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 正文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

2017-01-11 06:25:5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福建省泉州五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5年秋季南侨中学、荷山中学、南安三中、永春三中、永春侨中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幸福悖论”的道德反思

“幸福悖论”,指幸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一致问题,也即通常所说的更多财富没有带来更大幸福。随着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峻,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幸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方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即开展了幸福指数的相关调查研究。

l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发表了著名论文——《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提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这一论点被称为“伊斯特林悖论”,也称“幸福悖论”“幸福——收入之谜”。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以及长期的动态研究表明,人均收入的高低同平均快乐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在收入达到某一点以前,快乐随收入增加而增长,但超过那一点后,这种关系却并不明显。在任何一个国家内部,人们的平均收入和平均快乐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关系,包括文化特征在内的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快乐。作为社会福利衡量指标的国民生产总值没有能将一些看不见的,但又非常重要的东西纳入衡量之列,如内心的平静和幸福,而这恰恰被许多人当作生活的最终目标。

“幸福悖论”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理论根源和切实的经验依据。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增加财富是增加幸福的主要方式。首先,财富的增加使人们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购买消费的物品;其次,更多的财富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的权力,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消费或不消费某些商品,因此,更多的财富会带来更大的幸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金钱和财富成为幸福的代名词。一般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感应该增强,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很高,人们收入较少,处于贫穷阶段时,收入的增加、财富的增长无疑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影响因子。但是,物质丰裕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和价值。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精神上的追求就显得愈益迫切。如果人们依然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积累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人类的精神和道德发展自然就被放逐而沦亡。有学者认为“当今社会虽然变富了,可是没有更快乐,就是因为许多人不懂得人生真谛,正在做钱的奴隶而变得痛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把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锁定在物质财富的增加上,其实就是把钱当作唯一的目标,无疑起了不好的作用”。

“幸福悖论”并不是真正的逻辑悖论,其之所以作为悖论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恰恰体现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统一性,同时也提示我们,人类对幸福的认知仍处于启蒙阶段。

(选自《求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幸福悖论”相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幸福悖论”指人在获得更多的财富后,没有得到与财富增加相应的幸福快乐增加。

B.“幸福悖论”最早是由美国伊斯特林提出的,这个概念也可以表述为“幸福一收入之谜”。

C.“幸福悖论”产生的条件是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峻。

D.“幸福悖论”不是逻辑悖论,它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体现出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统一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国民生产总值没有将许多人当做生活的最终目标的内心平静和幸福等纳入社会福利衡量体系中。

B.研究表明,平均快乐水平与人均收入的高低没有明显的关系,决定人们快乐的因素是文化特征。

C.物质本身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换句话说,物质的丰富性并不是生活幸福的唯一条件。

D.有学者认为有些人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是因为他们把赚钱作为唯一目标,作者也认同学者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关于“幸福悖论”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既有对一个国家内部的研究,也有国家之间的对比研究。

B.当今社会变富了,可人们却没有更快乐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忽略了精神追求。

C.研究表明,在收入达到某一点以前,快乐随收入增加而增长,但超过那一点后,这种关系却并不明显。

D. “幸福悖论”问题既有理论根源,也有经验依据,比如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就是其主要根源之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监通州仓储, 巡按畿内。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践阼等等。

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D.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5分)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①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8.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2)(3)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的迷离朦胧夜景的句子是: ,。

(3)客观因素是通过主观发挥作用的。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认为秦国的灭亡应从自身找原因的语句是: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中国核农学的开创者——陈子元

叶辉

陈子元1924年出生于上海,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上海四维化学农场,跟随匈牙利籍植物生理学家蔡古从事无土栽培试验。然而,陈子元却未能沿着成为“中国无土栽培第一人”的路走下去,他走上的是一条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学术之路。

1956年,我国第一个12年科学发展规划制定,原子能和平利用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原子能在农业上的应用随即被提上议事日程。陈子元和同事来到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参加了“原子能和平利用讲习班”,讲习班分设10个专题组,陈子元被分在同位素农业应用组并任组长。两个月的培训结束,陈子元受命组建我国农业高校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开始了我国核农学艰苦卓绝的先驱之旅。

