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探究 正文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探究

2017-03-01 05:56:3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犯罪心理学 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结合案例谈谈如何预防和减少犯罪

【内容提要】目前,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犯罪尤其严重,近几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类型也相当多。青少年犯罪所占比例,建国初期共占全部犯罪的1﹪。70年代末占4﹪,进入90年代以后,已增至7﹪左右,进入八十年代以来,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一直占50﹪左右,有的地方已达60-70﹪。所以研究和解决青少年犯罪刻不容缓。

【关键词】价值观念、预防犯罪、减少犯罪、未成年人、正确引导

【案例】1998年9月,谢力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导弹设计专业。她早在原籍读高中时就入了党,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大学期间,她学习勤奋刻苦,大三上半学期学习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二。曾先后荣获"人民奖学金"、"院长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她还曾任大班副班长、小班团支书。在案发时她任该校某学院98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及该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老师和同学们都一致评价她是一个热情开朗、慷慨大方、学习优异、乐于助人的学生。就是这么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却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2001年3月22日17时许,谢力萍在其大学学生宿舍内,乘同宿舍同学谭辛等人不在之机,盗窃谭辛牡丹卡一张,后在该校园内的自动取款机分几次取走该卡内存款4500元。后事主报案,民警根据银行录像资料,于3月29日将犯罪嫌疑人谢力萍传唤到派出所审查,谢力萍交待了盗窃事实,并带民警从其宿舍取回赃款4400元。

案发后,校方表示:鉴于谢力萍同学在校期间的表现,学校愿意配合公安及检察机关由其亲属出面对其取保候审,希望司法机关能对其从轻处理,最好能免予刑事处分。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检察院案件承办人深为这样一个有前途的大学生感到惋惜,同时他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批准逮捕嫌疑人就很可能使其自暴自弃,毁了一生。出于对嫌疑人本人、对其家庭、对社会的一种强烈责任感,他们向校方了解情况、同嫌疑人家属谈话、与警方联系,通过一系列工作,公、检双方达成了共识,决定教育、帮助、挽救这样一个有良好基础和光明未来的失足大学生

当问到为什么会走上犯罪道路时,谢力萍说:"当时,在学校我心理压力太大,开始只不过是想跟同宿舍的同学开个玩笑,但后来就控制不住自己了。拿了别人的钱,怎么还回去?别人要较真怎么办?我知道自己的玩笑开大了,可我已经无法收场了。可能由于我以前得到了太多的鲜花和掌声,对自己太放纵了。"

谢力萍的辅导员秦老师说:"我感到震惊。当谈到她做这件事的思想根源时,她说自己压力太大了,就是想找机会毁灭自己。这件事暴露出我们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欠缺。我们要对谢力萍的思想进行研究,改进我们的工作。"

如今,使大家感到欣慰的是,帮教收到了初步成效。从谢力萍给承办人的信中可以看到:"??您的教育,摧毁了我建立起的所有壁垒,也是您的话打消了我自暴自弃的念头。我相信,既然您没有鄙视我,并且还能承认我的价值,就证明这个社会还会容纳改过自新的我。我已经彻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认识到我的错误给家人、朋友和一切关心我的人造成的巨大伤害??"

谢力萍一案暴露出大学教育存在的不容忽视的较深层次问题:第一,大学教育或者说学校教育不仅仅是泛泛而谈的德、智教育,不仅仅是把目光瞄准后进生的教育,而应该分不同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特别是不能忽视对优等生的教育;第二,针对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年轻人思想正趋于成熟而又不完全成熟的特点,注重健康心理的培养;第三,要重视普法教育并将其落到实处,抓出效果。

综合北京市各类大学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违法犯罪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种变化与大

学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

从大学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来看:一方面,随着大学教育的开放,民办大学等各类大学的增多,在校大学生数量在急剧增多,伴随学生增多的同时,大学内部对学生的管理弱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学校并没有提供相关的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使大学生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教育。

从经济发展来看,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金钱观念、个人主义意识。越来越多的学生无法"两耳不闻窗外事",特别是家境状况不好的学生,不得不考虑上学的经济来源等问题。

从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价值观念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整个社会很长一段时期内将处于价值失范状态。各种规章制度、各种道德规范的控制力越来越弱,特别是随着大学亚文化的发达,强化了学生的越轨心态、浮躁心态,使他们越来越追求功利化的目标。

