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书卷多情似故人 正文

书卷多情似故人

2017-03-14 06:43:4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书卷多情似故人

立足童书馆,推进大阅读

——龙山镇柏崖小学“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纪实

龙山镇柏崖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现有在校生459人,教职工28人。学校自2012年尝试开展新教育实验以来,在营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等项目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把推动学生阅读放在了实验的重中之重。2013年9月,在市县教科所的积极争取下,由新教育基金会捐资2万元设立的柏崖小学新教育童书馆投入使用。童书馆现有图书2072册,具体为:文学类1109册(包括750册共读书);科学类332册(包括50册共读书);人文类44册;绘本类517册(包括100册共读书);教师阅读书籍70册。

为了最大效益发挥我校“新教育童书馆”图书资源的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条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阅读成为师生最为自然的习惯,用阅读来陶冶师生的情操,润泽师生的生命,我们于本学期在全校2到6年级开展了“阅读进课堂”活动。

“阅读进课堂”活动采用师生共读的方式来进行。每周每班安排一节大阅读课(晨读+第一节课=早大阅读课;第六节课+课外活动=晚大阅读课),由各班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在学校阅览室集体阅读。具体分配如下:

阅读进课堂

师生共读(一)

师生共读(二)

同时我们根据我校学生阅读基础薄弱和阅读积累贫瘠的实际情况,分低年级(2—3年级)和高年级(4—6年级)两个学段向学生推荐童书馆图书阅读。具体为:

为了将学生的阅读落到实处,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我们除了引导老师开展好好书推荐课、阅读交流课之外,还设计了柏崖小学“小书虫”阅读记录单和共读书的阅读知识测试卷。“小书虫”阅读记录单帮助学生在每次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知识测试卷则是检测学生在读完一本童书后的读书效果,做到读书“温故而知新”。

