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张籍的诗 正文

张籍的诗

2017-04-25 06:54:2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张籍《秋思》赏析

张籍《秋思》赏析

秋 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课文简说。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2.词句解析。

(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阳城里,因为秋风起了,平平叙事,似乎不事渲染。第二句中的“欲作家书”,才一下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风中所蕴涵的游子情怀。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

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容秋态。那么,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风带来的凄凉摇落之景。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给予读者多么丰富的想象啊!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要表达这思念之情,在那个时代,只有修一封家书了。可写一封家书,来表达离情别绪又谈何容易!这“意万重”颇值得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是我们对诗人的浓郁思乡情有所体会了。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首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小诗,其实包含了作者艰辛的构思过程,应该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 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如江夔的“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的《秋思》又属一例。当然他见秋风而想的不仅是家中的美食吧?否则怎会“意万重”呢?同是起乡思,张翰“命驾”而归,张籍却不能,恐怕这里又多了一份不能归乡的惆怅和无奈吧!

篇二:古代文学论文《张籍诗的魅力》

我一直都很喜欢童话,憧憬童话的美好。所以喜欢一切未可预料的遇见,痛恨着因为封建观念产生的错过,如“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诗中两个人无法在一起是因为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爱与不爱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妇道。至于他人,亦没有爱与不爱,只是出现的时间不对而已!

而之后再看到写这整首《节妇吟》时,我想我得惭愧了,因为他写的根本就不是爱情诗!而是一首以爱情诗作寓意的政治诗。这首诗的题后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的文字。李师道是当时的节度使,又官封“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朝中宰相)。面对李师道抛来的明珠,他知道李师道的为人,所以不得不拒绝,聪明的张籍终于以巧妙的构思,塑造了一位含情默默的年轻少妇形象,少妇款款道来:“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以感君盛情,心有爱慕,但又不能爱恋的绵绵深情,“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委婉自然地向李师道表白了不能应聘的态度,未露半点瑕疵,让权势遮天的李师道无懈可击,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维护其“节妇”之名了。

因为对他的误解,我想我应该重新认识下这个狡黠的诗人了! 张籍(约772-830),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是我国中唐时期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实主义是一种人生态度,但人的主观力量太过于渺小,在现实的强大惯性面前,虚弱无力,转而为内心巨大的痛苦和挣扎。他的一生实为坎坷,贫贱的出身,迫于贫寒的现实,张籍不得已少小离家,过早的走上浪迹天涯的道路。他四处游历求学,任生命之舟漫无目标的漂泊。因其自身的经历,所以其诗作中往往透露出一种盛唐气象之后的另一种风气,开启了中晚唐诗风的另一篇天空,他的诗虽没有盛唐的风骨,却也真实的体现了时代变迁的特色,是过渡时期很明显的诗风,虽不及香山、威明之出彩,但却也能因其人们无限的共鸣。

残酷的社会现实给他的幼小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出生的时代,“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凰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尾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卢照邻《长安古意》)的盛唐的气象已经成为不可复制的记忆,就像一个人由旺盛的青壮年过渡到老气横秋的暮年。残存的生命力还可以勉强支撑机体的运转,但要想再次焕发光彩,几率为零。开元盛世已经成为曾经的神话,被安史之乱带走的的大唐帝国的命运入刚过日中的夕阳,无法挽回,历史以一种必然的趋势迈进了中唐的领地。然而,江山还是那个江山,皇上还是那个皇上,似乎一切没变,其实未然。由于安史之乱中的种种决策,藩镇割据势力如

雨后春笋般崛起,纷纷占据要津,各自为政,不再服从和尊奉中央的权威。藩镇的节度使往往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是名至实归的土皇帝。他们执掌实权,让江山社稷濒于倒悬。他们为了一己私利,刮尽民脂民膏,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言》)便是最好的证明。可笑的是,这些手握权柄的节度使为了粉饰自己的种种罪恶行径,竟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忽略自己的尊严,用尽各种伎俩宴请名流高士为其歌功颂德。偏有一些文人极尽斜肩谄媚之能事,迎其所好。幸而张籍不是这样的人,他的诗更是透露出了时代巨变的厚重,显示了两个极大差异的时代突然转向与无法抹灭的倾颓。

