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视错觉图片大全
错 觉
首先介绍的是“长短错觉”图中两条线段一样长吗?
想想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大脑的判断
?
线段AB和BC哪一个长?
其实它们是一样长的
.
哪条线显得长一点,红线还是蓝线?(此图即著名的“梯形错觉”)
【解析】红线比蓝线显得长一点,尽管它们的长度完全相等。小于90°的角使包含它的边显得短一些,而大于90°的角使包含它的边显得长一些。这就是梯形幻觉。
图中哪条线更长?
著名的埃冰斯幻觉
【解析】大黑圆片围住的黄圆片和小黑圆片围住的紫圆片其实大小完全一样。黄圆片被围住它的大黑圆片“衬托”得“小”了,相应地,紫圆片被围住它的小黑圆片“衬托”得“大”了,尤其是当二者放在一起的时候。
下面介绍不共线错觉
著名的庞泽幻觉
图中两只眼睛看起来排错了吗?那就请你用直尺检查一下吧
.
下图的轮廓是一个正方形,你相信吗?
下图:共时对照幻觉
现在开始有趣的介绍“不平行错觉”:
竖线似乎是弯曲的,但其实他们是笔直而相互平行的.
【解析】当你的视网膜把边缘和轮廓译成密码,幻觉就偶然地现在视觉系统发生。这就是曲线幻觉。
再看这一幅
下图中杂乱的短线条将大脑判断空间方位的细胞弄糊涂了 致使我们将这些线条误解为是不平行的 要想消除此错觉只要将图倾斜 从左下角沿对角线方向向上看 就会发现这些线事实上是平行的
.
篇二:令人产生错觉的正比例
令人产生错觉的正比例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
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成正比例吗?
话音未落,小刚就不耐烦了:“一定成正比例啦!因为圆的半径与圆周率的积就是圆的面积!天天都让我们做这种题目,真烦!”
“是这样吗?”老师微笑地问着。
一边的小明站起来说:“大家都别急,听我说。求圆的面积可不能忘记半径的平方乘圆周率才能得到面积。所以,他们不成正比例。做题目可要细心一点!”
小刚红着脸低下了头,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在大家的笑声中,老师又出了一道题目:
请问: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成正比例吗?
这时,小刚抢着说:“这个一看就是不成正比例!看!里程表读数在十五十五地增加呢!”
老师对大家说:“请大家好好地观察这道题,再好好想想。”就在大家不知所措时,小明又站起来说:“这辆汽车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可以先计算10分钟汽车行驶的路程,
3225-3210=15,3240-3225=15,3255-3240=15,3270-3255=55……所以,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相对应的数的比的比值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
这时,老师鼓起掌来夸赞道:“小明真厉害,找出了答案!” 小刚的脸更红了,犹如猴子的屁股。他现在恨不得找一个洞钻进去,大家又哈哈大笑起来。
大龙小学 六(1)班 王源毅 指导老师:韩宏春
篇三:视错觉图片
前景/背景错觉】
这类错觉最典型的是以两个或多个并排的杯形物的形式出现,而杯形物在背景中的轮廓则构成一个人的侧面像。
1.《鲁宾的面孔/花瓶错觉》
你看的是一个花瓶还是两个人的头的侧面像?
【解析】两种解读都能看到。但是,在任何时候,你都只能看见面孔或只能看见花瓶。如果继续看,图形会自己调换以使你在面孔和花瓶之间只能选择看到一个。作者:心理学家爱德加·鲁宾,其灵感来源于一张19世
纪的智力玩具卡片。 2.你能找出伊莉莎白二世和她的丈夫菲力普亲王的头像吗?
这个花瓶是以丹麦心理学家爱德加·鲁宾的著名的二维雕像地面幻觉(上图)为基础的,这个高脚杯,基于鲁宾的概念之上,是送给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和她的丈夫菲力普王子的银婚纪念日作礼物的,如果你把黑色的部分看成人形,而不是地面,你就会看到在杯子的两侧有两个面对面的脸部轮廓,女王的她的丈夫收到这份礼物非常高兴。
3.再多来几个花瓶
你看到的是六个杯子还是六对不同表情的脸?
4.这回我们把花瓶换成栏杆
你能发现藏在栏杆之间的人形吗?
6.这两个叫凯尼泽三角形
你能看见三角形吗?虽然它们没有边缘和轮廓
7.下面换成球体
你能看出这个球体吗?尽管没有边缘和阴影限定它。
8.这幅图里是一堆黑色的东西吗还是单词LIFT?
9.背景幻觉图形《节约时间的暗示》, 作者:斯坦福心理学家罗杰·谢泼德
10.在下面这幅里你看到的是紫色的还是白色的厨房用具?
【网格错觉】
1.在黑方格交错的地方你是否看到了无形的黑点?
《令人产生的错觉图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02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