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西方哲学 正文

西方哲学

2016-10-27 15:04:1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西方哲学给我的启示

西方哲学给我的启示

摘要: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关键词:西方哲学 科学 生活

这个学期,也就是大三第一学期,我们学习了“西方哲学智慧”这门课程,感觉这门网上授课教学的课程学起来有点麻烦,不过我们还是顺利的完成了课程的学习。本来,我对于学习一门关于西方哲学的课程——“西方哲学智慧”,确实是对此不太敢冒。不过,上了大半学期的课程,感觉这门课程的学习也没想象中那么恐怖。而且视频内容适中,通俗易懂,加上我课下查看书籍,上网搜索资料来辅助学习,使自己更清楚学习内容,渐渐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

在学习“西方哲学智慧”期间,我从对哲学的模糊认识到系统的去了解西方哲学的一个发展历程。关于“西方哲学智慧”的授课视频,带领我在哲学的浩瀚宇宙中畅游了一回。

西方哲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转折:从古希腊哲学转向中世纪哲学;从中世纪哲学转向近代西方哲学;从近代西方哲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来源于古希腊,从泰勒斯到普罗提诺,中间十几个世纪,通过历史的变迁,古希腊文明一去不返,然而其精神永存。尽管原始哲学不太严肃,空洞的想象多而实证的经验少,但古代的哲学家们,几乎对凡人所能触觉到的东西,都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与合理性设想,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唯心主义两大流派。后来的继承者们,或者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光大,或者提出与两大流派相反的观点,或者喋喋不休地考证与唠唠叨叨地解释,终究跳不出古代哲人们所设计的圆圈,只不过比原始哲学更加完善清晰而已。

基督教最初是从犹太教发展而来的,由于早期基督徒们坚定的信仰和纯洁的道德以及宽容和忍耐精神,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罗马人皈依,最终成为了罗马国教。与希腊哲学不同,中世纪哲学——无论是

早期的教父哲学还是后来的经院哲学,从来就没有获得过独立的地位,它所讨论的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基督教的理想是惟有灵魂才能到达伊甸园,基督教的本质精神是灵肉对立和唯灵主义,因此它在哲学上必然会对应于一种唯心主义观点,即把精神看得比物质更加具有根本性,把作为思维对象的概念世界看得比作为感觉对象的现象世界更加本质和真实。

在这个阶段,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不再像古希腊哲学那样把眼光头像自然世界和客观存在,而是把灵魂和上帝作为研究的对象。它所追问的核心问题也不再是世界的本源,而是精神的本质——通过对上帝这个绝对精神的追问而深入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的灵魂,深入到一般精神的能动本质,尽管这种意识和一般精神的能动本质是通过唯心主义或唯灵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由于主观精神世界是一个比客观自然世界更加深邃的世界,所以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尽管具有种种扭曲和偏颇的形式,但是他对西方哲学精神向自身内部的神话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构成了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自黑格尔之后,出现了唯意志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直觉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等新流派,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们带来了西方哲学两千年来最为深刻的思想方式的变革:反形而上学、反主体主义、向语言的转向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哲学思维。

以史为鉴,才能获得自己真正的成长。在学习“西方哲学智慧”的过程中,虽然我没有弄懂每一个知识点,有时候甚至不知道那些哲学家到底要研究什么,思想里头到底有着怎样的内涵,但是我从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道理。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许多人因生活环境从小就在责骂声中长大,形成了气质自卑,甚至认为自己的人生都是黑暗的。然而难道人生就真的只有这短短20、30年就可以决定了吗?人只要还没有进棺材,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要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对任何事情成败

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量整体生命。只有完整的看待,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人活在世界上,有些问题只是表面的小问题,而有些问题则是属于根本的大问题。生死就是最根本的大问题。除了生死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也属于根本的问题。譬如: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命运及不一样的遭遇?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却没有遭受报应?为什么有些人生下来就必须受苦受难?

生活是应该被赋予意义的,而不是物无所值的。一个人既然来到世上,必要创造价值,方能显出它的独特性。没有谁见过一个堕落的,怀着消极的心态的人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即使对世界有所贡献,那于自己来说,也是无法救赎自己的。就如叔本华说的: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之间的钟摆。我就不喜欢他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照他这样子说,那人生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吗?那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如果不能洒脱的活着,不如不要存在着,既然选择了存在,就该好好的生存着。哲学里的思想是千奇百怪的,也许我不该排斥别人的观点,但是我始终认为人生是需要积极的态度的,没有人可以永远快乐,但是也不必永远悲哀,我们要用现象学的态度来对待事情,不要老是固定在同一个思维里,没有流动就不会有发展,思想也是如此,随着现象而发展,思想也会变得更加精辟,使人不断得到进步。

学习 “西方哲学智慧”后,真的感受很深,我确实从里面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我喜欢哲学,喜欢它带给我全新的感受,喜欢它的深度,喜欢它的不可捉摸,喜欢它字里行间透着的奥妙的气息,我也许读不懂一本哲学书,但是我从中学到的知识,将会使我受用一生。因此,我将会努力把我对哲学研究学习的兴趣延续下去,努力学好哲学这门“各类学科的科学”,为踏入社会增长跟多的知识,准备更多的筹码。

参考文献:罗素《西方哲学史》

篇二:中西方哲学比较与分析

中西方哲学比较与分析

摘要:学者们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而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哲学基本特征、哲学思维方式以度方法论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中西哲学;比较分析

哲学是文化的核心问题,它是一个包涵宇宙万物理性的综合体。一个民族的哲学是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持久性的稳定性。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以及历史进程发展的不同,导致中西方哲学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的不同,深层次比较分析中西方哲学显得更为重要。

