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怎样养殖梭鱼 正文

怎样养殖梭鱼

2016-11-29 11:48:0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梭鱼的养殖技术

梭鱼的养殖知识

一、生态习性

梭鱼是温热带浅海上、中层鱼类,喜生活在沿海近岸、河口、海湾等咸淡水水域,也可随潮进入淡水中。梭鱼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海水、咸淡水和纯淡水中均能生活。梭鱼是喜暖性鱼类,但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也较广,梭鱼能在 1-30℃的水域中生活,最适水温为12-25℃,致死低温为一0.7℃。梭鱼对水温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在梭鱼人工育苗中,30天内水温从15.8℃逐渐增至30.2℃,并无不适表现,仔鱼能忍受7一9℃的日变化,未见不良影响。梭鱼对水质的改变也能较好适应,如梭鱼在溶解氧为0.9mg/L的水中仍能忍耐。

二、摄食习性

梭鱼的食性很广,属于以植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刮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一些丝状藻类、桡足类、多毛类、软体类和小型虾类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摄食如米糠、豆饼粉、花生饼粉、干水蚤以及人工配合饵料等。

梭鱼的摄食强度,有昼夜、季节、个体之间的差异。在日周期中,昼、夜均摄食,但通常在黎明前后及日落前后的摄食强度大于夜间;在生长周期中,体长20—40cm的梭鱼摄食强度大;在生殖期之前,摄食强度较大,食道和胃部总是充满食物,在生殖期和产卵洄游期,则很少摄食和不摄食。从季节上看,以春未夏初和秋季为摄食的旺盛季节,到了冬天,因水温降低,鱼进入越冬期,此时鱼摄食极少或停

止摄食。 三、疾病预防:梭鱼在养殖密度较低的情况下,病害发生概率较低,常见的疾病有肠炎病、水霉病等,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一是放养和捕捞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擦伤鱼体;二是要进行水体消毒,定期用

二溴海因消毒剂0.2克/立方米浓度进行全池泼洒以防病害的发生;三是要定期投喂无公害药饵,间隔15~20天,用大蒜头捣碎稀释后与饲料拌和制成药饵,添加量为饲料量的3%~10%,连续用3~5天,这样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虽然梭鱼的抵抗力很强但由于梭鱼病害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为了减少病害带来的养殖损失,必须要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要加强水质管理、科学合理的选择配合饲料、科学用药。

篇二:梭鱼淡水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梭鱼淡水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梭鱼(Liza haematocheila),又名赤眼鲻。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海水、咸淡水和淡水养殖的著名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肌间刺少、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是海、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据对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市场的调查,梭鱼活鱼平均价格在28元左右/kg,特别是其冷冻保鲜价格也在20元左右/kg。近年来,各地在梭鱼养殖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现将其养殖模式要点总结如下:

一、养殖条件

1.1环境条件

养殖鱼池周围没有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水量充沛,水质良好;进排水渠道畅通;运输道路出入方便;生产用电有保障。

1.2池塘条件

鱼池大小、形状无特殊要求,一般以面积8-15亩为宜。高产鱼池水深要在2.5米左右。

1.3配套设施

每亩按0.3千瓦的动力配备增氧机,如10亩左右的鱼池可配1台3千瓦或2台

1.5千瓦的增氧机。根据池塘面积大小,配1台或多台自动投料机。

二、苗种放养

2.1放养前准备

2.1.1苗种来源

一是收集海边捕捞的天然梭鱼苗,经培育和淡化,可直接进入淡水鱼池中养殖。二是来自人工育苗场培育的鱼苗。人工苗规格整齐,便于管理;天然苗价格相对低,但要彻底清除其中的肉食性野杂鱼类。

2.1.2池塘准备

苗种放养前,先对池塘进行清整与消毒。鱼塘清整就是修整池埂池坡,铲除鱼池四周杂草,清除塘中过多的淤泥,并充分曝晒池底。一般池底肥泥层保持在5-10cm为好。

池塘清毒就是要杀死鱼塘中的病菌和敌害生物。一般在鱼种下塘前10-15天前进行。常用清塘药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消毒时,鱼塘留水5~10cm,每亩撒入生石灰60公斤;或者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20~30克。清塘后三天加注新水,水位80-100cm。为防有害生物的入侵,加注新水时要用筛网过滤。

2.2放养模式

2.2.1 主养模式

一般3月中旬,亩均放养规格25-50克/尾的一龄梭鱼鱼种1000~1200尾;年底亩产梭鱼500~600kg。并根据池塘载鱼能力,还可搭配放养银鲫、花白鲢等其它鱼种。

