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讲稿: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国旗下的讲话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可是,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又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铅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几年之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就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
尊重如一处燃烧在黑暗中的篝火,温暖着他人凄冷的心,照亮着他人的希望所在。仅仅因为富翁说的一句“你和我都是商人”的话,那个推销铅笔的穷人于是奋发图强而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这就是尊重的力量,无形而巨大;尊重能给人以鼓励,能给人以自信;尊重能点燃生命之激情,产生无限之斗志。假如没有那句满含尊重的话语,那个穷人很可能仍在阴暗的自卑心理下自暴自弃,甘于平庸,成功将永远与他无缘。
人与人之间,就应当互相尊重。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和谐、温馨,才会走向文明和发展。尊重从来就是相互的,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敬是一种幸福,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刘墉说:“帮助人,要给予他人最高的尊重,这就是助人的艺术。”
尊重如一泓澄清的甘泉,滋润着干涸的心田,催生出爱的花朵。当濮存昕紧握着艾滋病人的手时,艾滋病人的脸上绽放出的是沐浴着尊重和爱心的笑容。
如果孔乙已得到那时世人的尊重而不是嘲讽和歧视,又怎会落得那样悲惨的结局?
尊重是相互的,就像“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一样,只有我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我;只有我尊重人人,人人才会尊重我。同学们,老师们,尊重别人吧,就像尊重自己一样!
谢谢大家!
篇二: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黄明波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
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曾经听说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个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
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
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会地走开了。
走了没以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贸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
没想到商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竟使一个不无自卑的人顿然树立起了自尊,使一个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找回了自信。正是有了这种自尊与自信,才使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优势,终于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不难想象,倘若当初没有那么一句尊重鼓励的话,纵然给他几千元也无济于事,断不会出现从自认乞丐到自信自强的巨变。这就是尊重,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有些地方不如他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理应有的尊重。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必然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情、平静的心境,去面对所有事业的上的强者与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运者与不幸者。
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但尊重不是盲目的崇拜,更不是肉麻的吹捧;不是没有原则的谦卑奉迎,更不是没有自尊的低三下四。懂得了尊重别人的重要,并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也是一门学问。“人不如己,尊重别人;己不如人,尊重自己。”无论身处何位,尊重别人与自我尊重一样重要。学会了尊重别人,就学会了尊重自己,也就学会和掌握了人生的一大要义。