1959年,浙江农学院同位素实验室虽然建成,但条件异常简陋,实验仪器短缺。实验室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能边建设边工作,边开展科研边培养人才。同位素实验室建成后,在当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的支持下,他们获得了放射源。

1959年10月,农学院谢学民等两位青年教师受命从北京将放射源取回。放射源被送到实验室后,陈子元亲自上阵操作。“你们还没 有结婚,我已经有孩子了,我来吧。”他穿上防护服,取出放射源进行实验。中国核农学的探索就此开始。

就在中国核农学刚刚蹒跚起步时,中苏关系突然恶化,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撤回全部专家。核农学研究由热转冷,一些高校刚成立的农业物理系纷纷下马,教师也纷纷离岗。在一片寂寥中,陈子元顽强地坚持着。

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森的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出版,立即引起轰动。此书向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发出了警报,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而在大洋彼岸,中国学者陈子元也开始关注卡森所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着手研究应对办法——当卡森提出农药污染将对人类造成危害时,陈子元等已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开始对农药残留问题进行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农药的广泛应用虽然减轻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使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农药也导致农作物产品的污染,农药残留导致人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减少农药污染?使用农药必须要有安全标准。而要制订标准,就必须搞清楚农药在作物体及周边环境中的动态、数量、质量的变化,获取农药残留的所有信息,要获取农药残留的所有信息,就必须对农药从农作物生长、收获、储存到进入人体的全过程进行了解,而要跟踪全过程,就必须给农药做上标记,自此,陈子元开始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农药的合成研究。这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陈子元成为我国最早把同位素应用于农药残留研究的专家。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农药公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农药残留是不当使用农药造成的,而原因是农民缺乏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可是,当时我国还没有一个农药安全使用的标准。因此,农业部决定,立即制订一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1973年初,全国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课题正式下达,这是一个需要全国农业及有关系统科研人员协作的大课题,农业部决定由陈子元总负责,统领全国有关科研机构协同作战。

陈子元在研究中引入动力学过程的概念,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与动力学结合的示踪动力学理论

篇二:2014-2015初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填写汉字。(4分)

秋是最令人浮想联piān( )的季节,当夏天的生机àng( )然还未完全隐退,知了还在不停鸣叫的时候,秋yǎn( )然一个化着淡妆的少妇,毫不jiǎo( )揉造作,踏着落叶款款而来。

2....

A.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 B.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C.他独自面对大地,他感到自己是最初醒来的人。

D.截至29日,为期一个月的梅兰芳艺术节在泰州圆满落幕,市民们在家门口尽享戏曲艺术“顶级盛宴”。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 A.三十年前的溱湖无人问津....

,而今这里已发展成为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 B.我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红树林》写得很深入,绝非浮光掠影....地看看就能完全领会。

C.如何处理这些垃圾?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D.“中国梦,我的梦”传递出了每一个国人的心声,但梦的实现却不是一挥而就....的。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⑥每题1分,⑦题2分) ①好鸟相鸣, 。

②蒹葭采采, 。 ③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④,来者犹可追。 ⑤,恒兀兀以穷年。

⑥浮光跃金, 。

⑦追逐梦想,离不开执着、努力,人们常常用柳永《蝶恋花》一词中“ , ”两句描述这种勤奋努力的境界。 5.名著阅读。(6分)

我常常看到两位学者被背上的重荷压得要倒下去,像我们的小贩一样。他们在街上

相遇的时候,就会放下负担,打开背包,整整谈上一个钟头。谈完话以后,才把谈话工具收起,彼此帮忙把负荷背上,然后分手道别。

(1)上面这段话出自国讽刺作家的小说《格列佛游记》。(2分) (2)选文是主人公在哪一个国家的见闻?反映了该国在改进语言方面的什么计划?(2分) (3)作者描写这一情节有什么寓意?(2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1)校刊是同学们展示才华、比试实力的大舞台。现请你协助编辑一期以“气象物候”为

主题的校报。相信你一定能够出色完成以下任务。(6分)

【栏目设置】请你为本期校报设置两个灵动、活泼的栏目名称。(每个栏目名称不超过

6个字)(2分)

栏目一:栏目二:

