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青年文摘2017 正文

青年文摘2017

2017-04-20 05:46:2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语文期末

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试卷150分钟)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7道小题,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试卷留存,答题卡收回。 温馨提示:

1. 第I卷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2. 答题前,考生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先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 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胶擦擦干净后再重新选图其他答

案标号。所以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

一、(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伫(zhù)立 酝酿(rǎng) 枯涸(hé) 骇(hài)人听闻 B.附和(hè) 落难(nàn) 看(kān)护 忍俊不禁(jìn) C.诱(yòu)惑 雏(chú)形 收敛(liǎn) 猝(zhú)然长逝 D.玷(diàn)污 泯(mǐn)灭 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诀别 头晕目眩 憔悴 可望而不可及 B.倔强 班门弄斧 磅薄 一年之际在于春 C.闲适 心旷神贻 慷慨 玲珑剔透 D.行乞 走投无路 迷漫 多姿多采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C、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D、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来到思源广场。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B.非常雪白的墙壁,晃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 C.刘老师虽然年过六十,而且身体很健康。

D.经历了千山万水,他千里迢迢地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了青神。 5、下面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B、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 C、又有人附和:“收下吧,老来也有个靠。”

D、连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__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_______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______ 。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大功告成表露折磨 B.浅薄大彻大悟流露煎熬

C.浅易渐入佳境吐露磨难 D.肤浅大梦初醒透露痛苦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题目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

B、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英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再塑生命”的字面含义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择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D、(21)《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美国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 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世说新语两则》,完成文后问题(9分) 8、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内集( 家庭聚会 ) 儿女( 子女 ) 俄而( 不久、一会儿) B、欣然..( 高兴的样子 )差可拟...( 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 不如 ) C、因风起( 因:因为 ) 即公大兄无奕女( 即:是) 与友期行( 期:相约、约定) D、太丘舍去(去:离开 )下车引之(引:拉 ) 元方入门不顾(顾:照顾)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 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 10、对 “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第II卷

三(17分)

11翻译下列句子(9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2)“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12、名句默写(共六题,选做四题,不选按最先计分,每小题2分,共8分) (1).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2).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中的“ , ”十分相似。 (3).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4).《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5). 《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 。 (6) 《次北固山下》诗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 。 四、(12)

阅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问后13-16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3、 本段是围绕那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 词语。(或者是在文中找出具体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3分)

答:14、 把“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中的“顶”换成“覆盖”好不好?谈谈理由(3分)

答:15、 结合想象,你认为选段中“更美的山的肌肤”指的是什么?谈谈理由 (3分)

答:16、 选段最后一句中加点的“就是”是什么意思?“太秀气”有没有责怪的意味? (3分)答:五、(24)

(一)阅读下文,回答第17—20题。(共12分)

儿子割草记

独生儿子自然一向是宝贝的。他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要零用钱么,说一声就行,从不打回票。直到上学期结束,班主任在品德评语栏上委婉地写了一条“有时花钱大手大脚,望克服”的意见,才使我悚然一惊。

暑假一开始,儿子向我提出要更新游泳裤、救生圈、潜水镜、遮阳帽等全套装备,共需人民币约二十元。我的手习惯地伸进口袋。蓦然,班主任写的意见提醒了我。沉吟一会,我对他说:“你年龄也不算小了,不能事事依赖我们。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应当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

“我们初中一年级学生又不搞勤工俭学,我有什么办法?”儿子不悦地说。 我顺势指点迷津:“工人新村后面的牛奶场不是在收购每五百克五分钱的青草吗?”

五百克五分,五千克五角,五十千克五元,二百千克二十元。只要割满二百千克青草就行了——我猜儿子脑子里一定飞快地算了这么一笔帐。果然他一口答应:“好,就不向你们要钱。我靠劳动自己去挣!”

第二天一清早,我叫醒儿子,交给他扁担竹篮镰刀。儿子头戴草帽,足蹬凉鞋,雄赳赳气昂昂犹如远征的将军出门而去。上午九点后,儿子回到家后,神情却大变:满脸汗,一身土,白皙的皮肤蒙上一层淡淡的绛色,一口气连灌三杯雪碧汽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双手不断交叉抚摸着红肿的双肩。 我用秤称了一下,两篮青草共重十五千克,可换人民币一元五角。 妻子心疼了,摸出二十元:“明天别去了。”

儿子如遇大赦,立即把目光转向我。①我似笑非笑:“我早料到你不行。”

次日清晨,我狠狠心叫醒睡眼矇眬的儿子。②在四楼阳台上,我与妻子目送儿子渐渐远去,直至他的身影融进绿色的田野,融进灿烂的朝霞??

