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知母和黄柏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吗 正文 本文移动端:知母和黄柏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吗

知母和黄柏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吗

2017-05-08 06:59:2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含有知母、黄柏的方剂 A.阿胶B.生地黄C.桂枝、生姜D.麦冬、麻仁E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各家学说背诵

1、.春秋战国诸子的养生理论:

(1)老子清净无为说

(2)庄子 养生、全形

(3)子华子“贵生”说

(4)孔子“安适自养”

(5)荀子“修身礼治”

(6)韩非子“啬神”、“少欲”

(7)管子“节欲存精”说

(8)《吕氏春秋》集先秦养生学大成 (1)法天顺时;(2)知本去害;(3)顺性、养生(4)胜理、归朴

(9)《淮南子》中的养生思想 1.知性 (2)胜心 (3)顺情 (4)主静

(10)《黄帝内经》论养《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

2.南朝,陶弘景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其著作《养性延命录》,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

3.葛洪的养生思想:(1)伤损必先“复故”(2)延养自须“得谨”(3)养生“不绝人理”

4.寒温之辨: 金元时期,对纠正时医滥用温燥辛热的时弊起了积极作用,后来形成滥用苦寒之剂的医学新时弊。

①王纶强调“精血既亏,相火必旺”,并主张终身服含有知母、黄柏的补阴丸。 ②薛己在治疗上重视甘温以生发脾胃之阳气,并注重 肾与命火不足的辨证施治。 ③孙一奎指出了对于内伤发热、虚损等滥用苦寒,畏投甘温的错误。

④赵献可 对医者多用知、柏以治阴虚发热,以及误用苦寒直折以治阳虚火衰的假阳证,提出指责。

⑤李中梓认为原因:一者守丹溪阳常有余之说,二者拘河间有热无寒之论,对火热不辨虚实。

5.瘟疫学说形成发展

1.戴天章1.瘟疫五辨”气血舌神脉五方面的辨证

2.“治疫五法”,即汗法、下法、清法、和法、补法

2.杨璿 辛凉宣透为治瘟疫的重要方法。

升降散辛凉宣泄,升清降浊,即是其学术成就之一

用药在吴又可善用大黄的基础上又结合黄连,而将两者作为解毒逐秽之主药

3. 余师愚余霖著有《疫疹一得》

(2)疫疹为瘟疫病中出疹类疾病。疫疹的病机 由于胃虚而感受四时不正之疠气

(3)对于疫疹的发病机制,余氏既重视火毒疠气,又强调胃气的盛衰由此创制了清瘟败毒散一方,以重用石膏为其特点

4. 王士雄《霍乱论》

(1)与五运六气,地理环境,居住条件,水质污染等有关:

(2)病因主要是一种疫邪,由于饮水恶浊所致,王氏将其概括为“臭毒”

(3)辩证治疗。黄芩定乱汤等

1,*孙思邈

(一)生平和著作

孙思邈 唐著名医家。《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二)学术思想

1、大医精诚论

(1)学医者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2)提出了医生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2、养生理论与方法

孙思邈养生思想的具体内容:

①抑情节欲

②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

③依时摄养

④内视、调气

⑤食宜、食养和食疗

⑥服食、服水

⑦养老概括起来就是: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药饵养生、环境养生、四时养生、体质养生、养老

方剂学方面的成就和特色

(1)集方剂之大成 (2)化裁发展古方 (3)组方配伍特色

2,*李中梓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明末著名的医家。 《内经知要》《医宗必读》《伤寒括要》《颐生微论》《诊家正眼》《病机沙篆》《本草通玄》,后三书合称《士材三书》。

