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我在伊朗长大》经典台词 正文

《我在伊朗长大》经典台词

2016-10-26 15:46:21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我在伊朗长大》影评

《我在伊朗长大》影评

湖北第二师范继续教育学院成教三部 09级艺术设计

郑丽联系电话13545092650/692650

看这部片子是我们艺术专业老师在教室给我们放映的,还没开始看的时候,老师说是一部黑白的动漫,我就没抱什么感兴趣的心情,因为在一般人印象里,从小看的动漫都是五颜六色的,画面活跃鲜明的。我当时还在想,这是一部有多老的片子哦。

可是在这部时长一小时三十五分钟线条单纯的黑白电影里,我看到很多政治、战争、追求、自由和亲情等。电影画面很单调,有时候给人想哭的感动,故事的沉重却又让人有点喘不过气。

但是相信看过这部片子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思考。 自由不分国界,片中的小女孩在动乱的童年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变得坚强。我想,这个世界上,不分种族,不分国籍,只要是相同的心灵都会产生共鸣,这一点很令人感动。作品中女孩的奶奶真的十分可爱,每天在Bra里装上茉莉花瓣,所以片名又为《茉莉人生》,她告诉小女孩要表里如一,所有的人都可以有选择自己的权利!这样时而慈祥时而严肃坚强的奶奶真的打动了我,作者无疑是一个杰出的女性,我想她生在这样宽容的家庭是一种幸福。当在法国流浪街头被

送往医院后,女孩打电话到家里,妈妈说,什么都不要讲了,家永远为你敞开着!真的是泪水交杂的温馨作品!影片的最后,重温小女孩和奶奶的对话,泪水又一次涌上眼睛??

影片通过一个早熟而且直言的9岁女孩赛玛琪的眼睛,揭示了伊斯兰革命时期,基要主义者掌握大权后伊朗人民希望的破灭,女性被迫戴上面纱,数以万计的人被投进监狱。聪明而大胆的赛玛琪,设法瞒过官方的爪牙,认识了朋克、ABBA和Iron Maiden乐队,两伊战争的爆发,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无边的恐惧中。随着赛玛琪年龄的增长,她的大胆让父母对她的安全越来越担忧,她14岁那年,他们终于做出艰难决定,把她送往奥地利上学。 身在他乡、孤独脆弱的赛玛琪经受了青少年惯常的苦难折磨,而且经常被等同于她所逃离的宗教基要主义和极端主义,对此她毫不退缩,极力辩白,最终赢得了认可,甚至有了爱情的体验,但是高中毕业后,赛玛琪又恢复到孑然一身,而且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病。尽管这意味着她要重新戴起面纱,生活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中,赛玛琪还是决定回到伊朗家人的身边。经过一个艰难的调整期,赛玛琪进入艺术学校并嫁作人妇,她仍然没有改变自己仗义执言的个性,继续针砭时弊。24岁时她意识到,尽管自己是个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却无法在这个国家生活,于是她做出了痛苦的决定,离开家乡前往法国,尽管过去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她却要追求一个乐观光明的未来。

《我在伊朗长大》系列漫画的作者玛嘉·莎塔琵要以她童年的所见所闻,用影像和语言作辩解,将自己对于伊朗这一神秘而古老国度的个人记忆描绘出来,表达方式是轻松幽默的,画面内涵却涉及成长、亲情、宗教、政治等主题。看这部电影你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作者想告诉你什么,很具有特色的背景音乐,更加的存托出电影的情景效果,渲染我们视觉享受。

我虽然也是一个动漫迷,但是像这样经典的动漫还是很少看到,刚开始会给人的感觉是它是不是很不出名,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存在?随后,抱着对它喜爱的心里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部漫画居然还获得过很多奖项:2001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心动奖最佳首版漫画

2001年比利时布鲁塞尔Lion大奖最佳首版漫画。 2002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法国国家Info电台年度最佳漫画奖。

