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资本流动理论 正文

资本流动理论

2017-04-15 05:51:5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我国资本流动分析

我国资本流动分析

摘要:根据经典的M-F理论可以知道不同资本流动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力是不同的,因此,分析资本流动性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分析政策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以及我国资本外逃和热钱流入的分析来分析我国的资本流动状况。

关键词:资本流动;资本外逃;热钱

前言

经典的M—F理论分析了不同资本流动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力问题:一方面,资本流动性的差异使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利率杠杆影响程度不同,从而对私人投资、出口产生不同程度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资本流动性的差异使国内外利差所引发国际间资本流动量的不同,从而影响国内可贷资金数量以及货币政策效力。因此,分析资本流动性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分析政策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汇管理体制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自我国建国以后,由于外汇资源有限,我国实行“统收统支”的严格外汇管理制度。1979年我国开始进行外汇体制改革。改革内容包括: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将固定汇率制度改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将市场机制引入外汇分配领域,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国内企业的出口创汇积极性。由于当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形成了官方汇率和市场调剂汇率双轨制,不利于经济机制的转变,容易造成腐败,也不利于吸引外资和进行国际经济交流和合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1994年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再次进行了改革。1994年1月1日,中国汇率并轨,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96年1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第一章“总则”明确指出,国家对经常性国际收支和转移不予限制。

第二章“经常项目外汇”规定,境内机构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必须调回境内,并按规定卖给外汇指定银行,或经批准在外汇指定银行开立外汇账户;境内机构的经常项目用汇应按规定,持有效凭证和商业票据向外汇指定银行购汇支付。第三章“资本项目外汇”规定,境内机构向境外投资,由外汇管理机关市查其外汇资金来

篇二:第十章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金融-厦门大学 王艺明)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说明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方式和影响。长期以来,西方学者采用宏观结构和微观行为分析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国际资本流动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节以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分别对目前依然颇有影响的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以及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进行重点阐述。

一、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是由西方经济学家麦克杜格尔(G·D·Macdougall)首先提出来的,亦称为麦克杜格尔模式。此后,西方学者肯普(M·C·Kemp)、琼斯(R·W·Jones)均作了更为细致的论述。

该理论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贸易模式研究资本这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移动,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是各国利率和预期利润之间存在差异。在各国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充裕国流向资本短缺国,使各国的资本边际产出率趋于一致,从而可以提高世界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

麦克杜格尔提出的这个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规律。但是,这一模型假定各国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资本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这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合。同时,这一模型只是笼统地提到国际资本流动,而没有把差异较大的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区分开来。所以下文理论的阐述将着重从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

1 .传统的国际资本移动理论

传统国际资本移动理论沿袭了国际资本流动一般模型的思想,将间接投资从国际资本流动中单独列出来。所以在本节中不作重点阐述。

2 .现代证券组合理论

托宾—马克维茨资本流动论亦称托宾-马克维茨(Tobin-Markowitz)模型,是由西方经济学家托宾与马克维茨通过数学模型而建立的。

定投资者仅将资本投资于两种国际金融资产,在各种投资收益、方差以及相关系数确定的条件下,投资者可以通过调整两种资产的购买比例来实现资产的最优配置,减少投资风险。托宾、马克维茨通过计算得出:如果两国资产的收益不完全相关,则两国的投资者通过互换一定量的资产,双方均可减少投资风险,这就是资本从实际利率较高的国家流向利率较低的国家的原因。当投资者面临多种资产与多个国家可供选择时,上述模型仍然适用。

托-马理论对于解释二战后世界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交叉性资本国际间流动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它忽视了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该理论认为,若两国的资

本呈现单向流动,则其资产必然是完全相等的,这一结论也与国际经济运行的现实不相吻合。

托-马理论可誉为西方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鼻祖,继托-马之后,威廉·夏普(William F·Sharpe)、斯蒂芬·罗斯(Stephen Ross)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威廉·夏普60年代中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对证券投资专业领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到1976年,斯蒂芬·罗斯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资本资产价格模型——套利定价理论(APT)以其与投资实务的较好结合,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3 . “两缺口”理论 “两缺口”理论通常称为“两缺口”模型(two-gap model)或外汇瓶颈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钱纳利(H·B·Chenery)和斯特劳特(A·M·Strout)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国资金来弥补国内资金短缺的必要性。