(二)学术思想

1,化源论——化源即是生化之源。

(1)治虚证之化源 五行相生即虚者补其母。

(2)治实证之化源 主要根据五行相克

2,水火阴阳论

认为“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

(1)水火宜交不宜分

(2)养阳在滋阴之上

(3)补气在补血之先

补充温补学派 薛己 孙一奎 赵养奎(赵献可) 张介宾 李中梓

2,治泻九法

(1)淡渗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苓散、五皮饮等渗利小便而实大便。

(2)升提 以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或以升阳除湿汤治风胜湿。

(3)清凉 葛根芩连汤等方,以热者清之。

(4)疏利 祛痰、理气、消积、逐水等法 通因通用之法。

(5)甘缓 加入甘草等药,此乃急者缓之之义。

(6)酸收 方如乌梅丸等

(7)燥脾 参苓白术散等 湿胜阳微宜理中丸合平胃散。

(8)温肾 金贵肾气丸治之

(9)固涩 赤石脂禹余粮

3,治癃闭七法

(1)清金润肺——麦冬

(2)燥脾健胃——苍术

(3)滋肾涤热——知母 黄柏 玄参 地黄

(4)淡渗分利——茯苓 泽泻

(5)疏理气机——枳壳

(6)苦寒清热——上焦用栀子黄芩 中焦用黄连芍药 下焦用黄柏知母

(7)温补脾肾——金贵肾气丸或八味丸,补中益气汤,独参汤,

3,*钱乙

钱乙,字仲阳,:《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著作。 学术思想:

1,论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理特点: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变蒸:就是在婴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理变化)

2,小儿病证的诊断方法:首先归纳出儿科六种常见脉象:乱、弦急、沉缓、促急、浮、沉细;提出“面上证”和“目内证”。

(1)“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

(2)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为肾。如上述部位出现赤色,则知某脏热证,而随证 治之。

(3)目内证:赤者心热,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热,浅淡者虚;黄者脾热。无精光者肾虚。即根据目色光彩诊断五脏虚实寒热。

3,确立小儿五脏辩证纲领:五脏的主证: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针对五脏虚实立补泻主治诸方。

“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是指邪热内陷,属肾虚邪实证,非真正指肾气实。 4,调剂制方的特色:用药务实柔润,力戒呆补峻攻,注意升降气机,善于化裁古方,创制简便成药。

(三)医学实践

1,钱乙针对五脏虚实,立补泻主治诸方。(选/填)!!

(1)心气热,导赤散主之;心实热,泻心汤主治;心虚热,生犀散主之;若心虚肝热用安神丸;

(2)肝实热,泻青散主之;若肝肾俱虚则用地黄丸滋水涵木。

(3)脾实热,泻黄散主之;邪热伤脾,用玉露散;若脾气虚 ,则用益黄散;

(4)肺实热,泻白散或甘桔汤主之,肺有痰热,用葶苈丸;若肺气虚,则用阿胶散。 肾虚用地黄丸补肾。

2,“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肾实是邪热内陷,属肾虚邪实证,非真正指肾气实。

3,论疮疹的经验:

(1)病因多系“外感天行,内蕴热毒“,”疮疹属阳,出则为顺“

(2)治疗原则:”温凉药治之,不可妄下及妄攻发“”宜解毒“ ,代表方: 紫草散。 4,论之惊风的经验:

《太平圣惠方》首先将惊风分为急惊、慢惊。

(1)原因:“急惊“除受大惊外,还有高热”慢惊“主要是吐泻等病后,脾胃虚损所致。急惊风的病理归为痰热客于心胃,阳盛而阴虚;慢惊风的病理归为脾虚无阳。故前者证型为“无阴”,后者证型为“无阳”。

(2)治疗:急惊风以”急惊合凉泻“;慢惊风以”慢惊合温补“

4,*刘完素字守真

(一)代表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二)学术思想:开发郁结为基本思路 善用辛味药物开通玄府

1.对火热病证的阐发:六气皆从火化(火热与寒的同化“火极似水”——真热假寒),五志过极化火。

2.玄府气液论:

(1)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通道,刘完素认为“玄府”不仅是专指汗孔而言,且不唯独具于人,他认为:“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万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之门也”“气道出行之腠道纹理”。他将人体各