半个月后,儿子用割草挣来的二十钱更新了全套游泳装备。更重要的是,儿子有一个显著的变化: 。 17、根据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填写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更重要的是,儿子有一个显著的变化:。 18、第二段中的“我的手习惯地伸进口袋”这句话与上文哪一句话是照应的?

19、文中横线①写父亲“我似笑非笑:‘我早料到你不行。’”,请联系上下文,从父亲的神情和语言去揣测父亲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请问父亲不用这样的方法改用严厉的批评好吗?

20文中横线②表达了父母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二)阅读下文,回答第21—24题。(共12分)

神秘的运动常数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

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②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试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或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米。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振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2~0.4之间。

④与蜂鸟体形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体长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尾巴振动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是每分钟30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0.4之间。

⑤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作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O.2~0.4之间时,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⑥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的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他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⑦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最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深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远。(选自《青年文摘》2006年第1期)

21.读完全文,说说“神秘的运动常数”指的是什么?这一发现对科学研究有何意义?(3分) 22.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很有可能”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23.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科学道理?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蜂鸟和海豚这两个例子进行说明?(3分) 24.科学家们发现“神秘的运动常数”的过程,对我们进行科学探究有哪些启示?(3分 六、(7分)

25.

(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说说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儿童教育上的不同。(3分)

中国人:小时候,父母先在自己的嘴里把饭嚼烂,再喂进孩子嘴里。稍大后,就一勺子一勺子喂,

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看到祖母端着碗追着孙子喂饭的情景。吃什么,吃多少,父母说了算,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而对孩子吃饭的吃相却毫不在意:咂嘴喝汤;满嘴含饭,边嚼边讲话;剔牙打嗝;??都无关紧要。

美国人:当孩子自己能拿动刀叉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稍大后,吃什么,是饥是饱,由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从不过问。如果明明不饱,为了贪玩而挨饿,也是活该。却注重孩子吃饭的吃相,吃饭是很讲究规矩:吃东西嘴巴不能发出响声,不能端起盘子放在嘴边,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刀叉有响动,就必须向父母道歉。

(2)《朝花夕拾》是一部 ,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6.(1)《 西游记》,长篇小说,是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 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1分)

(2)《西游记》的作者是,字汝中,号 射阳山人,(朝代)人。(1分) (3)请你向大家介绍关于《西游记》里面你最喜欢的人物,并说出理由。(1分) 七、作文

27.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其实,我真的很棒

题目一:渴望不到现实,却可以渴望梦境,渴望是梦,无垠的渴望,可以召唤无限的梦。没有人说自己不需要渴望,不曾有梦。渴望表示急切的盼望,所以内容肯定是积极的、未实现的愿望。如渴望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友谊、平等、成功……

请以:我渴望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2)若选题目二,先将文题补充完整并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3)结合生活实际,角度自选,自主立意,自定文体,写600字以上的文章。 (4)文中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字母或甲乙丙丁等表示。

篇二: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驿路梨花练习

14 驿路梨花

01 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陡qiào(峭)太阳寨(zhài) 竹miè(篾) 简lòu(陋) .

撵(niǎn)走 恍惚(huǎng) (hū)修葺(qì) ....

2.请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赶 撵 驱)走了。

(2)他悠闲(悠闲悠哉安逸)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

(3)瑶族老人立即走到他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跑跳 蹦)开了。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 ..

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2)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 ..

修葺: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

(3)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

修长:细长。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A.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B.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C.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D.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

(解析:B项中应改为“看,梨花!”;C项中应将分号改为逗号;D项中应将“有柴,有米,有水”改为“有柴、有米、有水”。)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解析:B项主语残缺;C项“加强??水平”动宾搭配不当;D项中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6.(南宁中考)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B)

A.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

B.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C.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

D.端午节放假,有网友发帖:“真要感谢屈原!如果没有他投江,哪来这么愉快的假期?”

