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部队课件 正文 本文移动端:部队课件

部队课件

2016-10-12 12:32:0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部队思想政治教育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

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用党的科学理论、军队根本职能、先进的思想道德和法纪法规等,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在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效果,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一、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政工干部队伍弱化。一是许多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工作业务不精、套路不熟、方法不多,难以胜任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不少单位的政工岗位干部是从防、灭火岗位上调整过来的,年龄普遍年轻化,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水平整体偏低。二是新老政工干部“青黄不接”现象严重,“老政工”开展教育重经验,但缺乏系统理论支撑;“新政工”虽然年纪轻、文化层次高,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新老政工在年龄层次、知识梯次和工作经验上断层严重。通过对全市部队政工干部队伍调查发现,从事政治工作不满两年的占政工干部总数的35.3%,从事政治工作满两年到五年以下的占政工干部总数的44.1%,在政工岗位工作5年以上的仅占总数的20.6%。三是政治教导员不专业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大队教

导员不仅要参与监督执法、后勤经费争取等工作,有时还要参加防火、后勤等岗位的各类考试,难于分身,只能象征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基层政治教育弱化,出现指导员唱“独角戏”现象,有的甚至仅由排长来组织政治教育的尴尬局面。

(二)教育手段老化。近几年来,基层部队基本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投影仪、视频会议系统等多媒体教育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育手段。但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沿袭过去的老观念、老套路、老经验的“三老”现象依旧严重,教育手段还比较传统单一,创新不够。一是侧重于正面宣教、理论灌输,方法呆板。注重“我说你听、我读你记”的“说教式”传统模式,倾向以正面的理论、高尚的情操对官兵进行理论灌输,难于引起官兵的兴趣,教育疏导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二是侧重于课堂教学、答疑解惑,形式单调。大部分基层单位习惯于按照上级政治教育内容单纯开展课堂教学,课堂上“原原本本读教案,简简单单写提纲”的现象比较严重。三是侧重于层层传达、单向灌输,时代感不强。“上课作报告”,使思想政治工作在解疑答惑、深入人心方面发挥不了作用,缺乏时代色彩。

(三)教育内容虚化。在信息数字以裂变方式爆炸的新形势下,社会现象日益复杂,价值标准更趋多元,官兵想知道、想探究的东

西也更多了,有知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有对警营故事的了解,也有对社会现象的解读;有关于自身小事的,也有关于国家大事的,等等。但实际中思想教育过程中内容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现象比较普遍,教育中“拿来文件读一遍,找张报纸念一念”的情况较多,具体解答干部战士普遍关心或急需回答的问题少,个别人的思想教育往往是一般性的说教多,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任务等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制定相应对策的少。在政治工作繁重的情况下,缺少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教育工作不能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战士”,致使官兵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政治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和意义。有的单位存在形式主义套路,一搞政治教育就套用上级文件,制订学习计划,提出学习要求,汇报工作注重组织了多少次学习,写了多少心得体会等等,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华而不实。有的基层单位政治教育授课教案内容老套,少则使用了1、2年,多则使用了4、5年,新知识的匮乏使很多基层官兵产生了厌烦心理,逐渐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二、当前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前,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个别现象,也有共性的,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通过基层调研了解和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不重视是主导因素。一是个别单位片面地把政治教育当作“软指标”,认为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只要把“中心工作”抓住了,“业务工作”搞上去了,部队不出事,搞不搞教育无所谓。二是有的单位对待政治教育态度不端正,应付了事,“会上说说就是动员了,材料念念就是学习了,抄抄笔记就是完成了”,对具体问题很少有实质性的讨论。结果讲者是昏昏然,听者是晃晃乎,学了、记了、考了,但对所学何“题”浑然不知,更谈不上掌握其精神实质,导致教育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春风化雨、“入心、入脑、入耳”的目的。

(二)政工队伍不够专业精通。近几年,部队从地方院校招收了不少大学生,但总体来看,进防火部门的多,进政工部门的少。现在基层政工干部的来源,主要靠部队生长干部,但这些干部都是从战士直接考上的,虽然通过院校的学习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有了文凭,但他们缺乏基层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专门培养,对讲政治课感到比较吃力,授课效果不佳,讲的道理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有的虽是老政工,授课经验丰