目 录
首卷语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黄明波/01 感悟名师
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生命成长的土地------------------陈赛飞/03 走进那座城市的思考------------------------------------管舟燕/04 做语文要做的事情---------------------------------------张依芸/06 教学感悟
老师,请为孩子打开窗----------------------------------黄 芳/09 创设情景 启迪思维--------------------------------------陆赛亚/11 换一种教育方法------------------------------------------竺采飞/14 教师随感
做小学教师的心得体会----------------------------------鲍红霞/15 说咱班的黑板报-------------------------------------------庄飞飞/16 漫步西溪岭-------------------------------------------------胡凤娜/17 一只大香蕉-------------------------------------------------张凤英/18 《海子,一时冲动》-------------------------------------蒋 瑾/19 读书感悟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谢文君/20 幽幽《徒然草》-------------------------------------------邵舟红/21 课堂提问与有效教学-------------------------------------郑优峰/22 读《中国教师缺什么》有感----------------------------顾佩君/24
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生命成长的土地
——有感于虞大明老师《金钱的魔力》
陈赛飞
课堂是孩子们生命成长的土地。虞大明老师一直强调的“我是农民的儿子”。突然间明白虞大明老师的强调。唯有农民的儿子才不会忘记土地,才懂得精心地松土,恰当地施肥,才使种子吸收精华而根深叶茂,绽放得美丽异常。
13日上午,有幸在杭州下城区听取了虞老师执教的《金钱的魔力》一课,该课堂教学环环相套,丝丝相扣,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初学课文后虞老师让学生用七个字概括感受:有钱能使鬼推磨。课文中的鬼是谁?紧抓“鬼”字展开教学,无限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一连串的“鬼”问题问得恰到好处,唤醒了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的已有感知,这个说完那个又想到了,这个说了那个还要说出个不一样的来。孩子们在浩瀚的思维海洋中把“鬼相、鬼笑、鬼话、鬼品”都找了出来。
在了解人物的性格的时候,虞老师通过巧妙的设
计,以生为本,以读为本,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人物的性
格,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主要体现
在抓托德的笑细细体会托德的“以貌取人、刻薄、虚情
假意、见钱眼开。”——生活中看到过怎样的笑?——
笑之最——托德的笑是怎样的,细读——老师读了后想
这样的笑是怎么样的,找图片,找不到,最后找到了沙
皮狗的笑---对比---生活中你怎么描写笑的---红楼梦中笑的描写——自写的父亲母亲的笑的展示。虞老师的教学不仅仅限于文本的解读,他进而出示了红楼梦中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各种人物的一组笑,出示自己父母亲的笑,体会作家抓什么来写笑的,进行了写法指导。瞬间,让写的词句作为阅读理解的注脚,表达叙述的支撑,同时,还给了学生大量学习文本的空间,激发了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经典的兴趣。
在剖析老板的人物形象时,虞老师对老板话语的有策略的概括。(老板的话,全文共1549个字,写老板的话就用了604个字。)这个“鬼”说这么多鬼话想干什么?揭露老板说话用了哪些伎俩?寥寥几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认钱不认人”的内心世界,更突出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进一步强化了金钱的巨大“魔力”。
课堂是有生命的。虞老师用他的精心设计,用他的独具匠心,引领孩子学习母语,品读文本。他用他的挚爱,用他的热情,为生长在这沃土上的孩子注入鲜活的生命。
走进那座城市的思考
管舟燕
上海,走进那座城市,看着突兀的高楼,虽不会一惊一乍,但确实也感受到了我们海岛所没有的现代气息。一路上随处可见的世博会吉祥物,充满着友好,给我们这几个外乡人送来了熟悉与亲近。在那座城市,甚是“冒然”的生活了几天,用我那愚拙的双眼亦能瞅出她的“美丽”,从日常生活到人文教育,总有些小小震憾。遗憾的就是不知道何以把那些感触整理成文。我想感触是由看到的或听到的和原有的认知体验产生作用后而触发的,因而有时无逻辑可言,我常常总是在细微处感受着领略着其间的文明与先进。
上海人的生活,可望而不可及
