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猜灯谜方法:拆字法 正文

猜灯谜方法:拆字法

2017-03-01 05:51:3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教你如何猜灯谜

教你如何猜灯谜(1-7)

发表日期:2009-07-10 08:21:08

今日新津报与花舞人间联合举办了大家都来猜栏目,每周一期,为了让大家对灯谜有所了解,更为了发掘新人,我每期写一篇如何猜灯谜的文章发表在今日新津报,同时对上一期的谜进行点评,效果非常好,目前已经有50多位朋友积极参与。

教你如何猜灯谜(一)

“花舞人间”大家都来猜已经开办两期了,许多朋友纷纷踊跃猜谜,猜谜积极性非常高。但是我们在评卷过程中发现有些朋友对灯谜知识了解还不够,下面我就来谈谈有关猜谜的知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灯谜最基本的常识:

1、谜面与谜底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2、灯谜不是解释,也不是歇后语。

3、灯谜要使本意产生歧义,也就是灯谜术语说的别解。通俗地说就是一字多义,由此及彼,回互其辞。

4、灯谜的手法很多,应该多从几个方面去思考。

5、灯谜不等于谜语,透明之间是有区别的。

6、灯谜谜面中不能有空闲的字,如果有那就证明你猜的答案不够完整。

7、灯谜的谜面一般要求比较正面,特别是英雄伟人或者领导不能有贬义。

8、每条谜都有谜眼,只要抓住了,一般就猜出来了。

9、灯谜中因为需要别解,而且通过借代手法是歌颂为主,没有贬义的成分在里面。

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分析分析第一期的灯谜:

1、四川灾区路断,救灾部队挺进(唐诗篇目二)蜀道难、兵车行

此谜用会意手法,四川扣蜀,路与道相通,灾区扣难,其他的大家都明白,我就不说了。

2、号召为灾区捐款,得到各界响应(高僧名冠法号)道济、济公

此谜用会意手法,谜解为一致在为灾救济。

3、万民一心共建受灾市县(抗灾口号)众志成城

此谜完全用会意手法,万民扣众,一心扣志,市县扣城。

4、直达汶川,奉献在先(城市名) 济南

此谜用灯谜中的叫入叫出法,“济”加入一直,拆开来就是“汶川”二字,“献”的先为一“南”字。

5、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政治家)周恩来

此谜完全用会意手法,意思是周围都来支援,此谜是灯谜届公认的好谜。

毛泽东这位举世瞩目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也用过含谜笔名。那是1917年4月1日,他在《新青年》刊物上公开发表题为《体育之研究》的第一篇文章,他的这篇论文署名“二十八画生”。这一笔名乃用离合、会意两种制谜技法,“二十八”(廿八)组合为“共”;“生”可会意为“产”;二十八画又是“毛泽东”三个繁体字的总笔划,这个含谜笔名表明了青年毛泽东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为了让大家对借代有更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就专门给大家说说五行与方位的借代:五行与方位:东方为木、南方为火、北方为水、西方为金、中央为土。例如,“北(猜一四字歌曲)谜底就是《在水一方》,为什么呢?因为,在五行借代中,北方属水,而且它本身又是一个方位,所以猜在水一方,此谜还同时用了另一个”双扣“手法。再如“南南合作(猜字一)”,谜底就是“炎”,因为南方属火,两个火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炎”字,大家明白了吗?我们本期的题目都与它们有关哦。

“花舞人间”大家都来猜第三期灯谜题目

1、 南河(四字歌曲一)

2、 水可灭火(新津河流一)

3、 人居西方已古稀(新津乡镇一)

4、 株(三字名歌曲)

5、 十分看中,一心一意(新津名胜)

(答案:1、在水一方;2、南河;3、金华;4、东方红;5、观音寺)

教你如何猜灯谜(二)

上次我们说到用借代的方法来猜谜,其实灯谜中运用借代的方法是比较多的,特别是人名。灯谜中常见的借代还有十二生肖,下面我就告诉大家十二生肖所对应的动物: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如“端午在眉睫(打一成语)马首是瞻”,午属马,“端”是开头,即“首”,再如“八戒过火焰山(打一菜肴名)红烧猪蹄”,这又是用“八戒”来借代“猪”。再如“先祖当是猴子变(字)神”,就是利用“申猴”的生肖借代。

猜灯谜有二条约定俗成的规则:第一,单纯的词汇解释或知识问答,不能算是灯谜,就算是谜语,也只能被看作低级的作品,例如:人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若以“山水甲天下”猜中国地名“桂林”,这纯属一种文字解释,毫无谜味。如果以“山水”合成“汕”字“甲天下”会意为“头”字,而猜作“汕头”,底、面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文句,却能互相搭配,岂不趣味盎然。第二,谜面上的字,绝对不能在谜底出现,除非有标明露春格,否则、底、面不能相犯,例如以“普天同庆”猜店招“大家乐”很多人猜“全庆”。因为谜底已犯着一个“庆”字,这个答案就肯定不能成立了。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猜谜方法:问答法

