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当代国际关系论文 正文 本文移动端:当代国际关系论文

当代国际关系论文

2017-05-04 05:52:2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当代国际关系论文

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

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如同许多国家关系一样,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一直是令人如雾里看花一般。

建国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中美关系一直保持着神秘的“不正常关系”。直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这才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20世纪70 年代末,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抓住机遇,促成中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至今,中美建交已走过50多个年头。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纵观70年代以来,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

学学科渗透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

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中美关系无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而中日关系也有着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中日关系一直都处于较重的地位,经济合作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说中日两国是互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中日经贸合作是中日两国利益的最大交汇点,是密切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在贸易方面,日本已连续11年保持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本来说,中国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回顾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得到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最终经过了长期积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向着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总体上保持了良好态势.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努力实现中日经贸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是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即使在中日两国之间出现政治方面的交涉,甚至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日关系已成为发展最快、交流最广、受重视程度最高的双边关系之一。但勿庸讳言,在中日两国的交往中,也出现了与“友好、合作”这一主流不协调的支流。它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中日目前的关系可以在三个问题上体现出来。

其一,在钓鱼岛的归属这一问题上,中日两国存在分歧。但从大局出发,20年前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两国领导人都同意将这一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但多年来,日本时常有一些右翼分子在钓鱼岛问题上进行挑衅。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成员一行7人乘船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设置灯塔。1997年5月6日,日本国会议员西村真悟在冲绳县一名议员及两名摄影师的陪同下登上钓鱼岛。5月7日日本政府决定,如果外国人无视日本政府的警告登上钓鱼岛,将被认为是非法入境,日本将用武力予以驱逐。近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特别是2012年以来姑息纵容右翼势力掀起“购岛”风波,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对于这一行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

对和强烈抗议。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其二,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那段不光彩历史,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愿也不敢正视。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其侵略罪行。他们的这些倒行逆施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伤害了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仅在90年代以来,日本一部分人在这一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就足以令人义愤填膺。76年前,侵华日军在我国南京市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惨无人道地杀害了30多万无辜的中国人民。对这一铁的事实,日本众议员石原慎太郎竟说,这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由此也可见日本极少数人歪曲历史已到了不顾事实、指鹿为马的地步。 谈到对历史的认识问题,不能不提日本政府参拜靖国神社。众所周知,靖国神社是供奉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甲级战犯和1000多名乙级、丙级战犯亡灵的场所。多少年来,日本极少数人总要在每年的8月15日前后去参拜靖国神社,为在侵略战争中死去的战争罪犯们招魂扬幡。他们这种公然为侵略罪行翻案的行径,遭到了中国人民及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在这一问题上由日方引起的旷日持久的摩擦与冲突,也成为中日两国关系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其三,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日本曾经通过武力霸占台湾并进行了长达五十多年的殖民统治。1972年两国签订《中日联合声明》时,日本政府就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正式宣布终止同台湾所谓的“外交关系”,日本只同台湾保持民间往来。然而多年来中日两国因为台湾问题引起的摩擦时有发生。日本政治家在与两岸的交往中采取了“脚踩两条船”的方针政策。并且2004年10月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访台,接着同意李登辉访问日本。日本还在其《周边事态法》中认定中国南海属于它所谓的“周边”,还宣称一旦“周边”发生战事,日本自卫队将协助美国解决。这是对中国的公然挑衅。

以上三个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经贸摩擦问题、经援政治化问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关键在日本自身。希望日本政府能够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真正放弃否认和歪曲历史的企图,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扫清障碍。

展望21世纪的中日关系,发展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对全面加深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上,日本作为中国贸易伙伴,连续11年高居对华贸易国的首位,对华投资也持续大幅度增长,只是2004年才落在欧盟之后,屈居次位。中国也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贸易伙伴国。两国经贸关系正以不可阻扼之势、平等互利地迅猛发展。中日双方进出口贸易额,连创高,1972年仅10.2亿美元,1997年猛增为638亿美元,增长58倍,新世纪更大增,2004年两国贸易额又以1680多亿美元的数字再创新高,2005年估计将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中日两国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贸易伙伴,贸易和经济合作在两国官民并举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希望日本方面不说不做有损与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言行,按照《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的精神以及“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相互信赖,长期稳定”的原则来行事,从长远的角度和广度来考虑和发展中日关系在维护亚洲和平,稳定,繁荣的大目标下,求同存异,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商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中日经济与技术合作,促

