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阅读与人生 正文

阅读与人生

2017-03-14 06:45:0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白岩松厦门大学演讲:阅读与人生

白岩松厦门大学演讲:阅读与人生

岛语

12月18日,资深媒体人、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作客厦门大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阅读与人生”的交流会。在此整理了白岩松的演讲实录(有删减),以飨读者。 来源:灼见

作者:白岩松

各位,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来了之后才知道不好讲,为什么?年龄层相差太大,36到42(岁)的一群人,还有年轻的大学生,你怎么把一家两代人融合在一起还要给他讲呢?讲养生上一拨听,下一拨不听;讲励志,下一拨听,上一拨不听;讲成功,底下(有)一半儿人都有经验,很难,所以,聊聊天吧。

这一个月正处在厦门的读书月,我是受出版社的“裹挟”,来跟大家谈阅读之美,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稍微悲哀的事情。今年台里头做一个关于读书的公益广告,这几年(都在)做读书的推广,我总纳闷一件事,你见过国际上把 1

哪个日子定为“吃饭日”吗?说到国际吃饭日,没有。那既然国际没有吃饭日,那为什么要有一个读书日呢?对于人们的身体、肉体来说,不吃饭活不下去,那我很纳闷,对于我们的精神来说,不读书难道不也是跟不吃饭一样活不下去的一件事吗?那么为什么现在都已经堕落到了要全社会去推广“阅读”这样一种现状?我觉得这件事情恰恰印证了此时此刻中国的某种悲哀和某种觉醒。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前不久在APEC上,普京送给了总书记一部手机,这部手机我看完细节之后发现,只有俄罗斯能做,中国做不了。是他们技术很高科技吗?没有。这个手机是两面屏幕,这面跟咱们的手机一样是正常的,另一面是跟kindle一样的、像水墨一样的屏幕。我为什么说中国做不了?俄罗斯的人均阅读量在全世界排名是很靠前的,脑海中能诞生(这样)一个手机,一个屏幕是正常的彩屏,另一个屏幕是墨迹的屏幕,只有爱读书的国度才可能把它研发,他才会把一个手机跟阅读和使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而我们设计成两个屏幕,一定是为了变得更加便利,更加色彩斑斓,而不是考虑是否更适合阅读。

同样的道理,今年八月份我去法国巴黎的时候,大家知道,八月份的时候,巴黎人民非常可爱,把整个巴黎全部给中国人民留下了,见着中国人的可能性会比见着法国人的可 2

能性更大,他们都去度假去了。就在探讨这个度假的事情当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中方的高级官员跟我说了一番话,给我的触动非常深。他说该怎么看待法国人像命一样地捍卫这一个月的休假?中国人经常会觉得法国人太懒啦,一到夏天钱都不挣全跑啦,都去度假了。我们非常容易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法国人是怎么去面对、思考、解读这一个月呢?在全世界,如果论有创造力的国家来说,法国,是最好的比如说在诺贝尔文学奖,法国有多少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包括法国的电影,现在我依然是法国电影的狂热爱好者,只要看一部法国电影,当然,也是他不错的电影中的一部,我就几乎从来没有失望过。在我最喜欢的三部电影当中,就有一部是法国的。法国人认为法国之所以有创造力跟这个月休假紧密相关,因为每年他们有一个月去保证安静的地方,回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经常有发呆的时间,让他们了解生命。每年都要休息一个月,宁可少挣点钱,在这背后是一种对生命更透彻的理解。

生命不只是使用,还需要奖励,而我们对生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口号上会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我们往往是“活到老,挣到老”。钱永远没够,大家都在忙碌着,其实中国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忙”。“忙”就是心亡。法国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国度,跟他 3

