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读书人是幸福人》阅读答案 正文

《读书人是幸福人》阅读答案

2017-01-10 06:25:5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读书人是幸福人》练习(1)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 冕

主备人:李慧枝

【知识点】 一、作家作品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日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二、文章解读

1.体裁:议论文。

2.中心论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3.结构:全文以总—分—总的机构方式、层层推进,卒章显志。 4.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1):是全文的总起段,中心句是: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他提出了“两个世界”:一是人所共有的“现实世界”,二是“为读书人说独有的”“更为丰富的世界”。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确立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主要观点。

第二部分(2—4):具体分述了阅读能给人带来“丰富的知识”,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强调了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

作者在第2段点明,读书“能识草木鱼虫之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总之,正如作者所说,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第3段的中心句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作者认为,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整个第3段都在论证这一点。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

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第三部分(5):“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独句成段,点明主题。本段的中心句是“读书人是幸福人”。

5.写作特点:夹叙夹议——以议带叙。 三、词语积累

浩瀚 上溯 陶冶 执著 睿智 嗜好 熔化 劝善之作 趋避凡俗 往哲先贤

【巩固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亵渎(xia)翠奁 (lián) 龟裂(jūn) 惶悚(sǒng) ....B.谙熟(ān) 发酵 (xiào) 梁枋 (fāng) 瞭望(liáo) ....C.睿智(ruì) 盘桓(huán) 绵亘(gang)悭吝(qiān) ....D.趿拉(tā) 寂寥(liào) 阴霾(mán) 藐视(mào)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中国军人的屠戳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B.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C.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D.巫峡被人看做是三峡神话传说的摇篮。美丽的神话,迷人的传说,几乎府拾皆是。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安然无恙(病) 鸣金收兵(锣) 越俎代庖(祭祀用的礼器) ...B. 断井颓垣(墙) 有的放矢(箭靶) 燧木取火(取火的器具) ...C. 谁解相怜(怜惜)殒身不恤(牺牲) 冠冕堂皇(古代帝王的礼服) ...D. 翩若惊鸿(鸿雁)运筹帷幄(决策) 天道无为(大自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维和海地,护航索马里,中国海军正以耀武扬威的姿态出现在世界各地,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

B.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南美队的高超技艺,欧洲队的粗犷、勇猛,非洲队的灵巧、迅速,无不表现得炉火纯青。 ....

C. 我们生活在大地上,对于宇航员的辛苦无法感同身受,顶多在飞机下降时略微体....验一点失重的感觉。

D. 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除非要把彩虹上所有的颜色都 在画布上,否则就无从描绘出秋叶的各种色彩。

②报国无门,他便到赣南修了一座带湖别墅, 自己的寂寞。

③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 了一层银色薄雾。

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A.揉合品尝 笼罩招摇B.融合品味笼上飘摇 C.揉合咀嚼 装饰招摇D.混合咀嚼装点逍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将是世界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B.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 C.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D.国外媒体认为,中国政府希望借60周年庆典传达一个清楚的信息,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重新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国际力量。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B.今年你报考清华?还是北大?

C.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D.我相信,这大概已是一个规律:大凡在思想里反复出现过的故事,十之八九离日后落在纸上形成文字已经不是太远了。

8.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9.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描写) B.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议论)

C.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抒情)

D.我在小时候就读过一些古人今人描述三峡的文字,对三峡的景物一向是神往的。(记叙)

10.下列关于应用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写作总结时不要空泛地议论,要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可以适当地描写和抒情。 B.启事是机关、企业、团体、个人有事向大家说明,或对公众有什么要求时写出来的简短文字稿。启事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

C.简报就是简要地报告将要发生的事实,它是有关机关部门编发的反映事情、通报情况、交流经验的一种内部文件。常见的简报有工作简报、会议简报,还有综合性简报。

D.书信分为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贺信、介绍信、表扬信属于专用书信。 11.下列各项中,作品、文体、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山那面人家》——小说——周立波 B.《善良》——议论性散文——汪曾祺 C.《卖白菜》——小说——莫言 D.《南州六月荔枝丹》——说明文——贾祖璋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常用比喻、借代、拟人、象征等手法,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感人。阅读欣赏诗歌,就要弄清楚这些手法所指的具体形象,这实际上也是理解诗句的内在含义。

