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浅谈离散数学的应用及教学 正文

浅谈离散数学的应用及教学

2017-03-01 05:46:4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浅谈《离散数学》课的教学方法与体会

浅谈《离散数学》课的教学方法与体会

摘要:离散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它在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该课程内容涵盖面广,包含若干独立分支,知识点多,概念抽象,学习难度较大。该文结合近年来从事离散数学课程教学的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以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科学研究。

关键词:离散数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众所周知,当今很多学科的研究与发展都和计算机相关,而离散数学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并使他们掌握处理离散结构所必须的描述工具和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离散数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才能在随后的课程学习中更好地发挥和拓展相关的设计技术和编程技术等,从而更好地驾驭计算机知识。离散数学课程主要包括集合论、数理逻辑、代数结构与图论、组合数学等。由于这门课各个章节相对独立,内容之间缺少联系,知识点呈现多、散、抽象等特点,这些都会给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上带来很大的困难,大多数学生在开始学时不知道要学习什么,学完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应用。以下内容是笔者近年来从事离散数学课程教学的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篇二:浅谈离散数学教学改革

浅谈离散数学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离散数学课的教学改革,即采取了将板书、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的教学形式和知识型教学与研究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本学科其他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离散数学 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改革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它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是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学科中普遍采用了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并把离散数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数学工具。

由于该门课程的理论性太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下,课堂教学时间减少,师生交流少,然而如何能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更注重该门课程在其他后续课程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对教学内容的重新定位

目前国内很多重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都把离散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而且教学内容也基本一致。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各自的科研工作差异以及所选择教材的不同,导致了侧重点不尽相同。我们参考了多家教材和《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中对离散结构知识领域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作了甄选,采用的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五规划教材《离散数学》。此教材具有理论推理严谨和覆盖面广的特点,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增加了很多新知识和新方法,并且在每一章都增添了实际应用的环节,使学生们对离散数学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此教材为蓝本,按不同要求将全部内容分成三个层次:1.基本了解层次:主要是相关背景知识和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2.深刻领会层次:主要是基本定义、基本结论和基本方法;3.综合运用层次:主要是应用的层次和动手实践的部分。

篇三:浅谈《离散数学》课的教学方法与体会

浅谈《离散数学》课的教学方法与体会 作者:向秀桥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34期

摘 要:离散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它在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该课程内容涵盖面广,包含若干独立分支,知识点多,概念抽象,学习难度较大。该文结合近年来从事离散数学课程教学的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以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科学研究。

关键词:离散数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2

众所周知,当今很多学科的研究与发展都和计算机相关,而离散数学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并使他们掌握处理离散结构所必须的描述工具和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离散数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才能在随后的课程学习中更好地发挥和拓展相关的设计技术和编程技术等,从而更好地驾驭计算机知识。离散数学课程主要包括集合论、数理逻辑、代数结构与图论、组合数学等。由于这门课各个章节相对独立,内容之间缺少联系,知识点呈现多、散、抽象等特点,这些都会给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上带来很大的困难,大多数学生在开始学时不知道要学习什么,学完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应用。以下内容是笔者近年来从事离散数学课程教学的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

做法。

1 提高学生对《离散数学》课程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离散数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该课程内容包含了数学的多个分支,初学者感到内容多,头绪杂,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而且《离散数学》中叙述问题的方式,尤其是解题方法等,和学生以前的连续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学生在学的时候会比较吃力;此外,许多学生没有认识到离散数学课对后续诸多主干课程(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的指导性作用,看不到该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对该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授课效率,要求教师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就指出学习离散数学课程的重要作用。例如,通过离散数学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和图论的基本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计算机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在后续讲解各种基本概念、定理、定理证明、计算方法等基本内容之外,教师应多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随时介绍所学知识的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注意引导学生对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

中的地位的认识,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离散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强调数理逻辑部分内容在计算机的硬件设计中应用非常突出,可以利用命题中各个联结词的运算规律来解决电路设计的问题,还可以介绍离散数学中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著名的苏哥拉底三段论、土耳其商人和帽子的故事、一笔画问题、地图染色问题,等。

2 合理优化安排教学内容

《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图论、格和布尔代数等部分,这些部分可分别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繁多与教学课时数偏少的矛盾。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下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应根据离散数学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适时调整课程结构,优化重组课程体系,深入研究和吃透教材,认真准备深度和广度适合学生基础与特点的教学内容;把握好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对离散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将整个教学内容分成离散数学(一)和离散数学(二),其中离散数学(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关系和图论;离散数学(二) 包括:代数系统、格和布尔代数;根据上课的时数,明确各章的授课时数,离散数学(一)开成必修课,共64个学时,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离散数学中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而将内容较抽象的离散数学(二)开成专业选修课,共32 学时,目的是为学生继续深造夯实其数学基础。离散数学(一)一般在大二第一个学期开出,而离散数学(二)在大四第一个学期开出。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减低学习的难度,内容可分为必学与选学两个学期开出,对于普通学生只要够用就行,而对一些想要深造的学生,就要给他们提供深入的知识。

3 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离散数学的概念、结论繁多,理论性和逻辑性强,包含了大量抽象且需要记忆的内容。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要探讨可行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合理准备和优化安排教学方式如下。

3.1 内容讲解清楚易懂,主次分明

课堂讲授时,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流畅,速度快慢得当,内容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主次分明,合理地分配讲解时间,重难点精讲、细讲,认真分析,对于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可以一笔带过,比如,集合论基础的很多内容在中学数学中已经学过,所以只要回归以下就可以了,重点放在用集台论的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上,图论部分重点放在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实际问题的处理上,代数系统这部分内容要在代数系统、群、子群、循环群、变换群、正规子群的概念及相关问题的理解上下功夫,特别要掌握同构和同态的概念及应用,对于其它的代数系统如环、域及布尔代数则可以略讲。同时,注重理论的理解,推行研究型教学。教学过程中要把很多概念、定理需要把证明的方法告诉他们,而不是只告诉学生结论。

3.2 课堂教学注意归纳总结


浅谈离散数学的应用及教学》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751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浅谈离散数学的应用及教学
相关文章
  • 浅谈离散数学的应用及教学

    浅谈《离散数学》课的教学方法与体会浅谈《离散数学》课的教学方法与体会摘要:离散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它在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该课程内容...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