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置之度外的历史典故 正文

置之度外的历史典故

2016-11-29 11:22:39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乐不思蜀的历史典故

乐不思蜀的历史典故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谷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棵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道:“咦,这话怎么像是谷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篇二:关于秦晋之好的历史典故

关于秦晋之好的历史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这期间,我国各民族以华夏族各诸侯国为中心,经过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争斗和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秦晋之好”就是这种融合的典型代表,它不仅仅是华夏族内部联姻,更反映了当时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尤其是戎狄民族的广泛交流与融合。

当时,秦国和晋国是两个相邻的大国。秦国地处今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地区,在戎狄中发展壮大。因秦人在和戎狄的交往中融合了戎狄的习俗,因而受到华夏诸国的歧视,被称之为“秦戎”、“狄秦”等。但经过不懈努力,秦国势力比较强大,而当时的晋国已经是中原的强国。

秦穆公为了实现霸业,主动与晋国结好。晋献公于公元前654年将其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来,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他国避难。晋献公死后,夷吾许以割让河东五城作为条件,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顺利继承了王位,称为晋惠公。但他不仅不履行与秦国的献城承诺,而且三番五次挑衅秦国边境。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派人向秦国求救,秦国不计前嫌提供援助。可是事后晋惠公并未感恩图报,反而在两年后趁秦国发生旱灾之际,发动大军进攻秦国。秦穆公派军与晋战于韩原,晋军大败,晋惠公被俘。晋国被迫割让河东五城归秦,同时晋惠公以太子圉入秦为人质才得以脱身回国。太子圉到秦国后,秦穆公为了笼络他,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他,由此两国亲上加亲,秦国归还了晋国河东五城。秦晋两国以黄河为界重修旧好。

按理两国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可是当太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晋惠公病重时,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于是就扔下妻子怀赢,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第二年,晋惠公死后,太子圉就成为晋国君主,这就是晋怀公。从此晋国跟秦国不相往来。

秦穆公闻知此事后大怒,立即决定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还要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他,当时公子重耳尚在国外避难。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东渡黄河,占领狐。秦国和重耳的代表在郇会盟和谈。晋国同意立重耳为国君,遂入都城绛,公子重耳就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秦晋两国遂和好如初。

篇三:边塞

唐代边塞诗

唐帝国强盛为边塞诗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到顶峰,有近2000首,达各代总和。发展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

★初唐:

一以李世民、虞世南的边塞诗为代表,"洗濯浮夸,兴寄独远",境界雄放,奠基盛唐之音。

二以骆宾王为代表,贬谪而作,也因初唐尚未形成盛唐胸襟气势,多悲凉气氛,雄奇西域风光中融个人离国别乡、羁旅边地的愁怨。

三是以初唐四杰中王勃、杨炯、卢照临为代表。没到过边塞,而写对于边塞生活的渴望,是想象中的,以所闻地名为点缀,以虚拟的故事或人物为背景。

主导风格是郁勃。表现在两方面:对强敌入侵的愤然抗击和对时事政治的喟然长叹,前者代表骆宾王,后者陈子昂。他们参军出塞,亲身体会,感触深刻。

政治经济开始发展,知识分子积极参政,关心国家大事,对边塞战事有一定关注,对爱国精神颂扬,对征戍苦难申诉,得到一定发展。

★盛唐:

发展鼎盛,涌现著名边塞诗派,代表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 主导风格是豪雄,体现阳刚之美。

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手法展示战争残酷、环境恶劣,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另一方面,凸显人面对战争的巨大精神力量,不屈意志、必胜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中唐:

数量未下降,思想和艺术不断有新追求和创新。

代表李益,其作豪放明快、雅俗共赏、富音乐美,多方面真实形象反映战争实际,闪耀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光彩。 主导风格是苍凉沉郁。

唐由盛转衰,对外优势渐失,生活水平渐低,诗人开始对朝廷讽刺,对征戍之苦的描写增加,边愁乡思成主要内容。

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晚唐:

乐府题边塞诗情调凄苦,氛围低沉黯淡,主导风格是萧飒。

国运衰弱战事起,边将报国之志、戍卒思乡之愁、征妇孤独之怨、边地沦陷百姓流离之苦等展现晚唐边塞真实图景。

惨淡凄清的自然意象与晚唐边塞诗低沉萧飒的情感基调相适应,沮丧、绝望情绪蔓延。 中唐后期及晚唐只有对昔日盛况的追慕以及凄凉现实的哀叹。 鲜明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进取精神

