命水工以篙扶于水中,勿令伤。妇人得水,偃仰复身,望查拜手,感恋而没。水工曰:‘某在海上未省见此,何物?’查曰:‘此人鱼也。能与人奸处,水族人性也。’”从该段描述中可以看出,该人鱼形象不同于之前《山海经》的“陵鱼人”、《博物志》的“鲛人”, 这段故事里的“人鱼”,同样是一名女性,这里还强调了她作为鱼的习性,和《太平广记》一致地说明了人鱼作为女性的性吸引力,至此“人鱼”是与“风情”有关的特定性话语符号(倪浓水 2008)。

宋人的作品中,人鱼的形象比起前代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这些作品并没有平等地将“人鱼”作为人来对待,换句话说只把“人鱼”当成具有美女生理特征的鱼罢了。宋之后的女性人鱼已经开始具备了更接近于人类的外形,但还缺乏进一步的挖掘。明代对“人鱼”的描述也没有长足进展,在《镜花缘》中是这样说的,“水中有白骥,状类妇人,乳阴具毕,唯尾似鱼。路上行人谓见之者凶。”这就是女性的人鱼了。而到了清代,“人鱼”形象又加入了新的叙事元素,从而使得“人鱼”形象更加丰满。清中叶戏曲作家沈起凤《谐铎》中有一则故事《鲛奴》,是中国古代“人鱼”故事中情节最曲折、情感最动人的一则叙事,其“鲛奴”形象也是此类形象构建中比较丰厚和成功的一个。这个故事里出现的不再是带着人类某些特征的鱼,而是有着人类情感来自于海洋深处的人。鲛人怀抱着对主人的知遇之恩,愿意为他做出自我牺牲和奉献,以主人的喜怒哀乐为转移,是人类的好友知己。同时,在故事中再一次运用到了鲛人泣珠的古老叙事模式,并进行了重新的创作提炼,对“人鱼”形象的塑造完成了对历史的超越,达到了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倪浓水 2008;付瑶 2012)。

以上我们考察了中国古代各种“人鱼”叙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一个意象性符号,“人鱼”形象并不是在一次性叙事中完成的,它经过了不同的时期、多人多次的创造性勾勒从而得以清晰明朗化。“人鱼”形象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积累和再创造,为文学史留下了一个永恒的素材,并为人们所钟爱。在此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美人鱼”的概念和形象直到“五四“才从西方传入中国。在中国对“美人鱼”的了解是伴随着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而展开的由于安徒生的巨大影响力,美人鱼的形象很快便深入人心,但那都是近代的事了。

总的说来,中国汉民族的在农业文明、儒道释影响下的文化心理偏向中和,追求稳定,渴望永恒不变。但由于在中国“狐狸精”意象的深远影响,使“美人鱼”形象并没有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只是把它视为满足猎奇心理的“异物”,而不是把它作为充满诱惑力的美丽精灵,从而阻碍了美人鱼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同为水族的“龙女”故事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民众对人鱼的关注。而且这些人鱼的形象总被盖上一层封建伦理道德的外衣,有恩必报、格守妇德是中方人鱼故事的要素。

参考文献

[1]付瑶.中国人鱼形象考及其文学蕴含分析[J].硕士言说,2009,57-58.

[2]黄雪敏.中西文学中的人鱼形象考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2,94-98.

[3]倪浓水.中国古代海洋小说中“人鱼”叙事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蕴涵[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5-68.

[4袁光、孙冬梅.中国古代人鱼文学形象的变迁[J].先锋文论,2014,2,156-157

[5]钟颖.从美人鱼的象征看现代人的精神幻灭[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142-144.

注 释

[1]-[6]来自《山海经》,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5、69页。

[7]来自《全唐诗》卷685:35。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马意象及其文化的传承》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60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马意象及其文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马意象及其文化的传承摘要:古人爱马,赋予马很多传奇的故事,为马增添许多灵性,寄托人类对马的深厚情谊,这种情感也逐步渗入各种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为马意象丰...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