谜面提出问题,谜底则进行解答,但必须是曲解,才算是灯谜。例如以“如何是好?”猜体育名词“女子组”,此谜先将谜面解读成如何是“好”?谜底则回答必须是由“女”和“子”二字组成。以“吧?”猜千家诗一句,谜底是“借问酒家何处有”,原来,谜面的“吧”字要解作「BAR」的中文译名,而猜“酒家”,那个问号,正是「借问何处有」,扣合得相当有趣。在灯谜届有一谜是非常让大家赞同的,谜面是“问君能有几多愁”,谜底为一成语“对答如流”,既采用了一问一答的方式,又运用了承上启下的方法。

问答式的灯谜一般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面问底答”,即谜面是问句,谜底是答句。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打我国城市名

一),我市谜作。此谜采用原苏联名著名称作谜面,成为设问句,谜底是“大冶”,意思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冶炼。“大冶”是湖北省的一个市名。

第二类是“面不问底答”,即谜面似乎不是问句,但谜底却是答句。如“巴金代表作”(打刊物名一),外地谜作,谜底是《小说家》,意为巴老的代表作是小说:《家》。

第三类是“面问底不答”,即谜面似乎是问句,但谜底却并不按所问作答。如“此行何去”(打交通名词一),我市谜作。谜面是毛泽东的诗词一句,似乎是问句。但谜底是“方向盘”,意为查问方向,以扣谜面。

此外,还有一类谜面似问非问,如“解析几何”(打数量词)。“解析几何”是几何数学的一

因此它的谜底是“十八斤”。

本期的五条谜就是用问答的方式来猜的,请你多思考后进行猜试。

“花舞人间’大家都来猜第四期谜题:

1、“功课不好怎么办?”(四字物理学科)

2、李下缘何不整冠 (四字哲学名词)

3、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增长 (成语)

4、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五字军营歌曲)

5、“春风秋月何时了”(节气名二)

(答案:1、应用力学2、因果关系3、多难兴邦4、血染的风采5、夏至、冬至)

教你如何猜灯谜(三)

“花舞人间’大家都来猜第四期谜题公布以后,许多灯谜爱好者积极参加猜试,大部分都猜得比较准确,下面是第四期的答案:

1、“功课不好怎么办?”(四字物理学科)应用力学

2、李下缘何不整冠? (四字哲学名词)因果关系

3、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增长 ? (成语)多难兴邦

4、为什么战旗美如画?(五字军营歌曲)血染的风采

5、“春风秋月何时了”(节气名二)夏至、冬至

我们先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此5条谜是如何猜的?1、“功课不好怎么办?”,谜底解释为“应该用大力气去学习才能提高功课”。2、李下缘何不整冠?猜此谜首先要了解一个典故,典故出自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思是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此谜解为李下缘何不整冠是因为果(李子)的关系。3、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增长 ? 此谜要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解为人口太多了难以让邦国兴旺。4、为什么战旗美如画?此谜谜面是电影《英雄儿女》中主题歌《英雄赞歌》,歌中唱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

的风采”。5、“春风秋月何时了”此谜,谜面出自南唐李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谜没有用原词本意,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猜,解为春风秋月何时了结?那就是夏到了、秋天到了,所以谜底猜夏至、冬至。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增损离合法,此法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增损离合法是采取拆字手段,把谜中关键字的构成要素如偏旁、部首、笔划、字中字等拆开,形成若干单元,而后或增补或减损,再重新组合成新字的一种方法。

增损离合法是灯谜尤其是字谜中最常用的猜射方法,综合了“增补法”和“减损法”两种方法,令灯谜猜射更加扑朔迷离,兴趣盎然。

例1 技术合作,不留一手,不留一点 (字)

通过前面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先应注意提示动词“合作”、“不留”、 “不留”,所谓“技术合作”,不是真意义的“各出技术共同合作生产”,而是提示你将“技”与“术”两字合起来考虑;“手(扌)”不留,“点(丶)”不留,剩余的“支”与“木”再合起构成“枝”字。

例2 游子方离母牵挂 (字)海

此迷亦是先减后加的拆字体灯谜,不过把字拆得更加支离,提示动词“离”将“游”字的“子”与“方”拿走,再将“母”字轻松“牵挂”进余下的“氵”与“人”中,无疑是个“海”字。

例3 自古有聚必有别 (字)憩

谜面不但巧妙而且寓意深长。“自”与“古”相“聚”,“必”却要饱偿“离别”之苦,成为“心”和“丿”,将“自”、“古”、“心”、“丿”四部分重新组织新家庭成“憩”字。