篇二:书卷多情,似故人

书卷多情,似故人我是一个偏执而多情的人。偏执不是冥顽不化,多情不是滥情。人说对春月桃花,秋夜澄风都存温情,是难得的至情至性。此种精神气候,又生而偏执敏锐,所以我爱上读书,尽管在读书的心境里有多少快乐,就会有等量的苦楚。读书叫人思索,思索叫人心疼,心的触动是茕茕孑立的欣喜,它的代价是伶仃寂寞的疼痛,和不与人说的淡漠与和平。人世间书的种类纷繁杂芜,我不相信名气大的书是好书,我不相信世俗的标准,我固执地厮守所爱之书,惺惺相惜,动可动之情,缠绵悱恻处,纠结难分时,得读书之大欢悦。古人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我爱这种温存。很早的时候读到何其芳早期的作品,如他自己所说,他喜欢那种锤炼,那种色彩的配合,那种镜花水月,喜欢读一些唐人的绝句,那譬如一微笑,一挥手,纵然表达着意思但他欣赏的却是姿态。我不相信七彩就是烂漫。其芳的作品是安宁的,轻轻的哀伤但从不矫情,那些文字的美好纵然是字字珠玑,是绚烂却不是华丽。爱美是至情至性,其芳做到了明媚与凄清的统一,赤诚与华美的和谐,他的书是雍容而安详的。比如《黄昏》里的话:“我能忘掉忧郁如同忘掉欢乐一样容易吗?”我曾抄录过他的这些话:“小山巅的亭子因暝色天空的低垂而更圆,而更高高地耸出林木的葱茏间,从它我得到仰望的惆怅。在渺远的昔日,当我身侧尚有一个亲切的幽静的伴步者,徘徊在这山麓下,曾不经意地约言:选一个有阳光的清晨登上那山巅去,但随后又不经意地废弃了。这沉默的街,自从再没有那温柔的脚步,遂日更荒凉。”这迎合着我所追求的心境,所以被一个朋友看到后,认为是我杜撰而写给另一个朋友的,从而也生出了一段不快乐。我没有向他解释,正如看书时看到共鸣处更生出孤独感。看书的人不求理解,正如爱情抵不过宿命,正如真正爱书之人寻觅的是清平。后来的日子大抵是流入了所谓文学青年派,与一位女文友谈论许地山,遇到在文艺上心灵相通的人,心中满满的是宽慰和欣喜。《空山灵雨》《缀网劳蛛》这些不常见、身边的人都不知道的书,被她那么随口说来,甚至心生感念。那段时间还有一个文友,与我谈起过余光中的,是北大学编导的,还会谈古琴的北京姑娘。只是记得当初写了一篇什么,里面有一句话,前尘隔海,她留言到,这是余光中的话,我回复,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她说她也是记住了这句话。几年后在一个书社买了他的全集,读了一些,觉得太小资,与《听听那冷雨》相去甚远,尤其是里面还有一篇写余秋雨的,就更平添了抵触心理。特别是后来读到一篇大约是叫《我的四个假想敌》的文章,很不喜欢,自此再也不沾染余光中,心里总是希望那《听听那冷雨》是别人写的多好。读《合欢树》和《我与地坛》的时候,也是很小的年纪,动情于铁生那忧郁清明的陈说。在网络还未流行的年代,我去多家书店找过他的书,曾得到一本《我的丁一之旅》,如获至宝地买下来。尽管《我的丁一之旅》已经不完全是《我与地坛》那种风格,可是依然是铁生的调子。我喜欢那种表面的玩世不恭,那种无所谓和坚强,还有性情等等。我爱这种忧郁但不强调忧郁的摇滚风格的人格。再次审视铁生,情不由己地倾心于他,还记得在外地的图书馆独自看那《命若琴弦》,看的辛酸,看的压抑,总以为那是老史在写自己残缺不全的身体。辛酸和压抑不是美好的情绪,可是能有一支笔,打得开我封闭而虚伪的心窗,就是精神上的最大的安逸和自由。再比如一次看到一篇写刘易斯的随笔,那思维的灵活跳跃和分明的渴望,叫人心花怒放、充满期待。他说:“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自从看到那篇写刘易斯的文章之后,我每每提醒自己,“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同时也为自己写作划定了一个动听的准则,那就是用清而不寒的调子,书写一种平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好看的书还有路遥,说起来一开始我都不清楚自己当时是喜欢路遥还是孙少平,曾与我有着相同的少年艰辛的历史老师,他借我一本《平凡的世界》,我抄录了里面情节之后所有的心理描述和作者本人的议论。后来渐渐看完了大约所有路遥的长篇小说,《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惊心动魄的一幕》、《你怎么也想不到》等等,写的很好,心理描写也能写到我心