在这样动乱的中唐,张籍过着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而生活像一个巨大的罗网,将人缠绕得死死的。有的人怯懦了,选择了逃避。有的人清醒着,直面惨淡的人生。张籍属于后者。

他多病的躯体以及对黑暗现实的过于关注,使得他终生挣扎在痛苦的边缘。既有肉体的痛苦也有精神的痛苦。这种痛苦除了来源于残酷的现实,还有他的清醒的人生态度。古代文人一生追求的便是仕途,即便是豪放的李白,乐观旷达的苏轼,悠然的陶渊明,同样将命运与仕途捆绑起来!或怀才不遇,或看透官场的黑暗,或不为五斗米折腰,或为生命的尊严,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陶渊明道出“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他们放弃了当初一味追求的官场!却寻找到了另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放下,或许是最聪明的拿起!贫困如张籍,他想要改变命运只有入世,他一直等待着机会,然而,当李师道向他抛来了明珠,他拒绝了,因为他明白他入世的目的是为劳苦百姓服务的,并非贪图荣华富贵。所以,面对权势的诱惑,站在命运的转折点,他依旧含泪还君明珠,这样的坚持,这样的清醒让人心疼,也让人心生崇敬!这样的诗句,不管是写政治寓意的,还是后人曲解的关于感情的,又怎能不引起千千万万的共鸣呢!

是的,就算没有显赫的政治背景,也没有值得羡慕的家世。他仍坚持他的清醒,坚持着自己的写作风格,坚持自己现实主义的人生取向。他依然不混于流俗,于是,造成了他的不朽!

尽管如此,可在有飘逸豪放的“诗仙”李白,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诗圣”杜甫,亦诗亦画的“诗佛”王维,诡异乖戾大胆富有想象力的“诗鬼”李贺的盛世大唐,张籍确实比不上他们出彩,但当真正接触了他的作品,就会被他的看似平淡实则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他的诗歌的美妙之处便在于用浅俗的语汇,铸炼出高度概括性与表达力,从而构成典

型形象,营造出深刻鲜明的美感!。

他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40到50岁为中期较多的写乐府诗,他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其艺术成就很高,自居易也曾称赞道:“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

因为贫困的出身,现实的残酷黑暗,所以在他的乐府诗中可以看到描写了下层百姓的困苦生活,尤其是官府的赋税过重所造成的压迫,表达了对官府腐败的痛恨和对人民的同情。如《野老歌》中贫困老翁全家人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所种的粮食却“输入官仓化为土”,为了生存,只好“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看到这里,除了对老农的同情,罪恶的官府不免让人气愤,而看“西江贾客珠百斛, 船中养犬长食肉。”时就只剩下悲哀了!张籍将极度贫困的一家老小登山攀摘野果的场景和极度奢靡的“船中养犬长食肉”构成一种鲜明对比,这个对比更加凸显了统治者丑恶凶狠的嘴脸!而人不如狗这样一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存在令人啼笑皆非,自古有“得天下者必得民心,”如今人都不如狗了,民心何在?注定了这是个走向衰亡的朝代,可见,张籍的诗,虽多是平凡不奇怪的生活的描写,但是却在无形之中显示了时代的背影,展现了一个西下的夕阳正走向衰亡的过程。

安史之乱平息后,看似平静的国家却暗藏汹涌,各方节度使争权夺利,战争,总是一触即发!受苦的却是平民百姓!身处乱世的张籍也总在颠沛流离!在他的《征妇怨》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在家期待丈夫归来翘首以盼的妻子,看到了“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的失败,看到了战争后“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的凄惨景象;也看到了战争中平民百姓的企盼——“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心愿。然而一切因为战争而不复存在,“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的凄凉。乱世中一家相守的愿望竟是奢望。在这首诗中,张籍没有写一个“怨”字,却因诗中匈奴杀边将,唐军全没,从而催发出征妇的怨!“白骨”两字触目惊心,而“家家”两字与“全没”呼应,更凸显战争的惨烈!征妇理应哀哭,可张籍却描述着她设想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的舒心光景。她所期待的生活和悲惨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已欲哭无泪了,她以“昼烛”自喻,不仅以白昼烛光之多余见出痛不欲生情感,更以烛光之暗淡无光、摇曳不定展现出主人公的惨淡心境!动荡生计。张籍这样的设喻新颖贴切,内涵丰富!

