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张羽桐 正文 本文移动端: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张羽桐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张羽桐

2017-05-04 05:54:0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00034社会学概论复习汇总及讲义

更多5折自考书籍、辅导资料 http://zk8888.taobao.com晓风书屋

1 / 9

学习是一种信仰 主讲:陈福娥、苏中文

课程代码:00034 社会学概论(2012年版) 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社会变革需要(直接根源关键因素)/自然科学发展推动(原理方法轮)/社会经验积累/社研究先驱奠定社会思想 基础。P35

2、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秩序和进步是其核心概念。(2)马克思主要贡献(奠基人/创基础理论/注重实际)。

(3)斯宾塞有机体和进化论。P36-40

3、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社会事实/失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方法。(2)韦伯/社会行动及其类 型/合理性是其理论核心/科层制。P40-42

4、芝加哥学派代表人斯莫尔,学术成就(开拓现代城市社区研究路/形成人文区位城市理论/推动调查研究方法形成完善/创立符号互动论)P43

5、结构功能论(1)帕森斯/社会均衡/著作《行动结构、社会系统》/主要理论 AGIL 功能分析图式(2)默顿:著作《社论与社构》/显、潜功能。 P43

6、冲突理论(1)科塞的功能冲突论(2)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p44

7、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和布劳 p45

8、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布鲁默和戈夫曼。P45

9、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及其观点(人渐失批判能力/社研领域也存在/揭示问题未找措施)p46

10、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舒茨、福柯、吉登斯、哈贝马斯、布迪厄 p46

11、社会学传入中国历史条件(1)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2)社会学传入的历史条件:传统文化土壤、 现实社会发展需要(3)代表人物:谭嗣同(首提“社会学”名称)、康有为(群学)、严复、章太炎 p47-48

12、早期社会学地位确立(1)队伍和制度化建设(2)社会调查的兴起(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入与实践 p48-51

13、院系调整社会学撤销(1)维护与撤销(新中国成立到 1956)(2)重提与厄运(1956至今)p51-53

14、社会学的恢复重建(1)正名(2)五脏六腑说(五脏: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大学社会系/图书资料/出版物,六腑:社会学概论/调 查研研方法/心理学/城乡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国外社会学)p53-55

15、 社会学的本土化(1) 社会学本土化是外来社会学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实际结合形成本土特色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学术过程。

(2)倡导人物费孝通(3)社会学中国化基本做法(马毛邓三思想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人社会化基本任务/立足现实服务社义建设/借 鉴吸收/造就专业队伍)p55-57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p58

2、其他关于研究对象不同回答(韦伯社会行动作/涂尔干社会事实/索罗金社会关系/孔德社会)p58

3、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p60

4、社会学功能(1)研究功能:描述性、解释性、预测性和规范性功能(2)教育功能:助人自觉地社会化;助人合理选择(3)社会管理功 能:一是建立规范;二是提供模式;三是反馈信息(4)社会批评功能 p62-63

5、社会学研究方法论(1)实证主义方法论(代表孔德《实证哲学教程》,成熟涂干尔《社会学方法准则》,观点客观存在/科学是因果说 明/提倡研究调查/数学统计为向)(2)人文主义方法论(代表狄尔泰\韦伯,观点自热与社会有别/研究在理解非说明/立于微观)(3)马 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以及当代社会学方法论(观点承客观社律/社会变化/唯物史观)(4)当代流派包括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 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P64-66

6、统计调查是依目的与要求用科学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 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P66

7、问卷调查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P67

8、实地研究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方式收集资料,并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有个案研究、典 型调查、访谈与观察。P68

9、实验法根据一定研究假设在有控制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以发现或证实变量间或社会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方法。作用一判断社会现 象间或变量间因果关系为某理论提供假,二发现以往未知或未解释新事实建立新理论。优缺点(优点实验变量与之影响分离,省时力钱,缺 点环境人为性过程反应性对象有限性结果适应性)。P71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 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优缺点(资料恒古不变/费用低/可研历史现象/适纵横分析,难考证/受私密难获取/难编录比较分析)p71