B.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以塑造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C.散文结构比较自由,通常无需严格的章法,不必讲究周密的逻辑程序。

D.影视剧本跟舞台剧本相同的是,都要设计戏剧冲突,安排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要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都要表达对生活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取向。

二、回顾课文,阅读训练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5分)

14.文章第1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怎样的世界?作者认为“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为什么?(5分)

15.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5分)

16.文章第4段末尾引用的笛卡尔和雨果的话属于 论据,作用是什么?(5分)

17.仿写: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某校即将举行校庆100周年活动,一位成为著名画家的校友的王先生寄来一 幅曾经获得全国大奖的处女作《锦锈河山》表示祝贺,校学生会的宣传委员为校长办公室写了一封短信给这位校友,其中4处画线部分里有的词语用法不妥,请写出修改意见。(10分)

王先生:

你好!

校长近日收到你获得过全国大奖的第一幅处女作《锦锈河山》①,非常高兴,已安排我们将你的作品惠存于校友作品陈列室②。你随寄的对这幅画的说明文字,我们已按你的吩咐请校庆办公室雅正③。感谢你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④。

第一处的改为

第二处的改为 第三处的改为 第四处的改为

篇二:《读书人是幸福人》中的病句

一、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

“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实际上说的是两种人,一种人是“失去阅读的人”,另一种是“不能阅读的人”。“不能阅读”的说法讲得通,这里的“阅读”是动词。“失去阅读”的“阅读”,据下句是指的“阅读能力”,所以“失去阅读”的说法也讲得通。但是,现在让“失去”和“不能”共用一个“阅读”,则讲不通,因为和“失去”相搭配的是名词性的“阅读”,和“不能”相搭配的则是动词“阅读”,两个“阅读”只是字面相同,意思根本不同。这是从语法上讲,其实从逻辑上讲也是讲不通的,因为“不能阅读的人”包括“失去阅读(能力)的人”,或者说“失去阅读(能力)的人”是“不能阅读的人”中的一种,二者根本不能并列!作者的意思大概是就失去阅读能力(因而不能阅读)和(虽有阅读能力却)不阅读这两种人而言。

二、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这是一个一层的复句,“而”字后为第二分句。“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是一个举例性的插入语,为了表意准确,“财富”前可加一个“诸如”、“比如”之类的词语,或者加一个破折号,“权力的不平等”之后应加一个“等”之类的词语。后一分句和前一分句并不存在转折关系,“却”字应换成“则”一类的词语,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加。另外,据《现代汉语词典》,“体现”的意思是“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因此这里应该说“精神的不平等”体现为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可是,一方面,“精

神的不平等”不仅仅表现在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另一方面,前面是以世间的不平等为话题,而不是以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为话题,因此此句不能简单地把“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改成“精神的不平等则体现在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就可以了。作者的意思大概是说,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比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等等,在这诸多的不平等之中,有一种是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这种不平等是世间精神不平等的一种体现。综合上述分析,笔者以为,此句应该说成“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比如(或“——”)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则是精神的不平等的一种体现”。

三、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喜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

依据《现代汉语词典》,“感知”有二义,一为“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这是名词的“感知”;另一义为“感觉”,如“已能感知腹中胎儿的蠕动”,这是动词的“感知”。本句中的“感知”只能是动词,可是“经历”和“经验”怎么能说是“感知”、“感觉”呢?也就是说动词“感知”与“经历和经验”属于动宾搭配不当。

另外,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经历”的意思是:“①动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他一生~过两次世界大□

名亲身见过、战。②□做过或遭受过的事:生活~。”“经名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他对嫁接果树有验:①□

动经历①;丰富的~。②□体验:这样的事,我从来没~

过。”本句中的“经历”不论是动词义的“经历”还

是名词义的“经历”,都是“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因此不能说是“关于自身以外的”东西。本句中的“经验”若是用的动词义,则与“经历”重复,若是用的名词义,则它也是由自身“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也与“关于自身以外”的说法相矛盾。 其实,“经历和经验”前作者加上了定语“关于自身以外的”,亦即这“经历和经验”是与自身无关的,是别人的“经历和经验”,可是既然与自身无关,是别人的“经历和经验”,又怎么能“亲自感知”呢? 还有,前面说“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然后接着说“也许再加上??”。这“再加上”的东西自然也应该是“一个人的一生”“经历”的东西。这样,后半句就成了“经历他亲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经历??的经历和经验”,这成什么话了!