例4 折枝杨柳送佳人 (地名) 桂林

这条谜的难度比前几条要稍大些,提示动词“折”、“送”应值得注意。“折”有“掐断”、“损失”的含义,那么迷中折的是何物呢?谜面揭示为“枝” “扬”“柳”,减去“支”“易” “卯”,余三个“木”;再看“送佳人”,“佳”之“人”被送走了,自然剩下一个“圭”,与三个“木”结合,按照谜目的要求,“桂林”二字跃然纸上。

今天我们的猜谜题目也是运用增损离合法来猜的,请各位先看看范例,再仔细考虑,相信你很快就可以猜出答案。

“花舞人间’大家都来猜第五期谜题:

1、 协作一致,改革日新(新津企业简称)

2、 聂耳已去,似又在耳 (新津地名)

3、 法律始终记,高薪不贪求(四川地名)

4、 迎着艰险上,艰难终排除 (新津地名)

5、 待人行大义,选举当先进 (新津地名)

篇二:如何猜灯谜(一)

如何猜灯谜(一)

发表日期:2011-03-06 11:29:59

由于谜语结构纤巧、寓意奇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化多端,所以猜谜语者既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还要有思维推理判断的好习惯,再加上掌握一些基本猜谜方法,才能做到迅速破谜,娱乐身心,启迪智慧。否则,胡猜乱想,既伤脑筋,又索然无味。归纳起来,破谜技巧关键在别解。所谓“别解”,是指谜底与谜面的扣合并不像字典、辞书那样对某字、某词作出通常意义上的正确解释,而是有意识地利用汉字、汉语的特点进行曲解。很多人都说谜语难猜,其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把握别解的要领。别解不是常规思维,而是一种非常规思维。拿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要“头脑多转弯”,就是不要正面去想,而是要转一个弯,进行非常规思维。由于谜语猜射时“非想非非想”,所以才妙趣横生,余味无穷。

谜就是谜,切不可把谜面作一句话、一个词,用原意解释;要利用汉字一词多义、一字多音等特点,将谜底不作本义解,而要用他义吻合谜面,使谜面有别于词义诠解而产生谜味。

一、充分利用别解来猜谜

二、从领会谜面的含义到寻找谜底。即“会意法”

三、拆字法

四、象形法

五、综合法

六、假借法

以上是猜射谜语的几种基本方法。只要掌握这些规律,反复实践,就可以融汇贯通,轻松驾驭它。

一、充分利用别解来猜谜

别解有三种方式:

1、别解谜底

例如:开明(打唐代文学家人名一),谜底:元结。元结的原义和谜面并无关联。但制谜者运用“别解”,将“元结”别解为“元朝结束”,而元朝结束以后就是明朝的开始,便吻合了谜面。

又如:闭门不见(打一名词)。谜底:开会。把开会别解为“开门就会见面”扣住谜面。

2、别解谜面

例如:鲁迅全集(打一曲艺种类名),谜底:山东快书。谜面中“鲁”应理解为“山东”,“全集”别解为“书”,便可贴切谜底。

又如:望穿(打一昆曲剧目)。“望”俗称“十五”,“穿”别解“贯”。这样就能得出谜底是“十五贯”。

3、根据汉字的一字多音进行别解

例如:浪费工时(打一成语),谜底为“不省人事”。这时“省”字有两读音,把本应读作节省的省而读为“xǐng”,扣合谜面。

所以,在思考谜底时,一定要将谜面、谜底上文字的种种含义都考虑到,不能望文生义,简单地作解释。

二、从领会谜面的含义到寻找谜底。即“会意法”

