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论文 正文 本文移动端: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论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论文

2017-05-04 05:49:2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就业压力论文

大学生就业压力源的论文

作者:陈栋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压力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心理压力,是指有明显的压力感,并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心理状态。长期处于心理压力下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行为和生理都会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不安焦虑、压抑、担忧、无助感和缺少安全感;行为上的易激动、行为冲动、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丧失学习热情、对生活没有信心、消极行为增多;生理上的失眠、头痛和肢体的疼痛。心理压力已成为困扰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和应对策略探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压力和应对心理压力。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

(一)与学习有关的原因

1.学习中心地位的失落。一般来说,能进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都是学习的佼佼者,无形中会产生某种过高的自我评价,对自己期望值很高。进入大学后,由于高手云集,很多学生发现自己的成绩平平,心里落差极大。有的学生为了找回自己在中学时曾经具有的学习优势,废寝忘食的学习,但仍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反而不能正常的学习。2.学习负担过重。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有的大学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以外,还学习社会急需的课程,辅修专业的课程,再加上计算机、外语过级考试的重压,使他们处于超负荷的运转中。长期下去,不但学习效果不佳,而且神经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多种焦虑并发症也会相继出现。

(二)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原因

1.对人际交往缺乏正确的认知。在大学,同学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和处世方式,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应保持尊重、宽容的心态。但是,有些大学生在与同学交往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是正确的,对和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行为不与认同,从而极易与同学产生矛盾,不能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缺少人际交往的技能。应该说,每一个大学生都有交往的需要,但由于性格上的原因或以前生活环境的影响,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和技能,不能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比如,一些性格内向的大学生不善于在人群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各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也因害怕失败而回避参与,这使他们的交友圈子越来越 窄,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每天独来独往,内心非常孤独、痛苦。

(三)与自身有关的原因

1.自卑与自尊的冲突。自卑是许多贫困生最为重要的心理特征。来自农村的贫困生,在和城市同学的比较中,发现自己在学习以外自卑能力的不足,在物质生活上的巨大反差,而忽略了自身优点,产生自卑。同时,这些同学又很自尊,渴望通过自我学习优势的发挥来弥补不足,维护自尊。但由于环境所导致的自我 评价和认知上的失调,造成了内心自卑和自尊的冲突。

2.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有些大学生特别希望自己在人群中成为被关注的对象,但又苦于自己成绩平平、相貌平平、能力平平、家境平平,缺少特长。期望与现实的矛盾让他们非常痛苦,内心冲突十分激烈。如果这种内心冲突得不到及时缓解,他们就会产生焦虑、自卑甚至抑郁的心理。

(四)与择业有关的原因

1.社会原因。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向通过市场实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的转变,一方面给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给缺乏实践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名气、层次不高的地方高校学生更是如此。大学生普遍表现出 求职焦虑,对前途担忧,缺乏竞争意识,自信心不足。

2.缺乏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没有系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和训练,使大多数学

生不能及早地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并有计划逐步实施。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自我的盲目和职场竞争的激烈给学生带来很多的不安和焦虑。

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中等程度,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大学毕业班学生是就业的高压力群体.就业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就业竞争环境、专业供求矛盾、缺少求职帮助、自我认识与定位、职业素质评价、就业心理预期.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认知首先倾向于外部归因.其次,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研究,提出强化树立大众化教育的就业观、深入落实就业工作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营造诚信就业的市场秩序和氛围、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力完善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市场等转变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转.再次,提出创新机制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从找准办学定位、创新工作机制、培养模式着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搭建大学生就业平台,以求取得良好效果.(著者题名刊期 )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一)正确认识压力

1.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压力、困难、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面对压力的时候,不必抱怨,必须勇敢面对。

2.辩证的看待压力。压力对人既是威胁,又是挑战。当一个人正视压力,压力就会表现出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压力能使大学生正视自己、积累人生经验,变得更加成熟;压力可以使人发现自身潜力、看到生命价值、充满自信。