还有,“关于”一词完全可以省掉。

其实,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句子作者只是想说:一个人的一生,除了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喜悦,那一份苦难,至多还可以了解有限的一点他人的经历和经验。

四、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上句说人们的一生可以了解到什么,这一句顺着上句进一步说通过阅读还可以了解到什么,上下两句话不存在转折关系,因此这个句子不能说成“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必须像上面我们所做的修改那样,让上句话强调人们不通过阅读则所知所感是有限的,然后这句话才可以转到强调阅读对于人们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作用之大上来。

五、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鸟兽草木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阅读”,后一分句无主语,故应理解为承前省略,即后一分句主语也是“阅读”,这样后一分句就成了“阅读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显然,“阅读”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不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应该在“可以”之后加上“使他”二字,或者把“不仅使他”改成“使他不仅”。

六、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加惠”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皆未收“加惠”条。《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据此,“加惠”是一个动宾结构的东西,意思是“施与恩惠”、“给予好处”。“加惠于人们”即“向人们给予好处”、“给予人们好处”。“读书加惠于人们的”即“读书向人们给予好处的”、“读书给予人们好处的”,这根本不成话。同时,从下面的话来看,“读书加惠于人们的”这个主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读书给予人们的好处”,而不是什么‘读书给予人们好处的’。之所以造成如此语病,是因为“惠”就是读书给予人们的好处,即是“加”的宾语,而“知识的增广”、“精神的感化与陶冶”本身就是“惠”、就是“好处”。其实,把“加惠”换成“加给”、“带给”、“给予”之类的词语即可。

七、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拥有”的宾语是什么?“超乎”的宾语是什么?“个人生命体验”即“个人的生命体验”,它作的是“超乎”的宾语,因此“拥有”就没有了宾语。这个句子可以直接把“拥有”删掉,或者改成“是一个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机会的幸运人”。

八、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注定”的意思是“(某种客观规律或所谓命运)预先决定”。“注定了??”即“决定了??”。既然是“注定了”,怎么还说是“极大的可能”呢?这个“可能”再大也是“可能”,也不会成为“注定了”的东西!这个句子可以把“注定了做”改成“成为”,或者改成“极有可能成为??”。

九、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

篇三:《读书人是幸福人》练习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 冕

【知识点】

一、作家作品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日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二、文章解读

1.体裁:议论文。

2.中心论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3.结构:全文以总—分—总的机构方式、层层推进,卒章显志。

4.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1):是全文的总起段,中心句是: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他提出了“两个世界”:一是人所共有的“现实世界”,二是“为读书人说独有的”“更为丰富的世界”。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确立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主要观点。

第二部分(2—4):具体分述了阅读能给人带来“丰富的知识”,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强调了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

作者在第2段点明,读书“能识草木鱼虫之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总之,正如作者所说,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第3段的中心句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作者认为,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整个第3段都在论证这一点。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第三部分(5):“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独句成段,点明主题。本段的中心句是“读书人是幸福人”。

5.写作特点:夹叙夹议——以议带叙。

三、词语积累

浩瀚 上溯 陶冶 执著 睿智 嗜好 熔化

劝善之作 趋避凡俗 往哲先贤

【巩固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亵渎(xia)翠奁 (lián) 龟裂(jūn) 惶悚(sǒng) ....

B.谙熟(ān) 发酵 (xiào) 梁枋 (fāng) 瞭望(liáo) ....

C.睿智(ruì) 盘桓(huán) 绵亘(gang)悭吝(qiān) ....

D.趿拉(tā) 寂寥(liào) 阴霾(mán) 藐视(mào)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中国军人的屠戳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B.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C.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D.巫峡被人看做是三峡神话传说的摇篮。美丽的神话,迷人的传说,几乎府拾皆是。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安然无恙(病) 鸣金收兵(锣) 越俎代庖(祭祀用的礼器) ...

B. 断井颓垣(墙) 有的放矢(箭靶) 燧木取火(取火的器具) ...

C. 谁解相怜(怜惜)殒身不恤(牺牲) 冠冕堂皇(古代帝王的礼服) ...

D. 翩若惊鸿(鸿雁)运筹帷幄(决策) 天道无为(大自然)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维和海地,护航索马里,中国海军正以耀武扬威的姿态出现在世界各地,为....

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

B.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南美队的高超技艺,欧洲队的粗犷、勇猛,非洲队的灵巧、迅速,无不表现得炉火纯青。 ....