它包括正猜、反猜、分段、用典等几种会意方法。它普遍用于词语谜、字谜和以一个字为谜面的谜语。

1、正猜会意。 按照谜面的意思,直接领会所猜的谜底。

例如:第二次握手(打字一)。“第二次握手”意思是“再见面”,简化为“又见”,即可猜出“观”扣合谜面。

又如:朝秦暮楚(打成语一)。把谜面理解成“早上在秦国,晚上到楚国”,可见走了千里路,即可猜为“一日千里”。

2、反猜会意。 根据谜面暗示,从反面推出谜底。

例如:不见宾客(打字一)。“不见宾客”暗示着“只有主人”,就此可以推出谜底:住。

又如:今日得宽余(打成语一)。谜面暗示着过去不富足,由此可得出“先天不足”,扣合谜面。

3、分段会意。 谜面与谜底没有直接、完整的联系,须将谜面分段会意来进行猜射。

例如:游说(打成语一)。谜底是“一言一行”。“游”为“行”,“说”即“言”。

又如:夜夜花凋零(打二字常用语一)。谜底:多谢。“夜夜”为“夕夕”即“多”,“花凋谢”即“谢”。

4、用典会意。 猜这类谜,必须熟悉古今中外的典故,甚至故事中的一个情节、一个动作、一句话,然后根据谜面的提示引出谜底。

例如:刘备为之哭,刘邦为之笑(打一字)。谜底为“翠”。把它拆成“羽卒”。《三国演义》中关羽是刘备结义,他死刘备当然大哭;而项羽是刘邦的死敌,他死刘邦当然高兴。

5、抵消法

根据谜面暗示,将重复的字、词抵消掉,例如:“桃花村前桃花落”猜字“木”,桃花二字自行抵消掉,剩下“村前”而得底。

三、拆字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谜面的每段文字或每个字所隐含的要求,对其笔划进行增加、减少、离分、合成的变化,重新组成另一个字或几个字。

1、增字。给谜底或谜面增加某些笔划或字,组成另一个字或词,由此来猜射。 例如:好山好水(打二字)。这里好山即“佳山”,相加即成“崔”。好水即“佳水”,相加即成“淮”字。

又如:手到拿来(打一字)。它的意思是给谜底加上“手”,便成“拿”,由此猜出谜底是“合”。

2、减字。将谜面中所隐含的笔划从有关字中去掉,得出谜底。

例如:开源节流(打成语一)。谜面隐含之意,是将“源”的水节掉成“原”,由此可猜出谜底:原形毕露。

又如:池中没有水,地上没有泥(打一字)。猜时可想把“池”水去掉成“也”,把“地”土去掉成“也”字。所以“也”即谜底。

3、调整法。将谜面中有关字的笔划进行上下左右的位置调整,使它成为另一个字,得出谜底。

例如:个个变了样(打电影一)。将“个”调整成“丫”字,即谜底“丫丫”。

又如:晖(打成语一)。谜底为:晕头转向。

4、暗示。指出谜面有关字的某个部位是谜底。常用上下左右、东南西北、角顶边旁、根基心腹等等,诸如此类的字或词来加以暗示。

例如:一物是个宝,垃圾堆里找(打字一)。“垃”、“圾”、“堆”里可以找出“土”,这就是谜底。

又如:圆心(打字一)。“圆”字的中心是“员”,这就是谜底。

5、离合。将谜面隐含的笔划或部位从有关几个字中分离出来,经过重新组合,得出谜底。

例如:一旦没走过,人人来帮助(打字一)。谜底:得。“得”的“彳”可理解为人人来帮助,而“得”的右半边可看作是“旦”和没有“走之儿”的“过”即“寸”的组合

四、象形法

这种方法把文字的结构、笔划“象形”比喻为某种物形。引起联想,以增加趣味。

例如:六叉路(打电影一)。“丫”象形为“三叉路”,所以“六叉路”应是“丫丫”即谜底。

又如:C(打中国小说一)。“C”象形为“月牙儿”,即谜底。

以上这些比喻又形象又生动,既有谜味,又不过于曲折。这种方法在字谜中时常可见。

五、综合法

这种方法运用了两种以上的猜射方法,使其浑为一体,融为一炉。

例如:冰上两点嫌它多,石头压水水爬坡(打一名词)。谜底:水泵。这里“水”为“冰”去掉两点,“泵”是“石头压水”。这条谜采用“会意”、“形象”两种方法。

又如:花落座无客(打南北朝文人一)。谜底:谢庄。“花落”会意为“谢”,“座无客”,把“座”中的人去掉即为“庄”,即合谜面。

六、假借法

这种方法较常使用,特别在人名、词语一类谜中经常可见。假借法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假借”人名。以他人名、号、职称、绰号隐含谜底中的内容。

例如:太白猜谜(打唐代文人名一)。谜底炎“李商隐”。太白即李白,“猜谜”作“商隐”别解,由此揭出谜底。

又如:蜀汉(打一现代作家)。此谜中“蜀”可别解为“巴”,“汉”即“人”。所以谜底应为“巴人”。

2、用十二生肖进行“借代”所相应的地支。如“子”借“鼠”,“丑”借“牛”等等。

例如:电(打动物一)。谜底为“卷尾猴”。“电”可看成“申”卷尾。而“申”假借“猴”,所以扣合谜面。

3、朝代的“假借”,以帝王君主姓氏来代相应朝代。“朱”代明朝,“李”代唐朝,以此类推。

例如:吴蜀联盟(打《三国》人二)。谜底:孙和、刘协。“孙”是吴国,“刘”是蜀国。“联盟”扣合“协和”。

4、时间的“假借”,以时间扣合事物。“三八”扣“妇女”,“五四”扣“青年”等等。

例如:“六一”献词(打电影演员一)。谜底:贺小书。“六一”扣“小”,“献词”扣“贺书”。

5、地名的“假借”。以城市(首都)扣国名,以地名别称扣其全称或简称,以地名简称扣其全称。

例如:南京爱委会(打《三国》人二)。谜底:管宁、普净。“南京”扣“宁”,“爱委会”会意到“管理到处干净”即“管普净”。

6、以物品的别称或简称“借代”其本身。如“黄”扣“金”,“梅花”扣“鹿”。以此类推。

例如:梅花黄(打字一)。“梅花”扣“鹿”,“黄”扣“金”,谜底是“鏖”。

1、出淤泥而不染 (猜一部影片的名字) 谜底是“白莲花”