富,但大多“半路出家”,理论覆盖面不够广,知识含金量不够高,知识水平不够渊博。这些都表明部队教员队伍专业还不够精通,这是导致教育质量不高的基本因素。

(三)教学不够丰富生动,观念不超前,不能跟上时代节拍。应该说,近几年部队在教育改革的方式方法上做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大背景严重影响警营小环境。比如:兵役制度、士官制度的改革,独生子女、单亲子女等成份的增多,发达地区兵员与贫困地区兵员的差异等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但有些单位搞教育还是老一套,“课堂灌输”、“照本宣科”等形式僵硬的老做法、老传统还大有存在,空洞说教满堂灌,一人讲课大家听,习惯于“上大课”、“上下一般粗、横竖一刀切、整体一锅煮”,教学还不够丰富生动,这样教学环境难以启迪影响官兵、敲开官兵思维、开拓官兵视野。加之现在很多战士是80、90后出生,期望值高,社会成分复杂,希望在部队的大熔炉里回答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他们希望在学习中获得理论教益和知识的启迪。他们迫切需要丰富生动、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

(四)经常性教育不经常,思想工作不能做到持之以恒。个别领导往往把经常性思想工作和一般性工作混为一体,通常是“有了情

篇二:军理课件

军理课件

1、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

(一)依据战争形式变化,实行战略性转变。

(二)维护发展大局,践行强军战略。

(三)紧随时代信息步伐,进行军事变革。

(四)适应国家利益的扩展,强化军队使命。

(五)实现强军目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做了重大贡献。

(二)对当代世界军事具有重大影响。

(三)永远是我军建设和作战的行动指南。

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二)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三)坚持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四)军事打击和政治斗争相结合。

(五)不拘一格,灵活用兵。

战争规律——战争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本质联系及其必然趋势。

(一)战争论和方法论。

(二)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三)人民战争思想。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五)国防现代化理论。

4、新型作战力量

新型作战力量,是以新需求为牵引,以新技术为支撑,以新能力为标志的作战力量,包括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信息攻防,战略投送,远海防卫等力量。

5、新型领域军事斗争

新型领域军事斗争,是国家为维护太空、网络、深海和极地权益,综合运用国家军事力量和其他力量,在相关领域进行的各种军事活动的总称。

6.日本军事情况小结

随着日本近年来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和防卫部署重点转向西南,日本在钓鱼岛和东海海洋权益等问题上不断制造事端,向我国发起挑战。特别是2013年底开始,日本将中国作为现实中的主要威胁和作战对手,其军事战略更加凸显主动攻击性,对我国的安全威胁进一步加大。为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尤其是日本在海上对我国挑衅的准备。必要时,以坚决果断的行为捍卫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

7.日美关系面临三个考验

第一、冲绳海军普天间机场的搬迁问题

第二、反对日本承担美军军费问题

第三、反对日本为美军搬走提供搬迁费

8.日本强化日美同盟的目的

依靠日美同盟,确保日本安全

依托日美同盟,遏制地区危机

借助日美同盟,谋取全球利益

深化与美国的安全同盟是“重建日本外交与安保的第一步”

9.日本阻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

日本以西南方向为作战重点,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进行战略部署调整,加强西南诸岛机动防卫力量建设。

日本通过和一些亚太国家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一方面提高与盟国及相关国家的协同作战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威慑力,防范可能出现的挑战者。

10.日本联合机动防卫力量

多能、灵活、有效的基础防卫力量

机动防卫力量

联合机动防卫力量

11.日本战略重点转向防患与未然

一是强化威慑能力,避免和排除对日本的直接威胁

二是依托同盟伙伴关系,尽早发现和清除对日本的直接威胁

三是主导全球安全事务以谋求更大利益

强调面临多种威胁,重点防范朝鲜和中国

其次,日本认为中国是仅次于朝鲜的现实威胁

2005年日军制定《陆海空防卫警备计划》认为“日中必有一战”;冲突的地点是在东海;时机一是两国东海争端恶化;二是日本追随美国卷入台湾争端。

2004年11月日军制定“防中国进攻计划”,计划认为:第一,如果中国大陆与台湾爆发战争,中国可能袭击日本部分地区,以防止驻日美军支援台湾;第二,随着中日领土纠纷加剧,中国可能以武力夺取钓鱼岛;第三,中国可能采取各种方式确保其在东海利益。

有两件事日本感觉威胁尤为严重

一是朝鲜研制核武器和试制导弹尤其是发射的卫星飞越日本上空问题?