组织的腠理统称为”玄府”,并明确的论述了玄府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为“气液宣通”。

(2)”玄府气液宣通”与”神机出入”有密切关系

(3)“玄府”闭塞的原因:热气怫郁(宣、通、清法,辛、苦、寒药)

(三)医学实践:

1,治热病善用寒凉。

表证:辛凉或甘寒之剂以解表;表里同病:宣通怫热郁结为主;里证:下法 3,重视降心火,益肾水。中风:内风火盛;“火归水中”——地黄饮子。

4,主张开发郁结,宣通气液。

下痢:“凡下痢皆脾胃受湿”外因:风寒湿热,重视风湿热而轻于寒。“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芍药汤。

5,*张从正

字子和,号戴人,代表著作:《儒门事亲》

(二)学术思想:

1,论病首重邪气:人体之所以发病,是由于邪气侵犯的结果。

2,论天、地、人三邪发病。

3,血气贵流不贵滞:治疗疾病以驱邪为要;创造性的运用汗法来治疗腹泻,通过汗法调和营卫,疏通气血以取效止泻。酒病(汗法)。

(三)医学实践

1,祛邪三法:

(1)汗法:

①凡是具有疏散外邪作用的方法,都属于汗法。除了辛散解表的内服药物之外,(多选)!!!“灸、蒸、渫、洗、熨、烙、针刺!!、砭刺、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汗出一、二时为佳,中病即止)

②《内经》:火郁发之。发,谓发汗。张从正认为“出血”“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血热壅滞导致头目病变。刺血注意事项:穴位禁忌:后顶、强间、脑户、风府;明确分经:经络气血之多少而决定是否刺血。

(2)吐法:

①适用范围:引涎、漉涎、嚏气、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

②先予小剂,不效则逐渐加量。

(3)下法:

适用范围: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 2,食疗补虚:张从正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6,*张元素

张元素,字沽古,金代易州人。今存《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寒热实用药式》《沽古家珍》(师法仲景,受刘完素影响)

(二)学术思想

1.探讨遣药制方理论,【对药物方剂学的贡献】

(1)药物的升降浮沉

(2)制定药类法象

(3)阐发苦欲补泻

(4)创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

3,注重扶养脾胃

张氏治病十分重视扶养脾胃,曾有“养正积自除”

7,*李杲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 《脾胃论》《内外伤寒惑论》《兰室秘藏》等

(二)学术思想

1,论述脾胃

(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泉

(2)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 在论述脾胃之气上升的同时,还注重胆气的升发作用

(3)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虚弱的原因:饮食失节,劳役过度,七情所伤 2,阐发内伤热中证

(1)病机:气火失调,升降失常

(2)症状:脾胃气虚和火热亢盛的两大症候群,可作为整个内伤热中证症状分析之总纲。

(3)治疗: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这是他治疗内伤病的基本法则,亦即著名的甘温除热法,代表方补中益气汤。还创制了升阳散火汤,制当归补血汤。

8,*朱震亨

朱震亨,字彦修,元代 :《局方发挥》《格致余论》。

(二)学术思想

1,阳有余阴不足论!!!

(1)人之阴阳动静,动多静少

(2)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

(3)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 养阴抑阳作为贯穿人生从少壮到衰老全过程的主要摄生原则。

2,相火论

(1)(常)相火之常为生命动力 相火寄存于肝肾二部,分属于胆,膀胱,心包络,三焦等脏腑

(2)(变)相火妄动则为贼邪引起相火之原因人之请欲无涯。

(三)医学实践

1,创制滋阴降火法,提出“气有余便是火”,其实质是相火妄动致脏腑功能活动亢盛而表现为阳热有余,代表方大补阴丸。

实火可泻 郁火可发 虚火可补

用药特点;补阴必兼泻火,泻火也即补阴,泻火的目的是滋阴,泻火为补阴之功。 凡阴虚而相火妄动者宜大补阴丸,阴血虚而相火妄动者用四物汤加知、柏。

2,痰证治疗经验

(1)病因病机:脾虚、湿滞、气郁、火炎

(2)表现:痰成之后,随气机升降流注全身,定位于某部位而产生多种病证,提出百病多有兼痰者。

(3)治疗:①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②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③代表方 二陈汤治痰基本方,在具体用药上,或根据痰的性质,邪气兼夹情况选药。④反对过用峻利药

