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沉疴宿疾 正文

沉疴宿疾

2016-12-11 10:50:09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沉疴宿疾,纺织服装行业为何一直在模仿?

龙源期刊网 .cn

沉疴宿疾,纺织服装行业为何一直在模仿? 作者:程醉

来源:《中国纤检》2015年第08期

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这30多年的过程中,纺织服装行业也在风风雨雨中不断成长、发展并壮大起来。“中国创造”、“行业创新”等等口号对于我国服装企业来说早已是耳熟能详。然而,有一个叫黑格尔的外国人告诉我们说“熟知非真知”。服装行业的创新显然已经不是停留在把一件产品做得另类一些的初级阶段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目前我国服装行业的“创新”更应该是,包括了理论构想、观念转变、价值更替以及生产技术工艺革新等诸多方面的一个系统性创新工程;是我国服装行业参与者们在其精神领域中,更高层次的创造性活动、创新性思维在整个服装产业链上的具体表现形式。

方今之急,在于人才

总的来说所谓服装行业的人才,应该是一个涵盖面较大,涉及整个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从业者的整体概念。过去,在我们谈到服装人才的时候,潜意识里必然会想到服装企业的老总、服装设计师、纺织服装院校的教授等等群体。然而“万丈高楼平地起”,实际上就算是一个技术纯熟的挡车工,或者是一个能说会道的服装导购员等技术工人也应该被看做是服装行业的人才之

一。而现实中,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目前最缺乏的也正是这类熟练的技术工人。

但是,我们目前培养高素质纺织服装工人的方式和规则显然存在着诸多弊病。纺织服装工人的来源主要分为:其一是外来务工人员被同乡等关系带入这个行业,这当中仅有一小部分凭借自身的天分、努力和坚持最终成为一名熟练的技术工人。其二就是从遍布各地的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中直接进入纺织服装行业,这部分人能够安心工作并最终成为熟练技术工人的比例则更小。

实际上,不论从哪一种渠道进入纺织服装行业的群体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年轻的外来务工人员,一般而言多是初中毕业便开始走上工作岗位。由于文化水平偏低,接受能力相对较慢,因此干起活来就更为吃力。众所周知,纺织服装企业中几乎每一个工种的特点都是苦、累、脏。同时,目前“外面”灯红酒绿的世界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诱惑力又相当大。所以,很多这种外来务工人员刚刚把技术学会了一点皮毛,便因为贪玩、经不起诱惑和待遇收入较低等原因选择了离开纺织服装企业。

另外一类就是通过了初步职业技术知识学习的毕业生。这几年,在国家提倡鼓励进行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一般的地级市都成立了职业技术学院。这些拿着专科文凭走进纺织服装企业的年轻人,不缺知识、文化,但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由于拥有所谓“科班出身”的经历,他们多少会对自己的能力过高评估,总是希望一到车间最起

篇二:词语

成语篇 阿谀逢迎 阿谀奉承 阿谀取容 哀哀父母 哀哀欲绝 哀兵必胜 哀而不伤 哀感天地 哀感顽艳 哀感中年 哀告宾服 哀鸿遍地 哀鸿遍野 哀毁骨立 哀毁瘠立 哀梨蒸食 哀莫大于心死 哀声叹气 哀丝豪竹 哀思如潮 哀天叫地 哀痛欲绝 唉声叹气 挨冻受饿 八面玲珑 八面驶风 八面受敌 八面威风 八面莹澈 八面圆通 八面张罗 八难三灾 八万四千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八音迭奏 八音遏密 八珍玉食 八字打开 八字没见一撇 八字没一撇

巴巴劫劫 巴巴结结 巴高望上 巴高枝儿 巴前算后 巴人下里 巴三览四 白发丹心 白发红颜 白发千丈 白发青衫 白发朱颜 白饭青刍 白骨露野 白骨再肉 白圭之玷 白黑不分 白黑颠倒 白黑分明 白虹贯日 白华之怨 白话八股 白袷蓝衫 白驹过隙 白驹空谷 白蜡明经 白浪掀天 白龙鱼服 白旄黄钺 白眉赤眼 白面儒冠 白面儒生 白面书郎 白面书生 北辙南辕 贝阙珠宫 备尝艰苦 备尝辛苦 备而不用 备位充数 背暗投明 背碑覆局 背本就末