里,可是叫人不轻松,叫人不想面对,就比如我认为《蜗居》是部不错的电视剧,可是就是不想再看第二遍。不想看多遍的书,其原因有很多,比如周国平,初次接触它是从朋友那里拿过一本《守望的距离》,记得还做过笔记,很喜欢。有许多话,至今认同,比如:“人类精神的逆反形式是大智如愚、大善若恶、大悲若喜、大信若疑、大严肃若轻浮。”再如,:“生命害怕单调甚于害怕死亡,仅此就足以保证它不可战胜了。它为了逃避单调必须丰富自己,不在乎结局是否徒劳。”直到后来买了一本很厚的周国平精品集,看到他但凡是感触感想都要写出来以求理解,还有那么裸露地写年轻时候性启蒙的经历,感觉不好,这些感受很多人都有过的,但写出来就流俗了,不是大家风范。这时我更赞同张炜的话:“拒绝重复关于孤独、孤单等字眼,就因为它们是永恒的事实。所以要永远拒绝。它们可以存在,却不必谈论,不必染指。当与它发生共鸣的时候,一个人就不可救药了,荒芜了,颓唐了,破碎了。”我欣赏的文章是用一种有关的调子写一些无关的话语,表达一种要么不会用共鸣,要么就有强烈共鸣的心绪甚至情节。还有关于妞妞的文章,我觉得完全可以写的短一些,另外还有一些,似乎是关于升职称的等等,似乎这种真文人都是固执的,不会八面玲珑,不能在世俗中如鱼得水,周似乎在文中表露过一些对环境的不满和抱怨,我不喜欢,我以为那种事是余秋雨才干得出来的。我甚至觉得,他经历的许多不顺利,多数与他的自我主义、纯粹、脆弱和固执的性格有关。做文人,首先不要忽略做好男人,思想强大、行为大气更重要。文人不是以脆弱来标榜的,就像脆弱本身不是美,相反,脆弱是丑陋,只是它丑的没有“冷漠”、“卑鄙”、“自私”等等明显而已。文人是以性情真纯,是否冰雪聪明来定义的。说这些不是说讨厌周国平,其实那样的文风,我还是喜欢大于厌恶的。还曾经喜欢过毛泽东的诗词,甚至喜欢诗词中的自负与豪放,忧郁的时候会在阳台上大声地读那些大气凛然的句子。但也就是那么一阵过去,似乎学生中刮起了一股愤青般的民主风,不知是否是受此影响,渐渐对老毛有了一些反感,也渐渐对他的诗词失去了敏感。看书也未必是看上面说到的所谓经典人物的书,书的伟大不是因为它是纯粹的真理,有明确的等级限定。书的优劣,对于个人来说,完全是一个品位问题,类似的话,余光中说过。我说“余光中说过”并不是用他的名气来证明我的言论的正确,最复杂的函数题也有一个唯一的答案,但简单的性情之观,也不需要大人物来衡量它的正误。看过一本书叫做《京城娇女恨》,写民国时代的学生,反应时政,针砭时弊,故事饱满,人物性格丰盈,思想健康,格调积极,场面大气,大约有四五百页,那本书,似乎比杨朔的《青春之歌》好许多,它应该取代《青春之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里面的主人公叫石之华的,比林道静也饱满得多,可是那本书,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这本书花两块钱在地摊上买到,它的命很好,它落到了懂它的人手里。这让我想到我写过的一句话,“给书以书的价值”。大学毕业时没有办法处理大量的书籍,只好卖掉,一位龌龊世俗男人为了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以买书但书贵为借口来同我讲话,我说我宁愿把这些书全部送人,只要他能给书以书的价值。在我的价值观里,书同人一样,是不能用世俗的贵贱标准来估量的。另外贾平凹的文章,朴实,大胆,也不错,有很多都很喜欢,但一些粗俗的,我不是指《废墟》,其实不管《废墟》还是另一位西北人写的《白鹿原》,甚至《金瓶梅》、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都是我能接受的,也是喜爱的。平凹文中一些我至今不认同的,是指一些我喜欢的散文中一些不甚喜欢的句子,比如他明明可以心思细腻,却故意粗糙,比如他有些无畏以至于狂妄,这些性情特征体现在文章里,有时候提高了表现力,有时候却有些不合适。当然这些无关紧要。前段时间看过他的一本《高兴》,写了一位艰辛的特立独行的打工者,后记里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不是一九七二年以工农兵上大学那个偶然的机会进了城,我肯定也是农民,到了五十多岁了,也肯定来拾垃圾,那又会是什么形状呢?这样的情绪,使我为这些离开了土地在城市里的贫困、卑微、寂寞和受到的种种歧视而痛心着哀叹着,一种压抑的东西始终在左右我的笔。我常常是把一章写好了又撕去,撕了再写,写了再撕,想中国为什么会出现打工的这么个阶层呢,这是国家在改革过程中的无奈之举,权宜之计还是长远的战略政策,这个阶

