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镇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 正文

镇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

2017-02-16 06:05:2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十二五期间年度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与县人事劳动保障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就业局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战胜了重重困难,胜利完成了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今年所取得的成就

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3798人,城镇净增就业13257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91人,人员再就业77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均为100%;城镇职业培训12298人,其中创业培训95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6389人,其中市内转移1308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929人,其中工业园区定向培训7208人;累计新增担保基金470万元,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795万元,其中扶持个人创业贷款4975万元,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贷款2820万元,直接扶持就业1942人,带动就业4059人;失业保险参保1.25万人,累计征缴失业保险基金816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值为3.25%,均低于目标的4.5%,就业总体形势稳定。

二、今年的工作回顾

1、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3094人,完成任务的137.51%,城镇净增就业2823人,完成任务的156.8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

业1070人,完成任务的120.22%,人员再就业308人,完成任务的128.33%,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为100%,城镇就业率为94.5%,完成任务的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981人,完成任务的131.07%,其中市内转移3694人,完成任务的236.79%;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869人,完成任务的132.16%,其中园区定向培训3284人,完成任务的117.28%;举办创业培训班14期,培训学员398人,完成任务的113.71%;失业保险参保1.3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232万元,完成任务的94.69%;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988万元,完成任务的221.55%,到期贷款回收率达99.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就业总体形势稳定。

2、加大小额贷款对创业的扶持力度。

扩大了小额贷款覆盖面和发放额度,将小额贷款对象扩大到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创业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个人创业贷款每笔最高限额由原来的3万元扩大到5万元;农村创业妇女,通过县妇联推荐,不担保仅贴息,可以申请每笔最高额为8万元的创业扶持贷款;对当年新招用失业人员、进城创业农民工和返乡农民达到企业现有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给予200万元以内的融资贷款扶持。11月,新增财政担保基金70万元到位,累计发放小额贷款618笔,发放金额3988万元,其中发放个人创业贷款613笔、金额2888万元,发放小企业贷款5笔、金额1100万元;直接扶持创业920人,带动就业1830人,

位居全市第二,充分发挥了小额贷款在推进全民创业中的扶持作用。

3、加大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和服务。

我局印制了《致全县外出务工农民工朋友们的一封信》一万余份,在各乡镇和县城所有公交车站散发,宣传县委、县政府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增强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激情。

4、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培训。

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率,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园区岗位对接。我局常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已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284人。结合小额贷款工作,就业培训中心分期分批组织申请贷款的创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到11月底,已举办创业培训班14期,组织398名创业人员开展了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经培训合格的,再由担保中心进行贷前调查,发放创业贷款予以扶持。

5、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就业培训适合县工业产业对口专业很少,不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农村劳动力培训券的发放和回收难度大,造成培训工作被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2)、农民进城务工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不明朗,且很多不能兑现,适合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短、快、平项目不多,不能满足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现实需求。

三、十二五期间和2012年工作展望

(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抓住实施民生工程这个重点,坚定不移地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城镇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紧紧围绕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两大主题,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抓好劳动保障平台和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深入开展各项就业援助活动,推进工业园区岗位对接工作;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城乡统筹就业水平。

(二)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城镇新增就业11250人,城镇净增就业9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50人,人员再就业120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城镇就业率94.5%;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0人,其中市内转移8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420人,其中园区定向培训10200人,创业培训1750人;小额贷款发放突破1个亿,新增担保基金750万元,到期贷款回收率99.6%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000人,失业保险征缴125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三)2011年就业工作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更加积

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我县经济赶超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

(四)2011年就业工作主要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2300人,城镇净增就业19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00人,人员再就业26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城镇就业率95%;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其中市内转移168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700人,其中园区定向培训3000人,创业培训38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00万元,新增担保基金150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000人,失业保险征缴25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五)主要工作举措。