11、社会学研究程序筹划阶段(选题、初索、建立研究假设、制研究方案、组织工作)实施阶段(方案付诸实行,依方案要求收集资料)总 结阶段(分析资料撰写报告)。P72

12、社会学研究分析类型定性分析(对收集到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实地 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属于定性方法)定量分析(对社会现象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 属于定量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区别:(1)着重点不同;(2)依据不同;(3)手段不同;(4)学科基础不同;(5)结论表述形式不同; 联系:定性与定量互补;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P72-75

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两大派别:唯实论和唯名论 p76

2、社会的基本特征(1)以人为主体(2)以人们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3)以人与人交往为纽带(4)社会源于自然不同自然。P77

3、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关系。类型(1)关系性社会结构(2)实体性 (3)规范性 p77

4、社会建设(1)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中最早做出界定(2)社会建设意义(科学发展内容/促进社会和谐乃是社义本质属性)79

5、社会管理:基本内涵(主题多样性/手段制度道德建设/目标维序解矛/作用推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发展活力环境)p79

6、人口指特定区域内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一定数量质量有生命个人组成的总体。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 的人的总称。人口资源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P80

7、人口数量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有生命个体总和。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 质和思想素质等。P81

8、人口问题素质、流动大、分布失衡、老龄化加速、性别失衡 p81

9、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相关联全部自然条件总和,社会生存发展外部条件。类型环境/生物/矿产资源。特点有限性/无限性/系统性/分布不均 匀 p82

10、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地位(1)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必要条件(2)人类改变着自然依赖自然资源。P83

11、环境指围绕在人类周围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等因素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所有外界条件总和。P83

12、环境功能(对人类支持、供给、调节、文化启迪作用)。P84

2 / 9

学习是一种信仰 主讲:陈福娥、苏中文

13、文化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p85

14、文化特征:创造性;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特殊性和共性。P86

15、文化结构(1)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2)文化集丛由一组在功能上互相整合的文化元素组成的一个更大功能单位。(3)文化模 式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P87

16、文化规范体系(1)习俗(2)道德(3)法律(4)宗教(宗教和邪教本质不同,爱生活尊世俗维秩序/末日贬世俗毁灭坏序,神超人/神 在人间/宣博爱/残害人)。P87-p89

17、文化交流两文化间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是文化的固有属性。P89

18、文化传播:某种文化元素随社会交往扩散为其他社会采借或吸收的过程。载体人的流动(其他有电子网络)p89

19、文化冲突:异质文化传播接触中出现相互排斥的倾向和状态。根源民族性、阶级性。P90

20、文化采借: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元素或文化集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标准(有用性/符合接近本民族易采借)。P90

21、文化多样性(1)文化震惊(初次接触另一文化模式迷惑混乱震撼)(2)主文化和亚文化(3)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p91

22、文化自觉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文化有识人之明。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P92

23、文化自觉的内容(关注了中国现代化反思、文化断裂下主题再造、提出美美与共价值诉求)。P93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1、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社会化内涵(人生全过程/个人社会化全部文化遗产/个人 与社会交互作用)。内容(生活技能、价值观念、政治、行为、角色等)。P94

2、社会化类型(1)基本社会化:基本表现形式和特殊表现形式(2)继续社会化:必要性、特殊表现形式(3)再社会化:两类型:主动、 强制性再社会化(4)正向社会化和负向社会化 p95

3、社会化理论(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人格本我、自我和超我)(2)库利和米德自我理论(自我)(3)科尔伯格道德意识发展阶段论(三 种水平六个阶段)p96-97

4、社会化的条件(1)生物因素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有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表现人的身体结构; 人的组织特殊的大脑;人具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系统,有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活动,而语言又是社会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杠杆。(2)环境因素 指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全部社会环境,包括:(1)家庭(2)学校(3)伙伴群体(4)工作单位(5)社区(6)大众传播(3)互联网各种不同类型规模独立

运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性信息系统;特点(全球性/每台有地址/共同协议连接)p97-101

5、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正面:教育提供选择权/开阔视野/更好了解社会规范/与人沟通互动平台\负面)p101