3.压力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常感到无能为力。其实,压力情境多数是可以控制的。即使不能完全战胜压力,至少也能减轻压力造成的损失程度。

(二)正确认识自己

1.自我分析。自我分析就是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和弱点,长处和短处,通过有效的自我分析,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一个人只有正视自己,既承认自己的价值,又能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不足,才能变得成熟、自信,从而避免因过低自我评价所带来的自卑和过高自我评价所产生的失落和抑郁。有些大学生的压力就是源于不会“认识”自己,不敢“认识”自己,不愿“认识”自己。比如,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缺点和不足缺乏客观的认识,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导致在职业选择时,或过于自负,期望值高;或过于自卑、胆怯,期望值低。

2.自我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自我规划就是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我和外在因素,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可行性设计,并制定行动计划。一个能自觉进行自我规划并成功执行计划的大学生会表现的充实、自信,压力感较轻。但从我国大学生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在大学期间做出自我生涯规划的人还很少。

(三)积极行动

“好心情来自好行动”,这句话至少为我们应对压力提供两点启示:第一,面临困境时,积极行动;第二,要进行有效行动。实际上,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大多是只想不做,缺少行动。由于缺少行动,许多并不难于解决的问题又累积成新的困扰。因此,行动是摆脱压力最好的办法。但是,也应注意到,不能盲目行动,而是要进行有效行动。为了确保每一次的行动都成功,就要使行动分步进行,以部分缓解压力,增加信心,最终实现摆脱压力的目标。

(四)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在于对处于压力情境下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心理保护和援助,降低压力感,提供应对压力的策略。首先社会支持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当大学生面临困境时,如果能及时得到父母、朋友、同学和老师有效的安慰和鼓励,就会减少压力感,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降低压力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危害性。其次,社会支持可以提供工具支持。当大学生面临压力情境时,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必要的指导,或应对压力的策略。但大学生能否获得社会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主动寻求支持。人们更愿意向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的人提供关心和帮助。从对我国大学生的调查来看,大学生主动寻求社会

支持的情况不容乐观。刘广姝(1998)调查发现,大学生一般并不会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大学生在遇到烦恼时,只有11.02% 的人主动寻求帮助,84.4% 的人很少或偶尔寻求帮助,4.58% 的人根本不寻求帮助。所以,大学生在对待社会支持上要认识到社会支持的重要价值,具有主动寻求支持的意识,在困境中主 动向同学、老师、朋友以及心理咨询人员求助.

http://opendata.baidu.com/xueshu/s?p=mini&wd=%B4%F3%D1%A7%C9%FA%BE%CD%D2%B5%D1%B9%C1%A6%D4%B4%B5%C4%C2%DB%CE%C4&pn=10&rn=10

篇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析

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析

【摘要】近年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威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近三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的统计数据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了就业和毕业压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就如何预防和干预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杀;就业毕业压力;对策建议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的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背后,反映出我国在校大学生应对压力的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其自身难以承受或难以化解的心理压力。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里大学生自杀事件的统计分析,并结合相关的问卷调查,探讨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此提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自杀事件的统计与问卷调查的基本分析 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2009-2010年间,我国在校大学生自杀事件共发生154起,基本情况如图1-1:从自杀的性别年级比例看,男生自杀率高于女生,高年级的人数比例大于低年级的人数比例;研究生博士生自杀的情况均有发生,

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高校。从自杀的原因看,激烈的就业毕业竞争压力和学习压力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研究发现,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中,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1],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作用不容小视。从自杀的方式上看,以跳楼为主。

图1-1

而从问卷调查中显示当代大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最主要是毕业就业和择业的压力,其次为情感产生的影响以及学习的压力。就业及前途问题同时是带来心理压力的各事项中的第一位。如图1-2所示。