背城借一 背城一战 背道而驰 背恩负义 背恩弃义 背恩忘义 背腹受敌 背公向私 背公营私 背惠食言 背井离乡 背盟败约 背前面后 背曲腰躬 背曲腰弯 背若芒刺 背山起楼 背生芒刺 背水一战 背乡离井 背信弃义 背义负恩 背义负信 闭合思过 闭合自责 闭户读书 闭境自守 闭口捕舌 闭口不言 闭口藏舌 闭口结舌 闭口无言 闭门不出 闭门不纳 闭门读书 闭门羹 闭门酣歌 闭门合辙 闭门墐户 闭门觅句 变古易俗 变故易常 变化不测

变化不穷 变化多端 变化莫测 变化如神 变化无常 变化无穷 病从口入 病骨支离 病国殃民 病急乱投医 病民蛊国 病民害国 病魔缠身 病染膏肓 病入膏肓 病入骨髓 不安于位 不按君臣 不拔一毛 不拔之志 不白之冤 不败之地 不卑不亢 不辟斧钺 不避斧钺 不避艰险 不二法门 不乏其人 不乏先例 不法常可 不法古不修今 不悱不发 不废江河 不费吹灰之力 不费之惠 不分彼此 不分伯仲 不分青白 不分青红皂白 不分胜负 不分轩轾 不分玉石 不分皂白 不分畛域

不情之请 不求甚解 不求闻达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屈不挠 不染一尘 不仁不义 不忍卒读 不日不月 不容分说 不遗余力 不以辞害志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 不以人废言 不以为耻 不以为奇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义之财 不亦乐乎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不赞一词 不择生冷 不择手段 才薄智浅 才大难用 才大如海 才德兼备 才短气粗 才短思涩 才多识寡 才高八斗 才高七步 才高气清 才高识远 才高行厚 才高行洁 才高意广 才高运蹇 才贯二酉 材茂行絜

篇三:解释

【解释】:疾:病患;劲:有力量,坚韧。对治风湿疾患症下药,知道草药的作用!

比喻:对症下药!(唐朝的风湿疾患治疗/预防方面被重视,唐装:日本和服,有预防腰托的作用,至今保持原貌)

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也作疾风知劲草

出 处: 《东观汉记·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示 例: 被坚执锐,或有其人,~,岁寒方验。(《周书·裴宽传》)

【出自01】:《东观汉记·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出自02】《旧唐书. 萧瑀传》:板荡识诚臣(板,字亦作版),“疾风知劲草(劲音颈),板荡识诚臣”,出自李世民赐萧瑀

《旧唐书. 萧瑀传》:太宗尝从容谓房玄龄曰:「萧瑀大业之日,进谏隋主,出为河池郡守。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瑀顿首拜谢。太宗又曰:「武德六年以後,太上皇有废立之心而不之定也,我当此日,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因赐瑀诗曰:「疾风知劲草,版荡识诚臣。」又谓瑀曰:「卿之守道耿介,古人无以过也。然而善恶太明,亦有时而失。」瑀再拜谢曰:「臣特蒙诫训,又许臣以忠谅,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魏徵进而言曰:「臣有逆众以执法,明主恕之以忠;臣有孤特以执节,明主恕之以劲。昔闻其言,今覩其实,萧瑀不遇明圣,必及於难!」太宗悦其言。

【注释】

1. 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李渊之次子。“祖有德,宗有功”,因以为号。

2. 房玄龄,秦王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

3. 大业,隋炀帝杨广之年号:公元六零五年至公元六一八年。

4. 河池郡郡治,今陕西省凤县凤州镇。

5. 剖心之祸,殷纣暴虐,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史记. 殷本纪》:比干见微子去,箕子狂,乃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进谏不去者三日。纣问:『何以自持?』比干曰:『修善行仁,以义自持。』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诸?』遂杀比干,刳视其心也。」今河南省淇县(殷虚,朝歌),有多处纣都遗迹。

