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知足者富 正文

知足者富

2017-03-14 06:48:0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作为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 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其著作道德经更是和论语一样 , 堪称中华民族灵魂的“圣经”,关于老子其人 , 一般认为 , 老子姓李 , 名耳 ,字伯阳 ,溢日腆 ,楚国苦县 (今河南省鹿邑县 )人 ,约生活于公元前 571 年至公元前 471 年之间 , 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川"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 ,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 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 , 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 "在道教中, 老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神仙 ,被称为太上老君 ,尊为道祖 "。

关于道德经的成书背景 ,据史记所载 ,乃是老子在周居住已久, 看见周逐渐衰微 , 因而离去 , 西行出函谷关时 ,应关令尹喜之请 ,遗五千文, 即为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五千文等 "道德经集中体现了老子的思想精髓,虽然字数极少,但其内容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老子在政治、哲学、军事、处世等方面的思想光辉,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而且对当前和未来的文化与生活也有较大影响"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 ,老子提出自知者明,这对于认识论,对于人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修养是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的。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此章认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 ,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 "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是强者 "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坚持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人 "不丢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此章可分为两个层次来看:第一层是讲知人知己和胜人胜己的问题 ,第二层是从四个方面来谈自知自胜,进而申明强之旨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一层是讲知人知己和胜人胜己的问题 "即认识别人的是智,认识自我的是明;战胜别人的叫有力,克服自我的叫强"王弼注这四句日:

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胜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胜者无物以损其力"用其智于人,未若用其智于己也"用其力于人,未若用其力于己也 "明用于己,则物无避矣,力用于己,则物无改矣"。

王弼注符合老子本意 "知人曰智,乃是春秋后期的常用语"论语樊迟问智,子曰:知人。老子肯定也知人,但他更强调的是自知,自知才叫明,它是超乎智之上的,即所谓自知之明"老子也并非一般的否定胜人,而是主张不争而善胜第七十三章,他更强调的是自胜"伪河上公注曰:人能自胜己情欲 ,则天下无有能与己争者,故为强"除了陷于情欲不妥之外,伪河上公对胜己的解释是对的"胜与克互训"胜己就是克服自己的弱点,超过自己的现在,与自知者明的精神相一致"这里的强即守柔曰强之强,而非坚强者死之徒之强"在老子的观念中,守柔自胜才是不会走向反面的真正的强"。

在解这四句时,有两点很重要:第一,老子强调知常曰明,但并不排斥自知者明,两者并行不悖 "老子所说的/明0,既要知常知常道又要自知,不能把两者并为一事"第二, / 自见 0和 / 自知 0不能混同 " /不自见故明 0, / 自见者不明 0之 /见 0 应读为 /现 0, 即不表现自己者明, 好表现自己者不明,不能把 /不自见 0牵合为 /不自见其所知 0"第二十四章中很明白地说 :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 0, / 自知 0即 /自知者明 0, /不自见 0即 /不自见者故明 0"老子的 /明 0有几方面的规定 , 即 /知常曰明 0!/不自见故明 0!/ 自知者明 0,三者是统一的 "因此 ,我们不能在方法论上把它机械化 "

篇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我学《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44章中讲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德与亡孰病?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5章中又讲到“祸莫于不知足,咎莫大于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两段话的大概意解是:名利和身体比起来哪个更重要?身体和物质比起来那个更珍贵?得与失比起来哪个才算有害?样样都要,必然导致大废,取藏的越多,所遭的失也越多。故知足的人才能长久。 在这个市场经济繁荣,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差距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自己的。所以,一个人要想在这种诱惑力极强的社会中快乐,平和的生存,就一定要看清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你想要的是什麽?其实老子讲的道理并不深奥,而且很实际,就看你怎样去认识。“知足不辱,知足者富”,知足,不等于不努力。而知足的人,他首先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不会贪婪,他不会要那些自己根本够不着的东西。 就像练太极拳,大多人初衷都是为了健康身体而进入,但到后来为什麽差距会很大呢?。这就是看练拳者心理想要什么?想要达到健康,就要踏踏实实的按照拳理去练,只要你用心,你就会达到你的目地,因为你要的很实际。你要的是展示,你要的是人前的显露,可能你的心就静不下来了。表面的东西得到了,可你的拳没有静下心去练,你的功夫可能也就是表层的功夫。所以你要的东西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你一定要问自己想要什么?生活中,我想要