图1-2

二、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涵义的基本界定

(一)就业压力

压力,从心理学角度看,是指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2]。就业压力,通俗的来讲,即是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却无法实现,从中形成的压力。“满意”一词,不同的人有不同定义,人们的追求无疑也是就业压力的组成成分之一。就业关乎生存和生活,在人生规划中,的确为大事。由此带来的压力,可以理解更需要加强重视。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

态;从狭义上讲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完善协调,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3]。简言之,即是没有心理疾病,并且积极向上。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并没有明显的划分,但心理状况对工作学习的影响显而易见,或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对于产生消极影响和作用的心理,不妨可归入心理的不健康。

对大学生而言,全新的学校、陌生的环境是挑战,学业、专业课程是重点,社交、各类活动是必要组成部分,择业、就业是不远的将来,同时身心都处于塑型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于树立期。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自身要求、家长厚望、学校期望、社会需要。压力大,就业压力更大,从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及就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抑郁、焦虑)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就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力最好(对抑郁和焦虑的最高贡献率达17.47%)。说明大学生感受的就业压力越大,他们体验到抑郁和焦虑的情绪越强烈。[4]

通过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虽然四个维度的因素都能明显导致就业压力,但相对而言,以来自社会(主

要指用人单位)的压力源得分最高,随后依次是家庭和学校,而以来自个人方面的压力源得分最低,如图3-1,图3-2所示。[5]

图3-1 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来自社会

图3-2

资料来源:

http://edu.sina.com.cn/j/2010-05-28/1425188746.shtml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显示,73.81%的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并不持乐观的态度,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面对激烈竞争,仅部分充满信心,认为自己可以成功,大多数则抱有放手一试的心态。部分对竞争存在恐惧心理,或害怕竞争,或害怕失败。调查显示,有20.24%的大学生曾有轻生的想法。

四、应对就业压力的对策建议

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不但不利于自身发展,影响就业,还会把消极情绪带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为处理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提供以下一些意见和措施:

(一)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和指导,明确相关

法律,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市场,完善就业市场的运作机制,保障大学生公平参加就业的机会,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铺设法制保障。政府、社会应为大学生努力拓宽就业空间,完善用人机制,缓解就业压力,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机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此外,要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和干预机制,及时为有压力过大等心理疾患的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服务。[6]

(二)调整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毕业生求职时必须认清形势,充分认识自我,合理评价预期。在求职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盲目的追求兴趣或是专业配对,在先就业的前提下,慢慢择业。积极应对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逐渐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

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应该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活动,营造积极乐观的校园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以便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其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车文博,等.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

篇三: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研究显示,当今高校的大学生身心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过高的压力会导致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不良反应。运用压力管理策略缓解大学生过度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点关注的领域。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及当今社会的新形势,分析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主要原因、来源,使他们认识到各种压力,帮助他们运用压力管理策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校期间将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个体自我等多方面的压力。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心理困扰的大学生比重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早期的压力研究侧重的是压力与生理反应之间的关系,认为压力是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人们只能认识到压力的危害,而不能有效地缓解压力。?1? 压力也叫应激,最早由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汉斯·薛利(Hans Selye) 于1936年提出。他认为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剌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 而我国大学近10年间受社会转型期的影响,教育体制、高校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使我国大学生压力源的研究成为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2? 压力是每个人生存发展所必需的,适度的压力是维持正常身心功能的必要条件,是主体应对生活的基本条件,一般来说是无害的。但过度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危害到身心健康。国内外学者对当前大学生的压力进行研究,认为日常生活事件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其中学习、就业、人际关系、恋爱、前途、经济等问题是发生频率较高的事件。有资料表明,从1985~2000年15年当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主要是因为这期间西方高等教育体制没有明显改变,其压力来自于学习、情绪和社会方面。

2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发生与发展也基本遵循这一过程,围绕这一基本过程,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 压力是指当个体面对外部刺激时,为了寻求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做出的反映。心理压力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是:(1)内外环境的刺激;(2)个体感受内外环境的刺激;(3)个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反应。