为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围绕民生工程和2011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对创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全民创业。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拓宽培训专业,高质量、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受灾农民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拓宽就业门路;对进城创业的受灾农民,降低门槛,落实好小额贷款、就业培训等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创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活动,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

篇二:XX镇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打算

XX镇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打算

中共XX镇委员会

2014年11月3日

一、2014年的主要工作

2014年,XX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

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党代会、人代会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以“抓项目、重工业、保生态、促旅游、强招商、谋发展”为主线,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扎实苦干,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建设得到加强,成功申报安徽省森林城镇和全市文明乡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在调整中稳步增长。2014年我们始终把加快

发展、调整结构作为第一要务,注重打基础、调结构、促转型、扩总量、提质量,镇域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一是农业产业调整成效明显。竹笋、茶叶、烟叶、荷兰豆、生猪和肉鸡等农产品形成主导,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年生猪出栏量10000余头,能繁母猪1000多头,年产肉鸡40万只,种植烟叶220亩,出口荷兰豆800吨。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全镇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其中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11个,生产基地5个,其中长湾坦肉鸡养殖基地是目

前我县最大的肉鸡养殖基地。二是工业经济逐步实现转型升

级。胡氏宴酒业公司扩能改造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一期

工程已于10月竣工投产;黄山石英制品公司在当前经济下滑

的形势下,实现产值和税收大幅增长;海峰印刷公司逐步走

上集印刷、包装和旅游度假等多业并举的经营之路,企业规

模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业已形成了印刷包装、白酒

和石英制品三大支柱产业。三是旅游业实现破题。坚持以市

场为导向,挖掘开发石门村、石京山竹林、丛山关龙丛古道、

藏龙洞等旅游资源,开辟了2条生态体验、摄影写生文化体验

旅游道路。据估算2014年,全镇将实现工业总产值1.7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1.29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74万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9460元。

(二)民生在统筹中持续改善。全面实施33项民生工程,

铸牢民生保障。一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农合、

新农保做到应保尽保。2014年全镇参合患者享受补偿达24053

人次,补偿费用388.3万元。享受新农保补贴达2451人。农

村剩余劳动力工作有力推进。全年共办理就业失业证共85人,

发送招工就业信息3500余条,转移劳动力人口564人。1-10

月份,我镇城乡居民参保缴费人数5821人完成任务的91.73%;

60岁以上享受待遇2451人。二是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扎实开展。

农村低保年审公开听证票决工作顺利完成。五保对象44人,

集中供养率88.6%。今年来,全镇发放各类救灾资金、医疗救

助金、慰问金和抚恤补助款60余万元。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协

调发展。加大对卫生教育的投入,改善了农村教育医疗设施。

投资20万元的XX小学青少宫项目顺利实施。坚定不移抓好

计划生育工作。统计年度以来共出生113人,一孩77人,二

多孩36人,二多孩政策符合率94.44%,期内长效节育措施落

实率92.93%,发放奖特扶资金26.9万元。高度重视文化事业

的发展,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和上报。石门村周福金被市

文广新局批准为“草龙舞”传承人。

(三)项目在建设中强力推进。始终把项目工作作为全

镇工作重中之重,抓在手里。一是重点项目保障有力。带着

政策解决征地难题、带着公正解决征地争议、带着感情解决

群众困难,努力做好绩宁高速、合福高铁、黄航客专等事关

全县“大建设”工作大局的重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的服务

保障工作。目前,绩宁高速、合福高铁的征迁已全部结束,

已启动项目施工过程遗留问题处理工作;黄航客专红线内征

地11月初启动,进展顺利,正在扫尾。二是招商引资项目喜

获丰收。全年新引、续建、在谈项目共6个,超额完成全年

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徽宁建材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目