2002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最佳剧情奖。

2004年美国Harvey奖美国最佳外国出版物。

2004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漫画奖。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要更加学会开阔自己的视眼,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啊好、文学爱好发挥得淋漓尽致,部分国家种族的,只要能学到东西,感受到让自己心灵触动的。那就是一种知识,一种收获。

影片正是根据玛嘉·莎塔琵的同名自传漫画改编,由玛嘉·莎塔琵和文森特·帕兰德联合执导。黑白的色调,版画般的质感,很有风格。下面有两条我颇有同感的影评:

1、《我在伊朗长大》让人笑中带泪,并且没有局限在伊斯兰专政当时对一批人的迫害和打击造成的创伤中,幽默而犀利,富有教育意义,引人入胜。——《巴黎竞技》

2、如果看过《我在伊朗长大》,相信所有那些落伍者都会乖乖地闭上嘴巴、停止争论,意识到动画片的确能够成为让成年人和孩子们都感兴趣的传播媒介。——《综艺杂志》

这是当时一些报刊杂志对这部漫画的评论,相信大家看了也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也是希望我的家人能够理解,动画有时候比看教育片都更有教育的寓意,有意义。

这是一部针对性很强的电影,当然也会引起很大的争议,特别是伊朗本土,她们公开谴责该片,有关人士在接受访问时评价这部电影“一部没有真实描写伊斯兰革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影片”并认为“西方电影中敌对伊斯兰教就是始于法国,因而这部反伊朗的影片《我在伊朗长大》才得以制作和在戛纳电影节上得到大力推崇。”他还把这次获奖形容为“一种反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行为”。影片自从戛纳斩获大奖以来,一直受到伊朗官方的谴责。当然还有个别伊朗政治人士对此片还是具有意见的。

玛赞·莎塔碧说:“我认为,不应该根据少数几个极端分子的恶劣行为而对整个国家做出评判。我也不希望人们忘记那些为了捍卫自由而在狱中失去生命、在两伊战争中丧生、在各种暴政统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离开亲人和祖国的伊朗人。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看过这部漫画之后,我就更像观看玛嘉·莎塔琵的更多漫画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从中找到这么直白、简单线条就能给人以深刻思想的画面。

篇二:由《我在伊朗长大》产生的一些想法

由《我在伊朗长大》产生的一些想法

不知道要怎么开始,我一直都是个比较纠结的人总是喜欢写了又删??最初只是想老老实实的凑够2000字,甚至还考虑过“基于《我在伊朗长大》谈谈对伊朗1979-1999年政治局势的认识”之类的很无聊很能凑够字数的论文。本来也还是试图写的学术一点的,但是我实在是太困了??不得不说在交图后马上交论文啥的对于一个建筑狗来说简直是个灾难。

好吧,让我们言归正传。《我在伊朗长大》是我看的第一部有关政治的动画电影,它通过一个伊朗女孩的10到20岁左右的人生经历、价值观等的改变,反映了伊朗1979年后,伊斯兰教革命引起的整个伊朗局势的变化。

影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伴着优美的音乐飘落的茉莉花引出的片头动画,感觉有点诡异的温暖。然后便是10岁快乐无忧虑的玛赞和她民主、包容的家庭的出场。从玛赞叫着打倒礼萨,父亲为她讲述礼萨给伊朗带来的现代化的一面,就可以看出玛赞的家庭支持玛赞接触政治,并希望能培养她对于事物不一概而论、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性格。到后来父亲为玛赞讲述沙赫推翻卡扎尔王朝,以及玛赞听布鲁什叔叔讲述共产主义革命赶走沙赫统治什么的,政治这个敏感的字眼很早就成为玛赞生活的一部分。

当时街上四处可见游行的队伍,但这些追求自由的革命者却因此被抓了起来,也就在这时,玛赞从她祖母的口中得知了祖父也正是因为自由失去了生命。或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还是传承在血脉里的什么,玛赞从小就比别的小孩更关注政治,他从布鲁什叔叔那得知了同学父亲是“做坏事的人”,便试图惩罚他。然后也是她伟大的祖母教会了她不因别人没做过的事而迁怒于别人。