2.1 大学生的群体特殊性

大学阶段是由青春期向成人期的转变阶段,也是从校园生活转向社会生活的特定阶段。他们不仅要面对自身生理发育的变化,而且还要面临环境适应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困难压力、情感压力和就业压力的挑战。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还未成熟,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当面对比较的复杂问题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导致较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大或者过久则会导致出现焦虑、焦躁、抑郁等心理障碍,有研究表明诸多病症,如冠心病、高血压、低血糖等等,与人长期处于重大的心理压力有关。

2.2 教育体制的转型

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生在全社会供不应求,他们的工资待遇都有美好的前景,虽然上学期间生活贫困,可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了信心。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改革的风暴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大学生身上,自费上学,双向选择,这对于大学生无疑是雪上加霜,毕业之后工作情况又难以预料,生活未必一定有大的改观,前途依然渺茫。这些都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担忧,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压力。

2.3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会逐渐增加大学生

的心理压力。大学生也渐渐认识到进了大学并不意味着进了保险箱,有研究认为,中国大学生报告的学习压力比较重是中国社会转型在大学生身上的一种反映——由学习无用变为学习有用。

3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分析

结合我所在的高校,我们认为大学生所面对的压力来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体内部压力、家庭性的压力、学校性的压力、社会环境性压力。?5?或家庭性的、学校与职场性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性四类压力源。还有的心理学家将压力源分为个人压力源、组织压力源和社会压力源。?4? 综合大学生的群体特殊性以及当前社会的时代特点,大学生的压力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躯体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也有的将压力源分为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

3.1 个体内部压力

个体内部压力主要是是指来自机体内部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这是由于受先天遗传的神经类型的影响。比如神经类型弱者、癔症性格者,因为敏感多虑,优柔寡断,面对压力源易产生恐惧焦虑,应激反应较强烈。A型性格的人个性争强好胜,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好控制别人,对应激事件忍耐力差,也易产生过度压力。同时个体面对压力的反应受个体以往的知识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应对方式以及习惯化了的认知评价倾向等心理素质的影响。大学生个体生理成熟、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的差异性,对其面对的压力有一定的影响。如独立要求与独立能力发展不足的矛盾、性意识的发展与社会道德观念准备不足的矛盾,思维的批判性与社会经验匮乏和认识上的狭窄之间的矛盾,封闭性与要求交际理解的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反映在应试、择业、恋爱、人际关系等一系列对大学生来说十分现实的生活事件中,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使大学生产生压抑、焦虑的情绪状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3.2 家庭压力

家庭形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家庭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不同影响。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形态:(1)放任型家庭。即当孩子进入大学,就不再关心其生活和学习,放弃了做家长的权利和义务。(2)高压型家庭。过多地干涉大学生的生活,视大学生为不懂事的孩童,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方面,只允许他们按照父母的意愿做,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对立,给大学生造成许多心理压力。(3)成熟型家庭。这类家庭对待生活困难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大学生精神上的关心是充足的。当大学生出现心理困扰时,能及时察觉并加以指导,寻求积极的解决途径。前两种家庭形态都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些大学生的父母下岗,家庭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整日忧心忡忡,希望自己能早日帮助家庭,但又力不从心。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与孩子的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有些学生怕自己成绩不符合家长的要求,会受责备而产生压力;还有的学生则怕因此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心理压力则更大。

3.3 校园压力

?6? 据笔者的一项调查,61%的大学生希望自己“学好专业,争取优秀”,52%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大学阶段最关注的问题是“学业”。多数大学生都想学好专业知识,但又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矛盾”、“社会需要具有什么样知识体系的大学生”等问题而苦恼,造成很重的心理压力;还有一部分大学生面对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自信心下降,患上“学习焦虑症”、“考试恐怖症”,心理负担更重,压力就会变大。

另外,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现在的大学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是从大一便开始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本科生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也面对着考研就业的两难选择。大学生为找一份工作,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324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论文
相关文章
  •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论文

    就业压力论文大学生就业压力源的论文作者:陈栋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压力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心理压力...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