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玉米皮手工制作 漂亮玫瑰花束的做法教程
将玉米皮对折,然后在下方捏住一个中心点。
将玉米皮缠绕,并用绳子固定好花柄。
最后,利用玉米皮原有的形状和弹性将其拨开,就能看到一朵漂亮的玫瑰了。
上色之后更是效果美翻,一起看看各色玉米皮玫瑰吧。
篇二:主题活动设计 《变废为宝—玉米皮的编织》
主题活动设计
《变废为宝—玉米皮的编织》
一、 活动背景
玉米是北方农村的主要农作物,“玉米皮”更是农村常见的一种废弃物,多数人家把玉米皮当柴烧或做肥料,其实玉米皮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那就是可以将它做成精美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这一用途,更不要提掌握这种技术的人数了。为了将这些宝贵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唤醒孩子们绿色环保的意识,并传承和发扬家乡的这门民间艺术,决定以“变废为宝—玉米皮的编织”为主题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并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时应注重本土性,尽量就地取材,根据社区实际,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并可以与地方课程结合起来考虑内容。我校所在镇周围是广大农村,玉米皮资源丰富且易得,可以做到就地取材,活动容易开展。
二、 活动目标
(一)设计思路
采用设计问卷,采访居民;上网、查阅书籍资料进行对比;实地考查中,了解实情等多种有效手段、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了解玉米皮编织品的发展,搜集有关玉米皮编织的历史知识、编织工艺及技术传承的现状等,激发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玉米皮编织品交易市场、手工艺厂等地的实地参观走访、调查问卷,采访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手工编织的魅力,了解手工编织这一技术的现状,提升学生对编织技术的兴趣,树立传承本镇手工编织的传统文化。
(二)活动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组合作搜集资料,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 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亲近生活,走进生活。
(3)在亲自编织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子课题,并能针对自己研究的主题在活动过程中通 过上网、查找书籍、采访调查,实地考查等方法,多渠道地了解玉米皮草编的发展史、制作工艺方法、分类及特点,以培养学生准确快速地搜集信息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2)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研究玉米皮编织的发展现状。并通过亲自制作实践,掌握简单的编织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关注身边生活、热爱生活的真实情感,增强学生自豪感。
(2)使学生懂得欣赏家乡传统的玉米皮编织技术,并培养他们热爱、继承传统文化的 思想感情,唤起学生对玉米皮编织产业及文化保护的重视,树立保护意识。
(3)使学生获得多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困难的品质,在活动中能自
主解决困难;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通过小组分工,培养主体参与意识和群体合作精神,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活动准备
(一)教师的准备
1.就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向六年级的学生做宣传。
2.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形式及要求做介绍,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落实教学内容,做好课件;布置一个手工艺品展览区,准备一些必备工具,如玉米皮若干、剪刀、纸篓等。
4.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并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为学生外出走访的安全提供保障。
5、与联系参观农家,做好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确定参观点。
(二)学生的准备
1.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玉米皮的编织。
2.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具体要求。
3.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家长等渠道初步了解编织。
四、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子课题,并能针对自己研究的主题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上网、查找书籍、采访等方法,自主探究,多渠道地了解玉米皮编织的现状和基本知识,最终掌握简单的编织技巧。
活动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主体参与意识和群体合作精神,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加强对家乡的热爱,形成资源有效利用的意识。
五、活动时长:一个月
六.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
七、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的生成与小组的确立
阶段目标
1.通过图片、视频等观赏,激发学生对玉米皮编织的探索兴趣,感受传统编织文化的魅力。
2.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子课题。