12.日本军事战略转变图(二战至今)

“专守防卫” “联合机动防卫”

受到侵略时才可使用力量

确保日本领域的绝对安全

力量行使程度仅限于自卫 确保日本周边地区安全

力量保持规模限定在能够自卫的程度 确保日本在亚太以及全球的安全利益

来自百度

1. 国防行为主体是国家,基本内容包括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两个方面 P2

2. 国防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 P3

3. 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 P13

4. 我国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 P43 ( 我国陆军成立于1927年8月1日 P38 陆军的不会考==)

5.我国第二炮兵成立于1966年7月1日 P46

6. 全民国防教育日 9月第三个星期六

7. 武警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

8. 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 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

9.周边安全环境 与印度争议面积12.55万平方公里 中国占26%

10.中国现行军事战略 积极防御

11.有核武器的国家: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

12. 国防法规的特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法律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13.国防的基本内容:国防建设、国防斗争

14. 公民服现役: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

15. 国防动员原则: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16.美国划分的全球六大战区: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北方战区、南方战区、非洲战区、

17.三大恶势力:暴力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

信息化战争

一、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二、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

1. 信息资源主导化 2. 武器装备信息化 3. 作战空间多维化 4. 作战节奏快速化 5. 作战要素一体化 6. 作战指挥扁平化 7. 作战行动精确化

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 参展人员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 武器装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 作战形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四、信息化战争对我国的国防建设有哪些新的要求?

1. 加强国家战略能力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 大力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作战能力 3. 全民参与信息化建设,夺取信息化战争主动权

美国、日本军事基本情况

一、美国对军事战略是如何定义的?

运用一国武装力量,通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达成国家政策各项目标的一门艺术和科学。

美国现行战略目标:打赢(打击暴力极端主义)、慑止(核威慑及常规威慑)、合作(加强全球合作)、准备(塑造未来部队)

美国现行军事战略特点: 1、 突出大国挑战和地区威胁 2、 确立四大战略目标(打赢、慑止、合作、准备) 3、 保持遂行以两场地区战争为主的多重军事行动的能力 4、 加快战略重心东移

亚太地区军力调整主要表现在: (1)实力配置量多质优,干预水平不断提升 (2)基地布局不断优化,支援能力大幅提升

坚持合作与防范的对华战略 (1)密切关注中国军力发展,确保美军绝对优势,增强其威慑力 (2)加强亚太地区战备,确保美军在该地区大规模作战中能战胜中国军队

日本现行军事战略主要内容:

1、 强调面临多种威胁,重点防范朝鲜和中国

2、 战略目标的重点转向防范于未然 (1)防止和排除对日本的直接威胁 (2)尽早发现和消除对日本的潜在威胁 (3)参与国际安全事务,获取更大利益

3、 强调建设机动防卫力量,提高应急作战能力 (1)由基础防卫力量改为机动防卫力量 (2)加快发展高技术装备,应对多样化威胁

4、 突出日美同盟的核心地位,强化军事同盟关系

三、美国、日本的武装力量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美军战区是如何区分的?日本现役兵力由哪几部分组成?

1. 美国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后备役部队和文职人员组成;日本武装力量由现役兵力、文职人员、应急预备役和一般预备役组成。

2. 美军将全球分为六大战区,分别是太平洋战区(包括中、日、韩等)、欧洲战区、中央战区(包括中东等地区)、北方战区(包括美国本土、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南方战区(包括中美洲和南美洲等)和非洲战区(总部设在德国)。

3. 日本现役兵力由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组成。

四、简述美日同盟对我国的影响。

1. 牵制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影响我国统一进程。

2. 威胁我国海上安全,压缩我国海疆军事战略缓冲。

3. 弱化中国寻求多边安全机制的努力。

我国的应对措施:

1、 积极谋划做好与台独军事斗争的准备,时时声明我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

2、 加快海空军为重点的力量建设,早日实现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洋,有力维护祖国的海疆安全和海洋利益。

3、 充分利用中国崛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优势,加强亚太地区经贸往来,安全合作,军事交流,努力营造对我有利的安全态势。

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1. 科学含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问题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2. 基本特征: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 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3)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 战争观和方法论 2. 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3. 人民战争思想 4.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5. 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

三、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和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什么?