6、社会实践(1)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个人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2)个人在生活实践中一般是通过:观察学习;角色 扮演;知识积累等环节实现社会化。P102

7、社会角色一定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四内涵(社会地位外在表现/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多种社会属性关 系反映/群体组织基础)。P103

8、社会角色类型(1)依获得角色方式先赋角色(先天性)和自致角色(后天努力)(2)依角色规范化程度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较色(3) 根据角追求的目标:功利性较色和表现型角色。P104

9、社会角色扮演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阶段。P105

10、社会角色失调有: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P106-107

11、社会化基本目标根本上是培养社会合格成员。我国人社会化基本目标是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接班人。P107

1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马克思认为人社会化最高目标是人全面发展。内容(人全面发展是人一切属性全面发展,是每个人都能平等发展、完 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意义(人全面发展,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就开始产生的一种美好向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把人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成员成熟标志,把全体成员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总体标志) 。 P108

13、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过程人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其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丰富。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物质基础; 先进社会生产关系是人全面发展基本条件;推进人全面发展,同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 和基础的。P111

第五章 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P113

2、社会互动构成因素(两个或以上互动主题/主体间接触/各方有意识考虑到行动符号意义)。P113-114

3、社会互动基本形式(1)暗示:人们为某种目的在非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语言及某些符号含蓄间接地堆他人心理行为影响, 使其接受所示意见观点方式的活动。类型(直接、间接、自我、反暗示)。(2)模仿(无外界压力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以相似相同的现象)、 特点(非控制性自愿、举止近似榜样)、意义(学习基础/适应作用/增群体凝聚力)。(3)交换(一定规则下行为者为获得回报而行动并 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要素(目标、付出、回报、效益)、类型(物质、非物质)。(4)竞争(为共同目标较量争夺,社会互动最 普遍形式、类型(以主题分:个人个人、个人群体、群头群体/内容分:经济、政治、科技等)。(5)合作(共同利益目标密切配合联合行 动)、类型(自发性/制度化传统合作/指导性/契约式)(6)冲突(不同行动者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根源(某资源稀缺)、

类型(经济文化政治种族阶级/显性隐形)(7)调适(调整行为适应环境要求对冲突情境加以适应的状态或程度)。P114-118

4、社会互动符号 符号(一群人共认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别的事物的象征)。(1)语言(2)身体语言(面部表情、手势、静态的身 体语言)(3)个人空间所谓的个人空间指的是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霍尔提出个人空间的理论,四种距离(亲密距离 45 厘米 内,个人距离 45 厘米到 122 厘米,社会距离 122 厘米到365厘米,公众距离 365 厘米以上)。P118-123

5、社会互动理论(1)符号互动论(代表库利、托马斯、米德,库利镜中之我论)(2)拟剧论(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3) 常人方法学(加芬克尔)。P123-125

6、社会网络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渊源米尔格六度分隔论和 150 法则。P125

7、社会网络特征(普遍性;多重性;滚珠性、多向性;隐蔽性)。P126

8、社会网络形态(1)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2)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3)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P126

9、社会网络功能(个人过去物质精神支持/影响生活各方面/动态视觉了解社会)。P127

10、强关系与弱关系(同质性强关系密切情感强烈如父母/异质性强关系不密切无太多感情维系如同事),代表人物格兰诺维特。P127

11、社会资本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布迪厄《社会资本》短文中提出,分为经济、文化、社会资本。P128

第六章 家庭与婚姻

1、家庭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组成长期共同生活群体,人类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群体形式,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是家庭的基本关 系。P130

2、家庭特征(至少两个不同性别成年人/存在劳动分工/经济社会交换/共享许多事/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P131

3、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P131

4、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1)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化、情感和陪护、性规则、经济合作等家庭功能对社会的重要性)。(2)社会冲突论 (两性竞争冲突、男权)p132-134