玛赞一直都是一个叛逆的少女,她喜欢朋克,她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又长又没有特色的教袍里面。她有一件衣服,上面写着“punk is not dead”,足以表现出了她对自由的渴望。玛赞穿着朋克风的衣服走在路上,然而她遇到了那些严守传统的教徒们,斥责她竟敢穿朋克风的衣服,必须戴好头巾,穿着统一的黑袍,不然的话就会被抓到监狱里去。玛赞没法,只好编了一个谎话才得以逃脱。

随着政治局势以及战乱的越演越烈,玛赞被父母送到了奥地利。临行前,她和祖母睡了一晚,那个茉莉花的梗解释了片头那朵飘荡的小白花的意义,由此也可以看出玛赞的祖母的一些超前的想法和小资的生活方式。

玛赞和意大利的老师、基督教徒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但最终她还是找到了属于她的圈子,找到了初恋男友,虽然是个gay??后来她又经历了第二段失败的恋情,陷入了人生低谷,兜兜转转,最后又回到了伊朗。但她已经丢失了一些她本真的东西,她否认了自己的国籍,在回伊朗后和新男友的约会中又为避免麻烦而冤枉了一个路人甲骚扰她。值得庆幸的是祖母狠狠地教育了玛赞,正如奶奶对玛赞说的“我不喜欢说教,但我要给你一条受用一生的忠告。一生中你会碰到很多混蛋,如果他们伤害你,是因为他们愚蠢。不要对他们的恶行有所回应,因为再没有比怨恨和报复更糟糕的了。要永远保持自尊和忠于自我。”玛赞回国后,在经历了一段差点崩溃了的糟糕生活后,还是振作了起来,重返了大学。

在这一时刻,我们已经能从玛赞她们随时随地带着的头巾,街上巡逻的莫名其妙的警察,入关时对cd、饮料等违禁品的严格检查中感受到伊朗的整个氛围的变化。我总觉得像是被伊斯兰教绑架了一般。说到这,我不由得想到了前段时间看到过的一个英国记者采访伊斯兰教游行人民的视频。游行的起因是因为英国警方逮捕了一位伊斯兰教女性,当地伊斯兰教民众便觉得受到了侵犯。他们希望

通过游行让英国人民明白他们不是好惹的。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的口号竟然是烧死英国警察,不理解、听从、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会下地狱的之类的。我表示当时简直是被惊呆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伊斯兰教给我们的印象越来越偏向于疯狂那一面了,我一直对我爸跟我提过的《纸牌屋》里的某个角色假装自己信仰了伊斯兰教,像被洗脑一般每天跪拜祈祷口诵安拉印象深刻。我总觉得信仰是给自己的心找一个依托,找一个行善的动力。可伊斯兰教的有些教徒竟然说《古兰经》里有过类似于若你不信仰,可以选择让你下地狱的类似意思的句子,这一刻我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怀疑??

其实不仅仅是伊斯兰教,就连我们中国盛行的佛教也让我越来越搞不懂。我疑惑于那些一边教育着别人你学佛就要学会放下、学会宽容、要慢慢改掉什么什么巴拉巴拉一大堆说教,自己根本一点都做不到。这个世界简直是太玄幻了。有种莫名的宗教信仰腐化了的感觉。

然后我又想到了玛赞祖母一直以来奉行的人要表里如一。简单的四个字真正做起来是多么的困难啊。尤其是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受制于各种单位、学校中的人情世故,我们为此而下意识的去保护自己,把自己的真实情感隐藏起来。然后慢慢地就真的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情感了。也正因为如此,玛赞祖母的表里如一才看起来更加的可贵了,她生活在那样一种严酷的国家政治氛围中,目睹经历了那么多国家与人生的动荡与变故,却始终在内心里葆有生命的尊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电影的最后,玛赞再一次出国了,这次她妈妈却对她说:“你要做一个自由的人,如今的伊朗不适合你,我不允许你再回来。”一个母亲,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会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说出“不要再回来”这种话。这恰恰代表了他们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