层谁来组织谁来管理,他们能被整个城市接纳融合吗?进城打工真的就能使农民富裕吗?没有了劳动力的农村又如何建设?城市与乡村是逐渐一体化呢还是更加拉大了人群的贫富差距?我不是政府决策人,不懂得治国之道,也不是经济学家有指导社会之术,但作为一个作家,虽也明白写作不能滞止于就事论事,可我无法摆脱一种生来俱有的忧患,使作品写的苦涩沉重。而且,我吃惊的发现,我虽然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平日还自诩有现代意识,但仍有严重的农民意识,即内心深处厌恶城市,仇恨城市,我在作品里替我写的这些破烂人在厌恶城市,仇恨城市。我越写越写不下去了,到底是将十万字毁之一炬。”看到这些时,我对他愈加敬畏,也促使我在写作的道路上尽量避免把思路放在自己的小伤感小幸福上,而是去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大同,时刻都把社会责任感放在心头笔尖。最难接受,是1949到1979年的三十年文学,文章末尾有一个伟大的升华,是些很具时代色彩的东西。自然也有喜欢的,就是小学课本里学过的那些,比如《古井》、《分马》等等。其实或许喜欢的是自己那时候能够真正去热爱一件东西,比如一篇文章的年华罢。那是一种怀旧情节,爱书之人,是怀旧的。因为潜意识里的孤单促生了看书的欲望,而这种潜意识的来源就是关于往事的纠结。近代有名气的文人多物质充裕的所谓才子,比如过分强调自由以至于自私的徐志摩、文弱不堪又多感慨少行为的巴金,还有只关注于风花雪月,关注于自己的小感触小幸福的谢婉莹、谢冰莹、林徽因,绣口一吐,洋洋洒洒的清丽和绵柔,美的幔帐后,却没有一颗深沉苦楚和流连不忍的心。巴金《家春秋》我看了一个寒假,似乎某些地方从《红楼梦》上借鉴了许多,说到《红楼梦》,我想在其他地方再细细探讨,我爱晴雯。巴金的《随想录》似乎在他过世后被传为“人民的良心”之类的,从那书里可以看出他的知识分子心理的细弱,我不是很喜欢。那时候的作者,我是喜欢朱自清的,他总是淡淡地思索淡淡地诉说,不矫揉造作,也不作出故作高贵的姿态。钱钟书也好,尽管我单单只看过《围城》而已,记得一句很清楚的话叫“今晚的睡眠像唐晓芙一样不可得”,灵动活泼,又不减庄重,还有一些,说得方正而勇敢,比如:“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叫起来庄严些,正如玫瑰花在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或者休妻的法律术语叫离婚协议。”萧红的文字是真情,哪怕是轻松的琐事,看来也让人心生恻隐,记得她写过一句话;“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越思量,越不忍。上文说道的余秋雨,虽然他时不时冒出句煽情的句子,时不时用深情的语气冒出个常识错误,也时不时流露出自己的小气和狭隘,他的作风情况我们也只是道听途说,真真假假不必计较。所以对于他的文字中那些很饱满的,看看也不错,哪怕学学他遣词造句的水平也不错。比如《一个王朝的背影》、《苏东坡突围》,很结实的文笔。记得他用过一个词,叫“逻辑安慰”,这个词我用过多次,就四个字有时候便可以涵盖好几句费心费时的解释。另外,鲁迅先生是个比较沉重的话题,一句话两句话说不好,渐渐爱上他的时候,不容别人去评说,爱他不是因为他的批判,更不是因为人们一厢情愿强迫加给他的政治立场,而是还是因为他沉郁的调子。我喜欢的是他的散文,而不是杂文和小说,小说中那些比如《伤逝》,那苍凉也叫人难忘。我只是把他从一个人的角度来喜欢,而不是把他看做一个批判者来膜拜,并且也渐渐发现被认为语病多的往往是自己最爱的。真正的性情之人用文字的回环渲染人心的回环,有波澜之处,有喧嚣之时,有各式情绪、理想,与人生取向,这些复杂和回环,需要纷繁的语气,以及文字的不常规罗列。古文还是喜欢祭文以及一些伤心的字,《陈情表》,《祭妹文》,《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那些。陶渊明那样真隐士,他承认自己在乎很多,那样前提下的田园散文我也喜欢。柳宗元那样假隐士,假装不在乎一切,却在刻意标榜自己淡薄的,我不喜欢。后来接触过那些华丽的,《上林赋》,《子虚赋》,都不喜欢,但《滕王阁序》虽然华丽,但华丽之中有性情,也有作文不浅的功力,也喜欢。李义山的诗不知所云,不喜欢,柳永的未免有些卿卿我我,阳气不足,容若的,有许多抢眼的好句子,但有一次下载了他的全部诗词,发现好文字不过就是常常传送的那些,其余的也不过是那几个人人都用的意象倒来倒去,他也并不是神仙。那个藏人,仓央嘉措倒是写的美极了。“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