2.2.2混养模式

亩均放养规格25-50克/尾的一龄梭鱼种400-600尾、规格40-60克/尾的异育银鲫500-800尾;并搭配花白鲢等鱼种或南美白对虾。

2.2.3一年两茬养殖模式

第1茬养梭鱼成鱼,春节前放养大规格鱼种。其中,放养的苗种规格:梭鱼150-250克/尾、花白鲢300-500克/尾、银鲫100-150克/尾。这样,6月上旬前几乎所有品种均达到上市规格。第2茬养殖在7月初开始,放养南美白对虾和梭鱼夏花等,也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养殖青虾等品种。

2.3放养技术

2.3.1 科学搭配养殖品种,提高池塘产出效益。

市场上不同鱼类的价格不一样,甚至相差很大,而它们在养殖过程中增同样体重所耗饲料成本却差不了多少。因此,根据当地水产品市场价格,在鱼池中套养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如银鲫、黄颡鱼、甲鱼、河蟹等,能提高池塘产出效益。

如考虑鱼类销售的季节性差价,则在年初放养鱼种时,同一品种的放养规格要拉大差距。比如,梭鱼在6-8月份的销售价格较高,因此,在年初放养梭鱼种时,规格为25-50克/尾和150-250克/尾的各放一部分;或者只放养大规格的鱼种,使这些鱼种养到6-8月份能达到上市规格,捕捞后再补放梭鱼夏花鱼种。通过轮捕轮放,提高池塘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2.3.2肥水消毒下塘,平衡温差。

鱼种放养前7-10天,亩施300-500公斤经过发酵后的畜禽粪肥作基肥,以培肥水质。从外地购入的苗种,要做好温差调节,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同时,鱼种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消毒5分钟后入池。

三、饲养管理

3.1饲料来源

梭鱼的食性很广,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菜粕粉、米糠、豆饼粉、花生饼粉、麸皮等都是养殖梭鱼的好饲料。但生产中以投喂人工配制的颗粒料为佳。颗粒料中粗蛋白含量要求达到28%-32%。使用颗粒料主要有三方面好处:一是营养全面,饲料利用率高,鱼类生长快;二是能降低劳动强度;三是能使鱼池水质保持良好,鱼不易生病。

3.2投喂方式

3.2.1投喂量

根据鱼池中实际载鱼量决定投料量。载鱼量的估算通过抽样的办法计算得出。当水温在15-20℃,日投喂量为存塘鱼重量的1-2%;水温20-25℃,控制在3-4%;水温为25℃以上时,控制在4-6%。日投喂量的多少,还应结合鱼类进食情况、天气状态等灵活把握。

3.2.2投料次数与时间

水温15℃以下,每天投料1-2次;15℃-25℃,每天投喂3次;25℃以上每天投喂4次。每天第一次投料时间从8点半开始,每天最后一次投料应在下午4点钟结束。每次投料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

3.2.3投料位置的选择

饲料实行定点投喂。投料点应选择在向阳、水底少淤泥的地方。否则,饲料投

到塘泥多的地方会被混入泥中,造成损失。

3.3水质管理

3.3.1自然加水、换水,调控水质

放养前,进水80-100cm,施肥培育水质。随着鱼体的生长,不断加注新鲜河水。一般每次加水10-15cm,直至加满。加满水后,每15-2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鱼池的20%;高温季节注满池水,并且10-15天需换水一次,换水量加大,约占1/3。保持池水“肥、活、嫩、爽”。

3.3.2 科学施肥,培育水质

施肥能增加鱼池浮游植物量,改善鱼池生态环境,提高鱼产量。除在鱼种放养前鱼池中堆放有机粪肥外,在7-9月里,每月应泼洒1次水溶性磷肥,每次每亩3-5公斤,时间选择在晴天上午9-10时进行。施过生石灰的池塘,应隔7-10天才能施磷肥。

3.3.3巧用增氧机,调节水质

鱼类生活在水中,需要消耗水体中溶解的氧气。鱼池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水体中很细小的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而来,小部分是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中。晴天中午水体上层溶解的氧气较多,下层较少,通过使用增氧机,可直接增加水中溶解氧的量,同时能改变水中氧气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并能将池底的有害气体释放出来。增氧机做到“三开”,晴天中午开机;阴天次日清晨开机;阴雨连绵或鱼多水肥呈现浮头前兆半夜早开机。“二不开”,傍晚不要开机;阴雨天白天不要开机。