总之,《我在伊朗长大》真的是一部很有内涵的动画电影,然而我常常不能很好的表述出电影的内涵,常常有一种“恩~好像体会到了些什么”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么算起来这学期也还是看了几部这样的电影,比如《法老与诸神》、《恶童》什么的。话说其实动物系列的纪录片也是萌萌哒。

恩,以上就是由《我在伊朗长大》引发的一些想法。还有些莫名的碎碎念就请无视了吧!

篇三:《我在伊朗长大》有感

——观《我在伊朗长大》有感

其实我是一个对政治很不感冒的人。电视上播出政治新闻时直接换掉频道,翻开报纸杂志时也只是关注娱乐、生活文学版块,悠然自得的过着所谓文艺范儿宅男式的生活?所以也没想到这样一部带有政治色彩的电影会如此吸引我,或许是因为动画片的独特功效,或许是因为伊朗浓郁的异域风采,或许是因为玛嘉— 一个伊朗人眼中的伊朗,与我们脑中的那个宗教与恐怖主义、文化与神秘感并存的国度并不是那么相像??

先从电影的译名聊起,其实比起《茉莉人生》,我还是更喜欢《我在伊朗长大》这个名字。“茉莉人生”似乎听起来更像是一部浪漫的、励志的、温馨的女性文艺电影,似乎听起来也与一般女性电影所走路线相同——一个“简爱”式的女孩经历多重磨难最终蜕变为坚强女性,这样的译名,非但体现这部电影的特色,还抹上一种庸俗色彩。“我在伊朗长大”传达的信息则很丰富。1)这是一部讲述自身成长故事的故事。2)故事发生在伊朗,伊朗,我的祖国给我刺上了怎样的烙印?3)在伊朗长大的童年又给予我怎样的未来?也许你会说,“茉莉”寓意洁白清高,不与世俗同伍,用来形容女主角女性意识,更深入地说是自由意识可能很合适。我并不这么认为,茉莉的确是重要的意象,可它在电影中的镜头加起来只有短短不到一分钟。而且似乎用茉莉来形容玛嘉的奶奶更为合适,玛嘉自由叛逆,却无法从纠结矛盾中真正走出来,也因此才选择了逃避。最能抓住电影灵魂还是电影的本名《波斯》,作为波斯-这个曾经辉煌古国的后代,电影或许盼望当代伊朗人尽情反思,明月换了一拨又一拨人看,那份原乡情怀与民族的自豪骄傲怎样才能永恒流传? Her story,是在说这是她的故事,Herstory则与History相对,女性同样可以创造自己的历史,尽管更加艰难。

作为一部政治色彩的电影,《我在伊朗长大》并没有直接表现当时的政治运动,只是透过一个小孩单纯眼睛的过滤,为我们描绘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以及它的子民们的生活。其实这部电影能收到戛纳的青睐并不意外。戛纳电影节作为最富盛名的国际性电影节之一,它一直有着政治偏好,或许是因为此类影片思想性更浓厚的缘故,与政治挂上钩的影片总能赢得大奖。从纪录片《德拉奎拉:战栗的意大利》(《德拉奎拉:战栗的意大利》以记录09年意大利阿奎拉地震后重建工作出发,揭露意大利政府地震后故意拖延灾民安置工作,借天灾谋求政治利益,而“德拉奎拉”也借英文“吸血鬼”谐音暗讽在民意调查中人气降至最低的意大利政府贝卢斯科尼。)到充满政治说教的巴西影片《盲》。甚至第61届戛纳电影节开幕时,评委主席西恩·潘在开幕记者执行会上声称“政治应该介入每一个角落”,法国导演利查德·布夏雷宣称“在布景、音乐、音响、色彩、画面、人物的选择里,都有政治”??我真的不知道真正的艺术该不该与政治扯上关系。