面对这样的兵荒马乱的走向衰落的朝代,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理想也只能是想想了,所以,他把满腔的抑郁之情转移到自然山水中,用自然美来陶冶情趣。江南的美丽春光,曾在张籍的诗中留下了动人的画面:“江南杨柳春,曰暖地无尘。渡口逢新雨,夜来生白苹。睛沙鸣

乳燕,芳树醉游人。向晚青山下,谁家祭水神。”(《江南春》)这首诗以工致细腻的笔法,再现了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象。江南的春风杨柳,明媚阳光;渡口的新雨,岸边丛生的白苹;天空呢喃的乳燕,林间欲醉的游人;青山下祭水神的人,一系列的具有江南特色的意象融为一体,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风俗图卷。

随着年轻的增长,社会的江河日下,他的政治热情逐渐丧失,对理想的期望值越来越小,所作的诗歌不再以表现社会现实为主要内容,而是体现了一种内化的倾向,转而写咏吟情性、描摹物像的近体诗。因为后期生活的逐渐安定,诗歌风格倾向清雅恬淡,却也意蕴隽永。

在所作之诗中,最有名的便是《秋思》了!“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我们仿佛看到秋风萧瑟的洛阳城里,一位羁留他乡的游子,因秋风而勾起了心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小心翼翼的执笔诉说心中的涌起的千万愁绪,既“意万重”又“说不尽”,既“匆匆”又“临开封”。这种矛盾的情感碰撞更显其思乡之浓!可当捎信的人就要上路的时候,诗人又生怕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地拆开信封验证一下。这样小的细节却真切细腻地表现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对家乡不可言说的情意——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一句!

这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张籍用通俗的语言表达着普通人的人生感受,看到“行人临发又开封”,我想到了宋之问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矛盾心情!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更能证明思乡的心切!王安石对其评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实则如此,在很真切、细微的动作中展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这不仅是属于张籍的风格,更是属于中晚唐的诗人们共有的风格,没有大声的呐喊,却能在细微处体现深刻。

不管是乐府诗还是近体诗,张籍不变的便是他始终以最真的最平常的心态抒发真情实感,既生活化通俗化又不失其诗歌的魅力!杜甫诗中也写自身贫病、邻妇扑枣之类的日常生活琐事,

但所写生活琐事也会流露出他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仁者之心;这种感情在张籍的身上得到了体现,如《又呈吴郎》中写道:“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由邻妇扑枣的小事写出造成妇人贫困的深刻的社会原因,从而体现其忧国忧民的思想!

而白居易则在追求语言的通俗化,据说他写的诗如果老奶奶看得懂就达到了他的目的!但二者却在思想格调上还保持着士大夫阶层的“雅”。

而张籍却似乎有意将一种世俗品质的平民心态搬进近体诗,使这种在文人手中形成和完善的最新体裁由雅入俗。从而把近体诗进一步推向世俗生活的天地!

喜欢张籍,是因为他的平凡,但平凡中却蕴藏着无限的魅力.,每个人,对于自己走过的路都是不平凡的传奇!他坚持,直面社会黑暗不逃避,他正直,抵抗诱惑的信念!这些感受都透露在了他的诗作中,我们了解他是因为他的作品,但是在了解他的作品后却对这个人产生了深深的怜惜,他不是属于他自己的,因为他被付与了时代变实变化的内涵,在通俗浑朴的语言中总能以细微的行为打动读者,因其人们无限的遐想以及深深的!故有人称他的诗能“不诡其词,而诗语自丽;不异其趣,而逸趣横生。”在这样的风格下,显示的出了张籍自身的经历外,还有时代的因素,张籍,一个不可被时代磨灭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包括我。

篇三:张籍《秋思》阅读鉴赏及答案

秋 思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鉴赏: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 ,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 秋思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 ,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 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 ,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 ,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三、四两句 ,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 ,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 ,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 ,刻画心理入微 。这 临发又开封 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 ,都值得写讲诗里 。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 复恐匆匆说不尽 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 ,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思考题: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树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

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2,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唯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张籍的诗》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79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张籍的诗
相关文章
  • 张籍的诗

    张籍《秋思》赏析张籍《秋思》赏析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课文简说。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