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戊戌变法的内容 正文

戊戌变法的内容

2017-04-20 05:49:4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戊戌变法知识点

戊戌变法知识点:

1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自上而下)

2 公车上书内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科举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

法图强。结果失败(选)

3 公车上书的标志:是维新变法的序幕。

4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创办了《万国公报》,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后《万国公报》改为《中外纪闻》,《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纸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了。

5 百日维新: 时间 1989.6-9

支持者:光绪帝(无实权)

内容: 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人用维新人士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

注意:在政治方面,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兴民权,开国会,立宪法的

政治主张,在戊戌变法的内容中,最能得到资产阶级欢迎的是鼓励私人兴

办工矿企业,与洋务运动内容相同的是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戊戌变法

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是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的前身)。

6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成此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7 1989年九月慈禧发动政变(戊戌政变)过程: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谭嗣同,

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光仁)被害。------戊戌变法失败,历时

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8 失败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

改良运动走不通。

9 评价 1)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篇二:戊戌变法

2.7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的时间、条件和影响;早期维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康、梁的活动,公车上书及其影响,强学会的性质和活动,保国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宗旨,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内容和影响;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的内容、影响和失败的原因。

2.能力要求:(1)分析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应诏统筹全局折》的意义。(2)光绪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顽固派破坏变法的经过,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比较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维新派等改革派的思想。

3.情感目标:19世纪末,面对瓜分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维新派把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结合起来,同顽固派展开了一场大战,把维新变法思潮推进为具有很大声势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康、梁、谭等既是新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破坏旧秩序的身体力行者。 课时安排 2-3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1)康、梁的维新思想及理论著作是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当时中国人向先进的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其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之精华,继承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其产生发展表明中国的思想领域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说明在中国危亡之际,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2)戊戌变法的内容、历史意义和教训是重点。这是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奔走呼号,努力奋争的最终结果。改革内容虽与最初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但还是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

2.难点分析:(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难点。学生掌握的史实有限,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为什么要利用孔子,利用儒家思想。(2)戊戌变法的评价及对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的认识是难点。戊戌变法的评价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概括能力。需要教师向学生讲清楚,戊戌变法的概念,或给学生以思路提示。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学生容易把阶级(阶层)与个人混为一谈,认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谭嗣同等人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敢献身性是相矛盾的。这需要教师在帮助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强调阶级与个人的不同之处。

课堂教学设计

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战后不久,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

(板书 第七节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师: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良运动。结合前面所学的历史,请思考:运动的发生和哪些因素相关呢?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翻开书,看看教材编写者与我们大家的想法一致吗?

生:(阅读教材,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为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落实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知识点,分析初步发展的原因)

1.政治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背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师:救国图存的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出现的。康、梁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主张变法,主张救亡图存。变什么?怎么救亡图存?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师:什么是维新思想?“新”指什么?

生:(随问随答)

师: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产生除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相关以外,还与思想自身的演变继承有关。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在继承了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了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特点)

师:随着外国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也在发展。并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思想。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2.康、梁的维新思想及其理论著作

生:(阅读教材,总结思考回答)

师:把大家回答的内容整理一下。

(1)主张在中国设立议院,召开国会,变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

(2)主张鼓励发展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3)主张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4)废除科举制,改变官制。

(5)依靠清政府,通过变法改革的方式实现上述思想主张。(停顿,可以让学生再补充)我们再深想一个问题,在这些主张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呢?

生:(思考回答)

师: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是什么?(停顿)使国家强大,同时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由此可见,康、梁的维新思想具有强烈的鲜明的进步性和爱国性。康、梁是如何阐述其维新变法思想的呢?

生:(阅读教材,了解万木草堂,理论代表作名称及地位作用)

师:请一位同学把康有为理论代表作的主要内容介绍一下。

生。(朗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

师:破旧立新,这一破一立,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和学习西方变法的强烈愿望。由此我们看出,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把特点落实在教材上)我们仔细想想,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为什么具有这一特点呢?为什么宣传维新变法时要把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呢?

生:(分成四人一组,充分讨论回答)

师:(为便于开阔思路,补充有关康有为的出身——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到香港游历,思想发生变化的文字材料)

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内容)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这样做就易于为世人所接受,又便于当权者,特别是皇帝的接受。这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这样看来,康有为是跪着造反。

3.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成立

1895年,康有为来京参加会试,正值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联络了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请求“拒签和约,迁都再战,变法自强”——即公车上书。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这次爱国知识分子的大请愿对社会的震动和影响极大,确实说明维新思潮已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

生:(思考思潮与政治运动的区别,随想随答)

师:为更好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呢?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插图,总结途径,落实主要的知识点,如《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会,体会维新运动走向全国并蓬勃开展)

师:维新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既有面对面的交锋,又有通过发表文章,写著作进行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的辩论,较量。

三、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师:1898年1月24日大年初三下午三点,在总理衙门的西花厅,一方是李鸿章,荣禄,一方是康有为,在场的还有翁同龢等人。荣禄首先发难,讲:“祖宗之法不可变!”康有为立即驳斥道:“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于祖宗之法!既如此地为外交署,亦非祖宗之法所固有,因时制宜,诚非得已!”

