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小学生语文写作兴... 正文 本文移动端: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的培养)

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的培养)

2017-05-04 05:47:4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目录

引言 ....................................................................... 1

一、唐代以前文学作品中的桃花意象流变 ....................................... 1

(一)先秦时期的桃花意象 ................................................... 2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桃花意象 ............................................. 2

(三)盛唐诗歌的桃花意象 ................................................... 2

二、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 ..................................................... 2

(一)杜甫诗歌桃花的春色春意意象 ........................................... 3

(二)杜甫诗歌桃花的赠离恨别意象 ........................................... 3

(三)伤时感怀的意象 ....................................................... 3

(四)桃花源意象 ........................................................... 3

(五)诗人身世的感慨 ....................................................... 4

三、杜甫诗歌桃花意象的特征 ................................................. 4

(一)苍老雄浑的艺术风格 ................................................... 4

(二)深具托喻与沉郁悲观的情怀 ............................................. 4

(三)“民胞物与”的思想情感 ................................................ 5

(四)杜甫桃花诗意象的现实主义色彩 ......................................... 5

四、杜甫桃花诗的影响 ....................................................... 5

(一)悲凉身世的诗歌创作 ................................................... 6

(二)杜甫桃花诗中人格象征的影响 ........................................... 6

结语 ....................................................................... 6

参考文献 ................................................................... 6

论杜甫诗中的桃花意象

黔南电大三都分校2013春汉本 XXX

摘 要:桃花是我国古代诗歌重要的题材和植物意象,自古就有关于桃花的吟诵与描写。桃花题材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据着相当篇幅,反映着唐代社会对桃花的普遍关注,杜甫的咏桃诗在唐诗中的艺术成就首屈一指。杜甫的咏桃诗与传统古诗的美人意象相区别,也不同于陶渊明式的憧憬,他对桃花的刻画细致,具有深刻的托喻意味。诗人描写了桃花的形象美和对桃花旺盛生命力,同时也展现出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与关怀,表现出了浓厚的现实主义特征。深入研究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对于认识唐诗的文化意蕴,增进唐诗多种意象的认知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杜甫 诗歌 桃花意象 形象美 情感寓意

引言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以花卉作为描写及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颇多。花卉文学作品沉淀了深刻的民族文化内容和心理,彰显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及文化内涵。张潮在《幽梦影》中指出:“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所以,研究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对于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和时代文化背景,以及诗歌的价值与意义具有重要作用。桃花诗的兴起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关于桃花的吟颂作品,《周南·桃夭》篇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我国古代吟诵桃花的诗歌是在诗歌园地绽放的一簇奇葩,桃花以其活色生香的形态娱人感官,更以枯荣兴谢的情态撩人情思,诗人们的感触,或喜或悲,则赋予吟咏,聊寄心曲。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基于桃树的栽培历史,以及当时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桃的种植、嫁接等技术也得以提升,唐代的士人阶层也对桃花寄予偏爱,当时社会的赏花风尚,也促进了桃花的文化滋生和成长,桃花诗也逐渐在诗歌创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杜甫的桃花诗将“诗言志”的抒情传统、文化意象与诗性感悟融入其诗歌作品,为杜甫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做了有力的铺垫。杜甫的桃花诗具有鲜明的特色,其意象突破了以往花卉文学赋予桃花的意象特征,创造了桃花新的意象。本文拟通过对杜甫诗歌中桃花意象的论述,来理解杜甫诗歌的整体特征,以及桃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达到把握唐代文学中桃花意象的文学创作与成就,革新研究唐诗、唐代文学乃至唐代文化的角度,为杜甫诗歌的研究提供新的认识方面和切入点。

一、唐代以前文学作品中的桃花意象流变

唐代文学中,桃花题材的作品颇丰。依据渠红岩博士的统计,《全唐诗》中,围绕“桃”的诗歌大约有1500多首。可见,唐代的诗歌中的桃花题材与意象文学作品中,其数量占据着相当的优势,表明桃花很受当时骚人墨客的喜爱,反映出桃花在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唐代桃花题材的文学作品,其审美意象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在我国古代的桃花诗作中,呈现出了纷彩缤纭的意象,最早的春天意象、物化美意象、女性意象和人格象征,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桃花诗题材。唐代以前的桃花诗创造了多种意象表征,从先秦时期的《诗经》,直至唐代诗歌,桃花诗的意象发生着潜隐的渐变特征,桃花诗在唐代以前的各个时代,意象的流变,逐渐形成了桃花诗意象创造的文化源