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情就在那里,不增不减??”还有几本《淮南鸿烈》、《诗经》,这些东西看起来费劲,里面却有学问和情趣。也有《朱子家训》、《菜根谭》这些相对白话的,教人淡泊宁静。另外,似乎市面上有一本《曾国藩家书》前几年很流行,我没有看过,只有一本《曾国藩为官从政》,这本书的作者姓司马,似乎文笔不好,但是观点我深同,其中引用了一些曾国藩家书里的话,觉得写得极好。记得里面一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深心自知”,我拿用过。说到家书,似乎有一本《傅雷家书》,不讨我的喜欢,他教子的话是正确的,可是我排斥里面那种炫耀的成分,相比来说,朱自清写的《孩子》,就有更多自然流畅,随和朴实,喜欢那样的字。外国的,我爱的是杰克伦敦。那种心理的细腻,豪放,不屈不挠和摆脱不掉的痛苦,就这么纷至沓来,很强的冲击力。从他那里我也首次认识了斯宾塞、尼采,超人思想,积极地悲剧主义,有时候也把自己一段时间的情绪心态和做事情的倾向和这些遥远的哲学联系起来,让那些共鸣之心安慰自己敏感的生命。梭罗的《瓦尔登湖》那些,是静美,就像听班得瑞的音乐,但已经不是酷爱,当我从文学青年派转为痞子派,从爱校园民谣转为爱摇滚的那天,面对梭罗,也就不能说是酷爱了。看到初中读本上有要求读《培根论人生》,其实那本书成人读也好,有很多话说的很到位,尽管很多人说培根有很多作风问题,因他的文字,我固执地以为历史对他有误会。也看过一些俄罗斯散文,很素淡,就像听那首白桦林,就像看到保尔柯察金跟冬妮娅刚刚在一起时阴冷而浅浅的欢快。但俄罗斯长篇,我没有细读,只看过《静静的顿河》,而它并不讨我喜欢。还有苏联的高尔基,精明的御用文人,不喜欢,看他写过的《海燕》,我就会臆想他是否就是苏联的郭沫若呢。当代的,张炜是后来才接触并喜欢的,他的书,清清明明的,我喜欢那篇《雪路》等等,他很淡定。他的文字,如“我看到了过去不曾见过的山脉和城市,水陆码头,各色人等。它们与我们相逢,想起来真像是一闪而过,仅为一瞬。可是这里有多少难忘的旧事,这些故事堆积出一段生命。我不能说那是一段风雨苦程,而只想说欢悦多于愁苦。”据说他最近写出了最长的小说,比《平凡的世界》还要长很多很多,不知道能不能从繁琐的世事中逃离出一些时间拜读。对于女作家,台湾的三毛我喜欢,记得她那些上学的艰辛,还有邂逅一位日本人的故事等等。还有她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滚滚红尘》等戏剧,有一种孤单的坚强和苍凉的感觉。张爱玲的《小团圆》是我在一天之内看完的,看完平静得窒息。我去想为什么一贯地有不在乎的冷漠?我知道这根本不是我平常所强调的平和和安宁。是惰性?是无能为力?是看破?她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想要说爱情千回万转,完全幻灭了之后还剩下点什么。局外的我,如同另一位才女所说,不敢妄自揣测另一颗真心,所以唯有自己涣散沉默,只是书叫我难过了起来,尽管我与九莉没有同样的经历,我的难过无关九莉的难过。只是那种不明媚是一样的,一个懂得文字的人是悲情的,所谓古人说的“文章憎命达”。周国平说:“青春是心智最活泼的时期,也是心智趋于定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一个人倘若能够通过读书、思考、艺术、写作等等充分领略心灵的快乐,形成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在自己的身上就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这个源泉将泽被整个人生,使他即使在艰难困苦之中仍拥有人类最高级的快乐。”我想,因为读书,我淡漠着,却拥有着极品的快乐。这,足够了。【每日写作指导: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写作能力??】