因为晕车昏沉沉地跟着同事来到了报到的宾馆,朦胧中听到我们要去听课的学校在卢湾区。又听见旁边有人在说,那个地方好呀,现在房子要卖四万元一平方。在定海时,听同事们议论着房价,已经有点不可思议了。御兰花园的价不是贵得可以了吗?现在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试想着,我这样的收入工作一年,在上海只能买个装洗脸盆的地儿了,下意思里有一丝侥幸,在定海还有一个地方住,再谈及什么“汤品一臣”那简直就成了我一生也做不完的梦了。细想一下,那个卢湾区是中心吧,因和住宿的宾馆有点距离,更准确地说是不会灵活周转于地铁,怕误事,因而大部分时间是打的的。上海的打的,确实
又让我心疼了一回。明明是堵在那边,却也总瞧见计价
器拼命地往上翻,那翻的可是钱。几句交流后总算搞清
楚了,上海的打的是路程与时间相结合的。在心疼的同
时为自己生活在定海又找到了一些安慰。
上海人的眼界,不再是“物以稀为贵”
我们参加的活动,题名听上去好大,都邀请了好多特级和著名。试想着举行这样的一个活动,那是需要多大的筹备,按以往的经验分析着。然而到那边后,我看到的是什么名师,什么特级。他们上完课后,竞然没有一个人来热情的陪同。有时讲座的水也是自己为之。而且那些主体常常也是风风火火来又风风火火去的。我似乎感受到了主办方的冷漠和受邀者的功利性。后来一想,那是因为他们习惯了。在那样一个大都市,一年下来要举办多少次这样的大大小小的活动。自古物以稀为贵。在他们的心中好多都已习惯成自然了。因为那个城大,过往的人多,当然停留的人也多。不同于我们这个小地方,最多的吸引资本是热情与好客。
上海的学生,展现的是精彩
“我在想一个问题,最好让我的孩子能来上海读书。”这是回程中我的一位同事发自内心的一句真心话。不是说去了几天就忘了“娘”。因为在那里我们确实看到了学生应该是怎样学的魅力。二十八个左右的小班化教育,远不同我们五六十个的班级授课制,试想政府的教育投资无形之中也是多了一倍的。面对如此大的会场,学生演绎的是文明,或许是他们也已经见怪不惯了。课上他们的回答总是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呈现的往往是他们独特的思维,创新或许就在他们身上实践着。
数学教师贵在语言艺术——悟于名师
听了好多课,课的结构,设计的好坏,其实也不用我们再来争议什么,那些都是观摩课了。何为观摩,不就是早已“审核注册”了。然而,不会很理论很深度的我,对那些课总也有些许比较,然后品出:让我清晰记忆的是他们的语言魅力。
俗话说的好:“长舌头和头脑简单是亲家,一句话可以把人说得笑,一句话也可以把人说得跳。”.给我印象最深的那两位老师,课中丰富的语言具有时代气息,而且又能很好的成为过渡语。一上来就能让人感觉良好的文学功底与修养。大概是因为那两位年轻,接近我们的时代。但后来的了解中知道确实与预想中一样。一个是每天记教学手记的,一个是新课程撰稿人。这样的两个人物,没有良好的语言功底才怪。于是他们的课堂呈现给我们的就是新颖与明快。因而,我想若说这次教学上真正的感悟就是:数学老师也要具备有语文老师那样的功底,那样你的课堂才能更丰腴。
精彩记录
在听课或讲座中,总能听到些言之有理的独特见解或是能引起共鸣的话语。于是我把那些单独的罗列了出来。
学生判断题少做,对错机率各是百分之五十没什么意义,而且都死缠烂打的。 摩天轮的现象不是旋转
计量单位和计数单位,最后的结合就是单位
“1”
“×”是同数连加,其本质还是加,于是只
需把“+” 变形一下,旋转45度。
简单时不教,复杂时不会
篇三: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是首先要尊重别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自己也永远获得不了别人的尊重。
尊重是一种品德。有了这种品德,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无论是对待领导还是同事,无论是对待家人还是对待朋友,无论是对待贫穷还是富有,他都自觉自愿地在践行着尊重。因为任何人的潜意识中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人在社会上生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着自己对喜怒哀乐的表达方式。但对一个懂得尊重的人来说,在遇见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时所表现出来都是沉着冷静不迁怒于人,不迁怒于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尊重。
虽然,尊重是相互的。但你不要奢求别人首先对你尊重。你只要首先尊重了别人,你就会在无形中感动对方,从而也会赢得他对你的尊重。所以,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一个隐秘的空间,即便是朋友,即使是好的不分你我的朋友,同样也需要尊重。人家不愿说的事情你不要刨根问底的打听个没完,朋友不愿深说,自然有他的苦衷。你适可而止的停住,其实就是对朋友的尊重,这会使友谊的情感升华,更加的牢固。
同事之间的尊重更是不可缺少的,同事之间的久而久之,彼此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其他方面都了解得比较多,所以言谈举止更要显示对同事的尊重,特别是当你的同事某一方面不如你的时候,你对他说话更要谦虚,言语中切忌连讽带刺。你对人家的谦虚,其实不仅是尊重的别人,也是尊重了自己。也会使人家对你肃然起敬。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320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