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人造石油新设想,阅读答案 正文

人造石油新设想,阅读答案

2017-01-06 06:15:20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说明文阅读技巧新

说明文阅读题型归纳

一、 概括全文内容或段意的方法。

概括文章的内容:先概括每段的内容,再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把各段的内容串联起来。(即:自然段——合并同类成“部分”——概括全文)

其格式为:本文主要说明了(介绍了)+说明对象+说明内容(或特点逐段累加)

例1:本文主要说明了人造石油设想的产生背景、人造石油的三种设想(煤液化石油、细菌造石油、人工生物种植法种植石油)、人造石油设想的现实意义。( 《人造石油新设想 》)

例2:本文主要说明了几种会运动的植物、植物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原理、研究植物运动的意义。(《植物会运动吗?》) 概括段意: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内容是什么。

其格式为:本段主要说明了(介绍了)+说明对象+说明内容(或特点)

二、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方法的关键词(加在括号内)

格式:运用了xx的说明方法,xx地说明了xx的xx特点。

1.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例子,具体准确有力说明了xx的xx特征/事理。

2.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xx的xx特点。

3. 打比方:将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的xx特征/事理。

4. 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征,

5. 列数字:运用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xx的xx特点。

6. 下定义:科学概括准确地揭示了xx的本质特征。

7. 引用: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故事、神话、谜语等),在开头引用,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在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引用,生动地说明了······,增强说服力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用(科学数据,资料):引用······,说明了······(一般都有引号引起)

8. 列图表:既节省了文字,又直观形象地说明了xx的xx特点。

9.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描摹,使说明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解释说明了xx事物,通俗易懂。

注意: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一起使用时,要根据说明内容的相同与否,确定是否合在一起回答。 例1:桉树的身高记录是160米,有50层楼那么高。(《植物也讲方言》)

【答案】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作比较,其作用是:准确而又突出地说明了桉树是植物界级别最高的树种。(或准确而又突出地说明了桉树的高大。)

例2:1930年美国引种葛藤后,许多被破坏的农地和山坡,成为草木繁茂的肥土地,因而葛藤被誉为“大地的医生。”(《天使也会变魔鬼》)

【答案】运用了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具体而有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葛藤是贫瘠地区绿化先锋,是改良土壤、保水固土的优良植物。

例4:文章引用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引用诗文,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蜡烛燃烧形态变化和烛蕊的作用的介绍,增强了文章的趣味

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严密性

(定性+词意)+句意+这个词体会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词语的作用:表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程度、范围、推测、判断等。 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推测,“多”“有余”等表数量,“一般”表多数情况下,“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当时”从时间上限定,“可算”从程度上限定。 加点字能否去掉?

不能,(定性+词意)+句意+去掉后变为何意+与事实不符(或不能说明结论的来源)+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例1:“少数也开紫色的花”中的“少数”能删除吗? ..

“少数”表数量,意思是“数量少”。这句话是说铜草话也有开紫色花的,但数量是极少数。如果去掉,就不能表明开紫色花的数量少,这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植物也讲方言》)

例2:“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

能持续数月之久。”一句中,加点的“据计算”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不能。“据计算”意思是“根据数据算出来。”这句话是说“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效率高达40%及其维持时间数月之久”是根据数据算出来的。如果去掉,不能说明这一数据的来源,“据计算”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以不能去掉。(《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例3:《神奇的长寿巨树》第⑧段“据植物学家们估计这棵树约有10000岁。”第⑧段“据估算”“可算”等表示估计、揣测的词语,这与用词准确的要求是否矛盾?说说理由。(4分)【答案】不矛盾。因为目前推算树龄、测定树重的方法还没达到十分准确的程度,所以只能用这些表示估计、揣测的词语,这是一种尊重科学的态度,也是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述方式。

例4:“这种树每棵在半年之内可以分泌出20~~~30公斤的胶汁”一句运用了20~~~30公斤这个区间值,是否有违背说明文语言准确的要求?为什么?(《人造石油新设想》)

【答案】不违背。因为每棵树高矮粗细不一样,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分泌胶汁的量也有差异。用区间值表示,与事实相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把A词换成B词行不行 不行。A词意+句意+换成B词句意变为·······,与事实不符+用A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所以不能换掉。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的方法:

