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一言九鼎的历史典故 正文

一言九鼎的历史典故

2016-11-29 12:14:1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

关于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

【成语】: 一言九鼎

【拼音】: yī yán jiǔ dǐng

【解释】: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成语故事】: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篇二:一言九鼎的故事

一言九鼎的故事

【成语故事】公元前290年,秦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求援,楚王犹豫不决,平原君的食客毛遂执剑上殿,为楚王分析时局,楚王这才派兵救赵。事后平原君称赞毛遂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典故】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史记·平原君列传》

【释义】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篇三:王照宾《编演历史故事,浸润诚信教育》

编演历史故事,浸润诚信教育

——暨初中历史新道德教育实验案例实践与研究

县市区:肥城市

单位:肥城市安驾庄镇初级中学

姓名:王照宾

电子邮箱:fcwzb@163.com

编演历史故事,浸润诚信教育

——暨初中历史新道德教育实验案例实践与研究

【摘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初中历史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诚实守信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挖掘教材蕴含的诚信因素,改变教育方式,指导学生编演历史故事,学生深入其中,用史实说话,浸润诚实守信教育,并逐步转化为学生切切实实的思想行为表现。

一、问题产生

从小学过渡到中学,是每个中学生人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承前启后的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中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学习的能力和素质。但中学生涉世不深,还没有通过生活的经历、阅历来体验道德素养对一个人的生存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对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中学生的诚信现状是十分令人忧虑的:例如到图书室借书,拖了一两个月不还;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禁而不止;欺骗家长欺骗老师现象常有发生;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从家里取钱出去打游戏机等等。很少有学生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甚至是可耻的行为,也没有学生把这些现象与诚信或者个人道德品质联系起来。在与学生、教师及家长的座谈中,学生们并不讳言,老师们和家长的态度很是无奈,只好听之任之。

诚信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守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当代中学生的诚信缺失呢?

首先,社会大环境直接引诱和影响

中学生作为一个社会家庭中的群体,本质上还是由独立的个体组成的。虚假广告让人眼花缭乱;网吧、游戏机室到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三角债拖、欠、赖、偷税漏税,走私骗汇等等社会不诚信现象如此泛滥,社会的不文明、不道德之事也时有发生,久而久之,对中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是必然的。

其次,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中的偏执

中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只要能得高分,进名校,其他的诸如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被忽略的。殊不如,先成人后成才。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只“擅长”对孩子提出要勤奋、要多才多艺等等的要求,却漠视“做人”这一根本问题。诸如赌博、夫妻吵架斗殴、当

着孩子的面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丑事等,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养成带来极坏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只把追求高升学率当作根本的任务,而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即使是在德育教育上,也片面强调受教育者对社会负责,而忽视学生的生活细节和身边小事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环境,必然影响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

第三,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反思能力

当代中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从家庭到学校,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光明面与黑暗面、小事与大事之间的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同时由于他们缺乏理性思维和分析选择能力,也容易使他们将观察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误导他们失去诚信观念,甚至做出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老师、为社会做些什么,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二、徙木为信,体悟诚信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诚实守信教育资源,在初一年级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挖掘现有教材当中《徙木为信》的历史典故,指导学生编演历史故事,在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中,浸润诚实守信教育,并逐步转化成学生切切实实的思想行为表现。

【编演《徙木为信》历史故事】

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历史文献等各种渠道,查阅与《徙木为信》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在老师监督下设计并表演历史故事。

时间:公元前3世纪中期

地点:秦国咸阳南门外

人物:李甲:商鞅的卫士、刘乙(商鞅的秘书)、百姓甲、百姓乙、百姓丙 背景:战国时商鞅欲在秦国实行变法,但他担心自己的威望不足,难以取信于民,以致变法无法推行下去。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徙木为信。

(侍从甲扛一根木头上台)侍从甲:(独白)我叫李甲,是商鞅的贴身卫士。今日里不知商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叫我把这根三丈高的木头立在南门口,却又不告诉我做什么用。教我好生的耐闷啊!别人来询问,我该如何回答呢?

