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描写黄山云海的诗句 正文

描写黄山云海的诗句

2017-04-06 07:35:4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课外阅读练习

课外阅读练习

一、黄山云海

到黄山游览,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奇松和怪石。而要看变幻莫测的云海,那就要看游人的眼福了。看黄山的云海,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洁白。如同寒冬中的瑞雪,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登上莲花峰,初看时还以为是从天际飘来的一片片云彩。

待到举目四望时,那山腰间一团团、一簇簇的云海,慢慢地升腾起来,与四周的崇山峻岭、奇松怪石融为一体,成为黄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令游人看了回味无穷。

黄山云海为什么会如此洁白?据介绍有两个原因:首先是黄山游非常洁净的空气,154平方公里的景区,竹林、数木郁郁葱葱,漫山遍野,整个景区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其次是黄山诸峰的海拔都在1千米以上,极少收到污染,所以黄山云海的洁白也就不足为奇了。黄山云海极善变化,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感觉。站在海拔1620米的“排云亭”上看云,那云海就像冬天浴室里的水蒸气,烟雾弥漫,微风吹来,那雾气就慢慢地移动,从山涧飘向山腰,渐渐地绿树看不见了,怪石也变得模模糊糊。登上“行知亭”边上的飞来石往下看云海,那云海就是浓雾一般的感觉了,把手伸向雾中,竟然看不见自己的五指,半山腰的青松、高高耸立的怪石,那更是如雾里看花,连影子也无法目及;而站在1860米高的“光明顶”上观看云海,就更加叫人捉摸不透了。

1. 这篇短文运用了很多四字词语,请摘录自己最喜欢的(至少3个)写在横线上,再选择其中两个写一句话。

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4自然段写作者在不同地方看云的感觉,作者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云海。

3. 这篇短文描写了黄山云海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个突出的特点,给人留下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4. 用简练的语言说说“黄山云海为什么如此洁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而站在1860米高的“光明顶”上观看云海,就更加叫人捉摸不透了。”发挥你的想象,感受那捉摸不透的感觉,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通过课外阅读,你对黄山还有哪些认识?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无名花

故乡是个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小村庄。在故乡的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在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对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

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

花叶上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朴实无华的无名花啊!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的花圃里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与各种名贵的花卉争奇斗艳,只愿与茫茫的野草作伴。它不要人们的照料,只要在泥土里、雨水中吸取一点点养料和水分,来维持自己并不太长的生命。它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们:它的花美化环境,它的叶、茎是牲畜的好饲料,当它的生命结束时,又把自己的身躯化作肥料滋养大地??

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

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1. 文章第三、四个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第三自然段写无名花是__________的,第四自然段写无名花是__________ 的。

3. 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第二、三自然段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写出描写无名花“无私”和“坚强”的语句。并说说你喜欢这些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植春天

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格冷酷。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覆盖着厚厚的白雪,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望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从来都不肯光临。

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可怜的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赶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成了面包和热汤。当他把面包和热汤端到少女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和汤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诚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也便享受了她。

原来,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原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死去,除了一颗冷酷的心。

原来,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把她种植出来,等待着我们用爱作中介,把冰凌百丈变成繁花万朵。

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冷酷( ) 厚道( )滋润( )

2.读短文,我们知道:国王没有迎来春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

夫迎来了春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画“—”的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细读短文,思考其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结合本文的意思,发挥你的想象,这样静静地等待我们的,除了春天,那还会有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珍贵的熊猫

熊猫,也叫猫熊、大熊猫、大猫熊。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数量很少的动物。

熊猫的生活习惯十分奇特而有趣。它生活在高山的森林里,喜欢吃竹笋、竹叶,一边吃,一边走,一边排粪,似乎不大讲究卫生。它喜欢爬树,常常爬到云杉树上剥皮,用不了很久,就将树皮剥得精光。它喜爱喝水,喝饱水以后,往往像喝醉酒那样东倒西歪,或“醉卧”在河边。