思考角度:a修辞:比喻 、拟人 b表达方式:记叙、描写

C说明方法:打比方、摹状貌、引用(诗歌、神话、故事、谜语)

答题方法:运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说明了·······,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例1:“在鸟语花香的亚热带森林里,生活着能歌善舞的傣族人,他们打着象脚鼓,吹着芦笙,谈吐温和,感性细腻,一个个像西双版纳那样美丽。”这段话采用了记叙文语言的生动性。 (《环境对人的性格和心理的影响》)

【答案】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美丽的环境使傣族人能歌善舞,说明了地理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例2:“它们敞开肚皮,甩开腮帮,狼吞虎咽,大吃特吃,用不了多久,微生物便成为千万倍的繁殖,培养出来的微生物,可以用过滤器收集,然后送到专门的工厂里去炼油。”请你分析语言的生动性。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微生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说明文语言有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之分。生动说明的说明效果。借助形象化的语言,对xx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平实地说明的说明效果是运用平实的语言,对xx进行客观,准确地说明,不加修饰,简洁明了,易于被读者理解。

四、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好处:既符合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又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使说明内容条理清楚。(注意结合语境来选用) 例1:文章第(2)————(4)段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这种顺序有什么好处?

(原始人时期——人类早期——19世纪)

【答案】既符合蜡烛的发展历史的规律,又符合人们对其认识的规律,且条理清楚地介绍了蜡烛的发展史。《蜡烛的前世今生》

例2: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采用了逻辑顺序。先介绍了超低温的概念,然后介绍了超低温世界的各种奇妙现象,最后说明超低温稀释的广泛应用。采用了逻辑顺序,既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又条理清楚的说明了超低温世界的有关内容。《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

例3:还可以出现的题型:这两段能否调换位置?——与说明文的顺序有关,或者考虑与上下文的内容有关。

五、表达方式的作用:

1)记叙、描写(一般在开头):①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内容)。②引出下文对······(说明对象)的说明。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xx(揭示了xx的xx性)。

④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例《揭秘雪崩》《从“工作狂”到“工作中毒症”》《头发的用处》)

例1【答案】生动性的写了一场雪崩的发生,引出下文对雪崩的说明,揭示雪崩的突发性。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揭秘雪崩》)

例2:文章第一自然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作用是:

【答案】①生动形象的写出原野,海边或森林使人感到空气新鲜,浑身轻松,②引出下文对“负氧离子”的说明,③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空气长寿——负氧离子》第13题) 例3:请说出文章开头提及的电影《星际旅行》的有关情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引用《星际旅行》的影片内容,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病毒的难以控制,引出下文对“病毒”的说明,增强了文章的趣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病毒——人类的竞争者》

2)议论(一般在结尾):扣住内容分析(揭示了····批判了····赞扬了·····警示了······倡导·····) 例1:《美洲彩蝶王》第5题最后一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怎样的作用?《复习指导195页》

【答案】议论揭示了美洲“彩蝶王”不畏劳苦牺牲,努力达到既定目标的坚强执著的精神。

六、理解题目的含义:抓住关键词与作解释。

例1: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稀土扼住了谁的喉咙”的理解。

【答案】说明了稀土的重要作用——限制稀土的出口对美日等国家武器生产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

还有如例《“零高度飞行”》

题目的好处:意思+运用??的修辞,增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零高度飞行”》《植物预测术》《天使也会变魔鬼》)

例1:文章以“天使也会变恶魔”为题有什么好处?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外来物种的引入虽然一时给新环境带来了某些好处,但最终却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天使也会变恶魔》)

七、过渡句、过渡段作用:

例1:补写过渡句。 文章第三段第一句话删掉了,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上下文衔接连贯。

【答案】“这是什么原因呢?或者为什么桉树移到美国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例2:过渡句、过渡段。往往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答题时,要把过渡和设问的作用都答上。 《湿地》第2段“湿地是如何形成的呢?” 【答案】①运用设问,提醒读者注意,引导思考,运用过渡,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湿地形成的原因的说明,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或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变化)。