3,郁证治疗

凡郁皆在中焦总以气郁为关键

代表方:越鞠丸 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气、血、痰、郁,故用药之要有三:气用_四君子汤____,血用__四物汤___,痰用__二陈汤___。久病属郁,主治郁之方曰____越鞠丸_。 9,*薛己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著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

学术思想

篇三: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关键词】 脾胃病;脾胃学说;调肝

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 历代医家颇为重视。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兹参阅部分医家关于脾胃病治疗的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以供参阅。

1升降相因,脾胃同治

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的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的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

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华岫云说:“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说体现了《内经》中“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理论。故治胃当以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

姜春华教授在调治脾胃的学术经验中指出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行于肝肾。升降有度,上下有序,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气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邪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窍失养。上可见眩晕、■胀、胸痞、泛■、呃逆、面浮,下可见泄泻、便秘、腹满、气坠、身重、脱肛。如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候,姜老常用健脾升清,和胃降浊之法,斡旋升降,举清泄浊,大气一转,其病乃解。其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旋覆代赭石汤、枳实导滞丸等。

董建华教授在诊治胃脘痛中,强调升清降浊。他认为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其通降作用与脾之升清功能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运化和转输。若由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滞,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脾运无权,形成中气下陷之证,虚中挟滞之候。如一味补益,则胃气更加壅滞;如单纯疏理,则胃气愈益虚陷,疏而又滞。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升清降浊的分寸。 2润燥互济,脾胃兼顾

叶天士在《脾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柔润养胃的治则,补充了李东垣之不足。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常用方剂如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冬汤之类。此从生理角度将脾恶湿而喜燥,胃恶燥而喜润加以阐发。但在病理变化中,因胃阳伤亦可耗及脾阴,脾有湿亦使胃生痰浊。所以太阴湿土,可有阴虚津伤之候,阳明燥土,每见痰湿垢浊之疾。临床治疗需脾胃同治,润燥互济,用药如生地配苍术、沙参配半夏、麦冬配川厚朴等。

在滋阴药中加香燥助运之品,静中寓动,润而不滞,养胃不伤脾。

3攻补得当,勿伤脾胃

临床中脾病以虚为多,胃病以实为主。故有“实则阳阴、虚则太阴”之说。脾虚扶养则健,胃实予通为补。如脾胃同病,往往虚则俱虚,实则俱实,脾病也有实证,胃病也有虚证,且每多正虚挟实,虚实相间,故治疗中应做到补不留邪,攻不伤正,掌握虚实,统筹攻补。如滋阴和通降并用的增液承气汤,通补并施之调胃承气汤等,均为通中有补,通补结合之例。 4重视调肝,以济中州

葛仰山在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中认为:“中流换澜之法,莫贵乎升降。而升降之法又各有千秋,调和肝胆以济中州,是升降中的法中之法。”提出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应从肝胆入手,紧扣由实到虚,因虚致实的病理转机,旨在力复中州升降之权。在临床上,创制的3个有效方剂,①益脾启中汤(黄花、党参、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干姜、柴胡、升麻、黄连、陈皮、炙甘草),用于肝胆不升、疏泄不及、中气下陷之证。临床见气短乏力,腹胀便溏,面黄舌淡或边有齿印,脉虚弱等症。②养胃启中汤(生赭石、旋覆花布包、吴茱萸、黄连、全瓜蒌、干薤白、煅瓦楞子、煅牡蛎、陈皮、柴胡),用于肝气犯胃,郁火灼阴之证。可见心口嘈热易饥,口苦口酸,呃逆或呕吐,脘腹胀痛,舌红少苔或剥脱,脉弦等症。③舒肝启中汤(柴胡、生白芍、生内金、炒白术、陈皮、佛手、佩兰),用于肝郁阳虚湿阻,胁胀或痛,食后或傍晚脘腹疼痛更甚,面青黄而暗,时叹息,烦躁易怒,舌暗苔腻,脉弦滑等症。