(百姓几个围上来)

百姓甲:这位领导,请问您把木头立在这里做什么用?

侍从甲:(装出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你不用打听,肯定有大用途,涉及到

国家机密,恕我不能多言。

(围拢上来的百姓马上散开了,却在一旁议论纷纷)

百姓甲:我猜可能是哪家失窃的东西,正在寻找失主呢。

百姓乙:荒谬,哪个不长眼的会为了一根值不了几个钱的木头背上偷窃的罪名?

百姓丙:有道理,但政府把木头立在这里到底想干什么呢?

(侍从乙手拿一张告示上台)侍从乙:(独白)我叫刘乙,是商君的秘书。商君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件简单的小事竟然巨额悬赏。十两黄金啊!我自告奋勇做这事,却被商鞅否决了,一定要把这事交给百姓做。财帛动人心啊,十两黄金啊,百姓还不抢着去做?闲话少说,还是赶紧把这件事落实了。

(侍从乙打马来到南门口)

侍从乙:重要告示:谁能把立在南门的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商君赏十两黄金。 百姓甲:十两黄金?这么多?我去。(说着就要上前扛木头)

百姓乙:(连忙拉住百姓甲)你太天真了,这么容易做的事就能得十两黄金?天下竟然有这样的好事?我估计是当官的当的太无聊了,来哄我们穷人开心的。

百姓丙:(一旁帮腔)想要黄金?牢里去要吧。别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哦。 (众人议论纷纷,却没有一人上前)

(侍从乙下,把冷场的情况报告给商鞅,商鞅决定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黄金) (侍从乙又拿一张告示上)

侍从乙:重要告示:有谁能把立在南门的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商君赏五十两黄金。

(众人又围上来,议论纷纷,想上又不敢上)

(百姓甲上前,向侍从乙询问)

百姓甲:领导,你确定这不是来愚弄我们穷百姓吧?

侍从乙:如果你能做到,绝不失信。

百姓甲:好,那我豁出去了。(走上前扛起木头往北门走去)

百姓甲把木头从南门扛到了北门,果然领到了五十两黄金。

独白:经过此事,百姓认为商君言出必信,商鞅主持的变法很快就在秦国推行开来。

教育产生的效果】

《徙木为信》的历史故事表演活动,学生身临其境,余犹未尽。此时,老师相机抛出一系列问题:商鞅立木赏金的用意是什么?“徙木为信”与商鞅变法的顺利实施有什么直接关系呢?鉴古知今,“徙木为信”的历史故事对当今社会有何教训和启示?作为我们中学生该怎么做?

学生深入思考,不难得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商鞅以此取信于万民, 能保证变法顺利实施,昭示了生活中凡是都应以信为重,言必行、行必果。徙木为信,说明了做事的决心和勇气,一切皆不可半途而废!

师结语: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结果周幽王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诚信教育的感想与体会

诚信作为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弘扬的一种美德,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其首要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诚信自然不可缺少。

在历史教学中,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如“徙木为信”、“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诚信因素,在尊重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思维规律的基础上,转换教育方式,创新性的编演历史故事剧,能让学生重返历史现场,与古人对话,身临其境般的感受诚信魅力,镜鉴当今,纵横联系,对比反差,用史实说话,以理服人,他们才会主动的放弃自己错误的看法与观点,诚信教育水到渠成。

初中历史教学开展诚信教育的注意事项:在教学中要做到适可而止,主题鲜明。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应该做到目的明确、主题鲜明,以教材的内容为基础,在合适的时机引入诚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把握好诚信教育的“度”,不能为了实施诚信教育而挤占大量的教学时间,也不能为了实施诚信教育,无限制的扩张诚信教育的内容,更不能将历史事实与诚信教育割裂开来,进行空洞的说教,这样不仅难以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将诚信教育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总而言之,诚信不仅仅是道德品质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是中


一言九鼎的历史典故》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522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一言九鼎的历史典故
相关文章
  • 一言九鼎的历史典故

    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关于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成语】:一言九鼎【拼音】:yīyánjiǔdǐng【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