泉,为桃花题材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高超技巧。

(一)先秦时期的桃花意象

桃花文化拥有悠久而古老的历史,上古到先秦时期,桃花被用于意喻物候变化,表达着季节的变幻,即象征着春天,这一象征是桃花意象的最初意蕴。《易纬·通卦验》中说到:“春分明庶,风至雷雨行,桃始华,日月同道。”《礼记·注疏》也有“始雨水,桃始华”的记载。其最初的文学意义出现在《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诗中表现出的桃花盛开的春天景象和桃花的自然之美与女性的联系,具备春天以及青春健康的美丽女性的意象。这一意象奠定了我国传统诗歌的女性和桃花之间的联系的基础。此外,这一时期桃花的意象组合,如“桃花雨”、“桃花水”等“桃花流水”的意象也逐渐形成。成为了后世文学桃花题材的重要渊源。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桃花意象

桃作为植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桃花题材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生物性的意象,以及以上古传说为依托的灵异性意象。傅玄在《桃赋》中对“桃”极力铺陈,描写了桃的果实、根和花的不凡之处,以“岂唯荣美之足言”写出了其特质,突出了桃的果实味美与桃花的可饰,以及桃木的辟邪之特点。张正见《衰桃赋》对这一意象进行了突破,用博喻的手法渲染出桃花的“如锦似霞”,从视觉上把握了桃花的生机与美丽,寄托了作者的时代感与身世感慨,将个人情感同桃花实现了结合。之后,简文帝的《咏初桃》诗,直接将桃花进行直接描写,体现了注重物色的描摹,用以比喻女子的诗歌意象得到进一步发展。沈约《咏桃》诗赋予了桃花鲜明的个人情感寄托,一句“能断思人肠”,表现出诗人细腻而敏感的情怀,具备了浓厚的抒情成分。沈约深刻影响了唐诗的发展。

(三)盛唐诗歌的桃花意象

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指出:“(咏物诗)至盛唐以后,始有即物达情之作。”盛唐诗歌向着深婉蕴藉发展,咏桃诗在此文学背景之下,逐渐走向成熟。唐代的咏桃诗以唐文学为背景,也渐渐开始成熟起来。王维的代表作《桃源行》,以“仙源”境界的营造与憧憬,使桃花以“桃源”的意象表现出来;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一诗,以叙述和描写的手法,融进了诗人的情感,“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将“南陌青楼”和“春风桃李”的比喻和描写,建立起青楼和女子之间的关系;李白以其豪放的风格,忽略桃花的细节描写,以刻画桃花的美人形象和精神意蕴见长,《长干行》诗:“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就体现了深刻的美人意象,其另外一首诗《古风》:“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婉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把“南山松”与“桃花”进行了对比,赋予了桃花缺乏操守、华而不实的人格象征意义。李白赋予桃花诗歌以人格象征意义,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

杜甫的咏桃诗大致有六首。杜甫咏桃诗与同时代的李白、贺知章和王维等诗人有着显著的区别,他们都在桃花诗的写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在审美维度和艺术视角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杜甫桃花诗对桃花刻画细致入微,具有深厚的寓托特征。杜甫其主要意蕴体现在诗歌的意蕴性以及桃文化的可探讨性。唐代咏桃者甚多,在桃花意象的刻画上,他的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在杜甫诗歌中,桃花的意象呈现了多元化的呈现。

(一)杜甫诗歌桃花的春色春意意象

杜甫诗歌继承《诗经》对桃花自然特性之美的描述,在色彩上把握了桃花的美艳娇人,把这一自然特性发挥到极致。诗人凭借对桃花的敏锐观察,捕捉了桃花的形态之美。杜甫的《春日江村五首》:“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展现出桃花的烂漫与美艳;《江雨有怀郑典设》:“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描写了桃花的含苞欲放姿态;《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一诗:“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簇”为我们展现了桃花的稠密之状,“深红”和“浅红”道出了桃花的花色、品种的多样性,以叠用“爱”字赋予了诗歌的节奏感,深切表达了作者对于桃花的钟爱之意,表现出了浓浓的春色春意,“开无主”更是表现了诗人对桃花的无限怜爱和对其旺盛生命力的表达。杜甫诗歌充满着现实主义的色彩,但他对桃花的咏颂充分体现出诗人少有的明快、轻松因素,表达了杜诗的桃花具备的春色春意意象。

(二)杜甫诗歌桃花的赠离恨别意象

杜甫的桃花诗有着感时恨别的意象。如:“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入题两句“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道出了诗人同儿时故友分别了40年,期间杳无音信,令两人都感觉到茫然,谁也不会想到能够重新相会。颔联两句“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承接上联,说明了他乡遇故知,本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是相逢即是离别。本是春光无限的“絮白于棉”和“花红似锦”,诗人却用了“不分”和“生憎”来修饰,其用词颇为精妙,蕴含丰富,充分表达了对路六侍御的不舍与离别的愁绪,伤时惜别的情怀展露无遗。诗人借助于桃花的“花红似锦”强烈渲染了赠离恨别的思想感情。

