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正文 本文移动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07-07 23:46:5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 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方法,提倡探索实验,改革常规教学,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并将方法应用于实践,从而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及实效性,实现“育人为本”,显的尤重要。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能力不是知识,而是需要不断培养和完善的一种素养。从世界范围看,我国学生从整体素质仍有不少弱点,集中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差。我国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培养模式单一、评价学生能力的手段片面、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弊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必须以不断加强知识创新培养逐步取代过去单一以传授旧有知识为主的教育培养模式,建立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创新能力应该如何培养?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教学方法影响创新能力培养,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教学中不给学生特定内容,而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是最大的。莱文同时认为,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化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指根据特定的事物,提出所有符合事物 要求的可能。通过发散思维可以提出各种想法和观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中,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对统一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出超乎寻常的见解,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迅速地表达出较多 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思维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引导,创新思维也是如此。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只有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在化学教学中形成创新思维。

  二、 化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以说一个人的想象力决定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努力给学生创造创新的气氛,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良好的创新品质是创新思维的基本要素之一,要勤奋,有耐心,淡泊名利,敢于冲破一切束缚,独立思考,善于与人合作,重视科学道德的培养,诚实、严谨,这就是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学起于思。民源于疑。”在教学中要创建一种师生心理相融、宽松和谐气氛来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要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的条条框框敢于质疑问难,对于学生的提问,即使是错误的或可笑的,也不要进行讽刺和挖苦,以免挫伤学生的求知积极性,而应该纠正、讨论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头脑中产生的微弱的创新火苗得以燃烧和壮大,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其不懈的追求中逐步形成创新的品质。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其同参与,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学生,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改进教法,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高中阶段是学生各种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高中教学中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有其重要性,也有其可行性。高中化学由于其学科的自身特点,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实施创新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发其创新潜力,提高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志龙,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理论与试验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2(10).

  [2]钟启泉,崔允口,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新课方案及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DavidG,Myers,张知勇,乐国安,侯玉波译,社会心理学(第8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9511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