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2016年11月营销师成绩查询 正文

2016年11月营销师成绩查询

2017-01-05 06:26:1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2016年11月12日CMA中文考试成绩查询流程

2016年11月12日CMA中文考试成绩查询流程

11月CMA的中文考试已经结束了,小伙伴们考得怎么样呢,是不是很想知道CMA考试成绩的查询方法呢?财###萃CMA老师带大家了解一下CMA中文考试成绩官网查询流程。

1.登录IMA英文网站

2.点击右上角的“Login”

Username通常会为您的会员号码;Password是指您注册时所设置的密码

如果您不知道您的Username和password,请单击红色字样

3.在方框里输入您注册IMA所使用的邮箱地址

4.单击左边的按钮

5.出现界面,点击:OK

6.您所填写的邮箱会收到一封来自的邮件(如果收件箱里没有,请查看一下垃圾箱).邮件的内容是一个连接,请您点击这个连接机会出现如下界面,这个步骤是提示您设置您的新密码。请确保两次输入的值是一样的,之后点击setnewpassword

7.您会进入自己已经登录的状态下的主页面,右上角是您自己的信息

点击MyProfile.(如果您没有看到myprofile)请先

点击logout,在点击login重新登录

8.点击MyProfile之后就会进入您自己的个人信息界面

这个界面您会看到您的会员号(IMACustomerNumber)

请把鼠标的指针移动到左边的MyProfile字样处,会自动弹出一个可选框。点击第六个Transcriptinformation,您的成绩就会出现了。

篇二:2016年11月时评汇总

时评汇总(11月初编,15、16班专用)

一、关于“网红”

第一篇:“网红”不该沦为低俗的“代名词”

有人说,这是一个“红生万物”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红人,出现“网红”产业,兴起“网红”经济。很多青少年,甚至竟将“网红”定位为将来最期望的职业。

客观地说,“网红”也不是洪水猛兽。这个时代,站在互联网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何况是有看点、有炒点的“网红”呢?社会原子化、娱乐疯魔化,价值的多元、舆论的分野??给了“网红”勃兴与风靡的最佳土壤。三观正、有节操,“网红”也可以“最美”;可一旦陷入眼球经济的“名利场”,这个时候,资本只要稍稍抛个媚眼,“网红”经济就容易走火入魔。

当下,“网红”乱象丛生,涉毒、涉暴、低俗、色情、骗局、谣言??,难以言尽,尤以网络直播为甚。2016年,中国网络直播迅猛发展,境内各类网络直播平台已达400余家,一些大型网络直播平台注册用户过亿,月活跃用户超千万。然而,低俗、色情等内容屡禁不止。8月27日,央视以 “网络直播的‘黄’与‘黑’” 为题进行了长达十五分钟的专题报道,喵播、熊猫TV、虎牙等著名直播平台因传播低俗色情内容,以及弄虚作假存在利益捆绑等黑幕赫然在列。为了红,真是蛮拼的:法律的底线不要了、道德的底裤也不穿了,少数“网红”以网络技术为引擎,将文明社会向后逆转数百年——要么身体诱惑、要么疯狂飙车、要么猥琐搭讪,各自在贩卖三俗的路上越走越远。

当耻感成为流俗的笑点,“网红”带坏的,就不只是小孩子的职业志向。一来,它无情消解了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与正能量。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早就表达了对这种泛娱乐文化肆虐的警示与忧虑。如果一切都被“网红”文化解构,是非界限含混、美丑面目不清,怎么开心怎么玩,怎么“出位”怎么博,那网络狂欢就成了另一种精神层面的金迷纸醉。

二来,它为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等市侩思维提供了堂而皇之的样板,宣扬并复活了本该成为过街之鼠的拜金主义、媚俗主义等。一夜蹿红、一朝暴利,浮躁心态在“网红”暴发户思维中演绎着另类的“人生巅峰之路”。温文敦厚的公民理性,刚毅铿锵的公序良俗,都会在“网红”经济的变现思维中遭遇纠缠不休的挑衅。

此外,一味迎合、只有夸张的“网红”路线,也在嘲讽着华夏文化的精神与风骨;尤其是在公共事件与公共利益上,少数“网红”故弄玄虚的声音、偏激极端的话语,戕害的是社会秩序的安全与稳定。