们经常要停下来,面对自己,成为自己的朋友,与自己对话,与时间和空间对话紧密相关。后来我总结,想要有创造力,需要有三个条件:有钱(有一定的闲钱),有一定的闲人,还有一定的闲时间。没有这三点,想有创造力,不可能的。 去年是《东方时空》创办二十年,它在1993年创办,为什么几年就成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新闻专题节目?那种创造力是从哪儿来的?我觉得就从这三个“由于”来的:由于进行了改革,大量的人可以进来,不合适的人可以走,每一个栏目的人都会有一点富余。这种富余就产生了强大的竞争力,同时也有了生存的压力,这就需要更有创造力和干得更好。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当时搞改革,钱制片人可以支配,干得好的人可以多给,干得不好的人可以少给,有一点闲钱。第三个由于不是满员,同时还可以吸纳社会的大脑,优秀的人云集在这里,就会有多余的时间和智慧,创造力就诞生了。那样的几年时间里,永远是前面在播节目,后面就有人在研发新节目,所以,很多新节目都不是领导指令的,而是我们自发推动的,像《实话实说》这样的节目,领导没让做这个,一看还不错。创造力就是这样诞生的。

四个苹果创造世界。第一个是亚当夏娃的苹果,与人类有关,第二个就是牛顿的苹果,发明了万有引力,第三个是乔布斯的苹果,第四是中国的小苹果,解决了庞大的大妈们 4

多余的精力,这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说牛顿的这个苹果,我相信在此时此刻的中国,这样的传奇不会诞生,此时此刻有几个中国人有那个闲工夫躺到苹果树下去?在一个讲究“爱拼才会赢”的国度里,这是闽南语对这个国度最大的贡献,好多不会讲闽南话的人都会讲“爱拼才会赢”的闽南说法,在这个“爱拼才会赢”的国度里有几个人愿意躺到苹果树下去闲呆着?好,即便有人躺到了苹果树下,被苹果砸完之后的反应也一定很“中国”。

第一个,像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抱怨。此时此刻的中国最大的特质是抱怨,我们可以到任何一家餐馆去听,小三在抱怨正房,领导在抱怨下属,下属在抱怨老板,老板在抱怨体制内,体制内在抱怨体制外,反正所有人都在抱怨,因为大家都觉得责任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每个人都在抱怨中把自己给摘(除)出去了。其实,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你进步了中国就进步了,但是中国人不会用这样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因此第一个反应就得抱怨,“谁管的树?你们领导在哪儿?把他给我叫来!”一定会演变成为这样一种局面。 人家说一个外星人如果掉入地球,掉到其他国家命运可能相同,掉入中国会有不同的命运,要看它掉入哪个省。如果掉到陕西,就会把它埋上,一百年后再挖出来。如果掉浙江义乌,就制造一批模型。如果掉在东北,训练训练上二人 5

篇二:读书与人生

【课程来源】:人文素养→文化艺术

判断

1. 青少年时期是知识积累与读书兴趣的培养时期。

YN

2. 陶渊明的人生,体现了平民的人生智慧;苏东坡的人生,则体现了一个生活坎坷、仕途坎坷、大起大落的人的人生智慧。

YN

3.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这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名言。 Y

N

4. 人们对书的选择应该符合自己的年龄特征,每个年龄阶段读相应的书,超年龄段的阅读是没有益处的。 Y

N

5. “囫囵吞枣”和“一目十行”对于读书来说有时候并不是坏事。

YN

6. 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读书是一种很特殊的读书,对书的选择性非常强,书的范围也比较窄。

YN

7. 春秋时期,人们把诗看作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 Y

N

8. 人的生命很短暂,人的阅历也受到很大的限制,要使自己的人生得到扩充,就要靠读书。

YN

9. 读书有助于人类不断认识世界和了解自己。

YN

10. “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了王维面对世事风雨,我行我素的旷达情怀。 Y

N

单选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表现了( )的生活状态。

A)陶渊明B)孟浩然

C)王维

D)苏东坡

2.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 )的诗句。

A)陶渊明

B)孟浩然

C)王维D)苏东坡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春晓》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孟浩然D)王维

4.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这句话出自( )。

A)罗曼·罗兰

B)孟德斯鸠C)德纳姆

D)培根

5. 重视生命的社会意义,主张人生要有意义,要建功立业,这是( )思想的人生态度。

A)道家

B)儒家C)列子

D)佛教

6. 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快乐,享受快乐,这是( )的人生态度。

A)道家

B)儒家

C)列子D)佛教

7.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这句话出自( )。

A)培根

B)高尔基

C)杰克·伦敦

D)罗曼·罗兰

8. 以下关于书籍的名言中,出自美国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海伦?凯勒的是( )。