的就是平安,健康、快乐。所以我很知足,我每天的生活就像小河的流水一样,平平静静的。因为我要的不多,好像上天都能满足我的要求。但有一点,我不风光,我不出色,可我很努力。不论是家庭、工作,还是自己的生活安排,我都会尽心尽力去做,我要的都得到了,但不等于我停止不前。

“知足者富”知足,本身就是一个心态的体现,知足的人能静,不浮躁,所以他会用他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富”这个富不是一般人眼里的富。这个“富”实际的意义就是自己的一种感受,而不是一种对外的炫耀。人要学会为自己活着,我说这话不是说自私,而是说人不要为别人怎样看待你而活着,否则会活的很累。就像我们人民教师,依然清贫,依然勤苦,依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教育工作者,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倍感自豪。没有鲜花,我们却拥有满园的桃李芬芳;没有掌声,我们却赢得尊重与赞赏;没有金钱,我们却拥有孩子们心灵的阳光!我们播洒着期盼,收获着成功的喜悦;我们播洒着清贫,收获着社会的富强!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是光荣的教育工作者!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憔悴红颜,我们依旧永守心中这盏希望之灯,倾心教育热热土,同铸不朽之师魂!

语文教师:张春新

篇三:稻盛哲学

稻盛哲学,正确地走向人生道路

——读《活法》一书有感

张旭东 稻盛和夫所著的《活法》一书中,细读文中的字字句句,感觉在简单的语句里面蕴含着引人深思的哲学,书的作者通过亲身的经历为我们阐述了简单人生的有价值的“活法”,能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更加明确了做人做事的原则。作者思考的“活法”,也就是我的人生观。就是说做人最基本的伦理观和道德观。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一贯真诚地追求正确的为人之道。追求做人应有的姿态,稻盛哲学的核心是“作为人何需正确?”这么一句话,将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这就是稻盛先生一切成功的原点。 《活法》是稻盛先生的代表作,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就产生了深刻的感动和强烈的反响,在《活法》中稻盛和夫先生说:“如果要问我成功的理由,理由就是这一点,就是说我的才能或许有限,但我拥有虽然单纯却也非常有力的指针——追求做人的正确准则”。所谓“做人的正确准则”就是正直、勤奋、谦虚、坚强、节制、自利、利他等等。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虚伪、懒惰、高傲,不能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等。

这些简单的做人准则就是人类长期培育的智慧的结晶!让自己拥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激励自己的全部热情,这就是人类获得巨大成果的秘诀。《活法》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人生教科书,道盛的哲学是救世的哲学,是拯救人类的哲学。如果我们细读这本书,我们就能够

理解稻盛哲学的精髓。如果我们践行稻盛哲学,我们的工作一定会生气勃勃,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美好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安宁的时代,看不清前途,就是因为许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缺乏明确的价值观,针对这种现状最要紧的是要提出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从而确立一种“哲学”作为我们人生的指南针。有人认为,摆出并解决这样的问题,好比向沙漠洒水,徒劳无益,好比在激流中打桩,困难无比。但直截了当的提出这个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在本书中正面追问什么是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义何在?人生应有的状态是什么?这些重大问题的基本思想何在?“提升心性,磨炼灵魂”,人生再无别的目的,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天都付出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实的行动,诚恳的修道,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提升我们的人格,把苦难看做作考验,看作机会。我们需要这样思考问题。人的精神可以变得高尚,也可以变得悲观,这就取决于我们的人生态度:忠诚与单位,忠诚于工作,把本值工作做好,这就是态度。就是我们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有才能的人干坏事,才子为才所累,有才智的人很容易迷信自己的才智而走错方向,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才干而取得一时的成功,但只靠才干必然走向失败,越是才华出众的人越需要人生的指针,依靠他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所说的指针就是“理念,思想和哲学”。最终决定人格的是哲学。我们总是依据哲学度过一生,什么是我们需要的哲学呢?用一句话表达,就是“作为人,何为正确?”也就是人类自古