使亚太经济合作,经过双方努力,中日两国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将会继续扩大,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经济发展将作出新的贡献。

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都是是国家复杂性的集中体现,处理不好,既影响各方发展,又影响特定地区安全和世界稳定。要善于从历史、大局、未来等多角度看待和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发展中美及中日的友好关系,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也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

篇二:当代国际关系和中国战略论文

当代国际关系和中国战略论文

——中日关系透视

课 号:1120798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软件工程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2年6 月18日

近期中日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东京都政府计划购买钓鱼岛”等重大事件对中日关系产生了强大冲击,新闻媒体对这些事件也进行了大量渲染性的报道。从今年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些事件对中国人在中日关系上的感受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总的来看,认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基本平稳或正在变好的中国民众仍占大多数。当然,国人并不满足于中日关系的发展现状,对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仍抱有很大期待。而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只有妥善处理好双边关系中的重大关切,避免影响双方民众情绪的重大事件发生,才有可能促进和保障中日关系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普通公众对中日关系现状的评价相对正面,但比去年稍显悲观。对于当前中日关系所处的状态,42.9%普通公众持积极看法,但比去年(54.5%)下降了11.6个百分点。考虑到近期出现的重大事件和普通公众容易受到舆论影响的特征,这个群体对中日关系现状的评价出现消极倾向是可以理解的。从这个角度看,日本政府更应该避免刺激中国民众情绪的事件发生。学生教师超四成没有明确表态。该群体认为中日关系总体向好的比例约占两成,而表示“说不清”的比例则维持高位(42%),这说明该群体对中日关系依旧持不确定的态度。从“对日本的亲近感”和“出行日本的意愿”两个调查数据来看,学生教师群体对日本的好感度是高于普通公众的。因此,这个群体对中日关系抱有更高的期望。“不明确表态”,正是这个群体存有对更好前景预期的表现,同时也体现出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出现各种坎坷的忧虑和失望情绪。

从8年间对国人主观感受的跟踪研究可以看出,近几年中国民众对中日关系的负面感受有所增加。令人困惑的是,认为双边关系“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或者“正在变好”的中国人仍占大多数。可以认为,中国人“看好中日关系正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绝对比例在增加,但心理上的相对落差在变大。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在文化传统上也有相近性。中国人对中日关系的发展是有更高期待的,负面感受的增多其实是国人在表达对“中日关系发展跟不上心理预期”的不满意情绪。

普通公众积极评价近一年的中日关系。调查发现,普通公众对近一年来中日关系的表现给出了相对积极的评价,认为两国关系“变好了”的比例由31.6%小幅上升至37.9%。这应该与普通公众认可日本在 “311大地震”后展现出的国家形象和期待民主党政府加强中日合作不无关系。学生教师群体对一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评价消极。针对“最近一年中日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学生教师群体中明确表示“变差了”的比例由去年的23.5%大幅上升至40.7%(其中,“明显变差”5.1%,“相对来说变差”35.6%)。宏观来看,过去一年中国外交在地缘上出现了被包围的态势,作为“政策忧虑派”的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国的对外关系状况普遍出现不满情绪。尤其考虑到近日中日两国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东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等方面的激烈斗争,对时事政治一向敏感的学生教师群体存在忧虑是不难想见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但两国关系的发展确是错综

复杂。 我觉得中日冲突会长期化发展。原因是有三点:一是中日之间未解决的历史问题;二是中日之间的领土争端;三是中日之间经济关系的不稳定。

由于日本没有对二战进行深刻的反省,在近代史的教育中,对侵华战争没有客观的记述,二战后成长起来的日本人大多都不知道这段历史。中国民间认为日本对解决历史问题没有诚意。20世纪80年代后期 ,中国国民以个人身份提起对日本的民事赔偿 ,但基本上都败诉。

