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五,驴和人的新寓言 正文

五,驴和人的新寓言

2017-02-23 06:00:3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八年级语文驴和人的新寓言同步练习

五 驴和人的新寓言

·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撰稿( ) 刊物( ) 撵( ) 蝙蝠( ) ....

2.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1)拴( ) (2)蛆( )

栓( ) 咀( )

诠( ) 诅( )

(3)揪( )(4)杠( )

瞅( ) 扛( )

锹( ) 虹( )

3. 填上适当的字,并将下面的四字短语补充完整。

乐极生 毫无 言 趾高 扬

人心 古世道 漓 义不容

·阅读感悟·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4. 对于农妇所说的“瞧这两个笨伯,有驴不骑,自己走路”。作者为什么不说是“下蛆、使坏”?

5. 你怎样理解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对自己的简要介绍?作者为什么说自己“和那头驴一样知道自己傻”?

6. “现在的书刊内容丰富,作者名字前面有括号的全是重要文章。有的谈新儒学,有的谈后现代,扯着扯着就到了治国之策。”联系全文看,作者在这里讽刺的是什么现象?

7. “别当驴受人捏咕,要当捏咕驴的人”,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这一“也说得通”的寓言?

·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几则伊索寓言,回答问题。

小孩与画的狮子

有个胆小的老人有个独生子,他勇敢而且天生喜欢打猎。有一次,老人梦见儿子悲惨地被狮子咬死。他极害怕这梦变为现实,便特别建造了一座悬空的漂亮房子,将儿子锁在里面,把他保护起来。为了让儿子高兴,老人在墙上画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其中也画有狮子。

然而,那孩子越看画越烦恼。有一次,他站在狮子画的旁边,说道:“喂,你这可恶的野兽,为了你和我父亲荒唐的梦,我才被关在这种像牢房一样的房里。”说着说着,便挥动拳头用力向墙打去,好像要把那狮子打死。不料一根刺钻到他指甲里去了,他疼痛难忍,最后发炎引起高烧不退,没多久便死了。原本是一头画在墙上的狮子,竟把孩子害死了。这位父亲精心的安排对孩子有害无益。

这是说,人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困难,而不要用什么心计去回避它。

赫耳墨斯和樵夫

从前,有个樵夫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斧头掉进河里,他丢掉了谋生的工具,伤心地坐在岸边痛哭。赫耳墨斯正好从此经过,问明他哭的原因,很可怜他,跳进河里去捞斧头。

第一次,他捞上来一把金斧头,樵夫说不是他的;第二次,他捞上来一把银斧头,樵夫又说不是;第三次,他把樵夫的斧头捞上来,樵夫说这就是他的那把斧头,并且露出失而复得的高兴样子。赫耳墨斯看樵夫为人诚实,就把这把斧头连同那把金斧头和银斧头都给了他。

樵夫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伙伴们听。有个伙伴也想得到好处,便拿上一把斧头,去河边砍柴,没砍几下就故意把斧头丢进河里,然后坐在那里哭。不久,赫耳墨斯出现了,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回答说丢了斧头。赫耳墨斯捞起一把金斧头来,问是不是他的。这个人立刻说是自己的。赫耳墨斯明白了他的用意,不但没有给他金斧头,就连他掉进河里的那把斧头也不管了。

蚂蚁和促织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促织向他乞讨。蚂蚁对促织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促织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吹箫,冬天就去跳舞吧!”

这故事是说,凡事都要预先有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

衔肉的狗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这故事适用于贪心的人。

8.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悬空( ) (2)樵夫( ) (3)乞讨( ) (4)衔着( ) ....

9. 《小孩与画的狮子》中,害死小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10. 《赫尔墨斯和樵夫》的寓意是什么?

11. 《蚂蚁和促织》的故事告诉人们,凡事都要有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钱钟书先生《读<伊索寓言>》中另有解说:“据柏拉图《对话篇·菲得洛斯》说,促织进化,变成人,照此推论,坐看着诗人穷饿,不肯借钱的人,无疑是蚂蚁了。促织饿死了,本身就是蚂蚁的粮食;同样,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和朋友,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你读了这则寓言,还能发掘出什么新的寓意吗?

12. 《衔肉的狗》本来的寓意是戒贪心的。钱钟书先生另有新意:“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用——譬如这只衔肉的狗,照镜以后,反害他大叫大闹,空把自己的影子,当做攻击狂吠的对象。可见有些东西最好不要对镜自照。”你怎样理解钱钟书先生的这一理解?