3.3.4生物技术,改善水质

光合细菌能有效地改良池塘水质,加速营养物质循环,保护水生环境,从而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对有条件的养殖户,可在鱼池中投放光合细菌等有益菌种,改善水质。

3.4日常管理

“三分养,七分管”, 日常工作要做好“四勤“、“四防”。四勤:勤巡塘,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及时掌握水色变化和鱼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勤检查,察看鱼的吃食情况,做到合理投喂,让鱼吃好吃饱;勤清洁工作,及时清除塘中污物,捞去死鱼,保持塘水清洁;勤记录,做好生产管理记录,积累经验,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四防:及时做好防病、防害、防逃、防泛塘工作。

四、病害防治

鱼生活中水中,发病之初往往不易察觉;鱼病一旦发生,往往又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整个梭鱼养殖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认真落实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措施,重视池塘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强生产管理。鱼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特别在病害易发季节,要加强巡塘和检查,一旦发现鱼类活动有异常,应立即查找原因,有针对性采取防治措施。梭鱼养殖中常见病害举例:

4.1细菌性肠炎病

患病鱼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腹部有大量积水,轻压腹部有血黄色粘液外流。解剖鱼体,肠管发炎充血,肠壁弹性差,流行于热天。病鱼食欲下降,浮游水面,

行动迟缓,严重的出现死亡。

预防措施:彻底清塘,不投喂变质饲料,定期加注清水,开动增氧机,保持水质清新。发病季节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大蒜素2克、食盐200克拌饲料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3天。

治疗措施:平均水深1米的鱼池,每亩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800克,先将漂白粉溶于水,滤掉残渣,然后全池泼洒。同时,给鱼内服药饵,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呋喃唑酮1~3克拌入饲料,分2次投喂,连喂3~6天。此外,内服药也可选用市面上的肠炎灵、鱼服康等治疗肠炎病的药物。

4.2水霉病

水霉病,又叫肤霉病。由于水霉在淡水水域中广泛存在,当运输及捕捞过程中,体皮掉鳞,受机械损伤,水霉就从伤口侵入体表。当菌丝大量繁殖后,向体外成丛生长,似灰白色棉毛状,俗称“生毛”或白毛病,从鱼苗、鱼种到成鱼均可感染。水霉破坏鱼体组织,皮肤粘液增多,病鱼开始焦躁不安,以后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预防措施:除去池底过多淤泥,并做好鱼池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治疗措施:全池遍洒食盐及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1:1),使池水成万分之8的浓度。内服抗细菌的药(如磺胺类、呋喃类、抗生素等),以防细菌感染。

4.3 东方鱼虱病

病原体为东方鱼虱。寄生在鱼鳃及体表上,大小鱼都会感染。患此病的鱼极度不安,在水中狂游,食欲减退,体消瘦,严重时会出现死亡。

治疗措施: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如水深平均1米的鱼池,每亩晶体敌百虫的用量为150-250克。需要注意的是,虾、蟹对敌百虫敏感,因此如果鱼池中套养了这些品种,则敌百虫要慎用或禁用。

五、销售运输

根据生产管理规划、鱼类生长状况以及对市场价格的把握情况,及时组织在塘水产品的销售等工作。

梭鱼作为海水鱼品种,以活鱼形式销售价格更高。池塘中主养的梭鱼,常用的捕捞方法是干塘捕捞和拉网捕捞。干塘捕捞:只需将鱼池中的水排干,下塘捕捞。拉网捕捞:在捕前10天要减少饲料投喂量,捕前2-3天停食;并要拉网锻炼2-3次,拉网时速度要慢,不能让梭鱼窜动太激烈;正式拉网捕捞时,拉到剩余塘口面积三分之一时要停半小时左右,并开增氧机。

梭鱼捕捞上岸后,应立即放入准备好的网箱中冲水去污、增氧,梭鱼在网箱中要暂养1-2小时,让鱼排空肠道内粪便,保证运输水质清净。运前检查活鱼运输车装备情况,除不能漏水外,还要保证增氧系统正常运转;水箱中加入新鲜河水或井水,并按每立方水体的量加1公斤海水晶(浓缩的海水结晶)至活鱼运输车中,开启增氧系统,试气装备装鱼。装鱼前过秤要迅速,动作要轻快,尽量减少鱼体受伤。长途运输梭鱼,如能在中途换水,则鱼的成活率会更高。