熊猫很淘气。有时,当猎人出去打猎的时候,它便趁猎人不在家,大摇大摆地闯进猎人搭起的棚子,偷吃猎人的野味。吃完了,还把勺子扔得远远的,甚至把锅挂在树杈上。 熊猫很机灵。森林里有一种小动物,叫竹鼠经常钻进它的洞里咬竹根。每当听到竹鼠咬竹根的声音时,熊猫便根据声音寻找它的洞口。找到洞口后,熊猫立即不停地向洞里喷着气,并用前爪在地上使劲拍打,这样一来可把竹鼠吓坏了,以为什么野兽要钻进洞里来吃它,于是赶忙逃走。谁知,熊猫早在一旁等待着,看见逃窜的竹鼠,马上扑上去,猎取一顿美餐。 在大森林里生活,经常要遇到各种野兽的袭击。熊猫对其他野兽的袭击,总是坚决地还击。在熊猫生活的地区,有一种诡计多端的豺狗。这种野兽常常成群结队地跟随在马、牛、羊的后边,乘机扑到这些牲畜背上,然后扭过头从这些牲畜的肛门里把内脏掏出来吃掉。熊猫却有对付豺狗的办法。一旦遇到豺狗,它便四脚朝天仰卧在地上,这样既保护自己的肛门,又可以腾出四个脚爪来对付敌人。当一只只豺狗向它袭击时,它四爪齐抓,连撕带咬。豺狗一个个被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大败而走。

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也是我心中的宝物。

1. 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剥 bō( ) bāo( ) 畜chù( )xù( )

2. 根据所给词义,在原文中找出与之适合的词填在括号里。

(1)狡诈的计策很多。( )

(2)结成集体、队伍,形容很多。( )

3. 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醉卧”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熊猫在抵御豺狗时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动词说明熊猫很( )(可爱、凶猛、勇敢、残暴、善良)。

5.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熊猫的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大学之北,清华大学校园之西,以“万园乏园”的美誉闻名于世,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又称圆明三园。

圆明园是明代遗留下来的故园,经清代康熙、雍正增建和扩建,乾隆皇帝又在圆明园之东建长春园、东北建万春园,以后,嘉庆、道光、咸丰都继续兴建、修葺(qì),历时150年,耗资数以亿万计的银钱,逐渐形成了当时与紫禁城齐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占地约5000亩,水面占十分之四,大小山峦起伏,各态湖泊星罗棋布,凌空俯视如千岛之国。全盛时期108景,其中圆明园48景、长春园30景、万春园30景。圆明园的各种建筑千姿百态,有楼、台、殿、阁、斋、舫、堂、塔、亭、榭、轩、馆等。“西洋楼”是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

圆明园有树木之绿、翠、阴、碧,有花草的香、芳、芬;有的似江南园林,有的取唐人诗意,有的如蓬莱仙境,有的具异国风情,就连坛庙、寺观、船坞、草舍、市肆、稻田、人家也样样俱全,无所不有;尤其是数不尽的奇珍异宝,如秦汉文物,隋唐书画,明清金玉,历代陶瓷,难怪几代帝王大半时间在此避暑听政。有的外国使节来过之后惊叹此乃人间天堂,“万园之园”。

就是这样一座集我国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我国规模最大的园林杰作,在1860年10月18日遭到英法联军疯狂的抢掠、火烧。园中珍贵文物被抢劫一空。大火燃烧三天三夜,一代名园化为废墟。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再遭劫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十分重视对圆明园遗址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实施了三期整修工程。1983年成立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筹建委员会。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 成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1. 查字典,给带点字注音。

修葺( )船坞( )抢劫( )废墟( ) ....

2. 先理解加点的词语,后仿写句子。

(1)圆明园位于北京大学之北,清华大学校园之西,以“万园之园”的美誉闻名于...世。 .