前完成投资1800万元,基础设施、设备安装全面完工,9月

初已正式投产运营。投资2000万元的绩溪县锦屏茶叶生产加

工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一期工程明年3月底全面完工。亿

通纺织、梧桐生态农业、新润达绝缘材料等续建项目投资力

度加大,今年累计投入资金9300万元。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项

目取得新突破。精心谋划、系统编制、积极争取、认真实施

了高标准基本农田、美好乡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一批支

撑XX长远发展的关键项目。完成XX村低产茶园改造300多

亩。修建病险塘库14个,完成一事一议项目6个。完成XX

村、东村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建设。

(四)社会在治理中不断文明和谐。一是以创建为目标,

大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举办贺新年篮球友谊赛、

舞龙舞狮、送戏下乡、普法宣传讲座等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以“改善环境、美化村貌、提升品质”为目标,推行农村清

洁工程市场化运作机制。以省道XX街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

实行坐商归店,摊点归内。完成统一设置店招29家,拆除S215

线、扬北线违规广告、清理“牛皮癣”214处。完成植树面积

536亩,建成先锋林、共青林、巾帼林等基地5处,绿化广场

5个。评选出星级清洁户1900户实现“六星”级以上户数达

到所在的建制村40%以上。在S215线东村段设立好人路灯牌,

打造乡村文明长廊。二是以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殡葬

工作。目前S215线、扬板线、扬北线等镇域禁止范围内已绿

化坟墓175座,绿化树苗700余株。加大对各村公墓选址工作指导。目前,东村公墓已正式运营,楼基公墓走上规范化

管理。三是以“一平台两中心”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村社会

治理网格化。创新开展“网格化管理,零距离服务”社会治

理工作模式,全镇分成6个网格大区,34个网格小区,领导

干部当网格长,34名干部当网格组长,每人拥有自己的责任

田,推行“双十”(十必访、十必报)工作法,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党的建设在实践中全面加强。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抓班子、强队伍,抓基层、打基础为关键,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一是深入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XX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紧扣“为民务实清廉”,聚焦“四风”,坚持周五机关干部学习制度37次;收集意见建议91条,解决问题54个。在“六查六问”专项活动,查摆出领导班子及成员问题144条,其中“四风”问题92条。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制定11项专项整治内容。将改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废止制度2项,修订制度4项,拟新建制度19项,着力打造“三严三实”的干部队伍。二是顺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全镇6个村顺利按照“两推一选”程序完成了村党组织换届工作。6个村共选出19名村党(总)支部部成员,连选连任11人,占总人数的57.9%,其中党(总)支书记全部连任;新当选副书记、委员8人,占总数的42.1%;妇女干部2名,占总数的11.1%。支部班子成员中36-45岁的有10人,46-55岁的有9人,平均年龄44.5岁。在文化程度上初中文化8人,高中及中专3人,大专8人。三是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严把党员入口关、程序关,全年发展正式党员8名,预备党员7名。全面建立和推行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制度。四是狠抓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公车管理使用“六不准”规定;开展党政机关干部社会组织兼职专项清理整顿,组织开

篇三: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和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工作总结

(一)圆满完成各项经济指标

今年截至目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平均增长8.2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1亿元,年平均增长8.28%;外贸出口总值完成1800万美元,年平均增长23.85%;财政收入完成**20万元,年平均增长10.8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万元,年平均增长12.36%;国税完成1457万元,地税完成1063万元,财政系统完成200万元,分别年平均增长7.28%、14.18%和4%。

(二)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1、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

2、在特色产业方面。我乡形成了以采暖炉、卫星天线、白钢刀具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在炉具产业推介方面,我们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白洋淀采暖博览会”,推动了炉具产业快速发展,现我乡共有炉具生产企业800余家,年产各种型号锅炉、采暖炉260万台,实现年产值20多亿元,被**省农村能源协会授予“**省炉具产业基地”称号。卫星天线产业方面,现有卫星天线生产企业16家,年产值7亿元,产品销往中东、南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达到了1800万美元。