关于如何预防、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应该注重以下三点:一、加强品德教育,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受环境影响非常大,有时因一念之差就可误入歧途。院校应引导学生加强道德修养,使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尊、自爱和互爱的意识,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在生活中相互攀比,自觉抵制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侵袭。同时要特别注意对一些平时表现不错的同学的教育和培养,不能使其成为了品德教育的死角。二、对性地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目前,我国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仍很薄弱。有些人在实施盗窃行为时都不知道自己是在犯罪。对此,各大专院校应增设法制宣传栏、宣传刊,采取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常识教育。另外,各大专院校应与司法机关加强联系,由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结合所办案件,对学生进行现实的法制教育,强化他们的法制观念,将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结合起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三、针对大学生犯罪应实施挽救和教育的政策。由于大学生犯罪,相对于社会一般人员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小,也容易改造,且犯罪后认罪态度一般都较好,案发后能够积极主动退赃。因此,建议对大学生犯罪应当区别对待,充分体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犯罪与刑罚这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伴随人类已经走过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并还将伴随着人类继续发展下去,还将继续围绕着人类。只有不断加强研究,不断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从而尽可能将犯罪控制在不危及社会根本生存条件这一社会可以容忍的限度内,将是预防犯罪、减少犯罪的最佳途径。青少年犯罪亦是如此。扼制青少年犯罪重在预防。

社会教育是预防犯罪的有效措施,要正确处理打击与预防的关系。 首先,该打击的仍要打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击本身是震慑犯罪,也就是一种预防,对违法犯罪的人不能姑息迁就,不能使违法犯罪的人产生“犯罪无所谓”、“犯罪不受惩罚”的想法,但打击面要小,教育面要宽。要重视电影、电视等文艺宣传的社会效果,多宣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艺作品,对那些不适合未成年人的电影、电视、录相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审查管理,严格把关。其次,预防是一项主要工作,也是全社会、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综合性工作。目前,特别要注意落实好三种预防措施:一是疏导性预防。主要是消除各种诱发违法犯罪的环境因素,要开展“扫黄”斗争,严格管理文化市场。二是控制性预防。要对那些已经引起人格、性格变态,可能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采取控制性措施,要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行为因素和心理特点,政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趋势进行预测和把握,正确引导。三是感化性预防。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要认真做帮教、感化工作。要根据不同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耐心细致地做帮教、感化工作,从而真正挽救失足者,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达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的。

篇二:犯罪心理学论文--青少年犯罪

篇三:预防青少年犯罪 使其健康成长。犯罪心理学论文。

预防青少年犯罪 使其健康成长

我市现有14—25周岁的青少年12.2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2%。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未来,应当予以高度关注。令人忧虑的是,尽管社会各界、政府各相关部门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做了大量工作,但青少年犯罪现象仍非常突出。2003—2005年,我市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数占当年批捕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0%、51%、38%。青少年违法犯罪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是犯罪日趋低龄化。由于平均青春期在提早,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近三年,市人民法院审结的青少年被告人平均年龄分别为22.18岁、19.52岁、17.98岁,在校学生刑事犯罪人数占青少年犯罪人数比例由9.6%上升到15.9%。在刑事案件作案成员中,16岁及以下的已占到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9.4%,有的犯罪团伙中还有十一二岁的成员。2004年破获的龙洞乡盗窃光缆线团伙案,收审的9名对象中,只有2人年满16岁。2005年,我市梅坪村、长桥村4名初中在校学生,在工贸新区、望东区、东风路先后3次实施持刀抢劫,作案时他们年龄均未满15周岁。二是以闲散青少年为主体的犯罪团伙化。一些闲散青少年喜欢三五成群,在社会容易形成“小帮派”,受社会恶势力人员的教唆、策划和组织,往往实施团伙犯罪。2005年市人民法院审结的青少年犯罪案例中,团伙犯罪案占了90%以上,比成年人高出2—3倍。团伙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对人们安全感的破坏性极大。我市城区治安状况较差,群众意见大,主要就是一些闲散青少年结成团伙寻衅滋事、聚众斗殴。三是作案手段成人化、暴力化。一些青少年犯罪嫌人反侦查意识强,十几岁的孩子作案前就懂得精心策划,作案后知道伪造现场,作案手段残忍,令人触目惊心。我市某中学一名学生采取包带勒、砖头砸等暴力手段将学校工友杀害后,竟然若无其事地回到教室继续自习。

二、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和缺陷。有的家庭父母只忙于挣钱而忘记了孩子,特别是我市农村,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比较多,家长无暇、无力承担教育和监护孩子的职责,使孩子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染上了坏习性,走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或过分溺爱子女,助长了子女的自私和任性;或简单粗暴,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判逆行为,最终导致犯罪的发生。有的家庭父母不和甚至离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我市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26.6%来自破碎家庭,是健康家庭的4.2倍。有的父母自身行为不端,或道德品质败坏,上梁不正下梁歪,给孩子成长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走上犯罪道路。二是学校教育存在偏差和缺失。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致使少数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目无法纪。有的学校将学生划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造成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增重,使少数差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劝退”等对象,于是出现了“破罐子破摔”的现象。有的学校管理不严,出现了少数在校学生课余从事娱乐休闲行业赚钱的现象。有的老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或者姑息迁就,以罚代教,使学生产生逆反甚至报复心理,以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三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潮泛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贪污受贿等一些不良现象较为严重,使部份青少年思想上混乱。渲染暴力、色情、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屡禁不止,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甚至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催化剂。还有黑网吧、毒品等也诱发青少年犯罪。我市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80%的有上网经历,其中一周三次以上的占45.8%。有的学生在上课时睡觉,晚上就上网;家的干脆吃住在网吧,通宵达旦,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三、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形势严峻,我们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教育挽救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预防体系,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强对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重视和领导