双方的辩论,较量主要围绕三个问题面展开的。

1.主要内容

生:(在事先准备的基础上由六位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辩论)

2.实质与作用

师: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什么呢?

生:(分析回答)

师:论战的作用有哪些呢?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与认识)

师:这场论战说明了什么?反应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论战的实质去思考)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谈自己的看法)说明正在成长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分享政权的愿望,反映出他们有强烈的鲜明的爱国心,正义感。

师:(引导学生回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潮,洋务派的洋务思想)这些思想与维新派的维新思想有什么异同点?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主张、目的、特点、代表的阶级利益等方面思考回答) 师:维新派做了大量的准备,特别是思想舆论准备,目的是为了把其政治主张付诸于社会实践,实现社会改良。而社会改良真能得以实施,还需要什么条件呢?(引导学生从改良的概念入手进行思考)

生:(讨论、思考、简单回答)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皇帝的支持,维新派还要有具体的改良方案和自身组织上的准备。(按学生的思路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讲述)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全国人民反对,康有为从广东赶到北京后,再次给皇帝上书(第五书)(打出第五书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变法的紧迫感,重要性。上书仍未直接到光绪皇帝手中,但其内容痛切,在大小官员中辗转传抄,引起强烈反响。天津,上海的报纸公开发表——光绪看到了。准备召见,囿于非四品以上的官员不得召见的祖制,遂改令递送条陈,并下令:对康有为的条陈要随到随送,不得阻拦扣压。——维新派得到了皇帝的直接支持。皇帝为什么支持变法呢?根据你们的了解考虑一下。

生:(思考、回答)

篇三: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戊戌变法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二单元第8课, 课题是戊戌变法。中国历史第三册属于中国近代史范畴内,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屈辱与奋斗的历史。本单元探究的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四个课时,讲述的是中国各阶层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所表现出的不同政治主张以及探索改变中国经济政治落后局面的一系列活动。戊戌 变法讲述的是地主阶级中激进的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改革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的一次变法活动,承接上课的洋务运动,开启下一刻的辛亥革命,具有重要的 历史地位和探究价值。变法前,康梁维新思想的宣传和鼓动,有力地推动了变法 运动的开展;掌握变法内容和对变法内容的理解能较好引领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理解。所以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理解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的内容。维新 变法不仅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而且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所以如何引领学生理解变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历史学习方式和习惯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历史规律的归纳总结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对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分析和感悟需要进一步训练和提升。

三、教学目标

根据初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认为学习本课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变法前 的国际国内环境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领;对变法内容的解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组织一些优秀学生进行课前探究,并将探究活 动现场及其内容通过视频、音频文件进行设计,。本节课主要是合作学习过程展示。为此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掌握维新思想的发展情况;了解“公车上书”、强学会成立等事件的基本情况。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演历史剧、小组座谈、学生辩论赛、模仿QQ聊天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表演能力。在搜集、整理、展示“戊戌变法”的相关历史图

片、文字史料中深入解读历史内涵并获取历史信息,培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戊戌变法积极、进步的时代特征,认同维新思想的历史价值。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为即将开启的课堂学习做一铺垫,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架构知识桥梁,引入本节课程内容。

二、微课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比较时尚的一种教学方式,简单实用。而且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了解戊戌变法前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比较直观深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图片更直观展示中华民族的面临的危机

三、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能更好培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四、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五、总结:本教学设计共应用了三种媒体技术:自主开发设计的运用录屏技术录制的微视频;多媒体视频;PPT课件等。较好的解决了课堂重点难点问题,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

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方法、导入(4分钟) 思考 1894年甲午战师夷长技不谭嗣同

1895年《马

结合课本

第一板块

山雨欲来风满楼——变 法背景(7分钟)

共同

研究

由小组长“强学会” 第二板块创刊集会酿变法——变法准备(7分钟) 1、2、维新派

《问

1、你会支

《君臣论

第三板块南海阔论推变法——变法过程(10分钟分钟) (1)康有

2)康有为主张从哪

3)光绪帝认为变法

第四版块

血染刑场悟变法——变 法影响(6分钟)


戊戌变法的内容》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312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戊戌变法的内容
相关文章
  • 戊戌变法的内容

    戊戌变法知识点戊戌变法知识点: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自上而下)2公车上书内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科举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结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