(三)伤时感怀的意象

“肠断江春欲尽头,杖琴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此诗写于诗人流落成都的时候,它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景象,诗人内心充满惆怅,徐步站立于芳洲,以暮春景象的描写,逐水随波的桃花,癫狂的柳絮,表现出诗人对内心烦闷的抒发以及对国家面临灾难的担忧。当时,“安史之乱”打破了唐代社会的安宁,一些无耻之人攀附安禄山,诗人通过对这类人的比喻—“轻薄桃花逐水流”,表现了对这些人的不屑与痛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代,已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唐代社会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隐患。经过“安史之乱”,唐代社会已饱经沧桑,亲历国难的诗人看到娇嫩的花,也禁不住产生落寞的悲哀之情。桃花如同这个时代一般,辉煌属于过去,眼下就要凋败飘零。由此,诗人感受到世事无常、人生难料的悲凉感叹。诗人笔下的桃花仿佛是国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以及诗人的漂泊衰病。桃花自开自艳,然时局已危,只能对花伤怀。又如:“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杜甫《曲江对酒》)”。表达出诗人对人民, 爱悯之深切。他对人民充满同情,更希望去减轻他们的痛苦;诗人愿以全部身心庇护人民,甚至也愿意牺牲自己来造福人民,一如他对“饥寒日啾啾”的那只雏凤所展现的“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凤凰台》)的愿望相同。诗人的仁民爱物和博施惠济之心,是贯穿诗人整个生命的一条主线。

(四)桃花源意象

桃花源意象,虽然在王维手中得到重大发挥,但是杜甫咏桃诗也得到了些许的体现。

如《春日江村五首》其一:“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艰难贱生理,甄泊到如今。”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指出:“鹤注:此当是永泰元年春归溪后作,公自干元二年冬入蜀,至此已经六年矣。江邨,是指洗花溪,前有‘长夏江郊事事幽’之句。”“首章叙春日江村,有躬耕自给之意。??‘万里眼’,蜀江所见, ‘百年心’,春事又逢,赋茅屋、草堂托居,寻桃源,花溪览胜,漂泊到今,故愿为老农,以资生计也。”诗人将春日江村视为“桃源”,一如陶渊明的躬耕稼稍的桃花源,祥和而闲适。生活在战乱的杜甫更是将桃源作为了和平之地。《北征》一诗:“乾坤含疮咦,忧虞何时毕。”北征途经桃源山的诗人,感慨战乱带来的萧条凄惨的现实,不禁深切缅怀陶渊明笔下的避秦之乱的桃花源,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强烈向往。

(五)诗人身世的感慨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这首诗写于大历四年(769年)春,诗人从岳阳赶赴长沙之时而做,此时距离诗人的离世仅有一年。首联“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两句描写了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首句“春岸桃花水”描写了春水方生、桃花夹岸的景象。值得指出的是,诗人于此处使用了非常式句,重点突出了“春水”之美。 “云帆枫树林”描写了江水之中云帆一片,极目远望,枫树成林。诗人于此处的借代修辞手法运用,把“帆”来指代船。诗人这样写,暗示了其人生如同天上的“云”,四处漂泊,无依无靠。诗中“桃花”与“枫树林”本充满喜艳的色彩,而诗人以“云帆”暗示蕴含了深沉的凄凉之情,表明了自己人生及身世的悲凉。颈联“老病征南日,君恩北望心”,说明此时已是年老多病,本应归长安,但现在却要南往衡湘。“南征日”和“北望心”对仗,把诗人的矛盾思想感情强烈对比了车来,暗示了是人士对国家君主的忠心和志向。尾联“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诗人以“老病之身”而南征,深刻表现了诗人的漂泊命运。诗人也表达了诗人一生自我歌吟,却难觅知音的心情。杜甫诗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才华绝代,但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作为诗人到了幕老之年,也违背重视和理解。所以诗人发出了“未见有知音”的感慨。在这首桃花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杜甫一生的凄楚悲凉。

三、杜甫诗歌桃花意象的特征

杜甫的桃花诗所呈现的意象拥有着鲜明的个人色彩,寄托着诗人强烈的自我意识。杜甫的桃花诗描写细腻、突出个人的情感,寄托着诗人的身世悲凉之意,同时杜甫桃花诗也呈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奠定了杜甫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苍老雄浑的艺术风格