八、说明文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

例:用//给下面一段文字划分层次,并说明理由。

①银杏不但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用途。②它的果实叫白果,果肉软化香糯,做成甜食或其他食品,滋味极美,营养丰富,但一次不宜多食。③在园林方面,银杏也能发挥重要作用。④由于它对许多病虫害有特别的抵抗力,而且能抵御城市中的黑烟粉尘和有毒气体的污染,用它作为马路的行道树,比其他植物多几分优越性。⑤银杏叶片形状别致,到秋天变成黄色,非常娇艳可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答案】层次:① ② ③ ④ ⑤ 理由:第一层总写其经济用途;②——⑤分别从硬要和园林方面介绍去经济用途。

九、给某一个概念下定义:采用句式某某是(叫,叫做、称为)xx的形式。

技巧:xx是xx的xx; xx的xx是xx。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比较

(1) 句式基本相同。

(2)不同:下定义说明对象与说明内容可以交换位置,意义不变。例如:给“食物”下定义“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也可以说“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是食物。”

给激光作诠释,可以说成“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而不能说成“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是激光”

(3)下定义常用判断句表达概念,且比较简洁严密,不能用比喻句和否定句。作诠释则可用多种句式表达。

篇二:八年级语文三模试卷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其中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8分,每空1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绯红(fěi)不逊(xùn) 质问(zhì) 广漠(mò) ....

B.瞥见(piē) 粗糙(zāo) 野蛮(mán) 广袤(mào) ....

C.诘责(jié) 尴(gān)尬 粗劣(liè) 教诲(huì) ....

D.驿站(yì) 甲胄(wèi) 嬉戏(xī)托辞(cí) ....

2、选出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 )(2分)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忧郁消沉

B. 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D. 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

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 ....

惊叹不已。

4、下列各语句中没有语病一项是( )(2分)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

客。

5、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

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

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6、古诗词默写。(每空1分,共8分)

①黔娄之妻有言: , 。(《五柳先生传》)

②《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 ,

③诗显精神,刘禹锡被贬23年,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自己的乐观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

屈,发出“ , ”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 ,”的美好祝愿。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7~8小题,共6分)

7、下面列举了几则老师对学生的文明用语,作为学生更应该以同样的方式与老师交往。请根据所设的具体语境,写出你的文明用语。(2分)

老师对学生的文明用语:

①(你进步时)老师为你的努力而高兴,更为你的进步而骄傲。

②(你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别急,再想一想,你会答得很好的。

学生对老师的文明用语:

①(向老师请教问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②(被老师误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8、 许多学校门外就是公路,有些学生放学后横穿公路,不注意来往车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交通管理部门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特地到学校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提议开展一次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的活动。

(1)小红这一小组负责收集有关交通安全提示语。他们要从中选出一条,建议有关部门写在公路两旁提醒司机注意交通安全。请你帮他们选一条,并说说你选择该提示语的理由。(2分) ①带一份小心出门,提一份安全回家。

②让一分,安全行;抢一秒,血淋淋。

③司机朋友请注意,这里前后100公里没有一家医院。

④车让人,让出一分文明;人让车,让出一分安全;车让车,让出一分秩序;人让人,让出一分和谐。

提示语:

理由:

(2)小江这一小组到附近村子做交通安全宣传时,几位村民对他们说:“交通安全是城市里或居住在公路边的人们要注意的事,在农村根本不用担心。因为我们村现在还没有正规的公路,所以不会遇到车祸,用不着来做宣传。”村民们的话使同学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觉得村民说得对,有的同学不同意村民的看法。你支持哪种看法?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几句话来表明你的观点。(2分)

三、阅读理解(9~23小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0题。(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送东阳马生序》(明朝: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礼愈至( ) ..

腰白玉之环 ( ) 同舍生皆被绮绣 ( ) ..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3、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4、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小题。(10分)

人造石油新设想

①石油不仅是重要的能源,而且也是工业中化工产品(如塑料等)的重要原料。但地球上石油的含量毕竟有限,科学家们预测,到21世纪末,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可能会被开采殆尽。因此,寻找石油替代品已是大势所趋,这就提出了生产“人造石油”来替代原始石油的问题。