1. 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 2. 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四、人民战争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1. 含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2. 基本特征:正义性、群众性

五、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包括哪些方面?

1.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2.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3. 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 军事打击与政治斗争的结合 5. 不拘一格,灵活用兵

六、如何认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对马克思军事理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 对当代世界军事具有重大影响 3. 永远是我国军建和作战的行动指南

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国际安全困境及对策思考

一、中国安全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

机遇: 1、 和平发展,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2、 开放发展,经济利好稳步上扬 3、 国防巩固,保驾护航底气更足 4、 创新加速,科技发展插上翅膀 5、 润物无声,软实力展现魅力

挑战: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更加多元和复杂

二、关于南海问题中国应坚持:

1、 军事存在 2、 法律存在 3、 行政存在 4、 舆论存在

三、我国应对挑战策略

1、 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 2、 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 3、 继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一、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 陆地和海洋邻国多,安全环境受周边国家影响大 (1)人口密集的国家多 (2)军队规模大的国家多 (3)涉及国际和地区热点的国家多

2、 内陆濒海国家,边界漫长,海域辽阔,安全环境受边界争议和海洋权益纠纷多

3、 我国地处大国利益的交汇处,安全环境受外部影响因素复杂

4、 缓和与稳定是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主流: (1)改善了大国关系,解除了敌对状 (2)边界争议和海洋权益纠纷得到解决和缓解 (3)加强多边合作,改善周边安全态势

二、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哪些不稳定因素?

1、 美国亚太地缘战略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

(1)实施前沿兵力部署对我国构成现实军事压力 (2)美日军事同盟对我国安全构成直接挑战 (3)军事进入中亚对我国安全带来直接影响

2、 周边地区热点问题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1)朝核问题 (2)印巴冲突问题 (3)中亚地区恐怖主义问题

3、 边界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篇三:士官队伍课件讲义

一、士官队伍

我军士官队伍的发展和改革历程

公安消防部队士官队伍的发展和改革历程

士官是从服役期满的义务兵中选取,或者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并被授予相应军(警)衔的志愿兵役制士兵,是基层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工作的骨干力量。加强士官队伍建设吗、,对于保持部队高度稳定,提高战斗力,推进部队全面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我军士官队伍的发展和改革历程

“士官”一词是军队的专业术语,是近代汉语引进的外来语。士官制度的产生发展与世界军事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正在进行的新军事变革,是世界军事史上的第四次变革,前三次分别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木石兵器战争向冷兵器战争转变的变革;17世纪中叶,由冷兵器向热兵器战争转变的变革;19世纪末,由热兵器向机械化战争转变的变革。新军事变革以安全态势演变为动因、以高新技术发展为动力、以军事体系调整为中心、以系统集成为主要手段、以信息化为本质和核心、以推动军队建设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为根本目标,对军队的体制、编程和结构和功能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士官队伍作为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随着军事变革的推进发生重大变化。

我军士官制度的发展改革历程。

我军士官制度是伴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产生的,也是随着军队的全面建设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军队的基础在士兵。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军要搞“辈子兵”,以保留技术骨干。江泽民同志把只管队伍作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五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强调。胡锦涛同志指出,士官在部队建设和未来作战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要重视抓好士官的教育训练,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组训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为建设一支与我国地位相称和我国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我军顺应潮流,乘势而上,紧跟世界军事变革的步伐,借鉴外军成功经验,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优化军队编成,调整官兵比例。加大士官队伍建设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能够熟练操纵武器装备的士官队伍。可以说,我军兵员的每一次变化,士官制度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形势任务的变化和军队建设的发展相互交融、密不可分。

历史

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实行志愿兵役制。那时,我们党还没有夺取全国政权。我军在党的领导下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任务,从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直到建国前均实行志愿兵役制。通过动员教育,以革命战争的正义性为出发点,号召以工农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的参军作战,并把长期为军队服务作为自己的终身这也追求,凭着高度的政治觉悟、爱国热情和民族大义,为人民的利益和自身的解放英勇战斗,这与当时的革命形势和军队担负的任务是相适应的。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5年以前,我军仍然实行志愿兵役制。这一时期,虽然我们取得了全国政权,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爆发了抗美援朝战争,年轻的共和国实际上还处于战争状态,需要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保持部队强大的战斗力。当时,党和军队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进一步提高,国家形势很好,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兵员成分也有了新的变化,城市中的大批工人、学生、知识分子踊跃参军入伍,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55年到1978年,全军基本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全国政治形势稳定,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