作为一部动画片,但显然本片并不是为小朋友而准备的。影片以玛嘉的成长经历为线索,探讨了宗教、信仰、民族等敏感话题。加之影片背景更是设在伊朗这个超敏感地区,所以本片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深刻的政治印记。其实以儿童为视角来展现伊朗高度政治、宗教化的生活,《我在伊朗长大》之前就有很多经典的例子。无论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还是《小鞋子》,无论是《白气球》,还是《苹果》,都是以孩童的视角观察世界、理解生活的巧思之作。个人认为用动画片来讽刺政治(虽然这部电影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讽刺政治)的做法十分高明。首先,面对电影审查制度的高压,以动画包装政治显然可以达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效果,这些杂糅着儿童稚气与成人智慧的影片,也已经成为伊朗电影的一面金字招牌。

二来,直接以真人来演绎政治电影也未免有些无聊,同样会为演员带来不小的压力。而动画片可以充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通过夸张等方式充分表达影片主题。再加上作品黑白灰插画风格,赋予了这部电影耕读哟的思考与灵动。例如:1)家人向玛嘉讲述伊朗的伊斯兰革命等历史事件时,采用了皮影式的过度,体现了小玛嘉的童真与幻想,也映出高压政治下,人们如同傀儡、行尸走肉样的活着,而没有自由地生活。黑白的线条,少了郁郁葱葱,却是另一种馥郁,它用一种单纯闯入我们的视觉神经,带了一丝掠夺性的新鲜,我们内心顿时有了莫名的颤栗。黑与白的构图有种仪式感,历历在目,影像永远都像被定格一样。这样的影像能轻而易举就把生命的涵义简而概之,过眼云烟也会让人肃穆、警醒。2)玛嘉到了欧洲之后,身体似乎一下子变成了大人,丰满的胸部甚至将玛嘉摔倒在地。这段夸张有趣的设计也体现着,西方思想文化对于玛嘉这个从小长在伊斯兰环境下的小女孩的猛烈冲击。3)玛嘉与作家恋爱时,处处雪月风花,可在亲眼目睹男孩躺在另一个女孩的温床上后,男孩在玛嘉心中立刻从王子贬为了癞蛤蟆。这也体现了欧美动漫与日本动漫风格的区别,同样是涉及政治的动漫,欧美则重在调侃与讽刺,日本则更喜欢严肃的写实风。《高达OO》中被宗教及恐怖组织洗脑而杀死无数平民(甚至父母)的男孩刹那用一生来赎心灵的罪。《人间失格》、《死亡笔记》、《萤火虫之墓》亦如此。