闻名于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占地约5000亩,水面占十分之四,大小山峦起伏,各态湖泊星罗棋布,....凌空俯视如千岛之国。

星罗棋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圆明园是一座集我国_________________之大成的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的美誉闻名于世。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园组成。

4.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万园之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面对已成废墟的圆明园,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你知道火烧圆明园的故事吗?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女孩。可是,7岁这年,她突然生病了。住院时,她接受了3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也不如以往那么活泼了。更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课,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原本美丽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得到苏珊要回校上课的信息,她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地商议起来?? 就在苏珊返校上课前的那个周末,海伦老师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个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多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学校。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

可是,当苏珊向教室里望去时,真令她难以置信:她的每一个同学头上都有一顶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头上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平淡无奇,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已忘记自己头上还有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蓬勃的( ) 熟悉的( )郑重地( )

自如地( ) 光秃秃的( ) 五花八门的( )

2. 反义词,找对手。

活泼——() 熟悉——( ) 热情——( )

3. 苏珊为什么要戴帽子?到后来为什么会忘记自己戴了一顶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同学们为什么也戴帽子?读了这篇短文,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海伦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你喜欢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5)4、黄山松

4、黄山松

总第7课时

共享备课(设计者:杨丽丹) 审验签字:(同意使用) 教材分析

本文是著名作家丰子恺写的。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紧紧围绕黄山松的特点,展现了黄山松顽强的生命力,赞美了黄山松一心向阳的坚韧,凸现了黄山松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整篇文章格调幽雅,行文舒缓,有对《本草纲目》的引用,有对黄山松本身的描画,有简单的议论,有与导游对话的描写。整篇文章的内容似乎显得有点松散。但是文章显现出清晰的脉络,以黄山松的三个特点为纲,把这一系列内容都蕴涵其中了。从课文的结构上可以看出作者安排文字的匠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美,了解它的特点。

2、积累好词句,体会作者对黄山松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黄山松的三个特色,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感受黄山松的形象、品格、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搜集有关黄山松的资料。

学生:了解丰子恺其人,反复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

1、导入新课

(1)设境激趣,触发情感

播放视频:黄山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谈谈对黄山有什么印象?

生答。

师: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黄山,重点欣赏黄山松树的奇美,感悟它的品格与精神。

(2)【板书课题:4、黄山松】

2、破题设疑

(1)同学们看到题目你产生哪些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

(2)教师梳理出学习本篇课文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

黄山松有哪些特点?

文章是如何来描写黄山松的这些特点的?

3、初读感知

同学们,要想真正的读懂课文,了解这两个问题,首先得把课文读好。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想一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把课文快速地阅读两三遍,勾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读通读顺。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标出段的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抽读,检查读文和生字认识情况,相机指导。

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课件等),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抽读、齐读、赛读。

字音:囫 囵 娉 婷

字形:窈 窕 罅

词语:囫囵吞枣娉娉婷婷 谛视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自主探究

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黄山松有哪些特点?文章是如何来描写黄山松的这些特点的? 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出批注。

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度照顾学困生有效自学 并巡回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二、解疑合探(20’)

(一)浏览文章,再现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文中概括黄山松特点的句子。

(二)小组学习

出示文字:明确学习要求。

①自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想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黄山松的这一特点的。

②小组交流:黄山松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③感情朗读:读你喜欢的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师生交流

特点一:生在石缝里

出示一组松树生长在石上的图片

师: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黄山松生长的怎么样呢? 出示句子:“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

师: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

师:更有不可思议的是什么?

出示句子:

“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

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摇曳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师:谁来带着你的理解读这段话,读出这种顽强的生命力? ③拓展:

出示扬州八怪郑板桥的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本在破岩中。千磨万炼仍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师:从这首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还知道那些描写黄山松的诗句?

特点二:枝条大多向左右平伸或倒生

出示图片。

师:观察图片,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黄山松这一特色的。请你读一读描写这一特色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师: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他不仅把黄山松与其他树木的枝条作了比较,而且运用比喻修辞方法形象生动的把黄山松的姿态展现出来。

出示图片及文字:“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于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

师:请你读这句话并理解它的含义。

配乐读: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描写黄山松姿态奇特的句子。 小结:作者借物抒情,不仅细致地描绘了黄山松枝条生长的样子,而且从中发现了黄山松的向阳性,那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的品格与精神。

拓展:出示一组图片,看图片上松树的姿态猜一猜松树的名字。 特点三: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师: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黄山松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①团结松

随机出示句子。

“狮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树叫“团结松”。五六根枝条从近根的

地方生出来,紧密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到了高处才向四面分散,长出松针来。因此,这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枝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