以来倡导的伦理道路,那么,怎样才能提升人格儿呢?修身养性具体该怎么做呢?一般认为,劳动的目的是获取报酬,劳动不过是谋生的手段。然而,劳动对人具有崇高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劳动具有克制欲望,磨练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劳动不仅是为了生存,为了温饱,而是它还陶冶人的情操,聚精会神,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这就是最珍贵的“修行”,就能磨炼灵魂,提升思想境界。 有一个农夫名叫二宫尊德,由于生于贫困之家,没有学问,就靠一锄一锹从早到晚,披星戴月在田间劳动,诚实勤奋,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仅靠这一点,他把荒地变成良田,成就了伟业,由于业绩出众,不久二宫尊德就被将军府启用,尽管此前他没有学过上层社会专门的礼法,但在言谈举止中照样流露出高贵和威严,农夫有这样的威严,不就靠的是诚实,勤奋,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吗!这说明沾满汗水和泥土辛勤的劳作,在不知不觉中更耕耘了他的心田,陶冶了他的人格,磨练了他的意志,劳动的尊贵价值正在这里。稻盛先生常对员工们讲,必须“极度认真”地过好每天每日,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虚度。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认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思维方式”就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美好,我们用方程式来说明: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就是说人生和工作的成果有三要素相乘得来,“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生的结果,它是指人的心态,人对于人生的态度,也包括前面说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正如“人生方程式”所示,不管我们具有多高尚的技术和智慧,也不管我们拥有多高的热情,如果

我们忘记了努力去提升思维方式——哲学,理念,思想。那么其结果必将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损失。

为此,必须对自己的人生态度提出更高的标准,并不断严格自律,勤奋,诚实,认真,正直。严格遵循这些单纯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将这些作为自己不可动摇的人生哲学。作为人应有的正确的人生观,希望大家把这本书作为确立正确人生态度的启蒙书吧!

“你必须得这么想”,愿望要变为现实,普通程度的随便想想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是非同寻常的,强烈的愿望,促使你睡也想,醒也想,一天24小时不断的思考,透彻的思考,这就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要将不可能转变为可能,首先需要达到不同程度的强烈愿望,坚信目标一定能实现并付出不懈的努力,朝着目标奋勇前进,不管人生还是工作,这才是达到目的的唯一方法。当然,不仅在工作中需要这种态度,在我们的人生中,想要做成某件事,我们首先要描绘它的理想状态,然后把它实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模拟演练,一直到“看见”它的结果为止。换言之,就是对这件事持续抱有强烈的愿望,如果在自己的心中具备能够成功的信念,而且能够描绘理想实现时的景象,那么就应该大胆的将你的构思展开,不管什么事业,能成为成功者必然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手中握有真理。

到此为止,本书讲的是一条人生的大原则:人生是随人的心态的变化,这原则是本书作者在痛苦煎熬中领悟的。认真反省了自己的行为,暗暗地发誓今后要努力去做好事,想好事,心态这东西实在不易改变,所以坎坷的曲折的人生还将继续。心态决定命运,稻盛先生进

了京都一家生产绝缘瓷瓶的工厂,进去后才知道这家企业非常破旧,而且面临倒闭,工资迟发是家常便饭,而经营者一族还内斗不断,内部发生冲突。好不容易进入的公司却是这种状态,和他同期进去的几位大学生每天商量的就是何时辞职,不久,他们找到了新的工作,相继辞职而去。最后只剩下他一人。人是很奇怪的,一旦被逼进入退维谷的境地,反倒想开了,轻松了。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将心境来个180度大转弯。

干脆把精力投入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生产技术上来,进行改革创新研究。于是他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逼迫自己天天专心做实验,作为心境变化的反应,研究成果也开始显现,看到好成果,上司就表扬了他,于是又产生了更好的结果。这样在日本,首次合成并开发成功了一种新型陶瓷材料,于是周围的人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他感到了工作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至于工资,迟付的问题也已经不再介意,这一段他掌握的技术以及得到的业绩成为他后来创办京瓷公司的重要资本。也就是说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心境制造出来的。这是一条根本性的原理,经过这种挫折,明白了这个人生的真理。不错,命运这东西可以随着我们心态的改变而改变,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就是我们的心,人生由自己来创造,当京瓷还是街道工厂时,面对不满百人的员工,他反复诉说豪言壮语——一定要把公司办成世界第一的公司,面对这遥远的梦想,就是他心中怀抱的非现实的愿望。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只能靠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踏实努力积累,然而不错,今天认真工作就能看清明天,明天再认真工作就能看清后


知足者富》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79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知足者富
相关文章
  • 知足者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作为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