杜甫的桃花诗,寄托着个人的身世悲凉与怀国忧民的情思,无论“轻薄桃花逐水流”的否定性人格形象,还是“可爱深红爱浅红”的吟哦,或者是“春岸桃花水”的报国之心,抑或“不分桃花红胜锦”的离别情思,杜甫的桃花诗都为我们呈现了苍老雄浑、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他身处盛唐的由盛转衰,儒家的济世救国思想使诗人时刻以世事兴衰作为自己情感的抑扬起伏之中,国家、社会、人民和个人都在诗人的眼中,经由他的内心世界,以充满个人情感的色彩,反应着当时社会的现状,国难和民生的艰难,使得他的诗深深的刻上了时代的烙印。诗人深沉的思虑以及对现实的反映,不仅具备丰富的蕴涵,更主要的是他沉郁的诗风联系,显示出苍老雄浑的悲壮之美。

(二)深具托喻与沉郁悲观的情怀

篇二:电大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浅谈21世纪文学的发展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21

1 世纪文学的发展

浅谈21世纪文学的发展

摘要:21世纪是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全球快速发展的时代,21世纪文学在这个特定的时代自然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重塑,本文对21世纪文学的发展进行浅谈。有以下几点: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文学的发展的巨大影响;21世纪文学的内容与关注点的重要变化;文学在21世纪的发展空间与机遇等问题。

关键词:21世纪文学 世界文学 发展

21世纪是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全球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全球化发展的崭新时代。各种各样的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正在走向世界,成为地球村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日益交融必将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正在冲击渗透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经济的全球化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节凑与生活观念。这一趋势对文学的发展同样造成了无以伦比的冲击力,特别是对文学的创作形式发生了较多的变化。本文对21世纪文学的发展进行浅谈一下,希为人类文化的繁荣寻找到正确的发展之路。

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文学的发展的巨大影响

市场经济是一个无限扩张的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传统单调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五彩缤纷起来。从文艺的起源过程我们可以知道,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产物,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它紧接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伴随着社会的形成而诞生。它既是人类生活的反映,又是社会意识的表现。随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历时态演进,文学也产生相应的变迁。因此,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文学的发展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同时又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21世纪文学发展同样要受到这一经济基础变化的推动与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对文学有着更大的新要求,新的文学会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不断推陈出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等在21世纪促进“世界文学”的成熟

世界经济全球化在上个世纪末形成大潮流以来,这一大潮深深地影响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种新文化的冲击与互相融合日益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在150多年前就已经预见了这种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高瞻远瞩地预言:“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是由歌德率先提出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证具有充分而科学的论据。这个预见性的结论是在全面考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合乎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内在逻辑的一种精密推导。时间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因高科技下各种信息媒体交流手段的普及实施,更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使各国各地之间文学的快速交流成为现实,每一个人的文学创作的精神产品都可以又快又好地传递到世界各地。所以世界文学只有在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下才能真正走向成熟,“世界文学”才能真正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二)、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下文学的民族性一面被世界性所替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形成,每个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特点以及在审美趣味、语言等方面的特色,通过文学创作表现出来,这便是文学的民族性。伏尔泰在《论史诗》中曾分析过各 2

民族文学风格的差异:“意大利语的柔和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在我看来,词藻的华丽、隐喻的运用、风格的庄严,通常标志着西班牙作家的特点。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加讲

①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厚,他们爱讽喻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幽雅的风格。”文学的

民族性不仅表现在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的审美趣味以及风格和语言的特点,而且还表现在文化内容上反映民族的情感、利益和精神气质。后者在民族矛盾尖锐时期的文学中流露得更为明显。

在信息文明大发展的新时代,民族性的文化都获得了在世界舞台上展露的机会,在文化交流中“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并被逐渐克服,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特色将成为世界的共有,这些优秀的民族特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各族人民接受的文化成果。马克思在这里所指“世界文学”概念并不是各个民族和地方的全部特点,而是它们的“精华”和“特色”与全世界融合与精选的结果。所以应该具有的比较准确的文化理念是:民族文化优秀的精华的具有特色的一面,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提法是不准确的。这是马克思对文学艺术的把握的宏大的历史观照的思维方法,在这里需要用辩证法去理解。

(三)、 21世纪的经济发展对作家观念和视野的影响

20世纪末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张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各民族的联系大大加强,各国文学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和强化,文学趋向了世界性。一方面,能够代表各民族文学成就的优秀作品通过各种手段,特别是因特网的普及应用,被传布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流传于世界各地而不再仅仅是作者国内人的闭门欣赏,作家们越来越具有“地球村”的观念和视野;另一方面,各民族文学的互相借鉴、互相吸取和交融汇合,不断地催生出具有世界性特征的新的文学素养。例如,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就是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精神、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技巧方法与本土的印第安民间文学、古代玛雅文学的传统熔于一炉,从而被称为当今世界的“文学爆炸”。前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曾提出在创作中体现“宇宙意识”的主张,他的作品对前苏联少数民族的童话、神话、传说与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人道主义传统兼收并蓄,由此产生了世界性影响。这些例证都是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作家本身产生的影响,是21世纪文学发展中的预演先例,作家的观念与视野不再拘于一国一地,而不断把视 野投向全球甚至宇宙,用高于地球人普通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社会、人生、生命的意义,去找寻创作的灵感与文学所承担的提高人类精神文明的责任与义务。