师:“偎傍”一词用的是拟人的方法,准确传神地把黄山松枝条相互依靠、紧密连接的情态描画了出来。

指导读:带着理解读句子。

②蒲团松

出示蒲团松图片。

师:观看图片,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蒲团松的? 师:哪些句子体会到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生:上面可以坐四五个人,几个人可是几百斤,全靠松枝支撑着,竟然安然无恙,能看出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拓展:多媒体出示诗句。

清人丁廷健有诗咏曰:“苍松三尺曲如盘,铁干横披半亩宽。”如今也有人写到:“松冠平扁似铺棉,形若蒲团半亩圆。大厦千间张锦绣,何如顶上好安眠。”

师:读后你有何感受?

小结:这些诗句把蒲团松的形状及对它的赞美之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黄山松那种团结的精神。

4.总结全文 深化主题

过渡:同学们,本文作者丰子恺先生用他的妙笔描写了黄山松的三个特色,现在让我们再次欣赏黄山松的奇美并感受它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吧。

出示视频:黄山松。

解说:黄山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

师:看到这样美的黄山松?你想说点什么?你会联想到什么? 过渡:黄山松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它的奇美,更重要的是它展现给我们的顽强、向阳、团结的品格和精神。这不正也是我们中

篇三:2013秋八年级语文月考题

2011年秋期月考质量评估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请用大写将班级捐给“希望工程”的486元钱,规范、整洁地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

金额 (大写)

2.】

A. 绯红/芳菲 引擎/风驰电掣 数一数二/历历可数 ......

B. 砌成/贯彻 侥幸/饶有兴味 相提并论/无与伦比 ......

C. 怄气/讴歌 粗犷/旷日持久 转弯抹角/一平如抹 ......

D. 震撼/遗憾 遐想/目不暇接 不省人事/独处自省 ......

3.下面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赌咒 弥漫 汗流颊背 四方八偶

B. 喷薄 干瘪 捻成碎末 适逢其时

C. 无垠 戳破 难以置信 似曾相识

D. 纯粹 蹒跚 竭尽全力 灰飞烟灭

4. 根据提示,默写文名句。(共8分)

⑴ 时 ,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袁宏道《游高梁桥记》)(1分)

⑵ 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 ,风和日丽,上春已可郊游。(袁中道《游高梁桥记》)(1分)

⑶ 渐近喷沫,冰花蹴起, ,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先后。(张岱《白洋潮》)(1分)

⑷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____________ ,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朱自清《绿》)(1分)

⑸ 刘白羽在《日出》一文开头引用王维和杜甫的诗句来写“落日的妙处”,这两个诗句分别是:“

”;“ ,, ”。(4分)

5.“日”字旁的字,意义都与太阳有关。⑴因为日之出入隐现是一个空间周期,也是昼夜更替的时间周期,一类字意义与周期或时间段有关。⑵又因为太阳有光亮和温暖的特点,另一类字意义与光亮或温暖有关。请你根据提示,把下边“日”字旁的字分类,并请你再举出两个意义与周期或时间段有关的字。(3分)

暗晓煦昔旬晒暖昼

⑴⑵按要求再举出两个字:

6.为了让某新生迅速找到班主任老师,要向他作点儿介绍,但介绍应尽可能简洁。为了达到“简洁之美”,要删除不必要的内容,删除正确的一项是(2分)【】 你的班主任①在会议室开会,那位②西装革履、③身高一米七左右、④带眼镜、⑤留络腮胡子的⑥男教师就是。

A.①⑥ B.②③ C.③⑥ D.④⑤

7.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在后面再续写一个句子,使它和画线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3分)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 , ;

二、现代文阅读。(共31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8—12题。(16分)

【甲】落日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半个的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但是,在停驻了片刻以后,它突然又一跃,当我们揉揉眼睛,再往西看时,它已经消失了。一切都为雾霭所取代,我们刚才见到的那一场奇异的风景,恍然若一场梦境。

【乙】当时,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突然看见在一平如抹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驻在那里。 它是那样鲜艳、温柔,就像我早年间,家里的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记得每个可以偷懒的星期天,我都躺在被窝,瞅着那胭脂脸蛋出神。

8、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跳跃()雾霭()胭脂() ...