5寒热得当,温凉互协

脾胃同居中焦,但脾病多寒,胃病多热,两者又可相互影响,致脾热而胃寒。脾胃功能失常,既能呈现寒与热的病理现象,也和寒与热的病因相关。临床上治寒常选附子、干姜、高良姜、吴茱萸、川椒等温中助阳。清热常用黄连、黄苓、山栀子、黄柏、知母、石膏泻火清胃泄热。但脾病及胃,胃病及脾,脾胃病临床上每见寒热错杂。治疗当寒热并用,湿凉互协。此法遵张仲景,方用黄连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后李东垣倡升脾阳、泻阴火之法,创升阳益胃汤、升阳泻湿汤,使脾胃病寒热错杂之治法、方药更加全面。 6行气导滞,详辨病因

寒凝、食积、肝郁、血瘀、痰湿均可致气滞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以脘腹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病证,治疗中当详细辨证。寒凝者当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食积者当消导行滞、健脾和胃;肝郁者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血瘀者当化瘀通络、行气止痛;痰湿阻滞者当化痰除湿、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方选保和丸、柴胡疏肝散、失笑散、平陈汤等加味治疗。 7重视脾胃,统观五脏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胃有病可损及其他脏腑,反之其他脏腑有病,亦可损及脾胃。《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李东垣云:“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强调五脏有病,当治脾胃。张景岳曰:“凡先天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亦可居其强半。”周慎斋有“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由此可见,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如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营血亏虚、心神失养用归脾汤,心脉得充,心神自宁。脾虚土不制水,水湿泛滥,肾阳受伐,关门不利用实脾饮,健脾温肾、通阳利水,脾阳振则肾气复,土实则水治等。由此可见,临床治疗脾胃病要统观五脏,全面考虑。

关于脾胃病的治疗法则及选方用药

摘 要: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脾胃,如李东垣说:“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病证中常预示着疾病的预后。在治疗疾病时,顾护胃气是治疗疾病的

基本原则。脾胃病为临床常见之疾病,不论内伤,还是外感都累及脾胃。脾胃病证候复杂,治法繁多,但遵《内经》及李东垣脾胃学说之理论,结合本人多年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对脾胃病的治法总结如下。

关 键 词:治疗法则 脾胃病 选方用药 有胃气则生 历代医家 调和脾胃 顾护胃气 临床常见 脾胃学说 《内经》

和法治疗脾胃病初探

【摘要】和法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脾胃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及病机特点,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气机升降失调,因而采用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

【关键词】 和法 脾胃病 虚实夹杂 寒热错杂

和法是通过调和以达到消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所谓调和者,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

1 历代医家对和法的论述

《素问·正气通天论》:“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而人体的阴阳协调,内外调和,精神正常,身体健康,是一种“和”的状态。和解是和解少阳、治疗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但尽此一意是不够的,和为调和,意义则更广也。正如《景岳全书》曰:“病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阵。”“和方之剂,和其不和也。”岳美中讲:“和法是指和解表里,疏瀹气血,协调上下等各方面,凡属补泻兼施,苦辛分消等均是。”[3]蒲辅周亦讲:“和解之法,具有缓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衰偏盛归于平复,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皆谓和解[4]。”综上所述,和法是一种寒热互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以调节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状态的方法。

2 和法治疗脾胃病理论基础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为湿土,胃为燥土,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为阴土,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得阴则安;脾与胃,一脏一腑,一纳一运,一升一降,相辅相成,维持着正常的消化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的相互协调中完成的。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互为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从而影响胃之受纳和降,可出现脘胀食少,恶心呕吐等;如饮食不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影响脾主运化和升清,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因此脾胃病的病机就其本脏而言,主要表现为纳运失调,燥湿不济,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尤以升降失常为重要。