2、婚姻法 (猜数学名词一) 谜底是“结合律”

3、读新书,读好书 (猜成语一) 谜底是“不念旧恶”

4、加一点为好 (打一字) 谜底为“艮”字

5、少一些,再少一些 (猜一个字) 谜底为“此”字

6、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 (猜一字) 谜底为“省”字

篇三:灯谜

灯谜

灯谜,即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又叫“灯虎”。猜灯谜又叫“射灯虎”。谜语来源于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庾词”。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在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代,猜灯谜在民间十分流行。

灯谜(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又名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现在,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

灯谜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瘦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分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国语·晋语》记载:“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那时的这些“瘦辞”和“隐语”,就是中国灯谜的雏形。直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

开始的谜流行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有人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令人猜对。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灯谜”一称。

谜语古称“隐语”,“廋辞”。今通常指民间谜语。中国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刘思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之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他对谜语从理论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谜语发展的历史,谜语的定义及其特征都作了深刻的分折和精辟的阐述。

民间谜语与灯谜不同,灯谜属于文义谜,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字谜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征来隐射的,因此,它属于事物谜。它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绘谜底,从而达到隐射的目的。

它的谜底范围比较窄,除了少量字谜以外,极大多数都是事和物、如动物、植、用物、人体器官、自然现象、人类行为等。

它的谜面往往是山歌体的民谣,以四句形式出现较多,讲究押韵而有节奏,读之可以琅琅上口,而且形象生动,便于口头传诵。

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故大多数都适宜少年儿童猜射。因此,有时也把民间谜语称作儿童谜语。自古以来,谜语由于其谜体不同,所以时代的厥称亦有所变化。

谜语在春秋时叫“言隐”、“隐语”、“廋辞”;在汉时叫“射覆”、“离合”、“字谜”;在唐时叫“反语”、“歇后”;在五代叫“覆射”;在宋时叫“地谜”、“诗谜”、“戾谜”、“社谜”、“藏头”、“市语”;在元时叫“独脚虎”、“谜韵”;在明时叫“反切”、“商谜”、“猜灯”、“弹 壁”、“弹壁灯”、“灯谜”、“春灯谜”;在清时叫“谜子”、“谜谜子”、“切口”、“缩脚韵”、“文虎”、“灯虎”、“春谜”、“灯谜”等。

中国的谜语源远流长,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即富有隐喻和暗示性质的歌谣,如流行于商代的一首牧歌“女承筐,无实。士(圭刂)羊,无血。”它运用了民间谜语的诡词法,牧场上的一对男女青年,女的拿筐,男的一刀一刀剪着羊毛。无实和无血恰到好处,整首牧歌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既饱含情景交融,热情隽永和诗意,又不失矛盾诡辩,妙趣横生的谜味。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日益丰富,具有隐示性的歌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中国谜语的最早形式-廋辞和隐,这是谜语的最初萌芽。“廋辞”两字最早见于左丘明《国语·晋语》“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这里讲的是发生于公元前542年的事,虽然没有记录下秦客廋辞的具体内容,但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廋辞已作为外交斗争的一种形式而登上大雅之堂,在统治集团高级官员中运用了。

隐比廋辞较晚出现,如同廋辞一样,也是以形象生动的评议来隐示事物,因而十分流行,上到诸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人人都喜欢隐语。有些统治者喜隐而不好逆耳之言,臣民若要讽谏朝政,就必须投其所好,利用隐语转弯抹角地劝谏。在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中,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往往用隐语掩人耳目,暗中通情。韩非子《韩非子·喻老》和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分别记载了楚庄王和申无畏以及还无社和申叔展用谜语作答的故事。

拆字法

亦称字形分析法,或增损离合法。它和会意法一样、是灯谜猜制两大法门之一。它利用汉字可以分析拆拼的特点,对谜面或谜底的文字形状、笔画、部首、偏旁进行增损变化或离合归纳,使原来的字形发生变化。这类谜往往虚实结合,须仔细推敲斟酌,才能求出谜底。 离合法