A)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B)良好的阅读对于心灵就如良好的眼镜对于眼睛一样,它带你遍及于生活的细微之处。

C)书就是人类的记忆。

D)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多选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陶渊明的人生,体现了一个达官贵人的人生智慧

B)王维的人生,体现了一个达官贵人的人生智慧

C)苏东坡的人生,体现了一个大起大落者的人生智慧

D)陶渊明的人生,体现了平民智者的人生智慧

2. 14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读书有三种作用,包括:( )

A)怡神旷心B)添趣增雅C)长才益智D)晋升阶梯 3. 读的快乐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

A)有助于情感的发泄

B)是一种发现的快乐,有助于洞悉人生智慧

C)可以增长生活情趣,畅享诗意人生

D)和诗人的情感交流

4. 以下关于书籍的箴言中,出自高尔基的有( )。

A)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B)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C)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

D)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5.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指(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E)《聊斋志异》

篇三:阅读与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池州市重点办的纪佳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阅读与人生

现代人不爱读书,这已是个不争的事实。生活在如此快节奏的当下,由于人们忙着挣钱,生活压力的加大,出了校门便不再触摸书本的人大有人在。人们更多时间是用在了应酬、打麻将、唱歌上,在浮躁不安的生活中消耗着自己有限的生命,金钱多了,物质丰富了,思想却干瘪了。为人处世不是靠着智慧而是靠着本能中的聪明,阅读似乎变得没那么重要。

其实,阅读在我们的人生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记得我刚上学的时候就喜欢读书,小的时候最爱看的是各类童话故事,从中我学会了善意,学会了辨别是非,甚至很多的道理至今仍然受益匪浅。到了初中的时候,我才第一次接触到中外的各类名著,因为在上初中之前,我的父亲是有些抗拒我阅读一些名著的,就好比红楼梦,记得我家里收藏的最早的一本红楼梦,里面很多章节都被我父亲偷偷撕掉了。然而我对于阅读的兴趣却丝毫没有减退,从鲁迅、巴金、老舍再到莎士比亚、海明威、高尔基,他们的每本名著我都会认真的拜读。

很多时候我会觉得,阅读是一扇窗户,打开了书本便是通向了光明,通向了美好。

大学的时候,有段时间很痴迷俞敏洪,他自己多次在演讲中提到,不管北大给了我什么样的影响,大学期间读的500本书,才是决定我

人生和未来的关键。也许正是由于偶像效应,大学的时候我也励志要多读书,虽然最终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对我来说,阅读并非一无所获,至少我收获到了爱情和工作。

毕业后刚到池州市质安局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都是行业的专家,每个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开始我错误的理解了这份工作,我以为只要跟着他们多跑工地多实践就可以做好这份工作,然而一段时间后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去熟记所有的规范,是永远做不好这份工作的。这也让我充分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我被抽调到池州市重点办成为了一名项目责任人后,几名新来的同事对于海绵城市的了解还局限于理论阶段,可是我们每个人私下都在努力的去阅读相关知识,为了就是更好的去理解海绵城市,为了就是去建设一个美丽的池州,让百姓们感受到政府政策的好处,感受到海绵城市带给他们的远不止简单的道路品质而已。

最近在阅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一文,其中所提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一名党员同时也是海绵城市的建设参与者,我认为习主席的观点便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同时这也是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表现。然而海绵城市的建设便是这条道路上的一块基石,作为一名海绵城市建设的参建者,我感觉我应该更多的去阅读与海绵城市相关的书籍,以便更好的去帮助海绵城市的建设。

我认为生命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贫穷、卑微、成功与否。而在于活

得有价值,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中国梦,我们在圆梦的路上少不了阅读的陪伴,那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在这里不是督促大家都去做一个哲学家或者思想家,而是让书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精神世界,思想的启蒙没有穷尽的时候,我们要想聪明的活着就要不断的捧书而读。


阅读与人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780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阅读与人生
相关文章
  • 阅读与人生

    白岩松厦门大学演讲:阅读与人生白岩松厦门大学演讲:阅读与人生岛语12月18日,资深媒体人、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作客厦门大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阅读与人生”...