·综合实践·

13. 从以上四则伊索寓言中任选一则,经过自己的思考发掘出新意。

五 驴和人的新寓言

1. 略。

2. 略。

3. 乐极生悲 毫无怨言 趾高气扬 人心不古 世道浇漓 义不容辞

4. 从驴的角度,它本来自己走在路上,感到很幸福,农妇的话使它被人骑。

5. 既表明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又讽刺了那些依靠美国国籍来抬高自己身价的人。说自己“和那头驴一样知道自己傻”,是说自己要根据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愿意别人干预自己的生活。

6. 讽刺那些并不了解中国国情,而一味地大谈治国之策的人。

7. 作者说“这种寓意只适于狠毒的人”,也就是说,人不应该做损人不利己,只赚个自己开心的事。

8.(1) (2) (3) (4)

9. 直接原因是刺钻到指甲里发炎,高烧不退;根本原因是老人把孩子束之高阁,而导致其死亡。

10. 诚实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而不讲诚信将一无所获。

11 ~ 13. 略。

篇二:驴和人的新寓言

学案导学小组互助课型课时计划

- 1 -

- 2 -

- 3 -

- 4 -

- 5 -

篇三:八年级语文驴和人的新寓言

五 驴和人的新寓言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王小波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

2.通过把握文章语言环境,准确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进而准确深入地体会作品主题。

3.通过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含蓄、幽默且充满讽刺意味的语言风格。

4.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语句,理解作品主题。

教学难点

对文中关键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伊索寓言中《磨坊主和儿子与驴子》导入。

磨坊主和他的儿子一起赶着他们的驴子,到邻近的市场上去卖。他们没走多远,遇见了一些妇女聚集在井边,谈笑风生。其中有一个说:“瞧,你们看见过这种人吗?放着驴子不骑,却要走路。”老人听到此话,立刻叫儿子骑上驴去。又走了一会,他们遇到了一些正在争吵的老头,其中一个说:“看看,这正证明了我刚说的那些话。现在这种社会时尚,根本谈不上什么敬老尊贤。你们看看那懒惰的孩子骑在驴上,而他年迈的父亲却在下面行走。下来,你这小东西!还不让你年老的父亲歇歇他疲乏的腿。”老人便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了上去。他们没走多远,又遇到一群妇女和孩子。有几个人立刻大喊道:“你这无用的老头,你怎么可以骑在驴子上,而让那可怜的孩子跑得一点力气都没啦?”老实的磨坊主,立刻又叫他儿子来坐在他后面。 快到市场时,一个市民看见了他们便问:“朋友,请问,这驴子是你们自己的吗?”老人说:“是的。”那人说:“人们还真想不到,依你们一起骑驴的情形看来,你们两个人抬驴子,也许比骑驴子好得多。”老人说:“不妨照你的意见试一下。”于是,他和儿子一起跳下驴子,将驴子的腿捆在一起,用一根木棍将驴子抬上肩向前走。经过市场口的桥时,很多人围过来看这种有趣的事,大家都取笑他们父子俩。吵闹声和这种奇

怪的摆弄使驴子很不高兴,它用力挣断了绳索和棍子,掉到河里去了。 这时,老人又气愤又羞愧,赶忙从小路逃回家去。

听了这则寓言故事,谈谈你的感受。(学生各抒己见)寓言虽短小,但含义无穷,带给人很多生活启示。学者、作家王小波也从这则寓言中读出了自己的思考,那么,他的思考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文章《驴和人的新寓言》。

二、走近作者。

自由作家——王小波

1952年生于北京,“文革”中,16岁的小波奔赴云南参加兵团劳动,这段经历成为他最著名的作品《黄金时代》的背景。21岁在北京某厂做工人,工人生活是他《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的写作背景。1977年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相恋,后结合。1978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就读于贸易经济商品学专业。毕业后在人大教书,开始写作《黄金时代》。两年后,赴李银河就读的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研究生,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小说。1988年,与李银河一起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会计系讲师。1992年辞去教职,专心写作。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其后,他的作品盛行于世,他的文体成为无数青年仿效的目标,而他的思维方式亦影响了不少人。

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广播。自1997年4月11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出版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地久天长》;纪念、评论集有:《浪漫骑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画传》。一个作家在死后两年时间里,如此的被人们阅读、关注、讨论,应该说是十分罕见的,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是非常丰富的,而它所透露出来的一个基本信息就是,王小波为许许多多的人们深深地喜爱着。

三、朗读全文。

1.学生默读,整理字词。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语言风格。

3.学生个体朗读,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

四、准确识读字音,积累常见词汇。

下蛆(q ) 撰稿(zhu
五,驴和人的新寓言》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335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五,驴和人的新寓言
相关文章
  • 五,驴和人的新寓言

    八年级语文驴和人的新寓言同步练习五驴和人的新寓言·积累运用·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撰稿()刊物()撵()蝙蝠()....2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1)拴()(2)蛆(...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