总之,文学作为表现人物的生态与心态的精神产品,总是投射着作者一定的价值观念,并受到社会普遍价值观念的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从文学的发展史来说,不管是集体神话、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 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都是文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表现出的不同社会属性。它们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 并反映着社会的现状和变化。而21世纪是一个更加鲜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将被提高到空前的阶段,甚至会超出地球文明而走向宇宙文明,对文学的发展要求一定会越来越高。因为社会发展为文学内容和性质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文学的发展也要同步于社会的发展。所以,21世纪的文学也一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二、21世纪文学的内容与关注点的重要变化 ①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23页 3

在21世纪,人类的不断融合与进步,各种过去的意识形态也将走向融合统一,人类所共同关注的是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东方为代表的第三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繁荣与西方老牌帝国经济的缓慢发展的结果,将出现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新的平衡性,人类会走向一个新的共同繁荣发展阶段,由21世纪初的单极世界走向多极及以联合国为中心的非极世界。文学在新的历史阶段下其关注的重点与内容也必将围绕这个阶段所发生的去体现。

(一)、文学的发展在21世纪同样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认为,文学艺术如同宗教、家庭、国家、法律、道德和科学一样,“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形态,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说明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乃是社会的总的历史过程的一部分。根据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意识形态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最终受制约于经济基础。因此,文学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并反映经济基础的性质与变化。也就是说,物质生产制约着精神生产、艺术生产和文学生产。马克思曾经指出:“成为希腊人的幻想的基础、从而成为希腊[神话]的基础的那种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能够同自动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吗?在罗伯茨公司面前,武尔坎又在哪里?在避雷针面前,丘必特又在哪里?在动产信用公司面前,海尔梅斯又在哪里?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

③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这一段话说明一定社会的艺术生产是以这个社会的物质生产为基础

的,文学的发生、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然而,马克思又同时提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关系的理论。所谓“不平衡关系”,就是说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并非总是与社会的一般发展、与物质生产的一般发展相一致,两者之间并不总是按比例增长的,物质生产相对落后与艺术生产相对发达的情况在文学史上时有发生。

那么,21世纪的社会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影响会更加广泛,这个基础促使文学更加关注全球性问题,人类的整体文明发展与生存问题,在文学的创作中将出现大批的反映这一现实的内容作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决定了的方向。

(二)、21世纪文学题材内容对现实的反映将会更广泛更有深度

人类的21世纪是一个比过去更加开明的新时代,由于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趋向统一化,所以政治对于文学的发展限制的影响相对会缓和减弱,加之物质产品的增加、精神生活的丰富,人性与自由就有了更大的解放空间,人们会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心灵也同样会得到充分的舒展与飞翔,人们在文学创作中会更加关注于现实生活,更乐意用自由之笔去歌颂生活的美好、更自由的去抨击社会生活中的阴暗,因此21世纪文学的题材内容对现实的反映将会更广泛更有深度。

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更加直观的真实性和认识教育功能。21世纪是一个人类文明进一步突飞猛进的时代,需要更多更优秀的文化去推动支持,仅对于文学来说,需要更多的去关注反映现实,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不仅要真实地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而且应该反映出历史发展的趋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强调“意识到的历史的内容”。对历史发展趋向或者趋势的把握,应该是意识到历史内涵的重要的题中之义。他们在评价黑格尔的思想时,说他的体系中贯穿着一条历史主义的红线,其实在马恩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中更是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红线。真正的现实主义创作不是就事论事,不是对人生社会浮光掠影仅触表层的浅薄描摹,而是一定要深入描写人的灵魂本质,并且充分

④揭示形成种种性格的社会环境,尽可能透视人物历史运行的前景。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对于21世纪的文学发展依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新时代的作家们应该给以充分的重视与学习,并认真应用到创作实践中去。新的时代相当于历史来说对于文学创作是最宽容的,具有极大的自由空间,而少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现实主义作品内容会更多更广泛③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2~113页 吴晓都:《试论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的当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第1期第19页