【诗词淘宝】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写的是农历五月天山的景象,它说明了物候的高下差异。在大气中从地面往上升则气温下降,平均每上升200米,温度要下降1℃。请你从其他古诗中寻觅出反映这一物候现象两句古诗来。(2分)

【小试牛刀】为配合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校刊为了增强同学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意识,校刊以“关注环境保护,植树造林”为上联,开展对联征集活动,请你写出一个下联。(2分)

上联:关注环境保护,植树造林; , 。 (2)下面是泰州10月29日的天气预报,电台计划播送时,在各条信息内加上一些体现人

文关怀的内容。请你为电台设计一段这样的话,50字左右。(2分) 10月29日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温度:风力:<3级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唐·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完成第7题。(6分)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7.(1)下列诗句中,与诗的首句“猿啼客散暮江头”描写的情境一致的一句是( )(2分)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人自伤心水自流”用语精妙,为后人所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2分) (3)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全诗蕴含的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①

,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

事急矣虽禁军②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③,吾侪④

小人,当效命。”雨日

夜不止,轼庐⑤

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注】①败:倒塌。②禁军:北宋称正规军为禁军,按规定,发兵需要枢密院颁发兵符。 ③涂潦:路上积水,“涂”通“途”。④侪:同辈;同类的人。 ⑤庐:简陋的房屋,这里是住简陋房屋的意思。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辄能语.

其要( )②比.

冠,博通经史( ) ③轼诣.

武卫营( )④太守犹.

不避涂潦(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汝能为.滂 为.天下唱B.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而吾以.捕蛇独存C.卒全其.城 颓然乎其.间者D.母许之.否乎居庙堂之.

高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译文: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译文: 11.苏轼在徐州当政期间,遇到水灾,采取了哪些得力措施?(2分)

(三)阅读《我的叔叔于勒》片段,完成12~14题。(10分)

父亲神色很狼狈..

,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l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父亲神色很狼狈..

狼狈:

(2)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

不堪。 狼狈: 13.联系上下文,请说说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14.在确认了眼前这个穷水手就是于勒后,父亲??“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试品析“低声嘟哝”对于刻画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4分)

(四)阅读张丽钧的《偷来的巧是致命的拙》一文,完成15~17题。(12分)

①我给高三学生布臵了一个供材料作文题。材料是一组漫画:一群人,每人背着一个超过身高的硕大十字架在埋头赶路。他们走得好辛苦啊。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开始动脑子了。他趁人不备,用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锯下去了一截。——嘿,明显轻松了许多。很快,他就走到队伍的前面去了。在某方面尝到了甜头的人,会一次次生萌生以同样方式追求甜头的心。这个人也不例外。他再一次拿出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又锯去了一截。更加轻松了。他得意地哼起了小曲。突然,前面出现了一道深谷。背着十字架赶路的人们纷纷把长长的十字架搭在深谷的两边——彼时拖累人的十字架,此时化作了玉成人的桥梁。那么多人,轻松愉快地从自己的十字架上通过,如愿以偿地走到深谷那边去了;而那个偷巧的人,却因为变短的十字架无法架在深谷两边而永远被留在了深谷这边……

②与其说我给高三学生提供了一则作文材料,不如说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人生镜鉴。人到高三,背上十字架的分量陡然加重。百套卷、千道题、万种法——你可生出了偷巧的心?锯子在身内,锯子在身外。锯子的利齿,随时乐意帮你啃掉沉重十字架的末端。但是,深谷不迁就短处。残缺的十字架,只能编织残缺的梦。 ③何止高三?人生不也如此吗?国家不也如此吗?

④“聪明”不是“智慧”,但“聪明”往往比“智慧”更容易博得当下的掌声。当一个个十字架被聪明的手一次次锯短,卸了重负的人在偷笑,愚钝的裁判员看不出这个冲在最前面的运动员原是作弊者,激动万分地宣布了一项新记录。深谷没有出现在今天,深谷甚至也可能不会出现在明天。但是,深谷不动声色地横亘在我们必然经过的前方,等着在一个绕不开的时刻看我们的笑话。

⑤饮鸩止渴,剜肉补疮,聪明反被聪明误。古人造出了这些词,预备给后人恰切地使用;而我们,果然就用上了,并且用得恰切到让人悲凉。是谁,天生一颗偷巧的心,锯短十字架成了人生的本能动作。残缺的十字架,诅咒般地投影于你我的生活——餐桌上有之,马路上有之,空气中有之……只有汇报材料的数据中没有。