对于当下的各种“网红”乱象,监管要管、平台要治,而“网红”们更当自重自强。无论是有形的“网红公约”、抑或是无形的规则力量,“网红”和平台若能恪守道德与文明的底线,遵守法律法规的“红线”,在眼前利益的诱惑下“不畏浮云遮望眼”,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能擘画出中国“网红”版图的新天。一句话,网红不该沦为低俗的“代名词”,自制力与自洁力当成为“网红”现象的“标配”。

第二篇:依法治理“低俗网红”是当务之急

看看papi酱,上上斗鱼网;每天写弹幕,刷屏送礼忙。你没看错,这不只是一个宅男的生活,也是许多“00后”“90后”乃至更大年龄网友的日常爱好。

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以网络直播为支点带动起的一条完整产业链,已逐步成形。产业链下游的消费者,是一批持有大量虚拟财产的“网络高富帅”。据文化部统计,我国网络直播平台用户量

已达到2亿人;而在产业链上游,除了互联网资本大鳄之间你争我抢、划分地盘之外,还催生出一个崭新的行当——职业“网红”。

然而伴随职业化“网红”的,还有令人瞠目结舌的野蛮生长。从“直播造孩子”到满口黄段子,从衣着十分暴露到行为太夸张,不少网红的节目以色情和暴力为底色,以谎言和虚无为导向,一次次刷新了人们对道德沦丧的认知。为了金钱,低俗“网红”使出层出不穷的花样,玩出复杂多变的套路,甚至冲破法律底线,令网友直呼“城会玩”“太心跳”。一时间,“网络直播元年”竟成为“很黄很暴力的起点”。

作为刚刚升起的“产业朝阳”,网络直播行业尚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行业自律规范。网络直播的整个市场,正如初生的婴孩,长期浸淫于污浊的环境中,致畸致残,令人扼腕。针对如此席卷全行业的“网红乱象”,政府正以零容忍的态度加以整治。因此,2016年同样也是“治理网络直播元年”。网信办、公安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等相关部门,频频出手,强化监管,快速调查,严厉惩处,关闭了一批屡教不改的直播平台,处理了一群顽固不化的“低俗网红”,大快人心。

在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初期,管理部门只有通过迅雷不及掩耳的反应、绝不姑息的态度、雷霆万钧的手段,方能维持行业内部的稳定和秩序,为其未来发展创造空间。而从长期来看,任何市场的有效运转,又都离不开法律的调节,更不能缺少行业内部的自我规范。因此在对低俗“网红”严惩不贷的同时,又必须谋划长远,考虑全面,从法治的角度构建健康、完善、有序的网络直播行业市场,形成行业内部行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网络直播是新兴产业,“网红”也并不天然是低俗、无聊的代名词。倡导读书的罗振宇,通晓财经历史的吴晓波,擅长演讲的罗永浩,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公共价值与商业利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可见,在“网红”引发广泛争议的同时,我们更珍爱那些展现平凡的坚守、异样的坚强、与众不同的善良、绵泽众生的智慧等“网红”。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上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面对当下一些低俗“网红”、直播乱象,既要充分利用依法严惩这把“野火”,烧尽败叶劣根净化环境,也要本着培养网络空间文化土壤、净化网络空间文化氛围的目标,在法治轨道上,构建起新时代的网络精神家园!

第三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中国有多少“网红”?《2016中国网红经济白皮书》一项调查统计显示,“网红”人数目前已超过100万,八成以上是女性,清一色的锥子脸、高鼻梁、尖下巴。另有调查称,一些“网红”年入百万不是问题,超过54%的受调查的95后称,渴望当主播、当“网红”,可见,在年轻一代中,想要成为“网红”已成为群体现象。

不知从何时起,“网红”“闯入”大众生活,各类“网红”铺天盖地,“网红”现象成为公共话题。每个人都握有自己的“人生剧本”,梦想当“网红”并无不可。问题是,今天,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是不是制造点名气就是“网红”?是不是成为“网红”就可以将名气变现?是不是只要红了便不讲底线?不难想象,有些“网红”就像是口红,以为弄点动静,然后再搽脂抹粉就能招摇于世。越是众声喧哗,我们越需要冷静;越是“网红”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们越需要重新定义“网红”。明乎此,不是所有的“网红”都能成为偶像,更不是当上了“网红”就可以任性无节操。