写作一直是语文中重要的一项,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语言应用的考察,也在考试分数中占有较大比例,但是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对同学们来讲却一直是个难题。 专家指出老师们应该教学思路灵活,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注重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语文的认识:

分数固然非常重要,但同时应当也是能力的提高,靠一次、两次的押题或许一时能取得一个好成绩,但学习成绩的决定因素: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及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个老师辅导一个学生,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或补差,或提优,进行个性化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为此,老师教你用独特的方法学好初高中语文。

学生作文时最头疼的问题是无话可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专家告诉大家不妨用刘勰的话说“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间”启发他们: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谈如何生活,体察入微。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必须寻到源头才有清的水喝”,可见观察是中学生认识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专家指出老师们应该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要性,结合课本中的名篇交给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例如学了《我的老师》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尊敬的老师,让他们明白老师的高风亮节,除了表现在批改作业到深夜,或带病上课,累倒在讲台上等外,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以前,同样的材料上代人用来赞颂老师,下一代“涛声依旧”。似乎老师永远是身穿中山装,口袋里插一支钢笔,不苟言笑;老的,少的,农村的,城市的,一个样。通过观察,让其明白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科目的老师穿着打扮、兴趣爱好、精神面貌、教学方式等都有差异。当今教师不但追求内在美,还注重外在美;他们不仅仅追求脚踏实地,还注重巧干。课上,他们“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评估论今,妙语连珠;课外,他们驰骋球场,泼洒丹青,舞文弄墨,雅趣如流。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实践证明,丰富的写作素材,都是靠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来的。

要关注生活,博采众长。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广泛阅读的重要性。老师应当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每天写日记,可写身边的人或事,也可摘录一些名言警句、优美的段落,或介绍一部生动的有趣的影视剧作;规定每月读一本优秀期刊;每个假期读两本名著,如学了《美猴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建议学生读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施耐庵的《水浒传》,让他们领略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法。

我们只有“行万里路”——广泛深入生活,只有“读完卷书”——博采众长,才能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篇三:南通市2016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答案

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语文1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古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 而来的。古筝以其多变的指法,的音域,深受民众喜爱。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 。

A.演化 宽厚 平分秋色 B.演绎 宽广 平分秋色

C.演绎 宽厚 各有千秋 D.演化 宽广 各有千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气候变化本是大自然的自我更新,而当今气候的急剧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破坏了大气构成引起的。

B.与其说是人工智能战胜了李世石,还不如说是哈萨比斯及其领导的团队战胜了李世石,更确切地说是集体智慧战胜了个体智慧。

C.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不仅可能会延缓或者阻碍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决策与实施,甚至会影响公众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

D.为有效疏解中心城市城区功能,缓解人口和公共服务压力,江苏未来五年将鼓励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发展成为生态卫星城。

3.下列各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增进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B.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C.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D.庄严的教堂里,一束不很明亮的光线从彩色玻璃窗透了进来,沉重的钟声好像震慑了我的心灵,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明代于谦有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抒写的是 ;清人纪晓岚亦云“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抒写的是 ;今人也说“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吾愿足矣”,抒写的是;好读书,读好书,润泽我们的心灵。

①安适闲恬、沉醉书香的淡然②愁苦与共、乐在其中的陶然③漫卷书、情有独钟的怡然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险越大意味着收获越多。