唐代边塞诗的“玉门关”

★关址考证

·我国西北疆域内重镇,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和交通要塞 ·唐军与北匈奴曾多次“玉门关”大战 ·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时

·元鼎或元封中(前116—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关的长城,玉门关随之设立

·本世纪以来,依据敦煌西北80公里许的小方盘城所出“玉门都尉”等汉简,学界倾向此城即汉玉门关 ·现没找到唐“玉门关”遗址,两原因:千余年来的风雨侵蚀,可能已毁;清代修双塔堡可能利用了其残址 ·李并成认为,在今疏勒河南岸、汉长城“昆仑塞”址、伊吾路起点、距隋唐晋昌城不远、敦煌以东三四天行程处、肃省安西县双塔堡附近。自东汉即设立,延续唐末,历时约830多年

★两层意象

一、实指:通过典故或经历抒发的文化传承

有自身的文化传承性,是一种文化的惯性思维,在诗歌当中往往体现为具体的历史典故 1.写边塞恶劣、暗示将士作战艰辛

玉门关处偏远西北内陆,气候恶劣,荒凉苦寒,山谷积雪,春夏寒冬,随时消泮,寻复结冰,路途险阻,寒风惨烈,大漠、风霜、严寒、瀚海、戍楼、飞雪、枯蓬、热海、火山等遍地,诗人有意营造荒凉氛围,表现征人作战艰苦。

·王之涣,盛唐,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善写边塞风光 ·游历甘肃时写下,记边疆生活,玉门关在这首诗中是实指 ·“凉州”地名,今甘肃敦煌、酒泉一带,州治在武威;又是乐曲名 ·黄河、高山、孤城组成边塞风光图, 气氛旷远苍凉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前两句以黄沙飞扬于天地间,古城坐落于万仞高山中,渲染西北边地、大戈壁上辽阔荒凉、萧索空阔 ·满地黄山,直上白云,一句就将边地风光的典型特征概括出。万里黄山,一座古城,写凉州荒凉萧索的气象 ·一曲如泣如诉的“折杨柳更触动了人们的心弦,仿佛听到了征人那春风难到边塞的怨诉” 更让人产生“君门远于万里,恩泽不及边塞”的联想,在审美体验中不知不觉将边塞景象转为悲壮苍凉的情感境界

·“春风不度玉门关”写出西北边塞“玉门关”遥远、荒凉,恶劣,连春风都到达不了

·暗用汉代李广利转与班超传两典故,由于边塞的遥远和荒凉,皇帝恩泽到不了边塞,将士厌战、盼归 ·玉门关这个决定人“生与死”的重要关卡,守住它成了人们不变的信,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人们也毫不畏惧。班超、李广利的故事就给玉门关深深地打上了“国门”象征。李广利、班超虽然战功赫赫,终没得到重用

·通过度玉门关抒发心情,心境融入空旷寂寥的边关荒野中,追昔抚今,百感交集 ·抒发对历史与现实的感叹和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感喟 2.表达将士久戍盼归

·征人远离故土,塞途愈远,乡愁浓重,不可排遣 ·较少浪漫气息而更关注现实,少豪情壮志而多悲壮苍凉

·远征将士奋战疆场、英勇打击敌人的顽强斗志,因战争频繁、归乡无期的怨恨及生入内地的渴望

·将功名无望、边地苦寒、战场孤魂、征战艰辛与对家人的怀想眷恋融为一体,将思乡之情与从军报国的豪情杂糅,消解征人内心孤独寂寞、忧愁怨恨,在伤感中给人以崇高的震撼

·开头写景,抓住边塞典型

·用浩渺的青海湖、浓密的长云、茫茫的雪山、荒寂的孤城,

《从军行七首》 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渲染西北边疆的空旷凄凉、条件艰苦、坏境险劣,衬托出远征将士艰难困苦的精神

·用黄沙百战,金甲穿破,点出征战时间之长久,暗示战争的激烈、频繁、残酷

·用不破楼兰、誓死不归,写出将士以身许国的决心,也写出不破楼兰,终无归还之日的悲愤 ·借写坏境艰苦、战争激烈,征人归家无期,抒发对广大将士的同情,歌颂为国献身的爱国热情 3.传达献身边疆,报效祖国的愤激情怀