领土纠纷包括钓鱼岛纠纷、冲之鸟礁纠纷及中日东海专属经济区的划分等问题。钓鱼岛自明朝初年起就属中国版图,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但是甲午战争后,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在签订前的三个月将钓鱼诸岛划归冲绳县管辖。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却将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由美军占领,并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1951年9月8日日本同美国签订《旧金山和约》,即《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将钓鱼诸岛连同冲绳交由美国托管。上世纪60年代末,日方单方面采取行动,先是派石油公司进行勘探,接着派巡视船,擅自将岛上原有的标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记毁掉,换上属于日本冲绳县的界碑,并给钓鱼岛列岛的8个岛屿规定了日本自己名字。 1971年

6月日美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把钓鱼岛等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2011年3月30日日本文部科学省30日公布了新版教科书的审定结果,7家出版社发行的社会科教科书均声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中国外交部已就此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冲之鸟礁纠纷。 2010年5月日本众议院通过了《低潮线保全和基地设施整备法案》。这一法案要求保护日本最南端的冲之鸟岛(中国称冲之鸟礁)。“冲之鸟岛”位于东京西南1740公里的海上,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珊瑚礁,现在只有两块岩礁露出水面。1987年起日本开始在冲之鸟四周筑成堤防,设置气象观测装置。日本政府将在6年间斥资7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打造150-200米长的码头供海洋调查船等大型船只停泊。并在其与北小岛之间铺设可以通行重型机械等车辆的道路。日本政府只要证明礁石是“岛”,就可据此设定200海里海洋专属经济区,总面积达到40万平方公里。“冲之鸟”还处于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中国外交部多次重申,日本以冲之鸟礁为基点,主张大面积管辖海域的做法,不符合国际海洋法,严重损害了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

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岸国可以从海岸基线开始计算,把200海里以内的海域作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 。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海域最宽也不到400海里。中方根据《海洋法条约》第76条和77条,主张大陆架延伸理论,日方强调“中间线”原则。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人越来越不自信,甚至把经济

篇三:当代国际关系 论文

《当代国际关系》论文

姓 名:

学 号:

授课教师:

文化外交撑起了公共外交的一片天

随着国际格局均衡化趋势不断演进,世界发展模式多样化成为现实。在当代国际关系中被称为“第四维度”的国际文化最具有流动性,因此也成为最为深刻的世界变动因素之一。外交方式正在逐步多元化,时刻处于“在线式”。中国正在努力开拓公共外交新领域。

一、公共外交源于文化外交

将文化导入国家外交战略,古已有之。文化外交是国家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政治化产物。文化蕴涵于主权国家的国家利益中,知识的权力化倾向与权力的知识化倾向相互交织,形成了文化利益论。知识改变权力,文化改变命运丰富而生动地体现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文化外交定义为:主权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以文化传播为内容,以文化交流、沟通为主要手段,以和平方式开展的官方外交活动。文化外交具有柔软性,也被称为“柔性外交”,相比其它外交形式更易被外国政府接受。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外交活动领域的重要路径。公共外交是国家外交中的新型外交,源于文化外交。公共外交超越了传统外交范围,以网络媒体(各类文化交流项目、国际广播、互联网络、智能手机)为宣传平台,定义为:以信息和语言为主、以外国民众为对象的外交行为,开展解释和说服工作,目的在于取得国际共识,促进国家相关战略目标的实现。公共外交的核心是通过国家之间媒体和公众开展信息、观点的交流沟通,用影响外国公众的方式实现国家利益。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内涵,但又不完全相同。文化外交是一种直接外交形式,属于公开外交。文化外交的主体是双边或多边主权国家的政府,由政府组织文化交流团体出访或互访。文化外交因国别和文明不同具有鲜明的本国民族特色。作为国家派出的文化使者,展示国家文化形象、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民之间的亲善友好。主权国家的价值理念和诚信形象在公共外交中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国家间能否取得共识:国家间信任的生成,是国家间互动的变量。

国家间是对抗还是合作,信任建构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公共外交形式多样,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特点。开展公共外交的场合无处不在,其范围要宽于外交。公共外交主要包含各种教育文化项目的交流、向外国公众提供各类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各类展览、组织各种参观和观摩、对外推介国内知名品牌和产品、召开各类民间联谊会、开展文化体育竞赛以及互派特使进行私人交谈和私人拜访等。不难看出,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内涵。