是灯谜最常用的猜制手法之一。汉字字形结构复杂,字中有字,可分可合,变化多端。离合法正是利用这种可以分解离析、重新组合荫生新意的特点,来制作灯谜的。如“绿树村边合”(打一字)谜底是“林”。谜面择自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今运用别解手法,以“绿、树、村”三字的“边旁”分扣“角丝旁、木字旁、木字旁”,为离;再将这三个边旁合起来成为“林”,为合。又如“如今分、别在断桥”(打《红楼梦》人物一),谜底是“娇杏”。别解作现今先将如“字分离成”女“和”口,分别放置在“断开的桥”即“木”和“乔”二字上,然后重新组合起来便成“娇杏”二字。从汉字的特点出发,用离(把字拆开),合(把字拼在一起)的方法作字谜,是从汉代发展起来的。这与汉代盛行图谶有关。刘勰说:“离合之发,则明于图谶。”谶语就是借助于字的离合,用谜语的形式做政治预言。汉末章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是一则暗隐“董卓当死的谶语。”其中“千里草隐董。”十日卜“隐,卓”,用的就是折字离合法。

增补法

根据谜面或谜底带有增加意义的字眼所作的提示,用增补字或者部首、偏旁,笔画的办法求得面底相互扣合。谜面运用增补法的,如:“为中国多作一点贡献”(打字一)谜底是“蝈”字。这是将谜面别解成为“中国”二字多加“一”字和“、”(点),结合起来就得出谜底“蝈”字。本谜中表示增加意义的字眼是“为多作贡献”。增补法用于谜底的,如“反”(打四字常言),谜底是“吃现成饭”,这是将谜底别解为,如果在“反”字的偏旁出现一个“食”字,谜面就变成“饭”字。而“食”同义转换扣合“吃”。本谜中表示增加意义的字眼是“现”。 减损法

根据谜面或谜底带有减损意义的字眼所作的提示,从谜面或谜底中减去有关的字或偏旁、部

首、笔画,然后使面底相互扣合。谜面运用减损法的,如:“明月当空”一段中的“明”字,因“月当空”(“空”别解作“空无”)而损去“月”剩下“日”;后段“人尽仰”的“仰”字因“人尽”而损去“人”剩下“卯”:“日”与“卯”重新组合成谜底“昂”。本谜中表示减损意义的字眼分利是“空”和“尽”,此时二字的词性都发生了变化。谜底运用减损法的,如:“牛”(打邮政名词一),谜底为“收件人”。这是把谜底别解为,如果将“件”字的人字偏旁收掉的话,那么就剩下一个“牛”了。本谜中表示减损意义的字眼是“收”。

半面法

亦称“一半儿”谜。采用将谜面汉字各撷取一半部分的手法,而后拼成谜底,谜面大多数带有“半”字。如:“柴扉半掩”打“棑”字,这是将“柴扉”二字掩去“此”和“户”,由剩下的“木”和“非”组合成“棑”。又如“半放红梅”打“繁”字,这是将“放红梅”三字各取一半而组成。制作半面法谜应注意择面自然浑成,不可硬凑。同时应注意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例如以“半推半就”为谜面,它既可对“掠”又可射“扰”,犯了一谜多底的毛病,就不足取了。

方位法

按谜面文字笔画所指之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内外边角等方位,将有关的字、偏旁、部首或笔画作相应处置,缀为底。如“口才”(打机构简称二),谜底是“党中央,团中央”。这是将谜底别解成“口”在“党”字的中间,“才”字在“团”字的中间。又如:“孔雀东南飞”(打字一),谜底是“存”。面句原是一。首著名古诗的题目。今将谜面别解为:“孔”字之东部立划“L”和“雀”字的南部笔画“佳”都“飞”了,剩下“子”和“小”组合成“孙”。这种谜贵在谜面典雅,技巧自然,废弃和撷取部分无斧凿痕迹。

参差法

利用汉字的笔画位置变更,无须增损,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参差之目的。如:“易胆大”打鲁迅篇目“明天”。谜面本是剧目名,今将“易”别解成“交换”,暗示将“胆大”二字的笔画重新装置成“明天”二字。又如:“干一天全变样”打政治名词“十三大”解作将“干一天”三字的笔画结构进行变化,将干字和天字上面一划与一字拼成三,剩下十和大,最后再重新调整成“十三大”。

移位法

依照谜面文字的修饰关系,再移动汉字笔画成谜底。如:“国内有点变化”打“主”字,国内即玉,有点变化暗示将玉里一点提到顶部变成“主”字。又如:“奋力改革”打聊目“大男”,将奋字的田移到力字上面,即成“大男”二字。移位法与参差法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只将笔画作自动调整、后者一定要将笔画相互参差补位。

残缺法

是通过谜面文字残缺组合成谜底。残缺的部位随谜意而定,残缺笔画有多有少,或一笔,或半截,或残边,或残角,灵活运用。如:“残花片片入画中”打“毕”字,这是残去花字的大部分取两个“匕”,画中扣“十”,结合成“毕”字。又如:“身残心不残”打“息”字,这是将身字残去半截,与心字组合成“息”字。残缺法与半面法不同处在于:前者可以任意将字形破损残缺,后者则取汉字的自然结构一半或部分组合。