有一类人也是“网红”,比如“最美妈妈”吴菊萍——当两岁女孩突然从10楼高空坠落,刹那间,身为路人的她毫不犹豫冲过去,徒手抱接,孩子得救,她的手臂被撞成粉碎性骨折。再比如“最美教师”

张丽莉——学生差点被撞,生死关头,她奋力一推,学生有惊无险,她却受伤,后被截去双腿。无论吴菊萍还是张丽莉,她们都是普通人,但是,在考验面前不踌躇,在痛苦面前不退步,其壮举,触摸到人们的灵魂深处,复苏了人们内心的柔软,一时间她们名满天下,赢得了世人尊重。

还有一类“网红”,比如有“布鞋院士”之美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李院士生活素朴,淡泊名利,课堂上的一副朴素打扮,让无数网友为之点赞。习总书记说过,“希望广大院士善养浩然之气,发扬我国科技界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在攻坚克难、崇德向善中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李小文就是这样的院士,他成为“网红”,并不偶然。

此外,还有新晋“网红”——奥运选手傅园慧。她的鬼马精灵,她的奋力拼搏,以及面对压力时的举重若轻,也使她迅速成为“网红”,可谓实力圈粉。原因在哪里?有官员道出了真谛:傅园慧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和欣喜正是对享受体育运动、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是体育运动中最能感染和打动人心的一种力量。诚然,这种自信开朗不是装出来的,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运动员对体育精神的深刻理解。傅园慧成为“网红”,势必感染更多人热爱体育、拥抱体育精神。

我们激赏吴菊萍、张丽莉、李小文、傅园慧??首先是因为他们向社会提供了美好的人性和真善美,还因为我们需要并相信这种美好。追求美好、舒展美好,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明亮和温暖,我们这个社会才能更有希望。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这样的“网红”才是真正的“网红”,有思想,不庸俗;有积极价值,而无现实钻营。

必须提及的是,像吴菊萍、张丽莉等“网红”,不是制造出来的,不是靠“碰瓷”碰出来的,也不是靠炒作营销出来的,他们不是沽名钓誉之徒。他们成为“网红”极其偶然,惟其偶然,才更真实;惟其不刻意,才见人格高度。因此,与一般汲汲于名气变现的“网红”不同,他们才是我们这个社会默默运行的道德底盘,不想出名却出了名,没想到出名却名扬神州,他们是真正的“网红”,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伟大的时代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需要真正的“网红”,也需要那些能够带给我们精神鼓舞的人成为“网红”。坚守美好,在平凡的世界做好自己,我们都能成为“网红”。

二、关于“布鞋院士”

第一篇: “布鞋院士”李小文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2015年1月11日晚上,北京师范大学发布讣告,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10日13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新华社发表悼文表示:世间再无扫地僧。北京师范大学发讣告称,遵照李小文先生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

“布鞋院士”从此逝,世间再无“扫地僧”。那个一袭黑衣、光脚穿布鞋,被网友赞为“扫地僧”的“布鞋院士”李小文,离开我们远去了。作为我国遥感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中科院院士李小文被普通公众所熟知,源于那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在世俗的眼光中,堂堂中科院院士、遥感领域的“泰斗”人物,居然只穿着布衣布鞋,不明就里的人完全看不出他是遥感领域的“泰斗”,即便他在国际遥测界也赫赫有名。他的本色随性,他的素心侠气,在当下的浮华喧嚣中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如今“布鞋院士”李小文远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遗产”?