4 ④

更深入。

(三)、文学主题的关注点将更加理性的关注生命的自身意义

物质文明在西方快速发展起来以后,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对的局势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机会,世界大部分地区经济都有了大的发展进步。但是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人类忽略了太多的精神文明的进步,造成了物质文明的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精神世界的空虚感和不平衡。这种社会状况推动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潮流向现代派文学的转变,并形成了它的主题内容上的特征,即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全面扭曲和异化。这种变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转折性飞跃。但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面对精神文明的落后性给予了更多的反思,人类如何去共生共存?如何解决好与大自然的关系?能源危机的化解等等现实问题。作为反映人类思想意识前沿的文学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去用自身的手法给以揭示提醒。

这也是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的发展方向。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文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然而也是有规律可寻的过程,它同时受到外部的和内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在这些因素之中,社会生活的发展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基础,这是我们了解各个时代文学发展历史的一个最基本的关键。因为21世纪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已经没有回避以上问题的余地,必须去正面解决,否则后果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阐述的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人类必须走“和平发展” 之路才能渡过文明发展的瓶颈,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的地球村。所以,文学在这个阶段完全会围绕共同关心的主题去重新探讨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从更深刻的理性上认识社会发展的方向。

三、文学在21世纪的发展空间与机遇等问题

(一)、人们对文学的需求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首先是物质文明的发展对人类过去几千年形成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相当彻底的改变,机械化在工业和农业的应用,从城市到乡村人们的生活劳动方式都有了巨大的改变。本来应该更轻松的人类却发现生活的节凑更快了,甚至没有了时间去消遣欣赏喜爱的文学作品等等,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各种快餐文化应运而生了,虽然这些东西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但也是一个阶段内没有办法能够解决的。

其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各种信息媒体的出现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电视和网络媒体的普及给了人们更多的文化需求选择,大多数人阅读报刊图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少部分人几乎与传统的书本报刊 进行了彻底的告别。一些过去发行量较大的纯文学类书报杂志渐渐失宠,甚至于无法生存而退出了市场。 人们在新世纪对文化艺术的实际需求更多的是图像类信息,通过网络网站获得的文化信息也主要是简单 的实用信息和没有多少深度的文学作品,这些快餐式的文化也是一种时代的需求。

(二)、21世纪的文学将会出现一个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文学发展环境在21世纪的更加宽松自由和世界范围内的交流融合,必将出现一个各种艺术创作形式的大爆发,出现一个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文学艺术创作形式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之一。文学艺术创作的多样性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美的愉悦享受范围,在21世纪良好的环境中各种文学艺术创作形式都会有很好的展示空间。马克思一贯提倡的“莎士比亚化”正是尊重艺术创作形式多样化的具体体现。列宁虽然也喜欢和鼓励俄苏现实主义创作,但是对真实反映现实的现代形式的文艺也表示赞赏。他对马雅可夫斯基创作的支持在苏联文学 史上传为佳话。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本质是鼓励和尊重文学艺术创作自由。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无可争论,写作事业最不能作机械划一,强求一律,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需要新时代的作家们认真去领会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本质,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服务。去不断繁荣文学艺术这块创造美的阵地。

5

篇三:电大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 ................................................... 1 关键词 ................................................... 1 Abstract .................................................. 1 Key words ................................................. 1 引言 ..................................................... 1

一、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人物形象比较 ........................ 3

1.性格方面的比较 ............................................................ 3

2.社会地位的比较 ............................................................ 4

3.经济条件的比较 ............................................................ 4

二、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婚姻悲剧比较 ........................ 5

三、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爱情悲剧比较 ......................... 6 结语 ..................................................... 9 注释 .................................................... 10 参考文献 ................................................. 10

致谢 ....................................................................... 11

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的悲剧之比较

摘 要: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追求真挚爱情的完美女性的典型代表,而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小资产阶级追求浪漫爱情的女性形象,二者的人生都充满了悲剧色彩,有着同样的并不十分完美的家庭生活、为爱而死,用自己的生命来祭奠各自的爱情。同为悲剧,即有她们的相似之处,更多的是不同之处,不同的追求方式体现了她们不同的精神境界和性格特征。安娜之死,死于爱情的精神层面;而包法利夫人之死,死于爱情的物欲层面。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 包法利夫人 悲剧 比较

引言

《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从小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的过程中,清醒又迷惘、奋斗又彷徨、呼喊又苦闷。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是正值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俄国社会的大变革时代,经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俄国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起来,各种社会矛盾也随之而尖锐与激化。旧的农奴制度正在日趋崩溃,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新的社会思潮已经出现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同时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也随之变化。人们开嘲笑由父母作主,中间人作媒的俄国婚姻风俗,年轻人则希望恋爱自由,婚姻作主,安娜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笔下俄国上流社会的一位非常优秀而又极其复杂的女性形象。小说中安娜不仅美貌惊人,娴雅大方,而且心地纯洁、真挚、聪慧、富有洞察力和同情心。她对真正生活的热情向往,对自由爱情的执著追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楼拜作为十九世纪法国重要的一位作家,小说家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福楼拜就是这样写小说的。他继承了巴尔扎克描写当代生活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小镇和巴黎农村为背景,写了很多发生在七月王朝时期和第二帝国时期外省和巴黎的生活力图通过作品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他认为人对自由、爱情、幸福的渴望都是无法满足的,资产阶级社会虽有一定发展,但社会生活的特点式新时代的人物或者平庸无能,或者充斥卑劣龌龊的欲望。在《包法利夫人》的创作中,他将人物包法利夫人的性格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来刻画,显得客观而又真实。包法利夫人有着女性的一切特质:美貌、善良、母