通假法

把谜面中的某个字,变今义作古义解释。亦称“古通”,这通假带别解成份,有些字还有异读成份。如以陆游《卜算子》咏梅词“已是黄昏独自愁”为面打外国剧作家“莫里哀”。“莫”字含义今规范作“没有、无”,“不、不要”解,但古时又同“暮”通。运用通假法将谜底“莫里哀”别解成“暮时悲哀”,来与谜面相扣合。又如以“破晓过河”为面打三字词汇“透明度”。由于古时“度”与“渡”相通,故本谜底应看作是“透明渡”(解作‘天色透亮时渡河’)以

扣合题意。

盈亏法

取文字的笔画,或此多一笔,彼少一笔;谜底作巧妙的调整,谜面含义以顺理成章为妥。如:“多少心血得一言”打“谧”字,以心字多一撇,血字少一撇,然后与言字偏旁组合。再如“心有余而力不足”打“忍”字。心多了一点,力少了头上半截,面为成语,盈亏灵巧,扣合浑成。盈亏与移位法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主要以笔画增损盈亏,有时不一定要相同笔顺;后者大多以部首、结构移位,限定要相同的笔顺。

会意法

亦称字义分析法,它和拆字法一样是灯谜猜制两大法门之一。它从谜面上的文字(包括字、词或句)可能具有的含义去领会、联想、推敲、探索谜底,使谜面谜底经过别解按某种特定的含义相吻合。这秋含义对谜面来说,可以是通常明显的“本义,”也可能是不易觉察的需作别解的“隐义。”但是,对谜底整体来说,其含义应该不再是语文范畴内的“本义,”而是经过别解的“隐义。”在会意法猜射时,切不能用谜底本义去解释谜面。也就是说,运用会意法制谜时,务必注意不要犯“直解谜”的毛病。

一谜多底

同一个谜面和谜目,却有多个不同的谜底的现象叫做一谜多底。例如“兴会无前”(打字一)这条谜,如果采用减损法来猜射,谜底是“公”字。这是将谜面别解成“兴会”二字没有(无)前面部分,剩下“八”和“台”合成“公”字。但如果采用方位法来猜射,谜底却是“佥”字。这是将谜面别解成如果把“兴会无”三字的前面部分(即 、八、一)组合起来,便拼成一个“佥”字。又如这样一条谜:“人丁”(打成语二)如果采用减损法来猜射,谜底是“大打出手,一笔勾销”。解作“打”字出了手得“丁”,“大”字勾销了“一”得“人”合起来便是谜面“人丁”。但如采用增补法来猜射,谜底却是“如出一口,大有可为”。解作:在谜面“人丁”上如出现“一口”二字,“一”与“人”合成“大”,“口”与“丁”成为“可”,即“人丁”变成了“大可”,从而与谜底相扣。由于灯谜猜制手法多种多样,也由于谜底范围相当广阔,出现一谜多底的现象是不足为奇的。关键在于要对这个问题正确对待。一方面在制谜时要反复推敲。多方审查,尽可能避免一谜多底;另一方面,如果别人猜的底同样扣合贴切,言之成理,那么也应该算猜对,因为这样才符合猜谜的客观情况,使人口服心服。

旧谜新猜

这里的“旧谜新猜”是指借民间谜语为面,去猜射灯猜之底的一种新颕别致的灯谜猜射方法。它是民间谜语与谜横向联系的产物,是将民间谜语与灯谜两种不同的猜射方法有机地结合而形成的综合体。旧谜新猜与灯谜重门格有点类似,它是先根格民间谜语的谜面揭出原来的谜底,再以这个谜底作为中介谜意,运用灯谧别解手法去猜射符合谜目要求的谜底。例如:“一粒谷,撒满屋”(打摄影名词一),这则民间谜语原底是打一物“电灯”。现在可根据一盏电灯将整间屋子照亮之意境,进一步揭出谜底“室内光”,别解为“室内充满了电灯光”,从而与谜面意境相互关映。又如:“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重就不见”(打中国市名一),这则旧谜原底是打一自然现象“下雨”。现在可以从“雨水”这个中介谜意进一步运用别解手法进行思索,便不难将灯谜之底“天水”揭出,谜底别解成“天上落下来的水”从而与谜面意境相吻合。再如:“一间屋窄窄,内有五个客”(打三字俗语),这则旧谜原底是打一人类动作“穿鞋子”。现在却从谜面“五只脚趾穿入一只窄窄的鞋子里面”这样一种意境,运用别解手法,揭出谜底“穿小鞋”。还有这样一则旧谜:“棋盘大大,棋子多多,能看不能模”(打国际名词一),原来的谜底是打自然界事物“星星”。现在从“天空好比棋盘,星星好比棋子”这一意境,运用别解手法进行联想,便可顺藤模瓜似地将谜底“最高当局”揭出,谜底别解为“高高的天空当如棋局”。应当指出,上述这种“旧谜新猜”与过去那类“旧谜新猜”是有本质区别的。