7.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

有一句话说得真好:“一个人走,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走得远。”________ ①人生的旅途上少不了朋友,有了朋友就可以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

②的确,没有人弱到不能帮助别人,也没有人强到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③因为分享的快乐是加倍的快乐,而分担的痛苦却是一半的痛苦。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D.②③①

8.(岳阳中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礼文化,恒顺中学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天人关系属于礼。人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如何与万物相处,在古代中国都是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的。《礼记·月令》上面逐月记载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气象与物候的变迁周期,动物与植物的成长过程,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

材料二:国家典制属于礼。在中国文化中,制订符合道德理性的国家制度称为“制礼作乐”,好的制度被破坏了称为“礼崩乐坏”。

材料三:一生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生前与美国学者谈论中国文化时说:“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你的结论: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交际语言中的谦辞和敬辞最能体现中国文化自谦而敬人的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谦辞和敬适用,但不少仍有生命力。可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常有人用错。下面就有两个用错的例子,请写出它们的序号:②④。

①请您明天一定光临。

②小芳送朋友小勇一本书,并在扉页上题:“小勇留念,小芳惠赠。”

③谢谢您的高见。

④请您拜读一下我的大作。

(3)下面是散文同学的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写出小芳说话的内容。

小明:都什么年代了,传统礼文化就是一堆糟粕,我可不想被它们束缚。

小芳:小明,传统礼文化不全是糟粕呢,其中蕴藏着不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完全可以为我们的时代所用。譬如,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建设和谐人际关系都大有益处,我们可不能随意丢弃啊。(符合语境即可)

小红:是呀,小明,我也认为礼文化,尤其是其中积极的一面,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弘扬。 02 课内精读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9.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10.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道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

插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11.揣摩下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

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

“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03 拓展阅读

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

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11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12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13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14“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15“不要钱。”我答道。

16“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17“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18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19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12.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即将告别生命的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或送她到她想去的任何地方),最后到达目的地,不收她的出租车费,还给了她一个拥抱,她感到很快乐,“我”也很温暖.或者:我送一个即将告别人生的孤寡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并不收费,使她感受到了生命最后时刻的温暖。

13.阅读第11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 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眷念和对生命的不舍。

14.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我”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

作者对老太太的外貌(肖像)、神态作了细致描写,写老太太穿戴过时花哨,以及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回忆的神态(或“默默凝视”的神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太太热爱生活(或爱美),对年轻时代美好生活的眷念(或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怜悯、欣赏、和爱心。

15.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

暖心:菲奥娜太太在生命结束前得到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关怀和帮助,她感到快乐和温暖;“我”帮助了一个生命即将结束的老太太,“我”感到温暖。

16.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

示例:①对待弱势群体要友善、有耐心;②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能帮助人的小事”,也许会给别人带去很大的温暖

篇三:2016年--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语文期末 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试卷150分钟)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7道小题,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试卷留存,答题卡收回。 温馨提示: 1. 第I卷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2. 答题前,考生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先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 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胶擦擦干净后再重新选图其他答 案标号。所以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

一、(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伫(zhù)立 酿(rǎng) 枯涸(hé) 骇(hài)人听闻

B.附和(hè)落难(nàn) 看(kān)护 忍俊不禁(jìn) C.诱(yòu)惑 雏(chú)形 收敛(liǎn) 猝(zhú)然长逝D.玷(diàn)污 泯(mǐn)灭 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诀别 头晕目眩 憔悴可望而不可及

B.倔强 班门弄斧 磅薄一年之际在于春

C.闲适 心旷神贻 慷慨 玲珑剔透

D.行乞 走投无路 迷漫 多姿多采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C、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D、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 地来到思源广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B.非常雪白的墙壁,晃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

C.刘老师虽然年过六十,而且身体很健康。

D.经历了千山万水,他千里迢迢地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了青神。

5、下面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B、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

C、又有人附和:?收下吧,老来也有个靠。?

D、连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__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_______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______ 。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大功告成表露折磨

B.浅薄大彻大悟流露煎熬

C.浅易渐入佳境吐露磨难

D.肤浅大梦初醒透露痛苦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题目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

B、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英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再塑生命?的字面含义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择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D、(21)《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美国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 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拇指姑娘》

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世说新语两则》,完成文后问题(9分)

8、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内集( 家庭聚会 ) 儿女( 子女 ) 俄而( 不久、一会儿)

B、欣然..( 高兴的样子 )差可拟...( 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 不如 )

C、因风起( 因:因为 ) 即公大兄无奕女( 即:是) 与友期行( 期:相约、约定)

D、太丘舍去(去:离开 )下车引之(引:拉 ) 元方入门不顾(顾:照顾)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

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

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

10、对 ?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2 第II卷 三(17分)

11翻译下列句子(9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

(2)?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12、名句默写(共六题,选做四题,不选按最先计分,每小题2分,共8分)

(1).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

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2).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仅仅在于学习,

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中的? ,

?十分相似。

(3).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4).《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5). 《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青年文摘2017》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29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青年文摘2017
相关文章
  • 青年文摘2017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试卷150分钟)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