6. 北叟失马,《淮南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7. 太上皇,李渊,李世民之父,年号武德。

8. 不为兄弟所容,在十八学士拥戴之下,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长子李建成、第四子李元吉,被杀。

9. 版荡,字亦作板荡,《诗.大雅.板》和《诗.大雅.荡》之篇名。

10. 善恶太明,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1. 忠谅。《尔雅》:谅,信也。《左传.鲁僖公九年》: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晋杜预注云:往,死者。居,生者。耦,两也。

12. 逆众以执法。逆,违也。执,持也、守也。法,则也。

13. 孤特以执节。《周易》: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礼记. 儒行》: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鷙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说文》:节,竹节也,又操也,《左传.成十五年》: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14. 明主恕之以劲。劲音颈,《说文》:强也。《广韵》:健也。《增韵》:坚也,遒也。

《左传.宣十二年》:中权後劲。

【示例】:俗语说:“~。”经过这一段不平凡的日子,人们对于前进的道路是看得更加清楚了,信心也更加坚定了。◎峻青《瑞雪图》

【英文解释】the force of the wind tests the strength of the grass <only the toughest grass can stand the strongest wind>

【日语解释】困难(こんなん)にあってはじめて真価(しんか)が现(あらわ)れる

【近义词】:烈火真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语法】:动宾式;作主语、状语;含褒义

【相关成语】疾风迅雷疾风扫秋叶疾风暴雨疾风劲草疾风骤雨疾风甚雨疾风彰劲草

【成语接龙】忧愤成疾积忧成疾吊死问疾采薪之疾癣疥之疾疮疥之疾纤芥之疾畅叫扬疾偕生之疾沉疴宿疾百事大吉追悔何及缓不济急云次鳞集跻峰造极无所不尽其极昊天罔极避凶趋吉人神共嫉观者云集草偃风从草率从事草木愚夫草芥人命草庐三顾草菅人命草头天子草木知威草船借箭草木俱朽

【相关美德类成语】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行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7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8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8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87.仁者寿。——《论语·雍也》

88.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0.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9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9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9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97.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贵 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0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0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0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07.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0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庄子·山木》

敦 亲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14.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1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1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1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2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2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22.贫*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编辑本段历史典故

李世民写过一首有名的诗《赠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意思就是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性情勇猛的人,又如何懂得道义,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

这首诗对萧瑀的评价很高,对他的忠心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而萧瑀起初也是隋朝的官吏,后来投降了李世民,受到了重用,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

“板荡”一词典出《诗经·大雅》,其中有《板》《荡》两篇,写当时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贫苦,后来“板荡”便被用来形容天下大乱,局势动荡不安。《板》、《荡》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诗经·大雅》中的两篇。旧说《板》、《荡》二诗皆讽刺周厉王时代的政局混乱、危机四伏,后以此二诗篇名“板”、“荡”借代局势危难、社会动荡。

唐太宗李世民《赐萧禹》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后汉演义》第六十三回:“见危授命,大义凛然,虽死且不朽矣!语云:?板荡识忠臣!?信然!”此后“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成为中国古训名言、名联。

新朝末年,由于王莽在统治期间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经济上的混乱状态,法令苛细,徭役繁重,社会矛盾激化。公元17年,终于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西汉的皇族刘秀,乘机和兄长刘演起兵响应,加入绿林起义军。行军途中,有个名叫王霸的带领一批人来投奔刘秀,受到了刘秀的欢迎。后来,他跟随刘秀出战新军,建立了不少功勋。

不久,王霸因父亲年老体弱,辞别了刘秀回家待奉老父。后来刘秀率军又路过王霸老家的时候,特地去看望他。王霸深受感动,请求父亲让他离家再追随刘秀。他父亲深明大义,说:“既然刘将军如此看重你,你就跟他干下去吧,不要半途而废。”


沉疴宿疾》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36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沉疴宿疾
相关文章
  • 沉疴宿疾

    沉疴宿疾,纺织服装行业为何一直在模仿?龙源期刊网 cn沉疴宿疾,纺织服装行业为何一直在模仿?作者:程醉来源:《中国纤检》2015年第08期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这30多年的过程中,纺...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