3 / 9

学习是一种信仰 主讲:陈福娥、苏中文

5、家庭的功能(规范性行为功能、经济生活功能、人口再生产功能、精神生活功能、教育功能、抚养、赡养功能)。P134-135

6、家庭结构类型(核心家庭:夫妇子女;主干家庭:夫妇父母子女;联合家庭:父母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其他不完 全的家庭,如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身家庭等)。P135-137

7、家庭特殊类型(重组家庭、失独家庭、同性恋家庭、丁克家庭、留守家庭)。P137-138

8、变迁中的家庭与婚姻(1)家庭形态变化(小型化/离婚率上升/类型多样化)(2)家庭功能变化(经济功能弱化/抚育社会化外移/生育 偏好改变)(3)家庭与婚姻观念变化(性观念多元化/地位平等化/行为理性化)。P138-142

第七章 群体与组织

1、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特征(1)一定数量成员(2)成员所接受的目标(3)明确的成员关系 归属感(4)一定行为准则(5)时间上一定连续性。P143

2、群体类型(1)初级群体(库利提出,如家庭、邻居、伙伴)和次级群体(学校、社团等)(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梅约提出)(3)

篇二:自考本科05962招聘管理 重点复习资料-张羽桐

江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复

习资料

(任正臣主编)

课程代码:05962 [2012年版]

第一章 招聘管理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招聘管理:就是对组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展开招募、甄选、录用、评估等一系列活动,并加以计划、组织、指挥与控制,进行系统化的科学管理,借以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员工队伍,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

2.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行为的生产潜能。

3.猎头公司:是指一些专门为企业招聘高级人才或特殊人才的机构。

二、填空

1.

最强和难度最大的阶段。

2.招聘的目的(职能)

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于

5.《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于

6.

三、 简答

1.招聘管理的作用:

(1)有效的招聘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降低员工流失率

(2)有效的招聘管理会减少员工的培训费用

(3)有效的招聘管理会增强团队的工作士气

(4)有效的招聘管理会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率

(5)有效的招聘管理会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

2.招聘管理的构成要素:

(1)招聘主体:招聘者

(2)招聘对象:符合标准的候选人

(3)招聘载体:信息的转播载体

3.招聘管理的原则:

(1) 合法性原则 (2)公平竞争原则 (3)公开原则 (4)真实性原则

(5)全面性原则 (6)人岗匹配、用人所长原则 (7)效益原则 (8)内外兼顾原则

4.招聘的一般流程:

(1)制定招聘计划 (2)报批招聘计划 (3)实施招聘计划 (4)甄选 (5)体检和录用

(6)招聘评估

5.招聘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目的):

①“吸铁石”吸引人才

②“蓄水池”储备人才

③“补氧器”补充人才

④“调节器”调节人才

第二章 影响企业招聘的因素

一、名词解释

1.企业形象:是指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

二、填空

1.

2.

3.

4.

5.6.

7.

三、简答

1、 影响企业招聘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有:

(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 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3) 国家宏观经济形势

(4) 技术进步

内部因素有:

(1) 企业的经营战略

(2) 企业的形象

(3) 企业的文化

(4) 企业的发展前景

(5) 企业的规模、性质、成立时间

(6) 企业的薪酬福利与提供的职业发展机会

(7) 企业的招聘政策

2.劳动力市场对企业招聘活动的影响:

(1)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招聘的数量和质量

(2)劳动力的价格

(3)劳动力市场的成熟程度

(4)劳动力市场的地理位置

(5)劳动力市场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第三章招聘前的准备工作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规划:是指组织在不断变化着的内部环境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中,合理的分析和预测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的情况,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以确保组织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工作上获得恰当人选的动态过程,达到组织和员工个人需要的满足,实现组织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岗位分析:又称工作岗位分析、工作分析、职务分析。它是指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3.工作规范: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以及职责、程序的具体说明。

4.胜任素质: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任何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又被称为胜任力冰山模型。

二、填空

2.

3.

4.

5.

6.工作分析包含的要素有7个,是指Who:需要什么样的人完成此项工作

what需要完成什么样的工作

when工作要在什么时候完成

where工作将在哪里进行

why为什么要完成此项工作

for whom员工为谁工作

how如何做

7.