⑥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彻底明了:捷径,其实是最远的路;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 15.文章第②小节首句说“与其说我给高三学生提供了一则作文材料,不如说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人生镜鉴”,这“人生镜鉴”指什么?(2分)

16.结合语境,说说你对第②段中画线句子“锯子在身内,锯子在身外”理解。(4分)

【链接材料】

(1)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2)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学问和智慧》罗家伦) (五)阅读房向东的《忧伤的国歌》,完成18-21题。(18分)

那天,我们先去了格林尼治天文台,回来路上,弯到一家叫“金筷子”的中餐馆吃午饭。 “金筷子”是一个女老板,三十五六岁模样,齐耳短发,头发柔柔的,仿佛有点黄;脸不大,眼睛却特别大,那眼睛弥漫着伦敦的雾,有点儿迷惘,有点儿忧伤,有点儿像国内出名的那张“希望工程”宣传画中那个渴求读书的女孩的大眼睛。她穿着黑长裙,白汗衫,素素的。和平常用餐没有什么两样,她先是为我们上了茶,接着上饭上菜了。

边吃饭边聊天。三句不离本行,我们聊起了写《哈利〃波特》的伦敦女作家JK〃罗琳。这时,女老板凑过来问了:“你们几个,什么团呀?”我们告诉她,我们是出版方面的。她“哦”了一声,分别为我们面前的小碗盛了汤,说:“罗琳先前也常到这里吃饭。她本来没有什么钱,为了带好小孩,动了写故事的念头,一写就成功,现在名声大了。”她似乎对我们是搞出版的来了兴趣,话稍多了几句,淡淡地说:“我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大院里长大……”我说:“那你父母在出版社工作?”她依然用平和的语调说:“我的继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当美编。他叫李某某。”我说:“是他呀,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很多书都是他设计的。常买人文版图书的人,肯定知道李先生。”这似乎有点出乎她的意料,“是吗,他还这么有名呀!”这时,我仔细瞧了她一眼,她说不上漂亮,然而有一种气质在,有点冷,有点无奈,仿佛还有点渴求。

这时,突然响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声。我们几个全都抬起了头,先是对视一眼,接着就寻找声音发自何处。在伦敦,还能听到我们的国歌?!原来,是从女老板的口袋里发出的声音——是她的手机响了。她的手机铃声设臵为我们的国歌声!

她到一旁接电话了。

在国内,每天听新闻联播,每天听这支歌,可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有如此特殊的震撼力。这音乐,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一时间,我们几个都沉默不语了。

接完电话,她过来又为我们每人加了一小碗汤。我们问,你的手机怎么会有国歌声呢?她说:“想家。特地灌进去的。”

我们似乎也没有太多的话说。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我在心中品味着她的“想家”二字。我还品味着“金筷子”这个店名,筷子,是中国才有的,“筷子”却是“金”的!中国的筷子,在她心中有多大的分量啊!

过了会儿,我问:“最近有没有回到国内看看?”她说:“在伦敦的时候想着北京,回到北京又想着伦敦……去年春节回北京了。我什么人也没有找,在宾馆住了三天,这三天都打着车在街上转……”她的声音很低。听到她的声音,我被她的伤感所感染。“……后来,

就到日本办事了。”

她说了,她想家。北京,是她长大的地方,有同学,有亲人,至少,有熟人,她却谁也没有见。她有一个继父,她母亲还在吗?她与母亲说不上话?或者母亲待她不好,所以她出国了?也许,她的爱遗失在北京的某个公园,遗失在依然款款而流的水中?无家可归?还是有家不想回?她在北京转了三天,她在寻找感觉还是寻找梦?哦,我实在理不出头绪。萍水相逢,我们也不好多问什么。总之,我觉得她瘦弱的身躯里装了很多心事,很多理不清的情感。

接着,我们又无话可说了。还是她打破了沉默:“我给你们加一道菜吧。”我们谁也没说客气话。一会儿,她送来了一盘青菜。后来,在回国的飞机上,我的脑子在“过电影”,这还真是我们欧行路上唯一的一次加菜,虽然只是一盘青菜。