二、公共外交尊重多元文化

文化空间是人类创造和发展的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进,人类越进步,看待世界的角度就越来越多样化,创造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式也就越多样。文化既是多元的又是多维的。多元是指世界文明结构中的不同文明形式;多维是指同一文明中存在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传统。多元文化和文明是可以共生共存,互相学习,互相融合的关系。文化观念在不同文明区域之间流动、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常态。文明之间是一种互予互取的关系,世界文化的进步不仅有本身内在动力作用,也有与其它文明融合的推力。文化的全球化是主权国家不得不进入的语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客观趋势。透过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可以清晰看到国家主体价值观的不可替代性,看到国家之间共荣共损,进而催生国际共识和普遍原则的客观性。 文化的差异不仅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也是人类文明形态的特质。文化的差异给国家的共识造成客观阻碍,但在不同的观点中,也往往会反映出相似之处。因为每个民族国家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共享和分享一部分价值观,否则就无法相处。文化的差异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零和博弈”。过分强调文化差异会造成双边关系的不和谐,甚至导致冲突。绝对和简单的思维无法正确认识世界文化,执意把自身文明提升到“普世标准”的程度,强迫其它文明区域遵守;简单地把主权国家分为民主与不民主两类,带给世界的无疑是极大的困惑和混乱。

民族国家在文化观层面的认知能力和宗教信仰体系强有力地影响着其理解、看待国际问题的角度和维度,决定其选择外交政策的立场和方式。因此有必要把民族国家的政治关系视为不同政治社会之间的文化关系。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全球化中文化多样性的现实。文化的多样性充满生机和活力,世界主要国家的外交方式正在逐步多元化。任何国家之间都会存在价值观分歧,同时存在共同价值观念。尊重多元文化,在保持文化“和而不同”的基础上,通过与民间沟通和对话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开展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前提。由中国承办的奥运会和世博会就是中国公共外交尊重多元文化的成功典范。

三、公共外交体现文化影响力

公共外交是一种主权国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影响力的综合外溢现象,这种外溢主要通过教育文化的国际传播途径实现。作为外交领域的“后来加入者”,公共外交受到世界主要大国的高度重视。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文化传播途径——穿越国界,跨越时空,最大限度扩展价值观念。近代以来世界信息传播呈现出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态势。强势文化历来是发达国家产生利润、带动变革、提供就业的强大经济发动机。各大国均以文化外交为基础,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将公共外交开辟为较文化外交更为宽泛的对外交流领域,作为拓展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式、构建有利于本国政治安全环境的有效途径、塑造和修复国家形象的必要手段。

实践证明,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开展公共外交最成功的国家。美国的公共外交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专门针对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外交事务。冷战期间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文化外交,开辟“文化新边疆”:通过媒体积极向社会主义阵营渗透美国价值观;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进行战后建设,向同盟国和资助国宣传美国生活方式、推销美国技术和通俗文化;帮助体制转轨国家实现国有经济私有制、修改教材;向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传播基督教;向贫穷国家派遣从事初级教育、医疗普及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和平队”;9﹒11 事件以后公共外交逐渐成为美国外交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

从 2002 年 3 月 起,美国将外交重点集中在中东穿梭外交上,同时加大对中东地区伊斯兰教国家的文化外交力度,开设了针对中东地区的阿拉伯语广播,播放美国大片、阿拉伯传统娱乐性节目,播放 24 小时不间断,覆盖所有媒介。向中东国家大力传播美 国价值观,显 示 美国的生活方式,推广美式民主。美国政府出资 500 万美元,帮助中东地区 10000 所小学建立阿拉伯语书籍图书馆。这个被称为“中东工程”的文化项目,重点在于减少不同宗教信仰国家间的误解和猜疑,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法国、意大利等古老的欧洲国家以文化立国不同,美国以价值观立国,美国的意识形态强烈地反映在对外宣传和各类文化产品中,向世人展示美国善于把国内外不同领域的问题相互衔接处理的能力。美国总统奥巴马十分重视互联网等新媒体在外交方面的强大宣传功效,提出外交转型的新概念。美国政府率先垂范,以网络媒体、手机等新媒体作为平台,实施“E 外交”(E-Diplomacy):在信息化时代利用网