B.要警惕诱惑背后的陷阱。

C.想要获得成功往往需要借助外物。

D.距离成功只差一步时不要轻言放弃。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子贡论

王安石

予读史所载子贡事,疑传之者妄,不然,子贡安得为儒哉?夫所谓儒者,用于君则忧君之忧,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

当尧之时,天下之民患于洚水,尧以为忧,故禹于九年之间三过其门而不一省其子也。回① 之生,天下之民患有甚于洚水,天下之君忧有甚于尧,然回以禹之贤而独乐陋巷之间,曾不以天下忧患介其意也。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何忧患之与哉?夫所谓忧君之忧、患民之患者,亦以义也。苟不义而能释君之忧、除民之患,贤者亦不为矣。

《史记》曰:齐伐鲁,孔子闻之,曰:“鲁,坟墓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因行,说齐以伐吴,说吴以救鲁,复说越,复说晋,五国由是交兵。或强,或破,或乱,或霸,卒以存鲁。观其言,迹其事,仪秦轸代②,无以异也。嗟乎,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以坟墓之国而欲全之,则齐、吴之人,岂无是心哉,奈何使之乱欤?吾所以知传者之妄,一也。于史考之,当是时,孔子、子贡为匹夫,非有卿相之位、万钟之禄也,何以忧患为哉?然则异于颜回之道矣,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二也。坟墓之国,虽君子之所重,然岂有忧患而谋为不义哉?借使有忧患而为谋之义,则岂可以变诈之说亡人之国,而求自存哉?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三也。子贡之行,虽不能尽当于道,然孔子之贤弟子也,固不宜至于此,矧③曰孔子使之也。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子贡虽好辩。讵至于此邪? 亦所谓毁损其真者哉!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节)

注:①回:颜回,孔子的弟子。心仪秦轸代:分别指战国时张仪、苏秦、陈轸、苏代四位说士。②矧:况且。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过其门而不一省其子也 省:探望

B.观其言,迹其事 迹:考察

C.己以坟墓之国而欲全之 全:使 ……全

D.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 称:称赞

7.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然回以禹之贤而独乐陋巷之间

B.子贡因行,说齐以伐吴

C.何以忧患为哉

D. 则岂可以变诈之说亡人之国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3分)

(2)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3分)

(3)子贡虽好辩,讵至于此邪?亦所谓毁损其真者哉!(4分)

9.文章第三段中,作者指出的“传者之妄”有哪三点?请简要概括。(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 上巳注召亲族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注:“上巳”,节日名,古指农历三月初三

(1)请根据“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三句,简要概括“欢意少”的原因。(3分)

(2)请简要赏析“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子的艺术技巧。(3分)

(3)与《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相比,两首词在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任重而道远。(《论语 · 泰伯》)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诗经 · 卫风 · 氓》)

(3) (),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4)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其间日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6)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7)(),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苦命人

【法】维克多 · 雨果

芳汀看到自己能够生活,就有了暂时的快乐。她买了一面镜子,欣赏自己美丽的头发和牙齿,忘了许多事情,只惦念她的珂赛特。

她时常寄信。这就引起了旁人的注意。确实有人发现她每月至少写两封信,并且老是一个地址——孟费郿客店主人德纳第先生;也确实有人看见她在车间里常常转过头去揩眼泪。天地间的怪事莫过于侦察别人的一些和自己绝不相干的事了。“她一定是种女人了。”恰巧有个长舌妇到孟费郿走了一趟,和德纳第夫妇谈了话,回来时说,“花了我三十五法郎,我心里畅快了。她有个孩子。”她的过失,到现在已众所周知了。

芳汀被撵走了,在冬季。

冬季完全没有热,完全没有光,紧接着早晨的是迷雾、黄昏,窗棂冥黯,什物不辨。天好像是暗室中的透光眼,太阳也好像是个穷人。

芳汀挨家挨户找人雇她当仆人,没有人要她。后来她去兵营替士兵们缝粗布衬衫,每天可以赚十二个苏。在这十二个苏中,她得替女儿花十个。从那时起,她就没有按时如数付钱给德纳第夫妇。这时,有个老妇人,那个平时在芳汀夜晚回家时替她点上蜡烛的老妇人,把过苦日子的艺术教给她,并劝慰她,生活就好比是两间屋子,第一间是暗的,第二间是黑的。