我们走了。女老板把我们送到门外,神情恋恋的,又把我们送到了停车场,起风了。我们要上车了,请她回去。她说:“一路上小心啊,过马路要小心啊。英国的方向盘在右边,和国内的不一样,过马路要先往右边看,不是像国内那样朝左边看啊!”她的语气,像母亲送孩子上学,像妻子送爱人远行……我们点着头,却什么也没说。我们用眼神和笑容向她告别。我们上车了。这时,她的手机又响了,她右手接着电话,左手上举着,晃动着,目送着我们远去,远去……

所有的中国人都远去了,只有她留在伦敦的风中。这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那手机里发出的国歌声,有那么点儿,忧伤……

18.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想家”的情感?(5分)

19.下列表述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选出来。(3分)( )

A.女主人讲述有关JK·罗琳到店吃饭是为了跟我们接上话茬,为下文继续谈话伏笔。 B.“这还真是我们欧行路上唯一的一次加菜”,青菜里寄托着女主人的深情。 C.女主人为我们加汤是全文的线索。

D.写女主人回国不回家是为了反衬她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0.文章多次写人物的神态,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并体会其作用。(6分)

21.你如何理解“忧伤的国歌”中“忧伤”?(4分)

三、作文(60分)

请以“长大了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4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2.B 3.D 7(1)C 8(2)B 19.C 一、积累与运用

1.翩 盎 俨 矫 2.B 3.D

4.①嘤嘤成韵 ②白露未已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 ④为川者决之使导⑤焚膏油以继晷 ⑥黄发垂髫 ⑦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5.(1)英国,斯威夫特。

(2)飞岛国,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或以物示意)。 (3)批评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

6.(1)示例:云,天气招牌大自然的语言

示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示例: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

(2)示例:今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温度11~20℃,风力小于3级,出门的朋友,请带上雨具,雨天路滑,请注意安全。 二、阅读理解

(一)7.(1)C(2)诗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人的心情和水的情态进行对比,以水的无情衬托人的伤感,更能表达作者送别友人内心的伤感之情。

(3)写出友人前行路途的孤寂;也写出作者对友人的无尽关切和担忧,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

(二)8.(1)①说出;②等到;③到??去;④尚且(2)B 9.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10.(1)我在这里,洪水决不能冲垮城墙。(“是”“败”各1分)

(2)田间小道,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11.发动城里的富人共同守城;到武卫营请求禁军一起修筑城墙;自己身先士卒,过家不入,参与守城。(意思对即可)

(三)12.(1)“狼狈”指“受窘的样子”或“难堪的样子”。(2)“狼狈”指穷困到了极点。

13.(1)心理描写,饱含讥刺。“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均指于勒,但三

个称谓从不同的角度强调

一个“亲”字,进而表现了“我”从内心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亲六

亲不认冷酷无情的的困惑、

苦闷及不满。

(2)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欢快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14.“嘟哝”不停的自言自语,“低声嘟哝”惟妙惟肖的刻画出菲利普在确认了眼前这个穷

水手就是于勒,美梦破灭后的沮丧、束手无策,表现出他的窝囊、怯懦。

(四)15.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或: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意对即可)(2分)

16.“锯子在身内”是指“偷巧的心”,即存在于内心的偷巧思想;“锯子在身外”既指偷巧的行为,也指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偷巧。有了偷巧(弄虚作假)的心思,就会产生偷巧的行为。(4分,1、1、2)

17.智慧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发明创造的能力;耍小聪明“偷巧”不是智慧(或“聪明”不是“智慧”);智慧离不开学问(或“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最宝贵。(6分2、2、2)

(五)18.店主人想家:在手机里灌装国歌,回国在大街上转悠,为店取名“金筷子”,为我们送行,为我们加菜添汤;我们想家:国歌给我们震撼力。(5分)

19.C(3分)20.示例:(1)脸不大,眼睛却特别大,那眼睛弥漫着伦敦的雾,有点儿迷惘,有点儿忧伤,有点儿像国内出名的那张“希望工程”宣传画中那个渴求读书的女孩的大眼睛。(1分)传达出女主人对祖国的思念,对思念而不得的惆怅,对见到祖国亲人的渴望之情。(2分)