C. 我们生活在大地上,对于宇航员的辛苦无法感同身受,顶多在飞机下降时略....

微体验一点失重的感觉。

D. 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除非要把彩虹上所有的颜色都 在画布上,否则就无从描绘出秋叶的各种色彩。

②报国无门,他便到赣南修了一座带湖别墅, 自己的寂寞。

③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 了一层银色薄雾。 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A.揉合品尝 笼罩招摇B.融合品味笼上飘摇

C.揉合咀嚼 装饰招摇D.混合咀嚼装点逍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将是世界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B.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

C.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D.国外媒体认为,中国政府希望借60周年庆典传达一个清楚的信息,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重新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国际力量。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B.今年你报考清华?还是北大?

C.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D.我相信,这大概已是一个规律:大凡在思想里反复出现过的故事,十之八九离日后落在纸上形成文字已经不是太远了。

8.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9.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描写)

B.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议论)

C.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抒情)

D.我在小时候就读过一些古人今人描述三峡的文字,对三峡的景物一向是神往的。(记叙)

10.下列关于应用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写作总结时不要空泛地议论,要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可以适当地描写和抒情。

B.启事是机关、企业、团体、个人有事向大家说明,或对公众有什么要求时写出来的简短文字稿。启事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

C.简报就是简要地报告将要发生的事实,它是有关机关部门编发的反映事情、通报情况、交流经验的一种内部文件。常见的简报有工作简报、会议简报,还有综合性简报。

D.书信分为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贺信、介绍信、表扬信属于专用书信。

11.下列各项中,作品、文体、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山那面人家》——小说——周立波

B.《善良》——议论性散文——汪曾祺

C.《卖白菜》——小说——莫言

D.《南州六月荔枝丹》——说明文——贾祖璋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常用比喻、借代、拟人、象征等手法,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感人。阅读欣赏诗歌,就要弄清楚这些手法所指的具体形象,这实际上也是理解诗句的内在含义。

B.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以塑造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

裁。

C.散文结构比较自由,通常无需严格的章法,不必讲究周密的逻辑程序。

D.影视剧本跟舞台剧本相同的是,都要设计戏剧冲突,安排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要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都要表达对生活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取向。

二、回顾课文,阅读训练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5分)

14.文章第1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怎样的世界?作者认为“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为什么?(5分)

15.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5分)

16.文章第4段末尾引用的笛卡尔和雨果的话属于 论据,作用是什么?(5分)

17.仿写: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某校即将举行校庆100周年活动,一位成为著名画家的校友的王先生寄来一 幅曾经获得全国大奖的处女作《锦锈河山》表示祝贺,校学生会的宣传委员为校长办公室写了一封短信给这位校友,其中4处画线部分里有的词语用法不妥,请写出修改意见。(10分)

王先生:

你好!

校长近日收到你获得过全国大奖的第一幅处女作《锦锈河山》①,非常高兴,已安排我们将你的作品惠存于校友作品陈列室②。你随寄的对这幅画的说明文字,我们已按你的吩咐请校庆办公室雅正③。感谢你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④。

第一处的改为 第二处的改为 第三处的改为 第四处的改为

《读书人是幸福人》参考答案

一、

1-5B C A D C

6-10 D D A A D

11-12 B B

二、

13、读书人是幸福人。

14、精神世界。因为他们只拥有现实世界,缺少更为浩瀚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15、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知识增广。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得以感化与陶冶。读书可以使我们不断追求崇高,情趣变得高尚。

16、道理论据;读书可以使人向善避恶。 17、略

三、

①“第一幅处女作”重复,删除“第一幅”。

②“惠存”改为“珍藏”。

③“雅正”改为“略作改劝”。

④“你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可以改为“你对母校做出的贡献。”


《读书人是幸福人》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679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读书人是幸福人》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 《读书人是幸福人》阅读答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练习(1)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主备人:李慧枝【知识点】一、作家作品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1955年...

  • 《读书人是幸福人》阅读答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练习(1)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主备人:李慧枝【知识点】一、作家作品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1955年...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