3、在双百工程推进方面。

(三)农村面貌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对农村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设立了固定的垃圾箱、垃圾池和垃圾桶,成立了专门的保洁员队伍,配备了专门的垃圾清运车辆,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二是加大了村内道路硬化和亮化工作力度。十二五期间,我乡共硬化村内道路40.8公里,安装路灯1859盏,铺设排水管道10630米,全乡各村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和亮化。三是对私搭乱建进行了彻底拆除。对各村街道两侧私自搭乱建等违法建筑物,以及道路两侧广告牌匾,进行了全面拆除,总计拆除私搭乱建1433处,清理广告标语和牌匾2976处,为村民们打造了一个整洁、畅通的居住环境。四是绿化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四年间在高速、国道等交通干线两侧植树1872亩,在村内种植树木49350株,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民生工作进一步加强

“十二五”以来,我乡立足**的长远发展,顶住财力异常困难压力,重修、拓宽了**北路、军庄路、五洲路等连村道路21公里,打造了“两横三纵”的路网格局。同时,十二五期间共修建桥闸24座,对10个村进行了水改,共打机井71眼,铺设地下防渗管道53.3千米,安装变压器45台,架线29.8千米,9个村“两室”进行了新建或维修,对5个村1800多户进行了卫生厕所改造。建成了乡文化综合服务站和20个村的农家书屋,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13处,新农合参合人数33601人,参合率达到了98.55%,16591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对108户贫困农民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发放各类救灾、救助款656万元。

(五)社会稳定及其他各项事业有序开展

社会稳定工作。加大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四年来共排查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178件,化解174件,未出现集体越级访和进京非访,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大幅减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了多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对存在隐患的325家企业及时进行了整改,对48家非法生产企业,依法进行了取缔,未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计划生育工作。

回顾四年来的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新上大项目少,全乡采暖炉、白钢刀具等主导产业竞争比较激烈,产业急需转型升级;二是企业融资难度较大,企业扩张所需财力支持不足;三是土地瓶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发展。四是全乡主导产业群体虽然较大,但缺乏大型高新支柱企业,企业摊点偏散偏小。

五是农业产业化特色不明显。传统家庭种植、养殖居主导地位,农业产业化从数量、规模、效益上有待提高。

二、“十三五”时期及“夺冠领先之旅”工作谋划

(一)积极对接华夏,制定先期规划。

(二)定位产业新城,打造高新园区。按照先期的规划和定位,通过招商引资和企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4个产业园区建设:一是建设清洁能源产业园区。园区计划占地500亩,集洁净型煤生产、洁净型煤生产设备制造、洁净型煤和生物质炉具生产于一体,打造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二是谋划建设新型节能环保炉具产业园区。在市高新产业园区前期规划800亩,引进先进企业和技术,建设集节能环保采暖炉具生产、产品展示、产品研发、质量检测、物流服务及技术培训等配套设施于一体的采暖炉具科技产业园。三是建设卫星天线产业园。推动卫星天线向航天与卫星应用装备转型升级,尽快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适应能力的多元广播电视、通信、导航等卫星接收装备制造基地。四是建设白钢刀产业园区。

(三)探索小城镇建设,谋划新型社区。按照以产促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思路,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计划在议苟路与新城景观大道交汇处建设**新型社区,实现学校、医院、商业等资源共享,一期工程计划将**西部6个村进行整体搬迁。

(四)发挥土地优势,推进农业发展。**乡现有耕地9.2万亩,占全市的十分之一,我们将积极利用这些土地资源和华夏整体开发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五)转变惯性思维,建设服务型政府。我们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转变思维方式和服务意识,深入推行“三级平台、两个代办”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乡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便民服务站,真正实行一站式办公服务,既全面服务群众,又全程对接华夏。


镇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879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镇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
相关文章
  • 镇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年度工作总结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与县人事劳动保障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就业局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

  • 镇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年度工作总结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与县人事劳动保障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就业局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