在年底,对捕捞后不能上市销售的小规格鱼种,要做好并塘越冬的管理工作,梭鱼不耐低温,鱼种越冬时,要将池水加至1.8米以上。

六、效益分析

目前,梭鱼塘口价在18-22元/公斤,一般每增长1公斤梭鱼饲料成本在7.2~8.0元,以出塘较低价计算,一般主养和混养梭鱼塘口的效益亩均可达到3000元以上。

七、小结

1、梭鱼作为海水品种,能够在淡水中养成。其产品鲜活价格较高,而且其不同于其它淡水养殖品种的是另一个特点是,作为保鲜冷冻的梭鱼仍能以海水鱼品种的身份进入市场,并以较高的价格销售,其市场潜力大。

2、梭鱼生长速度快于银鲫,营养丰富,肌间刺少,商品鱼规格大小适中,特别是其当前市场价格好,养殖效益较高,适宜在垦区大部分农场养殖推广。

2012-09-17

篇三:梭鱼养殖技术

梭鱼养殖技术

一、人工港养

在选择好的地点人工挖沟筑港,兴修堤坝、建闸、辟滩,建设人工养鱼港,使那些无生产力的荒滩废地改造成有生产力的鱼港。

1.筑堤 根据地形在围港四周筑堤,堤的高度应超过最高潮水位1米以上。堤宽视具体需要而定,但至少也不应少于1米。坡度15度~70度,这样才能保证港内水位及防止鱼虾逃逸。

2.挖沟 挖沟常限于人力、物力,不能多挖,所以要合理布局。开挖若干纵横连通的水沟,一方面用于引潮纳苗,另一方面是使港内储足水,为鱼、虾创造适宜的栖息水域及洄游生长的场所。沟渠的深度、宽度依地势高低而定,但宁宽勿窄,宁深勿浅。渠沟一般分为四种:中心沟面对大闸,引潮纳苗,为鱼虾苗入港的主要渠道,水面要宽,水要深,一般宽6米~7米,深1.5米~2米;清水沟与中心沟平行,位于港的中央,沟深水清,宽3米~4米,深1.5米~2米,水面平稳,水温较恒定,为鱼虾栖息、生长及高温季节庇护的场所;横沟支沟由中心沟向两侧分开纵横的小沟,沟窄无定形,都是鱼虾畅游、上滩索饵、活动的通道;边缘沟围绕鱼港周围的小沟,用以排出积水,调节水量。中心沟与边缘沟要有一定坡度,以便进水、排水。

3.设闸 分大、中、小闸。大闸也称纳潮闸。设在港内水源畅通、地势较低、于中心沟近河端处,以便引入潮水纳鱼虾苗之用。中闸也叫旱闸,设在港内地势较高的地带,用以纳苗后引进河水调节港内水质、水量,一般高1.5米,宽1.5米~2米。小闸也称倒流闸或放水闸,高、宽各1米,建在边缘沟端,地势较低,与边缘沟相连接,用它排除港内积水,以引进新水使大闸继续纳苗、调节水质,增加港水肥力。为了在纳苗期提高纳苗量,有的在小闸之外添设一面大闸,进行双闸倒流纳苗。在生产中为了出苗、虾方便,在全港最低处清水沟近段设一个大小与中间相仿的出鱼闸,叫流箔闸,闸外装置流箔,放水流出以捕鱼虾。

4.辟滩 养鱼港面积很大,不能全部挖沟,沟外有宽广的浅滩,纳潮后会积水,成为鱼、虾索饵、活动的场所,即为鱼、虾的“牧场”。如人力允许,建港时最好进行辟滩清理,创造更好的牧场。

5.纳苗 由于咸淡水养殖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无论是天然港养或人工港养,从纳苗到收获,一般生产周期只有4至4个半月,必须预先做好充分准备和计划。4月底以前,对港地设施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进行清港溜沟,在涨潮时,提起全部闸门,放水入港,反复注排水3次~4次,冲洗港内积存盐碱和腐殖质,在开闸排水时冲疏大小沟渠。诱纳鱼、虾苗进港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必须具有操作闸门的技巧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从芒种到小暑是纳苗时期,鱼、虾苗随着潮流入港。纳苗可分为大闸纳苗,即涨潮时提大闸,水流入港内,鱼、虾苗则顺流而下入港,此时,流速要掌握大于鱼苗游速,以免已纳入的鱼、虾苗逃出。纳苗中期,港内鱼虾增多,且逐渐长大,游泳能力也增强,故再提闸纳苗时,闸外水位要高于港内水位7厘米以上,才能保证鱼、虾不致外逃。纳苗后期则应高出闸内水位10 厘米时才能提闸。同时在闸门的里边,插入八字箔,减少鱼、虾苗逃出的可能性,八字箔开口大小,应与进水的流速成正比。小闸诱苗,落潮时关大闸,提小闸,使港内的清水向外流出,流出的水温度较高,利于梭鱼顶流喜温习性,将苗引进小闸外沟中,这时部分鱼苗逆游入港,另有部分鱼苗集中于外沟,待潮上涨至港内水位相近时,小闸排出的水流速减缓,此时把小闸全部提起,这时鱼苗就可以全部从闸门入港,然后关闭小闸。因梭鱼苗具有逆流性与喜温性,因此小闸在纳梭鱼苗时的数量上经常超过大闸。