3.了解调查与实践是科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学生实践和老师的指导,初步学会做问卷调查、访问等基本的研究方法。
4.在老师指导下,学会制定活动方案,可以自主设计合适的小组活动方案。
活动时长:2个课时+1周课外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课,确立主题(第一课时)
1、出示课件,欣赏玉米皮编织成的手工艺品的图片
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漂亮的艺术品你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2、引入板书课题:变废为宝——玉米皮的编织
(二)归纳问题,确立子课题
1、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提出问题。
(1)课件播放玉米皮编织的视频。
师提问:“通过视频,你们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探究‘玉米皮编织’这个主题?”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①玉米皮编织的历史
②玉米皮编织品的分类及特点
③玉米皮编织的发展现状
④玉米皮手工制作的程序
2、交流、归类、筛选并确立子课题。
教师归纳学生的问题,共同研究确定4个子课题,将全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确立每个小组的组长,共同带领组员确定小组的实践课题。
第一小组研究的是:了解玉米皮编织的历史;
第二小组研究的是:收集玉米皮编织品、研究其分类及特点;
第三小组研究的是:参观手工艺品编织的农家,了解手工制作程序;
第四小组研究的是:玉米皮编织的发展现状。
(三) 制定活动方案(第二课时)
1、教师讲解设计活动方案的步骤、要求。
2、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要求明确活动时间及活动目标,分工到人。
3、小组汇报交流活动方案,进行方案论证。
4、教师对小组提交的活动方案进行指导更正,指导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5、小组修改、完善,最后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四)、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1、可邀请校外辅导员或专业人士辅导帮助。
2、时刻注意和其他组的交流协调。
3、注意多途径搜集资料,如电视传媒、上网、阅览书籍等。
4、采访人员要注意预约时间,文明礼貌,设计好访问提纲。
5、注意活动的安全和有效。
第二阶段:实地参观,资料的收集与呈现
阶段目标
1、通过实地参观,切身体会玉米皮编织的过程,激发对玉米皮编织的兴趣,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2、在不断搜集、整理的资料的过程中、真正掌握资料收集的方法,学会运用网络、书籍查找,学会设计问卷、访谈调查。
3、在评价中,为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通过自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自我的发展;通过他评,培养学生相互欣赏的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活动时长:1个课时+2周课外
活动过程
(一)实地参观
1、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观察点,现场观察玉米皮手工艺品的编织过程,初步体验编织。
(二)收集资料
1、教师指导学生按自己小组的研究内容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提示学生搜集资料的有效途径。
(1)上网搜索、查找有关资料
①主要教学生学会上网的基本知识和运用“google, baidu”等搜索引擎查询相关资料及图片,并能在信息技术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复制、粘贴,将所查资料保存在新建文档中。 ②指导学生课后去图书馆或书店查阅有关图书资料及图片。
(2)请教民间艺人,艺术老师
①在进行实地参观时,提示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②指导学生设计访谈提纲,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3)设计调查问卷
①教师讲解调查问卷的设计,指导学生设计自己小组的问卷
②指导学生选择调查对象:去商场或小饰品店实地采访、调查
2、指导学生写好研究记录、感悟和及时记录采访内容、活动成果。
(三)呈现资料
1、分组呈现研究结果,学生可选择多种不同方式进行展示,如:PPT、视频、诗朗诵、舞蹈等。
(1)第一小组的同学来交流玉米皮草编的历史。
(2)观赏第二小组同学收集的玉米皮编织品。
(3)第三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玉米皮手工制作程序。
(4)第四小组的同学介绍一下玉米皮草编的发展现状。
2、交流评价
(1)根据每组制定的评价标准,在成果展示后先由组长评价,然后组员自评。
(2)同学们向进行展示的小组提问,并进行交流。
(3)教师对每组进行评价。
第三阶段:自己动手,学习编织
阶段目标
1、通过亲手制作玉米皮编织品,掌握简单的编织技术。
2、通过亲手制作,更加深刻的体会传统编织的伟大魅力。
活动时长:1个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交流汇报,让我们对玉米皮草编的历史、分类和特点及制作的过程有了了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亲自体验一下编娃娃,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并传承家乡的独特技术技术,好吗?
(二)现场展示
1、请一位手工业者进入课堂,现场教学生编织。
2、课件出示制作步骤。给学生文字的提示。
3、亲手制作,可向手工艺者请教。
(三)作品展示
完成之后,组织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相互欣赏,评出最优奖。
第四阶段:评价与反思
阶段目标
篇三:简单实用的创意手工整理,喜欢的朋友快来
简单实用的创意手工整理,喜欢的朋友快来分享呦!!
《简单的玉米创意手工制作》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06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