人造石油

②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氢,要生产出石油代用品来,其中的成分就必须以碳和氢为主。大家知道,煤作为一种燃料,也是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物质,其中也含有氢,但氢的含量却远远低于石油。由于煤在地球上的储量比石油大得多,因此有些科学家设想,将煤加上氢,并使其中氢的含量增加,当煤中的碳氢比例接近石油时,煤炭也就被液化成为人造石油了。这一设想不仅在理论上是有根据的,在实践中也已经完全能够做到。通常的办法是在煤中加氢之后再加上高压,这叫直接液化石油。还有一种办法是先将煤气化产生合成气体(主要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再进一步将合成气体液化成液体燃料或化工产品,这叫间接液化。

③南美洲的一些国家用间接液化技术生产出烃类燃料、有机合成原料(如乙烯、丁烯及蜡类等)和碳氢化合物,实现了煤的综合利用。而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都采用直接液化技术。我国已建成有世界水平的液化实验室,并准备在山东兖州煤矿用煤进行液化生产人造石油的实际应用。

A

④我们知道,石油是深埋地下的古代动植物尸体,在地下的压力环境下,通过细菌转化产生的。于是,有些科学家便“异想天开”:能不能让细菌帮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涓涓的石....

油呢?

⑤其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魏曼教授很早就发现了几种能够“制造石油”的细菌。这些微生物的组织结构中,几乎80%是含油物质。在电子显微镜下,它们很像一个个塑料口袋,里面装满了油。魏曼把这类微生物放在一起,用二氧化碳喂养,就组成一个“微生物产油缸”,结果在实验室里制造出4千克油,这种油很像柴油。

⑥这类微生物体内的油是哪儿来的呢?原来不少微生物不仅会“吃”碳氢化合物,而且还有“积存”碳氢化合物的本领。比如,有一种叫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它能够产生类似于碳氢化合物的霉菌酸,像酿酒、制酱那样,经过酶的催化作用聚合到一起,就得到了一种真正的菌造石油。根据这个原理,建造一个人工湖,把微生物“放养”到水里,在水里溶解足够的二氧化碳,作为它们的“食物”。它们敞开肚皮,甩开腮帮,狼吞虎咽,大吃特吃,用不了多久,微生物便成千成万倍地繁殖,培养出来的微生物,可以用过滤器收集,然后送到专门的工厂里去“炼油”。

B

⑦众所周知,石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可是现在却可以通过人工种植的方法生产石油。 ⑧原来,在色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里,存在一种生物石油资源。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化学家卡尔文教授70年代首次在巴西的热带森林中发现一种香胶树,这种树每棵在半年之内可分泌出20—30公升的胶汁,其化学成分同石油相似,不必经过任何提炼,即可当作柴油使用。科学家们在澳大利亚北部也发现了两种可以提取石油的多年生野草——按叶藤和牛角瓜。这些野草生长速度极快,每周长30厘米,如果人工栽培它,每年可以收割几次。科学家们用溶解法从这两种野草的茎叶中提炼出一种白色汁液,然后再从中制取石油。在美国加州农场中也发现一种分布极广的被称作“黄鼠草”的野草,经科学家试验研究,每公顷野草可提炼l000公升的石油,人工栽培的杂交黄鼠草,每公顷可出油3000公升。我国科学家在海南岛也发现了类似的产油树。

⑨与其他能源相比,生物石油资源除具有可再生的优点外,最大的优点就是几乎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如果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种植开发这种能源,那么对于缓解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将起到重要作用。

15、作者在文中说明了三种“人造石油”的方案,请根据第一种方案小标题的示例,分别给第二、第三种方案拟一个恰当的四字小标题。(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16、第⑥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异想天开”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有什么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文章所介绍的几种人造石油中,你认为哪一种是最好的,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9—23题。(13分)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新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了楼,走到小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根断了的鞋带。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19、文中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2分)

20、文章第二段对小男孩的外貌进行了出色的描写,试找出其中一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篇三:模拟试题2012

二○一二年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模 拟 试 题(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请你务必填写好自己的座号,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

23道小题。其中,第1—5小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第6—22小题为“阅读”;第23小题为“写作”。所有题目均在试卷上作答。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2分】 (一)汉字书写及注音【本题满分4分】

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在括号内给相应的汉字注音。(4分)

xiāo shēng nìjì( )( )

(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10分】

(4

3.选做题:请任意选取6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6

道小题。(6分)