二、养殖管理

养殖期港内的水质、水温、水量等必须调节,适合鱼、虾生长,调节港内水质是港养的主要管理工作。常换水可保持良好的水质,同时换入新鲜水可带入活的生物饵料和增加水的肥力。港中磷酸盐的含量是决定水质肥瘦的主要条件之一。河水含有充足的磷酸盐类,在闭闸后,港内的含磷量逐日渐减,当下降到3毫克/ 升~4毫克/升以下,就要影响到游泳生物的生长,因此要适当放入部分河水。施肥是增加港中磷、氮等物质使水质肥沃的措施,以发酵后的人畜肥堆积在港内浅水处或盛入篮筐投放沟边,经数天浮游生物即可大量繁殖,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整个养殖期,港内水质保持清新、肥沃,pH7.6~8.5,比重 1.008~1.010,溶氧量5毫克/升~7毫克/升,含氮量4毫克/升~5毫克/升,含磷量0.4毫克/升~0.8毫克/升,对鱼虾的生长是比较理想的。在4个多月养殖期间,正值雨季,必须注意防汛,提前做好修堤补埝,检修堤闸工作。

三、收获

收获季节一般不宜迟过白露,因白露过后天气多变,鱼虾活动缓慢,不宜集中。天气寒冷鱼捕不完,鱼虾易冻死在港内,给捕捞带来困难,造成损失。收获常用渔具有流箔、套旋及其他一些网具。流箔用两层苇箔制成簸箕状的一种渔具,底层粗稀,上层细密,开口一端安置在流箔闸口面向水源处,流箔应放在事先用木桩打好的木架上,拔堤放水时,鱼虾随水流入流箔。此渔具渔法主要捕当年梭鱼、白虾。套旋也称“叫潮”“迷魂阵”,在港水渐排渐浅、鱼虾不能再入箔时,则需改用套旋。此渔法是用十余苇箔组成,设置于清水沟口处,先以引板在泥中插1条小缝,苇箔顺缝而下,形成易进不易出的鱼旋。生产时打开鱼闸,引潮入港,鱼遇新鲜水流即逆水而上,误入套旋中。此时要注意控制潮水进入的大小与缓急,调节直到水干、水净为止。这种渔具主要捕获梭鱼及少数杂鱼虾类。其他挖沟、掏坑及在闸门上采用锥形囊网、丝网和旋网等也是捕捞的有效渔具渔法。

四、池塘养殖

有两种形式,一种以淡水家鱼为主,混养10%~20%左右的梭鱼;一种以梭鱼为主,混养淡水家鱼。前一种养殖形式已被普遍采用,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后一种养殖形式由于单产较低,收益少,因此不被群众欢迎。

梭鱼主食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与家鱼混养不争食,还能利用草鱼粪便为饵。在成鱼阶段,除根据条件投喂一定商品饵料外,施以粪肥、绿肥或经过处理的污水、肥水,都能取得好的生产效果。一般每亩鱼池混养当年的梭鱼苗10%~20%或100尾~150尾,年底即可长到条重300克~400克。在不增加投饵、不影响其他养殖鱼产量的情况下,平均可增产25公斤~75公斤。亩产250公斤的混养比例:1龄梭鱼种200尾,2龄梭鱼种100尾~200尾,白鲢鱼种100尾,花鲢鱼种50尾,罗非鱼小片450尾;亩产500公斤的混养比例:1龄梭鱼种300尾,2龄梭鱼种500尾,白鲢鱼种240尾,草鱼鱼种 150尾,鳊鱼150尾,鲤鱼40尾。

五、海水鱼虾混养

在养虾池里混养、套养鱼类能提高虾池产量及经济效益。适宜在虾池里混养的鱼类主要有梭、鲻鱼及罗非鱼。在虾池中混养、套养梭鱼,可在不增加投饵量和不影响对虾产量的情况下,梭鱼养殖技术

六、盐田养殖

即“盐洼子”养殖。利用盐场贮水池养虾,梭鱼在此类养殖中产量占40%
怎样养殖梭鱼》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512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怎样养殖梭鱼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