高,为实行义务兵役制提供了社会条件。当时,相当一部分战士是战争时期入伍的,由于长期服役,年龄日益增大,实际问题增多。同时,和平时期不需要保持强大的常备军,需要储存充足的后备兵员。1955年7月30日吗,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正式以法律形式规定我国兵役制度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实行义务兵役制的23年间,我军兵员供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战斗力而且积蓄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后背兵员。

1978年到1998年,我军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1978年3月,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我国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在保留义务兵为主体的基础上,将部分义务兵改为志愿兵。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进一步将我国兵役制度确定为以义务兵役制度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接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义务兵服役期改为三年,超期服役满五年的义务兵,根据部队需要和本人自愿从第6年起,为士官制度的雏形确立了法律依据。二十年来,全军先后有几十万名义务兵转改为志愿兵。对于保留和稳定部队骨干队伍,优化兵员结构,增强基层管理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9年底,我军开始实行新的士官制度。1978年以来,随着国家、军队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军原来的兵役制度,包括志愿兵的使用范围和规模、激励机制、生活待遇、安置办法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已不适应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综合研究比较世界各国军队士官制度的基础上,遵循有利于增强部队战斗力的原则,一系列与士官队伍建设配套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将义务兵的服役期由3年缩短为2年,并实行新的士官制度;1999年6月30日,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新的士官制度改革由此拉开序幕;1999年7月,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联合下发《关于改革和完善士官制度的实施办法》,并相继推出《全军士官编制标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管理规定》等法规;2000年1月1日,全军和武警部队首次选取的士官和从原志愿兵套改的士官,戴上了崭新的士官军(警)衔。

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士官队伍建设存在的把关不够严格、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管理教育不够到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保障措施不够配套等矛盾逐步显现出来,影响了士官队伍建设的质量,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为进一步抓好士官队伍建设,2008年9月,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批准,解放军四总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士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士官队伍建设的二十条具体措施和办法。针对一些单位士官选取风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党委统一领导、搞好基层民主推荐、发挥纪委监督作用等环节的工作作了具体规范;着眼提高素质能力,重点明确了士官培训、在职学习、技能鉴定等工作的组织实施办法;围绕增强士官管理教育实效,突出强调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坚持依法从严管理、加强自我管理教育;从严格士官党员发展标准、加强先进性建设、提高士官支委的工作能力等方面,对建设过硬的士官党员队伍提出了具体办法;针对士官的实际困难,提出了适当放宽中级以上士官在驻地找对象年龄、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做好住房保障工作等办法措施。经过改革实践和不断发展完善,数十万朝气蓬勃的士官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为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2009年7月,中央军委颁发了《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对现行的士官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一是增加了高技术专业士官编制,主要用于充实高技术部队的技术骨干力量;二是调整了士官结构比例,增加了中、高级士官数量,减少了初级士官数量;三是调整了士官军衔制度,将士官军衔由现行6个衔级调整为7个衔级,初级士官军衔称谓为下士、中士,中级为上士、四级军士长,高级为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以及军士长;四是改进了士官选拔办法,逐步扩大从地方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

中直接招收士官数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士官身份进行注册认证,选取专业技术士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等级资格,建立选取高级士官专家评议制度;五是完善了士官培训体系,首次选取的士官应进行资格培训,初级晋升中级、中级晋升高级的士官要按岗位需求进行升级培训;六是健全了士官管理体系,建立有条件的全程退役制度,各级士官在服现役的各个年度,符合全程退役条件的都可安排退役;将士官职业军事技能纳入军事训练考核计划,、;七是调整了士官工资待遇,提高中级士官基本工资,调整士官津贴补贴,适时增设士官技能等级津贴。

我军士官制度具有的鲜明特点。我军士官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和军事理论为指导以兵役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和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立足我国国情和军队建设实际,坚持战斗力标准,健全管理和激励机制,调整规模,完善体系,理顺关系,努力建立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士官制度。按照这样的思路、措施和办法,对士官服役期限、军衔设置、编制标准、相关待遇、选取程序、管理机制和安置渠道等进行调整改革,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战斗力,有利于激发广大士官投身消防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符合军队建设的发展规律。