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要使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总需求必须等于总供给,即:C+I+X=C+S+M。将上式整理,得:I-S=M-X。等式左边(I-S)为投资与储蓄之差额,即储蓄缺口;等式右边(M-X)为进口与出口之差,即外汇缺口。如上式成立,则表明国内储蓄缺口等于外汇缺口。这就是两缺口理论的核心。事实上,影响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各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依存关系。科学的选择应当是从缺口外部开辟资金来源,即引进国外资金。引进外资同时可以对两个缺口发生作用。如一国利用外资引进国外设备,可以产生双重效应:一方面表现为进口增加,而这种进口的增加并不需要用增加出口换取的外汇来支付;另一方面又同时表现为投资,而这种投资又不需要增加国内储蓄来支付。

4 .债务周期理论

该理论始于70年代初由费舍尔(S·Fischer)和福兰克尔(J·Frenkel)的研究。他们认为,一国的债权和债务地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而改变。一国在参与国际投资进程中,一般要划分为下面五个阶段:

债务周期理论从动态角度分析了一国国际借贷地位发生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并论证了经常性项目(主要是国际贸易收支)与资本项目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该理论对诸如美国已由债权大国沦为债务大国还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 .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主要立足于厂商垄断,在市场不完全的假定条件下来研究的,这里仅对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论述。

(1)垄断优势论

垄断优势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Hymer)在1960年对1914年-1956年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和方式进行总结后提出的一种理论。由其导师金德尔博格进行系统阐述。后来约翰逊(H·G·Johnson)、凯夫斯(R·E·Caves)和尼克博克(F·T·Knickrbocker)等人又作了进一步补充。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市场不完全体现在四个方面:1)产品、要素市场的不完全;2)由规模经济导致的市场不完全;3)由政府干预经济导致的市场不完全;4)由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而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对外投资,就是因为他有相对于不完全市场的自身的垄断优势。

约翰逊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资产的占有和使用。凯夫斯认为,跨国公司所具有的垄断优势来自它使产品发生异质化的能力上。美国学者尼克博克在垄断优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寡占反应论,对垄断优势论作了重要补充。

垄断优势论可以较好地解释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也可以解释技术先进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现象。问题在于拥有垄断优势,特别是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为什么不通过产品出口或技术转让方式,而是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去获取最大利润呢?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又如何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呢?对此,该理论未能做出进一步的回答。

(2 )市场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科斯定理”。早在1937年,科斯(R·H·Coase)就在一篇题为《企业的性质》的论文中提出了内部化理论的雏形。科斯认为,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提高了产品的交易成本,迫使企业进行内部交易。

70年代中期,英国经济学家巴克莱(P·J·Buckley)和卡森(M·Casson)等人在对科斯定理的观点进行补充和发展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市场内部化理论。之后,加拿大学者卢格曼(A·Rugman)进一步将该理论进行发展和完善。

内部化理论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厂商的经营目标;在市场不完全的竞争条件下,当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促使厂商对外直接投资建立内部市场,以替代外部市场,其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所谓中间产品,主要指知识产品;当企业内部化行为跨越国界,就形成跨国直接投资。

卢格曼在《跨国公司的内幕》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市场内部化是指“将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公司内部的调拨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它能像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

内部化理论动态地分析了企业把既有优势跨国界内部化转移的特定能力,清楚地阐明了企业如何用直接投资取代出口等国际经济活动方式,更好地解释了较大范围的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但是,内部化理论并未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方向和跨国经营的布局。

(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维农(R·Vernon)在1966年《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并在之后作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

维农认为,拥有知识资产优势、具有新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总是力图维持这种优势。但是,新技术不可能被长期垄断,有些产品制造技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会被仿制。维农把这一经验事实概括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创新期、成长期、标准阶段。在创新阶段,由于国内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小,尚未出现竞争对手,企业可以利用其产品的技术垄断优势在本国组织生产,占领国内市场,适当组织出口,获取高额利润。在产品成长阶段,由于产品需求增大,生产厂家增多,国内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国外也出现类似产品和生产厂家,威胁到企业原有的出口市场。为此,企业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开始在进口国投资建厂,就近向外国市场提供产品,以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扩大当地市场份额。在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标准化使得国内外企业都能加入同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价格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为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到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其它分支机构,在当地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一方面有效地占领外国市场,另一方面也把一部分产品返销到本国市场。

生命周期理论可以解释清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的国公司手中的现象,特别是集中在美国的大公司手中。而且它能够较为清楚地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但是该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于解释已经成为国际生产与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也是无能为力的。

2 .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主要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的生产环境,来对国际直接投资起因作出解释的。

(1) 资本化率理论

197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阿利伯在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一文中,提出了用不同国家的资本化率差异来解释国际投资活动的理论,即资本化理论。资本化率是指使收益流量资本化的程度,用公式可表示为K=C/I,这里K为资本化率,C为资产价值,I为资产收益流量。