对学术科研的砥砺坚守,对科学教育理念的自觉践行。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费赴美留学生,读书、留学、归国,在遥感领域的砥砺跋涉,成为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973项目“地球表

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为我国遥感领域的发展做出开拓性贡献。自觉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用古诗词形象化诠释复杂的遥感理论知识,用“打赌”的方式让学生勇于尝试,提出老师的合格标准是“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高风侠骨、本色随性”是学生对他的评价。在当下不乏浮华喧嚣的世俗风气中,他把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做了很好的诠释。

随性旷达的个人作风,返璞归真的人生意境。他说自己最喜欢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的主人公令狐冲,他在博客中自称“老邪”,他与学生们的QQ群取名“桃花岛”。布衣布鞋、好酒旷达,普通的着装,随和的性格,跟人们心目中的“院士”装束举止格格不入。他的博客中既有普普通通的生活点滴采撷,也有高端深入的专业知识探讨。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博客空间里,他的为人处世一向建立在平等的姿态和尊重的基础上。那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让他“爆红”之后,面对众多媒体采访,他希望“冷一冷”;他捐助津贴设立学术基金推动学术发展,设立助学金支持青年师生进步。他因病错过的“感动师大”人物评选活动授予他的颁奖词“一点素心,三分侠气,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刻画出一代学人的耿介本色。

从李小文院士的性情来看,“布鞋院士”走红实非其所愿。在周围的人眼中,他光脚穿布鞋等朴素装束实在算不上“新闻”,他们都习以为常了,更令他们钦佩敬仰的是李小文院士在科研、育人中的不同流俗与砥砺坚守。但在普通人的眼中,“光脚穿布鞋”显然跟院士身份格格不入。这也难怪,当下浮躁喧嚣的风气难免使人们形成“思维惯性”,但这种思维惯性遇到李小文就失效了。简约纯粹、返璞归真,“布鞋院士”李小文不为物质利益所动的学术精神、不为人世流俗所惑的纯粹精神,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是一种可贵的人格坚守,是对纯净的学人精神信仰的守望。如媒体所言,李小文院士“简约朴素的形象与朴实无华的谈吐,实在是我们与纯粹的一次邂逅”,是社会对学界弥足珍贵的真性情的回望与期冀。简约纯粹,这无疑是李小文院士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

第二篇: “布鞋院士”让网络猎奇化为崇敬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大教授李小文被推到了聚光灯下。“布鞋院士”、“扫地僧”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10日下午,噩耗传来,李小文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67岁。李小文院士的家人不希望给大家添麻烦,所以一切丧事从简。(据《京华时报》)

匆匆遇见,又猝然离去,因布鞋一夜爆红,因学识为人铭记??凡此种种,或许便是李小文留给大众舆论的大致印象。一位科学家,却由于一身独特的行头扮相,而成了被围观、被致敬的对象。这之后,各种挖掘爬梳,我们才知道其学术成就之可观巨大。那么,该怎样理解这个故事呢?学者的孤独落寞,意外地被消解在了猎奇的聚光灯下、追捧的点赞声里——这是幸抑或不幸?当所有人都在缅怀李小文,他们所念兹在兹的,到底是什么?

学者群体整体形象恶化的当下,李小文当然是殊为不易的“特殊一个”。无论是其朴素不羁的穿扮,还是成绩斐然的治学经历,都符合公众对“杰出科学家”理所当然的想象。甚至,在一种惯用的“对比论证”的叙事路径内,李小文索性被塑造成伫立在“无德专家”、“平庸学者”对面的伟岸形象。一言以蔽之,李小文身上,似乎总是流淌着一份古典的学人精神,闪耀着某种独特的人格光芒。只是,这仍旧不足以解释事情的全部。

德行兼备、贡献甚大的李小文,固然难能可贵,可这类人当真稀缺到,每一次出现都要引发舆论轰动的地步吗?李小文般的学者的确不常见。可这恰恰是因为,这一类人往往专注于自己的志业,以致长久游离在公众视野之外。就此而言,李小文引起网络的关注,十足是一个机缘巧合的意外。也许,人们所着迷

不已的,不仅仅是故事主人公的其言其行,也是这个相遇故事的本身。源于故事生发出的世俗世界与学术领域,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关联。

专业的科学研究,素来笼罩在神秘的光环之下。但,由于布鞋院士的一夜爆红,我们得以有理由、有切口,窥见科学世界的一隅。被媒体列出的一系列和李小文有关的研究成果、科学术语,尽管不被公众所熟识,却依然具有与生俱来的吸引力。之于此,人们以“扫地僧”、“技术宅男”等话语措辞,来表达内心的膜拜情结。可以说,这是一种天性使然的智力崇拜,是对所谓“反智”流行病的民间纠偏。