9.

三、简答

1.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

(1)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现

(2)可以满足组织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有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2.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2点:

(1)定性方法:主观判断法、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

(2)定量方法:比率预测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预测技术

3.岗位说明书的内容:

(1) 工作标识(2)工作综述(3)工作活动和程序(4)工作条件与物理环境

(5)内外软性环境(6)工作权限(7)工作的绩效标准(8)聘用条件(9)工作要求

4.胜任素质模型的5点作用:

(1)工作分析 (2)人员选拔 (3)绩效考核 (4)员工培训 (5)员工激励

篇三:自考本科00107现代管理学 重点复习资料-张羽桐

江苏省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复习资料

(刘熙瑞主编)

课程代码:00107 [2007年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是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4.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不同管理理论或管理方法异同点的研究,总结优劣以借鉴或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规律的方法。

5.定量分析法:是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把握管理活动与管理现象内在的数量关系,寻求其规律的方法。

6.历史研究法: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予以总结概括,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实现古为今用的方法。

7.案例研究法:是通过对现实中发生的典型管理事例进行整理并展开系统分析,从中把握不同情况下处理问题的不同手段,以达到掌握管理原理,提高管理技能的方法。

8.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把现成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检验这些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并在实践中不断概括总结新的理论与方法。

二、填空

三、简答

1.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

(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

(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3)简单的管理机构

(4)人格化的管理权力

(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1

2.资本主义社会(近代社会)的管理特征:

(1)科学管理

(2)分权管理

(3)法制管理

(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3.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1)系统化管理

(2)民主化管理

(3)科学化管理

(4)法治化管理

(5)以人为本

(6)追求效率

4.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5.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是:

(1)管理宗旨不同

(2)管理主体不同

(3)管理依据不同

(4)管理对象不同

(5)管理过程不同

6.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7.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是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

(2)是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

(3)是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8.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

(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2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名词解释

1.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之间的关系出发,探索影响劳动生产率因素的科学。

2.红海战略:是指竞争的结果,是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

二、填空

1.《孙子兵法》在阐述用兵策略时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2.3.。

4.5.6.7.泰勒在8.9.10.11.12.13.Z

三、简答

1.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表现在:

(1)长城有一个多层级的管理系统,命令自上而下层层下达

(2)都江堰各部分不仅能够独立发挥作用,而且可以互相结合,发挥整体功能

(3)《孙子兵法》强调要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要分析客观规律,从整体上把握战争局势才能克敌制胜

2.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

(1) 最能说明古代人类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思想的实例,首推埃及人于公元前27世纪修建的胡夫金字塔。

(2)古代生产管理思想,还可以从15世纪和16世纪时威尼斯造船厂的管理中体现出来。

(3)古希腊也留下了宝贵的生产管理思想。一个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的人一定能工作得最好。

3.教会管理思想:

罗马天主教会也许是西方文明史上最持久而有效的正式组织。它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除了其追求的目标具有诱人的魅力外,其组织之严密,管理技术之高超,无疑也是重要原因。

4. 亚当·斯密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对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制针业为例说明了劳动分工给制造业带来的变化。

3

5.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

(1)技巧

(2)节约一个工作转到另一工作而损失的时间

(3)机械的发明

6.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

(4)在制定标准定额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

(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7.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2)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十四项原则

8.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内容:

(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9.后期行为科学理论的内容: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行为方面的理论

(2)有关人的特性方面的理论

(3)有关领导行为方面的理论

10.系统管理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把管理组织视作一个开放系统

(2)对组织的运行进行了系统分析

第三章 决策 一、名词解释

1.决策:是指管理者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一定的管理行为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并选择管理方案的过程

2.预测: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的性质、状态及变化趋势所作的估计和测算。

3.决策模式:是指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有规律的或反复出现的决策活动形式。

4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张羽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34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

    00034社会学概论复习汇总及讲义更多5折自考书籍、辅导资料http: zk8888 taobao com晓风书屋1 9学习是一种信仰主讲:陈福娥、苏中文课程代码:00034社会学概论(2012年版)复...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