资本化率理论假定国外子公司获得的收益应根据投资来源国(母国)的资本化率重新转化为投资资本,而不是以东道国的资本化率来确定的。阿利伯认为,持强币国的资本化率要高于持弱币国。因此,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持强币国向持弱币国流动的。这是因为在以投标形式购买东道国有收益资产的竞争条件下,资本化率高(持强币国)的外国厂商由于

具有相对较低的筹资成本可以出较高的价格,因而通常由资本化率高的国家的厂商而不是东道国当地厂商接管现有产权。

阿利伯的资本化率理论是根据50-6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提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美国当时大量向国外投资的原因。但这一理论有其局限性,如对目前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叉性投资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

(2) 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在70年代中期根据国际贸易比较成本原理,以日本厂商对外直接投资情况为背景提出的。

小岛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命题:1)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的劳动和资本要素可以用劳动和经营资源来替代;2)比较利润率的差异与比较成本的差异有关;3)“美国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日本式”的不同。其基本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根据边际产业扩张论的核心,小岛清认为,可以将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成本)原理”的基础之上;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不关系;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投资国与东道国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移植,由投资国的中小企业作为这种移植的承担者。

比较优势论依据比较成本动态变化作出解释,特别适合于说明新型工业化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但该理论不能很好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80年代之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

(3)国际生产折衷论

国际生产折衷论是英国经济学家J·H·邓宁于1976年提出来的。1981年,邓宁出版了名为《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的论文集,对其折衷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从事海外直接投资是由该企业本身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和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等三大基本因素共同决定的。这就是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所谓OIL模式。所有权优势在邓宁的几篇论文中定义不尽相同,但主要是指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的,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无形资产和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的非完善性而将企业所有权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所获得的优势。区位优势是指国内外生产区位的相对禀赋对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吸引与推动力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区位优势是由东道国和母国的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作为迄今最完备的、被人们最广为接受的综合性国际生产模式,被誉为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的“通论”。该理论对各家学说兼收并蓄,创建了“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协议安排三者统一的理论体系”。但该理论忽视了各因素之间的分立关系、矛盾关系对直接投资的作用;而且在基本论点方面仍有所侧重,主要依据的是内部

篇三:跨国公司(01次作业)A Assignment(01)

第 1 页 (共 5 页)

管理学作业答题纸

跨国公司 作业01(第1-4单元)答题纸

学籍号:姓名: 分数:

学习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总部学习中专业: __工商管理__________________

本次作业满分为100分。请将每道题的答案写在对应题目下方的横线上。

题目1 [50 分]

(1)

简述局部技术创新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以下问题:

第一,发展中国家企业海外扩张的优势来源

第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地域选择上,应遵循什么原则? (出自第三单元)

(1)局部技术创新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 1983 《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 局部技术创新理

论 从技术变动的角度,提出发展中国家企业不仅 能够简单模仿先进技术,同时

也能对外国技术 的局部环节进行调整,进而开展国际直接投资。

第 2 页 (共 5 页)

? 技术知识的当地化: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 某些改造, 使产品更好地满足当

地或邻国市场 的经济条件和需求 ? 要素禀赋:密集使用劳动、节约使用资金 ? 需

求相似 ? 在新的创新活动中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 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

益 ? 在产品特征上,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发展中国家企业海外扩张的优势来源

低成本生产小规模生产技术适合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的生产技术低价营销策略

了解发展中国家市场和文化 政策支持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地域选择上,应遵循什么原则?

创造性资产寻求性投资,市场寻求性投资,面向发达国家邻近的发展中国家,文

化相近的国家,再向发达国家扩展

第 3 页 (共 5 页)

第 4 页 (共 5 页)

题目2 [50 分]

(2) 简述资本套利理论如何解释国际资本流动,并说明该理论在用于解释直接投

资流动时,存在的缺陷是什么?(出自第二单元)

(1)资本套利理论的主要观点

资本追逐利润,因此从盈利率/利息率低的地方流

向高的地方,由此推论,从资本丰裕的国家流向资本稀缺的国家。

(2)缺陷

依据资本套利理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流动方 向应该相同,并且更支持大型金

融类跨国公司的 出现,而不是其他非金融类跨国公司的出现,这 两点都与现实

发展不相符,因此,资本套利理论 无法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动。

第 5 页 (共 5 页)


资本流动理论》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90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资本流动理论
相关文章
  • 资本流动理论

    我国资本流动分析我国资本流动分析摘要:根据经典的M-F理论可以知道不同资本流动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力是不同的,因此,分析资本流动性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分析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