作为一部女性电影,《我在伊朗长大》描绘了伊朗女性的沉默与声音。宗教、政治强压下,小玛嘉依然涂着口红,身穿“朋克永远不死,革命尚未成功”的外套,所以电影从开始到结束都在讲述玛嘉在为自由而成长,在为自由而战斗,和自己和整个世界战斗的故事。玛嘉不愿向其他伊朗女性一样在夹缝中生存。黑纱遮住了女性最美的曲线,也压抑着女性体内的不断翻滚着的荷尔蒙。玛嘉三段爱情(或许根本称不上是爱情)的失败也展现着玛嘉内心的纠结矛盾,怎样才能做一名真的女人?因此玛嘉选择离开又回来最后又离开再也不回来,抗议无用时,或许只剩沉默与逃离。而我认为,玛嘉所渴望的并不是霸道的女权主义,而是一种出于人性的女性主义,只是渴求给予女性发芽开花的权利。这也是我对这部影片深深喜爱的原因之一,自由而不强权。玛嘉在临走前与对她影响最深的奶奶一起进入梦乡,奶奶解开了内衣,飘着茉莉的清香。茉莉覆在在象征着女性的乳房之上,更是颇具象征意义,暗示着去做如同茉莉一样洁白高贵、面对嘲笑压迫也会挺直脊梁的完美女人?奶奶的智慧令人动容。作为一部优秀的电影,《我在伊朗长大》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讽刺政治(个人认为乔治奥威尔的《1984》才是彻底的政治讽刺之作),并不是过分宣扬女性主义,而是呼唤着一种最为博爱的人文主义光芒的绽放。真正影片中很多细节拨动着我的心弦。1)小玛嘉和同学一起说说笑笑地谈论着大人口中的政治,而他们路过的墙,上面涂鸦着自由女神像,不过女神慈祥的脸被画成了代表死亡的骷髅。记得一天翻开《看天下》,图中有形的队伍里两个小孩随大人喊着政治口号,而当记者问他们总统为何人时,小摇了摇头说:“只要有糖就好了。”将天真的孩子卷入政治的黑暗绝对是最惊悚的犯罪2)寒冬,奶奶领着小玛嘉买烤红薯(具体是什么不太记得了),小贩说“愿主保佑您。”而奶奶调侃似的说:“但愿主能够听到。”3)听闻朋友死讯,一句“家人拥有的一切就是他的骨灰”令人陷入沉思,不断的战争究竟会带来什么?就想电影原作在记者会上说的那样,“它是一部讲述生活的故事片。它是一部呼唤真情与和平的影片。在看了这部电影后,你不会想要挑起战争或革命。”4)玛嘉一家因藏酒而面临几个十几岁的少年拿枪搜查时,奶奶说:“我有糖尿病。”那个拿枪的少年眼神终于流露出了温柔:“我妈妈也有糖尿病”,而放奶奶先上楼。一个小小的细节却给我震撼的感受,一个童心未泯、一个稚气未退、一个心存仁慈的少年手中却拿着重重的枪,强装凶狠,这难道不是社会最大的悲哀么?

一群少年可以得到通往天堂的钥匙,但条件是他们必须为两伊战争卖命,而女孩们则在美术

课上画穿着黑袍的“裸女”,留着胡子的民兵不准女孩们跑进那条街??一幅幅画面很是发人深思。

玛嘉.莎塔碧在采访中表示, “这部影片中最糟糕的反应来自我自己,而不是这场革命的守卫者。这部影片告诉我们要忠实于自己,它是一部有关人道主义的影片。我真的认为,人道主义已经失去了它的威力和意义,在人类历史上也正是现在,我们比其它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它。我们应该抛弃这样的顾虑,诸如男人还是女人,来自东方还是西方,信仰这个宗教还是那个宗教,只是尽力去弥补我们人类的缺点。”当问到她是否打算回到她热爱的那个国家时,莎塔碧表示,她不会回去。玛嘉勇敢地面对自己成长中的诸多问题,不仅是身份认知的迷惑。这些问题包括对祖国的认同,从在异国不敢说自己是伊朗人到大声说出自己的出生地;包括对三段失败恋情的回忆,第一段男友是同志,第二段男友出轨,第三段因婚姻中的琐碎埋葬了爱情;包括对恐惧的认知,从“陷害”他人到直面恐惧再到彻底挣脱恐惧的威胁??

影片最后,玛嘉彻底告别了祖国,而年轻时身为革命支持者的爸爸妈妈以及奶奶并没有选择离开,或许是因为种种现实问题。但我更认为这是一种怀念,这是一种希望。或许他们相信有一天,他们的祖国会再次开满鲜花与阳光。那种是浓而淡的小怀旧笼罩着影片自始至终,我想这才是《我在伊朗长大》最神奇的魅力??仿佛是一首躲在左耳的歌谣,娓娓道来;仿佛是一列载着回忆的火车,缓缓驶来??


《我在伊朗长大》经典台词》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78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我在伊朗长大》经典台词
相关文章
  • 《我在伊朗长大》经典台词

    《我在伊朗长大》影评《我在伊朗长大》影评湖北第二师范继续教育学院成教三部09级艺术设计班郑丽联系电话13545092650 692650看这部片子是我们艺术专业老师在教室给我们放映的,还...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