性,不满现实生活的平淡和无爱情的婚姻, 追寻着理想的爱情和生活,试图超越现实去寻找理想的生活和爱情,然而现实的残酷和无情导致她最终走向毁灭。

两部作品中的两位女主人公都生活在十九世纪,一位是俄国上流社会的贵族阶层的女性,另一个是法国的小资产阶层的女性,但她们的悲剧都是起因于追求各自的爱情,安娜为了伏伦斯基放弃了自己的家庭,自己显赫的社会地位并且被她的交际圈所抛弃;包法利夫人为了赢得莱昂失而复得的爱情,经营她们在一起的美好生活,她背负了巨额债款,她们最终都为爱而死,用她们的生命来祭奠她们各自的爱情。两个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女性,都是为爱而执着,为爱而死。因此,将她们的悲剧进行比较,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塑造的贵族女性形象,同时也是完美女性的典型代表。安娜的美是美貌和气质的结合,我们用她给其他人留下的印象来找寻她的美;花花公子伏伦斯基在火车站见到安娜?卡列尼娜,她的整个姿态所展现出来风雅和妩媚彻底征服了伦伏斯基,正是被安娜的美丽所征服,伏伦斯基才对安娜展开了爱情攻势;还有吉娣在第一次见到安娜?卡列尼娜,就对她产生了好感,并且时刻关注着她,尤其是在舞会上对安娜的注视。由此可见,安娜的美貌对男性又致命的吸引力,而让其他的女性十分嫉妒的。而包法利夫人身段苗条、皮肤白皙、拥有一双迷人黑眼睛,小家碧玉式的美貌和忧郁的气质吸引了为其父亲治疗腿伤的乡村医生———平庸木讷的夏尔·包法利,她的第一个情人莱昂和第二个情人罗多尔夫都是被包法利夫人的美貌和气质所吸引。由此可以看出包法利夫人同样是一个年轻貌美,她们的美貌吸引着周围的人。但安娜要比包法利夫人更为成熟,稳重。安娜的美除了容貌的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她那优雅的气质是她美的源泉。

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的悲剧,既有相同的因素,又有不同的因素。本文从人物、爱情、婚姻三个方面做以比较。

一、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人物比较

1.性格方面的比较

安娜是一个美丽、妩媚、智慧、善解人意并且追求完美,而包法利夫人是一个温柔、感情细腻、善良的女人,不切实际,生活在幻想之中是包法利夫人的主要特点。追求完美和猜疑的性格是安娜的性格。对于我们来说,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唯一目的,可安娜把爱情当作自己唯一的精神食粮,她明知道伏伦斯基为了她牺牲了自己的“锦绣前程”不感到后悔,她自己也想补偿他为她牺牲均一切。但是一旦白己的爱情得不到满