注重优化兵员结构。士官制度改革以来,我军兵员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士兵结构更趋合理,士官数量已占士兵总数近50%,一些高技术单位甚至已达到60%至80%;官兵比例更趋合理,军官数量比过去减少,士官比重和岗位编制大量增加,进一步缓解了官兵比例失调的矛盾;职责分工更趋合理,我军士官分为专业技术士官和非专业士官两大类,各类士官的编制比例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技术含量高的单位专业技术士官数量明显增多,士官有90%分布在部队作战训练、战勤保障第一线。我军已发展分为由军官、士官、义务兵三种不同服役成分组成的梯次结构复合型部队。

实行分期服役制度。2009年士官制度改革后,按照调整后的士官结构和服役时间,将初级士官军衔设为一级两衔,称下士、中士;中级士官设为一级两衔,分别称上士、四级军士长;高级士官设为一级三衔,分别称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士官最低军衔为下士,最高军衔为一级军士长。下士晋升中士、中士晋升上士各为3年,上士晋升四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晋升三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晋升二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晋升一级军士长各为4年。实行分期服役制度,引入了竞争和淘汰机制,较好的克服了过去兵役制度中服役时间“一刀切”的弊端,能有效的调动广大士官的积极性。

扩大士官使用范围。过去士官的使用面比较窄,士官制度改革后吗,士官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部队中的各类作战、训练、管理骨干和专业技术骨干,都纳入了士官选取范围。目前,全军和武警部队的建制班班长全部编配为士官,13个大类、44种专业岗位编配了士官。士官分布在部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挑起了基层执勤训练、组织管理、技术保障的大梁,

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为了加强对士官队伍的科学管理,中央军委颁发了《士官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士官认真履行内务条令赋予的士兵职责,树立服从部队需要、长期为部队建设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做到政治思想坚定,专业技术精湛,作风纪律过硬;要求与义务兵同吃、同住、通训练、同劳动、同娱乐,搞好对义务兵的传帮带,做义务兵的表率。对士官的调动、家属来队和机关管理职责等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也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一整套加强士官队伍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坚持在用中管、管中用,用管并举,使士官队伍管理进一步走上了正规化轨道。

拓宽退役安置渠道。士官队伍建设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进出口顺畅才能保持生机活力。为了有便于士官安心服役,减少后顾之忧,国家和军队结合兵役法、现役士兵服役条令和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士官退役安置作出了明确规定。初级士官退出现役作复员安置;服现役满10年的中级士官、高级士官作专业安置,本人要求复员并经组织批

准,也可以作复员安置,入伍前是农村户口的,可以转为城镇户口;服役期满30年或者年龄满55岁的高级士官作退休安置。这些规定和办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军营的理念,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士官高度负责的精神。

公安消防部队士官队伍的发展和改革历程

公安消防部队实行士官制度改革,既是顺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举措,也是为适应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任务需要而优化部队编成的重要体现,既遵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队伍建设的普遍原则、基本内容、选取程序和方法要求,又着眼消防部队职能特点和任务需要的特殊性。广大士官要认真领会士官制度改革的历程、内容、意义,切实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自觉投身到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进士官队伍建设。

公安消防部队士官队伍建设与发展概况。1999年6月30日,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后,公安消防部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和公安部关于加强士官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消防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大力推进士官制度改革,全面加强士官队伍建设。

1999年12月,公安部消防局依据解放军四总部《关于改革与完善士官制度的实施办法》和武警部队有关规定,制定了《公安消防部队士官编制暂行标准》,编制了13大类型。136个士官岗位,士官编制占士兵编制总员额的59%。结合当年冬季退伍工作,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完成了警士长、专业警士套改和士官的选取工作。

2001年以后,公安部消防局相继下发了《士官管理规定》、《士官选取实施办法》、《士官年度核评定办法》等政策规定,修订了《士官编制暂行标准》,颁布了《士官培训大纲》、《士官基础训练手册》、《士官管理教育教程》等,为进一步提高公安消防部队士官队伍素质,推进士官队伍建设提供了法规保障和可行性标准。