(2)她说不上漂亮,然而有一种气质在,有点冷,有点无奈,仿佛还有点渴求。(1分)

表现她在国外的孤独凄凉,对回到祖国见到亲人的渴望。(2分)

21.女主人因思念祖国而忧伤,也为我们离去回国而忧伤。我们理解女主人的心情,从国歌声中听出了忧伤。(各2分,共4分)三、作文(参照《2014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篇三:2015-2016学年秋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试卷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

2015.11

(2)下列关于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汤姆和哈克在坟场玩死猫无意中目睹了一个凶杀案,案情是印第安人乔把医生杀死了, 然后又嫁祸于波特身上。

B.在星期六野餐会上,汤姆由于想当“野心勃勃的发现家”,离开了同学,与蓓姬一起开始探险,于是有了“海盗生活”的故事。

C.“洞中历险”作为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作者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了汤姆沉着勇敢的精神,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和高尚纯洁的友情。

D.作者塑造汤姆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为了表示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同时为了引起社会对“顽童”的关注,启发人们如何给孩子宽松的教育环境,使其健康成长。 7.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6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我校决定举行第六届“校园读书节”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宣传标语】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

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1分)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下联:阅读

【编手抄报】在“我爱文学”活动中,班级分小组编辑一份读书节手抄报。请你为小报起一个

富有文学色彩的名字,并设计一个栏目名称。(2分)

【口语交际】对于读书,小明认为学习太紧张,英语单词要背,语文课文要背,数学题目做不

完,双休日要补课,哪有时间读书啊?假如你是班长,请你劝劝他。(3分)

二、阅读理解(共33分)

(一)阅读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完成8~9题。(5分)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重送:是指因为这以前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同病相怜,发为歌吟,感情真挚动人。 8.下列对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写景,“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渲染了送别环境的萧条凄清。 B. 颔联以人之“伤心”反衬无情水流,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C. 颈联写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诗人的不幸,从而使 同病相怜之情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

D. 全诗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挚意深,别有韵味。

9.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 页 共 2 页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田字格内。(4分)

我cháng徉在书海中,忽地发现,他的文字它是那样的xī 利,我忍不住xié

取几句,让人不由地顿感chóu 怅,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他竟涉足如此广博,天

文地理,历史军事,样样都通,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2.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此刻,喇叭里正播什么《大约在冬季》,弄得贾里心里冷飕飕的。 C.“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问。

D.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外出调研,实地考察云南、陕西、浙江、贵州和吉林五省。 3.下列加点的成语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平时小明不爱讲话,可谈起语文,他便说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 ....B.阅读书籍能使你的修养、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

C.小明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同学,他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真是可歌可泣。 ....D.本次大阅兵气势宏大、扬我国威,那一刻,自豪感油然而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徐盐高铁建成通车后之后,将会使我市到徐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通过学校第六届读书节活动,使大家极大地提高了对文学的兴趣。

D.10月27日,美国“拉森”号军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

邻近海域。 5.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3) 乡书何处达, (5)东风不与周郎便,。

(6)“

(7)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形容这种情形,我们常用苏轼《水调歌头》中富有哲理,并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两句:, 。 6.名著阅读(3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人名)的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3题。(13分)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注释】①亡:逃亡。②椎:槌子或棒子。③况然:形容钟声。④恶:害怕。⑤悖:荒谬。 10.(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欲负而走( ) ②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 ) ... ③遽掩其耳( ) ④则钟大不可负 ( ) ..(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范氏之亡也”中的“之”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忘操之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驱之别院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处)(1分)

则 钟 大 不 可 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恶己自闻之,悖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选文,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包利民的《温暖心窝的话语》,回答14~17题。(15分)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是班上写得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首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4.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幸福很简单。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只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你就能够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手机里一张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盘温暖的饭菜,抑或是一次快乐的远足,一次春雨中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同学们,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

请以“其实,幸福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书写分4分) ④不少于600字;

命题:刘新波审核:陈强 (语期中) (01机 2015秋)

第 2 页 共 2 页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701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

    福建省泉州五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15年秋季南侨中学、荷山中学、南安三中、永春三中、永春侨中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