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条畅脾胃气机,“土得木而达”,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滞,横逆脾胃,运化不及,升降失调,则表现为脘胁胀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呆便溏等症。正如唐容川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

综上,分析研究古今医学论述和治疗脾胃病的文献,并结合脾胃的生理特性和病机特点,认为脾胃病往往脏腑同病,寒热互存,虚实夹杂,升降失调,并且与肝胆互为影响,病因多种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临证时单选一法治之,恐难取效。唯采用调和脾胃,调和肝脾,

调和胆胃,调和肝胃,调和肠胃等和法,注重脏腑同治,寒温相宜,虚实同理,阴阳兼顾,从而达到脾胃升降有序,肝胆疏泄有度,以调理脏腑功能,调畅逆乱之气机,使阴平阳秘,元气生生不息,病势才能迎刃而解。

3 和法治疗脾胃病临证应用

3.1 调和脾胃法 用于脾胃不和,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为特点,以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纳少腹泻为主症,伴脘痛厌食,嗳腐吞酸,苔厚腻,脉弦滑,辨为饮食积滞证,方用保和丸加减。伴脘痛喜按,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辨为脾胃虚弱证,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伴倦怠身重,口淡无味,舌淡,苦腻,脉沉濡,辨为脾胃湿阻证,方用三仁汤加减。伴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脉弦数,辨为胃热炽盛证,方用左金丸合海贝散加减。伴脘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无力,辨为脾胃虚寒证,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伴咽干口燥,嗳气便干,舌红少津或剥苔少苔,舌面有小裂纹,脉小弦或细数,辨为胃阴不足证,方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3.2 调和肝胃法 用于肝胃不和,以肝疏泄失职,胃和降失常为特点。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以胀为主,或攻窜两胁,或胃脘痞满,每因情志因素而症作,嗳气则舒,胸闷叹息,纳呆腹胀,排便不畅,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方用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加减;若气机郁滞,日久不解,肝胃蕴热,症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烦躁易怒,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

3.3 调和肝脾法 用于肝脾不和,以肝脏气机不和,横窜犯脾,脾运失健,脾气不升为特点。《景岳全书》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临床表现多从本脏部位开始,然后循经扩散,以两胁胀痛最为明显,进而出现纳呆,嗳气,呕吐,泄泻等脾胃症状,证见两胁胀痛,脘痞易饱,纳呆呕吐,嗳气,大便时干时溏或排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加减。

3.4 调和胆胃法 用于胆胃不和,以胆气郁结,疏泄失利,横逆犯胃,胃气不和,湿浊中蕴为特点,《张氏医通》认为:“邪在胆经,木善上乘胃,吐则逆而胆汁上溢,所以呕苦也。”证见脘腹胀满或持续钝痛,胃脘灼热,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口苦纳呆,或见咽部梅核气,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方用温胆肠加减。

3.5 调和胃肠 用于胃肠不和,以邪犯胃肠,寒热夹杂,升降失常为特点,证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王旭高云:“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故苦辛平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辛配伍,泄中有开,通而能降,阴阳相和,扶弱抑强,用以温阳散结,疏通气机,而恢复肠胃之功能。

4 和法治疗脾胃病施治要点

4.1 和法应用当辨明病性,随证施治 脾胃病的形成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两方面,有升降失常,寒热相兼的特点,往往以脾胃虚弱为本,水湿,湿热,瘀血,浊毒为标,故要明确证候性质来选用和法。如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云:“有当和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也,是不可不辨也??由是推之,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同时要根据寒热、虚实、升降之孰轻孰重,决定药量,如吴鞠通所谓:“治中焦如衡,”意为治中焦之病要达到平衡、平和之状态。