公安消防部队实行士官制度的重要意义。公安消防部队实行了士官制度,为部队建设注入了巨大活力,士官爱警习武热情高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广大士官英勇无畏,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在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等任务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对推进公安消防部队建设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优化了兵员结构。士官制度的改革,使公安消防部队兵员结构更加优化,士官数量占士兵总数的68%,其中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岗位占到了士官总领的75%。官兵比例更趋合理,士官比重和岗位编制大量增加,缓解了官兵比例失调的矛盾。职责分工更趋合理,各类士官的编配比例根据公安消防部队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士官数量明显增多,90%的士官分布在部队作战训练、战勤保障第一线。士官素质明显提升,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士官活跃在部队建设的各个岗位、各条战线,骨干作用发挥明显。

促进了战斗力提升。士官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专业技术士官还是非专业技术士官,都能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自身优势,在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任务中,勇当尖兵,勇挑重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无论在日常训练管理,还是在思想教育中,都能体现自身良好素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争当先进,成为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无论在火灾扑救、应急救援,还是在日常便民为民服务中,都能科学指挥,尽职尽责,赢得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普遍称赞,涌现出了“雷锋式消防战士”金春明和“杰出消防卫士”程本、杜鹏鹏、王祥、王永林、徐军、玄龙海等一批身经百战、鏖战火场的模范士官。事实证明,公安消防部队士官制度的改革,既保留了大量高素质士兵,又激发了士兵训练和战斗热情,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巨大源泉。

推动力部队全面建设。士官既是专业技术人才,又是管理教育骨干;既是执行上级命令、指示的具体组织者和实践者。又是完成各项任务的排头兵和战斗员;既是部队安全稳定的重

要因素,又是抓基层、打基础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在部队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部队“两个经常性工作”中,广大士官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发挥了带头作用,促进了部队的安全稳定;在部队的组织指挥岗位上,广大士官认真履行职责,带头严格训练,充分发挥教练示范作用,推动了基层训练质量的提高,为圆满完成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任务打下坚实是的基础;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广大士官精心维护器材装备,刻苦钻研专业技能,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可以说吗,士官队伍已成为部队建设的生力军和排头兵。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公安消防部队广大士官沐浴新时代的阳光茁壮成长,踏着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节拍阔步前进。随着公安消防部队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士官队伍的作用也将会越来越大。历史将证明,士官制度改革为公安消防部队迎接新挑战迈出了坚实步伐,公安消防部队将由于士官队伍的壮大而生机盎然。

知识链接

部分外军士官编制比例

士官已是许多国家总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士兵和军官三分天下。目前,美军士官分下士、中士、上士、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和一级军士长等6个级别,占到了总兵力的64%。英、法、德、日等国家军队的士官也占到50%左右。俄罗斯陆海空三军的士官已经开始实行合同制,其比例已经达到俄罗斯武装力量全部士兵的70%。

“辈子兵”

“辈子兵”,是形象的指终身在部队服役的人员。邓小平同志一次在听取军委领导关于后勤工作情况汇报时指出:部队的装备修理,关键是搞好平时的维修保养。仓库保管员要专业化。飞机维修人员、舰船维修人员、医务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当搞成辈子兵嘛!辈子兵可以按干部待遇,可以升级,这样可以保留技术骨干。”在邓小平同志关于“辈子兵”的思想指导下,1978年3月7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兵役制度问题的决定》,我军军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兵。

直招士官

为提高公安消防部队士官科学文化素质加快高素质士官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从2009年开始,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开始从普通高等学校直接招收士官。招收的对象主要是普通高等学校男性毕业生,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年龄不超过24周岁,所学专业必须符合部队需要。入伍后服役期间的工资、休假、医疗保险等待遇除与部队直接选取的其他士官相同外,其家属凭入伍通知书到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注销应招公民的户口。享受军属待遇。 军士长

军士长是一些国家士官或军士军衔中的最高等级称号。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匈牙利及卢森堡、秘鲁、智利、委内瑞拉等许多国家设有此衔,有的国家还将军士长区分若干等级,如美国的军士长包括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和三级军事长和三级军士长,另外在军种部、军队院校和各级部队,还设有总军士长,是各单位士兵的总头目,地位颇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士长军衔,授予经过军队院校培训、被任命担任基层行政或者专业技术领导职务的士兵。2009年,士官制度调整后,高级士官设为一级三衔,分别称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部队课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部队课件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