一直以来,舆论惯常的议题设置,总是与科学、学术、学人稍显疏远。久而久之,公众反倒积累了强烈的窥视欲望,而布鞋院士恰好在无意中,扮演了其中的媒介角色。在个人魅力之外,李小文所以令人念念不忘,更在于他为科学话题的世俗化表达,找到了一条有效的路径。这一切虽似巧合,却是一个精彩的巧合??如今,当我们缅怀一位逝去的杰出学者,也便是向那些不朽的人格,以及科学价值本身,致上一份心意。

第三篇: “大师”稀缺感因何愈发厚重

10日下午,人誉“扫地僧”、“布鞋大师”的李小文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北师大地遥学院负责人表示,李小文院士的家人不希望给大家添麻烦,所以一切丧事从简。

有人说李小文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曾因为驳姚文元的《评海瑞罢官》而受批斗;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他总觉得花了老百姓很多钱,不回国问心有愧;后来,他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被人尊称“布鞋大师”、“扫地僧”。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像注视“扫地僧”一样仰望他,但他却再次刻意躲避镜头。而今,噩耗传来,当世间再无“扫地僧”,当大师一个个离开,在寄托“先生一路走好”的烛光里,人们对大师的稀缺感也愈发厚重。

其实,早在季羡林和任继愈先生离世之时,这种现象就曾出现过。彼时,很多人像悼念亲人一样,用眼泪缅怀两位老者。这些已经离世的老人都是做研究的老者,“板凳甘坐十年冷”是他们的共性。并且,他们不仅会做研究,而且为人低调。对于社会而言,他们具有稀缺属性。因为任何时代总不缺赶热潮的人,缺的是甘坐一辈子冷板凳的人。

在今天的中国,做研究的人并不少。比如,我们常说的博士研究生就是其中的主要群体,并且我们早已是博士年产量最多的国家。在博士数量“大跃进”的现实语境中,人们已经产生了一种“博士”无处不在的错觉。然而,博士虽多,他们中很多人和大师相比却存在云泥之别。

一方面,就学术研究而言,他们身上有不少“槽点”。哲学泰斗任继愈先生在2005年时就说过,近10年来我国博士生论文的质量在下滑。比如,众所周知,在新闻领域,很多博士做的研究就不是理论引导实践。为了评职称,他们狂刷论文、专著数量,但这些文字又没多少营养价值。因为出的书没人买,他们甚至还会在课堂上向学生兜售,还会制造“一鸣惊人”式的笑话。

而就教学而言,大师上课,学生常常会济济一堂。而有些博士上课,却只能假借“点到”机制,倒逼学生上课。他们不仅不以为耻,而且一口咬定学生不来上课是因为学生懒。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博士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当官”,有的可以直接获得“房子”,有的可以成为某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所以,想读博的人越来越多,但他们并不是因为爱搞学术。这类博士的举动不仅是在自毁,也在毁一个圈子的名声,更会增强人们对大师的缅怀感。

毫无疑问,当“扫地僧”在一个时代里碰上“伪儒群”,会让人产生鹤立鸡群的感官效果。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他喜欢这样的人:质朴、淳厚、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不阿谀奉承,不人前一面、

篇三:2016年11月30日

2016年11月30日

一、填空

1.90平方厘米=( )平方米

4.3公顷=()平方米

6.2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600平方分米 =( )平方米

28000 平方米=( ) 公顷 2500千克=( )吨

二、应用题

1、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它的底是12.5分米,高是7.8分米。每平方米玻璃的价钱是68元,买这块玻璃要用多少钱?

2.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西瓜地,底长22.6米,高18米,假如平均每平方

米栽西瓜苗45棵,共栽多少棵?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分米,底是12分米,高是多少?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它高是0.9分米,底是多少分米?


2016年11月营销师成绩查询》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29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2016年11月营销师成绩查询
相关文章
  • 2016年11月营销师成绩查询

    2016年11月12日CMA中文考试成绩查询流程2016年11月12日CMA中文考试成绩查询流程11月CMA的中文考试已经结束了,小伙伴们考得怎么样呢,是不是很想知道CMA考试成绩的查询方法呢?财...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