足就用猜疑、嫉妒、蓄意挑衅去折磨伏伦斯基,使伏伦斯基跟她一天天疏远,伏伦斯基对她的冷淡,也与她自己的无来由的嫉妒有关。她对爱情缺乏信任,对伏伦斯基缺乏信任,这徉的爱情由于缺乏永久的精神基础,所以不是爱情战胜了卑鄙的社会,而是社会的卑鄙和恶习“把她心灵里最好的部分都扼杀了”.她的视野变得狭窄了,生活变得更加自私了,在生命中只关心自己,只关心伏伦斯基对她的爱情。为了维系伏伦斯基对她的爱情,不惜违反自己的本性,企图用外表的修饰,肉体的魅力吸引握伦斯基。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轻挑的女人,来获得伏伦斯基的高兴。她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好不容易追求来的爱情,她珍惜她的爱情,珍惜伏伦斯基,但是她不知道怎么面对情人对她的逐渐冷淡,猜疑和嫉妒充斥着她的内心。她也是十分痛苦的,想要挽回从前的爱情,折磨自己折磨伏伦斯基,却不知道用一种比较理智的方式来处理!正是安娜过于追求完美和猜疑的性格,使得她在面对爱情逐渐消逝的时候,变的多疑、自暴自弃,甚至可以说已经产生了一种变态的心理,最终导致她走上了自杀的道路。包法利夫人受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幻想着充满激情的伟大爱情。作品的作者对于包法利夫人追求爱情中的真、善、美是持肯定态度的,对她的悲剧命运则是同情的,但她不切实际的幻想,远离现实,追求梦幻理想,则把她的人生推向了悲剧的边缘。包法利夫人一生的经历和最终的结局令人唏嘘。自始至终,她的幻觉远远要比她的能力强大,对浪漫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欲望蒙蔽了她,支配着她,令她透支了自己的能力和激情,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她整天都是在不停地幻想着美好的生活,却从来没有付诸实际行动来改变现实。虽然她出身普通,没有任何的遗产夜没有显赫的地位,却偏偏又出落得明艳照人,举止优雅,还有几分才气,少女时期在修道院的寄宿生活,培养了她贵族化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习惯,这就更令她顾影自怜,抱怨生活对她如此不公。为了实现理想中贵妇人式的奢靡生活和巴黎式的浪漫爱情,包法利夫人不惜血本,不光挥霍了丈夫的财产,还借了高利贷。包法利夫人固然渴望上流社会的生活,但精神世界的浪漫与自由和单纯激烈、盲目真挚的爱情,对她来说更为重要。[1]李健吾在《福楼拜评传》一书中这样评价包法利夫人:“她的悲剧和全书的美丽就在她的反抗意识,她有一个强烈的性格,天生骄傲,是一个纯粹的自私主义者,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把自己当作一个贵族妇人,切盼有奇遇,她相信将来总会是好的,她的一生只是一部谎言。”[2]

2.社会地位的比较

安娜?卡列尼娜生活在彼得堡的上流社会,地位尊贵,生活奢华,出入在达官显贵之间,交往于社会名流之中,社会地位十分尊贵。安娜?卡列尼娜的丈夫是沙皇身边的红人,经常出入于皇宫之中,接触的人物都是俄国当时的政治首脑,因此安娜?卡列尼娜社会地

位在当时俄国来说是相当尊贵的;而包法利夫人的社会地位与安娜不同,包法利夫人的丈夫包法利只是法国一个小镇上的普通医生,充其量只能算是法国社会当时的一个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一般;同时包法利夫人又只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女儿,没有十分尊贵的血统和地位,因此二者的社会地位相差十分悬殊。二者悬殊的社会地位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因素之一。

3.经济条件的比较

安娜?卡列尼娜显赫的社会地位就决定了她优越的经济条件,她不会为物质条件而奔波和苦恼,也不会成为料理家务的家庭主妇,而是经常参加皇室的宴会等活动。这样的生活使她的物质生活相当富足,但精神生活相当贫瘠,也就是说她此时最在意是填充她的精神生活,直到她遇到伏伦斯基,当真正的爱情来临时,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庭和丈夫。而包法利夫人的社会地位与安娜不同。她是个农民的女儿,了解农村生活,婚后的乡村小镇医生家庭也与安娜所处的上流社会有着天壤之别,“没有美丽的城堡、漂亮的家具,也没有缠绵的舞曲、华丽的衣裳??”或许包法利夫人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差的吧,她还能够吃得上洋葱汤和小牛肉、穿漂亮衣服,并且终日无所事事,其实,如果能够有知足的心,包法利夫人的生活还真没糟糕到了她要怨恨上帝的份儿上。但包法利夫人的生活环境与安娜的不能比较,包法利夫人正是因为还不起贷款才自杀,可以这么说,经济上的拮据导致她选择了自杀。如果同样的事情放在安娜的身上,安娜不会为还不起高利贷的钱而自杀。包法利夫人在就是到要死了,还在羡慕着别人的生活,“‘这才是个餐厅,’包法利夫人心里想,‘这才是我需要的餐厅。’”而安娜就是到死,也从来没有为钱发过愁,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的生活,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生不如人。二者相差较大的经济条件也是导致各自悲剧发生的因素。

二、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婚姻悲剧比较

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她们悲剧的起因都是不幸的家庭生活。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是忍受不了家庭无聊的生活氛围,家庭生活中缺乏爱情的气息令她们窒息。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比安娜大整整20岁,如此大的代沟使二人无法像其他年轻人那样拥有浪漫和爱情,同时卡列宁是一个政府的工作机器。在别人看来,卡列宁地位显赫,前途无量,但作为他的妻子,安娜更在意的是丈夫对自己的关心和体贴,然而这些正是卡列宁所缺乏的!包法利夫人也是如此,小时候贵族学校的生活已经在她的脑海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浪漫的爱情、奢华的生活。这些就是她所想要的生活,而她的丈夫包法利是一个老实、


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的培养)》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315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