①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构成优美、高雅的

意境的诗句是: , 。

②范仲淹在《渔家傲》一词中描写自己和征人们因未能建功而不能回家的矛盾心理的句

子是: , 。

③兴来每独往, 。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④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朱自清《春》)

⑤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⑥苔痕上阶绿,。,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⑦,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 。(诸葛亮《出师表》)

(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8分】

4.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改正。(2分)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赋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音

乐。但这些文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谐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改后的句子:

5.根据理解,回答问题。(6分)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

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

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上述选文节选自一书,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 。本段文

字属于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其中“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一句中“张得特别大”是一个短语,“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一句是一个 关系的复句。 二、阅读【本题满分48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7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

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吾妻之美我者”一句中的“美”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B.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

C.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D.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8分】

范仲淹(节选)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改嫁长山朱氏,从其姓。既长,知其家世,乃感泣辞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⑴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还姓。

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分其俸以食四方游士,其诸子至于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通判河中府,徙陈州。时朝廷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市木材于陕西。仲淹谏言:“今兴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宜罢修寺观,减市木之数,以蠲⑵除积负。”

任参知政事。会王伦⑶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诛之。仲淹曰:“平时讳言武备,敌至而专责守臣,可乎?”守令皆得不诛。

⑴戚同文:字文约,北宋宋州楚丘(今曹县安蔡楼乡楚天集)人。北宋初年著名的教育家,应天书院的奠基人。⑵蠲juān 免除。 ⑶王伦:北宋仁宗时士兵起义首领。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乃感泣辞母,之应天府( ) .

②市木材于陕西 (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

②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诛之。

11.通读选文,说说范仲淹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2分)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5分】

人造石油新设想

①石油不仅是重要的能源,而且也是工业中化工产品(如塑料等)的重要原料。但地球上石油的含量毕竟有限,科学家们预测,到21世纪末,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可能会被开采殆尽。因此,寻找石油替代品已是大势所趋,于是人们提出了生产“人造石油”来替代原始石油的话题。

②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氢,要生产出石油代用品来,其中的成分就必须以碳和氢为主。大家知道,煤作为一种燃料,也是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物质,其中也含有氢,但氢的含量却远远低于石油。由于煤在地球上的储藏量比石油大得多,因此有些科学家设想,使煤中的碳氢比例接近石油时,煤炭也就被液化成为人造石油了。这一设想不仅在理论上是有根据的,在实践中也已经完全能够做到。通常的办法是在煤中加氢之后再加上高压,这叫直接液化石油。还有一种办法是先将煤气化,产生合成气体(主要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再进一步将合成液体液化成液体燃料或化工产品,这叫间接液化。

③南美洲的一些国家用间接液化技术生产出氢类燃料、有机合成原料(如乙烯、丁烯及蜡类等)和富氢化合物,实现了煤的综合利用。而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都采用直接液化技术。我国已建成有世界级水平的液化实验室,并准备在山东兖州煤矿用煤进行液化生产人造石油的实际应用。

④我们知道,石油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动植物尸体,在地下的压力环境下,通过细菌转化产生的。于是,有些科学家便“异想天开”:能不能让细菌帮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涓涓的石油呢?

⑤其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魏曼教授很早就发现了几种能够“制造石油”的细菌。这些微生物的组织结构中,几乎80%是含油物质。在电子显微镜下,它们很像一个个塑料口袋,里面装满了油。魏曼把这类微生物放在一起,用二氧化碳喂养,就组成一个“微生物产油田”,结果在实验室里制造出4千克油,这种油很像柴油。这类微生物体内的油是从哪儿来的呢?原来不少微生物不仅会“吃”碳氢化合物,而且还有“积存”碳氢化合物的本领。比如,有一种叫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它能够产生类似于碳氢化合物的霉菌酸,像酿酒、制酱那样,经过酶的催化作用聚合到一起,就得到了一种真正的菌造石油。根据这个原理,建造一个人工湖,把微


人造石油新设想,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31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人造石油新设想,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 人造石油新设想,阅读答案

    说明文阅读技巧新说明文阅读题型归纳一、概括全文内容或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的内容:先概括每段的内容,再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把各段的内容串联起来。(即:自然段——合并同类成...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