4.2 和法应用当平补缓攻,动静相宜 脾胃病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病机特点,单纯补益或补益太过,湿热毒瘀非但不能祛除,反而使邪气滞留加重,使气机升降受碍,正气更虚;若攻伐太过,湿热毒瘀虽祛,但元气大伤则气机升降出入无力,体虚不复,疾病难愈,

故宜平补缓攻之和法。慢性胃炎治之以和,可取法效法,或在化湿、消食、散寒、泄热、行气、活血之时辨证配合益气,养血、养阴,使正气复,邪气去而趋平和,亦乃和法之旨意。处方用药时也往往在补益剂中,加用鸡内金,砂仁以防止补益太过而致气机壅滞或碍胃,以补配消,以塞配通,在静药中适量加入动药,既行补之滞又增补益之力,此即《内经》“动静相召”之意,也是和法的具体体现。

4.3 和法应用当顺应特性、配合得法 脾胃同居中焦,脾宜升、宜健、宜燥、宜温、宜补;胃宜降、宜和、宜润、宜清、宜泄,脾胃二者在生理特性上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病理机制上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治疗时应顺应脾胃特性,或因势利导,或逆向调整,使异常的升降状态恢复正常,临证用药时宜选轻清平和之品,时时扶护脾胃之气,同时将不同升降作用的药物进行合理搭配,使药剂的作用与气机升降相因的规律相顺应,以升促降,以降促升,有利于流通气机,提高疗效,使中焦脾胃气机通达,升降协调,出入有序,邪去病却。

【参考文献】

[1] 成无已.伤寒明理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68.

[2] 陈可冀.岳美中医学文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74.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摘要】 本文以脾胃的生理功能为基础,对其病因病机,疾病传变规律及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症候特点及表现,同时阐释其治疗原则、组方及用药特点,以供同仁临床借鉴。

【关键词】 脾胃病 病因病机 辨证治疗

脾胃互为表里,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所以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异常。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失健运则便溏,腹痛,倦怠,消瘦等,胃失受纳则胃痛,痞满,大便秘结。胃失和降则嗳气呕吐,呃逆,噎嗝等,临床以脾胃为本,以通立论,通补结合,知常达变,证病结合,寒湿并用,仔细辨证,颇有疗效。脾胃病多由脏腑功能虚衰,情志所伤,疾病影响,劳倦太过,饮食不慎等原因引起,因而脾胃病患者,本虚标实者居多,虚在脾,为本,实在胃为标。与仲景“虚则太阴,实则阳明”相符,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肝主疏泄,协调脾胃纳化,胃脾与肝,三者一气相通,则升降有度,纳化有常,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功能,是气血生化之海,亦是元气升化之本,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治疗亦应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以益气养脾,和胃降浊为本,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功能是其关键。

1 益气活血,扶脾助运

本法适用于脾气虚证,脾气虚证临床颇多见,其特点是病久且虚,症见脘腹隐病,时作时止,空腹尤甚,喜温喜按,脘腹胀,嗳气不扬,食饮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印或喜甜食,或便溏薄,脉细弱等一派脾胃气虚,运化无力之象。脾气久虚而不散布精气,则血行无力,久病入络成瘀。临床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部分患者胃镜检查,可见到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溃疡或炎症。炎症也是瘀血的病理基础之一。虚是本,在脾;瘀在肠胃,是标。李东垣明确指出: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研究都足以证实,使用甘温益气的药,能恢复脾胃生化气血、运化水谷之功能,能增强细胞活化,增加免疫功能,改善胃肠运动,促进药物吸收,改善全身情况。笔者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药应时时处处顾护胃气,常用太子参、黄芪、白术、云苓、淮山药、甘草等甘温之品为主药,佐以半夏、陈皮、木香、山楂,白芍、枳实等消积和胃化瘀之品为辅药,常用方有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


知母和黄柏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吗》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573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知母和黄柏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吗

    含有知母、黄柏的方剂A 阿胶B 生地黄C 桂枝、生姜D 麦冬、麻仁E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