以往所谓“旧谜新猜”,所使用的都是同一类民间谜语手法,即主要根据有关事物的特征、性质、用途等去会意出谜底,只不过是换另一个角度去猜射;另一个谜底罢了。但它们同样属于民间谜语范畴。本书介绍之“旧谜新猜”,虽然也借用民间谜语作谜面,但却是运用了灯谜别解手法,从文义别解之角度去进行更深一层猜射;此外,它还严格规定谜底与谜面不能出现雷同的字眼,否则便是“犯面”,不能成立。所以它应当属于灯谜范畴。上述这种“旧谜新猜”形式是首先由广西南宁市灯谜爱好者创造出来的。由于谜面借用的是妇孺皆知的民间谜语,猜射却使用灯谜别解手法,因而更显得情趣盎然,别有风味。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猜谜新形式,是灯谜创作上的一个创新和改革,深受群众欢迎。

字字双谜

《字字双》原是曲词牌,古今许多谜人用它做谜面或谜底,从而形成一种灯谜表现形式。如果用“字字双”做谜面,谜底要求每字笔画每字笔画组成皆成双数。如:字字双(打国名一),谜底是“多哥”。又如:字字双(打已故作字一),谜底是“舒舍予”即老舍。“多哥”包含有两个“夕”和两个“可”,“舒舍予”由两个“舍”和两个“予”组成。如果用“字字双”谜做底,则要求谜面成文并能拆成双数的字。如:女子也好驰马(打词牌一),谜底是“字字双”。谜面有两个“女”字,两个“子”字,两个“也”字,两个“马”字,皆成双数。又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悲悲切切(打词牌一),谜底是“字字双”。谜面为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词,全句皆由双字组成。字字双谜虽然由来已久,但谜味不够浓,扣合较浮泛,这是显而易见的。

与虎谋皮

灯谜界将灯谜命题创作称之为“与虎谋皮”,即按照选定的谜底和谜目,配制谜面。因为灯诵又称“灯虎”、“文虎”,筒称“虎”,谜面自然就是“虎皮”了。

拟面征底

同以底征面的“与虎谋皮”相反,以面征底就是只列出谜面,要求应征者自己选定谜石和谜底。所列出的谜面一般是诗词名句或某些专门名词术语,以及有一定意思的词语。要求所选的谜目要恰如其分,范围大小与谜底相符;所选的谜底要求必须与原面扣合贴切,无斧凿痕迹或牵强附会之弊病。

拆底就面

以别解手法将谜底分别拆开,一一与谜面对应相扣。猜此类谜难度比“拆面就底”大得多。因为运法于谜面时,字句显豁,较易推测;但运法于谜底则往往需多方联想,反复探索才能中鹄。如:“炅”(打欧阳修词一句),谜底是“人约黄昏后”。这里将谜底别解作:如果把“炅”字的“人”约开:(省略),剩下“日”和“八”则分别是“黄”字和“昏”字的最后部位。又如:“大禹”(打四字常言),谜底是“实属空前”。大禹本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现将谜底别解为:如果把“实”和“属”两字空了前头部分,则剩下“大禹”二字。

底面相克

灯谜不仅是一项饶有趣味的文字游戏,有其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有其思想性。因此,在讲究技巧和趣味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底面之间的褒贬关系及其社会宣传效果,应赋予它健康、向上、积极的思想内容。如果底面含义相矛盾,内容悖谬,褒贬失调因而与政治常识与思想常识相违背,就叫底面相克。如以“千里姻缘”为面打法律名词“重婚”,谜面本是褒意,谜底却扣出了“重婚”之罪。又如以“出口产品”打三字口语“不中用”,谜底别解作“不为中国所使用”,但面底一联系起来,似乎是说中国的“出口产品”是“不中用”的东西,那还了得?对于人物的褒贬更应注意。例如有人曾以“十多个老鼠”为面打日本影星“田中裕子”。本来,“十”扣“田中”,“多个”扣“裕”,“老鼠”扣“子”,就技巧而言,倒也熨贴。但田中裕子是一位中国广大影视观众都熟悉的国际友人,


猜灯谜方法:拆字法》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779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猜灯谜方法:拆字法
相关文章
  • 猜灯谜方法:拆字法

    教你如何猜灯谜教你如何猜灯谜(1-7)发表日期:2009-07-1008:21:08今日新津报与花舞人间联合举办了大家都来猜栏目,每周一期,为了让大家对灯谜有所了解,更为了发掘新人,我每期...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