她所赚的钱太少了,债主们紧紧催逼她。每天早晨,芳汀依然对着镜子梳那一头光泽黑亮、细软如丝的头发的时候,但常常木然出神。

德纳第夫妇没有按时收着钱,便时常写信给她。有一次,说她的小珂赛特在那样冷的天气下需要一条羊毛裙,母亲应当寄去十个法郎。她收到那封信,捏在手里搓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她走到一个理发店,垂下一头令人叹赏的金丝发。

“好漂亮的头发!”理发师喊。

“您肯出多少钱?”

“十法郎。”

“剪吧。”

她买一条绒线编织的裙,寄给了德纳第,心里想;“我的孩子不会再冷了,我已拿我的头发做她的衣裳。”她自己戴一顶小扁帽,遮住光头,仍旧美丽。

一天,她又接到德纳第夫妇的信:“珂赛特害了猩红热。假使您不寄四十法郎来,孩子可完了。??

她放声大笑。随后,向大门外跑,一面跑,一面跳,笑个不停。她走过广场,看见一个走江湖的牙科医生正对着观众们演说。芳汀钻进人堆去听,也跟着他们笑。

那牙科医生突然对着她叫起来:“您的牙齿真漂亮!假使您肯把您的瓷牌卖给我,我每一个出价一个金拿破仑。”

“瓷牌是什么?”芳汀问。

“就是上排的两个门牙。”

“好吓人!”芳汀逃走了。但那人仍喊:“想想吧!假使您愿意,今晚到银甲板客栈里来。 芳汀回到家,出了半天神,跑到楼梯上又去读德纳第夫妇的信。到晚上,有人看见她朝着巴黎街走去,那正是有许多客栈的地方。

第二天,邻居玛格丽特走进芳汀的房间,看见她坐在床上,面色惨白,一夜工夫老了十岁。

“耶稣!”玛格丽特说,“出了什么事,芳汀?”

“我的孩子有救了,我也放心了。”她微笑着。是一种血迹模糊的笑容,一条红口涎挂在她的嘴角,嘴里一个黑窟窿。

她把郅四十法郎寄到孟费郿去了。那却是德纳第夫妇谋财的骗局。

芳汀把她的镜子丢到窗子外面。她搬进了破楼,没有床,只留下一块破布作被子。她早已不怕人耻笑,常穿着一触即裂的破衫上街。她每天缝十七个钟头,但是一个以贱值包揽女囚工作的包工,忽然压低了工资,每天只给九个苏。她的债主们的狠心也更是变本加厉。

正当这时,德纳第又有信给她,说他立刻要一百法郎,否则他就把小珂赛特撵出去,让她冻死在路边。“一百法郎!”芳汀想道,“但是哪里有每天赚五个法郎的机会呢?”

“全卖了吧!”她说。

(选自《悲惨世界》,有删改)

12.文章第四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3.请理解文章第五段中画线子的含意。(4分)

14.文中三次写到镜子,分别表现了芳汀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6分)

15.请结合全文探究芳汀命运悲惨的原因。(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颜景龙

①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②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③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④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谁许多画家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

⑤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做到“代山川而言”。

(有删改)

16.请简要概述第②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第④段作简要概括。(6分)

18.从全文看,当代创作者怎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境之美的中国山水画?(6分)


书卷多情似故人》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771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书卷多情似故人
相关文章
  •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

    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此博文包含图片(2016-04-0121:07:41)标签:教育分类:高考语文模拟...

  • 书卷多情似故人

    书卷多情似故人立足童书馆,推进大阅读——龙山镇柏崖小学“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纪实龙山镇柏崖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现有在校生459人,教职工28人。学校自2012年尝试开展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