一、中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天人合一”,注重人情,偏向伦理,中国哲学侧重于社会和人生,与伦理、政治思想密切联系;而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分而析之的哲学,关注自然和科学。西方哲学侧重于科学和思维,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联系。哲学本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但是不同民族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进行这种总结和概括时,往往有所侧重。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社会跨入文明的门槛时,保留了氏族制的残余,统治者利用氏族血缘观念和亲情关系发展了宗法制。生长在宗法氛围中的中国哲学,必然以孝悌的伦理关系为依托,并着眼于解决宗法伦理问题。因而,中国哲学与伦理密切联系。此外,中国哲学倾心于现实政治,中国哲学家热衷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各家各派都“务为治”(《史记·太史公自序》),在哲学中侧重于研究社会和人生。而西方哲学则注重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联系,侧重于科学和思维。哲学所体现的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即:求真的哲学,求善的哲学和求美的哲学。西方哲学是科学型的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相联。以探求宇宙观、认识论为中心,同道德相区分。以认识和征服自然为目的,即使探求道德伦理也是为认识和征服自然服务。在西方人的眼里,哲学就是对真理的追求,通过学哲学使人变得聪明。

二、中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

中国哲学注重直觉性,注重了悟,而西方哲学善于逻辑推理,注重论证。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哲人惯于直觉思维,西方哲人惯于科学思维。直觉思维富于想象,科学思维精确严密。西方哲学重实际、重科学,一丝不苟地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这种思维方式叫“科学思维”,它必须明确概念,恰当判断,正确推理,然后得出结论,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逻辑的。西方哲学思考方式的这一逻辑传统是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开始的。亚里斯多德使逻辑详细和完善,使之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科,使之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其实就是三段论,是一个公理系统和自然演绎系统。

三、中西方哲学的方法论

西方哲学关注主客二分,强调人与物的分离,认为人是获得了意识后,将世间万物作为自己的对象进行思考。由此发展成熟的认识论恰恰是符合自然科学的发展,这样一来,西方哲学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的印记,以致知性分析的方法一跃成为近代西方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西方哲学以“逻辑”为工具,其从古到今的一个明确特征就是以“逻辑”为工具来表述它的思想,这一特征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的文化特征。这种工具教会了人们一种方法,也就是人的思维和言语都要讲规则、要分析、要符合逻辑顺序,概念作为万物最关键的东西,一定要清楚、严密、明白,所有的知识都应该能够纳人到一个严密的体系中来。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一向重分析、论证、推理,讲究严密和实证。而中国哲学的思想核心“天人合一”把自然和人伦看作是达到主体心理与宇宙本体的应合,看作是天意之显示与象征,并把通过自身的修养达到的主体心理与宇宙本体的应合看作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所以在方法上一般求助于神秘的直觉体验而不重视科学的分析,中国哲学不以“逻辑”为工具,而是带有更多的论断、宣布式的形式,往往以圣人

宣布和讲述为形式。所以中国哲学多的是“综合”,由散而聚,由部分到整体,思维的最终结果都是以整体为重。在具体操作中,从综合到整体,而没有分析的整体把握就只能靠“体悟”和“悟”,而人的“悟性”有高有低,悟的东西大多也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与西方重“逻辑”思维就截然不同了。

四、结 论

通过上述这些差异的分析,纵观整个中西哲学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意识到两种哲学有差异,但绝无优劣、好坏、高低之分,两种不同的哲学模式在各自的发展中有互相借鉴的价值。

篇三:中西方哲学的差异

中西方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心态及历史进程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哲学体系。分析中西方哲学的差异,对于加深对中西方哲学的理解把握,进一步认识中西文化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哲学以茫茫宇宙为根本研究对象,形成了物本论和神本论两个基本流派,前者认为宇宙本原是物质实体,后者认为宇宙本原是精神实体。这两大派别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线索,从此也可以看出西方古代是不存在人本哲学的。文艺复兴时期,少数非主流哲学家将人本哲学“合法性”问题提上日程,到了近代,人的经验与理性逐渐成为哲学架构的原生点。发展到今天,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对传统哲学采取了“颠覆”立场,科学主义思潮甚至认为传统哲学应该“终结”、“消亡”。然而,传统的影响力是深远的,西方哲学至今仍摆脱不了天本传统影响。

中国哲学以“人”为根本研究对象,儒道两家在中国哲学史长期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中国哲学的

“道”“性”“理”“心”“名”等基本范畴都围绕“人”的问题形成、以儒与道的学说为主心骨。中国哲学基本框架体系自形成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鸦片战争后在西学冲击下,也开始了自我更新进程。

客观说来,西方哲学长于知天,擅长用自然科学模式论证社会,甚至连人本哲学也把人看作“社会原子”。中国哲学则专于知人,借天道表述一定价值诉求,致力于追求“内圣外王”的哲学价值。如果用西方传统模式来衡量,则中国传统哲学缺乏实体追究智慧与科学理性精神;如果用中国传统模式来衡量,则西方哲学(至少是传统哲学)只是科学或神学的附属,缺乏应有的社会价值担当。因此,中西方哲学只有结合起来,相互汲取营养,才能从理论体系上,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建立起科学化的终极价值目标。

对于中国哲学来说,随着当代西方哲学的面目日新和中国国情的深刻变化,需要以科学的理性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展开思路,结合时代特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原则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价值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开展中西方哲学的平等对话,不断扩大在世界哲学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西方哲学》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46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西方哲学
相关文章
  • 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给我的启示西方哲学给我的启示摘要: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