塞下曲·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为祖国,把一切置之度外 ·长期在边塞,老不得归

二、虚指:对玉门关心灵化的感悟 ·没去过玉门关,虚写

·深化边塞诗的情感境界和拓展边塞诗的美学意蕴

·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边塞,超越其自身涵义, 成为表现特定情境中诗人主体悲壮情感的媒介 ·对于异域风情的无畏、新喜、惊奇, 将泪水和悲歌融进战地生活和边塞环境的描绘中

·将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国人”心理情感积淀, 侧面反映出唐边塞生活、时代精神、社会心理、情感世界

从军词五首·令狐楚

暮雪连青海,阴霞覆百山。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 送张六谏议朝·武元衡

归去朝中如有问,玉门关外老班超。 ·反用汉代两典故

·不贪生怕死,积极报国

·静谧秋夜皓月当空,长安洒上一片银辉;伴着冷清月色,千家万户忙捣练,为远方征人制衣被;杵声阵阵,忧心惴惴;萧瑟秋风,树叶飘飘,凉气袭人,还没穿上塞衣的征人远在玉门边陲,怎不使人愁肠百结,牵心揪肺;什么时候才能平定“胡虏”,体兵罢战,心上“良人”得以还回?长安明月与遥远玉门关连结成画,四起捣衣声与万户情思融汇成诗,“玉关情” 就暗示出思妇对远戍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关山月·翁绶

裴回汉月满边州,照尽天涯到陇头。 影转银河寰海静,光分玉塞古今愁。笳吹远戍孤烽灭,雁下平沙万里秋。

况是故园摇落夜,那堪少妇独登楼。

新雁·吴融

湘浦波春始北归,玉关摇落又南飞。 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晖。 紫阁高翻云幂幂,灞川低渡雨微微。 莫从思妇台边过,未得征人万里衣。

闺怨·戴叔伦 看花无语泪如倾,

多少春风怨别情。 不识玉门关外路, 梦中昨夜到边城。 代春闺·崔液 江南日暖鸿始来, 柳条初碧叶半开。 玉关遥遥戍未回, 金闺日夕生绿苔。

秋夜曲·王建

高楼云鬟弄婵娟, 古瑟暗断秋风弦。 玉关遥望万里道, 金刀不剪双泪泉。

《苦哉行》 其三·戎昱 出户望北荒,迢迢玉门关。 生人为死别。有去无时还。

岑参《玉门盖将军歌》“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凄凉

唐代边塞诗的“楼兰”

·唐约132位诗人写过边塞诗,其中50位只写一两首,80多位“主业边塞诗人”中约32位著作现“楼兰”意象,同时出现意象“傅介子”。李白、岑参、孟郊、杜甫、虞世南、陈子昂等多次写到。

·唐边患严重,《中国历史图集》记载,初唐盛唐时四周少数民族政权就有东北部靺鞨,北部突厥回纥,西南吐蕃南诏,西部党项羌、高昌、吐谷浑、焉耆、龟兹、疏勒、于阗。中唐至晚唐,边患益重,突厥占北部,吐蕃占唐西域之地。

·《全唐诗》中高昌约现4次,吐谷浑3次,龟兹9次,而威胁最大的突厥仅一次,匈奴却四五十次;最终占据西域的吐蕃竟没出现过。楼兰在西汉已被灭,《汉书》载,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王。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自令灭国矣!”却高频出现。

·“楼兰”遍布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郑愔《塞外三首》“楼兰”悲壮,高适“马蹄经日窟,剑术指楼兰”岑参“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前年斩楼兰”;盛唐李白“挥斥斩楼兰,弯弓射贤王”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明赦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热血豪迈。中唐的颓败抹不掉孟郊“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的愤慨,擦不去张仲素的“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

★缘由?“卫霍”、“霍骠骑”“霍将军”等现近百次,自然追忆起汉代边塞常提汉英雄李广、卫青、霍去病、傅介

子,不仅是素材更是一种历史精神。抒发一种浓郁的汉家情结,把汉代作为一个汲取精神财富的宝库。对比:

入关·南北朝·吴均 送康祭酒赴轮台·唐·曹康

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 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拟不回