络、手机等现代传播工具,依靠政府与对外宣传外交政策、传播舆论信息、开展外交活动,以期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美国国务院设立了网络外交办公室,将“增进自由链接”作为一项基本外交目标,鼓励美国公民与国际社会之间经由互联网开展交流互动,实现“全民网络外交”。互联网客观上促成一个超越国家边界限制的信息空间,既反映客观现实又直接影响客观现实。美国国务院网站开辟的社交网站 Facebook、视频网站 YouTube 、微型博客网站 Twitter、图片共享网站 Flickr、地图搜索 Google Map 等链接,作为全民开展公共外交的主要工具,为美国外交开辟新的通道。近期中东、北非部分国家的社会动乱,与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煽动有密切关系。

美国的公共外交具有普适性、国家性和时代性三种本质属性,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则充分体现三性于一性,即美国性。美国将公共外交概括为:以政府主导的、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信息的国际传播为主要内容,涉及不同国家间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过程。目的是影响国外的公众舆论,从而影响其对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国家利益实现。公共外交在美国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美国媒体、民众热衷于对外宣传自己的国家和价值观,美国企业、教育、民间团体积极提供各种资助。

信仰之争是权力与利益之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长期以来美国对外输出价值观念、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一些国家从意识形态到生活方式日趋“美国化”。一方面全世界的民族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折射着美国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另一方面美国价值观的全球化又导致了全球性的文化地方化、本土化,乃至不同文化因素之间的直接碰撞。

四、公共外交宣传新文明观

文化多样性、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并列为当今世界的三大潮流。依循文化→国家(民族)→国际政治→全球化的发展规律,文明的多样性与经济增长一起推动着世界不断发展。全球亚文化群体大量出现,成为文化多元化进程的一个基本表现。为达到公共外交目标,赢得外国民众的信任,就必须寻求不同文化中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历来主张尊重多样文明,进而提出尊重世界多样性、尊重文化多元性的新文明观。2005 年 9 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此后“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被确定为中国新时期对外工作的主要目标。和谐是中国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的新内涵。和谐就是文化多元性的统一,是在差异基础上形成的秩序。文化的融合不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而是在平等对话中交流沟通。通过交流,从每种文化或文明中寻找共同的理念,发扬光大优秀成分,使之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问题与政治、经济、安全问题共同成为建构国家实力的四根支柱,因此文化问题始终属于国家的战略命题。文化的进步不仅是自然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结果,也是近代信息革命后文化逐渐形成产业,与经济产业相互作用,通过市场机制传播运作的结果。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不可能产生封闭式精神文化,一个经济强国不可能是文化弱国。开展公共外交要遵循其内在的客观规律,结合本国的内政和外交战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蕴含并决 定着民族国家未来价值观的取向。民族文化底蕴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始终与主权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外交政策存着普遍的、必然的、内在的紧密关联。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外交的必然选择。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家地位明显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由海外华人华侨参与主办的、旨在传播华夏文明的孔子学院遍布世界,通过中文教育,积极寻求世界对汉文化的理解和对华夏民族和平发展道路的认同。

文化的多元化是世界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全球化和区域化大背景下,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现代化与传统性相结合的独特途径,都有自己的优势。但世界政治多元化、碎片化特征日趋明显。

全球化背景中的世界文化,在日益增长的国际文化交流需求已经成为一种重新占有、交错生成、复杂的交融混合现象。要成功开展公共外交,需要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开展公共外交要视实际需要而定,首先应考虑国家发展的需求。由于公共外交需要与外国公众进行互动, 所以既要代表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又需要符合对方公众的价值取向,才能最终达成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共识。因此,公共外交特别重视在双边和多边关系互动中追求认知度层

面的共识,尤其重视取得战略与策略层面的价值共识。在外国民众心中,中国人的形象是双重的。目前中国人自己看中国与外国人看中国还有很大差异;中国人看世界与外国人看世界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如何提升国家实力,如何对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是中国的外交重心,也是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内容。


当代国际关系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342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当代国际关系论文
相关文章
  • 当代国际关系论文

    当代国际关系论文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如同许多国家关系一样,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一直是令人如雾里看花一般。建国以前很长一段...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