预防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应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长远规划。建议将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纳入我市“十一五”规划,市财政对所需资金要单列预算,给予财力支持。尤其是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建设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一五”期间,要兴建一批功能齐全、设施较完备,吸引并适合青少年参与的健康活动场所,如青少年文化宫、体验基地、禁毒教育展厅、人文科技馆等。二要健全机制。要建立党委牵头抓思想教育,政府牵头抓权益保护的工作机制。明确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委员会和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职责,形成联动机制。特别要把农村未保工作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完善乡镇、村一级未保预防体系。三是要成立少年法庭。市人民法院可成立专门的少年法庭,在坚持“处罚与教育并重、挽救与预防并举”的原则下,建立一条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处理一条龙体系的绿色通道,寓教于审、惩教结合,改革庭审方式,邀请学校老师、群团干部、心理学工作者介入青少年犯罪案件审理,对未成年人罪犯实施心理矫正,量刑时多适用非监禁刑,并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在法院设立帮教考察法官,负责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前的调查,为庭审法官提供庭审注意事项和量刑参考意见。四是要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提高青少年就业率。在关注40、50人员再就业的同时,更应重视适龄青少年的就业问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术、技能培训。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开展劳务输出,确保青少年充分就业。

(二)强化教育预防

一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组织模范家庭报告团,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筑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二是丰富学校教学内容。学校要通过法制课、黑板报等形式在学生中开展普法教育,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开展“远离网吧、远离毒品、远离不良行为”等主题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自我保护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健康的人格。在中小学开展磨砺式、挫折式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开通校园绿色网站,为学生健康上网创造条件,筑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二条防线。三是强化社会教育功能。要充分发挥好宣传、政法、教育、体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使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工作更加系统和规范。同时,要通过对青少年评价机制的创新,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由教育部门牵头,实施“新三好”评价机制。在主流媒体开辟青少年教育专栏,积极宣传正面典型和道德标准,剖析一些案例,增强教育的效果。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作用,重视做好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建立帮教责任制和帮教档案,采取学校、家庭、社区和派出所“四结合”的方式,防止其重新犯罪。

(三)净化社会环境

加强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应继续加大对青少年读物、娱乐场所、网马、媒体广告的清理整治力度,严厉查处黄色影视、书刊、音像制品和广告,通过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有害信息的控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设立文化市场110,对黑网吧、不良音像制品等的打击形成长效机制。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对青少年团伙犯罪中的首要分子,教唆、指使青少年犯罪的恶势力要加大打击力度,以震慑犯罪,教育多数,力争把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控制在萌芽状态。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公安机关应定期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的整顿,同时为了方便工作,

派出所应与辖区学校协商,取得支持,在校内设立警务室,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派出所要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法制副校长要定期对学生开展普法宣传,以案说法,警示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警示录》培训光盘介绍: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受网络诱惑,犯罪率与前几年相比明显上升,而且犯罪特点出现类型多元化,年龄低龄化,手段成人化,方式团伙化的发展趋势!为此,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学校、家庭、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应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防线之一。

46集校园综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片——《青少年警示录》VCD正是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而特别制作!真人真事,催人泪下……用活生生的事例引导他们学法、讲法、用法,从而防止和消除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和蔓延。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金钱观、公德观,引导他们走上光明的人生之路!

本片分为:少年犯忏悔录、网络|网瘾、法理|呼唤三大部分,为预防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之路提供很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青少年警示录》——少年犯忏悔录:“学校里,他们也是一个个可爱生动的孩子,本来应该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的花季少年却因为?毒魔、黄毒、色情网站、打架、虚荣、盗窃……等等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情而走进了让他们后悔一辈子的铁窗里”,是什么让他们失去大好的青春年华,请用心聆听一下来自失足孩子们的内心深处的忏悔吧……

《青少年警示录》——网络|网瘾:网络的日益发展带动了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引发了青少年因忽略而走向犯罪的各个层面,“心理疾病、网络成瘾、青春躁动、好奇模仿、贫穷愚昧、利益诱惑、早恋禁果、家庭暴力、溺爱娇惯、交友不慎、吸毒贩毒”……触目惊心,《青少年警示录》VCD是青少年在人生成长道路上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是中国青少年活生生的教育片

《青少年警示录》——法理|呼唤:“一宗真实的案例,一个发人深省的话题,一次深入浅出的法制教育,说给每一个学生,说给每一个家庭,说给每一个学校。”抛弃刻板说教,以活生生的案例现身解说值得关注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说给学生、家庭、社会……。通过个案追踪报道形式,以案释法,及时劝戒,生动直观的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通过发人深省的警示教育,唤起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保护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共识,是一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好教材。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探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80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探究
相关文章
  •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探究

    犯罪心理学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结合案例谈谈如何预防和减少犯罪【内容提要】目前,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犯罪尤其严重,近几年来,我国的青少年...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