是时张博望,夜赴交河城。

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

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

·吴均生活在帝王侧,无法写出真正的边塞诗 ·楼兰在这不仅是一个意象,被完美的融入其中

·只现汉英雄张骞影,当素材用来作诗 ·不是简简单单历史上的楼兰,有血有肉

·无丝毫的汉家情节和汉家气象 ·一股浓郁的喷薄而出的汉家气象,豪迈

唐代边塞诗中的乐器

据不完全统计,唐乐器七十余种。了解唐代主要乐器的使用、演奏、流变等情况,有助于我们研究唐诗。

羌笛:

·区别于笛

·汉代就流传于甘肃、四川等地,双管四孔羌笛,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故本四孔加以一”。

·唐,边塞常见乐器,却没在唐十部乐中,未正式进入唐代宫廷或军队,少数民族或兵士所用的自娱自乐乐器。 ·宋、元、明文人诗歌常见。

·现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及黑水县一带的羌族地区,仍见具有唐宋遗风的乐器,两支同样长短的油竹制作,管体被削成方柱形,绑扎一起,每管上端有一带竹簧片吹管,竖吹,规格17厘米或19厘米,音色高亢略有悲凉,是喜庆丰收、过年过节、劳动之余常用的主要乐器。亦是小伙子向姑娘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

笛:

·宋代陈杨(去木加日)《乐书》中记载,大横吹小横吹并竹为之,笛之类也。

·律书云:横吹,胡乐也,昔张博望(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所以,一直认为笛是由张骞出使西域带到长安。但1978年长沙出土的马王堆三号墓(公元前168年)的文物中,有两支笛类乐器,早于张骞出使西域。可见,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约半个世纪,笛类乐器就已经在我国淬了。 ·南北朝后,笛被称横笛或横吹,

·唐朝,笛形制与现在基本相似,成重要乐器。宫廷十部乐中,笛不可替代。频繁现于佳句中。李白“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朋落梅花”、“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等。军队鼓吹乐常用,壮军威和出征仪仗。笛类乐器有横笛义嘴笛、叉手笛、箫等。

·宋、明、清,民间音乐广泛应用,成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十番鼓、十番锣鼓、潮洲笛吹锣鼓、冀中吹歌、山东鼓吹等乐种中主要乐器,戏曲(梆子戏和昆曲)中重要角色。形成各具特色的南北曲笛、梆笛的演奏风格。

·传统的笛,按孔间距离相等,演奏者用叉口吹法和口风的控制互相配合转调。近年来对笛子进行多次改进,使更便于转调。

·解放后,笛子被搬上独奏舞台,涌现大批笛子演奏家及优秀曲目,使竹笛在民族乐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角:

·真正和军队密切相关的最重要一种乐器。

·汉代流行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因最初用动物天然的角吹奏而得名。 ·西汉初期,随鼓吹乐传入中原。《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鼓吹,本军旅之音,马上奏之......”。以鼓、角演奏被称为横吹。

·唐代,角为竹筒状。《咸(下加角)篥格》记载“角,长五尺,形如竹筒......”边塞军队中用于壮军威的仪仗乐器,还应用于军事的集合(角声一动胡天晓)等作用。

·明、清时期有“铜角”依然是军队、鼓吹中的专用乐器。这种铜角,近代称之为“号筒”,在用于表演古代战争场面时可以见到。

芦管:

·唐时,与当时的咸(下加角)篥,即现今管相似,是纳西族及西南各民族常见乐器。长约20厘米,管身竹制。 ·李益错将芦管当成笛《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现今芦管开七孔,竹管上插一个芦苇压扁制成的双簧吹嘴,音色粗犷,在现今的白沙细乐中担任领奏地位。 ·现存古代芦管资料少,只能在李益诗中体味芦管特有风格。

笳:

·即胡笳。汉朝就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汉魏鼓吹乐中主要乐器。 ·唐十部乐中,没笳的编制,可见只是少数民族乐器。《蔡琰别传》中记载:“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日胡笳”,是较为原始的笳,《乐书》中称“芦笳”。《乐书》中还有大胡笳、小胡笳的记载:“其形似咸(下加角)篥而无孔”可见是用芦苇制成哨,装在木制无按孔的管上演奏。 ·明清时代,还有关于笳的记载。

·近现代,已经很少有笳的实物流传下来。琵琶:

·可追溯到秦时的“鼗”又称“秦汉子”。


置之度外的历史典故》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48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置之度外的历史典故
相关文章
  • 置之度外的历史典故

    乐不思蜀的历史典故乐不思蜀的历史典故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