9、这两段文字都是对太阳在 时景色的描写,都属于 描写,不同的是:甲段的文字更侧重于对太阳 方面的描写,而乙段文字则更侧重于对太阳 方面的描写。(4分)

10、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① ②

11、请用自己的话谈谈甲段中“(太阳)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这句话的妙处。(3分)

12、乙段中写到作者早年间在家中躺在被窝里瞅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这有何用意?(4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16题。(15分)

慕田峪观云海

暮春的一天,一位朋友约我去慕田峪长城看桃花,我却意外地看到了像黄山那样的云海。几年前我游黄山时,那“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曾使我激动不已,久久难忘。

那天凌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中弥散着新鲜的潮意。我与朋友沿着登城步道拾级而上,阵阵雾气迎面扑来,愈往高,雾愈浓。雾气中依稀伴着清馨的花香,沁人心脾。我们登上了长城,凭高远眺。方圆几公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似阵阵清烟缠绕在山腰之中。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就像置身于飘渺虚幻的仙境里。云雾中不断传来游人的说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被这奇妙的景观陶醉了,心潮就像那云海一样起伏不平,感触万千: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多么像黄山俊秀的倩影;那挺拔苍劲的古松又多么像黄山的迎客松??我忽然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正因为慕田峪一带群山环抱,草木苍翠,风微沙少,气候湿润,雨雪天后,才容易出现云雾。像今天这样壮观的景象真不多见。

我们正谈着,一大片白云慢慢飘来,把我们前面的山坡遮盖了,而连绵起伏的长城恰似一条巨龙,昂首翘尾,穿云破雾,伏在这茫茫云海上,大有奔腾欲飞之势。烽火台上,一缕青云正徐徐升起,一眼望去,真像是当年御敌报警的“狼烟”。

一阵轻风袭来,云雾渐渐淡了,对面的山峰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隽秀。白色的云团在山腰浮动,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融在蓝天白云之中,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我指着对面的山峰问朋友,那是什么地方?他说,那个地方叫苇店。据说,当年修筑长城的壮举感动了二郎神,他在夜间挑了两块巨石赶来相助。刚走到苇店时,鸡叫了,二郎神不愿露其真身,放下石头埋好扁担回去了。后来,那里就留下了两块巨石,当地人叫“一担石”。人们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上苇店,下苇店,中间藏着金扁担。”人们说,谁若是能找到金扁担,谁就能过上好日子。

这时,一束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天晴了。阳光照着风景如画的旅游区,照着长城内外一排排红砖青瓦的农家新房,照着蜿蜒如带的柏油公路,照着一望无际的肥沃农田??

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

(来源:2008-07-03《山西经济日报》 文/刘兴)

13.(3分)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写出表明这一顺序的词句。

14.本文作者借写景抒发了什么感情?能突出表明这种感情的是哪句话?(3分)

15.除了慕田峪的云海,作者还写了黄山云海和一个神话故事。从二者中任选其一,说说它的作用。(3分)

16.阅读下面三个链接材料,完成后边题目。

材料一 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海涅,转引自刘白羽《日出》)

材料二 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蒙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引自徐志摩《泰山日出》)

材料三 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慌慌张张一头撞到山上。“轰”地一下,胖乎乎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拖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从山头上漫过。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巨大的身躯已经损失了许多,万分懊悔地向远方溜走。(引自唐敏《云海》)

比较《慕田峪观云海》中画曲线部分与三则链接材料,填写下表。(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小石潭记》节选,完成17—21题。(11分)

小 石 潭 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描写黄山云海的诗句》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12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描写黄山云海的诗句
相关文章
  • 描写黄山云海的诗句

    课外阅读练习课外阅读练习一、黄山云海到黄山游览,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奇松和怪石。而要看变幻莫测的云海,那就要看游人的眼福了。看黄山的云海,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洁白。如同寒冬中...

  • 描写黄山云海的诗句

    课外阅读练习课外阅读练习一、黄山云海到黄山游览,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奇松和怪石。而要看变幻莫测的云海,那就要看游人的眼福了。看黄山的云海,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洁白。如同寒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